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新统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精品公开课教案
新统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精品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梁国杨家九岁的儿子孔君平诣其父,恰其父不在,孔君平赠糖饼而离去。
儿子不知糖饼为孔所赠,孔问其父何时归,答以出猎未还。
孔又问:“君平何不候父归?”答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幽默中含有峭拔的机智,尖锐的讽刺。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文言文的学习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表达,以及课文中的幽默和讽刺。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课文译文3.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呈现(10分钟)教师用幻灯片或板书,将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关注。
同时,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古人的语气、神态,体会课文中的幽默和讽刺。
教师及时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对照译文,理解课文中的文言文表达。
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5.拓展(10分钟)讨论:课文中孔君平的回答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文言文行文简要精当的特点,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感受《世说新语》这本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精练的语言。
语言运用: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思维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审美创造:尝试阅读《世说新语》,激发阅读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课文不足百字,行文简要精当。
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
课文颇有趣味,尤其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
主客两人,一个说得巧,一个答得妙,表现出斗智的乐趣。
课文配有一幅杨梅插图,与文中“为设果,果有杨梅”相照应。
这是这杨梅引发了主客之间一场风趣的对话。
插图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杨梅,并理解杨梅是故事中的一个关键事物。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聪”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借助重点语句,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幅图片分别出自什么故事吗?孩子们真棒,司马光七岁想出砸缸救友的办法,曹冲七岁想出称大象重量的办法,他们的聪明机智让人折服。
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认识另外一个聪明机智的九岁孩子——《杨氏之子》。
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大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同学们,读了课题之后,谁能说说课题的意思。
师:这么说,我姓韩,我就是韩氏之女,你能试试像我这样介绍自己或者同桌吗?2.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吗?这篇文章出自哪里?《世说新语》,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注释知道的。
非常棒,通过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学习文言文。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阅读文章内容,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引导学生感受人性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学生能够准确复述课文内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隐含含义,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2.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审美情感,感受人性美好的力量。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准备相关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启发性问题或者图片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2. 文本解读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进行课文解读,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
3.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激发学生的思维。
4. 情感抒发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课文中人物命运的看法和感受,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体验。
5. 思考探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6. 归纳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思路,确保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课堂延伸可以设计一些延伸活动,比如角色扮演、写作、小组合作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七、课堂作业布置阅读相关资料或者书写读后感等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和情感体验。
八、反思与评价教师可以对本节课进行评价,总结教学得失,认真倾听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的方法。
通过以上的内容展开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杨氏之子》中的精彩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情怀。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熟读成诵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孔君平听了杨氏子 的话会是什么反应。 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暗想: 我原本是想借杨梅的“杨”和姓杨的
“杨”字一样,来考考这个孩子,看他是 不是真的非常聪明,没想到,他居然将我 的姓和孔雀的“孔”联系起来反问,回答 得又是那样婉转,真是了不得!于是他笑 着说:“耳闻杨氏之子甚聪惠,今日一谈, 果然名不虚传哪!真是可喜可贺!”
第1课时
要是我问你,你会说话吗?一定有许多同学不 以为意,认为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如果我 再进一步问,你能把话说好吗?你又会怎样回答呢? 会说和说好可不是一回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 们将走近一些善于表达的人,看看他们是怎样说话 的,从中体会其语言表达的幽默和风趣,感悟语言 表达中智慧的闪现。我们先去认识谁呢?
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杨氏 子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 用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 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 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 孔君平无言以对。
从杨氏子巧妙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杨 氏子的什么特点?
要想了解到更多像杨氏子这样聪慧的人 的故事,推荐大家阅读《世说新语》。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文言文, 你能回忆一下我们都采用了哪些方 法吗?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 多读。
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的 语言香气,有“唇枪舌剑”的语言战争,有 “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有“舌战群儒”的 语言典故,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 许多乐趣。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恰当地使用 语言,远离粗俗的字眼,唇齿间流露幽默、风 趣的智慧语言。杨ຫໍສະໝຸດ 子思维非常敏捷,语言也机 智幽默。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故事《杨氏之子》,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的价值观念。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解释课文内容。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短的写作练习。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杨氏之子》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熟练掌握生字词的音、义、用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杨氏之子》中的隐含含义。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准备1.备好故事《杨氏之子》的教材。
2.准备好教学课件。
3.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目和作业。
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故事《杨氏之子》的背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第二部分:学习篇(25分钟)1.同学们跟读故事《杨氏之子》,教师解释其中生字词的意义,正确读音和用法。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第三部分:拓展(15分钟)1.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教师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进行联想和思考。
第四部分:巩固(15分钟)1.布置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进行答题。
2.讲解练习题目的答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第五部分:作业(5分钟)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杨氏之子》的故事情节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故事《杨氏之子》的理解程度较高,但在写作环节中表现普遍较弱。
在后续教学中需要加强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七、课后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
2.学生可以在同学间互相讨论整理,在下节课进行分享。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杨氏之子》的理解更加深入了解,并且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得到了提升。
希望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够持续引导学生继续探索这个故事背后的更多寓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1 杨氏之子》教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1 杨氏之子》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21 杨氏之子》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讲述了一个聪明机智的杨氏之子,在父亲的朋友孔君平面前,巧妙地避开了孔君平的追问,表现出了他的聪明才智。
本课的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寓意深刻,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有一定的把握。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和寓意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的寓意,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环境中,增强学生的代入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教学视频或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或图片,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或图片,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杨氏之子的言行举止,让学生初步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教案(公开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杨氏之子》的含义和主题;–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熟练朗读课文;–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语;–知道课文中的生动语言和描述方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感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课文情节的喜爱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家庭孝敬的认识和重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词语;–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一些意境和情感描写。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板书、课件、教材相关素材。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温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课前小组讨论、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子欲养而亲不在”这句话的含义。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学习新课1.师生共同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解释生词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三、讨论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杨氏之子的行为对父母的意义和影响。
激发学生对家庭孝敬的认识。
四、拓展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活动,让学生发表对课文的感想和理解。
五、作业布置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或故事延续。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整体较好,但在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写方面还需加强。
下节课要结合课文内容,加大情感指导,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
以上为教学计划,借此启发学生对于《杨氏之子》这篇文章的理解,希望能帮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章内涵,继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1《杨氏之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五下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杨氏之子》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本单元重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思维过程,这是对第六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人物思维过程”的一个提升与巩固。
再结合新课标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相关要求:“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并思考成语、对联、谚语、绕口令等多种语言现象的特点,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因此确定本单元应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和呈现教学。
大情境设定为“幽默达人我来当"。
分为四个子任务:1.七嘴八舌讲笑话;2.品味语言享智慧;3.读漫画写生活;4.幽默达人评选会。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甚聪惠”的杨氏之子。
本文的学习对应子任务2,重在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
首先是“善听"。
“此是君家果”是在以“杨梅"和“杨姓”的联系开玩笑,杨氏之子听懂了言外之意;其次是“妙答"。
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应声答”,反应敏捷;二是也在对方的姓上做文章,同样幽默风趣;三是应答中用了“未闻"二字,委婉、得体,不失礼貌。
【学情分析】文言文语言凝练,不易理解,很多语言有别于现代文的语言习惯。
五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文言文及文言文学习经验,有一定的自主理解古文的能力。
但是要尝试掌握文言文的自主学习策略,还需要一个逐步练习实践的过程。
尤其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凝练的文字厘清思维过程,体会语言的智慧,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兴趣,尝试运用风趣语言,不断去锤炼自身语言,有一定的难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让学生通过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教学难点】理解古文的意思。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在前几节课中学到了两首写小孩子的古诗,一起来读读。
(课件出示)刚才,我们背的都是古诗。
古诗语言简短,但是意韵丰富,诵读起来朗朗上口。
一、导入新课1.古人写的诗叫古诗,那古人写的文章叫——古文。
古文又叫文言文,它语句简短,字词的意思与我们现在的语言文字差别也很大。
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去学一篇文言文,去认识一个聪慧的小孩。
板书课题。
读一读课题(生读)杨氏之子。
2.谁知道课题的意思?“氏”指的是(姓氏)。
这里的“之”指的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老师姓刘,在古代就称作——那你就是—()之子二、接触文本,读通课文,理解句子意思1、学习文言文,朗读很重要,你们会读吗?先请大家打开课本48页,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板书:读)2、指名读。
第一次读就读得字正腔圆,真了不起。
正音:“为、应”。
3、听老师读。
听老师怎么读出古文的韵味,在哪些地方做了停顿。
出示课文,生自由反复读读。
男生读,注意了停顿,如果能用气息把词语连起来会更有古文的味道,齐读。
4、大家读得很好。
怎样学好文言文呢?常用的一个方法是借助书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板书),把文言文的字词变成一句一句的话来理解。
(课件)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说的方法自学课文。
要求 1.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情?2.逐字逐句地理解课文。
三、出示填空,检查自学情况1.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文章主要讲了杨家小儿才()岁,是个()的孩子。
《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
《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杨氏之子》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对话导入:师生对话,要求学生相对应地用一句话回应老师师:a、同学们好;b、同学们真可爱;c、同学们真精神。
通过对话让学生初步领会语言的精妙。
接话: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课件出示以上两句话,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
二、揭题,初识文言文。
1、刚才我说的话和我们平时说的有什么区别?2、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在以往的积累运用中也学习过,谁能说一句给大家听?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为文言,用这样的语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课件出示课题)三、初读读通顺。
1、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请大家打开书,读一读,看看什么感觉?读一遍,说说什么感觉。
2、请一位同学读,正音,正确朗读。
注意指导为、应的读音,注意断句。
3、去掉标点读。
四、再读读明白。
1、同学们读得很流利也很正确,我相信你们还能读懂。
下面就请大家再认真读一读,看看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在旁边做个记号,等等我们来交流。
2、生读书自学。
交流。
3、把这篇文章的意思讲一讲?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很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课文,讲述了梁国杨氏之子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文章通过杨氏之子对孔君平的回答,展现了孩子的聪明才智。
教材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文言文断句,理解重点词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道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但此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学生需要通过反复朗读和理解,才能掌握文章的主旨。
此外,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断句和朗读节奏还需进一步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学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所表达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断句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道理,学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场景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辅助学生理解。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模仿。
3.相关资料: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方便学生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模仿。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借助课件,展示课文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文言文断句和朗读节奏。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一篇古代汉语寓言故事,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故事讲述了一个聪明机智的杨氏之子,通过他的聪明才智,解决了一个难题,并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本文旨在通过故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的汉语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汉语词汇和句型。
然而,对于一些复杂的词汇和句型,他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可能对古代汉语的故事有一定的陌生感,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运用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
2.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和寓意,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和思维能力。
3.能够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故事的内容和寓意,掌握故事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词汇和句型,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五. 教学方法1.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2.互动式教学: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任务型教学:通过完成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运用到实际中,巩固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准备教材和教案,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和连贯。
2.多媒体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具,如PPT、图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3.作业和测试题:准备作业和测试题,用于巩固和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你们听说过杨氏之子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
2.呈现(10分钟)朗读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
然后,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21课,本课主要讲述了杨氏之子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文章通过杨氏之子机智的回答,展示了他的聪明才智。
本课的生字词有“孔君平、诣、乃、呼、设、果、杨梅、未闻、夫子、家禽”等,需要学生在课堂上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大意。
但是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还是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对于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可能还不熟悉,需要教师重点讲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文中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不太了解,也需要教师的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会通过查阅工具书和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难点: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学会通过查阅工具书和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生字词卡片:用于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生字词。
3.PPT课件:用于呈现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正确地朗读课文。
然后教师呈现PPT课件,呈现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精品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精品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杨家之子杨修在曹操面前巧妙地应对曹操的故事。
通过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应对,展现了古代少年智者的形象。
本课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杨修的聪明才智,并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但对于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可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可能对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不太了解,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杨修的聪明才智,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文中的一些句子和词语的含义,以及对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课文朗读的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相关资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杨修的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杨修是一个怎样的人?2.呈现(1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杨修的聪明才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配合,体会角色的情感。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精选三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精选三篇篇一:杨氏之子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背诵课文。
3.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过人,感悟古文韵味,初步培养学生喜爱古文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读懂故事,品味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
2.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在古代梁国,有一姓杨家的孩子九岁了,特别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拜访孩子的父亲,恰巧孩子父亲不在家,于是孔君平把孩子叫了出来,想考验一下他是不是像传闻一样聪明。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孔君平是怎样考验这个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杨氏之子》。
(板书课题)2.解释课题: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生说意思,师归纳)二、初读课文,检查朗读1.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3.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读法。
4.学生练习朗读。
5.同学们,读完课文有什么感受吗?(生畅谈)6.多种形式朗读,学生点评。
(自由读、指生读、同桌读、集体读)三、再读课文,理解意思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自主理解课文。
2.用现代语言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在说的过程中找出不能理解的词句,全班交流。
(在进行过程中,强调“杨、孔、君、夫子”等关键词,引起学生注意)预设:惠:同“慧”,智慧。
诣:拜访。
乃:就,于是。
示:给……看。
君:您。
古时敬称。
闻:听说。
禽:鸟。
夫子:古诗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文中指孔君平。
3.指名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然后串连起来,说一说全文的意思。
4.理解了每句话的意思,现在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5.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你对杨氏之子了解多少?(2)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他们谈了些什么?你从哪句中知道的?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说一说?(生举手说)二、体会语言的艺术与精妙导语: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觉得哪句话最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妙在哪儿?预设:1.你说杨梅和我是一家,在姓氏上和我开玩笑,我说没听过孔雀和你是一家,也从姓氏上回敬给你。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精品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世说新语》。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杨氏之子孔君平与杨氏夫妇的对话,展现了杨氏之子聪明机智、善于应对的特点。
课文语言简洁、幽默,充满智慧,对学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文言文也有了一定的接触。
但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式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还有些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同时,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为……所……”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用心倾听、善于思考,做一个聪明、有修养的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难点:理解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词语,如“为……所……”、“乃……也……”等;引导学生学会用心倾听、善于思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辅助教学。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参考资料:收集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杨氏之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优质课比赛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优质课比赛教案一.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一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梁国杨氏之子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个故事表现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应答。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习古文的语言特点,同时也能够从中领悟到应对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文的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课文中获取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应答,培养学生的应对问题的能力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寓言,领悟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应答。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答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多媒体教学设备3.课文注释资料4.学生学习资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杨梅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杨梅的特点,进而引出课文《杨氏之子》。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插图,让学生结合插图,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示范课教学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21《杨氏之子》优质示范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杨氏之子》是一篇古代寓言故事,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本文讲述了梁国杨家的儿子孔君平,年僅七歲,聪明過人,勤奋进取,深受父母和老师的喜愛。
有一天,孔君平在市場上幫助父母賣瓜,因其智慧敏銳,解答了一位顾客的疑惑,得到了众人的赞赏。
本文通过孔君平的故事,展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聪明才智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然而,对于古代寓言故事的解读和深入理解,仍需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家庭教育和品德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进一步体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聪明过人”、“勤奋进取”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学生解读课文、理解寓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父母、孝顺长辈的品德;懂得在现实生活中,要像孔君平一样,善于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解读课文寓意,培养学生家庭教育和品德教育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案例教学法:分析孔君平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图片、生字词、重点句子等。
2.课文音频:准备课文朗读音频,方便学生跟读、模仿。
3.教学道具:准备与课文相关的人物道具,增强课堂氛围。
4.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合作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market 场景,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新人教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21杨氏之子》是人教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个聪明机智的杨氏之子,在父亲的朋友做客时,巧妙地拒绝了客人想要儿子陪酒的要求,表现了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课文语言简练,情节紧凑,富有教育意义,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对于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学生尊敬长辈,懂得礼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分析杨氏之子的聪明才智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相关阅读材料: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供学生拓展阅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有关聪明孩子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聪明孩子的关注,进而导入课文《21杨氏之子》。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优质教案
21杨氏之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大意。
品读句子,体会语言的巧妙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读中受到启迪,享受学习收获,体味不断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课文大意,体会人物语言的机智。
难点:从文中人物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机智。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历代许多杰出人才,他们从小就在生活学习中展露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曹植做七步诗等。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古代文献记载中的一个孩子的言谈机智的故事。
(板书课题:杨氏之子。
)这个孩子就是杨氏之子。
齐读课题。
说说课题的意思:姓杨人家的孩子。
氏,姓氏。
引导学生说说议议,比较“×氏之子”与“×氏之女”的区别。
二、读出停顿、读通课文。
《杨氏之子》是古代文献《世说新语》中的一个小故事,是用古代的书面语言记载的,这就是文言文,跟我们平时学的白话文很不一样。
同学们是不是对这样的文章很好奇啊?那就让我们都来感受一下吧!1.出示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交流: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2~3人读课文,随机重点指导读准“为(第四声)”,“曰”,“应(第四声)”。
3.大家从影视作品中看到过古人朗读诗文时的样子吗?在古代读文章是很风雅的事,古人读文章时很注意停顿、节奏和韵律。
(教师范读)4.边听边用笔在文中做上记号:你们听出了老师读的哪里和你们的停顿和节奏不一样?交流:预设一: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注意“甚”读重音。
预设二: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注意“诣∕其父”之间和“乃∕呼儿出”之间的停顿。
讲解:孔君平是一个人的名字。
预设三: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注意“指以示儿∕曰”之间和“此∕是君家果”之间的停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单元内容概述】【单元核心目标】1.阅读风趣的文章,不仅从中得到愉悦,还能感受到语言表达中的智慧。
2.能够抓住人物对话中的谐音,文章修辞(类比、拟人等),自我调侃,遣词造句等处感受语言的幽默、风趣。
3.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勤于思考,从中获得启示,尝试着仿照文章的表达方式,运用形象的类比等修辞,生动有趣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了解“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艺术形式。
多采用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或形式,表达作者对于世人人情的看法。
能够从漫画标题、提示语、内容等角度欣赏和思考。
【单元任务群目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1.了解颜体楷书的基本知识,初步感受《颜勤礼碑》等颜体书法的魅力,增强对书法文化的热爱。
2.组织一次讲笑话比赛,并积极参与其中。
【单元任务群设计】21 杨氏之子【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文言文行文简要精当的特点,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感受《世说新语》这本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精练的语言。
语言运用: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思维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审美创造:尝试阅读《世说新语》,激发阅读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
【课前解析】《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课文不足百字,行文简要精当。
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
课文颇有趣味,尤其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
主客两人,一个说得巧,一个答得妙,表现出斗智的乐趣。
课文配有一幅杨梅插图,与文中“为设果,果有杨梅”相照应。
这是这杨梅引发了主客之间一场风趣的对话。
插图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杨梅,并理解杨梅是故事中的一个关键事物。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聪”等4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5.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聪”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你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文言文吗?(出示课件3)2.出示图片,学生举手回答。
3.教师引导:古文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它语言凝练,意义深远。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
有谁还记得《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于哪部文学作品吗?(点生回答)预设:《世说新语》4.教师过渡:你记得可真牢。
今天这篇文言文同样选自于《世说新语》。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作者刘义庆。
(出示课件4)5.简介《世说新语》,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5)6.教师导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第21课,《杨氏之子》。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板书:杨氏之子)7.理解课文题目(出示课件6)(1)教师提问:读了课题之后,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吗?(2)理解“氏”的意思(3)借助老师的提示,说一说杨氏之子是什么意思。
(姓杨人家的儿子)(4)教师引导:这么说,我该是胡氏之女,你能试试像我这样介绍自己或同桌吗?(5)点生回答8.教师小结:读文言文、学文言文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君不见古人读书摇头晃脑,读得有滋有味吗?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教师播放范读,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
(出示课件7)2.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教师引导:《杨氏之子》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教师指导认字(1)课件出示“诣”“禽”,全班拼读。
(出示课件8)(2)去拼音点生读。
(3)教师指导:同学们,“禽”是象形字,本义:走兽总名。
“擒”的本字。
我们可以通过它的汉字演变过程来记住它。
4.教师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课文要求书写的生字。
(出示课件9)(2)生字归类:上下结构、左右结构(3)学生把生字书空两遍。
(4)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梁”——教师提醒:上下两部分占位大体相等,上半部分的“言”和“办”要紧凑,下半部分的撇、捺要舒展。
(出示课件10)“禽”——教师提醒:上窄下宽,点写在田字格竖中线上,中间的“凶”稍扁,“冂”下部略微内收。
(出示课件11)(5)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重难点字。
(6)教师巡视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提出要求: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杨氏之子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出示课件12)2.点生回答预设:孔君平3.课件出示孔君平简介,点生朗读介绍。
(出示课件13)4.课件出示课文主要内容填空,点生填空。
(出示课件14)5.指导朗读(1)教师引导:再读课文,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些,并在课文上标注出停顿处,把课文读通顺。
(出示课件15)(2)课件出示句子,完成课后习题第二小题。
(出示课件16)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教师示范朗读:先听老师朗读,注意认真听,根据老师的朗读,尝试划出停顿节奏和重音。
(4)课件出示停顿线和重音。
(5)全班齐读,读出停顿和重音。
(6)课件出示全文,教师引导:好多人认为文言文难学,其实学好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读。
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件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
下面,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
(出示课件17)(7)提示注意“为”“应”的读音。
(8)教师带读,学生跟读,自读。
四、借助注释,疏通文意1.教师引导:课文大家已经读得很熟了,相信大家也能大概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
读完以后同桌可以互相交流。
(出示课件18)2.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反馈(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先看到课文的第一句话。
(出示课件19)点生说一说句意。
预设:在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2)教师继续引导: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他的性格特点,谁来说一说。
预设:人物是杨氏子,人物特点是很聪明。
教师小结:像这样交代了故事主要人物和性格特点的句子,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总起全文。
(3)课件出示第二句。
点生说一说句意。
(出示课件20)预设:孔君平来拜访这个孩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孩子出来。
(4)教师追问:从这句话我们看出杨家和孔家的关系怎么样?预设: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他和孩子也很熟。
(5)课件出示第三句。
(出示课件21)教师提问:通过注释我们可以知道“为”是替、给的意思,“设”是摆放、摆设的意思。
那是谁为谁设果呢?预设: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
教师继续问:那你能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预设:孩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6)课件出示第四句。
(出示课件22)教师引导:在这句话中,又出现了省去主语的情况,请问孔君平指给孩子看的是什么?(点生回答)预设:杨梅教师提问:现在谁可以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呢?(点生回答)预设: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7)课件出示第五句。
(出示课件23)教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技巧了,难不倒你们。
借助注释,大家尝试着一起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预设:孩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4.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分析,相信同学们都已经知道知道每句话的意思了。
现在请你在四人小组中互相说说这篇古文的大意。
(1)学生在四人小组说故事主要内容(2)指名说说故事主要内容(3)课件出示全文翻译(出示课件24)5.教师小结:故事中,孩子用巧妙的语言回答了对方的玩笑话。
下节课我们继续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出示课件25)五、课堂演练、课后作业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6、27)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21.杨氏之子孔君平杨氏之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重点语句,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2.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体会巧妙,感受机智1.教师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儿童——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的机智体现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出示课件28)2.读课文,思考:故事中,杨氏之子只回答了孔君平一句话,为什么就说他“甚聪惠”呢?(出示课件29)(点生回答)预设:主要表现在他回答孔君平的话语上。
3.教师过渡:那我们就聚焦这一句话,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30)4.教师提问:孔君平为什么要这样说?预设:他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氏。
5.教师小结:由杨氏想到杨梅,再想到君家果,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有趣。
谁能把孔君平话里的风趣与调侃读出来呢?6.教师示范朗读,指导朗读。
教师继续引导:面对孔君平说的话,杨氏子是怎么说的呢?谁能读一读。
(出示课件31)7.教师提问:从杨氏子的回答,你感受到妙在哪里?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1)同桌交流(2)全班分享汇报,教师相机点拨(3)预设:孩子马上听懂了对方是在用姓氏打趣,他想到孔君平的姓氏,又联想到孔雀的第一个字也是孔,便说:“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4)教师小结:由孔君的姓想到孔雀,再想到夫子家禽。
果然是妙啊。
8.教师引导:孔君平和杨氏子都分别在姓氏上做了文章。
(出示课件32)这样一说一答,构成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故事读到这里,说一说,你觉得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预设:杨氏之子是一个反应快、思维敏捷的孩子。
9.教师过渡:杨氏子不仅聪明,身上还有一个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课件出示句子)(出示课件33)比一比这两句话的异同,为什么孩子不直接说“孔雀非夫子家禽”?预设:第二句话回答更婉,显得有礼貌。
教师小结:是啊,孔君平是长辈,杨氏子的回答婉转,表现了应有的礼貌,而且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使孔君平无语可答了。
让我们再读读这段对话,体会本文风趣的语言。
(出示课件34)二、发挥想象,熟读成诵1.教师引导:听了杨氏之子的妙答,孔君平会有什么反应?请展开想象说一说。
(出示课件35)2.全班交流分享。
预设:孩子,你真厉害!老夫甘拜下风。
3.同桌互演,教师点评。
4.教师引导:同学们,假如明天“李君平”来拜访,李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杨氏子应该如何回答?(出示课件36)预设:儿应声答曰:“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
”教师追问:如果是“李君平”“石君平”来呢?同样的情况,杨氏子应该如何回答?预设:儿应声答曰:“未闻石榴是夫子家果。
”预设:儿应声答曰:“未闻龙眼是夫子家果。
”5.教师小结:看来你们也“甚聪慧”。
6.教师引导:课文学到这里,你能来概括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