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与践行 刘素云文字版第四课
如何实践佛法之四
星云大师《如何实践佛法之四》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星云法师发布时间:2011-3-25 0:00:58繁體版第四篇四无量心壹·四无量心的意义四无量心是指菩萨普度众生所应具备的四种精神──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以无量的与乐心、拔苦心、欢喜心和包容心来广度一切有情。
“无量”两个字,涵盖了“四心”的因、缘、果、德种种相状,具有下列殊胜的意义:1.因无量:也就是发心无量。
我们的思想主宰了一切的行动,因此唯有发心,才能产生力量,尤其像普度众生这么艰钜的使命,如果没有无量的发心,徒有行动,还是无法产生广大的效益。
因此,我们要行长远的菩萨道,就必须发起无限的菩萨心。
2.缘无量:指无量的助缘。
(1)众生无量:佛法在众生中求,众生就是菩提的根,若无众生可度,就没有菩提可修,也就完成不了菩萨道,成就不了佛果。
我们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就要以无量的众生为助缘,做到不舍弃任何一个众生。
(2)时间无量:在世间上,我们想要成就一番非凡的事业,都需要长久的努力,何况是要成就无上的菩提,更需要将自己投入无限的时间里,勤行佛道。
十方三世诸佛也都是在累劫精进中,累积自己的福德因缘,方得以成就正觉。
所以,我们凡夫福薄德浅,更需要以无量的恒常心来求得佛法。
(3)空间无量:根据《本生经》的记载,佛陀在因地修行时,轮回苦趣,犹不忘以各种身份来度脱六道众生;不仅如此,在《法华经》中,佛陀曾自述:“我于尘点劫前,早已成佛,自是以来,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
”其他如:观世音菩萨早在无量劫前成就正觉,但为度脱众生,因此倒驾慈航,游诸国土,常行佛道;普贤菩萨遍一切处实践十大愿,无怨无悔;地藏菩萨发誓度尽地狱众生,方证菩提……凡此都说明了诸佛菩萨之所以会成为佛菩萨,就在于他们将慈心悲愿遍覆法界,而无有拣择憎爱之心。
我们要实践菩萨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应当效法诸佛菩萨的勇猛精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无论在何时、何处,都要以广度众生为己志。
净土三经释第四课思考题2
净土三经释第四课思考题2摘要:一、净土三经的简介1.净土三经的定义2.净土三经的主要内容二、净土三经的重要性1.净土信仰的基础2.净土行持的指南三、净土三经的主要思想1.净土的信仰2.净土的行持3.净土的往生四、净土三经的现代价值1.提供精神寄托2.指导修行生活3.促进社会和谐正文:净土三经是佛教净土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包括《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
净土三经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这三部经典,而是包括了所有与净土信仰相关的经典。
这些经典在我国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净土信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净土三经的主要内容包括净土的信仰、净土的行持和净土的往生。
净土信仰是佛教信仰的核心,强调对阿弥陀佛的信仰,相信只要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得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
净土行持则是指导信徒如何通过修行,圆满自己的道德品质,以达到往生净土的目的。
净土的往生则是信徒最终的目标,希望通过修行,脱离生死轮回,往生西方净土,最终成佛。
净土三经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净土信仰的基础和指南。
净土信仰的建立离不开净土三经的教导,信徒们通过学习这些经典,了解净土的信仰、行持和往生。
同时,这些经典也是信徒们修行的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修行,圆满自己的道德品质。
净土三经的主要思想是净土的信仰、行持和往生。
净土的信仰强调对阿弥陀佛的信仰,相信只要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得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
净土的行持则是指导信徒如何通过修行,圆满自己的道德品质,以达到往生净土的目的。
净土的往生则是信徒最终的目标,希望通过修行,脱离生死轮回,往生西方净土,最终成佛。
净土三经的现代价值体现在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困扰,找到内心的平静。
同时,这些经典也指导信徒们如何修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何美慧老师.访谈修蓝博士 反思信愿行
何美慧老師: 訪談修藍博士反思信願行作者簡介:本文作者何美慧老師早年在臺灣科技大學獲得化學工程學士,後在美國肯薩斯州大學獲得化學工程碩士及博士。
1999年發願弘法利生,參加新加坡第五屆弘法人才培訓班,向淨公恩師學法。
學習因果教育,在澳洲、臺灣、及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習講《太上感應篇》、《了凡四訓》、《文昌帝君陰騭文》、《兪淨意公遇灶神記》,並主持分享懺悔班。
專修淨土,習講《阿彌陀經要解》,並學習《無量壽經》,一心皈命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老師、大德、領導以及諸位護法菩薩們:大家中午好!阿彌陀佛!感謝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師父上人、以及領導、胡居士,以及諸位法師、大德菩薩們的成就,讓美慧在今天有這個機緣跟大家報告“見修藍博士,反思信願行”這個題目,首先報告一下緣起:緣起:老法師的推薦在2011年的時候,當時末學帶懺悔班,在整理懺悔班的文稿,當時我們有一群同修們,大家一起在編懺悔班文稿,準備要出書。
但是在整理過程當中,時常業障發相。
當時很苦惱,就請教師父上人應該如何來克服。
師父上人就說:不是說美國有位修藍博士,人家就講四句話,第一句話“對不起”,第二句話“請原諒我”,第三句話“謝謝你”,第四句話“我愛你”,人家就解決了一切的問題。
當時老法師很大聲地講,老法師時間也很寶貴,講完之後馬上上樓去了。
這時候末學就反思,這四句話能起這麼大作用嗎?我天天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佛中之王,光中極尊」,我學佛已經十七年,當時已經是十六年了,我念了十六年佛,難道會輸於這四句話嗎?所以當時是用一種很懷疑的態度,也很難相信這四句話能夠解決我現在的煩惱和問題。
後來回去之後就查了網路,找一下這修藍博士到底是如何用這四句話來解除他的所有的問題。
可是當時因為沒有恭敬心,所以當時在看這四句話,以為很平常,就是念念“對不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懺悔啊,然後謝謝你、我愛你那不就是等於感恩嗎?所以因為當時沒有深入去瞭解,所以這四句話,其實是存著懷疑的態度,也是不恭敬的態度,對修藍博士也是存著一個懷疑的態度。
了义明灯 下篇 大手印前行法 第一章 共四加行 第一节 人身难得
7、出生于无佛住世和三宝不为人认识的“黑暗时代”的人,无缘闻听佛法;
8、六根不全(哑、盲、聋、疯狂、白痴等)的人,不能了解佛法之义或无法很好地修学佛法。
(二)八有暇、十圆满
未生于八无暇中的人,则具有了修学佛法的基本条件,称为“八有暇”。
再具有十种学佛的重要条件者,称“十圆满”。具足八有暇十圆满者,称为“暇满人身宝”。
如果共四加行的修持没有生起真正的效用,那么修行者自认为是佛法的修持行为,也会成为世俗生活的装饰品。你似乎觉得你已经把宗教与世俗结合在一起了,你的生活已经“佛法化”了,还美其名曰“入世间修”,其实你心中的佛法已经不知不觉地“世俗化”了,你修行的目标什么也没有达成。相反地,你忘记了你发誓皈依三宝时的初衷,你散失了对佛法的崇高感觉和热忱,你的心仍然沉浮于金钱、名誉、地位和食色之中,你没有减少一点点对住所、饮食、服饰、娱乐甚至闲谈的贪恋。你只想当然地认为你“用功”了多少岁月,而没有考虑你的惑业实际上减少了多少。“如果你没有出离轮回的决心,那么即使在深山修持,所有的禅修也只能积累成山边的一大堆粪便而已”,只是种下更深轮回的因!这是因为,没有出离心的功德,是有漏的,依然是轮回之因,只会感得人天福报而已。
5、得到善知识的摄受。
(三)人身难得易失
具足“八有暇”和“十种圆满”的人身,称为“暇满人身宝”,比起八无暇中的众生,是何等的可贵和难得啊!众生由于无明和恶业牵绊,都有做坏事的自然倾向,其中能做好事者很少。能做好事的众生中,能做出足以获得人身之福德资粮者更是少之又少。结果下三途的众生多如尘沙,而人天道众生则极少。在六道众生中获得人身又能依佛法而修持的人,简直少得不足以构成轮回众生中的一个类别!学佛的人中能得正法又能正确修习的则少如晨星也!
5、已信仰三宝。
生命的活水泉源
財團法人耕心蓮苑教育基金會 共同創辦人 余素華老師
生命的活水泉源-孝親尊師
一、百善孝為先
•孝(會意字) 老:上一代(過去無始) 子:下一代(未來無終)
→「豎窮三際•橫遍十方」 「兄友弟恭•四海之內皆兄弟」
生命的活水泉源-孝親尊師
※故事
父母是在世佛─楊黼訪無際大師。 「堂上有佛二尊,惱恨世人不識;
*「幼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極微小的, 都有
三、晨昏定省•有常無變
1. 《弟子規》: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2. 《淨業三福》: 「孝養父母~養父母之身+心+志」
3. 曾文正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
3.劉備誡子: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4.老子:「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生命的活水泉源-孝親尊師
※故事
失誤的行程- 「給我心愛的兒子-湯米,
願你如鷹展翅飛騰, 奔跑卻不困倦, 行走卻不疲乏。」
生命的活水泉源-孝親尊師
五、親好力具•愛憎皆孝
1.《弟子規》: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2.《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3.曾子:「孝有三,大孝尊親, 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生命的活水泉源-孝親尊師
※故事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 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廿四孝•單衣順母
生命的活水泉源-孝親尊師
六、親過諫更•怡色柔聲
1.《弟子規》: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2.《論語•里仁篇》:「事父母幾諫, 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3.「面上無瞋是供養,口裡無瞋出妙香;
刘淑云理念与践行九
刘淑云理念与践行九一、引言刘淑云是中国著名的企业家,以其独特的管理理念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而闻名。
她的理念与践行九是她的核心管理理念之一,对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刘淑云理念与践行九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二、刘淑云理念与践行九的内涵刘淑云理念与践行九是刘淑云根据自己多年的管理实践总结而成的,它包含了刘淑云对于企业管理和个人成长的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
刘淑云理念与践行九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持续创新,共享成功。
1.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刘淑云理念与践行九的首要原则。
刘淑云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人才,只有把员工放在第一位,关心员工的发展和福祉,才能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刘淑云注重员工的培养和成长,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晋升机制,通过激励措施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2. 追求卓越追求卓越是刘淑云理念与践行九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刘淑云认为,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刘淑云鼓励员工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目标。
刘淑云注重团队的协作和合作,通过分享经验和资源,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3. 持续创新持续创新是刘淑云理念与践行九的核心要素之一。
刘淑云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刘淑云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意,鼓励员工勇于尝试和创新,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
4. 共享成功共享成功是刘淑云理念与践行九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刘淑云认为,企业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只有把成功的机会和成果与员工共享,才能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刘淑云注重团队的合作和共享,通过建立良好的团队文化和奖励机制,鼓励员工互相学习和互相帮助。
三、刘淑云理念与践行九的实践案例刘淑云理念与践行九不仅是理论的框架,更是刘淑云在实际工作中的行动指南。
下面将通过几个实践案例来具体说明刘淑云理念与践行九的实际应用。
青青整理_刘洙源_唯识学讲义
唯识学讲义刘洙源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3册页91-227此讲义不错,与梅光曦《相宗纲要》有得一拼,喜爱之,故作文字整理,原文有局部错字,漏字,子衿已作改动,略作段落划分及部分繁字简体,不当之处,尚祈海涵。
---青青子衿2015-09-02目次-------------------------------------------------------------刘洙源先生略历4缘起4一、唯识学之缘起5二、唯识学之渊源5三、唯识学之宗派6四、唯识学西土东方之后师师承7五、唯识学之显晦8六、唯识学之宗趣10七、唯识学之名义11名相解析1201.三能变及能变二种1202.初能变即第八识1303.三相1304.初三位1405.次五位1506.种子六义1607.熏习之义2008.所熏能熏2109.所熏四义2110.能熏四义2411.生熏之别2712.心分四义2713.四心分四师异说2914.总以喻明3415.三量3516.真似之分3917.八识三量分别4018.三境(相分之分别)4119.三境之体4520.本识变义4521.转变、变现、变似之义4722.识变二种4823.因缘变4824.分别变4825.能熏所熏之心分4926.第八所缘5027.缘三类境之差别5228.第八不缘5429.第八定缘何法5430.假实分别5531.自变共变5632.变他根依处5933.无色何名变6034.本识相应6035.五受分别6236.五所不同本识6337.三性四法6538.种子三性分别6739.本识有无间断6840.灭不灭之异6941.因果法喻6942.诸法差别7043.证成赖耶7144.二能变即第七识7245.释名出体7246.第七所依7347.第七所缘7448.王所分别7749.料简所缘8050.自性行相8051.三量假实分别8152.第七染俱8253.第七余俱8454.第七受俱8755.三性分别8756.第七界地8857.分位行相8858.引教证有第七8959.据理证有第七9060.共不共义9161.四句分别9262.恒行不共有四义9263.立第七识之义9364.三能变即前六识9465.六种差别9466.依根得名9467.以何为根?9568.根以何为义?9569.第六何故独名意识?9670.依境得名9771.境皆是识变9872.自在位诸根互用9973.自性行相10074.自相共相10175.前五缘境及三量分别10276.第六缘境分别10477.法处色之种类10678.五种总为三门10679.法识了一切法10880.前五缘境之义10981.前五是现量之故11082.前五具业11283.前五六相11284.意识缘境多少及境重分别11385.六识所具分别11486.三种分别11587.七种分别11588.十种分别11589.八识所具分别11790.八识各具分别11891.现起分位11892.八识具缘多少12093.五无心位12294.无心二定12295.料简五位12396.二定同别12397.五心轮义12498.六识三性12599.六识相应126100.六识受俱126●刘洙源先生略历先生名复礼。
110221《2010年刘素云居士香港演讲第二集(精编高清版)》
110221《2010年刘素云居士香港演讲第二集(精编高清
版)》
刘素云居士香港演讲(二)上
刘素云居士讲座2010/4/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关键词:一门精进长时熏修
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各位同修,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上午好!昨天晚上,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了两个小时的佛法,让我们大家在一起分享学佛的快乐。
今天在这里我还要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再一次和大家分享学佛的快乐。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题目是「一门精进,长时熏修」。
这个问题在师父讲法的过程当中,曾经多次重点的做以强调,我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听没听明白。
换句话说,就是现在在我们修佛的人们当中,对于这个理念,一门精进、长时熏修,认不认可,承不承认,相不相信?我把我这几年的修学体会,跟大家做以如下汇报。
也可能因为我得的这场重病,也可能是因为我这个人比较愚、比较笨,太多的东西我也弄不清楚,所以学佛这十几年来,我是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佛号,我就坚持老法师告诉我的这个理念,一门精进,长时熏修。
通过实践证明,我觉得这个方法是见成效的,就是说,末法时期念佛成就,一门精进,长时熏修,今生一定能够成就。
我是怎么落实这一门精进长时熏修的?第一,这几年,我的所做所为,我的所有修持方式方法,都是围绕着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佛号,没有换题目,没有什么变更,十几年一直坚持到现在,还是这样。
因为我认为,老法师告诉我们的,都是佛说的,是符合佛法的,所以我就坚持这一理念,并且落实在实际行动当中。
我把我这
几年修学的过程,是怎么样一门 1。
刘素云老师之菡萏花开
菡萏花开(第2集)离欲知足心安常乐刘素云老师讲于2017年9月10日上午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今天是教师节,恭祝所有战斗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节日快乐!阿弥陀佛!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离欲知足,心安常乐。
先解释一下这个题目,离欲知足,“离”就是离开,或者是远离都可以;“欲”就是欲念、欲望;“知足”,这个不用解释,大家一听就明白了,就是如果你能够远离欲望,能够知足,就是后面那四个字,你就得到了——心安常乐。
这里这个“安”呢,是指安静、安详、安宁;那个“常乐”就是能保持住的乐,不是一时半会儿暂时的乐,它这个常乐就有这个区别。
“乐”呢,就是安乐、快乐,表明你的心情愉悦。
这个题目八个字,我就是这样解读的。
离欲知足,心安常乐。
下面我想重点说说这个欲字,欲望这个“欲”。
大家知道这个欲呢,是一个“谷”字加个“欠”字,就是现在简化后的欲字。
古时候这个繁体字这个欲,下面还有个“心”,我们在座的有很多同修可能知道这个繁体字,年轻一点儿的可能就不知道这个字底下还得加心。
我们汉字是一种智慧的符号,这个简化字实际上是一种错误,我们应该保留这个繁体字。
因为简化以后的汉字和简化以前的繁体汉字,有时候在意义上就不一样了。
像我刚才说的这个欲望的欲,我们现在这个简化的欲,下面再加个心,就可以解释了。
怎么解释这个欲呢?那个谷子的“谷”,谷穗的“谷”,就表明你有吃的,实际上也代表你吃、穿、用,你所需要的都有了,它只是个代表而已。
那个“欠”是缺少的意思,为什么有个欠呢?是你心里想的。
佛门有一句话,“一切法由心想生”。
就是你心里总想着还欠你点儿什么,合起来这个字的意思就叫做欲,这个欲望的欲,就是这么解释。
那大家看看当前社会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欲望很高的人,他往往会什么都不满足。
比如说,我每天早晨在我们小区里绕佛两个小时左右,天亮以后,晨练的人逐渐就陆陆续续地来了。
有些人在那儿一边晨练、一边聊天、一边骂街。
骂街是什么意思呢?不满意。
净土三经释第四课思考题2
净土三经释第四课思考题2
【实用版】
目录
1.净土三经释第四课的主要内容
2.净土三经释的背景和重要性
3.净土三经释的思考题解答
正文
净土三经释是佛教净土宗的重要经典,其中包括《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和《阿弥陀经》三部经文。
在净土三经释第四课中,主要讲述了净土信仰的基本理念和修行方法。
净土三经释的背景和重要性在于,净土宗是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其信仰的核心是相信西方净土的存在,通过念佛修行,最终可以往生西方净土。
净土三经释则是对这一信仰的详细解读和阐述,具有非常高的权威性和重要性。
在净土三经释第四课中,有一个重要的思考题,那就是如何正确理解和修行净土法门。
根据经典的教导,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相信西方净土的存在,相信念佛可以往生净土,同时要发愿往生净土,并且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而正确的修行方法则是要坚持念佛,不论是行住坐卧,都要一心念佛,同时还要修持戒定慧三学,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修行水平。
总的来说,净土三经释第四课对于我们理解和修行净土法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1页共1页。
净土三经释第四课思考题2
净土三经释第四课思考题2(最新版)目录1.净土三经释第四课的内容概述2.净土三经释的背景和重要性3.净土三经释的主要观点和理论4.对净土三经释的思考和反思正文【净土三经释第四课的内容概述】净土三经释第四课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佛教净土宗的经典进行解读和阐释。
净土宗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宗派,其核心信仰是相信通过念佛和修行,可以往生到西方净土,从而达到解脱和涅槃的境界。
净土三经是净土宗的重要经典,包括《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和《阿弥陀经》。
净土三经释第四课对这些经典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阐释,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净土宗的信仰和教义。
【净土三经释的背景和重要性】净土三经释的出现,源于佛教徒对于净土宗经典的需求和对于净土信仰的追求。
净土宗作为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宗派,其信仰和教义一直受到佛教徒的热烈追求和关注。
净土三经作为净土宗的经典,其内容涵盖了净土宗信仰的核心和精髓,对于人们理解和把握净土宗的信仰和教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净土三经释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佛教徒对于净土宗经典的需求,也推动了净土宗的发展和传播。
【净土三经释的主要观点和理论】净土三经释的主要观点和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念佛和修行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念佛和修行,可以往生到西方净土,从而达到解脱和涅槃的境界。
二是强调信仰和信心的作用,认为只有坚定的信仰和信心,才能使人们真正地达到净土。
三是强调阿弥陀佛的救度和接引,认为阿弥陀佛是西方净土的主宰,他有无尽的悲愿和力量,能够救度众生,接引他们往生到净土。
四是强调净土的庄严和美好,认为净土是一个没有痛苦和烦恼的地方,只有快乐和幸福。
【对净土三经释的思考和反思】净土三经释虽然是对净土宗经典的解读和阐释,但是,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净土三经释的观点和理论过于强调信仰和信心的作用,忽视了佛教教义的实践和应用。
其次,净土三经释的观点和理论过于理想化和完美化,忽视了佛教教义的现实和实际。
刘素云老师
刘素云老師:眾生皆可成佛放下便是劉素云老師《科注》學習班心得體會之五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心得體會題目是:眾生皆可成佛,放下便是。
我的姐夫郭永發(劉素青老居士的丈夫)今年五月二十日(陰曆四月二十二日)早八時預知時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作佛去了。
他的往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可以這樣說,姐夫的往生對我觸動非常大,讓我感到震驚。
我的姐夫郭永發一九三五年出生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柴河鎮一個貧苦農民家裏,他兩歲喪父,母親一個人含辛茹苦拉扯兩個年幼的兒子,因家貧無錢上學念書,姐夫只有小學二年級文化水平。
一九五五年,姐夫參軍入伍,做空軍地勤工作。
一九六O年轉業到東安廠當工人,同年和我姐姐劉素青結婚。
姐夫的性格用一個詞兒來形容最為貼切,那就是倔犟,而且不是一般的倔犟,是十分倔犟,他認准的事兒,一般人很難讓他改變。
為什麼說姐夫的往生對我觸動很大,令我感到震驚,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主要是基於以下三點原因:第一,他心存怨恨。
因為種種原因,姐夫和兒媳婦積怨很深,他多次對我說,“我作鬼都不會放過她,我要讓她永遠不得安寧。
”說真的,聽姐夫說這樣的話,我都毛骨悚然,背後冒涼風。
在他臥床的四個月時間裏,我一直在做化解矛盾的工作,勸說姐夫放下對兒媳婦的怨和恨,但效果不大。
我也曾試圖勸說外甥媳婦,向老人道個歉,主動和老人化解矛盾。
但外甥媳婦拒不道歉,並拒絕見老人面。
當時,我心裏很著急,我知道姐夫的時間不多了,如果在他生前矛盾解決不了,怨恨得不到化解,等他走了以後,麻煩就大了,外甥媳婦的後半生日子不會好過的。
面對兩邊勸解都不見效的實際情況,我也曾經想過放棄,人各有緣,就隨緣去吧。
可轉念一想,不行,不能放棄,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經過不懈地努力,勸解總算有了點起色,後一階段,我姐夫不再說作鬼也不放過她那樣的話了,但我知道根本問題還沒有解決。
當時,我心裏想,姐夫這種情況,能不去三惡道就不錯了。
第二,他對佛法一無所知。
加行第4课归摄
加⾏第4课归摄顶礼上师三宝!弟⼦末学做第四节课的归摄。
上节课主要分为三个⼤课判宣讲,第⼀个⼤课判主要讲,上师传讲《前⾏》的⽬标有3点。
第⼀、给⼤家打下坚实的佛教基础;第⼆、令皈依多年的⼈在⼀两年中尽量修完五加⾏;第三、使那些对密法有成见、有邪见的⼈,通过这次学习,对密法⽣起纯洁的信⼼。
第⼆个⼤课判讲:应断的发⼼与菩提⼼在⽣活中的见修圆融。
分为2点。
第⼀点:听闻佛法应断的发⼼:我们学修⼤圆满前⾏,这个法本⾝是很殊胜的,在闻法的时候也要求我们,在⼀开始尽量以⼤乘的发⼼来摄持,切莫以⽆记⼼或不善⼼来听。
⽽在善⼼中,希求⾃我解脱的出离⼼是⼀种所断,唯⼀当求利益众⽣的菩提⼼。
第⼆点:菩提⼼在⽣活中的见修圆融。
在⽇常⽣活中,修法也应以菩提⼼摄持,⾏持利他,这对⼤乘⾏者来讲不可缺少。
观察⾝边的众⽣可以发现,他们连最简单的前世后世、善恶因果都不知道更别说⼤乘空性观、密宗清净观。
他们就像孩童追逐彩虹般,最终耗尽了宝贵的⼈⽣,唯有造下可怕的恶业。
对于这些可怜⼈,唯有佛法才能拯救,唯有佛法才能让他们真正快乐,所以我们愿意⽆条件地付出。
因此,应时时串习菩提⼼,⼀点⼀滴积累,最终定可使⾝⼼得以转变,这是真正的“见修圆融”。
第三个⼤课判是:闻法⽅式中发⼼的第⼆部分:⼴⼤⽅便秘密真⾔之发⼼。
诚如《三相灯论》中所说:“⼀义亦不昧,不难⽅便多,是为利根故,极胜秘密乘。
”分为三点:第⼀点:密宗与显宗的相同点“⼀义”:两者在成佛的⽬标上⼀致,都通过最初发菩提⼼、中间积累⼆⼤资粮,最后能现前⾊⾝与法⾝双运的佛果。
第⼆点:密宗在四个⽅⾯超胜于显宗。
⼀是不昧:不昧主要是说密宗的见解是直接抉择法界的实相,法界是怎样的,它就直接抉择,是见解⽅⾯不愚昧。
⼆是不难:密宗不需经历极⼤苦⾏,依靠殊胜的直指⽅法,可将五种妙欲直接转为道⽤就可以成佛。
三是⽅便多:修⾏⽅⾯具诸多⽅便。
密宗有殊胜的灌顶成熟相续\曼茶的修法积累资粮\⾦刚萨埵忏罪,还有⽣起次第、圆满次第、⽣圆⽆⼆⼤圆满等许多不共修法。
南禅七日之六
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研究 第六集第二部分,生不生建立,謂八種因緣故,其生,或生或復不生,思想,心裡作用起了作用,他把它分類在這個範圍以內,八個因緣,使心或者起了作用或者不起作用,生,不生,哪八個,謂根破壞故,什麼是“根破壞”腦科的專家在這裡,譬如腦神經壞了或者壞了一部分,所以這個人就變成植物人了,身體還活著,腦子沒有用了,變成植物一樣,根破壞了,當然是無心,變成植物人,比普通的動物還不如,是植物了,你說他是植物人,可是他還活到著,謂根破壞,第一點,八個因緣。
第二點是,境不現前故,沒有那個境界,境不現前,你沒有這個境界,三摩地沒有,譬如說古代歐陽修的詞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 花市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濕青衫袖像這一種詩詞,有它的境界,這個境界現前了,就有心了,我們當年讀書,讀進去交給腦筋,我腦筋還好,根不壞故,因此有心,境現前故,一想到這個地方,在書本上的字句就出來了,你們讀書,讀了以後,趕快做筆記,然後書讀完了交給書就好了,腦子裡頭空白的,顛倒故,這樣你就佛學學懂了。
八個因緣,根破壞故,腦神經壞了,或者,境界不現前‧還有第三個呢,闕作意故,沒有真正意識去用心‧第四個,未得故,達不到那個目的‧第五個,相違故,有時候環境,現實跟你的意識違背的,你討厭它,拒絕它‧已斷故,心裡想,我不理了,切斷了‧已滅故,死掉了,過去了‧或者已生故,另外起個作用。
像這八個因緣範圍,心不得生,所以沒有產生心理狀況的作用‧由此相違,諸因緣故心乃得生,同上面八個部分所講的相反的因緣,你的心理作用就起來了。
此中,在這個裡面,若具生因緣故心便得生,名有心地,在八個原因或者同時起了作用,叫做有心地‧凡夫境界,若遇不生呢,八個因緣不具備,心因緣故,這個心裡頭不理這一回事了,心則不生就叫做無心地,是這個道理。
所以在這裡有些人,也學佛一講起來,不曉得多清高,對於世間一切都沒有留戀,都看得空空的,那我請你到香港、美國、北京去玩玩,好不好?世間沒有意思,你以為他真空了,灰心‧他不敢,可以跳出紅塵,不敢入紅塵,不能做菩薩,菩薩可以跳得出來,下地獄,我要救眾生地獄怕什麼,髒歸髒,亂歸亂,髒亂一樣很好,難啊!所以要認清楚這個道理,等於經常有些同學告訴我:「老師!我不要名,不要利‧」我就瞪起眼睛,我說:「我一輩子,就想要名要利,就是要不到,名利不來找我,我沒有辦法‧」,你們動不動不要名不要利,名利對你們有什麼關係,名利是完成一個事業的工具,你沒有這個工具你做得到嗎?你不要被名利所困住,那才叫不要名不要利,這些讀書人就犯了一個毛病,我的句子經常罵人的,既要清高又怕窮‧要清高就不要怕窮,怕窮就不清高,既要清高又怕窮有什麼用。
前行广释4课名词解释
前行广释4课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概述部分中,我们将对前行广释4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进行简要介绍。
本课程旨在全面解释和探讨前行广释的四个基本概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首先,我们将深入研究前行广释的核心概念,包括前行和广释。
前行是指在面对各种情境和问题时,我们应该如何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解决困境,实现目标。
广释则是指我们在前行的过程中,应该全面综合地考虑各种因素和利益,不只是片面地追求短期功利,而是要注重长期发展和全面利益。
其次,我们将详细阐述前行广释的四个基本课程,包括名词解释,即如何对不同名词进行解释和理解。
这个课程将帮助读者澄清各种名词的含义和内涵,避免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时产生歧义或误解。
我们将重点讨论一些常见名词的解释,如责任、权力、自由等,通过深入剖析它们的本质和特点,使读者能够准确把握它们的含义和应用。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并展望读者在掌握前行广释基本概念和名词解释后,能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提升个人能力和整体素质。
我们相信通过学习和理解本课程,读者将能够更加自信和积极地面对挑战,做出明智的选择,并为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和解析前行广释的各个要点,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请继续阅读第2.1节内容,以进一步探索前行广释4课的精髓和核心思想。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呈现方式,它为读者提供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线索,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本文将介绍前行广释4课的文章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文的引言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概述。
介绍前行广释4课的背景和重要性,指出本文的主要目的和意义,为读者建立起正确的文章认知框架。
其次,正文部分将分为第一要点和第二要点两个部分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第一要点将对前行广释4课中的某个具体概念或理论进行解释和探讨,通过提供相关的定义、例证和理论支持,深入剖析其内涵和外延。
踏上心灵的幽径2·灵性生活-第四章
第四章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节录自九种经文合刊一书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传教大师三藏赐紫沙门臣法天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皆是漏尽意解,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心善解脱,众所知识,大阿罗汉。
复有智慧广大,功德庄严,威仪具足,诸尊菩萨摩诃萨等,闻法故,皆悉来集於众会中有大慧妙吉祥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尔时,释迦牟尼佛,愍念未来世中一切短命众生,令增寿命,得大利益,为说不可思议秘密甚深微妙胜法。
是时世尊告大慧妙吉祥菩萨言汝等缔听!从是南阎浮提西方过无量佛土,有世界名无量功德藏,国土严丽,众宝间饰清净殊胜,安稳快乐,超过十方微妙第一。
於彼无量功德藏世界之中,有佛名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无上正等菩提,今现住彼世界之中,起大慈悲,为诸众生,演说妙法令获殊胜,利益安乐。
佛复告妙吉祥菩萨言今此阎浮提世界中,人寿命百岁,於中多有造诸恶业而复中夭。
妙吉祥菩萨!若有众生得见此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功德殊胜,及闻名号,若自书写,若教他人书是经竟,或於自舍宅,或於高楼,或安精舍殿堂之中,受持读诵,遵奉礼拜。
种种妙华烧香末香,涂香华等,供养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如是短寿之人,若能志心书写,受持读诵,供养礼拜,如是之人复增寿命,满於百岁。
复次、妙吉祥菩萨!若有众生闻是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名号,若能志心称念一百八遍,如此短命众生,复增寿命,或但闻其名号,志心信受,遵崇之者,是人亦得增益寿命。
复次、妙吉祥菩萨!若有恒时,心无暂舍,志诚思求妙法,善男子善女人等,汝应谛听,我今为说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一百八名陀罗尼曰曩谟婆耶哇帝阿播哩弭蹈阿愈霓野曩素尾祢室止怛帝祖罗惹野怛他耶哆野阿罗贺帝三麽药三没驮野怛祢也他萨哩婆僧塞迦哩波哩舜驮达罗麽帝耶耶曩三母努孽帝裟婆哇尾舜弟麽贺曩野波哩哇黎娑贺妙吉祥菩萨!此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一百八名陀罗尼,若有人躬自书写,或教人书是陀罗尼,安置高楼之上,或殿堂内,清净之处,如法严饰,种种供养,短命之人,复得长寿满足百岁,如是之人,於後此处命终,便得往生彼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佛刹无量功德藏世界之中。
莲花馨香布
无染水中立,无耀国最美,莲花馨香布,十方感芳菲!了芸大师开示2012年5月5号众生时有感叹人生悲苦,欢乐少遇,问及圣母是何原因,有肉体的生命本身就是苦多乐少,加之自己不修善行,积累的福报又少之又少,所以今生欢乐少遇,悲苦过多,方有人生之苦叹。
有此感叹之众生,不要埋怨天地不公,要知道富足、喜庆、高贵、荣华、长寿、子孝、邻睦等诸多之欢喜皆是往世之灵命所修行而来,是往世自己播种了欢乐的希望,今生才有欢乐地享受。
正视过去的自己,修行今天的真我,抛弃贪婪,嗔恨、烦恼、嫉妒、妄想等、一切不利于他人和众生的行为,做仁、义、礼、信、忠、孝的正人君子,树立自身昂然正气,利益他人,尊师重道、积聚善因,累积福报,定然人世欢乐,仙界逍遥。
人间真君子,天上佛果高,我之弟子且莫忘记勤修善行,更莫做小人!人生本苦,体现种种,众生些许,出生贫寒,生活苦难,富贵望穿,欲求不得!于是感叹、福薄命贱,富贵无缘,期盼中生出诸多苦恼,此为人世之求不得之苦也。
富贵前世修,今生盼无缘,时世种福田,再世丰满园!穷苦是往世贪婪的因果,所以我们要修去贪婪,学会施舍,舍得富贵,舍得道成,舍得果满,人间自在,佛国欣然!婆娑世界里,还有一种伤病之苦最为焦心彻骨,癌症、中风、瘫痪、重残、痴傻等等病患!面对病者,有目难视,有口难咽,有语难言,有足难行,有衣难穿,病体奄奄,生不如死,此之人生一大苦痛也!要知道伤病乃自身灵命往世所造恶因所致恶果,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很多这样的患者沉寖在病魔的痛苦中,如何救度这部分人,劝化他们修善,向佛、了却因果,要让他们明白不是天不公平,那是自己往世里没修善行,却做坏事的结果。
所以悔悟今生,精进修行,身心早离苦海,如果前世恶因过大,今世若不能善修正法,诚心奉佛,还会把上一世未了的因果带到下一世,岂不惨也!我们爱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我们爱儿女因为儿女带给了我们人生最大的欢乐和希望。
我们爱尊长,因为他们教会了我们知识,培养我们成长!我们爱兄弟姐妹和朋友,因为是他们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了我们帮助和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念与践行刘素云文字版第四课
理念与践行刘素云文字版第四课
一、引言
在我们的生活中,理念和践行是密不可分的。
无论是在个人成长、事业发展还是社会进步方面,都需要理念和践行的相互促进。
而刘素云的文字版第四课恰恰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思考,对理念和践行进行了深度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二、理念的重要性
1. 理念是行动的指导
理念是行动的指导,它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了方向。
在刘素云的文字版第四课中,她深刻地表达了理念对于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她提到了自己在发展个人品牌时,始终坚守的理念,这些理念成为了她行动的指引,帮助她走向成功。
2. 理念是信念的表达
理念不仅是行动的指导,更是信念的表达。
在刘素云的文字版第四课中,她详细描述了自己对于个人品牌发展的理念,这些理念凝结了她
对于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展现了她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三、践行的意义
1. 践行是理念的实现
理念虽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践行,就只是空中楼阁。
在刘素云的文字
版第四课中,她强调了践行的重要性。
她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将理念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取得成就。
2. 践行是价值的体现
践行不仅是理念的实现,更是价值的体现。
在刘素云的文字版第四课中,她提到了在实践中对于品牌的建设和维护,这些践行不仅让她的
理念得以实现,更让她的价值得以体现。
四、理念与践行的结合
1. 理念和践行相辅相成
在刘素云的文字版第四课中,她对理念和践行的结合给出了很好的阐述。
她认为,理念和践行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将理
念和践行紧密结合,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2. 理念和践行的互动
理念和践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在刘素云的文字版第四课中,
她深入剖析了理念和践行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只有理念不断地指导
践行,践行不断地验证理念,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取得成功。
五、个人观点和总结
作为一名文章写手,通过撰写刘素云的文字版第四课,我对理念与践
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理念和践行的结合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而这种
结合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总结和实践。
只有牢牢把握理念和践行的
关系,才能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理念和践行的重要性。
只有
将理念融入到文章的每一个角落,将践行贯穿于写作的每一个环节,
才能写出有价值、有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
《理念与践行刘素云文字版第四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启示
和实践指导。
只有把握好理念和践行的关系,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
成功。
希望我们能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思考理念和践行的
结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为社会进步和个人成功贡献自
己的力量。
理念与践行一直是我引以为傲的一种方式。
在我自己的职
业生涯中,我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念,不断地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
我要感谢刘素云的文字版第四课,因为这堂课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
在这堂课上,刘素云详细讲述了自己在个人品牌发展中所坚守的理念,
以及通过实践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的过程。
这让我深刻明白了理念和
践行的重要性,以及它们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我的工作中,我对于理念和践行也有自己的一些体会。
我深信理念
是行动的指导。
在每一次工作中,我都会确立自己的工作理念,明确
自己的目标和思路,从而引导我在工作中做出更加明确和有效的决策。
这些理念也成为了我的工作动力和信念,让我在困难时能够坚定不移
地向前迈进。
践行对于我来说同样重要。
只有将理念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取得成就。
在我的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将理念贯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不断
地实践和验证,让自己的理念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和发展。
另外,在与团队的合作中,理念与践行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
深知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每个人的理念和践行,因此我会带领团队共同
确立我们的共同理念,并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这些理念。
只有在理念
和践行的共同推动下,团队才能朝着更加明确的方向前进,取得更加
优异的成绩。
理念与践行对于个人和团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明确自己
的理念,并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加显著
的成就。
希望我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守自己的理念,不断地
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为自己和团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同时也希
望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理念与践行的重要性,将这两者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