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能力理论(陈宇宁)

合集下载

mngement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

mngement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

企业如何竞争?企业如何赚取高于正常的回报吗?什么是需要长期保持卓越的性能呢?一个日益强大的经营策略这些基本问题的答案在于动态能力的概念。

这些的技能,程序,例程,组织结构和学科,使公司建立,聘请和协调相关的无形资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不能轻易被竞争对手复制。

具有较强的动态能力是企业强烈的进取精神。

他们不仅适应商业生态系统,他们也塑造他们通过创新,协作,学习和参与。

大卫·蒂斯是动态能力的角度来看的先驱。

它植根于25年,他的研究,教学和咨询。

他的思想已经在企业战略,管理和经济学的影响力,创新,技术管理和竞争政策有关。

通过他的顾问和咨询工作,他也带来了这些想法,承担业务和政策,使周围的世界。

本书的核心思想动态能力是最清晰和最简洁的语句。

蒂斯解释其成因,应用,以及如何他们提供了一个替代的方法很多传统的战略思想,立足于简单和过时的产业组织和竞争优势的基础的理解。

通俗易懂撰写并发表了,这将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工具,为所有那些谁想要理解这一重要的战略思想的贡献,他们的MBA学生,学者,管理人员,或顾问和刺激。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8:7, 509–533 (1997)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framework analyzes the sources and methods of wealth creation and capture by private enterprise firms operating in environments of rapid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firms is seen as resting on distinctive processes (ways of coordinating and combining), shaped by the firm’s (specific) asset positions (such as the firm’s portfolio of difficult-to-trade knowledge assets and complementary assets), and the evolution path(s) it has adopted or inherited. The importance of path dependencies is amplified where conditions of increasing returns exist. Whether and how a firm’s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eroded depends on the stability of market demand, and the ease of replicability (expanding internally) and imitatability (replication by competitors). If correct, the framework suggests that private wealth creation in regimes of rapid technological change depends in large measure on honing internal technological, organizational, and managerial processes inside the firm. In short, identify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organizing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to embrace them are generally more fundamental to private wealth creation than is strategizing, if by strategizing one means engaging in business conduct that keeps competitors off balance, raises rival’s costs, and excludes new entrants. (C) 1997 by John Wiley & Sons, Ltd.战略管理杂志。

国内财务分析研究状态文献综述

国内财务分析研究状态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文献综述摘要: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是根据统一规范编制的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

那要怎样对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呢?就这些问题,过去有不少学者有自己的见地,这里我共参阅文献21篇,其中中文文献19篇,外文文献2篇,归纳在文献综述内。

主要内容首先是财务报表分析含义的理解,之后是对其内容和分析方法的认知,最后是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以及外文文献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解。

本文献综述收集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对财务报表分析的认知,比较全面系统的分解各项财务指标到达以了解公司财务状况的目的;并分类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的观点,包括财务报表的含义;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财务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以国外部分文献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等。

关键字: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上市公司公司财务报表是关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的重要来源。

尤其是作为上市公司,必须遵守财务公开的原则,定期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提供有关财务资料,便于投资者查询。

上市公司公布的一整套财务资料中,主要是一些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分析,就是利用会计报表直接提供的信息,采用专门的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资料归集、加工、分析、比较、评价等,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综合评价,并提出改善财务状况的措施办法。

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新的会计分析信息。

这些会计分析信息,对于企业的主管部门,投资者、经营者及有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说,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工作的升华。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含义张丽珍,胡静在《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中认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根据统一规范编制的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

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附表和附注、文字说明等。

财务报表是一组描述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运行情况的画面,其不同部分反映不同的活动,各个部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黄仁佳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新探》中认为财务报表分析就是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使报表中的会计数据、资金流转、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以及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发展趋势转化成投资决策的依据,是了解上市公司表面情况的重要途径。

企业核心能力、企业制度和企业组织机构

企业核心能力、企业制度和企业组织机构

企业核心能力、企业制度和企业组织机构
于颖娜;孙巍
【期刊名称】《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4(014)003
【摘要】企业核心能力不仅包括核心竞争力,还包括企业的组织制度和企业组织机构.本文在对企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制度和企业组织机构对核心能力形成的作用原理和保证机制.
【总页数】4页(P19-21,24)
【作者】于颖娜;孙巍
【作者单位】吉林省经济贸易职业中等专业学院,吉林,长春,130000;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2
【相关文献】
1.重视企业组织机构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必须 [J], 张德伦
2.企业核心能力、企业制度和企业组织机构 [J], 于颖娜;孙巍
3.谈现代企业制度(中)——国有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 [J], 洪虎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四讲国有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差別 [J], 周志宏
5.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五讲国有企业制度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道路 [J], 周志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书籍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书籍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书籍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相对于其他竞争者在市场中占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的基础。

它可以体现在产品的品质、服务的质量、成本的优势、资本的效益、人力资源的特殊性等方面。

企业想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管理、经营、创新等。

以下是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书籍的参考内容。

《企业战略与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与核心竞争力》是由江苏财经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专注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经典之作。

书中从企业战略与核心竞争力两个方面入手,具体论述了如何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书中强调了一个企业必须具有竞争优势,才能够成功的发展和壮大。

因此,企业要深入分析自身的竞争力,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战略与核心竞争力》作为一本企业管理的参考书,可供企业家、管理者或学者参考。

《重塑企业:重新定义企业战略和重新找回核心竞争力》《重塑企业:重新定义企业战略和重新找回核心竞争力》是一本极为实用的企业经营指导书。

书中具体讲述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回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书中的举例和个案式研究,涵盖了多个行业,历史悠久的企业或新兴的企业。

书中提出了一些有力的建议,如重新定位市场、创新产品,通过人力培训或收购等方式,重塑企业经营模式,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经营。

《重塑企业:重新定义企业战略和重新找回核心竞争力》不仅仅适合于企业管理者阅读,对于管理咨询师和学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与实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与实践》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企业管理的实用书籍。

书中强调了企业如何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和市场状况,寻找和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书中的实例和经验总结,对于那些正在寻求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者或学者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从战略思考出发,强调了树立长期发展的意识和重视团队协作,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效。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新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它不仅仅因为好的产品或服务,更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成长研究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成长研究
规 模 成 长 。 业 规 模 实 际 上 就 是 企 业 所 经 营 资 源 的 大小 , 模 企 规
力 ; 企 业 竞 争 角度 看 , 心 能 力 是 企 业 竞 争 优 势 的来 源 和 基 础 , 从 核
是企 业 独 树 一 帜 的能 力 ; 企 业用 户 角 度看 , 心 能 力 有 助 于 实 现 从 核
业 持 续 的 竞 争 优 势 。 为企 业 是 异 质 的 , 认 企业 是 资源 和能 力 的动 态
机制 , 源 和 能力 决 定 企 业 的成 长 边 界 。 资


企业成长 及其 方式
企 业 在 生存 过 程 中 . 过 不 断 的 消 耗 环境 提供 的资 源 . 通 同时 又 向环 境 提 供 新 的 资 源 。所 谓 企 业 成 长 就 是 企 业 在 经 营 过 程 中 向外
究 较 早 . 从 不 同 的角 度 研 究 企 业 成 长 问题 , 成 了 众 多 关 于企 业 并 形 成 长 理论 研 究 的学 派 。
二、 核心能力理论
1核 心 能 力定 义 .
所 谓 核 心 能 力 根 据 首 创 者 普 拉 哈 拉 德 ( . . a a d 和 哈 默 CKP h l ) r a
三 . 心 能 力 在 企 业 成 长 过 程 中的 主要 作用 表现 在 : 企 业 战 略 角 核 从 度 看 . 心 能力 是 战 略 形 成 中 层 次 最 高 、 持 久 的 , 而 是 企 业 战 核 最 从 略 的 中 心 主题 , 决 定 了 有 效 的 战 略 活 动 领 域 ; 企 业 未 来 成 长 角 它 从
调 不 同的 生 产 技 能 和 有 机 结 合 多 种 技 术 流 派 的 学识 。企 业 核 心 能

企业能力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介绍zy 2006-3-2 16:21:25 点击次数:5444次TAG:评论从知识的角度回顾企业能力理论李志能尹晨摘自:《经济管理》/qygl/zs66.htm学习自从1942年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和1959年潘罗斯(EdithPenrose)的《企业增长理论》强调企业能力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

这些学者将企业能力称为企业竞争力(Ansoff,1965;Snow andHrebin iab,1980;Hitt and Ireland,1985),核心动或组织竞争力(Prahalad and Hamel,1990),组织能力(Chandler,1990),或企业动态能力(Teece,Pisano andShuen,1997),等等。

经过过去10年的迅速发展,企业能力理论目前已经与交易成本理论、企业演变理论和企业生态理论并列成为企业战略研究的四大主流理论之一,在实际微观企业决策和宏观政府政策研究中,企业能力理论也已经逐渐取代产业经济理论的领导地位。

学习和借鉴企业能力理论,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研究和管理水平,增强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一体化和知识化过程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知识的视角来回顾这几十年来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说明企业能力的理论特色。

一、理论核心:从“基于资源”到“基于知识”“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的发展,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对企业产出的研究引向企业投入的研究,人们开始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企业内部的因素挂钩,使企业理论在打开企业“黑箱”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

潘罗斯将企业能力归于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使用。

但是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往往把所有的东西,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都往“资源”的概念里放,这往往容易让人困惑。

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对企业内部资源中无形知识的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基于知识”的企业能力理论逐步成为“基于资源”的企业能力理论的核心。

41领导

41领导

2020/6/14
chenyt_tcs@
13
典型的愿景生动描述——“使汽车大众化”
——亨利·福特
“我要为大众生产一种汽车……它的价格如此 之低,不会有人因为薪水不高而无法拥有 它,人们可以和家人一起在上帝赐予的广 阔无垠的大自然里陶醉于快乐的时光 中……当我使之实现时,每个人都能买得 起它,每个人都将拥有它。马会从我们的 马路上消失,汽车理所当然地取代了 它……(我将会)给众多的人提供就业机 会,而且报酬不薄。”
这里既体现出双方股东的期望;又包涵了 企业的使命和 最终目标;并蕴藏着辉煌的 历史和无限的未来。
2020/6/14
chenyt_tcs@
23
在经营上推行“市场导向、管理创新、 质量至上、技术领先”的方针
用户的满意和期望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严格的质量过程 控制, 标准的操作工艺,高尚的职业道德,贯穿于生产经营 之中。
8
使命或宗旨反映的是组织的灵魂之所在!
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的David Packard在1960年给惠普员
工所做的演讲中指出:企业的使命触及到的是一种除了赚钱之外
的公司存在的更深层次的理由。他说“我想讨论一下公司为什么
存在的根本原由。换句话说,我们在这里是为了什么?我想,很
多人都以为,公司的存在仅仅是为了赚钱,这是错误的。尽管这
卓越绩效准则讲解系列
4.1领导
陈运涛 博士
ytchen@ 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中国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质协学术委员,中国电子质协、机械质协理事
2020/6/14
chenyt_tcs@
1
4.1领导(Leading)
“我们是服务于绅士、淑女之绅士、 淑女。”

知名企业培训讲师

知名企业培训讲师

陈龙老师介绍&讲师介绍陈龙老师,经济学硕士,员工职业化培训讲师,时代光华教育集团总部首批认证内部培训师,香港光华管理学院特聘员工训练讲师,PTT培训认证讲师、中国培训行业联合会会员。

中国保健协会特聘讲师、清华大学保健品行业总裁班特聘讲师、北京海淀企培中心特聘讲师、天津市劳动局企业培训特聘讲师、湖北卫视职业频道特聘讲师。

&实践/学术背景拥有十余年的企业管理经验,曾任北京时代光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课程研发部门首席顾问、培训认证中心负责人;慧商斯威财务管理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

陈老师擅长于员工职业化、基本管理技能等培训,将本人多年的知识凝练和团队管理经验运用在课程当中,授课中注重启发及技能传授的相互结合,以显著的培训效果被广大学员所赞誉。

授课风格上讲求“道”与“术”的统一,使学员易于理解及体会,让学员在思想上得到升华的同时在行动上得以提高。

&主讲方向职业化修炼3部曲职业化修炼之素质篇职业化修炼之心态篇职业化修炼之方法篇管理类3大法宝《实用沟通技巧》《打造高执行力的团队》《打造黄金中层》部分其他课题推荐《TTT培训》《专业演讲与呈现技巧》《直指人心的激励艺术》&服务过的客户胜利油田、高等教育出版社、陕西神东电力公司、中国联通、山东万达通宝轮胎、江苏国泰亿达实业、山东太平人寿、山东海科集团、杭州易泰达科技、北京知鸟集团、北京九思易科技、北京海淀企培中心、咸宁供电公司、杭州金海岸、北京邦格广告、连邦软件总部、北京普源精电、中化集团宁波公司、南通通光科技、北京蒙太因医疗器械集团、马应龙药业、中国医药集团、润都医药集团等多家企业,广受好评。

陈兆杰老师2005年最受企业欢迎十大著名实战管理培训师。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院校EMBA、MBA课程签约讲师、总裁班特聘教授,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客座教授;新加坡华点通教育集团特聘高级培训师。

陈老师自幼熟读孙子兵法、易经、鬼谷子、先秦诸子百家等中国古代优秀著作并成功将其应用在企业管理和企业培训之中系中国大陆中国式管理第一人。

企业需要重金打造的七大核心能力

企业需要重金打造的七大核心能力

企业需要重金打造的七大核心能力
佚名
【期刊名称】《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对于企业的要求是不同的,其打造的核心能力的标准也有所不同,但是对于迎接新未来的企业,都应该把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应用在最有利于企业运作之“赢”上来,因此,对于未来企业的运作,应该着力打造企业的七大核心能力。

【总页数】1页(P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企业需重金打造的七大核心能力 [J], 姚惠荣
2.构筑企业核心能力,打造企业竞争优势 [J], 袁天奇;张冰
3.打造中国企业的核心能力--海尔核心能力的演进分析 [J], 王锡秋
4.中国民营企业七大核心能力 [J], 帅新武
5.中国民营企业七大核心能力 [J], 帅新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本质

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本质

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本质管理工程学报魏江本文从知识观、资源观、技术观、组织与系统观、文化观等角度探讨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本质。

提出企业要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应通过不断的知识的积累和激活,提高企业核心能力。

80年代后期以来,企业核心能力研究开始受到许多学者和政策机构的重视。

进入90年代之后,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真正开始逐渐转移到企业核心能力领域,因为从长远考察,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去发展自身的能力,来源于能够生产大量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核心能力。

最早明确提出核心能力的概念,并给予定义的是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ryHamel)。

此后,这一思想为理论界和实践界所认同,到90年代中期之后,有关核心能力的研究成果较多地出现在各类文献中。

自核心能力的概念明确提出之后,不同研究者从知识观、资源观、技术观、组织与系统观、文化观等不同的角度对此作研究,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本文分别对不同的流派作概要分析,以此探讨核心能力的本质。

企业核心能力内涵综述基于技术和技术创新观的核心能力普拉哈拉德和哈默(1990)是从技术和产品创新观研究核心能力的代表。

他们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中从技术与产品创新的角度提出并研究了核心能力的思想,认为企业核心能力的积累过程伴随在企业的核心产品燉核心技术的发展过程中。

产品燉技术平台是需通过长时期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建立的,因而核心能力是企业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所积累的具有企业特定性的专长。

作为组织的群体性学习,这种学习过程涉及:1)企业中不同生产技巧的协调。

2)企业不同技术的整合;3)组织中价值观的传递。

通过学习和核心能力的积累,企业就可能尽早发现产品和市场机会,因而,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与核心能力紧密联系的(Quinn,Doorley,Paquette,1990),企业必须不断提高其核心能力。

除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外,为核心能力研究者所熟知的梅约(MHMeyer)和厄特巴克(J.M.Utterback)也是基于技术观和技术创新过程分析企业核心能力的典型代表。

企业核心能力培育与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核心能力培育与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核心能力培育与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工业企业管理周星X文涛1999.01长期以来,后进的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引进过程中,由于忽视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技术引进往往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

为了打破这个“马太效应”,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应从技术体系、知识技能、管理体系、信息体系以及价值观念入手,构建自己核心能力,为自己的竞争优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及特性所谓企业核心能力(Core petence)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

它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内部组织协调管理的交互作用而获得使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体系,同时企业核心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所面临的产业技术和市场动态特性的影响。

如果说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在短期内主要体现为产品价格与性能的竞争,那么从长期看则是核心能力的较量。

企业核心能力具有以下一些特性:1、途径依赖性和累积性。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技术实践中以特定的方式、沿特定的技术轨道逐步积累起来的。

Mayer和Roberts (1984)通过对10家成功企业的研究发现,按增长率来衡量,最成功的企业都采取集中在某个或某些(少数几个)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上的做法,并且企业的产品改进和提高也围绕这个领域。

2、组织结构性。

企业核心能力是与企业的组织结构高度复合的,它不仅是由技术因素决定的,而且与企业的组织、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协调有序的组织结构产生的系统效应,能使企业的核心能力超越员工个人的技术能力。

3、粘滞性。

由于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培育起来的,在它形成过程中,企业主体的内质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与企业拥有的实物资产不同,它难以从企业主体中分离出来,一旦拥有,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竞争对手之间形成质的差别。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核心能力的持续改进
投资研发
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研发,以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 势,确保核心能力不被削弱。
学习与知识管理
构建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分享知识 ,提升整体能力,进一步强化核心能力。
战略合作与联盟
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或组成联盟,共同 开发和强化核心能力,实现互利共赢。
核心能力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保持竞争优势
01
通过不断强化和扩展核心能力,确保企业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
势,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创新驱动发展
02
以核心能力为依托,不断推动技术和产品创新,为企业发展注
入新的活力。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03
确保核心能力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使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
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核心能力评估方法
资源基础评估法
评估公司所拥有的独特资源,如 技术、专利、品牌等,以判断其 是否具备形成核心能力的潜力。
价值链分析法
通过分析企业价值链上的各个环 节,找出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 优势环节,从而确定企业的核心
能力。
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比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 的表现,发现企业在行业中的相 对优势,进而识别其核心能力。
建立学习型组织
鼓励员工自我学习和成长,将 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让学习
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
有效管理知识资产
建立知识管理体系,对企业的知识 资源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 促进知识共享和传承。
激励创新
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尝试,容忍失败 ,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
优化资源配置与拓展合作网络
精准投资:集中资源投入到最能产生 效益的领域,避免资源分散和浪费。

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

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

第五节核心竞争力营造一、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和特性(一)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

早在1925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就提出企业知识基础论。

1959年,安蒂思·潘罗斯在她的《企业成长论》中进一步发展和全面阐述了这一思想。

1957年,菲利普·萨尔尼科在对管理过程中领导行为的社会分析中,对能力的概念进行这样的描述: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就是组织的能力或特殊能力。

1990年,潘汉尔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核心能力”的论文中正式提出核心能力的概念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继潘汉尔德和哈默发表“公司核心能力”的著名论文后,1992年兰格·路易斯发表了“能力论”,1993年福斯发表了“核心能力论”,1994年哈默和哈尼发表了“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等论文,把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研究推向高潮。

★潘汉尔德和哈默在“公司核心能力”一文中对核心能力下的定义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这一定义的要点是“学识、协调和有机结合”,使协调和有机结合成为可能的是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

核心能力既是组织资本又是社会资本。

组织资本反映了协调和组织生产的技术方面,而社会资本显示了社会环境的重要性。

★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张彦宁教授认为:“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它使企业在战略上与众不同。

”这一概念以比较明了的方式表明核心能力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能力,并是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

(二)核心能力的特性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制胜的特殊能力,它具有非同于一般能力的一些特性。

正是这些特性,使核心能力真正成为企业有用的战略资源。

★核心能力的知识性。

企业能力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核心能力反映出企业特有的经营化了的知识体系。

课程大纲《管理者成长地图——综合管理能力提升与工具实操》

课程大纲《管理者成长地图——综合管理能力提升与工具实操》

管理者成长地图管理者核心技能提升与工具实操课程背景:李乾老师实战训练系列课程将专业性、系统性、实战性等特点集于一身,为企业管理者量身定制最适合自己的结构化课程,通过引导学习来掌握每个模块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全程现场演练。

本课程帮您摆脱旧有模式,创造合宜管理基准、赢得管理典范依循,有系统的检视管理盲点。

本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管理课程,重在核心管理工具实操,聚合当下企业关键管理场景,全程实操训练本课程内化数家知名咨询公司独家研发课程精髓,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宁向东教授等知名学者最新研究成果,强化工具演练和现场训练,在李乾老师的促动引导下,快速实现学员认知升级和能力迁移!课程思想与理论方法★德鲁克管理思想★数家知名咨询公司独家研发课程并结合当下企业实际内化提炼★华为、阿里等标杆企业团队管理实践★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等知名学者最新研究成果等课程工具:★管理系统操作盘★高效工作PDCA工具★员工辅导五步模型★721成长模型★激励管理8大工具★工作任务分析模型★问题解决四大工具★AMBR焦点管理公式★沟通协作ABC工具★团队情境领导@Ⅱ模型★影响员工——三脑循环、理解模型(NLP工具)课程说明:李乾老师与其他老师的差异化价值点:★未离企业第一线,现为海康威视、吉利控股科技集团等知名企业特邀培训专家。

课程案例均为企业当下案例,具备显著的时效性★多家主流咨询公司合作讲师,曾为安迪曼学习技术咨询公司全职顾问,大自然家居、香飘飘食品、三角轮胎等数家知名企业大学执行校长/院长。

课程工具均为数家知名咨询公司版权内化,倾情奉献,极高性价比★知识的输入不是学习,知识的转化才是学习。

本课程教学设计至10分钟颗粒度,以实战工具和典型案例为主,特别注重实操演练和讲师点评指导,可获得极高的学员满意度课程收益:★了解管理者在企业架构中的角色与定位,工作中发挥管理者应有的功能;★学习PDCA工作计划与执行方法,建立部门的高绩效管理体系;★学习高效员工辅导流程、最佳时机及辅导方法与技巧,建立高绩效团队;★学习激励和授权方法,提升下属动力与能力,优化团队和组织文化;★学习人性特点,能够带人带心,激发部属工作干劲与意愿,提振士气;★学习系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工作难题;★了解如何在工作中快速提高自身领导力,学习领导力修炼工具。

了解工作团队

了解工作团队
團體成員能互相刺激、產生智慧火花。 互相糾正錯誤。
問題一產生就馬上解決(防微杜漸)。
對某個問題或目標提供不同的知識。 完成個人無法單獨完成的工作。
Source: 榮泰生,338-340頁
陳禹辰©2008
現代管理學 Chapter 9 瞭解工作團隊
9-11
提升因應顧客需求的能力
因應顧客需求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工程限制、製造成本與可行性、政府安全規定 與行銷挑戰。 在跨功能團隊中,各部門的專業技術與知識會 集結在一起。可以提升因應顧客需求的能力
陳禹辰©2008
現代管理學 Chapter 9 瞭解工作團隊
9-20
團體中從眾與偏差的平衡
陳禹辰©2008
現代管理學 Chapter 9 瞭解工作團隊
9-21
團體凝聚力
團體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是成員受到團 體與團隊的吸引或對團體與團隊表現忠誠的程度。
Source: 榮泰生,353-357頁
9.1.1 團隊發展的階段為何?
先前階段
階段一
階段二
形成
衝擊
階段三
規範
陳禹辰©2008
階段四
階段五
執行 圖 9-1 團隊發展的階段
現代管理學 Chapter 9 瞭解工作團隊
解散
9-16
階段的特性1/3
形成:
目的、結構、領導權高度不確定
成員測試可被接受的行為
在成員視其為團隊一份子時,本階段即告結束 衝擊: 團隊內衝突 拒絕加諸於己的限制
陳禹辰©2008
現代管理學 Chapter 9 瞭解工作團隊
9-22
導致團體凝聚力的因素
團隊規模:小團隊的成員具有較高的激勵作用與承諾。 團隊互動與目標共享程度越高,凝聚力越大 有效的多樣性管理:我們喜歡和相類似的人共事。 成員吸引力(personal attractiveness),成員有類似的態度、 價值觀比較容易共事 團體認同與良性競爭:藉著鼓勵團隊發展本身的認同感與 人格,或者進行良性競爭來增加凝聚力。 例如為團隊命名、 績效競賽 成功:在增加團體凝聚力方面,沒有一句話比「沒有一件 事比成功更像成功」來得貼切。

基于核心能力的知识型企业动态竞争研究

基于核心能力的知识型企业动态竞争研究

企 业 动 态 竞 争 模 型 , 同 时 从 管理 者 以
及 员 工 、 激 励 机 制 和 创 新 机 制 、 组 织
近 2 年来 , O 企业核心 能力理论 发展极 为迅速 ,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进行 了 拓展。普拉哈拉德和哈默 尔认 为,企业 的
核心 能 力 是 “ 能使 企 业 为 顾客 带 来 特 别 利
中的私人的、有特殊 背景 的知识 ,它依赖
于体验 、直觉和洞察力。隐性知识通常 以 经验 、 诀窍、技能 、 感悟等方式存在 , 以 难 用文字 、图表 、数据库等方式 表述 。本文
着 重分 析 隐 性知 识 与企 业 核心 能 力 的 关系 。
( )员工 个人 隐 性 知 识 与 企 业 核 心 一 能力的关 系
企业之间的竞争 是动 态的,他把用动态的 方法对企 业之间的相 互竞争作用 、参与竞
争 的 企 业质 量 和企 业 的竞 争 反 应 速 度 进 行
相 关 理 论 概 述
(一 )核 心 能 力 理 论
识 资本 与 企 业 核 心 能 力 的 关 系 。在 此 基 础 上 构 建 了基 于 核 心 能 力 的知 识 型
域 对 上 述 课 题 进 行 了大 量 研 究 ,取 得 了 很
具有知识性 、辐射性和不可模仿性 。
( )知 识 型 企 业 特 点 二
知识型企业是 以知识为生产要素的企 业 ,具有显著的特点 :是 以知识为主导资
员 工 个 人 掌 握 的 隐 性 知识 具 有难 以言
明、难 以模仿等特点。员工个人隐性知识 与企 业核心能 力二者存 在正强相关 关系。
具 体 地 说 ,核心 能 力 是指 能给 企 业 带 来 市

第三讲核心能力理论简介

第三讲核心能力理论简介

24
核心能力构建(核心能力竞争四层次)
第一层次的竞争是在竞争中取得构成核心能力 的技术和技能,这方面涉及到科学技术、人才、 知识产权和联盟等。
第二层次的竞争是要求公司在已有能力的基础 上通过迅速整合形成新的核心能力,从而领先 一步。
第三个层次的竞争则是扩大企业的核心产品在 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形成市场优势。
若改进对现有能 为参与未来最令 力的利用,可以 人振奋的市场 增进市场地位的 应培养哪些核 机会有哪些? 心能力
现有市场
新市场
市场
图6.4公司核心能力的 构建
18.08.2023
Management,Tongji University
16
Marshall的贡献
Marshall区分了企业内部的差异和企业 间专业化分工
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分别得到了 Penrose 和Richardson的深入研究
School of Economics &
18.08.2023
分工带来效率的原因(Adam Smith)
工人重复做简单工序有利于提高效率;
工人由一项工作转向做另一项工作的转换成本大幅 度降低;
一个工人专门从事一项简单的工作有利于工人寻求 以机器代替手工的有效途径。
School of Economics &
18.08.2023
Management,Tongji University
14
2.企业能力理论的两个研究流派
企业内在成长理论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如何产生?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产业竞争经济理 论)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如何维持?
School of Economics &
18.08.2023

26411908_数字化转型,领导者要终身学习

26411908_数字化转型,领导者要终身学习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知道自己 的优势和短板,而且要领导企业去变革、转型、创新, 他自身就必须是一个快速的学习者,能够不断否定自己, 学习新的思维方式和技能,才能带领大家往前走。领导 者需要谨记的是,一个领导者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但 如果他自己放弃学习,那就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 碍,企业就遇到天花板了。
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对能力要求不一样,学习的方式也 不一样。拉姆 • 查兰把一个人在一家大型跨国公司里的职 级分为六个层面,并按照不同层级提出了不同的领导力 要求。
领导力梯队 每一个层级,领导力的要求各有不同。比如,一线主
管需要学会如何安排下属的工作;部门经理要学习如何 选拔人才;事业部副总要拥有战略思维;事业部总经理 要学会重视所有部门;集团高管则要处理好各部门的综 合问题,将公司业务联动起来;首席执行官则要站在全 局层面,善于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 发展等。
领导者首先是个创新者 正如彼得 • 德鲁克所言,企业家就是一群善于创新的
人,创业精神本质上等同于创新精神。对于面临数字化 转型的企业家而言,创新精神尤为重要。创新者应该具 备哪些素质?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 • 克里斯滕森(Clayton M. Christensen)联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的教 授杰弗里 • 戴尔(Jeffrey H. Dyer)和杨百翰大学的教授 哈尔 • 格雷格森(Hal B. Gregersen)为了寻找这个答案, 曾经展开了一项长达 6 年的研究,访问了超过 3000 名高 管人员,曾创办过创新型公司或发明过新产品的 500 名 企业家,并重点研究了 25 名创新型创业家的习惯,从而 得出了创新型企业家的一些特质。
专 栏 SPEICAL COLUMN 数字化转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专业:企业管理学号:070720131 姓名:陈宇宁一、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兴起的时代背景1、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在二战前的工业时代,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商品供不应求,企业只需提供单一的标准化商品就能盈利,而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企业规模日益壮大,企业数量与日俱增,生产能力也大幅增强,使得商品极大丰富;同时,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停滞,市场需求萎缩,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消费者而进行了激烈的竞争。

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随之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经营行为,而企业界和管理学界也开始探索新的企业理论,尤其是企业竞争战略。

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在这种过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产品和市场战略只被看作是企业生命中相对短暂的表面现象,企业核心能力才是企业可持续的、独特的本质。

企业间的竞争从外部市场的竞争转而为企业内部能力的竞争,核心能力的方法就此应运而生。

2、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对公司能力的支持作用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大容量存储器技术的发展以及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成为企业经营有力的支撑工具。

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对企业组织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企业各方面能力具备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同时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高速发展,也剧烈地改变着企业的经营环境统一的全球市场,使工业经济转为知识和信息经济,也使得企业组织发生了变化。

在这种经营环境中企业必须开发培养克敌制胜的强大能力。

3、知识经济的崛起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专门知识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知识作为一种独特的生产要素,已经融入企业组织程序和日常工作中,其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在这一时代,知识不仅不再是资本的附庸,而且已经替代资本成为最稀缺的资源。

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被众多信息掩盖下的知识的稀缺和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缓慢效率正日益成为宏观经济发展和微观企业战略的新瓶颈。

在这一背景下,1990年, Prahalad和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划时代文章《企业的核心能力》,标志着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明确提出。

他们指出,和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不同,核心产品是企业最基本的核心零部件,而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中的知识和技能。

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

现在,该观点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理论渊源核心能力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成果,也是各种理论对持续竞争优势探索的结果。

可以说, 核心能力是战略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共同发展的结果与趋势。

随着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战略管理理论从经典战略理论一直发展到现在的企业资源观战略管理理论。

经典战略理论如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他们强调从企业外部着手,对外部环境和企业所在产业的分析,忽略了企业自身的能力分析,也没能突破企业这一“黑箱”。

企业资源观战略管理理论认为,通过资源积累与配置,使所占有资产具有异质性,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获得“持续租金”是企业战略的主要原则。

企业资源观把管理者视线引向企业内部,关注企业资产的异质性与成长性。

他们提出核心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企业之所以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核心能力的培育、提高和运用是根本。

经济学对企业的理论认识经历了从新古典经济学到企业资源观的过程。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是一个黑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组织,按利润最大化准则优化投入产出。

它的基本分析单元有要素投入、产品产出、生产函数、利润、价格与成本。

随着科斯、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理论的出现,企业理论向前迈了一大步。

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为什么在市场经济中存在以及企业的边界作出了解释。

但真正深入企业内部的还是企业资源观理论。

企业资源观的兴盛是经济学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需要。

哈佛大学原有的结构一行为一绩效理论,着重从产业层次理论来解释企业的竞争优势,强调垄断、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等与产业有关的因素对竞争优势之决定作用。

这种理论因在解释持续竞争优势的长期性与动态性方面时的不足而受到批评。

从企业层次来关注企业异质性的企业资源观对长期竞争优势的解释力更强,因此,近年来,企业资源观经济学研究日益引起理论和实践界的重视。

企业核心能力作为一种企业以独特方式运用和配置资源的特殊资源,成为企业资源观的研究焦点。

近几年来兴起的知识经济理论赋予了核心能力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进行知识管理,即企业如何获取、创造、扩散与运用知识,以在新的知识经济条件下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Alice(1997)指出,一种围绕知识来组织企业的结构化方法就是制定核心能力战略。

有了核心能力这一重点,组织内部各个层次的人员都能清楚地理解商业决策的依据,并就其进行交流,也就是说,企业有了知识管理的中心。

随着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创新日益受到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界的重视。

高效率的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因此,作为创新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研究成为国内外经济学与管理学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并且企业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在概念上具有越来越强的趋同性。

一些学者的研究就把技术创新能力几乎视为核心能力(Meyer,l997;郭斌,1998)。

这种倾向存在的一个原因是对创新绩效的研究日益关注创新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从而把技术能力与核心能力的研究引向了企业核心能力;另一个原因是对核心能力的很多研究都认为创新过程是核心能力建立、提高和应用的核心,创新过程成为核心能力研究的载体,核心能力最终体现于企业绩效,还是依赖于企业高效率地推出高效益的技术创新。

三、核心能力主要理论观点企业核心能力作为经济学和管理学交叉融合的理论成果,是战略管理理论。

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创新理论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研究,提出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1、整合观:这一流派以Prahalad和Hamel为典型代表,持相似观点的还有Kesler 等,他们强调不同技能、技术、职能、人员的整合是其显著特点。

Prahalad和Hamel(1990)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群体学习,特别是如何协调各种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的技术流。

核心能力涉及到各层次人员和企业所有职能。

核心能力是对跨组织边界工作的参与、沟通、以及积极奉献。

难以模仿是核心能力的重要特征与判断标准之一,它之所以难以模仿,就是因为它们包含着技术与其它重要技能的和谐融合。

2、网络观:Klein,Gee,Jones(1998)认为,核心能力没有精确的定义,以至于数学算法不能运用。

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一组技能集合,可以用一个技能网络来表示核心能力。

通过找出公司的技能图(Skillmap),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得出公司的技能网,从而识别公司的核心能力。

即:技能图—→技能网—→核心能力。

3、协调观。

Sanchez,Heene,Thomas(1996)指出,协调配置资产的能力可以被看作不同性质的资产,因为一个有能力的企业不只是资产、技能与技术诀窍的集合,而需要某种粘合剂。

因此,协调是企业能力中的关键要素。

Durand(1997)提出,能力不仅包括组织中可以获得的各种资产、才能、知识。

技术诀窍、技能与设备,还包括以上资产与技能的协调配置。

协调能力是能力的关键要素,协调配置代表具有整合作用的能力元。

他认为,能力包括以下五个要素:卓越资产,包括各种有形与无形资产,如设备、软件、品牌等,它们不需要转移人力资源或重要的认知输入就可以获得或出售;认知能力,包括个人与群体知识与技术诀窍、个人技能、技术与专利等,它们部分为明言的,部分为缄默的;程序与常规,使组织运行的协调机制,把个人行动融合于集体职能之中;组织结构,它或加强或妨碍企业适应变化的能力;行为与文化,企业共享的价值观与信念、习俗、禁忌等,企业文化融合个人与群体的粘合剂,它也许是企业能力中接受或抗拒变迁作用最大的因素。

从这五个维度可以看出,后三个维度都与协调密切相关,可见协调在能力中的重要性。

4、组合观。

组合观强调各种技能的组合。

Prahalad(1993)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涉及到企业内的组织管理过程以及不同层次和职能部门的群体学习过程。

因此,企业核心能力包括技术,管理过程,群体学习,Coombs(1996)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能力的一个特定组合。

这里所指的能力包括企业的技术能力以及将技术能力予以有效结合的组织能力。

凯文.科因、斯蒂芬.霍尔、帕特里夏.克里福德(1997)提出,核心能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关键业务达到业界一流水平的能力。

这样定义的核心能力可以归纳为两组,一组为洞察力、预见力,另一组为前线执行能力。

以企业组合创新过程为载体,郭斌(1998)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

他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以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管理、制造、市场营销。

组织、界面管理过程的支撑和交互作用所具备的获取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所面临的产业技术和市场动态特性的影响。

因此,企业核心能力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来进行相应的描述: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企业核心制造能力、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企业核心营销能力、企业组织与界面管理能力。

5、知识载体观。

Dorothy Leonard-Barton(1992)采用企业知识观,认为核心能力是识辨与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集合。

其内容蕴藏于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指导、价值与规范等四个方面。

也就是说,核心能力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与规范四个维度。

魏江(1997)也从知识载体的角度,提出了技术能力的概念,认为企业技术能力是指为支持技术创新的实现,附着在内部人员、设备、信息和组织中的所有内生化知识存量的总和。

这与核心能力的知识载体观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对知识载体观的发展。

6、元件-构架观。

Henderson和Cockburn(1994)认为,企业能力由元件能力和构架能力构成。

元件能力是局部能力与知识,是日常解决问题的基础;而构架能力是运用这些元件能力的能力——以新的灵活方式把它们整合起来,发展新的构架与元件能力。

例如,在制药研究环境中,战略性重要元件能力有两个维度:第一,公司可以获得的独特学科专长,如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析与药物化学。

晶体学与药理学等;第二,企业在特定疾病领域发展的战略性重要元件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