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中的垄断与垄断竞争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精简)
产业经济学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将破坏价格机制,扼杀竞争,使市场经济丧失活力,损害资源配置的效率。
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对象,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经济学科。
产业: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彼此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
产业关联: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结构关系。
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各企业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
产业布局:指生产力诸要素在区域空间上的组合而形成的各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分布。
主导产业:指对一个产业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产业。
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时期内能支持社会发展的产业。
幼稚产业:指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产业而言,处于幼小阶段的产业。
衰退产业:指某一产业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致使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的产业。
产业结构优化: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适应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指产业之间协调能力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产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集中成片,形成结构完整的有机体系。
前向关联:一产业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后向关联:一产业通过需求吸收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投入产出法: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表:是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来源及其产品去向的一种表。
直接消耗系数:又称投入系数,指生产单位某产品对另一产品的直接消耗量。
完全消耗系数:指生产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对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直接和间接消耗数量之和。
产业经济学理论概述
产业经济学理论概述引言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经济活动在不同产业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概述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产业结构与演化、市场竞争和垄断、产业政策等内容。
产业结构与演化产业结构是指不同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相对比重和组成,而产业演化则是指产业结构的变迁过程。
产业结构与演化的研究对于了解经济的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结构的特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变革、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
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产业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如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
产业演化理论主要包括路径依赖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选择模型等。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产业发展的轨迹受到历史经验和现有资源配置的影响,一旦形成某种结构,很难改变。
制度变迁理论则强调制度环境对产业演化的影响,而选择模型则将产业演化视为一种适应性过程。
市场竞争与垄断市场竞争是指多个企业在相同产品或服务市场上展开竞争。
垄断则是指某个企业在市场上独占一定的市场份额。
产业经济学关注市场竞争和垄断对经济效率和公平的影响。
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刺激创新、降低价格,并促进资源有效配置。
然而,过度的竞争可能导致价格下跌、盈利能力下降,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
垄断可能导致市场失灵,降低效率,并使消费者面临较高的价格。
产业经济学研究垄断的成因、影响和监管措施,以达到促进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目的。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引导和促进产业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产业政策的目标包括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创新、调整产业结构等。
产业政策的实施需要考虑市场结构、政策工具和政府干预的合理性。
常见的产业政策包括产业补贴、准入限制、反垄断监管等。
合理的产业政策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但也存在政府干预过度和市场失灵等风险。
结论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结构、市场竞争和垄断以及产业政策的重要学科。
通过对产业结构与演化、市场竞争与垄断以及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创新和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垄断竞争市场的经济分析
标题:垄断竞争市场的经济分析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中,许多厂商销售类似但没有竞争关系的物品。
这种市场结构广泛存在于许多产业中,包括消费品、服务业和制造业。
下面我们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垄断竞争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垄断竞争市场。
在这种市场中,每个厂商都有能力影响价格,但并非完全控制市场。
这是因为虽然每个厂商的产品类似,但并非完全相同,消费者可以根据产品的微小差异做出选择。
此外,厂商还可以通过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来增加市场份额。
经济分析表明,垄断竞争市场的优点在于其创新激励。
由于产品并非完全相同,厂商无需在所有市场上都占据主导地位。
相反,他们可以通过提供更好的产品或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这种市场结构鼓励创新和改进,因为厂商必须不断努力以保持竞争优势。
其次,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对厂商的利润有重要影响。
由于消费者可以根据产品的微小差异做出选择,因此需求价格弹性较高。
这意味着厂商可以更灵活地调整价格以适应市场需求,从而保持利润最大化。
此外,由于存在替代品,消费者通常可以更容易地转向其他产品,因此厂商必须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以保持市场份额。
然而,垄断竞争市场也存在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市场进入和退出成本较低。
由于产品并非完全相同,新进入的厂商通常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并取得成功。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市场过度竞争和产能过剩,进而导致价格下降和利润减少。
此外,由于需求价格弹性较高,消费者可能更难以承受价格上涨。
综上所述,垄断竞争市场是一种复杂且多样化的市场结构。
虽然它可能带来创新和灵活定价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和需求价格弹性高等问题。
然而,对于厂商来说,了解这些市场特点并采取适当的策略至关重要。
厂商应关注产品质量和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并吸引消费者。
此外,他们还应灵活调整价格以适应市场需求,并注意观察市场动态以避免过度竞争导致的产能过剩和利润减少。
厂商也可以通过研究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来识别新的商业机会和进入新市场。
垄断竞争与寡头
垄断竞争
• 垄断竞争行业的特征: • (1)产品既存在差异性又存在替代性 • (2)存在大量厂商(如至少有50-100家) • (3)进入障碍不显著,趋于自由进出(free
entry and exit) • (4)价格有一定影响力
• 如牙膏市场 • 餐馆业属于垄断竞争行业——以厦大校门外餐馆业为
• 完全竞争时,P = MC = 6,这时均衡产出由 P = 60 - Q 得出为54。
需求弹性 –2.4 需求弹性 –5.2 — -5.7
• 福格斯咖啡 需求弹性 –6.4 • 麦氏咖啡 需求弹性 –8.2 • 乔克福咖啡 需求弹性 –3.6
垄断竞争策略:非价格竞争
• 垄断竞争厂商除了进行以价格为基础的竞争外, 还通过改变产品的特征和销售策略来调整其产量, 这种竞争通常被称作非价格竞争。
• 2)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即 MC=0;
• 3)有已知的线性的需求曲 线;
• 4)每个厂商都认为不论自 己产量多少,对手会保持产 量不变;
• 图例: 价 格
Z
MRA
A先进入市场,并确 定产量为Q1=1/2OT; B又进入市场,确认 A将维持产量Q1 ,他 把DB=XDT作为自己 的需求曲线,产量为
1/2(OT–OQ1)。
• 寡头厂商行为方式的基本特点:它们采取某种经营行 动必须事先考虑其竞争对手的可能反应,将此称作寡 头厂商行为具有策略性(Strategic)。
行业自律价现象讨论
• 背景:
• 从1997年7月VCD行业 “圆桌会议”试图“规范”价格, 到1998年国家经贸委对农用车,玻璃等产品规定行业自 律价格,到2000年民航局关于飞机票“禁折令”,以及 彩电厂家关于彩电价格的行业同盟,通过主管部门和厂 商串谋形式对价格进行干预成为这些年频频发生的现象
竞争与垄断——精选推荐
第六章竞争与垄断垄断所谓垄断,是指少数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垄断是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
竞争引起垄断,但垄断的形成并不会完全消除竞争,而只是改变了竞争的具体目的、手段、形式和后果。
卡特尔这是法语“同盟”或“协定”的音译。
是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在划分销售市场、规定商品产量和商品价格方面达成协议而形成的初级垄断组织。
自然垄断按照垄断主体存在的不同领域,可以把垄断区分为经济垄断与行政垄断。
经济垄断是经济行为主体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较强控制力或可以采取的排他性的行为。
自然垄断是经济垄断的一种,一般是指城市供水、煤气、电力等产业部门中,由一家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比由两家以上企业共同提供产品、服务成本更低的情形。
它决定着某些行业由一家企业垄断经营的合理性,并由政府的市场准入管制加以保障。
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和消费者,接受市场的既定价格;不存在产品差别;各种生产资源完全自由流动;市场信息完全。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整个社会的生产。
通过价格机构的调节,每个厂商都可以把生产规模调整到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从而使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完全垄断垄断的存在造成竞争不完全。
不完全竞争市场,依垄断程度差别,区分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三种基本的类型或理论模型。
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某个产业(市场)上,卖方只有一家企业,其产品没有替代品,新企业进入为不可能的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即一家企业对市场的独占,它形成的基本原因是进入障碍。
寡头垄断寡头垄断是由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少数几家企业组成的市场结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少数几家企业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二是少数几家企业生产有差别但可以替代的产品。
产业经济学 重要名词解释
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在哈佛学派看来,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高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
产品差异: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商品,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产品之间替代不完全的状况。
产业组织的概念:是指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
即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马歇尔冲突:他认为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厂商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导致垄断,而垄断会扼杀自由竞争这一经济运行的原动力,使市场价格受到人为要素的操纵,而且使经济丧失活力,也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他所提出的竞争的活力和规模经之间的关系,正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
产品差别化。
涵义:所谓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产品差异程度对市场结构的影响:(1) 影响市场集中度。
(2)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企业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途径:(1)产品主体差异化。
(2)品牌差异化。
(3)营销差异化。
(4) 服务差异化。
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移动。
雁行形态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与国际市场相适应。
一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产业结构。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对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雁行形态理论”。
这一理论要求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竞争与垄断
业壁垒底。
式差异(送礼、配送附件、抽奖
等);6销售地理位置差异。
A特征:
B产品差别(原因)
垄断利润
含
义
垄断企业凭借对生产要素、技术 专利品牌等排他性的独占权和市 场势力获得的高额利润。
基本来源
➢工人的剩余价值
➢利 用 垄 断 价 格 占 有 工 人 剩 余 价
值、消费者工资收入、不发达国 家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垄断作为竞争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
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他 只是改变了竞争的具体目的、手段、形式与后果
•竞争目标:以垄断高额利润为竞争目 标;
(竞争产生垄断,垄断加剧竞争)
➢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
➢ 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的竞争
➢ 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
反垄断政策及反垄断法的作用对生产过度集中发展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主要通过对企业合并的某种限制而实对以垄断市场操纵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的企业间勾结行为的限制产生了一定作用使公开的垄断组织已不能合法存垄断政策对限制垄断行为克服垄断弊害维护有效竞争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他没有具体法律条文的目的明确也没有限制住资本集中的不断加强和垄断行为的扩张
垄断 价格
垄断组织依靠自 己在经济上的垄 断地位制定的能 够带来垄断利润
的价格
垄断高价:垄断 组织在出售商品 时制定的高于商 品价值的垄断价
格
垄断低价:垄断 组织在购买和倾 销商品时制定的 低于商品价值的
垄断价格
• 垄断利润以垄 断价格为前提
• 垄断价格=商 品成本+垄断 利润
垄断价格制定的制约因素
原因:经济利益的驱使。
经济学市场竞争和垄断的效果分析
经济学市场竞争和垄断的效果分析市场竞争和垄断是经济学中两种不同的市场结构,它们在经济资源配置、价格形成、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本文将对市场竞争和垄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一、市场竞争的效果分析市场竞争是指存在许多买家和卖家,在自由进出市场的条件下,通过价格和质量的竞争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包括价格透明、自由进出、信息对称等。
首先,市场竞争可以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由于市场竞争下的卖方和买方在价格和质量上的竞争,资源将会自动流向效益最大化的方向。
供应商会不断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吸引消费者,而消费者则会通过选择性购买来激励供应商不断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其次,市场竞争有助于激发创新和技术进步。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改进,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而这种创新和技术进步将有效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此外,市场竞争还可以保护消费者权益。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消费者可以通过选择性购买来优化自己的消费利益。
竞争压力迫使供应商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推动价格的合理形成,避免了滥用垄断权力导致价格的过高。
然而,市场竞争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市场失灵的可能性。
在某些情况下,市场竞争可能无法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在存在外部性、公共产品、自然垄断等情况下,市场可能无法自主调节,需要政府的干预。
二、垄断的效果分析垄断是指市场上只存在一个唯一的卖方或买方,其在市场上可以单方面决定产品的价格和数量。
垄断市场的主要特点包括价格控制、进入壁垒高、信息不对称等。
垄断市场下,垄断者拥有较大的市场权力,可以通过操纵价格和数量来增加自身利润。
这可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优化,使得社会福利受损。
另外,在垄断市场下,垄断者往往缺乏竞争压力,可能导致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缺失。
然而,垄断市场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首先,垄断企业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某些情况下,垄断市场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进而降低产品价格。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精简)
产业经济学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垄断的发展,而垄断将破坏价格机制,扼杀竞争,使市场经济丧失活力,损害资源配置的效率。
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对象,研究产业之间关系结构、产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经济学科。
产业: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彼此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
产业关联: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结构关系。
产业组织:同一产业内各企业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
产业布局:指生产力诸要素在区域空间上的组合而形成的各产业在区域范围内的分布。
主导产业:指对一个产业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产业。
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时期内能支持社会发展的产业。
幼稚产业:指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产业而言,处于幼小阶段的产业。
衰退产业:指某一产业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致使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的产业。
产业结构优化: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相适应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指产业之间协调能力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产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集中成片,形成结构完整的有机体系。
前向关联:一产业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后向关联:一产业通过需求吸收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投入产出法: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投入产出表:是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来源及其产品去向的一种表。
直接消耗系数:又称投入系数,指生产单位某产品对另一产品的直接消耗量。
完全消耗系数:指生产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对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直接和间接消耗数量之和。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1.市场结构:产业经济学关注不同市场结构对产业竞争和企业行为的影响。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寡头竞争。
不同市场结构对价格、产量、创新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2.产业结构:研究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产业结构,即经济中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产业结构涉及到不同产业的竞争、合作关系以及产业链的关联。
产业结构的变动常常会引起经济的结构性变革。
3.垄断与竞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理解垄断和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垄断一般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价格上涨和创新的减少。
而竞争则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刺激企业创新以及降低产品价格。
4.企业行为:产业经济学研究企业行为的原因和影响。
企业行为包括企业的定价策略、市场创新、产品品质和销售策略等。
了解企业行为有助于对产业竞争和市场效率的理解。
5.创新与技术进步:创新在产业经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创新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变革和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产业经济学研究创新的动因、创新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创新。
6.政府政策:政府在产业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和创新政策等手段来引导和调整产业发展。
研究政府政策对产业的影响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效率。
8.垂直一体化与分工协作:垂直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内部兼并或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而更好地控制供应链和降低交易成本。
与之相反的分工协作则强调不同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以提高整体效率。
9.效率与公平:产业经济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经济的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平衡。
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如何考虑社会公平问题是产业发展中需要思考的重要议题。
垄断竞争与竞争性垄断
3)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争议: 对各种市场结构的认识存在着很大争议,有些经济学家提出了 完全不同的看法: • 垄断有助于推动科学研究和重大技术创新,从而促进技术进步; • 垄断竞争市场中产品一些虚假的非真实差别,也会给消费者带 来损失; • 在寡头垄断市场,如果寡头之间没有合谋,而是在市场份额方 面进行着激烈争夺,这样的均衡称为寡头竞争均衡,其结果有 利于效率的提高和市场稳定。
3.微软垄断案的启示
1)政府遵循的反垄断原则源于传统的竞争和垄断理论,垄 断的害处:压制竞争、阻碍创新、限制产量。 2)新的理论视野:微软的操作系统获得垄断地位是借助于 网络外部性所产生的正反馈效应才确立了其市场的主导地 位,它所生产的产品数量不是太少,而是非常的多。 (1)微软公司的成功是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获得的成功, 而不是采用了其他违反公平竞争的手段。 (2)微软公司具有垄断力量,但没有完全排除竞争。在网 络经济下,垄断与竞争是并存的,垄断地位是不确定的。 (3)在网络经济下,规模经济理论是普遍适用的。成本结 构特点决定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尽可能的大量 生产。
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认为: 1.自然垄断对消费者来说可能 是好事而非坏事——在新经 济中,生产任何东西的唯一 刺激动力是占有暂时的垄断权。 2.没有这种权利,高额的原始固定成本将无法收回。 3. 追求这种垄断权成了新经济的核心推动力
美国前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观点:1.也许该受到质疑的不是垄断经济,而是反托拉 斯本身。 2.政府不应干涉通过以高性能价格比维持垄断优势的企 业。 3. 垄断激活了经济,创造了低成本、低价格、高收益 的资本运营,并为市场和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收益。
二、 网络经济下的垄断 (一 )对微软垄断案的分析
市场竞争与垄断现象的经济学解析
市场竞争与垄断现象的经济学解析市场竞争与垄断是经济学中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代表了市场结构的两种极端状态。
市场竞争意味着有多个买家和卖家之间的自由竞争,而垄断则表示市场只有一个卖家或少数几个卖家垄断了整个市场。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市场竞争与垄断现象进行经济学解析。
一、市场竞争的经济学解析市场竞争是指市场中有许多买家和卖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对市场施加控制。
在竞争市场中,企业之间的进入和退出是自由的,价格的形成由市场供需决定。
以下是市场竞争的几个经济学解析:1. 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上有很多买家和卖家,产品是标准化的,各个企业之间没有差异。
同时,市场信息的透明度较高,买家和卖家都可以充分获取市场信息。
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间的进入和退出都相对容易,无法长期保持超额利润。
价格由市场供需确定,在此条件下,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较高。
2. 垄断竞争市场: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有许多买家和卖家,但产品之间存在差异化。
这些差异化产品可能是品牌、质量、服务等方面。
这种市场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的差异化来获取一定的市场权益,保持一定的超额利润。
然而,垄断竞争市场下企业进入和退出相对容易,超额利润容易被其他企业抢夺,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低。
3. 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个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现象。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少数几个企业垄断了市场份额,并且通过限制进入和形成垄断壁垒来保持市场地位。
寡头垄断市场下,企业可以通过设置较高的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
这种市场结构下,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二、垄断现象的经济学解析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家或少数几个卖家垄断了整个市场,他们可以通过限制进入和形成垄断壁垒来保持其市场地位。
以下是垄断现象的几个经济学解析:1.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是指由于技术原因,只有一个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市场所需的全部产品或服务。
自然垄断可以带来效率,因为只有一个企业生产,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
《产业经济学》第四章 市场(1)
基尼系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当两家各自拥有50%市场占有 率的企业组成的市场,会与100家各自拥 有1%市场占有率的企业组成的市场具有 相同的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都等于0, 但是显然,这两种情况下的市场结构的性 质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当两条不同形状的洛伦兹曲线 所围成的面积大小相等时,所计算出来的 基尼系数的大小也就相等。
式中:AD——产品广告费用的绝对金额; SL——产品销售额。
(三)进入和退出壁垒 1.进入壁垒 (1)定义。产业组织学中,关于进入壁垒 有两个定义。 贝恩在《对新竞争者的壁垒》一书中指出, 进入壁垒则是“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市场中 现有企业所享有的优势。这些优势是通过现有 企业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 有导致新企业的进入反映出来的。”
(3)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基尼系数也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建 立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等于均等分布线(对 角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图4—l阴影部分 的面积)与以均等分布线为斜边、以横轴为直角 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 基尼系数的值在O与1之间变动,当基尼系数 等于0时,表明洛伦兹曲线与均等分布线重合,即 所有企业规模完全相等;当基尼系数趋向1时,表 明企业的规模分布越来越不均等。
(2)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洛伦兹曲线是一种 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 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见图4-1。
100%
市 场 占有率
0
100% (X)
( X为由小到大排列的累计百分比) 图4-1 络伦兹曲线
当行业内所有企业的规模都相同时, 洛伦兹曲线与图中的对角线重合,因此这 条对角线又被称为均等分布线;当企业的 规模不完全相同时,洛伦兹曲线是对角线 (均等分布线)下方的一条曲线。当然, 有一种情况洛伦兹曲线反映不出来,那就 是当行业中只有极少数几个规模相同的企 业时,使用洛伦兹曲线无法反映出这种寡 占垄断的市场结构。
资料:垄断与竞争的作用
垄断与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不可回避的,每一个经济主体都不可避免的要主动或者被动地参与经济利益的角逐,而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引起垄断。
因而,以下就我个人浅谈下垄断与竞争,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二者对经济产生的作用。
一、竞争与垄断1.什么是竞争在生物学中,竞争是生物学关系之一,强调在两者或两者以上发生的行为,是指为了己方的利益而跟人争胜,是个人或者团体,为了达到某种目标,努力争取其所需求的对象而言。
这种对象有物质或非物质的。
在经济学中,竞争是指商品生产者或其它经济利益主体,为了争取有利的生产、销售等条件,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角逐。
这里我们所提到的竞争是指经济学中的竞争。
2.什么是垄断所谓垄断,是指少数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二者对经济将产生的作用?1.竞争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必不可少。
有效竞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完善,为利益主体实现其经济利益提供了一种公平的机制,并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优胜劣汰的机制,有利于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
以海尔公司为例,海尔创立于1984年,经过28年创业创新,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品牌。
竞争压力迫使其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海尔秉承锐意进取的海尔文化,不拘泥于现有的家电行业的产品与服务形式,在竞争中不断求新求变,积极拓展业务新领域,开辟现代生活解决方案的新思路、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引领现代生活方式的新潮流,在全球白色家电领域,海尔正在成长为行业的引领者和规则的制定者。
海尔的发展不经是其企业的发展,更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与进步,也迫使其它企业努力发展技术,进行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发展。
产业经济学习题垄断和竞争市场的效率比较
产业经济学习题垄断和竞争市场的效率比较垄断和竞争市场的效率比较垄断和竞争是产业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市场形式。
垄断市场指的是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而竞争市场则是有多个卖方相互竞争。
本文将比较垄断和竞争市场的效率,并讨论它们在资源配置、价格形成以及创新方面的差异。
一、资源配置效率在垄断市场中,由于只有一个卖方,该市场上的资源配置主要由垄断卖方决定。
垄断者对生产决策和产品定价具有自主权,可以按照自身利益来决定资源的分配。
垄断者可能会采取限制供应、提高价格的手段来增加自己的利润。
相比之下,竞争市场由多个卖方组成,这些卖方在产品定价和资源配置上相互竞争。
资源在竞争市场中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卖方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资源的分配。
竞争市场下,资源配置更加灵活和高效,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价格形成效率垄断市场中,垄断者通过控制供应量来影响价格。
由于缺乏竞争,垄断者可以提高价格以保持利润最大化。
这导致垄断市场上的产品价格通常较高。
竞争市场中,多个卖方相互竞争,通过调整价格来获取市场份额。
在竞争市场下,卖方往往会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竞争市场上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更加合适的产品。
三、创新效率垄断市场下,由于缺乏竞争,垄断者往往没有动力进行创新。
垄断者可以通过控制供应和定价来维持其市场地位,从而缺乏对创新的需求和动力。
这导致垄断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往往缺乏创新,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竞争市场下,多个卖方相互竞争,为了在市场上获得优势,卖方需要不断进行创新。
只有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等创新举措,卖方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更容易实现创新,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总结:垄断和竞争市场在资源配置、价格形成和创新方面存在差异。
垄断市场由于缺乏竞争,资源配置受到垄断者的控制;价格较高,产品和服务缺乏创新。
竞争市场下,资源配置更加灵活和高效;价格相对较低,产品和服务更具创新能力。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五章-已改
第五章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化⒈解释下列概念:产业革命:是18世纪中叶以后,从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产业革命以蒸汽机等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和机器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
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于十九世纪70年代,以电、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标志,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工业比重第一次超过轻纺工业,成为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国家。
生产集中:指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竞争的加剧,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使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分额越来越大。
生产集中是通过资本主义再生产中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即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而进行的。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寡头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根据各自的经济实力,通过公开或非公开的勾结,对一个部门生产和流通进行控制,以谋求高额利润。
短期价格协定: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初级形式,指参加者采用口头或书面方式,就某类商品的价格作出共同规定,以便控制市场,获取垄断利润。
协定存在的时间大多是短暂的,一旦达到目的或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往往即自动解散。
卡特尔:(Cartal) 是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在划分市场、规定商品产量和商品价格等方面达成协议的一种组织形式。
参加卡特尔组织的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上保持经营的独立性,只是根据协定划分销售市场,确定产量及规定标准价。
辛迪加:(Syndicat) 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订立共同销售产品和购买原材料的协定而形成的同盟组织。
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已失去经营流通业务的独立性,只保留了生产经营上的独立性;托拉斯:(Trust) 是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为了控制商品生产、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范围,以获取高额利润的企业联合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经济学中的垄断与垄断竞争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市场上的企业行为和市场结构的一门学科。
在市
场中,垄断和垄断竞争是两种常见的市场结构。
本文将探讨产业经济
学中的垄断与垄断竞争,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对市场效
率的影响。
一、垄断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垄断是指市场上只存在一个售货者,该售货者控制着整个市场的产
品供应。
垄断企业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 唯一卖家: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售货者,其他企业无法进入
市场。
2. 定价权:垄断企业具备对产品价格的决定权,可以根据市场需求
和成本情况自主制定价格。
3. 高壁垒:垄断企业通过不同手段(如专利、技术壁垒、政府规定等)阻止其他企业进入市场,确保自身的市场地位。
垄断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自然垄断:某些行业具备较高的固定成本和规模经济,单一企业
能够更有效地运作,形成自然垄断,如电力、铁路等。
2. 政府垄断:政府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对某些行业进行垄断管理,如电信、邮政等。
3. 技术垄断:某些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专利,独占市场,形成技术垄断。
二、垄断竞争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垄断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多个竞争者,每个企业在市场上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产品有一定的差异化。
垄断竞争的特点如下:
1. 多项竞争:市场上存在多个竞争企业,相互之间进行竞争和价格战。
2. 产品差异化:竞争企业通过产品特色和品牌差异吸引消费者。
3. 低壁垒:相较于垄断市场,垄断竞争的进入壁垒较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相对较低。
垄断竞争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差异化产品:市场需求多样化,企业通过产品差异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形成垄断竞争。
2. 知识产权保护不严:缺乏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使得企业容易复制他人的产品或品牌形象,形成竞争。
3. 市场进入壁垒低:市场进入成本相对较低,对新企业的进入没有很高的限制。
三、垄断和垄断竞争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垄断和垄断竞争对市场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1. 垄断市场下,垄断企业拥有较高的市场控制力,可以通过定价权
进行价格歧视,从而限制消费者福利。
同时,垄断企业通常利用自身
的市场地位减少产量,提高价格,以追求利润最大化。
这会导致资源
配置不佳,市场效率低下。
2. 垄断竞争市场下,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产品不断创新,价格
优势有限,企业更加注重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以吸引消费者。
消费
者在较多的选择中可以获得更合适的产品,整体福利较高。
然而,正如任何市场结构一样,垄断和垄断竞争都存在一些局限性,只有完全竞争市场才能实现最高效率。
在现实经济中,垄断和垄断竞
争往往并存,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强监管和维护市场竞争,以提高
市场效率。
结论
产业经济学中的垄断和垄断竞争是市场中常见的两种市场结构。
垄
断市场下,唯一卖家控制着市场供应和定价权,对消费者福利和市场
效率产生不利影响;而垄断竞争市场下,多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和产品
差异化使消费者获得更多选择和福利提升。
了解垄断和垄断竞争对市
场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运行机制,发展和实施更有效的
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