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云量》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云量》


多云

知识点归纳: 1.云就是高空中非常轻的小水滴和小冰晶。 2.云从低到高依次为层云、积云、卷云。三种云 都位于大气圈的对流层中。 3.层云高度接近于地面,积云的高度位于层云和 卷云中间,卷云高度最高。 4.层云和积云都有可能形成降水,卷云代表晴朗 天气。 5.我们根据对云量的观察,可以把天气分为晴、 多云、阴天。
1.积云(中间的云)
高于层云,看上
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 叫做积云,积云通常 与晴好的天气相联系, 但是也能发展成积雨 云,并形成雷阵雨等 天气。
1.卷云(高空的云)
纤细的羽状云 是卷云。卷云只有 在温度非常低的高 空才能形成。所以 卷云是有微小的冰 晶组成的。
卷云必然与晴 朗的天气相联系。
3.观察云量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云量
1.云是指海洋上或陆地上的水向上蒸发形成水蒸气, 再向上漂浮,在高空中形成非常轻的小水滴或小冰晶 就形成了云。
2.云主要有三种基本形态:从低到高依次为 层云、积云、卷云。这三种云都位于大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 层云通常是灰色的。层 云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 甚至整个天空。如果层 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 雨,大雨或雪。所以, 层云也叫作雨层云。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水循环的过程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水循环的过程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水循环的过程
1. 概述
本单元主要讲解了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
循环利用的过程,包括蒸发、云的形成、降水、地面流动和地下渗
透等过程。

2. 水的蒸发和云的形成
水循环的第一步是水的蒸发。

当太阳照射到水面上,水会变成
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云。

水蒸气上升到高空时,遇冷变成小水滴,就形成云。

3. 降水和地面流动
当云中的水滴凝结得足够大时,就会坠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例如雨、雪、雾等。

降水后,一部分水滴流到地面上,形成河流、
湖泊等水域,另一部分水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4. 地下水和地下渗透
地下水是指流入地下的雨水或融雪水。

当地下水到达地下层的
岩石的间隙或裂缝时,会停滞在那里,形成含水层。

当地下水在地
下岩石层面内流动时,会通过渗透进入植物的根系以及地下的水源。

5. 水循环的意义
水循环的过程能够将水资源合理利用,并保持水的不断循环,
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不仅如此,水循
环还能影响着气候和地质变化。

6. 总结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过程,包括蒸发、云的形成、降水、地面流动和地下渗透等环节。

它不仅为植物提供养分,维持
生态平衡,还对气候和地质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以上是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关于水循环的过程的
知识点概述。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知识点整理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8.认识固体1.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3.羽毛、面粉、纱巾、食盐它们也是固体吗?纱巾、羽毛比较柔软,面粉、食盐颗粒比较细小,但它们都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都属于固体。

4.敲碎的粉笔、剪碎的纸、切碎的蜡还是固体吗?粉笔、纸、蜡经过外力作用,虽然形状、大小等改变了,但它们依然是固体。

5.大自然中的岩石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最后会变成什么?它们还是固体吗?大自然中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最后会变成小石子或沙子。

虽然它们颗粒较小,但仍属于固体。

6.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7.比较积木组的体积:可把积木组进行拆分。

如果每块积木的形状和大小一致,那么可以采用数积木的方法进行比较。

8.比较粉末堆的体积:可以把两堆粉末分别装入相同的杯子中,借助尺子或画线的方法,测量杯中粉末的高度,从而比较它们体积的大小。

9.比较玩偶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也可以用埋盐法来比较玩偶体积的大小。

取足量的盐,利用量杯测出其体积。

再分别把不同的玩偶完全埋入盐中,测出玩偶和盐的总体积,从而比较出不同玩偶体积的大小。

盐也可用沙子代替。

10.学生活动手册答案:把教室里的物品分成两类,填在下表中。

判断下列物品是不是固体,并写出理由。

写出比较不同固体体积的方法。

9.认识液体1.量筒的使用方法:①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缓倒入量筒。

②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2.量筒读数时,平视是正确的读数方法。

仰视和俯视是两种错误的读数方法。

仰视读出值会小于实际值,俯视读出值会大于实际值。

3.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4.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

5.在水面放一根牙签更有助于观察水平面。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天气。

1. 天气现象。

-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晴、多云、阴、雨、雪等。

- 晴:天空中没有云或云很少。

- 多云:天空中有较多的云,但还能看到太阳。

- 阴:天空中布满云,看不到太阳。

- 雨:从云中降落的水滴。

- 雪:从云中降落的冰晶。

2. 天气符号。

- 人们常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天气,这样可以方便地记录和交流天气信息。

例如:“☀”表示晴,“☁”表示多云,“ ”表示雨,“ ”表示雪等。

3. 气温。

-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 测量气温一般使用温度计。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拿温度计的上端。

- 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 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 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 风。

- 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位来描述,如北风是从北方吹来的风。

- 风速是指风每秒钟行进的距离,可以用风力等级来表示。

0级烟柱直冲天,1级轻烟随风偏,2级轻风吹脸面等。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风中物体的状态来判断风速的大小。

5. 降水量。

- 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的水,主要有雨、雪、冰雹等。

-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雨量器要水平放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

- 通常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小雨(日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水量10 - 24.9毫米)、大雨(日降水量25 - 49.9毫米)、暴雨(日降水量50 - 99.9毫米)等。

二、观测天气。

1. 制作简易气象站。

- 我们可以制作简易的气象站来观测天气。

例如,可以制作风向标来观测风向,用简易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用气温计来测量气温等。

- 制作风向标:可以用吸管、卡纸、大头针等材料。

将吸管两端剪开,一端插入大头针作为轴,在卡纸上剪出箭头和箭尾形状,分别粘在吸管的两端,然后将大头针插在一个可以转动的物体上,如铅笔的橡皮端,这样就可以根据箭头指向来判断风向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在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关于天气的知识是孩子们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天气,孩子们可以了解不同的季节和气候变化,培养他们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

本文将整理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的知识。

首先,孩子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天气。

天气是指某一时间和地点的气候状况,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和风力等。

通过观察天空和气象仪器,可以判断出天气的变化。

1. 天气的种类:孩子们需要学习各种天气的名称和特征,例如: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雪天、风天等。

比如,晴天是指天空无云,阳光充足;多云是指天空有云,但不阻碍阳光照射;阴天是指天空全被云层覆盖,没有阳光;雨天是指有雨水降落;雪天是指有雪花飘落;风天是指有风吹动树叶和其他物体。

2. 季节与天气的变化:孩子们需要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

例如:春天是温暖多雨的季节,夏天是炎热多雨的季节,秋天是凉爽多风的季节,冬天是寒冷多雪的季节。

3. 气象仪器:孩子们还需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气象仪器,以使用这些仪器观察和测量天气。

例如: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而湿度计用来测量湿度。

可以通过使用这些仪器,来记录不同时间段的天气条件。

4. 天气的变化:孩子们需要了解天气的变化是由何种因素引起的。

例如:气候、地形、海洋等都会对天气产生影响。

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的日常现象,以及利用简单的气象仪器,来体验天气的变化。

5. 天气的影响:孩子们还需要了解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例如:下雨会浇灭大火,但会让农作物茁壮成长;天气炎热时,人们需要防暑降温,而农作物则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防止干旱。

通过学习天气,孩子们可以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希望本文所整理的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的天气知识点能够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帮助,让他们对天气更加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知识点及单元测试(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知识点及单元测试(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及测试卷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一、认识固体1.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2.纱巾、羽毛、面粉、食盐等是固体;敲碎的粉笔、剪碎的纸、切碎的蜡笔也是固体。

3.大自然中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最后变成小石子或沙子。

虽然它们颗粒较小,但仍然是固体。

4.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二、认识液体1.飘动的烟、流动的沙虽然都会流动,但是不是液体。

因为烟和沙子的颗粒具有明确的形状、质量和体积,它们属于固体。

2.不同液体的性质液体性质油水牛奶蜂蜜颜色黄色无色乳白色金黄色气味油味无气味奶香味香甜味透明度透明透明不透明半透明黏(nián)稠较黏稠不黏稠少黏稠很黏稠(chóu)度3.量筒的使用方法(1)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缓倒入量筒。

(2)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āo)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4.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50毫升水的质量要比50毫升油的质量大一些。

5.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6.静止的水面一般都保持水平,我们称之为水平面。

7.人们利用水平面的原理制作了水平仪。

测量时,将水平仪紧贴在被测物体的表面,待气泡稳定后再做判段。

8.水平仪可以测量课桌、讲台、窗台等是否水平。

三、固体的混合与分离1.生活中需要将不同固体混合在一起的例子有:(1)烧菜时把各种食材混合在一起。

(2)实验室做实验时把不同的固体粉末装在一起。

(3)八宝米(4)中药材5()混凝土……2.固体混合前后的质量大小不变。

3.黄豆、玉米粉、绿豆混合后占据的空间比混合前小。

4.生活中需要分离混合物的例子有:(1)将建筑垃圾破碎后分离。

(2)将大米和稻壳分离。

(3)固体垃圾的分类。

(4)建筑工人把石子从黄沙中分离出来。

(5)农民在收大豆时,把大豆和其他杂物分离开。

5.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办法混合物黄豆、绿豆和玉米粉木屑和铁屑红糖和沙子分离办法可用孔比较小的网筛分离出玉米粉,再用孔比较大的网筛分离出绿豆。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必备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必备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家庭用电10. 电路出了什么故障必备知识点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家庭用电》中的第10课《电路出了什么故障》的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电路故障的概念与分类电路故障:指的是电路中某一部分因某种原因而不能正常工作,导致电流无法流通或电器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

故障分类:电路故障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连接故障(如导线断裂、接触不良等),二是元件故障(如灯泡损坏、电池没电等)。

二、电路故障的表现当电路出现故障时,最直接的表现是电器无法正常工作,如灯泡不亮、电风扇不转等。

通过观察电器的工作状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电路是否存在故障。

三、电路故障的检测方法观察法:首先观察电路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松动现象,如导线断裂、插头松动等。

电路检测器法:使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电路中的故障点。

常用的电路检测器由一节干电池、三根导线、一个小灯泡组装而成。

通过检测器中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电路是否通路或断路。

制作方法:将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在电池的正极上,另一端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相连;再将另一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在小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上,另一端作为检测头之一;最后将第三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在电池的负极上,另一端也作为检测头之一。

使用方法:将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分别接触被检测电路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若灯泡发光,则说明电路通路;若灯泡不亮,则说明电路断路。

四、检测电路的注意事项在使用电路检测器前,应先自检确保检测器能正常工作。

检测时应先切断电源,以防触电危险。

对于不确定的故障点,可以反复检测多次以提高准确性。

注意不要使用电路检测器去检测家用电路等高压电路,以免发生危险。

五、常见电路故障及解决方法电池没电:更换新电池即可。

灯泡损坏:更换新灯泡即可。

导线断裂或接触不良:重新连接或更换导线即可。

开关损坏:更换新开关即可。

六、安全用电知识在进行电路故障检测时,务必注意用电安全,避免触电危险。

不要随意拆卸或修理家用电器中的电路部分,以免引发更大的故障或危险。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大自然与我- 大自然包括了地球、太阳、月亮和星星等。

- 大自然的变化有四季变化、天气变化等。

- 大自然对人类有很多好处,如提供食物和水源等。

第二单元:物体的性质- 物体的性质包括形状、颜色、大小、重量等。

- 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 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物体可以做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往返运动等。

- 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 物体的运动受到力的影响。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土壤等。

- 植物通过根、茎、叶等部分进行生长和吸收养分。

-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和需要的环境。

第五单元:动物的特点- 动物可以分为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鱼类等。

- 动物有不同的体形、生活性和食物来源等。

- 动物需要环境来提供食物、栖息地和保护等。

第六单元:生活中的能源- 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和化石能等。

- 能源的利用方式包括发电、照明和取暖等。

- 合理使用能源可以保护环境并节约资源。

第七单元:金属- 金属的一些特点包括光泽、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 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铝等。

- 金属可以用来制作工具、建筑物和交通工具等。

第八单元:运动与健康- 运动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如增强体质和锻炼心肺功能等。

-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要求和技巧。

- 要注意安全和适度,避免运动过度引起的伤害。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9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2019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知识复习要点3-1《我们关心天气》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不同的天气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2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这些情况是可以观测和记录的。

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4天气状况总在不停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迅速,有时候变化比较缓慢。

3-2《认识气温计》1.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

温度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

2.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温度计叫水温计。

它们的结构功能是有区别的,都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四部分组成。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4天气冷热每个人的感受常常不一样,我们可以用气温计准确测量。

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

5.除了常用温度计,根据不同的需求,人们还会使用到双金属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6.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使用时要将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数时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3《测量气温》1.要知道气温是多少,或者了解一天中气温是怎么变化的,需要我们利用气温计进行测量。

2.在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要将气温计悬挂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空气中,让气温计保持干燥,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让视线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选择一天中的五个时间点测量气温,将测量数据绘制成柱状图,更方便我们了解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4.天气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一天中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5.只有严格按照气温计使用的方法进行测量,测得的气温数据才科学。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笔记-重点知识汇总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笔记-重点知识汇总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汇总3.1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描述天气:气温、降水量、云量、风速方向等2、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可能不一样3、天气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很迅速,有时比较缓慢,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气象灾害)4、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太箜里的自然现象5、天气现象一般分为:降水现象、地面凝结与凝华现象、视觉障碍现象、雷电现、其他现象等6、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告诉我们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2认识气温计1、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一般有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部分组成。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1、气温计刻度从上到下表示温度越来越低。

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是气温计可以测量的温度范围,也叫气温计的量程2、气温计上标出来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两个数之间是10个相同的小格,代表1°C,一般到5刻度会变长。

一小格的代表数为分度值。

3、以0°C刻度为标准点,红色液柱向上多了几个格就是几摄氏度。

读数是“零上”省略不读。

写数方法是数字后面加上°C4、红色液柱停在0刻度时,表示0°C5、以0°C刻度为标准点,红色液柱向下少了几个格就是零下几摄氏度。

读数时“零下”必须读出来。

写数时,先写再写数字和°C3、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零刻度,读数起,向上数,摄氏几,向下数,零下几。

4、不同的温度计量程不同,形状、材质、结构、功能不同。

5、用气温计测量的准确数据能让我们对天气情况的描述更精确,从而发现天气的变化规律。

7、气温计、水温计和体温计的相同与不同水温计、体温计、气温计异同对比温度计水温计体温计气温计原理液体热胀冷缩液体热胀冷缩液体热胀冷缩构造特点无缩口有缩口无缩口使用注意事项乐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测温不能甩使用前要甩不能甩量程-20~nor35~42Y-30~50T 分度值ir0.1T ir3.3测量气温1、气温是指教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2、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方法:课本45页3、一天中温度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一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候》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候》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候》知识点
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候》的主要知识点。

1. 天气和气象
- 天气是指某个时间段某个地区的大气条件。

- 气象是研究天气变化的科学。

2. 天气现象
- 晴天:天空无云,阳光明亮。

- 多云:天空有云,但没有遮挡太阳。

- 阴天:天空有云,遮挡了太阳。

- 雨天:有水滴从云中落下的天气现象。

- 雪天:有雪花从云中落下的天气现象。

- 雷雨天:有闪电和雷声的天气现象。

3. 天气与季节
- 春天:气温逐渐回暖,阳光明媚。

- 夏天:气温高,天气炎热。

- 秋天:气温逐渐降低,秋风瑟瑟。

- 冬天:气温极低,天气寒冷。

4. 天气对人们的影响
- 晴天可以晒太阳,有益于身体健康。

- 雨天可以种植作物,有益于农业生产。

- 雪天可以进行冰雪运动,如滑雪和打雪仗。

- 天气恶劣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如戴雨伞或穿厚衣服。

5. 天气的观测和预报
- 天气的观测可以通过使用气象仪器,如温度计和风力计。

- 天气预报可以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和气象现象来预测。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候》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练习题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练习题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1.我们可以用(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的能力)等来描述材料的各种性质。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纸)、(金属)、(玻璃)、(纤维)、(塑料)、(陶瓷)、(橡胶)等。

3.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这是对(木头)的描述。

4.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5.塑料的特性:(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复利用性)等。

6.常见的金属制品有(锅)(菜刀)(钢笔)(铁钉)等。

7.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8.木条、金属条和塑料条三种材料,(塑料条)的弯曲程度更大,说明了(塑料)的柔韧性强。

9.请你把木材、铁块、塑料这三种材料按从硬到软的顺序排列起来(铁块)(塑料)(木材)。

10.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品需要具有柔韧性像(塑料尺)(电线的表皮)等11.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它(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应尽可能(重复)利用。

12.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棉花)(黏土)(牛皮)等。

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

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13.古代造纸术是由(蔡伦)发明的。

14.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曾经用(兽骨)来作为记事的材料。

15.比较材料的硬度,可以用(刻画)的方法。

16.金属具有(导热)的特性。

17.下列材料中,柔韧性最好的是(塑料条)。

18.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纸)吸水能力最强。

19.(塑料)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许多可以重复利用。

20.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21.(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经过烧制而成的材料。

22.喝完了饮料,我们应该(把饮料瓶放进垃圾桶)。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科上第三单元知识点1、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哪些?答;加热|、搅拌、研磨成更小的颗粒2、、怎样是果糖溶解的更快?答:把果糖碾碎后一边加热一边搅拌。

3、.食盐和白糖溶解在水中的相同点是什么?答:都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水中。

4.在探究“搅拌能加快白糖溶解吗?”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变的条件是什么?答:改变的条件:是否搅拌。

不变的条件:同样分白糖、水温、水量等。

_5.食盐的溶解能力跟哪些条件有关?答:(1)水的多少;(2)食盐颗粒的大小;(3)水的温度等。

7.已经溶解了足够多食盐的水还能溶解糖吗?能8.已经溶解了足够多的食盐的水,加热后是否可以继续再溶解一些食盐?(可以)试验题实验目的: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实验材料:烧杯、高锰酸钾、药匙、搅拌棒实验过程: 1.用药匙向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2.用搅拌棒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实验现象: 1.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后,迅速沉入到水底,高锰酸钾在水里出现了紫色的条痕,高锰酸钾外部先化成极小的颗粒分散到水中。

2.沉降在底部的高锰酸钾周围慢慢出现紫色的云雾状的水域,更多的高锰酸钾颗粒分散到水里去了。

3.搅拌之后紫色的范围不断扩大 (填“扩大”或“缩小”),烧杯内的水全部变成了紫色,高锰酸钾颗粒均匀地分布于水中。

试验结论: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十二、模拟实验:探究空气的流动。

实验材料:空气流动演示箱、蜡烛、线香。

实验方法:在箱体左端点燃线香,点燃蜡烛,扣好透明箱盖。

实验过程1.没有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时,实验箱内外空气的温度相同。

烟是向上飘动的,说明空气没有流动。

2.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后,箱内的温度升高,热空气向上流动箱外的温度较低,冷空气流过来补充箱内原来空气的位置,烟就会横向向箱内飘动。

3.得出结论:热空气比较轻,可以上升,此时冷空气流过来补充。

1、暖气片是怎样使房间变暖的?答:暖气片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热空气就会上升,冷空气流动过来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不断循环,房间就变暖啦。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必备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必备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家庭用电8. 手电筒的秘密必备知识点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家庭用电》中的第8课《手电筒的秘密》的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手电筒的用途与组成用途:手电筒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照明工具,为我们在黑暗环境中提供光亮。

组成:手电筒主要由灯罩、反光镜、筒身、电池、开关、灯泡和导线等部分组成。

其中,灯罩用于保护灯泡并集中光线,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使光线更亮,筒身为手电筒的外壳,电池提供电能,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灯泡则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发出光亮,导线则连接电池、开关和灯泡形成完整的电路。

二、小灯泡的构造与发光原理构造:小灯泡由两个连接点和灯丝组成。

这两个连接点分别连接在电路的正负极上,而灯丝则是电流通过并发热发光的部分。

发光原理:当电池、开关、导线和灯泡正确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时,电流就会通过导线流向灯泡的灯丝。

灯丝在电流的作用下会发热并发光,从而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三、电路的形成与闭合电路:电路是由电源(如电池)、用电器(如灯泡)、开关和导线等元件连接而成的电流路径。

在这个路径中,电流可以流通并做功。

闭合电路:闭合电路是指电路中各元件之间的连接是完整的,电流可以在其中流通。

在手电筒中,当开关闭合时,电池、开关、导线和灯泡就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电路,使得电流可以流通并点亮灯泡。

四、安全用电知识实验安全:在探究电的奥秘时,我们应当使用电池进行实验,切勿尝试使用家用插座的电,因为那是非常危险的。

同时,也不能将电池的两端用导线直接相连,以免发生短路造成危险。

导体与绝缘体:容易导电的材料被称为导体,如铜、铁、铝等金属;而不容易导电的材料被称为绝缘体,如塑料、石头、木头等。

在电路中,我们需要使用导体来传输电流,而使用绝缘体来防止电流泄漏或短路。

五、小灯泡不亮的原因与故障检测原因: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包括电池没电、灯泡坏了、开关坏了、导线断裂或电路短路等。

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天气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天气知识点归纳
第五课《观测风》
1.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比如由北面吹过来的风就叫(北风)。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3.蒲福风速等级将风力划分为(13个)等级。
第六课《现察云》
1.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多云、阴)几种类别。
2.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干干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3.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大团、堆积)的积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层云,(纤维、羽毛状)的卷云。
第七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第三单元 天气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1.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
3.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会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4.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第二课《认识气温计》
2.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3.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气象专家)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
4.天气预报一般包含(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气压、降水量)等信息。
3.气象站测量气温,要将气温计放在(百叶箱)内。
第四课《测量降水量》
1.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3.我们可以用(直简)的透明杯来做雨量器,刻度条的0刻度线要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总结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天气》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一、基础知识部分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同,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同。

2.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3.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

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如台风、洪水、干旱。

4.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温度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

我们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温度计有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

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5.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悬挂在空气中;保持干燥;让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XXX;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

6.气象预报一般会报一天24小时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气象学家一般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进行测量观察记录。

7.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

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0mm以下为小雨,10-25mm为中雨,25-50mm为大雨。

8.风是周围流动的空气。

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测风袋等知道风的方向和大小,即风速和风向。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来描述风向。

简易的风速为3个等级(无风、1微风、2大风),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13个等级。

(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弯,6级举伞步难艰,7级迎风走不动,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少见)。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速可以用风速仪来测量。

9.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浮在空气中形成了云。

云根据形状和高度分为三种:大团堆积的云叫积云,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叫层云,纤维、羽毛状的云叫卷云。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 单元知识要点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 单元知识要点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单元知识要点一、感受并记录天气变化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通过记录天气日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段时间内某一地区的天气变化规律。

4、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时间、气温、降雨量、云量、风向和风速等。

5、常见的天气符号。

二、观察、讨论、测量、记录四种天气特征1、气温的测量工具单位测量地点记录方法气温气温计摄氏度(℃)室外阴凉、通风处绘制柱状图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比早上高,下午2点气温最高,黎明气温最低。

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气温。

2、降雨量的测量(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必须选择直筒透明容器来制作。

(3)气象学家根据降雨量的多少,将降雨量划分为6个等级。

3、风的观测(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就是由北向南吹的风。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风向。

工具 单位 测量地点 记录方法 降雨量 雨量器 毫米(mm ) 室外空旷处 绘制柱状图东风 东 南 南风西风 西 北 北风4、云的观察(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卷云。

层云是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积云是大团、堆积的云;卷云是纤维、羽毛状的云。

三、整理天气日历及天气预报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3、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的。

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5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
我们周围的材料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xiān维wéi〕、〔纸〕、〔玻璃〕、〔金属〕、〔塑料〕、〔橡胶〕等。

4、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外表有纹路,能削xiāo 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5、我们身上的物品由哪些材料制成?
校服——纤维,拉链——金属、塑料,钥匙——金属,
扣子——塑料,发卡——塑料。

6、书包里的物品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铅笔——木头,尺子——塑料,书本——纸,
文具盒——金属、塑料,橡皮——橡胶。

7、教室里的一些物品由什么材料做的?
桌椅——木头,窗户——玻璃、金属,
门——木头、金属,电风扇——金属。

哪种材料硬
1、按硬度从大到小排列:铁钉>塑料尺>木条>卡纸。

2、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3、我们周围有哪些用金属做成的物品?
勺子,铁桶,小刀,文具盒,自行车,电风扇。

4、金属看起来是什么样的?看起来很坚硬,具有金属光泽。

可以拉丝或打成薄片吗?可以拉丝或打成薄片。

5、我们知道哪些金属名称?
金、银、铜、铁、铝。

6、生产铝罐guàn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特质?
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7、喝完饮料后的空铝罐,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
答:用过的空铝罐可以回收利用。

送回工厂的空铝罐经过加热熔炼后能够再制成铝材薄片,生产出新的铝罐。

这要比开采铝土矿节省许多资源和能源。

8、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留下〔划痕〕。

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外表。

假设能在另一种材料外表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拟硬反之那么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9、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画〕的方法比拟韧性
1、许多物品需要具有韧性,〔能变形〕,但不〔断裂〕。

弯曲度大说明了〔韧性〕大。

2、按韧性〔弯曲程度〕从大到小排列:塑料条>卡纸条>木条>铁条
3、生活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雨衣,雨伞,盆子,油壶,水壶。

4、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不导电〕、〔不导热〕、〔防水、不透气〕、〔质轻〕、〔可重复利用〕等。

5、生活中有哪些塑料制品可以重复利用?它们为什么能够重复
利用呢?
答: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泡沫塑料、饮料瓶等就是可以回收重复利用的,因为它们可以反复融化成型。

6、塑料〔不易〕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可以〔重复〕利用。

7、我们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答:我们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不乱扔旧塑料制品,将它们放进垃圾箱进行回收,以使其可以重复利用,减轻环境污染。

它们吸水吗
1、按吸水性从大到小排列:纸>木头>塑料>金属
2、造纸术是由〔蔡伦〕创造的。

3、纸的特性:质轻、吸水性强、硬度小、柔韧性较差,易折叠、不易导电。

4、纸是由〔纤xian维wei〕构成的,里面很多小孔、空隙,所以吸水能力强。

5、我们知道哪些种类的纸,它们都利用了纸的什么性质?
餐巾纸——柔软、吸水性强,书写纸——轻便、容易着色,
牛皮纸——轻便、结实,报纸——易折叠。

6、我们在学习中有许多用过的废纸,应该怎样对待它?
答:合理利用回收;可以用它做草稿纸;屡次重复使用;可以卖废品。

7、自己制造一张纸的步骤:
A.将纸撕碎放在水中浸泡,直至能捣烂;
B.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C.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纸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8、古代造纸过程:割草伐木——烹pēng煮zhǔ、浸jìn沤ōu制浆――舂chōng捣dǎo打浆――纸模抄纸――晒干成纸。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1、像〔金属〕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在水中是沉的;像〔木头〕、〔塑料〕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在水中是浮的。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物体的〔材料〕有关。

3、一棵成材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要生长〔几十〕年。

由于〔环境污染〕和〔人工采伐〕,世界上的森林正在急剧减少。

人们现在已经开始用〔其他材料〕代替木材,甚至把〔木屑xiè〕和〔木材边角料〕制成人工板材,广泛使用。

所以,我们要珍爱木材资源,增强保护树木的环保意识。

4、木头的特性:〔质轻〕、〔比拟软〕、〔可燃烧〕、〔容易加工〕、〔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5、你知道哪些木材替代品?金属,塑料,陶瓷
砖瓦和陶器、瓷器
1、砖瓦的主要用途是〔造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2、砖瓦陶瓷是用〔黏nián土〕烧制而成的。

3、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烧制的。

4、砖瓦——我可以这样描述它:砖四四方方,砖瓦外表比拟粗糙,有颗粒,颜色不均匀,比拟坚硬,韧性不好,吸水性较好,
放在水里会沉。

5、陶瓷——我可以这样描述它:形状不一,陶器外表不如瓷器光滑,比拟坚硬,韧性不好,陶器吸水性不如砖瓦,瓷器不吸水,放在水里会沉。

6、砖瓦和陶器、瓷器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1、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成的物品:
金属——剪刀、钢尺、锅,塑料——塑料尺、发卡、扣子;
木头——铅笔、凳子、桌子;纸——课本、作业本、报纸;
砖瓦——红砖、青砖、瓦片;陶器、瓷器——碗、缸、盆。

2、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

有的是〔人类加工〕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

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有的却不能。

3、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4、我们应该怎样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呢?
答:〔1〕节约使用,少用一次性用品,多用环保袋;〔2〕可回收利用金属、塑料、纸等;(3)反复使用,变废为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