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与自主治理:公共危机应对路径的差异性视角-最新文档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外部性的理论探讨_内涵_发生机制及其治理

公共政策外部性的理论探讨_内涵_发生机制及其治理
由此可见 ,外部性指的是某一个体非经本人的行动 而获得的外部影响 。既然外部性概念的内核是外部施加 的一种影响 ,那么我们就不能认定外部性只在经济活动 领域存在 ,在其他领域这种影响也同样存在 。布坎南和 图洛克分析了公共决策中由多数规则导致的外部性 ; 布 雷顿明确提到了产生于政府的外部性以及“公共部门失 灵”④;迈金和布朗尼又较早地阐述了政府行为外部性的 概念 ⑤;斯密德指出政府在改变游戏规则和进行管理型交 易时会产生政治外部性 ⑥;沃尔夫用“派生的外在性”来指 称政府行为的外部性 ,认为 “: 由政府干预来试图纠正市
阿伦·德雷泽区分了利益不一致的类型 。λ| 他把利益 的不一致分为事前不一致性和事后不一致性 。事前不一 致性反映了参与者进入政治过程时的基本不一致性 ,意 指他们具有不同的政策偏好 ;事后不一致性是指尽管参 与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偏好相同 ,但对于政策输出仍然 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冲突 ,尤其当一项政策具有分配效应 时 ,这些具有自我利益的参与者将产生利益的冲突 。
在这一过程中 ,利益的不一致是产生公共政策外部 性的根本原因 。在公共决策中 ,利益的多元性是导致利 益不一致的决定性因素 ,而民主政治的程序又给多元的 利益要求进入公共决策提供了制度通道和机会 。“一般 说来 ,只要系统的运行规则和结构允许 ,系统中任何一名 成员都可能向各种决策中心提出问题 。”λψ利益不一致是 一种普遍的和常态的存在 ,即使在那些一般性的需求上 人们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争议 ,因而追求公共利益在 多数政策领域与其说是规范要求还不如说是一种道德期 望 。“政治学者确实开列了一系列清单 ,假设了一切政治 系统都会具有的共同目标 ,如实现和平 、幸福 、正义和防 御 。可是 ,西方的社会学说所包含的范围更广泛的政治 系统的调查业已指明 ,甚至如此高度一致的目标也并非 是所有系统的要求中都会具有的 。”λζ因此 ,当一个利益要 求取得公共权力的保障而成为政策输出时 ,其外部性就 不可避免了 。“至少为了某些目的 ,他们会竭力促使整个 社会承担义务 ,作出有利于他们的要求的支持性行动 ,从 而满足其尚未得以满足的要求 。”λ{

外部性问题解决的市场解和政

外部性问题解决的市场解和政

外部性问题解决的两种方法之比较许云霄麻志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提要]外部性现象是经济学说上的一个长久的话题。

对于外部性的解决方法,以庇古为代表的提倡政府解决的方法与以科斯为代表的提倡市场解决的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文就外部性的概念历史,定义和分类进行说明,并对解决的这两种方法进行评论。

从而得出结论:两种解决办法在很多地方是一样的,政府解决的方法在很多时候成本来的相对的较低。

[关键词]外部性庇古解科斯定理Comparison between Two Ways to Deal with Exteriority Abstract: Exteriority is an influential problem of Economics. To deal with it, there are two ways: one is lead by Pigou who centralized on government interval, the other is from Coase who prefer market action. This article shows you the whole history of exteriority theory and comment on two ways to settle it. The final conclusion is that by far the two ways is same, and sometime government interval may make it cost less.Key Words: Exteriority Pigou tax Coase theorem一、外部性问题概述一般认为,外部性理论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奠基者西奇威克(Henry Sidgwick)提出的。

西奇威克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从“个人对财富拥有的权利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是他对社会贡献的等价物”中认识到了外部性的存在。

外部性理论及其在治理中的应用

外部性理论及其在治理中的应用

外部性理论及其在治理中的应用外部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市场交易对不参与交易的第三方产生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外部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失真和效益的损失。

理解外部性理论以及在治理中的应用,对于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活动对于不直接参与交易的个体或团体所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两种。

正面外部性意味着交易活动给不参与交易的个体带来积极影响,比如环保技术的发展降低了环境污染,为整个社会带来了益处。

负面外部性则意味着交易活动对不参与交易的个体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工厂排放的废气污染了周边居民的空气质量。

二、外部性的影响和治理需求外部性对市场的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产生了影响,从而需要针对外部性进行治理。

以下是外部性的主要影响和治理需求:1. 资源配置失灵:因为市场无法充分考虑外部性的影响,市场交易往往不能实现社会最优资源配置。

比如,企业在决策时往往只会考虑自身成本和利润,而忽视了其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2. 社会福利损失:外部性可能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

负面外部性会使非参与者承担不必要的成本,而正面外部性的利益则无法得到合理补偿。

例如,某个地区的环境污染可能影响到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增加了医疗支出。

3.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某些情况下,负面外部性可能导致一些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

例如,个人或企业缺乏动力投入环境保护工作,导致环境质量下降,进而对所有人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威胁。

治理外部性的需求在于最大化社会福利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外部性治理的方法为了有效治理外部性,并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财政政策干预: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纠正外部性产生的扭曲。

例如,对于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征收环境税,以此来内部化企业的负面外部成本。

通过调整税收和补贴政策,鼓励企业采取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

2. 立法和法规: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和法规来规范市场行为,以减少负面外部性的产生。

《外部治理》课件

《外部治理》课件
优秀企业通常具有较为完善的制度和规范,能够保障股东和利益相关者 的权益,提高公司的决策水平和透明度。
存在问题的企业则往往缺乏有效的制度和规范,导致公司决策不科学、 不透明,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影响了公司的长期发展。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是外部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激励和约束 的方式促使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
激励约束机制包括股权激励、薪酬激励、业绩考核等,通过 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提高公司的业绩和价值。
外部治理的市场化机制
外部治理的市场化机制是指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对上市公 司进行治理,以促进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
对策
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企 业信息披露义务,同时加强监管 和惩罚力度,提高信息披露透明 度。
监督的挑战与对策
监督机制不健全
由于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监督程序 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监督机制不健全 ,影响外部治理的效果。
对策
完善监督机构设置,明确监督职责和 程序,同时加强监督力度,提高监督 效果。
激励约束的挑战与对策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外部治理推动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合理利 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消费者权益保护
在外部治理的监管下,企业更加重视消费 者权益保护,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04
外部治理的挑战与对策
信息披露的挑战与对策
信息披露不透明
由于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企业 缺乏披露动力等原因,导致信息 披露不透明,影响投资者和利益 相关者的决策。
乐视
乐视在外部治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如股权结构过于集中 、信息披露不透明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公司决策的不透明 和利益相关者的质疑。

外部性与自主治理:公共危机应对路径的差异性视角-最新文档

外部性与自主治理:公共危机应对路径的差异性视角-最新文档

外部性与自主治理:公共危机应对路径的差异性视角在一般的自发秩序下,社会理性个体的自由选择产生群体非理性的选择结果,从而导致公共危机的出现和集体困境的上演。

欲解决愈来愈多的公共危机,我们可由“理性人”和“自发选择”两处着手。

与之对应的路径方式,一是通过改造人性,使社会成员逐渐以公共利益为重;二是通过公共制度的供给来改变公共选择的逻辑即公共管理。

本文选择公共危机的三种模型,个学科视角切入以四不同的危机解决思路和应对路径。

、从公地悲剧到集体困境:公共危机的三种模型加州大学哈丁教授于1968年《The tragedy of the com mon》首先提出公地悲剧的理论模型。

作为理性人,牧民在无偿提供的牧场放牧时,均希望个人收益最大化。

当牧民面对养牛收益和公地承载力二者时,选择增加牛群数量而舍弃对后者的考虑。

从而导致牧场丧失承载力,产生公地悲剧。

社会个体或多或少有“成为搭便车者而不是买票者的激励。

市场就不能提供有效率的结果”。

鉴于权利是相互排斥的,公共产权容易造成稀缺资源的过度利用。

哈丁模式常被形式化为另一种非合作型博弈,以囚徒困境为基本模型。

非合作博弈的“斯卡尔菲丝和那库尔斯都选择了‘坦白'策略而被判刑五年的结局”。

理性个体的合作不理性情形。

各方均受到违背协议的激励。

博弈参与者为“理性行为以外”的每种可能性制定“但书”。

困境就在这种“但书”中被发掘。

该模型适用于任何力图维持成员合作的集团。

而非之后发展的认知理性和演化理性范式,解释“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然而,当参与方都甚为关注未来的利润时。

往往有将放弃违规产生的一次性收益,多次交易为合作的实现提供着可能。

“重复的囚徒困境”试验揭示利己选择的失灵,借由自然选择,一种利他行为的机制可以从最初纯粹的自私机制进化而来。

奥尔森质疑了群体理论。

在民主社会中,社会压力和激励对小集团即特权或中介集团可以发挥作用。

而“社会政治事务中的大型集团中的理性个人也不愿意作任何牺牲去实现其与他人分享的目标。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与公共政策研究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与公共政策研究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与公共政策研究——对案例一的分析与思考BELL课程第三小组(作业1)通过对案例一的分析,我们第三小组认为:Smith用有机肥料种植农作物导致有机肥散发出的气味影响了Jones学校的正常经营,该气味属于一种施用有机肥料产生的负的外部性。

对这种负的外部性无论采用可选方案A,即:不采用任何法律或制度进行约束,而通过私人方法进行解决。

还是采用可选方案B,即:制定公共政策对该负的外部性进行惩罚或禁止(前提是有人投诉并经过检查人员的测评)。

都可以看作是解决该外部性的办法,但这两种方案均存在着不完善的弊端。

首先,我们来分析被选方案一。

该方案认为没有必要制定法律或制度对该外部性进行约束。

这会激励人们采用私人办法对外部性进行解决。

在经济学中用于私人解决外部性的方法被称为科斯定理。

根据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

那么,私人市场就将总能解决外部性问题,并有效地配置资源。

对于该案例:Smith 从施用有机肥中得到了利益,但有机肥给Jones带来了负外部性的气味,影响了Jones 的正常经营。

那么,我们先来考虑什么结果对社会是有效的,即要比较Smith从施用有机肥中得到的利益和Jones承受气味带来的成本,如果利益超过成本,有效的做法就是让Smith继续施用有机肥而Jones继续忍受气味带来的损失,但如果成本超过利益,Smith 就应该放弃施用有机肥。

根据科斯定理,Smith和Jones可以达到有效的结果。

Jones可以简单地付给Smith 一些钱让他放弃施用有机肥。

如果Jones给的钱数大于施用有机肥的利益,Smith将接受这种做法。

例如,假设Smith从施用有机肥中得到的利益为1000美元,而Jones由于有机肥的气味而承受了1500美元的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Jones可以给Smith1100美元,让Smith放弃施用有机肥,而Smith也将乐意接受。

双方的状况都比以前变好了,也达到了有效率的结果。

外部性及其应对策略

外部性及其应对策略

外部性及其应对策略外部性是指市场经济中产生的某些商品或活动的社会成本或社会利益,这些成本或利益会影响到不直接参与该商品或活动的个人或群体。

外部性可以是正面的,如环境保护活动对社会的利益。

也可以是负面的,如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危害。

面对外部性的问题,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来平衡社会效益和个人利益。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外部性及其应对策略。

一、环境污染的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的负面外部性,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为了应对环境污染,政府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减少污染的程度:1.1 实施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和完善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对企业和个人排放行为的监管,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

1.2 推广清洁能源: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减少对传统高污染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1.3加强环境教育:通过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意识,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

二、交通拥堵的交通拥堵是一个常见的负面外部性,给城市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政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2.1 建设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大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提升交通运输效率,缓解道路拥堵。

2.2 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提供便捷和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2.3 实行交通限制措施:限制高污染和高排放车辆的进入城区,推行交通管制措施,减少私家车使用。

三、教育公平的教育公平是一个重要的正面外部性,它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政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3.1 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增加教育经费,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高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水平。

3.2 实施助学政策:建立完善的助学体系,为贫困学生提供资助和奖励措施,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3.3 推动教育改革:加强教育改革,优化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性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案

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性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案

经济发展中的外部性问题研究与解决方案外部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经济活动对除了直接参与者之外的其他人、组织或者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外部性问题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外部性问题的定义和分类外部性问题是指在市场交换过程中,供求双方以外的其他人群所承担的成本或受益。

根据效应的方向,外部性可以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

正面外部性指的是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的正向影响,如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而负面外部性则是指经济活动给其他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污染和交通拥堵等。

二、外部性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外部性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市场无法内化外部性。

在市场经济中,为了追求自身最大利益,个人或企业通常只考虑自己的成本和利益,往往忽视了对其他人或者整个社会的影响。

这就导致了外部性问题的产生和扩大。

外部性问题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由于外部性问题的存在,经济主体无法全面考虑到所有的成本和利益,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以环境污染为例,企业没有考虑到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导致环境资源过度消耗。

2. 市场失灵:外部性问题使得市场失去了有效的运作机制。

由于市场无法准确反映供求双方的成本和效益,导致价格无法体现真实的资源稀缺程度,使得资源在市场中得不到正确的配置。

3. 社会公平问题:外部性问题通常会给弱势群体带来更大的损失。

例如,污染对低收入居民的健康影响更大,导致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问题。

三、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方案解决外部性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解决方案:1. 立法和政策措施: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和政策措施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例如,采取环境税收政策,对污染企业征收一定比例的税费,以内部化环境成本。

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定环境标准和奖励机制,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与公共物品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与公共物品外部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市场交易给除直接参与者外的第三方带来的影响。

而公共物品则是指供给一人后,其他人仍然可以共同享受的物品或服务。

这两个概念在经济学理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市场效率和政府干预等问题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外部性外部性是指生产活动或消费行为给除了交易双方外的第三方带来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以是正面的,如教育投资带来的社会知识水平的提高;也可以是负面的,如环境污染导致他人的健康受损。

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市场无法完美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因为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和个人通常只会考虑他们自己的个体利益,忽视了对第三方的影响。

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

例如,征收污染税或实施排放许可证制度来减少环境污染;通过立法来保护消费者权益等。

这些措施旨在内部化外部性,即让市场价格反映出外部效应的真实成本。

二、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供给一人后,其他人无法排除地共同享受的物品或服务。

其特点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机会;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限制其他人的使用权。

公共物品的存在也会导致市场失灵。

因为供给者无法通过价格机制来回收成本,从而导致私人企业没有动力提供公共物品。

面对公共物品问题,政府通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或者提供补贴来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强制收费、许可证发放等方式限制公共物品的过度使用。

三、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的区别和联系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在经济学中被视为两种不同的市场失灵情况,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首先,外部性可以存在于公共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过程中。

例如,政府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从而产生正面的外部效应。

其次,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都需要政府的干预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法律和政策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并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然而,外部性和公共物品也存在一些区别。

论外部性问题及校正途径

论外部性问题及校正途径

一般均衡理论阐明的一个重要道理在于人与人 之间或者 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行为会发生相互影响和相 互冲突。当一 个企业或个人在其行为活动中没有承担该行为所带 来的全部 成本或利益 , 也就是说 , 当出现私人成本与社会成 本或者私 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不一致时 , 便产生了外部性。由 于外部性 的存在意味着资源的非帕累托最优化配置 , 那么如 何克服外 部性问题 , 或者说如何引导外部性问题内在化 , 成 了经济学 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在对外部性理论分析的基 础上结合 现实问题 , 进而探讨将外部性问题内在化的一般途径。
32
是作为造纸生产中一种不花钱的投入。现假定所有 成本都是 不变的 , 那么造纸厂商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 ( M PC) 就表示 它为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品所占用的额外资源的 成本 , 这其中 包括原材料费、折旧费、工资、管理费以及运 输费用等。而 下游居民为了改善水源质量 , 对水进行净化处理的 成本则不 包含在其中。显然造纸厂产品真正的实际成本也就 是社会边 际成本曲线 ( M SC) , 不仅包括了厂商的 M P C 而且 也包括给 社会带来 的 污 水 处 理 的 成 本。 如 图 所 示 , M SC 曲 线 高 于 M PC 曲线 , 其差额 就为边际外部成 本 ( M EC) 。厂 商有一条 供给曲线 S1 , S1 = M PC, 这是 因为厂 商是根 据其 M PC 进行 生产供给的。S 1 与需求曲线 DD 交于 A 点 , 此时造纸厂厂量 为 Q1 , 价格为 P1 , 远远低于 M SC 曲线 上的 B 点 , 就是 说 , 当厂 商 的厂 量 为 Q 1, 价 格 为 P1 , 即 当 它的 私 人 边 际成 本 M PC= P1 时 , 它形成的外部 成本 ( B) AC 却 由社会负 担了 , 价格 P1 没有 反映 出 CA。而 社会的 最优 产量 Q2 是 由 DD 与 M SC 交点 B 决定的 , 其产量 Q2 小于 Q 1, 相 应的价格 P2 大 于 P 1, 这意味着外部性导致生产过度 , 价格偏低 , 转嫁了外 部成本从而给社会带来了损失。 & A BC 出现了资源配置的效 率损失 , 同时也意味着资源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影响使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 即使在 完全竞争条 件 下 , 即在没有垄断的完全市场下也使资源配置 不能达到帕 累 托最优。因此外部性是市场失败即市场局限性 的重要原因 之 一。

论公共领域中外部性问题的治理研究

论公共领域中外部性问题的治理研究

论公共领域中“外部性问题”的治理研究内容提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环境污染等一些社会问题的不断加剧,外部性问题几乎成了灸手可热的话题。

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市场机制不能达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就是说,市场机制对外部性问题无能为力。

既然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自动实现帕累托效率,就需要采取某种方法对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加以管制。

本文试图在阐述公共产品的涵义,外部性的涵义及其作为经济低效率的根源的基础上,如何对公共领域中的外部性问题进行矫正。

关键词:公共领域外部性治理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蓝图。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和谐社会”的战略实施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公共领域关系着千家万户,而其中外部性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对公共领域中的外部性问题的治理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外部性是指一个厂商的生产行为或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其他人产生直接的、未予补偿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出现负面外部性是,比如空气或水污染,过多的产品或服务以及低的价格被生产或消费,但用于矫正或缓解外部性的努力和资源却微乎其微。

出现正面外部性时,如某公司从其他公司学到一种新的推销方式,将以极高的价格生产极少量的产品或服务,但为增强这种外部性而投入的努力极少。

在市场失灵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矫正,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外部性定义关于外部性的定义,有许多学者曾对它作了探讨。

史普博将外部性定义为,“某种外部性是指在两个当事人缺乏任何相关的经济交易的情况下,由一个当事人向另一个当事人所提供的物品束”。

i斯蒂格利茨认为,“当个人或厂商的一种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人,却没有给予支付或得到补偿时,就出现了外部性”,或“未被市场交易所体现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称为外部性”。

按萨缪尔森的理解,“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当有人被强加了非自愿的成本或利润时,外部性就会产生。

更为精确地说,外部性是一个经济机构对他人福利施加的一种未在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的影响”。

外部性的概念、表现及解决机制研究

外部性的概念、表现及解决机制研究

外部性的概念、表现及解决机制研究摘要: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GDP也随之不断上升,但是东西部和城市都存在着“二元结构”的对立,此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也存在着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因素,由于与国外相比,利用市场化机制解决外部问题在我国基本被强硬性的行政手段所代替,我国始终坚持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解决外部性问题。

本文介绍了外部性的概念,然后通过分析了外部性的内涵,外延及表现形式,并进一步探讨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外部性;概念;表现;解决机制;研究外部性问题是市场失灵与政策失效的突出表现。

以庇古为代表的提倡政府解决的方法与以科斯为代表的提倡市场解决的办法本质上是一样的。

正如塔洛克与布坎南所主张的那样,与私人处理相比,在外部性问题上政府处理更具有优势,政府的有效性为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但是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市场化处理机制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们应该建立政府行政手段处理机制与市场化处理机制相结合的外部性问题解决机制,从而减少外部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的可持续发展。

一、外部性的概念现在经济学界普遍的观点坚持:外部性理论由西奇维克最早提出,西奇维克是英国剑桥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政治经济学原理》这本书中指出一个人拥有财富权并不是等价于他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或者他所做出的社会贡献。

马歇尔于1910年正式提出“外部经济”这个概念,他在《经济学原理》中界定了外部经济,“外部经济”是马歇尔在分析行业经济和个别厂商后的首创。

1920年,庇古理论分析了“边际社会纯产值”以及“边际私人纯产值”等概念,形成了一套“静态技术外部性理论”,随后,外部性经济理论不断的发展完善,许多经济学家在外部性理论上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和贡献,促进了成熟的外部性理论体系的建立。

“外部性”通常被定义为:“个人 A在对个人 B提供某项支付代价的劳动的过程中,附带的,亦对其他人提供劳务(并非同样的劳务)或损害,而不能从受益的一方取得支付,亦不用对受害的一方施以补偿。

微观经济中的外部性与公共政策

微观经济中的外部性与公共政策

微观经济中的外部性与公共政策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微观经济领域中,“外部性”这个概念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及社会福利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而公共政策在应对外部性问题时,发挥着关键的调节和引导作用。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外部性。

简单来说,外部性就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

比如,一家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水,污染了周边的河流,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这就是一种负外部性。

相反,一个人在自家花园里种满了美丽的花草,让路过的行人都能欣赏到美景,感到心情愉悦,这就是一种正外部性。

负外部性的存在往往会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配置效率低下。

还是以工厂排污为例,由于工厂不需要为其造成的污染付出相应的成本,所以它在生产决策时就不会考虑到污染对社会带来的危害,从而会过度生产,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同样,正外部性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资源的供给不足。

比如,研发新技术的企业往往不能完全获得其创新成果带来的所有收益,因为其他企业可能会通过模仿和学习来免费受益,这就会降低企业进行创新研发的积极性。

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公共政策就应运而生。

常见的公共政策手段包括税收、补贴、管制和产权界定等。

税收是应对负外部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政府可以对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征收相应的税款,使其生产成本增加,从而减少其生产规模或者采取更环保的生产方式。

例如,对污染企业征收环境税,迫使它们为自己造成的污染买单,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补贴则是用于鼓励正外部性的产生。

政府可以对提供正外部性的经济主体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激励更多的此类行为。

比如,为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生产提供补贴,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保护环境。

管制是政府直接对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规定和限制。

比如,政府可以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要求企业必须安装特定的污染处理设备,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否则将受到处罚。

外部危机管理与应对制度

外部危机管理与应对制度

外部危机管理与应对制度1. 背景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难免会遭逢各种外部危机事件,如自然祸害、社会事件、经济波动等,这些外部危机事件对企业的经营和稳定性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应对和管理这些外部危机,保障企业的可连续发展,特订立本制度。

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能够有效应对外部危机事件,降低风险,减少损失,保障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和应对措施,帮忙企业更好地应对外部危机,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和可连续发展。

3. 责任分工为了有效管理和应对外部危机,以下是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责任分工:3.1 危机管理委员会企业设立危机管理委员会,负责对企业内外部危机事件进行评估、决策和协调。

危机管理委员会成员由企业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构成,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外部危机事件。

3.2 业务部门各业务部门负责与外部危机事件相关的业务工作,包含但不限于:•确保业务信息的安全和备份;•及时通报上级领导和危机管理委员会,供应必需的信息支持;•做好业务相关的风险评估和猜测,提出应对措施。

3.3 人事部门人事部门负责员工的安全和福利保障,包含但不限于:•订立员工撤离和疏散计划,定期组织员工模拟演练;•供应员工安全培训,加强员工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本领;•做好员工心理疏导工作,帮忙员工应对外部危机事件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3.4 安全保卫部门安全保卫部门负责企业的物质和人员安全,包含但不限于:•建立健全物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设备、办公场合等的安全;•订立员工安全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本领;•负责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

3.5 公关部门公关部门负责与外部危机事件的舆情管理和危机公关工作,包含但不限于:•及时收集和整理与企业相关的信息,明确事实真相;•订立危机舆情应对方案,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回应公众关切;•与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保障企业形象和声誉。

外部性与公共政策

外部性与公共政策

外部性与公共政策在经济学中,外部性指的是某个经济决策给与该决策无关的个体或社会带来的影响。

外部性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实施公共政策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外部性的概念、类型以及公共政策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面外部性和负面外部性两种。

正面外部性指的是经济活动给其他个体或社会带来的积极效应,比如教育的积极外部性体现在文化水平的提升和人力资源的培养上。

负面外部性则指的是经济活动给其他个体或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工业生产所产生的环境污染。

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市场无法完全自发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需要通过公共政策加以干预。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不同领域中外部性的具体类型。

在环境方面,空气和水的污染是典型的负面外部性。

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选择采用廉价但污染程度高的生产方式,从而损害了周围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企业的排放行为进行约束。

在交通领域,城市的交通拥堵也是一种负面外部性。

车辆排放的尾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给其他交通参与者和周围居民带来了时间和健康的损失。

政府可以采取提高公共交通效率、建立交通限行措施等手段来减缓交通拥堵。

除了环境和交通领域外,外部性在医疗和教育等社会领域也十分重要。

在医疗领域,人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福祉。

正面外部性体现在一人的健康状况不仅对自己有益,还能减少其他人的疾病传播风险,改善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因此,政府需要制定和实施公共医疗政策,以确保整个社会的健康需求得到满足。

在教育领域,教育的积极外部性表现在高文化水平的人员流动可以促进创新与经济增长。

为了发挥教育的积极外部性,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综上所述,外部性是市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也是公共政策制定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通过了解外部性的概念和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市场无法完全有效地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外部性的治理_经济学基础_[共3页]

外部性的治理_经济学基础_[共3页]

经济学基础 172康,产生负的消费外部性。

二、外部性的治理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失当,造成经济效率损失。

当存在正外部性时,经济活动主体未获得自身经济活动的全部收益,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因而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出现供给不足;当存在负外部性时,经济活动主体未承担自身经济活动的全部成本,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因而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出现供给过度。

使经济主体的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或使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是治理外部性的基本原则。

政府治理外部性的主要措施有政府管制、补贴和征税、合并企业与界定产权。

1.政府管制政府往往采取行政手段控制负外部性。

如严格限制高污染工厂选址及污染排放量,对违规者做出限期治理、罚款、停产整顿甚至关闭的处理;如在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实施禁烟令等。

案例9.1中,对于农民焚烧秸秆的行为,各地政府部门主要采取行政手段进行管理。

补充阅读《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通告》(摘要)为保护我市大气环境安全,防止秸秆焚烧污染,维护公共财产安全,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严禁露天焚烧秸秆,并对秸秆实施综合利用。

(1)各涉农区县人民政府对辖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负总责,成立专门机构,组织辖区乡镇政府积极实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农业、公安、林业、交通、科技等部门负责秸秆禁烧的监督管理;农业部门负责指导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工作。

(2)小麦、玉米、水稻、棉花、油料和其他杂粮等农作物秸秆(以下简称秸秆)均为有机物资源,一切从事生产、经销农作物的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在田间、地畔、路边、河渠、林带周边随意焚烧秸秆,污染大气环境。

(3)全市划定的重点禁烧区域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户县、临潼军用机场周边20千米范围内;西宝、西潼、西铜、西汉、西蓝、西阎等高速公路及国道、省道和铁路线两侧、森林周围5千米范围内;郊区和区县政府所在的城镇区域;郊区和县的油库、粮库、电讯设施等重点防火区域;自然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人文遗址、草场等区域。

第五章 外部性与公共政策

第五章 外部性与公共政策

科斯第一定理:只要产权明确,交易成本 为零,则无论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 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 产权的初始界定会带来不同的配置效率 。
【实例1】农夫与养牛人之争
养牛场在玉米地附近,但是由于没有栅栏,不时 有牛跑到玉米地并踩坏庄稼,农夫因此损失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美元。 有两种解决的方法: (1)行使饲养权:农夫有让牛远离玉米地的责任, 并且自行承担牛踩坏庄稼的损失。在这个原则下,农 夫不能在法律上进行诉求,为了降低损害,他只有在 玉米地上围上栅栏,费用为50美元。 (2)行使农夫权:养牛人有责任让牛待在养牛场 内,如果牛踩坏玉米,养牛人应该赔偿100美元的损 失,否则养牛人只有在养牛场周围建筑栅栏,费用为 75美元。
外部性内在化就是通过制度安排使外部 经济收益和外部经济成本均由当事人获得或 承担。 ★一体化方法(企业合并) 如果A企业造成的负的外部性侵占了B企 业的利益,或由B企业承担,通过AB企业合 并也能够实现外部性内在化,从而达到资源 最优配置。
一体化或合并的方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有 一定的局限性:合并后的企业规模必须足够大, 另外双方可能会在谈判分配合作剩余等方面不 能达成一致意见而使得合并不能够得到实现。 外部性内在化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但关 键在于内在化的成本的高低。在交易成本较高 的时候,政府的介入可能是可行的办法之一。
偏好显示与说实话问题
按照个人效用最大化的逻辑,人们有不说 实话的动机,税收将根据报告的数额征收,因 为每个人知道,自己的支付不会显著改变某公 共产品供给数量,那么,他就会尽量低报以实 现少花钱而享用同样数量公共产品;而一个人 如果知道无论自己报告多少税收是给定的,那 么他就会多报,这样可以提高公共产品的消费 量,而自己不必多花钱。

外部性与公共政策

外部性与公共政策

外部性与公共政策外部性是一种经济上的现象,指当市场中的一方决策对其他方产生影响时,这种影响未被正确反映在市场价格中。

外部性有两种形式: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

正的外部性意味着一方的决策对其他方产生了积极影响,比如教育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和创新技术的实施。

负的外部性则意味着一方的决策对其他方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生产工厂污染环境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以及交通拥堵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外部性的存在说明了市场机制并不能总是有效地配备资源,尤其是当涉及到公共产品时。

公共产品是指,不管个人是否愿意,集体和社会必须共同享受或承担的产品,比如环境资源,国防或社会安全。

这时的市场机制是不起作用的,因为市场机制只关心个人收益和成本,而不关心社会成本和收益。

这就需要政府干预,使用公共政策解决外部性问题。

有多种公共政策来应对外部性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是税收或补贴政策。

在一些制造业中,公司需要对它们制造的商品征税,每一单位税款都会反映消费者使用这种产品的成本。

如果产品有一些负的外部性,征税也会让人感到惩罚,这也会鼓励制造商提高技术以减少消费者的开销和对环境造成的损失。

相反的是,如果产品有正的外部性,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来鼓励公司生产。

政府还可以使用法律法规来指导政策,以管理和控制外部性。

例如,在公共交通中,政府可以制定限制排放污染气体的物品或采用新的技术,从而降低整体污染,这也可以减少日后对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政府也可以实行各种限制行动,例如环境法和卫生法,从而限制负的外部性。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美化自然景观,开发健康生态旅游,教育公众环境保护和低碳生活等措施来鼓励积极的外部性。

这些都可以增加人们对环境的敏感性和担当感,从而使市场更能合理反映。

然而,公共政策存在一些难题。

政府干预对市场的效果仍然存在争论。

许多人认为,政府的规定使市场效率降低,而且税收往往不仅对生产商产生了负面影响,对消费者也会造成额外的成本。

另外,政府干预也可能导致政府机构的腐败和失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部性与自主治理:公共危机应对路径的差异性视角在一般的自发秩序下,社会理性个体的自由选择产生群体非理性的选择结果,从而导致公共危机的出现和集体困境的上演。

欲解决愈来愈多的公共危机,我们可由“理性人”和“自发选择”两处着手。

与之对应的路径方式,一是通过改造人性,使社会成员逐渐以公共利益为重;二是通过公共制度的供给来改变公共选择的逻辑即公共管理。

本文选择公共危机的三种模型,个学科视角切入以四不同的危机解决思路和应对路径。

、从公地悲剧到集体困境:公共危机的三种模型加州大学哈丁教授于1968年《The tragedy of the com mon》首先提出公地悲剧的理论模型。

作为理性人,牧民在无偿提供的牧场放牧时,均希望个人收益最大化。

当牧民面对养牛收益和公地承载力二者时,选择增加牛群数量而舍弃对后者的考虑。

从而导致牧场丧失承载力,产生公地悲剧。

社会个体或多或少有“成为搭便车者而不是买票者的激励。

市场就不能提供有效率的结果”。

鉴于权利是相互排斥的,公共产权容易造成稀缺资源的过度利用。

哈丁模式常被形式化为另一种非合作型博弈,以囚徒困境为基本模型。

非合作博弈的“斯卡尔菲丝和那库尔斯都选择了‘坦白'策略而被判刑五年的结局”。

理性个体的合作不理性情形。

各方均受到违背协议的激励。

博弈参与者为“理性行为以外”的每种可能性制定“但书”。

困境就在这种“但书”中被发掘。

该模型适用于任何力图维持成员合作的集团。

而非之后发展的认知理性和演化理性范式,解释“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然而,当参与方都甚为关注未来的利润时。

往往有将放弃违规产生的一次性收益,多次交易为合作的实现提供着可能。

“重复的囚徒困境”试验揭示利己选择的失灵,借由自然选择,一种利他行为的机制可以从最初纯粹的自私机制进化而来。

奥尔森质疑了群体理论。

在民主社会中,社会压力和激励对小集团即特权或中介集团可以发挥作用。

而“社会政治事务中的大型集团中的理性个人也不愿意作任何牺牲去实现其与他人分享的目标。

因而不存在大型集团会组织起来为了共同利益而采取行动的前提”。

本特利、杜鲁门、康芒斯等多元论思想家认为,有组织的协调合作能够保证组织行动的出现,而压力集团理论的矛盾之处恰恰反映出这种无政府理论的疏漏。

社会个体只要未被排除出群体利益的分享范围。

就难以产生动力为共同利益做出贡献。

若参与者接选择搭便车, 便不会产生集体利益,因为经济激励与社会激励(声望、尊敬、友谊等社会地位和社会承认)引导社会成员努力获取集体物品。

二、从外部性内在化到己他两利主义:经济学与伦理学路径面对公地悲剧、囚徒困境、集体行动困境的外部性问题,差异性视角提出不同的分析路径和解决思路。

原初状态的理性自由选择易导致公共危机和集体困境。

自发秩序和理性个体充当该理论的两个变量,那么否定其一肯定其二的方式酝酿了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应对方案。

一)管制与激励:公共经济学之方案经济学者认为,外部性引起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无效率。

放牧牛群对于社会的成本大于畜养者的成本。

每增加一头牛,社会成本都包括畜养者的私人成本加上草场质量受损的不利影响的旁观者的成本。

公共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对外部性做出反应。

以使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状态。

1. 政府可以通过命令与控制进行直接管制,强硬的规则要求与社会公告督促私人决策者自己来解决问题。

直接管制包括使用法律规定或禁止某些行为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要求政府管制者了解相关特定行业以及诸行业可采用技术的详细信息。

显然,在实际操作层面,完全掌握特定行业和相应技术的整体信息仍是比较困难。

在理论层面上,新旧制度经济学如桑塔菲学派对个体利他偏好如何内生于制度之中,政府在政令与部分制度的转化方面可以有所创新。

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受到个体选择与群体选择共同作用,由私人决策汇合而成社会制度可以降低群体内部异质性,增强群体选择压力促进有利的群体偏好演化。

2. 政府不实行管制,通过市场政策向私人提供激励,使外部性内在化。

如对有负外部性的活动进行征税。

畜养者在决定牧养多少牛时,将不得不考虑税收使其支付的外部成本。

在经济学中,这种用于应对负外部性影响的操作方法有“矫正税”或“庇古税”、“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翻。

一种理想的矫正税应该等于由负外部性活动引起的外部成本。

实现了政府收入增加和经济效率提高的双重目的。

因此,相比较于第一种解决途径,经济学家更倾向于通过税收,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合理控制“牛群数量”。

污染许可证”的出售。

正体现出政府帮助据以界定产权的方法。

二)道德规范与慈善行为:伦理学的问题意识由外部性引起的市场无效,并非必须借由政府行为进行解决。

在某些情况下,私人解决方案亦可实行。

伦理学即关于如何制定和实行优良道德规范的科学。

为应对外部性问题提供软性约束和德性行为。

1. 一定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有助于应对公共危机。

快乐主义是任何一个开始对伦理学进行思维的人很自然地得到的第一个结论。

”快乐主义之流行主要由于自然主义谬误。

而伦理行为可以增进整个社会和成员个体的利益总量。

自我品德之心引导趋善避恶的人性方向。

“无私利他的正道德价值最高,是伦理行为最高境界的应该如何”,“利他主义便是把无私利他奉为评价行为善恶的惟一准则的伦理观。

便是把无私利他奉为评价行为善恶的道德总原则。

”墨家与基督教伦理观有同等利他主义精神,而儒家与康德的伦理观则是差等利他主义(爱有差等)。

在它们看来,道德之目的在于保障社会存在发展,抑或在于完善自我品物捐赠基于高等教育对社会的正外部性;非营利组织的捐款筹 资,指向某一环保行动或社会拯救。

己他两利的道德价值介于无 私利他与单纯利己之间, 源于伦理行为境界和道德善原则。

强化 现实社会的多元道德情状。

整合不同类型的精英, 也使私人市场 依靠各方的利己来解决问题。

美国政府就有扣除慈善捐赠的税制 以鼓励外部性的私人解决路径。

三、从治理理论到第三部门:政治学与管理学路径恰是基于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政治学、 社会学等不同视角皆将制度作为研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主要方法。

社会中大量存在的搭便车现象。

政治学的公共政策学派在思考解 决对策时提出迥异于国有化方案和私有化方案的另一条道路。

一个治理良好的社会,政治行为得到合理的规制,无论作为治者'还是‘治于人者'。

都能够在制度化的规范中行动。

而大多数制度不纯粹是市场或国家的, 公共制度与私有制度互为 依存。

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模式中,公共服务部分由政府提供, 社会的竞争机制应扮演自我角色应对政府失效。

奥斯本提出“自我更新的体制”。

意欲从核心战略、后果战略、顾客战略、控制业家式思维的公共部门。

全球治理委员会将治理界定为各种个人和制度、 公共和私营 部门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总和, 以持续的互动作为表现形格。

2. 社会个体选择慈善行为解决外部性问题。

校友财睹视 战略和文化战略五个层面人手,再造一种具有内在改进动力和企态,不限于正式制度。

詹姆斯?罗西瑙认为,如果制度和组织的施行完全依靠暴力和强制。

那只是政府而非治理。

要证实治理体制存在就必须研究规范、规则、程序和制度的本质……无需强制的服从”,这些以共同目标为支撑活动的管理主体不一定是政府。

无须依靠国家强制。

盖伊?彼得斯提出了市场式政府、参与式国家、弹性化政府和解制型政府四种政府的治理模式。

政府的治理形式应当以社会需要的服务质量为考察点。

探索新机制以提升政府效能。

民主政府、法治政府、多中心自主治理结构是公共政策质量的制度基础。

不同研究视角的危机解决路径受到诸多因素阻碍,除社会个体在分析周遭环境结构的高度复杂性和交易困难外,涉及预测能力的匮乏、信息和信任缺失等。

奥斯特罗姆围绕新制度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层面,提出第三道路的有益尝试。

其自主治理理论曾以公共池塘资源为例,提及宪法选择和集体选择过程,为制度化解决途径设计若干原则。

布坎南将外部的基于历史经验的经济分析和内部的个人激励结合视为应对有效改革的必备路径,个人和集团“寻求租金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性浪费’……总的投资将远远超过政治许诺创造的收益”。

社会选择中,不同个体的个人行为之间具有基本的依赖关联。

政府并不完全是公益的代表,其政策倾向多少会受到官员之间利益博弈的影响。

该理论尽量地使我们对集团决策的结构性特征做出某些基本的预测。

将政府失效与市场失效一并提及。

此外。

诺斯、谢普尔思和威廉姆森等学者对制度运行的诸多研究。

启发了公地悲剧、囚徒困境、集体行动困境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自主治理突破了正式权威和规章制度,使社会的合法治理权不为政府所垄断。

非政府组织、跨国企业、利益集团等其他主体, 均可参与到国家治理过程当中,同政府一并构成了国家内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调节系统。

中国的社会中介组织近似于西方的第三部门,基本涵盖了除政府和盈利企业之外的所有法人组织,被视为一种区别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社会中介机制。

国家治理语境为集体行动提供政治领域的民主、参与、自治等理念,以及契约、谈判、交往、协商等话语,而国家治理过程的参与、谈判和协商有助于政府在角色转换中强化公共危机应对的现实路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