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执行标准

合集下载

乌龙茶执行标准

乌龙茶执行标准

乌龙茶执行标准
乌龙茶的原料应该选用鲜嫩的茶芽和茶叶,茶树的品种应该是乌龙茶专用的品种。

2. 采摘与制作
采摘乌龙茶的时间应该在春季或秋季,要求采摘时间选择在早晨或晴天,避免在雨天或潮湿的环境下采摘。

制作过程中应该遵循传统的制作方法,包括晾青、揉捻、发酵、烘干等步骤。

3. 外形和色泽
乌龙茶的外形应该紧结圆整,色泽鲜绿晶莹,叶片匀称,未损伤,无杂质。

4. 香气和味道
乌龙茶应该具有特殊的香气和味道,香气应该清香高雅,味道应该鲜爽回甘,且有一定的陈香。

5. 茶汤颜色
乌龙茶的茶汤颜色应该金黄透亮,且清澈如水。

6. 茶底杆的形态
乌龙茶的茶底杆应该整齐匀称,色泽一致,没有断裂和损伤。

7. 水分含量
乌龙茶的水分含量应该在5%以下。

8. 规格和包装
乌龙茶的规格和包装应该根据不同的级别和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包装应该精美,干净卫生,材质应该符合卫生标准。

以上就是乌龙茶执行标准的相关内容。

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茶,乌龙茶的标准质量和制作过程十分严格。

只有在严格的执行标准下,才能够保证乌龙茶的品质。

茶叶产品标准

茶叶产品标准

茶叶产品标准通常由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标准化机构负责制定和发布。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合规性,为生产、加工、贸易和消费提供统一的参考依据。

以下是一些茶叶产品标准可能涉及的方面:
1.质量标准:
-外观特征:茶叶的外形、颜色、形状等特征。

-香气和味道: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水浸出液特性:茶叶冲泡后的茶汤色泽、浓淡、清澈度等。

-含湿量:茶叶中的水分含量。

2.安全标准:
-农药残留:对茶叶中的农药残留进行限制和检测。

-重金属含量:对茶叶中的重金属如铅、镉等的含量进行限制。

-霉菌和霉毒素:茶叶中霉菌和霉毒素的检测和限制。

3.生产和加工标准:
-采摘标准:有关茶叶采摘的时间、方法等的规定。

-制茶工艺:对茶叶的加工工艺和流程进行规范。

-包装标准:茶叶包装的要求,包括包装材料、标签等。

4.产地标识:
-地理标志认证:对于一些有特定产地和品种的茶叶,可能要求进行地理标志认证,以保护其独特性和地域特色。

5.有机茶叶认证:
-有机认证:一些茶叶产品可能追求有机认证,要求在生产中遵循有机农业的相关标准。

6.包括的茶叶种类:
-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对不同种类茶叶的质量标准和特征的规定。

茶叶产品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会因国家、地区、茶叶种类和生产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生产和销售茶叶的相关企业通常需要遵循这些标准,以确保其产品在市场上的质量和安全性。

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可以查看产品包装上是否标注了符合相关标准的信息。

调味料执行标准

调味料执行标准

调味料执行标准一、茶叶。

1. 茶叶的种类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等;2. 茶叶的外观应整齐,无杂质,颜色鲜艳;3. 茶叶的气味应清香怡人,无异味;4. 茶叶的储存条件应符合相关规定,保持干燥通风,远离异味。

二、酱油。

1. 酱油的色泽应为红褐色,透明度高;2. 酱油的气味应浓郁香醇,无异味;3. 酱油的口感应醇厚鲜美,不应有苦涩味;4. 酱油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卫生标准,无添加有害物质。

三、醋。

1. 醋的色泽应为琥珀色,透明度高;2. 醋的气味应清新醇厚,无异味;3. 醋的口感应酸爽清爽,不应有苦涩味;4. 醋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卫生标准,无添加有害物质。

四、香料。

1. 香料的种类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花椒、八角、桂皮等;2. 香料的外观应整齐,无杂质,颜色鲜艳;3. 香料的气味应浓烈芳香,无异味;4. 香料的储存条件应符合相关规定,保持干燥通风,远离异味。

五、调味酱。

1. 调味酱的种类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豆瓣酱、辣椒酱、甜面酱等;2. 调味酱的色泽应鲜艳,质地均匀细腻;3. 调味酱的气味应浓郁香醇,无异味;4. 调味酱的口感应醇厚鲜美,不应有苦涩味;5. 调味酱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卫生标准,无添加有害物质。

六、食用盐。

1. 食用盐的外观应为白色结晶状,无杂质;2. 食用盐的气味应清新自然,无异味;3. 食用盐的口感应纯正咸鲜,无苦涩味;4. 食用盐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卫生标准,无添加有害物质。

七、糖类调味品。

1. 糖类调味品的种类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白砂糖、红糖、蜂蜜等;2. 糖类调味品的外观应整齐,无结晶、无杂质;3. 糖类调味品的气味应清甜芳香,无异味;4. 糖类调味品的口感应醇厚甜美,不应有苦涩味;5. 糖类调味品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卫生标准,无添加有害物质。

八、味精。

1. 味精的外观应为白色结晶状,无结块;2. 味精的气味应清香怡人,无异味;3. 味精的口感应鲜美醇厚,不应有苦涩味;4. 味精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卫生标准,无添加有害物质。

茶叶标准

茶叶标准

标准目录国家标准(110项)GB 2762-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302-2013 茶取样GB/T 8303-2013 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 8304-2013 茶水分测定GB/T 8305-2013 茶水浸出物测定GB/T 8306-2013 茶总灰分测定GB/T 8307-2013 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GB/T 8308-2013 茶酸不溶性灰分测定GB/T 8309-2013 茶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GB/T 8310-2013 茶粗纤维测定GB/T 8311-2013 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 8312-2013 茶咖啡碱测定GB/T 8313-2008 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GB/T 8314-2013 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GB/T 9833.1-2013 紧压茶第1部分:花砖茶GB/T 9833.2-2013 紧压茶第2部分:黑砖茶GB/T 9833.3-2013 紧压茶第3部分:茯砖茶GB/T 9833.4-2013 紧压茶第4部分:康砖茶GB/T 9833.5-2013 紧压茶第5部分:沱茶GB/T 9833.6-2013 紧压茶第6部分:紧茶GB/T 9833.7-2013 紧压茶第7部分:金尖茶GB/T 9833.8-2013 紧压茶第8部分:米砖茶GB/T 9833.9-2013 紧压茶第9部分:青砖茶GB 11767- 2003 茶树种苗GB/T 13738.1-2017 红茶第1部分:红碎茶GB/T 13738.2-2017 红茶第2部分:工夫红茶GB/T 13738.3-2012 红茶第3部分:小种红茶GB/T 14456.1-2017 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 14456.2-2008 绿茶第2部分:大叶种绿茶GB/T 14456.3-2016?绿茶第3部分:中小叶种绿茶GB/T 14456.4-2016 绿茶第4部分:珠茶GB/T 14456.5-2016 绿茶第5部分:眉茶GB/T 14456.6-2016 绿茶第6部分:蒸青茶GB/T 14487-201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 18526.1-2001 速溶茶辐照杀菌工艺GB/T 18625-2002 茶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量的简易检验方法酶抑制法GB/T 18650-2008 地理标志产品龙井茶GB/T 18665-2008 地理标志产品蒙山茶GB/T 18745-2006 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GB/T 18795-2012 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GB/T 18797-2012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GB/T 18798.1-2017 固态速溶茶第1部分:取样GB/T 18798.2-2008 固态速溶茶第2部分:总灰分测定GB/T 18798.3-2008 固态速溶茶第3部分:水分测定GB/T 18798.4-2013 固态速溶茶第4部分:规格GB/T 18798.5-2013 固态速溶茶第5部分:自由流动和紧密堆积密度测定GB/T 18957-2008 地理标志产品洞庭(山)碧螺春茶GB 19296-2003 茶饮料卫生标准GB/T 19460-2008 地理标志产品黄山毛峰茶GB/T 19598-2006 地理标志产品安溪铁观音GB/T 19691-2008 地理标志产品狗牯脑茶GB/T 19698-2008 地理标志产品太平猴魁茶GB 19965-2005 砖茶含氟量GB/T 20014.12-2008 良好农业规范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T 20354-2006 地理标志产品安吉白茶GB/T 20360-2006 地理标志产品乌牛早茶GB/T 20605-2006 地理标志产品雨花茶GB/T 21003-2007 地理标志产品庐山云雾茶GB/Z 21722-2008 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GB/T 21726-2008 黄茶GB/T 21727-2008 固态速溶茶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GB/T 21728-2008 砖茶含氟量的检测方法GB/T 21729-2008 茶叶中硒含量的检测方法GB/T 21733-2008 茶饮料GB/T 21824-2008 地理标志产品永春佛手GB/T 22109-2008 地理标志产品政和白茶GB/T 22111-2008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 24710-2009 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GB/T 26530-2011 地理标志产品崂山绿茶GB/T 22291-2017 白茶GB/T 22292-2017 茉莉花茶GB/T 22737-2008 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GB/T 23193-2017 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204-2008 茶叶中519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T 23205-2008 茶叶中448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23376-2009 茶叶中农药多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GB/T 23379-2009水果、蔬菜及茶叶中吡虫啉残留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776-2009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24614-2009 紧压茶原料要求GB/T 24615-2009 紧压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GB/T 24690-2009 袋泡茶GB/T 30357.1-2013 乌龙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 30357.2-2013 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GB/T 30357.3-2015 乌龙茶第3部分:黄金桂GB/T 30357.4-2015 乌龙茶第4部分:水仙GB/T 30357.5-2015 乌龙茶第5部分:肉桂GB/T 30357.6-2017 乌龙茶第6部分:单丛GB?T 30357.7-2017 乌龙茶第7部分:佛手GB/T 30375-2013?茶叶贮存GB/T 30376-2013?茶叶中铁、锰、铜、锌、镍、磷、硫、钾、钙、镁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GB/T 30377-2013?紧压茶茶树种植良好规范GB/T 30378-2013?紧压茶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B/T 30483-2013 茶叶中茶黄素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GB/T 31740.1-2015 茶制品第1部分:固态速溶茶GB/T 31740.2-2015 茶制品第2部分:茶多酚GB/T 31740.3-2015 茶制品第3部分:茶黄素GB/T 31748-2015 茶鲜叶处理要求GB/T 31751-2015 紧压白茶GB/T 32719.1-2016 黑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 32719.2-2016 黑茶第2部分:花卷茶GB/T 32719.3-2016 黑茶第3部分:湘尖茶GB/T 32719.4-2016?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GB/T 32742-2016 眉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GB/T 32743-2016 白茶加工技术规范‘GB/T 32744-2016 茶叶加工良好规范GB/T 34778-2017 抹茶GB/T 34779-2017 茉莉花茶加工技术规范供销合作行业标准(17项)GH/T 1070-2011 茶叶包装通则GH/T 1071-2011 茶叶贮存通则GH/T 1076-2011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GH/T 1077-2011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GH/T 1090-2014 富硒茶GH/T 1091-2014 代用茶GH/T 1115-2015 西湖龙井茶GH/T 1116-2015 九曲红梅茶GH/T 1117-2015 桂花茶GH/T 1118-2015 金骏眉茶GH/T 1119-2015 茶叶标准体系表GH/T 1120-2015 雅安藏茶GH/T 1124-2016?茶叶加工术语GH/T 1125-2016?茶叶稀土含量控制技术规程GH/T 1126-2016?茶叶氟含量控制技术规程GH/T 1127-2016?径山茶GH/T 1128-2016?天目青顶茶ISO标准(24项)ISO 1572:1980 茶已知干物质含量的磨碎样制备ISO 1573:1980 茶 103℃时质量损失测定水分测定ISO 1575:1987 茶总灰分测定ISO 1576:1988 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ISO 1577:1987 茶酸不溶性灰分测定ISO 1578:1975 茶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ISO 1839:1980 茶取样ISO 3103:1980 茶感官审评茶汤制备ISO 3720:2011 红茶定义和基本要求ISO 6078:1982 红茶术语ISO 6079:1990 固态速溶茶规范ISO 6770:1982 固态速溶茶??松散容重与压紧容重的测定ISO 7513:1990 固态速溶茶??水分测定ISO 7514:1990 固态速溶茶??总灰分测定ISO 7516:1984 固态速溶茶??取样ISO 9768:1998 茶水浸出物的测定ISO 9884.1:1994 茶叶规范袋第1部分:托盘和集装箱运输茶叶用的标准袋ISO 9884.2:1999 茶叶规范袋第2部分:托盘和集装箱运输茶叶用袋的性能规范ISO 10727:2002 茶和固态速溶茶??咖啡碱测定(液相色谱法)ISO 11286:2004 茶按颗粒大小分级分等ISO 15598:1999 茶粗纤维测定ISO 14502.1:2005绿茶和红茶中特征物质的测定第1部分:福林酚(Folin-Ciocalteu)试剂比色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总量ISO 14502.2:2005绿茶和红茶中特征物质的测定第2部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茶中儿茶素ISO 11287:2011 绿茶定义和基本要求。

茶叶标准

茶叶标准
GB/T32742-2016眉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GB/T32743-2016白茶加工技术规范‘
GB/T32744-2016茶叶加工良好规范
GB/T34778-2017抹茶
GB/T34779-2017茉莉花茶加工技术规范
供销合作行业标准(17项)
GH/T1070-2011茶叶包装通则
GH/T1071-2011茶叶贮存通则
GB/T9833.4-2013紧压茶第4部分:康砖茶
GB/T9833.5-2013紧压茶第5部分:沱茶
GB/T9833.6-2013紧压茶第6部分:紧茶
GB/T9833.7-2013紧压茶第7部分:金尖茶
GB/T9833.8-2013紧压茶第8部分:米砖茶
GB/T9833.9-2013紧压茶第9部分:青砖茶
ISO3720:2011红茶定义和基本要求
ISO6078:1982红茶术语
ISO6079:1990固态速溶茶规范
ISO6770:1982固态速溶茶??松散容重与压紧容重的测定
ISO7513:1990固态速溶茶??水分测定
ISO7514:1990固态速溶茶??总灰分测定
ISO7516:1984固态速溶茶??取样
GB/T20014.12-2008良好农业规范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20354-2006地理标志产品安吉白茶
GB/T20360-2006地理标志产品乌牛早茶
GB/T20605-2006地理标志产品雨花茶
GB/T21003-2007地理标志产品庐山云雾茶
GB/Z21722-2008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
GB/T14456.3-2016?绿茶第3部分:中小叶种绿茶
GB/T14456.4-2016绿茶第4部分:珠茶

茶叶及其制品国际标准(简)

茶叶及其制品国际标准(简)

茶叶及其制品国际标准(一)国际标准为维护茶叶的信誉,促进茶叶市场繁荣,保护消费者利益,ISO/TC34/SC8农业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技术委员会,先后推荐了相应的茶叶国际标准和检测方法。

1、ISO标准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ISO/TC34/SC8围绕组织制定红茶标准,进行了大量调查分析、试验研究,并在70年代中期先后推出出ISO1572等标准,ISO标准中涉及到茶叶标准共有24项标准,其中,有17项方法标准、4项是质量标准、3项基础标准。

ISO标准主要包括产品品质质量及其分析方法和产品的术语、分级、操作、运输和贮存等要求内容,侧重点在于保障茶叶的品质理化质量,项目设置非常细致、全面。

在ISO标准中没有涉及到茶叶安全质量标准。

红茶的品质要求集中反映在ISO 3720中。

该标准在引言中肯定茶叶品质一般由茶师通过感官审评来评价,而标准的技术要求则是根据化学特定成分来确定品质规格的。

标准将水浸出物、总灰分、水可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和粗纤维作为红茶的特定的成分,规定了最高(低)限量指标:(1)水浸出物%(m/m) 最小值32;(2)总灰分%(m/m)最大值8,最小值4;(3)水溶性灰分(总灰分的%)最小值45;(4)水溶性灰分碱度(以KOH计)%(m/m)最大值3,最小值1;(5)酸不溶性灰分%(m/m)最大值1;(6)粗纤维%(m/m)最大值16.6。

并且规定上述相应的国际标准为检测方法。

ISO 3720的技术要求可以保证红茶不掺杂,不受泥土污染和叶子不地份粗老。

但由于尚未将茶叶的滋味、香气分析要求包含在内,因此,检测内容还有待充实。

目前,全世界共有30多个国家采用这一标准,其中包括世界主要茶叶出口国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等,以及某些主要进口国,如英国等,都基本参照或等同转化执行国际标准。

赞成ISO 3720的国家有:澳大利亚、肯尼亚、奥地利、墨西哥、比利时、新西兰、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埃及、葡萄牙、法国、罗马尼亚、德国、南非、加纳、斯里兰卡、匈亚利、泰国、印度、土耳其、伊朗、英国、以色列、南斯拉夫等。

武夷岩茶新国家标准

武夷岩茶新国家标准

武夷岩茶新国家标准(GB/T18745-2006)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武夷岩茶新国家标准(GB/T18745-2006)已于2006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

本次标准修订的主要变化内容为,取消了武夷岩茶原料产区的划分和茶树品种分类,增加了大红袍产品的等级划分。

按照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和NY5244《无公害食品茶叶》等,修订和细化了卫生指标,取消了对保质期的限定,明确了标志标签必须标注的内容。

修订后的标准内容和形式都更为科学、规范、适用。

而新标准的实施将加快武夷岩茶产业的发展,使武夷岩茶标准逐步趋向完善,更有利于武夷岩茶的发展和对外贸易。

---------------------------------------------------------------------------------------------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及GB17924-1999《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而制定。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并废除GB18745-2002《武夷岩茶》。

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修改相关名称;——取消了武夷岩茶原料产区的划分和茶树品种分类;——增加了大红袍产品的登记划分;——按照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NY5244《无公害食品茶叶》修订并细化了卫生指标;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福建省标准化协会、武夷山市茶叶学会、武夷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标准化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清火、叶华生、姚月明、王顺明、修明、陈树明、梁东、周银茂、叶勇、张雯。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8745-2002武夷岩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武夷岩茶的术语和定义、原产地域范围、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乌龙茶做青适度标准

乌龙茶做青适度标准

乌龙茶做青适度标准
乌龙茶的青适度标准是一个相对主观的概念,因为每个人对于
茶叶的青熟程度有不同的喜好。

然而,一般来说,乌龙茶的青适度
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1. 外形,乌龙茶的叶片应该呈现出翠绿色,有一定的柔软度和
弹性,叶脉清晰,整齐匀称。

茶叶的外形可以反映出其青熟程度。

2. 香气,乌龙茶的香气应该清新持久,不论是干茶还是冲泡后
的茶汤,都应该有一定的花香或果香,不应该有霉味或异味。

3. 叶底,冲泡后的乌龙茶叶底应该展现出翠绿或者微黄的颜色,叶底完整,不应该有焦黄或者过于发黑的部分。

4. 口感,乌龙茶的口感应该醇厚顺滑,不应该有涩味或者苦涩感,同时也不应该过于清淡,应该有一定的回甘和余味。

总的来说,乌龙茶的青适度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需要
考虑外形、香气、叶底和口感等多个方面。

同时,不同种类的乌龙
茶在青适度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评判乌龙茶的青适度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茶叶品种和个人口味来进行综合评判。

《茶(类)饮料系列团体标准》

《茶(类)饮料系列团体标准》

《茶(类)饮料系列团体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茶饮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饮料市场也逐渐兴起,并且走向多样化发展。

为了规范茶饮料市场,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健康饮料的需求,制定一份《茶(类)饮料系列团体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一、茶(类)饮料的定义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茶(类)饮料是指以茶叶为主要原料,经过一定工艺处理而制成的饮料,包括但不限于普洱茶、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茶(类)饮料应具有清香、滋味鲜爽、回甘等特点,不应添加香精、防腐剂等化学物质。

1. 茶叶的选取:选取优质茶叶作为原料,尽可能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完整性。

2. 茶水的浸泡: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进行适当时间的浸泡,保持茶叶的香气和味道。

3. 茶汁的煮沸:将浸泡后的茶叶进行煮沸,使茶汁提取充分。

4. 调味加糖:根据不同口味的需求,适量添加糖、蜂蜜等调味品,提升口感。

5. 冷却入瓶:将调制好的茶饮料进行冷却处理,并装瓶密封,保持饮料的新鲜度和口感。

1. 外观:茶(类)饮料色泽均匀、清澈透明,无浑浊、沉淀等现象。

2. 味道:茶(类)饮料口感香醇、回甘适中,无异味、苦涩等不良口感。

3. 成分:茶(类)饮料应按标准要求,不添加任何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4. 包装:茶(类)饮料应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保障产品卫生安全。

1.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茶(类)饮料的包装上应明确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消费者可据此选择新鲜产品。

2. 生产单位:包装上应标注生产单位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生产信息。

3. 成分表及营养信息:茶(类)饮料应明确标注成分表及营养信息,让消费者清楚了解产品的含量和营养价值。

五、茶(类)饮料的储存和销售要求1. 储存条件:茶(类)饮料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炎热。

2. 有效期检测:定期对存放的茶(类)饮料进行有效期检测,确保产品在有效期内销售。

武夷岩茶新国家标准

武夷岩茶新国家标准

武夷岩茶新国家标准(GB/T18745-2006)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武夷岩茶新国家标准(GB/T18745-2006)已于2006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

本次标准修订的主要变化内容为,取消了武夷岩茶原料产区的划分和茶树品种分类,增加了大红袍产品的等级划分。

按照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和NY5244《无公害食品茶叶》等,修订和细化了卫生指标,取消了对保质期的限定,明确了标志标签必须标注的内容。

修订后的标准内容和形式都更为科学、规范、适用。

而新标准的实施将加快武夷岩茶产业的发展,使武夷岩茶标准逐步趋向完善,更有利于武夷岩茶的发展和对外贸易。

---------------------------------------------------------------------------------------------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及GB17924-1999《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而制定。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并废除GB18745-2002《武夷岩茶》。

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修改相关名称;——取消了武夷岩茶原料产区的划分和茶树品种分类;——增加了大红袍产品的登记划分;——按照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NY5244《无公害食品茶叶》修订并细化了卫生指标;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福建省标准化协会、武夷山市茶叶学会、武夷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标准化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清火、叶华生、姚月明、王顺明、修明、陈树明、梁东、周银茂、叶勇、张雯。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8745-2002武夷岩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武夷岩茶的术语和定义、原产地域范围、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茶叶相关标准目录

茶叶相关标准目录
油茶良种选育技术规程
2023-11-19
2023-11-19
国家标准
61
GB/T30357.1-
2013
乌龙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2013-12-31
2014-06-22
国家标准
62
GB/T30357.2-
2013
乌龙茶第2部分:铁观音
2013-12-31
2014-06-22
国家标准
63
GB/T30357.3-
57
GB/T25436-2010
热封型茶叶滤纸
2010-11-10
2011-05-01
国家标准
58
GB/Z26576-2011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2011-06-16
2011-11-15
国家标准
59
GB/T26907-2011
油茶苗木质量分级
2011-07-19
2011-12-01
国家标准
60
GB/T28991-2023
国家标准
19
GB/T9833.8-2013
紧压茶第8部分:米砖茶
2013-07-19
2013-12-06
国家标准
20
GB/T9833.9-2013
紧压茶第9部分:青砖茶
2013-07-19
2013-12-06
国家标准
21
GB/T11765-2018
油茶籽油
2018-05-14
2018-12-01
国家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杭白菊
2008-06-25
2008-10-01
国家标准
43
GB/T19460-2008
地理标志产品黄山毛峰茶

茶叶的国家新标准

茶叶的国家新标准

茶叶的国家新标准我们国家对于茶叶有着一整套相对完善并与时俱进的系统。

不仅如此,我们国家也是茶叶国际标准的成员国,主持制定乌龙茶国际标准、茶叶化学分类法等ISO标准。

茶叶标准有哪些我们国家的茶叶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等。

从指标限定来看企业标准严于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严于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之所以并不是最严格要求是为了让全国范围内的大部分企业能够达标,而企业标准如果没有比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更加严格也就失去了制定的意义。

从规定的范围来看,茶叶标准又有产品标准、术语、分类、检测方法、包装标准、冲泡和加工技术类的基础标准等涵盖涉及茶产业体系的各个方面。

从执行程度来看,茶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涉及到污染物限量等安全性问题的都是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比如《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毕竟这与民生息息相关。

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术语等则属于推荐性标准,可参照执行。

GB是国家标准的代号。

国家标准代码简称国标码,国家标准强制标准冠以“GB”。

推荐标准冠以“GB/T”。

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国家标准发布的年号(发布年份)构成。

GB代号国家标准含有强制性条文及推荐性条文,当全文强制时不含有推荐性条文,GB/T代号国家标准为全文推荐性。

去当地的技术质量监督局备案,申请使用国标,质监局会发一本国标使用证书。

去当地的技术质量情报所,申请国标有效性查证,情报所会发一本标准有效性查证证书。

销售的产品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只需办理产品执行标准登记,这是不收费的。

只有产品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就需要编制产品企业标准(自己编制也不收费),并申报备案(也不收费),但在备案前,需要产品检验、专家评审,这就需要一定的费用开支了。

茶叶生产许可证办理方法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茶叶产品包括所有以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制作的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及经再加工制成的花茶、袋泡茶、紧压茶,共9类产品。

茶叶国家执行标准一览表

茶叶国家执行标准一览表

以下是我国茶叶的国家执行标准一览表:茶树种苗GB1 1767-2003国家已发布实施。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 14487 -2017国家已发布实施。

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GB/T18 795-2012国家已发布实施。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GB/T1 8797-2012国家修改采用MODISO 8589:2007已发布实施。

良好农业规范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T 2 0014.12-2008国家已发布实施。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GB/Z 26 576-2011国家已发布实施。

茶叶分类GB/T 30766-2014国家已发布实施。

茶鲜叶处理要求GB/T 31748-2015国家已发布实施。

茶叶加工良好规范GB/T32744-2016国家已发布实施。

茶叶化学分类方法GB/T 35825-2018国家已发布实施。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

茶叶质量标准与品质控制
稀土总量
≦2
溴氰菊酯(deltamethrin)
≦10
六六六(BHC)
≦0.2
顺式氰戊菊(esfenvalerate)
≦2
滴滴涕te)
≦0.1
氯菊酯 (红茶、绿茶) (permethrin)
≦20
杀螟硫磷 (fenltrothion)
≦0.5
氯氰菊酯 (cypermethrin)
≤5
敌敌畏(dichlorovos)
不得检出(≤0.03)
溴氰菊酯deltamethrin)
≤5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
≤0.5
3、茶叶卫生指标标准 (适用全国)
一、茶叶质量标准
3、茶叶卫生指标标准 (适用全国) 有机茶检测项目(NY5196-2002)
项目
指标(mg/kg)
一、茶叶质量标准
3、茶叶卫生指标标准 (适用全国) 国家茶叶卫生标准
项目
指标(mg/kg)
项目
指标(mg/kg)
铅(以Pb计)
≦5
12 联苯菊酯(bifenthrin)
≦5
稀土
≦2
13 硫丹(endosulfan)
≦10
1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
≦10
0.05
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
0.05
毒死蜱Chlorpyriphos
0.1
氯氰菊酯Cypermethrin
0.5
乐果Dimethoate
0.05
噻唛酮Buprofezin
0.05
水胺硫磷Isocarbophos
0.01
硫丹Endosulfan
30
甲胺磷Methamidophos

调味茶(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调味茶(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调味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调味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茉莉花茶、普洱茶等茶中的一种为基本原料,辅以冰糖、红枣、桂圆、杏干、山楂干、菊花、枸杞、核桃仁、芝麻、荔枝干、重瓣玫瑰和葡萄干中的一种或几种,经净选、清洗、烘干、杀菌、配料或包装等工序制成的调味茶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量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GB/T 5835 干制红枣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 10004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T 11761 芝麻GB/T 14456.1 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6325 干果食品卫生标准GB/T 18672 枸杞GB/T 19696 地理标志产品苦水玫瑰GB/T 20353 地理标志产品怀菊花GB/T 20359 地理标志产品黄山贡菊GB/T 22111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 22291 白茶GB/T 22292 茉莉花茶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T 30357.1 乌龙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 32719.1 黑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 35883 冰糖LY/T 1922 核桃仁NY/T 780 红茶NY/T 1041 绿色食品干果NY/T 3338 杏干产品等级规格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算检验规则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要求3.1.1 原料要求3.1.1.1 绿茶:应符合GB/T 14456.1的规定。

茶叶标准与法规

茶叶标准与法规

茶叶标准与法规一、茶叶分类与等级1. 绿茶:以茶叶未经发酵处理而制成的。

2. 黄茶:以轻微发酵处理的茶叶。

3. 红茶:以较大程度的发酵处理的茶叶。

4. 白茶:以采摘鲜叶后仅经过凉晒、干燥等基本加工程序的茶叶。

5. 乌龙茶: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茶叶,发酵程度较轻。

6. 黑茶:以特定的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茶叶。

7. 香片茶:以陶瓷锅或铁锅进行两次以上的干燥和推炒而制成的茶叶。

8. 花茶:以茶叶与鲜花瓣混合制成的茶叶。

二、茶叶质量标准1. 外观品质:茶叶外观应整齐、均匀,色泽鲜亮,无杂质。

2. 香气:茶叶应具有特有的香气,香气纯正,不含任何异味。

3. 滋味:茶叶口感应鲜爽、回甘、持久,苦涩等不良味道应少有或不存在。

4. 茶叶色泽:茶叶色泽根据种类和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应符合所属类别的茶叶色泽标准。

5. 茶叶水色:冲泡后的茶叶水色应符合所属类别的茶叶水色标准。

三、茶叶包装和标签要求1. 茶叶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无异味、无污染。

2. 包装盒上应标明茶叶的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必要信息。

3. 茶叶标签上应包含茶叶的分类、等级、原产地、生产厂家以及相关认证信息。

4. 如果对茶叶进行添加物或添加剂的使用,应在包装和标签上明确标明。

四、茶叶生产和销售的合规要求1. 生产茶叶的企业应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立茶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

2. 茶叶销售企业应保证茶叶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并遵守广告、标识和宣传等相关法规。

3. 茶叶销售企业应确保茶叶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真实有效,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4. 茶叶生产和销售企业应配备专业人员,负责茶叶质量控制和检测。

以上为茶叶标准与法规的基本内容,茶叶生产和销售企业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遵守。

茶叶消费者也应选择符合标准的茶叶产品,并注意查看茶叶的标签和包装,确保购买的茶叶质量和安全。

Q_DD 0004S-2019调味茶(含茶制品)

Q_DD 0004S-2019调味茶(含茶制品)
Q/DD
济 南 大 东 食 品 有 限 公 司 企业标准
Q/DD 0004S-2019
调味茶(含茶制品)
2019-09-01 发布
2019-09-01 实施
济南大东食品有限公司 发布
Q/DD 0004S-2019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 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济南大东食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鹏。
应符合 GH/T 1091 的规定,或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3.1.3 丁香、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 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 苦)、沙棘、芡实、阿胶、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 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枸杞子、栀子、胖大海、茯苓、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 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 槐米、槐花、蒲公英、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886.2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木糖醇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9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03 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10 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76 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827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甜菊糖苷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131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糖 GB/T 14456.1 绿茶 第 1 部分:基本要求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20769 水果和蔬菜中 450 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T 22292 茉莉花茶

拼配茶的执行标准

拼配茶的执行标准

拼配茶的执行标准
以下是拼配茶的执行标准:
1. 底韵的选择:首先需要选择适合拼配的底韵茶叶,比如红茶、绿茶、乌龙茶等。

可以根据需要的口感和香气选择不同的底韵。

2. 配料的选择:根据需要的口感和香气,选择相应的配料。

比如干果、花果等可以给茶叶增添丰富的口感和香气。

3. 比例的控制:根据底韵茶叶和配料的特点和需求,控制好比例。

如果底韵茶叶的味道较浓,可以适当减少配料的比例,以免口味过于复杂。

4. 加工的技巧:根据不同的拼配茶,采用适合的加工技巧,比如发酵、烘焙等等。

5. 储存的条件:拼配茶制作好之后,需要储存到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以保持茶叶的优良口感和香气。

以上就是拼配茶的执行标准,需要注意以上几点,才能制作出优秀的拼配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龙茶执行标准
乌龙茶是中国特产茶叶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口感,备受消费者喜爱。

为了规范乌龙茶的生产和销售,国家制定了乌龙茶执行标准,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茶叶品种
乌龙茶主要有铁观音、大红袍、水仙、黄金桂等品种,其茶叶形状以球形、扁球形、卷曲等多种形态为主。

二、茶叶质量
乌龙茶的质量应符合规定的标准,包括外观、色泽、香气、滋味、茶底等方面。

茶叶外观应整齐、紧实、柔软,色泽鲜艳、有光泽,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鲜爽、回甘,茶底柔滑、均匀。

三、生产工艺
乌龙茶的生产工艺包括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环节。

其中发酵是乌龙茶的关键环节,不同品种的乌龙茶在发酵时间、温度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四、包装标识
乌龙茶的包装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包装材料、标签、印刷等方面。

产品标识应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产品名称、净重等信息。

以上是乌龙茶执行标准的主要内容,制定和执行这一标准有助于提高乌龙茶的品质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乌龙茶行业的健康发展。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