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革兰氏染色步骤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常用于细菌诊断和鉴定的染色方法。
革兰氏染色(Gram's staining)是1884年由Hans Christian Gram发明的一种染色技术,它实现了细菌的初步分类,帮助识别细菌类型以及培养媒介中细菌的存在。
革兰氏染色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它们的染色特征不同,
由此可以比较出被染色的细菌的形态。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包括:
1. 从培养液或培养基中获取样本,采用玻片或薄层染色,将涂有细菌的玻片放入热水浴
管中,然后用湿拭的纱布将热水浴管罩住,使玻片與浴液形成密封,然后在76~87℃的恒
温水浴中,持续加热、搅拌和蒸汽保温蒸汽毛,将湿拭蒸汽毛玻片水分蒸发,让固有菌滴
凝结成膜,凝结后将其拿出热水浴,放置冷凝室,冷凝至室温。
2. 用碘酒至少涂抹玻片两次,每次熄灭火焰,一次空气浸泡1~2分钟,一次水浸泡1~2
分钟。
3. 采用革兰氏染色液,将染色液倒入密封干净的染色管中,然后加热,使其升温至50度,保持恒温约15~20分钟,然后把玻片浸入其中,放在恒温器中调整温度至25度,充份搅拌,浸泡2~4分钟。
4. 将玻片拿出,用蒸气浸泡一次然后用水冲洗,最后待玻片干燥后即可观察细菌的形态,对比染色后的过程,以判断是Gram阳性菌还是Gram阴性菌。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初步筛查细菌感染的实验技术,其步骤很简单,无需昂贵的设备。
有效
的实施革兰氏染色,可以帮助诊断师在细菌病诊断中获得更好的结果。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步骤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步骤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诊断细菌性感染的常用技术,它可以测定细菌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并帮助医生确定病原体种类。
所以,学习革兰氏染色的具体做法非常重要,这里我们来说一说它的具体做法。
首先,从患者体内带菌标本中取标本,分离出细菌,接着将细菌用抗原或抗体进行稀释,加入含有革兰氏染料组分(罗佐霉素钠和半胱氨酸)的细菌培养基中,放置一段时间使细菌在此条件下生长,接下来取样将样品涂在培养皿上刮取,因为接种了不同抗原或抗体的细菌在生长形态上表现出不同,从而做出染色。
最后,上面所述步骤将完成革兰氏染色,最后使用镜检查进行鉴定。
根据不同细菌类型的染色效果,以及其染色条带的形状,可以确定出患者的感染疾病,而且革兰氏染色能够精准的进行菌株的鉴定,可在病原体分类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革兰氏染色是一种直观的系统化的细菌检测方法,能提供准确的细菌各定,鉴定,以及抗药性和抗性等分析信息,进而便于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和抗生素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疗效。
因此,对于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学会革兰氏染色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决定医疗策略,而且还能减少医疗费用和治疗时间,从而改善医疗质量。
革兰氏染色技术关键操作步骤
革兰氏染色技术关键操作步骤革兰氏染色技术(Gram staining)是微生物学中常用的染色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类。
它是由丹麦细菌学家Christian Gram于1884年发明的,被广泛应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类。
革兰氏染色技术的关键操作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准备细菌培养物在进行革兰氏染色之前,首先需要准备细菌培养物。
通常使用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菌培养物,用无菌技术从培养物中取一小滴液体,均匀涂抹在玻璃片上,制备细菌涂片。
二、固定细菌涂片细菌涂片需要进行固定,以保持细菌的形态特征。
常用的固定剂是甲醇或乙醇,将涂片逐渐浸入固定剂中,浸泡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然后取出晾干。
三、染色1. 注碘液处理在固定的细菌涂片上滴加碘液,覆盖整个涂片。
碘液可以使细菌细胞内的格拉氏阳性菌染成紫色。
2. 酒精洗涤用酒精溶液冲洗细菌涂片,直至涂片上的紫色不再出现,一般持续几秒至十几秒钟。
这一步是关键的洗涤步骤,通过酒精的洗涤,可以去除革兰氏阴性菌的多余染色。
3. 闪碱洗涤用闪碱洗涤涂片,一般可以持续几秒至十几秒钟。
闪碱的作用是去除细菌涂片上的酒精和碘溶液,同时使革兰氏阳性菌继续保持紫色。
4. 洗涤与干燥最后用清水冲洗细菌涂片,使其干燥。
四、观察与解读完成染色步骤后,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涂片。
革兰氏阳性菌在染色后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在染色后呈红色。
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等特征,进一步判断和鉴定细菌。
总结与回顾:革兰氏染色技术是微生物学中常用的染色方法,它可以通过染色结果将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包括准备细菌培养物、固定细菌涂片、染色、观察与解读。
其中,注碘液处理、酒精洗涤和闪碱洗涤是整个染色过程中的核心步骤,通过这些步骤的操作,可以使革兰氏阳性菌保持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去除多余染色。
对于细菌的鉴定和分类来说,革兰氏染色技术是一个简单、快速且有效的方法。
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原理一,过程1 .涂片将培养的不同菌分别作涂片(注意涂片切不可过于浓厚),干燥、固定。
固定时通过火焰l 一2 次即可,不可过热,以载玻片不烫手为宜。
2 .染色( 1 )初染加草酸铰结晶紫一滴,约一分钟,水洗。
( 2 )媒染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覆盖约一分钟,水洗。
( 3 )脱色将载玻片上面的水甩净,并衬以白背景,用95 %酒精滴洗至流出酒精刚刚不出现紫色时为止,约20 一30 秒钟,立即用水冲净酒精。
( 4 )复染用番红液染1 一2 分钟,水洗。
( 5 )镜检干燥后,置油镜观察.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
以分散开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为准,过于密集的细菌,常常呈假阳性。
( 6 ) 同法在一载玻片上以大肠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制片,作革兰氏染色对比。
二,原理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 )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 一表示。
细菌对于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肤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的,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而引起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使结晶紫一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而不易脱色,因此,呈现蓝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肤聚糖含量低,而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结晶紫一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液(番红)的颜色,因此呈现红色。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
此外,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常呈阴性反应。
青霉素作用机制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青霉素你的结果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德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你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革兰氏染色说明
⾰兰⽒染⾊说明⾰兰⽒染⾊【操作步骤】1、操作前准备:戴⼝罩、帽⼦、⼿套,穿⼯作服,准备并清点本试验所需器材。
2、制作涂⽚:细菌涂⽚的制作包括涂⽚、⼲燥、固定3个步骤。
(1)涂⽚:取洁净载玻⽚1张,⽤铅笔标记,并在玻⽚正中间位置滴加⼀滴⽣理盐⽔。
⽤灭菌环挑取菌落少许,均匀涂布于⽣理盐⽔中,并研磨成直径1~1.5cm的菌膜。
若取菌悬液标本涂⽚,则不需加⽣理盐⽔,直接⽤灭菌的接种环取菌液1~2环,直接均匀涂抹成菌膜。
(2)⼲燥:涂⽚最好置室温下⾃然⼲燥,也可将菌膜⾯向上,在酒精灯⽕焰上⽅约10cm处的热空⽓中微微加热烘⼲。
(3)固定:⽤⼿或玻⽚夹夹住载玻⽚⼀端,⼲燥的涂⽚⾯朝上,在酒精灯⽕焰的外焰上尽快对来回通过2~3次,以玻⽚反⾯接触⽪肤热⽽不烫⼿为宜。
3.染⾊(1)初染:在制好的涂⽚上滴加结晶紫染液数滴(以刚好覆盖菌膜为宜),染⾊⼀分钟,倾斜载玻⽚,⽔洗。
甩去积⽔。
(2)媒染:滴加卢⼽碘液数滴,染⾊1分钟,倾斜载玻⽚。
⽔洗,甩去积⽔。
(3)脱⾊:滴加95%⼄醇数滴,轻轻摇动载玻⽚,使其脱⾊。
需10~30s ⾄⽆紫⾊脱出为准。
(4)复染:滴加稀释复红染液数滴,复染0.5min。
倾斜载玻⽚,⽔洗,甩去积⽔。
⽤滤纸吸⼲或者⾃然⼲燥。
4、油镜检查:待标本涂⽚⾃然⼲燥或⽤吸⽔纸吸⼲后,在菌膜上滴加⾹柏油,置油镜下检查。
表⽪葡萄球菌染成紫⾊,为⾰兰阳性菌,呈葡萄球状排列;⼤肠埃希菌染成红⾊,为⾰兰阴性菌,呈散在的杆状。
5、其他:操作后正确处理医疗垃圾,实验器材归回原位。
【注意事项】1、整个操作过程须注意⽆菌操作。
2、因不同菌龄的细菌,⾰兰染⾊的结果也有差异,故⼀般以18~24h的培养物染⾊效果最好。
3、涂⽚若太厚或太薄,固定时菌体过分受热及脱⾊时间长短,都会影响染⾊结果,要严格按要求操作。
4、涂⽚最好在室温下⾃然⼲燥,若置酒精灯上微加热烘⼲时,切勿靠⽕焰太近,以免标本烤枯变形。
5、染⾊时,染液以覆盖标本为宜,不宜过多。
简述革兰氏染色方法
简述革兰氏染色方法革兰氏染色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它能够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类。
本文将从原理、步骤、应用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简述。
一、原理革兰氏染色方法是根据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差异而设计的。
细菌细胞壁是由多层薄而紧密的多糖和脂蛋白组成的,其中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含有大量的胞内酶和胞外酶,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则较薄,胞内酶和胞外酶含量较少。
二、步骤1. 准备细菌涂片:将待染菌液滴于玻璃片上,用铅笔或曲别针将菌液均匀地涂开,然后用火焰烘烤片面,使其固定。
2. 染色:将涂片放在染色架上,先用蔗糖水浸润片面,然后滴加革兰氏紫液,静置1分钟。
3. 洗涤:用自来水冲洗片面,直到洗涤液无色透明为止。
4. 酒精分解:滴加碘酒,静置1分钟,使细菌细胞壁与染色剂形成络合物。
5. 洗涤:用95%乙醇冲洗片面,直到洗涤液无色透明为止。
6. 染色:滴加伊红,静置1分钟,使细菌细胞壁和胞质染成红色。
7. 洗涤:用自来水冲洗片面,直到洗涤液无色透明为止。
8. 干燥:将片面用吹风机吹干,然后用显微镜观察。
三、应用革兰氏染色方法广泛应用于细菌学和临床微生物学领域。
通过革兰氏染色,可以快速区分细菌的类型,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革兰氏阳性菌常见于致病菌中,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而革兰氏阴性菌常见于肠道菌群中,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四、优缺点1. 优点:革兰氏染色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以在短时间内对细菌进行初步分类。
此外,染色结果直观明确,易于观察和分析。
2. 缺点:革兰氏染色方法对于某些细菌可能存在染色困难或染色效果不明显的情况,这可能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另外,染色后的细菌仅能观察细胞形态和分布情况,无法提供更详细的细胞结构信息。
总结:革兰氏染色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细菌染色方法,通过染色结果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类。
该方法在细菌学和临床微生物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和原理
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和原理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临床检测菌种的重要方法。
它是用品种特殊的
颜料对菌体进行染色,以提示不同类别细菌的性质,来识别出微生物
的种类或菌群。
具体步骤:
(1)将菌株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培养;
(2)采用硝酸的抗原特异性染色方法,即用特定的结合剂和染料将微
生物染色;
(3)按预期染出颜色,通过颜色差异来识别菌体种类;
(4)再搭配结果识别出菌种类及其数量,获得最终的革兰氏染色结果。
原理:染料的作用是将被染的物质和它本身的抗原结合在一起,
形成特定结构,使物质与染料化学结合,形成不易被溶解的色斑。
因此,微生物的种类可以根据染出的不同颜色识别出来。
革兰氏染色法注意事项
革兰氏染色法注意事项
革兰氏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菌染色方法,它可以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在进行革兰氏染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样品制备
在进行革兰氏染色之前,需要将样品制备好。
对于液体培养物,可以直接取用;对于固体培养物,则需要取一定量的细菌,并将其悬浮于蒸馏水中。
二、染色步骤
1. 将制备好的样品涂抹在玻璃片上,并用火焰消毒。
2. 将涂有样品的玻璃片放入碘酒中,在室温下反应1分钟。
3. 将玻璃片洗去碘酒,并用乙醇洗涤30秒钟。
4. 将玻璃片放入甲苯中,在室温下反应30秒钟。
5. 将玻璃片晾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结果。
三、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样品。
2. 在进行染色之前,需要将显微镜和其他实验器材进行消毒。
3. 在进行染色之前,需要将碘酒和乙醇进行调配,并在使用前进行检测。
4. 染色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掌握好染色时间。
5. 在观察结果时,需要仔细观察,避免误判。
总之,革兰氏染色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可靠的细菌分离方法。
在进
行操作时,需要注意无菌操作、调配试剂的准确性以及染色时间的掌
握等问题。
只有做好这些注意事项,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革兰氏染色法操作规程
革兰氏染色法操作规程一、实验准备1.工作台、培养瓶、试管、移液器等必需设备材料的清洁和消毒。
2.需要的培养基、试剂和染色剂的准备。
3.微生物实验室内的操作区域消毒。
4.需要检测的细菌样本,应是新鲜培养的活菌。
二、实验步骤1.将培养的细菌接种物涂布于平板培养基上,培养时间一般为16小时到24小时,以获得足够数量的活菌。
2.取一到两个细菌菌落,用无菌吸铬钢线将菌落挑取,加入到新鲜制备的无菌蒸馏水中制备细菌悬浮液。
3.将细菌悬浮液分装到无菌试管中,并对其进行标记以便辨别。
4. 将试管放入无菌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一般为3000rpm,离心时间约为5分钟。
5.取出离心后的试管,将离心液倾倒掉,保留细菌沉淀。
6.用无菌注射器吸取一定量的蒸馏水,在细菌沉淀中做三次洗涤,每次洗涤后进行离心处理。
7.吸尽洗涤液后,用吸水纸吸去残余水分,使细菌沉淀尽量干燥。
8.用火焰消毒的铅笔划定干净试验玻片两侧的带标记区域。
9.取少量细菌沉淀用铅笔将其在试验玻片上涂成条状。
10.将涂有菌液的玻片放置在火焰中加热烘干,将菌液固定在玻片上。
11.将固定好的玻片依次进行以下操作:(1)滴加革兰氏碘液,静置1分钟。
(2)用蒸馏水清洗草绿色的碘液,盖过玻片的边缘。
(3)滴加酒精洗涤剂(80%),使玻片浸泡在酒精中,30秒内亮紫色的溢出。
(4)用蒸馏水冲洗玻片,直至玻片溢出无色为止。
(5)滴加索式葡萄染料,使玻片完全覆盖,静置30秒。
(6)用蒸馏水冲洗玻片,直至落出少量菌落。
12.用吸水纸将玻片表面水分吸干,然后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13.晾干后的玻片放到显微镜下,用油镜检测。
14.观察和记录细菌的形态特征,包括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结构差异。
三、实验注意事项1.所有的试剂和设备都要经过严格消毒处理,防止外部污染。
2.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细菌受到污染。
3.离心过程中要注意离心机的平衡,以免产生震动。
4.细菌沉淀尽量干燥,以便于后续染色步骤。
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原理一,过程1 .涂片将培养的不同菌分别作涂片(注意涂片切不可过于浓厚),干燥、固定。
固定时通过火焰l 一2 次即可,不可过热,以载玻片不烫手为宜。
2 .染色( 1 )初染加草酸铰结晶紫一滴,约一分钟,水洗。
( 2 )媒染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覆盖约一分钟,水洗。
( 3 )脱色将载玻片上面的水甩净,并衬以白背景,用95 %酒精滴洗至流出酒精刚刚不出现紫色时为止,约20 一30 秒钟,立即用水冲净酒精。
( 4 )复染用番红液染1 一2 分钟,水洗。
( 5 )镜检干燥后,置油镜观察.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
以分散开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为准,过于密集的细菌,常常呈假阳性。
( 6 ) 同法在一载玻片上以大肠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制片,作革兰氏染色对比。
二,原理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 )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 一表示。
细菌对于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肤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的,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而引起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使结晶紫一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而不易脱色,因此,呈现蓝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肤聚糖含量低,而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结晶紫一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液(番红)的颜色,因此呈现红色。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
此外,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常呈阴性反应。
青霉素作用机制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青霉素你的结果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德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你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实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结果判断的注意事项
观察时需注意染色结果是否清晰、准确,避免因操作不当或染色时间过长导致颜色 过深或过浅。
对于某些特殊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革兰氏染色结果可能与其他 细菌不同,需结合其他实验结果进行鉴别。
学习革兰氏染色的操作步骤
结晶紫染色
涂片上滴加结晶紫染液,染色 1-2分钟,水洗去多余染液。
复染
涂片上滴加复染液,染色30秒 左右,水洗去多余复染液。
涂片
将待测细菌均匀涂布在载玻片 上。
脱色
涂片上滴加脱色液,脱色30秒 左右,水洗去多余脱色液。
干燥
将涂片自然干燥或用吸水纸吸 干。
掌握革兰氏染色的结果判断
据。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
染色过程中出现颜色不均 的现象。
问题
部分细菌在染色后形态不 清晰。
问题
部分细菌在染色过程中脱 落。
解决方案
调整染色时间或染色液的 浓度,确保染色均匀。
解决方案
优化制片步骤,确保细菌 均匀分布在载玻片上,以
便观察。
解决方案
增加固定步骤,使用更好 的固定剂,以保持细菌在
在观察革兰氏染色结果时,需注意区分污染菌和实验菌,避免误判。
06
实验结论
实验总结
实验过程顺利,染色效果明显, 成功地进行了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革兰氏染 色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 了不同细菌在染色后的形态特征。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革兰氏阳 性菌和阴性菌在染色后的明显差 异,为后续的细菌鉴定提供了依
革兰氏染色的重要性
细菌革兰氏染色流程
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为:1、取载玻片用纱布擦干,载玻片的一面用marker笔画一个小圈(用来大致确定菌液滴的位置)。
涂菌的部位在火焰上烤一下,除去油脂。
2、涂片:液体培养基:左手持菌液试管,在酒精灯火焰附近5cm左右打开管盖;右手持接种环在火焰中烧灼灭菌,等冷却后从试管中沾取菌液一环,在洁净无脂的载玻片上涂直径2mm左右的涂膜,最后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
固体培养基: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无菌水,再用接种环取少量菌体,涂在载玻片上,使其薄而均匀。
3、晾干:让涂片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4、固定:让菌膜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以不烫手为宜)。
5、染色:将固定过的涂片放报纸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液,染1min。
6、水洗:用水缓慢冲洗涂片上的染色液,用吸水纸吸干。
简单染色结束可观察细胞形态。
7、媒染:滴加1滴碘液,染1min,水洗。
8、脱色:吸去残留水,连续滴加95%乙醇脱色20-30s至流出液无紫色,立即水洗。
9、复染:滴加蕃红复染3-5min,水洗。
至此,革兰氏染色结束。
革兰氏染色后蓝紫色细菌为阳性菌,红色为阴性菌。
细菌革兰氏染色法标准流程
细菌革兰氏染色法标准流程细菌革兰氏染色法是一种常用的鉴别染色法,它能够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
下面是细菌革兰氏染色法的标准流程:
1.涂片固定:将细菌培养物均匀涂布在玻璃片上,并使其干燥。
2.火焰固定:用火焰将涂片上的细菌固定在玻璃片上。
3.草酸铵结晶紫染液染色:将涂片放入草酸铵结晶紫染液中,染1分钟。
4.水洗:用自来水冲洗涂片,洗去未结合的染液。
5.碘液媒染:将涂片放入碘液中,媒染1分钟。
6.水洗:用自来水冲洗涂片,洗去未结合的碘液。
7.脱色:将涂片放入95%酒精中,脱色20秒。
8.水洗:用自来水冲洗涂片,洗去未结合的酒精。
9.蕃红染色液复染:将涂片放入蕃红染色液中,复染2分钟。
10.水洗:用自来水冲洗涂片,洗去未结合的蕃红染色液。
11.干燥:将涂片干燥,以便于显微镜观察。
12.显微镜观察:将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据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结果进行分
类鉴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革兰氏染色时,应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每一步的操作时间和温度也需要严格控制。
此外,为了提高革兰氏染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使用新鲜的染液和媒染液,并在使用前进行过滤处理。
同时,对于不同的细菌种类和不同的实验目的,可能需要调整染色时间和媒染时间等参数。
总之,细菌革兰氏染色法是一种重要的细菌鉴别方法,它能够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对于细菌的分类、鉴定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革兰氏染色时,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并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和提高实验技巧,以提高革兰氏染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的过程及原理一,过程1 .涂片将培养的不同菌分别作涂片(注意涂片切不可过于浓厚),干燥、固定。
固定时通过火焰l 一2 次即可,不可过热,以载玻片不烫手为宜。
2 .染色( 1 )初染加草酸铰结晶紫一滴,约一分钟,水洗。
( 2 )媒染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覆盖约一分钟,水洗。
( 3 )脱色将载玻片上面的水甩净,并衬以白背景,用95 %酒精滴洗至流出酒精刚刚不出现紫色时为止,约20 一30 秒钟,立即用水冲净酒精。
( 4 )复染用番红液染1 一2 分钟,水洗。
( 5 )镜检干燥后,置油镜观察.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
以分散开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为准,过于密集的细菌,常常呈假阳性。
( 6 ) 同法在一载玻片上以大肠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制片,作革兰氏染色对比。
二,原理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 )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将所有细菌区分为两大类:染色反应呈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用G+表示:染色反应呈红色(复染颜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用G 一表示。
细菌对于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肤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的,在染色过程中,当用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而引起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使结晶紫一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而不易脱色,因此,呈现蓝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中肤聚糖含量低,而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结晶紫一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脱色,然后又被染上了复染液(番红)的颜色,因此呈现红色。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
此外,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常呈阴性反应。
青霉素作用机制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青霉素你的结果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德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你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简述细菌革兰氏染色原理及主要操作步骤
简述细菌革兰氏染色原理及主要操作步骤引言革兰氏染色是常用的细菌检测方法之一,它能够根据细菌细胞的结构特征将其分为两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染色通过对细菌细胞的染色特性进行观察,可以快速鉴别出样本中存在的细菌类型。
本文将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以及其中的主要操作步骤。
原理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基于细菌细胞在染色液中的反应,该染色液包含多种不同染色剂。
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涂片固定:首先需要将涂片固定,即将样品涂布于玻片上,并用火焰烘烤或经过特定的固定液处理,使细菌细胞附着在玻片上。
2.染色:染色是革兰氏染色的核心步骤。
首先,将涂片用染色剂——紫磨液溶液浸泡,使细菌细胞全部染成紫色。
然后,加入碘溶液,使细菌细胞内的染色体蛋白质与紫磨液形成复合物,进一步加强染色效果。
接下来,用酒精醇洗去多余的染色剂,防止结果过于暗紫。
最后,加入对比染色剂——伊红溶液进行染色,这个步骤是革兰氏染色中的关键步骤。
3.鉴别:经过上述步骤后,细菌细胞将呈现两类不同的染色反应,即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或紫红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呈红色。
这样,通过观察和对比染色结果,可以快速鉴别细菌的类型。
操作步骤下面是革兰氏染色的主要操作步骤:1.准备涂片:准备好干燥、清洁的玻片,并用酒精棉球擦拭玻片表面,保证表面无尘和油脂。
2.细菌培养:从培养基中取出待测细菌,用无菌的吸管吸取适量的细菌悬液,滴在玻片上。
3.涂片固定:用火焰将玻片快速烘烤,或者使用固定剂将细菌固定在玻片上,保证细菌不会被洗掉。
4.染色:将涂片浸入紫磨液溶液中,静置1-2分钟,使细菌细胞完全染色。
5.加入碘溶液:滴加碘溶液在涂片上,静置1分钟,使细菌细胞内的染色体蛋白质与紫磨液形成复合物。
6.洗涤:将涂片放入流水龙头下,用缓慢流动的水洗涤片面,将多余的染色剂洗去(注意,要从边缘开始洗涤,避免对比染色剂的进一步染色)。
7.加入伊红溶液:滴加伊红溶液在涂片上,静置30秒,使细菌细胞呈现对比染色剂的颜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革兰氏染色步骤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菌分类鉴定方法。
步骤如下:
1.准备细胞液片:将待染菌液滴在干净玻璃片上,并用火炉或灯火加热使其干燥。
2.固定菌液:用无定形火烧的镊子将玻璃片持在火炉/灯火上,烧过3-4次,让菌液固定在玻璃片上。
3.染色:将玻璃片浸入染色剂——紫晶染液中,静置1分钟。
4.漂洗:立即用水把紫晶染剂冲洗掉。
5.涂酒精:用乙醇涂抹菌液,使不产生色素复合物的细胞膜变性。
6.漂洗:用水把酒精冲洗掉。
7.染色:将玻璃片浸入染色剂——碘化钾液中,静置1分钟。
8.漂洗:用水把碘酸盐冲洗掉。
9.溶解:滴一两滴乙醚或丙酮,使不固定的染色剂冲出来,然后用热空气烘干涂片。
10.观察镜检: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颜色和形态,区分不同的细菌群体。
革兰氏染色后,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菌落呈现出红色或粉红色,而属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菌落呈现出蓝紫色或崩溃的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