农业气象学习题7-11章
农科气象学复习题(附答案)
农科⽓象学复习题(附答案)第⼀章地球⼤⽓(8分)1、⼤⽓是由⼲洁⼤⽓、⽔汽和液态和固态微粒组成的混合物。
2、什么是⼲洁⼤⽓:指除去⽔汽及其他悬浮在⼤⽓中的固、液体质粒的整个混合⽓体;⼲洁⼤⽓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氩。
3、⾼层⼤⽓中的臭氧主要是在太阳紫外辐射作⽤下形成的,⼤⽓中臭氧浓度最⼤的⾼度是 20~30km 。
4、⼤⽓中的臭氧的作⽤:1)吸收太阳紫外辐射中全部的紫外C和部分的紫外B,保留对地⾯⽣物有利的紫外A;2)同时影响⼤⽓温度的垂直分布。
5、⼤⽓中⼆氧化碳浓度⽩天、晴天、夏季⽐⿊夜、阴天、冬季⼩。
⼤⽓中的⼆氧化碳的作⽤:1)⼆氧化碳是绿⾊植物进⾏光合作⽤不可缺少的原料;2)⼆氧化碳能够强烈吸收和放射地⾯和⼤⽓长波辐射,对地⾯和空⽓有增温效应。
6、列举⼤⽓中⽔汽的重要作⽤:1)天⽓、⽓候变化的主⾓;2)直接影响地⾯和空⽓的温度;3)⾃然界中⽔分由海洋向陆地转移的使者;4)影响动植物的⽣长发育。
7、列举⼤⽓中⽓溶胶粒⼦的重要影响:1)吸收太阳辐射,削弱到达地⾯的太阳辐射;2)吸收地⾯长波辐射并放射⼤⽓逆辐射,缓冲地⾯的辐射冷却;3)降低⼤⽓能见度;4)充当⽔汽凝结核,对成云致⾬有重要作⽤。
8、根据⼤⽓物理性质的垂直分布,可将⼤⽓从低到⾼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散逸层。
9、对流层⼤⽓的主要特点:1)集中了3/4以上的⼤⽓质量和⼏乎全部的⽔汽,是天⽓变化最为复杂的层次;2)温度随⾼度升⾼⽽降低;3)空⽓具有强烈的对流和乱流运动;4)⽓象要素的⽔平分布不均匀。
第⼆章辐射(16分)1、名词解释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于单位⾯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辐射强度,以S表⽰,单位W/m2光照度:阳光在物体表⾯的照度,⼤⼩决定于可见光的强弱(P56)太阳常数:当⽇地距离为平均值时,在被照亮的半个地球的⼤⽓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平⾯上的太阳辐射强度称为太阳常数,以S0表⽰,通常采⽤1382W/m2太阳⾼度⾓:太阳平⾏光线与地表⽔平⾯之间的夹⾓称为太阳⾼度⾓,⽤h表⽰(00<=h<=900)可照时数:不受任何遮蔽时每天从⽇出到⽇落的总时数,以⼩时、分为单位(即昼长)⽇照百分率:是实照时数与可照时数的百分⽐,它的⼤⼩说明阴晴情况,数值⼤说明晴天多光照时间:可照时数与暮曙光的总称(⽇出前和⽇出后的⼀段时间内,⾼空⼤⽓的散射辐射仍能投射到地⾯,称为暮曙光,持续时间⾼纬长于低纬,夏季最长,冬季最短)⼤⽓质量数:指太阳辐射路径上单位截⾯积空⽓柱的质量(在标准状况下,太阳光垂直投射到地⾯所经过的路径中,单位截⾯积空⽓柱的质量称为⼀个⼤⽓质量数,是⽆量纲量)地⾯有效辐射:地⾯辐射与被地⾯吸收的⼤⽓逆辐射之差,称为地⾯有效辐射地⾯净辐射:在单位时间内,单位⾯积地⾯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称为地⾯净辐射,亦称地⾯辐射差额光合有效辐射:能被植物吸收⽤于光合作⽤、⾊素合成、光周期现象和其他⽣理现象的太阳辐射波谱区(在这个波谱区内量⼦能量使叶绿素分⼦呈激发状态,并将⾃⾝能量消耗在形成有机化合物上),这段波普称光合有效辐射2、基尔霍夫定律、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的内容和应⽤(P36——38)3、太阳⾼度⾓的影响因素:1)⼀年中太阳直射纬度的位置;2)⼀天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气象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领域?A. 农业与气象的关系B. 农业与气候的关系C. 气象与地理的关系D. 农业与环境的关系答案:A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酸碱度答案:D3. 农业气象站通常设置在什么地方?A. 农田中心B. 农田边缘C. 农田附近的山顶D. 农田附近的河流旁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内容?A. 温度B. 降水C. 风速D. 土壤成分5. 农业气象预报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A. 提供灌溉建议B. 提供病虫害防治建议C. 提供种植时间建议D. 以上都是答案:D6. 农业干旱指数是衡量什么的指标?A. 土壤湿度B. 空气湿度C. 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D. 温度与湿度之差答案:C7.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气象灾害?A. 干旱B. 洪涝C. 冰雹D. 地震答案:D8. 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农作物产量B. 减少自然灾害损失C.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D. 以上都是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气象观测的仪器?B. 湿度计C. 风速计D. 土壤pH计答案:D10. 农业气象数据通常用于哪些方面?A. 农作物种植规划B. 农业灾害预警C. 农业资源管理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包括哪些?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答案:A、B、C2. 农业气象站的主要观测内容有哪些?A. 温度B. 降水C. 风速D. 土壤湿度答案:A、B、C、D3. 农业气象预报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务?A. 灌溉建议B. 病虫害防治C. 种植时间安排D. 灾害预警答案:A、B、C、D4. 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哪些?A. 干旱B. 洪涝C. 冰雹D. 霜冻答案:A、B、C、D5. 农业气象数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A. 种植规划B. 灾害预警C. 资源管理D. 产量预测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农业气象学只研究农业与气象的关系。
农业气象学主要知识点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主要知识点绪论1.气象要素:表明大气物理状态,物理现象的各项要素。
主要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2.平行观测:同时观测气象要素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大气1.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大气是由各种气体混合组成的,按其成分可分为干洁空气,水汽和气溶胶粒子3类。
气溶胶是指大气中处于悬浮状的花粉和孢子,盐粒,火山和宇宙尘埃等固体小颗粒及小水滴冰晶等。
2.对流层的主要特点对流层是靠近地表的大气最底层,夏季厚,冬季薄。
厚度占大气层厚度的1%,质量占大气质量的3∕4,是水汽的主要聚集区域。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气温直减率:每上升100米,气温约平均下降0.65℃。
②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受热多,气流上升,降水多;受热少,气流下沉,降水少。
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受纬度,海陆,地形因素影响。
3.大气CO2浓度变化对作物的影响①环境中的CO2浓度升高将使光合速率加快,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
②CO2浓度升高,减小气孔导度,降低植物蒸腾作用,提高水分利用率。
③CO2浓度升高,C3植物增产百分率高于C4植物。
④植物长期生长在高CO2浓度下,有利于减轻其它环境因子对植物的胁迫作用。
⑤CO2浓度升高,植物体内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能为叶绿素提供保护。
⑥高CO2浓度条件下,植物体内C素含量增加,使C/N比升高,影响作物品质。
⑦CO2浓度升高引起气温升高,导致虫害加剧,影响作物品质。
第二章辐射1.辐射概念:物质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这种放射方式成为辐射。
高于绝对零度的物质都能向外放出辐射。
四个特点:①辐射要有温度。
②辐射是一种物质运动。
③辐射具有热效应。
④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
2.太阳高度角概念:是太阳光线与地球表面切线所成的夹角。
在0~90度之间变化。
太阳高度角越小,等量的太阳辐射能光束所分散的面积越大,地表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越少。
计算方法:sin h=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h:太阳高度角;φ:观测点纬度;δ:观测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δ的绝对值=23.5°sinN; N表示观测日期离春分或秋分中较短的日数。
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七章
第七章气候与农业气候一、名词解释:天文辐射气候带气候型小气候活动面农田小气候二、填空题;1、影响的气候形成因素有( ) ( ) ( ) ( )。
2、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包括( ) 、( )、( ) 。
2、北半球的气候带有赤道气候带、热带气候带、( )、( )、( )、极地气候带。
3、中国气候特征为( ) 、( )、( ) 。
3、中国可分为( ) 、( )、( ) 三大气候区。
4、气候四季是:候平均温度( ) 为冬季,候平均温( ) 为夏季。
5、根据天文季节的划分,( )为冬季,( )为夏季。
6、根据天文季节的划分,( )为春季,( )为秋季。
三、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至少要选择两项)1、天文能辐射的特点是( ) ( ) ( ) ( )A、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加;b、夏半年辐射总量最大值在赤道;C、夏半年辐射总量最大值在副热带;d、同一纬度上辐射总量相等。
2、季风气候( ) ( ) ( ) ( )。
A、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b、冬季气候具有大陆性;c、夏季气候具有海洋性;d、沙漠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
3、地中海气候( ) ( ) ( ) ( )。
A、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b、冬季气候具有大陆性,夏季气候具有海洋性;c、冬季气候具有海洋性,夏季气候具有大陆性;d、也称橄榄气候。
4、草原气候和沙漠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 ) ( ) ( )。
A、降水少且集中夏季;b、蒸发量超过降水量;c、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d、气温年、日较差大。
5、我国的气候大区为()()()()①东部季风区;②西北干旱区;③青藏高寒区;④热带雨林区。
6、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特征是()()()()A、光资源充足,利用潜力大;b、热量资源丰富,有利于多种植物种植;c、东部季风区光、热、水同季;d、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灾害频繁。
四、改错(请将下列错误改正确)1、高山气候具有大陆性,高原气候具有海洋性2、我国具有除极地气候外的所有气候类型。
农业气象学 习题
目录绪论 (1)第一章辐射 (2)第二章温度 (7)第三章水分 (12)第四章空气运动 (20)第五章天气学基本知识 (27)第六章农业灾害天气 (30)第七章气候通论 (34)第八章黑龙江气候 (40)第九章小气候 (42)一、名词解释大气,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要素。
二、填空题1.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对气候有作用。
2.臭氧层分布在,它对地球生物有作用。
3.大气上界有公里高,它是根据来确定的。
4.大气物理上界有公里高,它是根据来确定的。
大气最低层是层,此层在中纬度地区有公里高。
5.对流层的特点是:、、。
三、简答题1.大气共分几层?对流层的高度是多少?2.臭氧层分布在哪里?距地面有多高?为何当今世界科学家们关注臭氧层的变化?第一章辐射一、名词解释太阳常数,辐射通量密度,光照强度,大气透明系数,太阳直接辐射,天空散射辐度,太阳总辐射,太阳辐射总量,生理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地面净辐射,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可照时,日照时,日照率,曙暮光光照时间,光能利用率,长日性植物,短日性植物,中性植物。
二、填空题1.同纬度地方随海拔高度增高,则太阳直接辐射越,天空散射辐射越。
2.大气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的能力。
但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却是。
3.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后被削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能的、和作用而引起的。
4.太阳辐射光谱总能量主要是由、和组成。
5.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越多,则地面上的有效辐射越,天空云越少,则地面有效辐射越。
6.在夏至这一天,地球上从南极到北极,越往北可照射越;冬至这一天,从南极到北极越往北,可照时越;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可照时。
7.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例外),地理纬度每增高1度,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就减小度。
8.植物对昼夜长短的反应,统称为现象。
长日照作物要求太阳光的可照时数长于小时。
9.绿色植物对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
对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作用的辐射波长范围大致在0.30~0.75微米之间、称为。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农业气象学》复习题绪论、大气1、名词解释:天气、气候、干洁大气。
2、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层的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层?其中最低的一层有什么特点?第二章辐射1、名词解释:辐射、太阳高度角、光合有效辐射。
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3、根据可照时间计算公式分析可照时间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4、对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植物进行南北引种,哪一种更易成功?引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为何晴天天空常呈尉蓝色?而日出、日落时太阳光盘又呈红色?高山上的植株为什么相对矮小?6、不同光谱成分的太阳辐射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何影响?7、何谓地面有效辐射?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8、影响光能利用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第三章温度1、名词解释: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干绝热直减率、湿绝热直减率。
2、分析土壤热特性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试比较沙土和粘土、干松土壤和紧实土壤温度变化的特点。
3、地温、气温极植出现在什么时间?纬度对地温、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有什么影响?4、土壤温度的变化特征是什么?5、试分析晴天条件下大气稳定度的日变化情况,由分析结果解释夏天雷阵雨常出现在午后的原因。
6、何谓逆温?在什么条件下可出现逆温?逆温在农业上有什么意义?7、某种植物从出苗到开花所需的有效积温是一定的,它在日均温恒为20℃的条件下从出苗到开花时间为100天,而在18℃时为125天。
如果让这种植物在25℃条件下生长50天,然后转移至20℃的条件下栽培,问该植物从出苗到开花共需多少天?其生物学零度为多少?8、育种过程中,对作物进行杂交,要求两亲本花期相遇,已知杂交品种由播种到开花,母本不育系和父本恢复系各要求大于10℃的有效积温分别为765℃和1350℃,试问父本播种后,母本何时播种为宜?已知父本播种后,天气预报日平均温度为25℃。
9、某作物从出苗到开花需一定有效积温,其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它在日均气温为25℃的条件下,从出苗到开花需要50天。
农业气象学习题
C、同时同地进行的气象观测 D、同时同地进行的农业气象要素和气象灾害观测
四、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要素是农业气象要素的有( A、B、C)。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肥
2 下列气象要素中,属于农业气象要素的有( A、B、D)。
A、臭氧 B、水汽 C、二氧化碳 D、固体杂质 E、氮和氧
2 固体微粒在大气中的作用包括( BD )。
A、反射太阳短波辐射,使空气温度降低
B、阻挡地面长波辐射,减缓地面辐射冷却
C、能增大地面温度的日变幅
D、可作为水汽的凝结核,促进大气中水汽的凝结
3 人类活动使大气中的( BE )含量增多。
A、O3B、CO2C、H2OD、O2E、尘埃
9 大气中的水气( B )。
A、对地面有降温作用 B、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C、集中在近地气层及以上的大气层 D、随海拔高度变化较小
10 风可调节补充空气中的( B ),有利于光合作用。
A、N2B、CO2C、O3D、H2O
11、干洁大气的主成主要包括(B )。
A、O2、O3、CO2和固体微粒B、N2、O2、Ar
A、温度 B、空气湿度 C、能见度 D、降水量
五、问答题:
1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答: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农业生物和生产过程对农业气象条件的要求与反应;(2分)(2)农业生产对象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农业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3分)
2 农业气象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1)农业气象探测、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1分)(2)农业小气候利用与调节;(1分)(3)农业气象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1分)(4)农业气象信息服务;(1分)(5)农业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对策。(1分)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1. 试题:a) 请简述农业气象学的定义及重要性。
b) 什么是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举例说明。
c) 农业气象学如何应用于农作物管理和灾害风险减轻?举例说明。
2. 答案:a)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气候、天气和气象要素与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农田管理的关系。
农业气象学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农民和相关农业机构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和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从而制定合理的农业管理决策,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灾害风险。
b)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广泛的影响。
例如,气温升高和降水模式的改变可能导致农作物生长季节变化,胁迫植物生长和发育,减少农作物产量。
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和风暴也会破坏农田和农作物,导致大量损失。
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引发农作物病虫害的爆发,破坏农作物健康和生产。
因此,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对于制定适应和缓解措施以应对这些变化至关重要。
c) 农业气象学的应用有助于农作物管理和灾害风险减轻。
通过农业气象学的知识,农民和农业机构能够更好地规划农作物种植和管理。
他们可以根据气象数据和预测来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灌溉计划和施肥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天气条件来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发育。
此外,在灾害风险减轻方面,农业气象学可用于监测和预测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例如干旱、洪涝和冰雹等,农民和农业机构可以根据预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损失和风险。
总结: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灾害风险的减轻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农民和农业机构可以更好地制定管理决策,以应对不确定的气候和天气条件,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农业气象学也有助于监测和预测极端天气事件,帮助农民和农业机构减少灾害风险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因此,农业气象学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生计非常重要。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
第一章〔地球大气〕练习题1、大气由、水汽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等三局部组成。
2、在大气五个铅直分层中,对人类活动影响最直接的一层。
3、海市蜃楼是光线在大气中发生而形成的。
4、大气中的水汽和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红外辐射。
5、臭氧层位于km高度的大气层。
6、晕主要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六边形片状和柱状冰晶对日、月光线进展折射所形成的。
对吗.7、对流层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辐射〕练习题1、绝对黑体对于投射到其外表的辐射的反射率为〔添数值〕。
2、辐射通量密度的单位为。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方式主要有吸收、和反射。
4、地面反射率随地表粗糙度的增大而。
5、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面的吸收辐射与放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
6、冬、夏至日的太阳赤纬为°。
春分日的太阳赤纬为°。
秋分日的太阳赤纬为°。
7、光照时间〔大于、等于、小于〕昼长。
8、地面辐射差额由负变正的时间是日落前1小时,对吗.9、大气量〔m〕越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就越多吗.10、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一定是直角吗.其计算公式为。
11、简述北半球可照时数随季节、纬度的变化规律。
12、试计算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省市〔32°00′N,118°48′E〕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角。
第三章〔温度〕练习题1、温度的是指一年中最热月月平均温度与最冷月月平均温度之差。
2、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气温铅直梯度为负值的现象称为。
3、当空气做绝热上升运动时,其温度。
4、大气中常见的降温过程有冷却、接触冷却、混合冷却、绝热冷却。
5、地面和大气所放射的辐射为。
6、以下城市中,夏季光照时间最长的是。
A、B、C、D、7、地面与近地气层之间进展热量交换最主要的方式为。
A、辐射热交换B、传导热交换C、乱流热交换D、潜热交换8、以下城市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B、C、D、9、以下数值中,气温铅直梯度为℃/hm时,气层处在条件不稳定状态。
A、-0.2B、0.3C、0.8D、1.310、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时。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有答案)第一章大气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洁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外表,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
如地外表、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外表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二、填空题:(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1)、(2)、氩和(3)。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4)。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5)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6),夏天比冬天(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13) 千米。
答案:(1)氮(2)氧(3)二氧化碳(4)紫外线(5)长波(6)低(7)低(8)水汽(9)温度(10)降低(11)平流(12)升高(13)1200三、判断题:(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农业气象学习题7-11章共37页文档
第七章、气压与风1、在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D)。
A、左前方B、右后方C、左方D、右方2、地面天气图属于( a )。
A、等高面图B、等压面图C、0 hpa图D、0 mmHg 图3、一团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条件是( C )。
A、γ<γdB、γ=γdC、γ>γdD、γ≤γd4、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C )。
A、纯水面的E比冰面小B、溶液面的E比纯水面大C、小水滴的E比大水滴大D、平面的E比凹面小5、等压面图中海拔高度高的地区,等压面是( C )。
A、水平面B、曲面C、上凸面D、下凹面6、在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 C)。
A、左前方B、右后方C、左方D、右方7、随着海拔高度增高,气压会(B)。
A、增大B、降低C、先增后降D、先降后增8、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c )增大。
A、大气质量B、大气压力C、单位气压高度差D、大气柱9、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 a )。
A、高压指向低压B、低压指向高压C、中间指向四周D、四周指向中间10、地转风的风速增大,可能是( c )增大引起的。
A、纬度B、大气密度C、气压梯度D、地球自转角速度11、梯度风未考虑( d )的作用。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地转偏向力 C惯性离心力 D、摩擦力12、风由东吹向西,则称为( a )风。
A、东B、东南C、西D、西北1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b )的作用。
A、水平地转偏向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C、摩擦力D、惯性离心力14、在北半球,吹地转风时,背风而立,低压在( c )。
A右边 B、右前方 C、左边 D、左前方15、读下图,下列各点气压关系正确的是( d )。
A、A点比B点气压低B、B点比D点气压高C、 A点和C点气压相等D、C点比D点气压高第八章、大气环流1、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 c )个气压带。
A、2B、3C、4D、52、由于季风影响,在(d )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大陆吹向海洋。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气象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A) 农作物生长发育规律(B) 气候与农作物产量关系研究(C) 农业灾害防治措施(D) 降雨的分布和降水量变化2. 农业气象学是农学和 ______两个学科的综合应用学科。
(A) 气候学(B) 生物学(C) 地理学(D) 生态学3. 以下哪项不是农作物适宜生长的气象要素?(A) 温度(B) 光照(C) 湿度(D) 风速4. 农业气象灾害主要包括______和气侯变化两类。
(A) 旱灾(B) 暴雨(C) 降温(D) 雾霾5. 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受气象因素影响最为显著的生长期是______。
(A) 开花期(B) 结实期(C) 幼苗期(D) 成熟期6.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气象学的观测手段?(A) 地面观测(B) 卫星遥感(C) 摄影测量(D) 化学分析7. 农作物对光照需求程度与其生长阶段有关,一般来说,种子发芽期和幼苗期对光照的需求______。
(A) 最高(B) 最低(C) 无要求(D) 无法确定8.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的常用手段是______。
(A) 天气预报(B) 雨量观测(C) 温度记录(D) 气象雷达9. 土壤湿度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以下哪个方法不适合用于测定土壤湿度?(A) 高频地感器(B) 湿度计(C) 刻度管(D) 遥感技术10.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气象学的应用领域?(A) 定量评估农作物产量(B) 研究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原因(C) 帮助农民制定种植计划(D) 研究农作物的育种方法第二部分: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解释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气象灾害指的是由气象因素引发的对农业生产产生不良影响的天气事件。
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有旱灾、洪涝、冰雹、霜冻等。
这些灾害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甚至完全灭亡,直接影响农民的收益和供应链的稳定。
2. 举例说明农业气象因子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农业气象学试题答案
1、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
1.F. 1000百帕2.760百帕3.1013百帕4.4/3百帕2、摩擦层中,在平直等压线的气压场中出现的风不受以下哪种力的影响()。
1.水平气压梯度力2.惯性离心力3.摩擦力4.水平地转偏向力3、土壤导温率与导热率、热容量的正确关系是()。
1.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正比2.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反比3.与导热率成反比,与热容量正比4.与导热率成正比,与热容量成反比4、维持大气温度在地理上的常定分布,主要靠()。
1.季风对于热量的输送2.海陆风对于热量的输送3.大气环流对于热量的输送4.洋流对于热量的输送5、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
1.凹面的E比平面大2.冰面的E 比纯水面的大3.纯水面的E比溶液面的小4.大水滴的E比小水滴小6、气压一定时,气温越高,气压随高度递减()。
1.越快2.越慢3.无法判断4.不变7、在陆地上,气压最低的季节是()。
1.秋季2.夏季3.春季4.冬季8、一般霜冻最轻的地方是()。
1.山顶2.低地3.山脚4.洼地9、下列词语中,叙说天气的是()。
1.长冬无夏2.狂风暴雨3.夏热冬冷4.四季如春10、白天,土壤表层的热量平衡方程是()。
1.A. + Qs = –R – P + B + LE2.+ Qs = + R + P – B – LE3.+ Qs = –R + P + B + LE4.+ Qs = + R – P – B – LE11、根据蕾莱分子散射定律,以下哪种光的散射系数最大()。
1.红光2.蓝光3.紫光4.红橙光12、气温一定时,气压越高,气压随高度递减()。
1.无法判断2.不变3.越慢4.越快13、不是干洁大气主要成分的气体是()。
1.氮2.氩3.氧4.臭氧14、根据云的形状、结构和云底高度,可将云分为()。
1.3族2.11族3.2族4.29族15、水稻适宜移栽的界限温度是()。
1.5℃2.0℃3.10℃4.15℃16、下列属于天气系统的是()。
最新农业气象学习题7-11章
农业气象学习题7-11章第七章、气压与风1、在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D)。
A、左前方B、右后方C、左方D、右方2、地面天气图属于( a )。
A、等高面图B、等压面图C、0 hpa图D、0 mmHg 图3、一团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条件是( C )。
A、γ<γdB、γ=γdC、γ>γdD、γ≤γd4、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C )。
A、纯水面的E比冰面小B、溶液面的E比纯水面大C、小水滴的E比大水滴大D、平面的E比凹面小5、等压面图中海拔高度高的地区,等压面是( C )。
A、水平面B、曲面C、上凸面D、下凹面6、在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 C)。
A、左前方B、右后方C、左方D、右方7、随着海拔高度增高,气压会(B)。
A、增大B、降低C、先增后降D、先降后增8、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c )增大。
A、大气质量B、大气压力C、单位气压高度差D、大气柱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99、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 a )。
A、高压指向低压B、低压指向高压C、中间指向四周D、四周指向中间10、地转风的风速增大,可能是( c )增大引起的。
A、纬度B、大气密度C、气压梯度D、地球自转角速度11、梯度风未考虑( d )的作用。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地转偏向力 C惯性离心力 D、摩擦力12、风由东吹向西,则称为( a )风。
A、东B、东南C、西D、西北1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b )的作用。
A、水平地转偏向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C、摩擦力D、惯性离心力14、在北半球,吹地转风时,背风而立,低压在( c )。
A右边 B、右前方 C、左边 D、左前方15、读下图,下列各点气压关系正确的是( d )。
A、A点比B点气压低B、B点比D点气压高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9C、 A点和C点气压相等D、C点比D点气压高第八章、大气环流1、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 c )个气压带。
农业气象学测试题第七章
第七章气候与农业气候一、名词解释:天文辐射气候带气候型小气候活动面农田小气候二、填空题;1、影响的气候形成因素有( ) ( ) ( ) ( )。
2、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包括( ) 、( )、( ) 。
2、北半球的气候带有赤道气候带、热带气候带、( )、( )、( )、极地气候带。
3、中国气候特征为( ) 、( )、( ) 。
3、中国可分为( ) 、( )、( ) 三大气候区。
4、气候四季是:候平均温度( ) 为冬季,候平均温( ) 为夏季。
5、根据天文季节的划分,( )为冬季,( )为夏季。
6、根据天文季节的划分,( )为春季,( )为秋季。
三、多选题:(下列选项中至少要选择两项)1、天文能辐射的特点是( ) ( ) ( ) ( )A、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加;b、夏半年辐射总量最大值在赤道;C、夏半年辐射总量最大值在副热带;d、同一纬度上辐射总量相等。
2、季风气候( ) ( ) ( ) ( )。
A、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b、冬季气候具有大陆性;c、夏季气候具有海洋性;d、沙漠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
3、地中海气候( ) ( ) ( ) ( )。
A、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b、冬季气候具有大陆性,夏季气候具有海洋性;c、冬季气候具有海洋性,夏季气候具有大陆性;d、也称橄榄气候。
4、草原气候和沙漠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 ) ( ) ( )。
A、降水少且集中夏季;b、蒸发量超过降水量;c、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d、气温年、日较差大。
5、我国的气候大区为()()()()①东部季风区;②西北干旱区;③青藏高寒区;④热带雨林区。
6、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特征是()()()()A、光资源充足,利用潜力大;b、热量资源丰富,有利于多种植物种植;c、东部季风区光、热、水同季;d、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灾害频繁。
四、改错(请将下列错误改正确)1、高山气候具有大陆性,高原气候具有海洋性2、我国具有除极地气候外的所有气候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气压与风1、在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D)。
A、左前方B、右后方C、左方D、右方2、地面天气图属于( a )。
A、等高面图B、等压面图C、0 hpa图D、0 mmHg 图3、一团未饱和的湿空气作升降运动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条件是( C )。
A、γ<γ dB、γ=γ dC、γ>γ dD、γ≤γ d4、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C )。
A、纯水面的E比冰面小B、溶液面的E比纯水面大C、小水滴的E比大水滴大D、平面的E比凹面小5、等压面图中海拔高度高的地区,等压面是( C )。
A、水平面B、曲面C、上凸面D、下凹面6、在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 C)。
A、左前方B、右后方C、左方D、右方7、随着海拔高度增高,气压会(B)。
A、增大B、降低C、先增后降D、先降后增8、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c )增大。
A、大气质量B、大气压力C、单位气压高度差D、大气柱9、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 a )。
A、高压指向低压B、低压指向高压C、中间指向四周D、四周指向中间10、地转风的风速增大,可能是( c )增大引起的。
A、纬度B、大气密度C、气压梯度D、地球自转角速度11、梯度风未考虑( d )的作用。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地转偏向力 C惯性离心力 D、摩擦力12、风由东吹向西,则称为( a )风。
A、东B、东南C、西D、西北1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b )的作用。
A、水平地转偏向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C、摩擦力D、惯性离心力14、在北半球,吹地转风时,背风而立,低压在( c )。
A右边 B、右前方 C、左边 D、左前方15、读下图,下列各点气压关系正确的是( d )。
A、A点比B点气压低B、B点比D点气压高C、 A点和C点气压相等D、C点比D点气压高第八章、大气环流1、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 c )个气压带。
A、2B、3C、4D、52、由于季风影响,在(d )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大陆吹向海洋。
A、春B、夏C、秋D、冬3、( c )是地方性风。
A、地转风B、梯度风C、山谷风D、干热风4、海陆风形成的主要因子是( a )。
A、热力因素B、动力因素C、动力和热力因素D、大气环流因5、当亚欧大陆为高压控制,北太平洋为低压控制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多吹(b )。
A、东南风B、偏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6、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c )。
A、地形复杂多样B、面积大,所跨的纬度广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九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2 缓行冷锋天气降水区一般出现在( d )。
A、锋左B、锋右C、锋前D、锋后3、第二型冷锋天气降水区一般出现在(d )。
A、锋左B、锋右C、锋前D、锋后4、在北半球,背摩擦风而立,高压在( b )。
A、左前方B、右后方C、左方D、右6、中央气象台规定,长江中下游 24小时内降温( d )以上为寒潮。
A、6.0 0CB、4.0 0CC、8.0 0CD、10.0 0C7、夏季太平洋副高控制区域内,天气( a )A、炎热B、湿热C、温暖D、凉爽8、下面属于天气系统之一的是( d )。
A、气温B、气流C、气压D、气旋9、反气旋即是( b )。
A、低压B、高压C、低涡D、高压脊10、从冬到夏,太平洋副高向( b )方向移动。
A、北B、北偏西C、西D、西偏南11、鞍形气压场包括( d )个高压(脊)和()个低压(槽)。
A、1......2 B、2......1 C、1......1 D、2 (2)12、按热力分类法,可将气团分成( a )类。
A、2B、3C、4D、513、锋面气旋内含有( d )。
A、冷锋B、暖锋C、静止锋D、冷锋和暖锋14、我国中央电视台每晚7时30分左右预告次日天气,属( c )预报。
A、定时B、短时C、短期D、中期15、暖锋天气降水区一般出现在( c )。
A、锋左B、锋右C、锋前D、锋后16、与缓行冷锋相比,急行冷锋的锋面坡度( a ),降水强度()。
A、大……亦大B、小……亦小C、大……较小D、小……较大17、一般气象台站(天气站)一天内每隔( d )小时观测一次。
A、1B、2C、4D、618、切变线是指( d )急剧变化的界线A、温度B、湿度C、气压D、风19、第二型冷锋移动速度( b),一般降水性质为()。
A慢……连续性降水B、快……阵性降水C、慢……阵性降雨D、快……连续性降雨20、长江中下游地区,( c )入梅对农业生产最有利。
A、5月下旬B、6月上旬C、6月中旬D、6月下旬第十章、气候1、大规模的海水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海域,称为( c )。
A、洋流B、暖流C、寒流D、黑潮2、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出现在( d )。
A、热带大陆东岸B、热带大陆西岸C、副热带大陆东岸D、副热带大陆西岸3、形成不同气候带的基本原因是( a )。
A、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匀B、昼夜长短变化C、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D、海陆分布4、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夏季因受( b )的影响,雨量充沛。
A、盛行西风B、季风C、东北信风D、东南信风5、维持大气温度在地理上的常定分布,主要靠( d )对于热量的输送。
A、海陆风B、季风C、洋流D、大气环流6、夏凉冬暖、秋温高于春温、气温日(年)较差小是( b )气候的主要特点。
A、大陆B、海洋C、高山D、季风7横贯我国中原地区(34°N左右)的( d )山脉,山南山北的温度和降水量有显著差异。
A、南岭B、昆仑山C、阴山D、秦岭8、受冷洋流影响的沿海地区,具有( d )的气候特点。
A、凉爽B、温暖C、湿润D、干燥9、夏热冬冷、春温高于秋温、气温日(年)变幅较大是( a )气候的主要特点。
A、大陆性B、海洋性C、季风D、高原10、大规模的海水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海域,叫做( c )。
A、亲潮B、黑潮C、洋流D、平流第十一章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1、霜冻对作物的危害主要是( b )。
A、结霜B、低温C、风D、结霜加低温2、下面霜冻最轻的是( c )。
A、谷地B、洼地C、山顶D、坡地3、热带气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达( d )的,称为台风。
A、8级B、9级C、10级D、12级4、寒露风引起的水稻冷害,属于( b )型冷害。
A、延迟B、障碍C、混合D、稻瘟病5、一般干热风的标准是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 b )。
A、25℃B、30℃C、35℃D、40℃6、不同季节的干旱中,( d )对农作物的直接影响最小。
A、春旱B、伏旱C、秋旱D、冬旱7、冰雹在气流( c )过程中形成。
A、上升B、下降C、反复升降D、稳定不动8、台风按其各部位天气现象的不同,可分为( c )个区域。
A、5B、4C、3D、29、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大风,其风力一般在( b )以上。
A、4级B、5级C、6级D、7级第七章、气压与风1、我国是著名的季风区,夏季盛行(ac )。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E、东风2、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所受( abc )相平衡时的运动。
A、水平气压梯度力B、水平地转偏向力C、惯性离心力D、重力E、浮力3、下面属于自由大气中的风的是( be )。
A、季风B、梯度风C、海陆风D、焚风E、地转风4、地转风是空气所受( cd )相平衡时的运动。
A、重力B、浮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D、水平地转偏向力E、惯性离心力F、摩擦力5、北半球行星风带包括有( bde )。
A、西北信风带B、东北信风带C、盛行东风带D、盛行西风带E、极地东风带F、极地西风带6、下面属于地方性风的是( defg )。
A、地转风B、梯度风C、摩擦风D、焚风E、海陆风F、峡谷风G、山谷风7、海拔越高,则( bd )。
A、气压越高B、气压越低C、空气密度越大D、空气密度越小E、风速越小F、风速越大8、( ce )以一天为周期,风向交替变化。
A、季风B、峡谷风C、山谷风D、焚风E、海陆风9、在摩擦层中,空气的流动( bd )。
A、偏向高压B、偏向低压C、不偏转D、斜穿等压线E、直穿等压线第九章、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1、根据天气系统移动的方向,( af )易产生阴雨天气。
A、槽前B、槽中C、槽后D、脊前E、脊中F、脊后2、一年中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气旋有( bde )。
A、热带低压B、东北低压C、印度低压D、西南涡E、江淮气旋3、受第二型冷锋影响的地区,往往出现( ad )天气。
A、大风B、晴朗C、连续阴雨D、阵性降水E、晴间多云4、梅雨的主要天气特点是()。
A、日照少B、雨日多C、云量多D、风速大E、湿度大5、寒潮入侵我国的路径有( abfh )。
A、东路B、西路C、南路D、北路E、南加北路F、东加西路G、东北路H、西北路6、按反时针方向旋转的大气旋涡称为( bcd )。
A、高压B、低压C、低涡D、气旋E、反气旋7、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天气旋涡称为(de )。
A、低涡B、低压C、气旋D、高压E、反气旋8、高压控制下,天气(de )。
A、少云B、多云C、阴间多云D、阴E、晴9、冷气团控制区域内,天气(bce )。
A、阴B、晴C、有大风D、湿润E、干燥10、影响我国天气的气团主要是( de )气团。
A、海洋性冰洋B、大陆性冰洋C、极地海洋D、极地大陆E、热带海洋11、昆明准静止锋可造成( abc )地区持久的连阴雨天气。
A、云南B、贵州C、四川D、西藏E、广西12、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 ce )。
A、脊线B、槽线C、锋线D、切变线E、锋13、冷锋式切变是由( de )构成的切变。
A、东风和南风B、东风和西风C、西风和南风,D、偏北风和西风E、偏北风和西南风第十章、气候1、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 abcdef )。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洋流D、海陆分布E、地形地势F、人类活动2、干燥度是以某-地区同期的( bf )与()的比值来表示。
A、蒸发量B、最大可能蒸发量C、蒸散量D、田间持水量E、田间最大持水量F、降水量3、三圈环流的形成是( ce )共同作用的结果。
A、内摩擦力B、外摩擦力C、水平气压梯度力D、惯性离心力E、水平地转偏向力4、柯本气候分类法是以( bc )要素为基础,进行气候带的划分的。
A、辐射B、气温C、降水D、湿度E、干燥度F、气压5、山地降水因坡向而异,一般雨量丰沛和雨量稀少的坡向分别是( cd )。
A、向阳坡B、北阴坡C、迎风坡D、背风坡E、东南坡F、西南坡6、人类活动使大气中的( be )含量增多。
A、臭氧B、二氧化碳C、水汽D、氧气E、尘埃7、湿润多雨的地区一般位于( abc ) 。
A副高西北部B暖洋流沿岸C迎风地带D极地地区8、北美的加拿大和阿拉斯加一带形成的气团为( acd ) 。
A极地气团 B 冰洋气团C温带气团D中纬度气团9、雨热同季是(cd )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