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润滑系统培训

合集下载

发动机润滑系统培训课件PPT

发动机润滑系统培训课件PPT
若素素材
机油泵构造和工作原理;机油滤清器类型、构造和工作原理;机油散热器类型、 构造和工作原理;
四、 曲轴箱通风 曲轴箱通风作用与方法。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一、润滑系功用
①润滑 ②密封
③冷却
利用油膜减少机件间的磨损
若素素材
利用油膜防止燃气的泄露
润滑油可以吸收热量
④清洁防锈
带走金属屑、杂质及酸性物
国产夏利、日本马自达等轿车发动机采用
链轮
壳体 若素素材 内转子 限压阀
外转子
若素素材
泵盖
转子泵工作原理
• 内、外转子间四个工 作腔 • 当一工作腔从吸油腔 转过,容积增大,产生 真空,吸油 • 工作腔转到与压油腔 相通时,容积变小,油 压升高,压油
泵壳
若素素材
进油腔
若素素材
内转子 外转子
出油腔 机油
c.叶片式机油泵
• 偏心转子、叶 片、弹簧及泵壳 等零件组成 • 叶片、转子和 泵壳三者间的容 积变化而工作
叶片
若素素材
泵壳
若素素材
转子
2、机油滤清装置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1)功用:对不断循环的机油进行过滤,清除机油中的 各种杂质,清洁润滑机油。
(2)类型:机油集滤器机油滤清器 a.机油集滤器
• 一般为金属丝滤 网,装在机油泵之 前,串联在油路中 • 主要是用于防止 机油中一些颗粒较 大的杂质进入机油 泵
• 机油散热器和机油滤 清器做成一体,对机油 进行冷却
机油
若素素材
冷却水
若素素材
机油 散热器
滤清器
4、油底壳和油尺
(1)油底壳
• 油底壳又称机油盘,收集和贮
若素素材

润滑系统培训计划

润滑系统培训计划

润滑系统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和意义润滑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于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润滑系统可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维修成本。

因此,对润滑系统进行培训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设备维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培训对象润滑系统培训适用于机械维修工程师、润滑工程师、设备操作员等涉及到设备运行和维护的人员。

三、培训内容1. 润滑系统的基础知识润滑的概念、作用、分类、润滑剂的性能和特点、润滑脂的性能和特点等。

2. 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润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各种润滑系统的适用范围、工作原理、优缺点、应用和维护。

3. 润滑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润滑剂的选择、加注和更换、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常见润滑系统故障及处理方法、润滑系统维护的注意事项。

4. 润滑系统的管理与优化润滑计划的制定、润滑管理的方法与工具、润滑系统的优化与改进。

四、培训形式1. 理论培训通过讲解ppt、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润滑系统基础知识、工作原理、维护与故障排除等内容的讲解。

2. 实践培训通过参观实验室、设备现场、演示现场等形式进行现场操作实践,掌握润滑剂的选择、加注和更换、故障排除等操作技能。

3. 培训考核通过理论考试、操作考核等形式对培训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考核。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1. 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培训地点公司内部培训室、实验室、设备现场等。

六、培训设施和设备1. 培训设施投影仪、白板、实验室、设备现场等。

2. 培训设备润滑系统设备、润滑剂、工具、保护用品等。

七、培训师资1. 内部培训师公司内部润滑工程师、维修工程师等具有润滑系统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人员。

2. 外部培训师具有润滑系统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或机构。

八、培训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对培训过程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九、培训后续跟踪对培训人员进行定期跟踪,检查其在工作中应用培训知识的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实际操作和技能培训。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件--汽车发动机润滑系培训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件--汽车发动机润滑系培训
的摩擦和磨损。此外,由于润滑油的循环流动,还具有对摩擦面清洁、冷却、密封、减振和防锈等作 用。发动机润滑油,简称发动机油,俗称机油。
1、润滑作用: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如曲轴与主轴承、活塞与汽缸壁、正时齿轮副),减小摩擦阻 力和磨损,减小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2、清洗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和其他异物。 3、冷却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还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6%~14%的热量),维持零件正常 的工作温度。 4、密封作用:在运动零件之间(如活塞环、活塞裙部表面与汽缸壁之间的环形间隙)形成油膜, 提高它们的密封性,有利于防止漏气或漏油。 5、防锈蚀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防止腐蚀生锈。 此外,润滑油还可用作液压油,如液压挺柱,起液压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并减 小振动,起减振缓冲作用。 二、发动机的润滑方式 因发动机各零件的载荷大小、运动速度及所处位置各不相同,所以各配合面所要求的润滑强度和 润滑方式也不尽相同。按是否对机油加压分为压力式润滑和非压力式润滑;按机油是否循环使用则分 为循环式润滑与非循环式润滑。
五、机油的更换 汽车发动机中的机油在使用中会有质和量的变化,必须定期更换。如果不定期更换,则会导致油泥、积炭
等沉积物,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乃至整车的使用寿命。 更换机油时,应按汽车制造厂家推荐的换油周期并考虑车辆的使用条件等因素进行。不同车型的换油周期
是不同的,如桑塔纳、富康轿车厂家推荐的换油周期为7.5×103km,东风载货车厂家推荐的换油周期为4 ×103km,沃尔沃B10M大客车厂家推荐的换油周期为2×104-4×104km。
精品培训示范教材
12
项目七 发动机润滑系
⑵外啮台齿轮式机油泵的结构 图7-8所示为东风EQ6100–1型发动机外啮合

发动机润滑系统培训课件实用PPT教学课件

发动机润滑系统培训课件实用PPT教学课件

03 润滑系统的零件 天空,是大自然的一员,它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无时不刻都在展示着自己。天空的颜色变化多端。清晨时分,太阳刚刚升起,天空一片橙黄,像浓浓的火焰慢慢被水扑灭,缓缓转向了蔚蓝色。天空,是大自然的一员,它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无时不刻都在展示着自己。天空的颜色变化多端。清晨时分,太阳刚刚升起,天空一片橙黄,像浓浓的火焰慢慢被水扑灭,缓缓转向了蔚蓝色。天空,是大自然的一员,它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无时不刻都在展示着自己。天空的颜色变化多端。清晨时分,太阳刚刚升起,天空一片橙黄,像浓浓的火焰慢慢被水扑 灭,缓缓转向了蔚蓝色。天空,是大自然的一员,它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无时不刻都在展示着自己。天空的颜色变化多端。清晨时分,太阳刚刚升起,天空一片橙黄,像浓浓的火焰慢慢被水扑灭,缓缓转向了蔚蓝色。 天空,是大自然的一员,它从来都不 是一成 不变的 ,而是 无时不 刻都在 展示着 自己。 天空的 颜色变 化多端 。清晨 时分, 太阳刚 刚升起 ,天空 一片橙 黄,像 浓浓的 火焰慢 慢被水 扑灭, 缓缓转 向了蔚 蓝色。 天空, 是大自 然的一 员,它 从来都 不是一 成不变 的,而 是无时 不刻都 在展示 着自己 。天空 的颜色 变化多 端。清 晨时分 ,太阳 刚刚升 起,天 空一片 橙黄, 像浓浓 的火焰 慢慢被 水扑灭 ,缓缓 转向了 蔚蓝色 。天空 ,是大 自然的 一员, 它从来 都不是 一成不 变的, 而是无 时不刻 都在展 示着自 己。天 空的颜 色变化 多端。 清晨时 分,太 阳刚刚 升起, 天空一 片橙黄 ,像浓 浓的火 焰慢慢 被水扑 灭,缓 缓转向 了蔚蓝 色。天 空,是 大自然 的一员 ,它从 来都不 是一成 不变的 ,而是 无时不 刻都在 展示着 自己。 天空的 颜色变 化多端 。清晨 时分, 太阳刚 刚升起 ,天空 一片橙 黄,像 浓浓的 火焰慢 慢被水 扑灭, 缓缓转 向了蔚 蓝色。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2.了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3.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二、教学内容1.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a.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减少摩擦,冷却发动机内部零件,清洗排出杂物,减少噪音b.润滑系统的构成:润滑油泵、滤清器、散热器、润滑油冷却器、油封等2.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a.干式润滑系统:特点是油气分离,发动机运行稳定,缺点是油温升高b.湿式润滑系统:特点是油气混合,油温稳定,缺点是油耗较高3.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a.定期更换润滑油和滤清器b.保持润滑油的正常油位c.注意发动机冷却器的清洁和通风d.及时检修和更换发动机油封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兴趣2.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润滑系统以及润滑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3.讲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润滑系统的适用情况4.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维护不当可能导致的故障和损坏5.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讨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重要性和维护保养方法,并形成小结6.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的小论文,字数不少于500字7.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图片和视频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2.阅读学生的小论文,评估学生对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和保养方法的掌握程度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汽车修理店或汽车生产厂家,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实际运行和维护情况2.组织学生进行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修和保养实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3.组织学生进行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案例分析。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模板(多篇)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模板(多篇)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模板(多篇)第1篇:发动机起动系统教案11 发动机起动系统一、复习提问1、电子点火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3、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工作原理?二、导入新课上一章我们学习发动机点火系统,这一章继续学习发动机五大系统之一发动机起动系统。

三、讲授新课11.1 概述(一)基本概念1、发动机的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自动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过程。

2、起动系统的作用:就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通过起动机将蓄电池储存的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带动发动机以足够高的转速运转,以顺利起动发动机。

3、发动机起动时,必须克服气缸内被压缩气体的阻力和发动机1/ 12本身及其附件内相对运动的零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克服这些阻力所需的力矩称为起动转矩。

4、能使发动机顺利起动所必需的曲轴转速,称为起动转速。

(二)起动方式发动机常用的起动方式有人力起动、辅助汽油机起动和电力起动机起动等多种形式。

1、人力起动即手摇起动或绳拉起动。

其结构十分简单,主要用于大功率柴油机的辅助汽油机的起动,或在有些装用中、小功率汽油发动机的车辆上作为后备起动装置。

2、辅助汽油机起动起动装置的体积大、结构复杂,只用于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起动。

3、电力起动机起动以电动机作为动力源。

当电动机轴上的驱动齿轮与发动机飞轮周缘上的环齿啮合时,电动机旋转所产生的电磁转矩,通过飞轮传递给发动机的曲轴,使发动机起动。

(三)起动预热1、进气预热装置为了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一些化油器式发动机的进气道上装有进气预热装置。

2、电热塞采用涡流室式或预燃室式燃烧室的柴油发动机,由于燃烧室2/ 12表面积大,在压缩行程中的热量损失较直接喷射式大,更难以起动。

3、起动预热锅炉有些重型汽车使用起动预热锅炉作为起动预热装置,将冷却液和机油加以预热。

4、起动液喷射装置它主要用于某些柴油发动机的起动预热。

5、起动减压装置它采用降低起动转矩、提高起动转速的方法来改善柴油机的起动性能。

汽车构造课件--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冷却系统培训

汽车构造课件--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冷却系统培训
以上海桑塔纳轿车为例(9-2): 第三节 主要零部件介绍
一、机油泵 1、齿轮式机油泵(9-5、9-4 、9-6 ) 2、转子式机油泵( 9-8.9 ) 二、机油滤清器(9-10) 三、机油集滤器(9-11) 四、机油冷却器(9-12)
第四节 曲轴箱通风装置 作用:节能、环保 结构及工作原理:
4
图9-2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示意(上海桑塔纳轿车) 1-旁通阀 2-机油泵 3-集滤器 4-油底壳 5-放油塞 6-安全阀 7-机油滤清器 8-中间轴 9-分油
9一水泵盖 10-水封座圈 11一球轴承 12一水泵轴 13-半圆键 14一凸缘盘 15一轴承卡环
16一隔离套 17一润滑脂嘴 18-水封环 19一管接头
A-进水口 B-水泵内腔 C一泄水孔
26
THANKS
27
道 10-曲轴 11-中间轴 12-限压阀 13-凸轮轴
5
图9-5 齿轮式机油泵结构(东风EQ6100-1型发动机)
6
图9-4 齿轮式机油泵工作原理 1-进油腔 2-机油泵主动齿轮 3-出油腔 4-卸油槽 5-机油泵从动齿轮 6-机油泵体
7
8
9
10
11
12
第八章 冷却系统
一、功用 带走高温零件多余的热量,保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
汽车构造课件7、8-
发动机润滑系统及冷却系统 培训
1
第七章 润滑系统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组成及润滑剂的选择
一、组成 二、润滑方式 三、润滑油的选择
第二节 润滑系的油路 第三节 主要零部件介绍
一、机油泵 二、机油滤清器 三、机油集滤器 四、机油冷却器 第四节 曲轴箱通风装置
目录
第八章 冷却系统
主要内容 一、功用 二、车用发动机冷却类型

润滑培训课件

润滑培训课件
一定的密封作用。
固体润滑剂
由固体粉末或薄膜组成,适用于 高温、高压或真空环境下的摩擦
部分,如轴承、导轨等。
摩擦、磨损与润滑关系
摩擦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中产生的阻力。润滑能够减少摩擦,从而降低能量消耗和 机械磨损。
磨损
摩擦过程中材料表面的损失或变形。润滑能够减少磨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将润滑油从油箱中 抽出,提供足够的 压力和流量。
油路
将润滑油输送到各 个需要润滑的部位 。
油箱
储存润滑油,保证 油量充足,同时沉 淀油中杂质。
滤清器
过滤润滑油中的杂 质和颗粒,保证油 的清洁度。
油压表
显示润滑系统的工 作压力,便于监控 和调节。
润滑系统工作原理阐述
01
02
03
04
油泵从油箱中抽取润滑油,经 过滤清器过滤后,通过油路输 送到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
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
防火措施
在润滑操作区域,必须配备灭火器等 消防设备,并定期检查设备的有效性 。
防爆措施
应急处理
在发生意外情况时,需要立即停止操 作,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如 启动应急停车装置、使用紧急排放装 置等。
对于易燃易爆的润滑剂,需要采取特 殊的防爆措施,如使用防爆电器、控 制润滑剂的挥发等。
06
CATALOGUE
总结回顾与互动环节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润滑剂的种类与特性
包括润滑油、润滑脂等,以及它们各 自的性能特点和使用范围。
润滑原理及作用
阐述润滑在机械设备中的重要作用, 如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冷却降温等 。
润滑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详细介绍润滑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 如油泵、油滤、油管等,以及它们的 工作原理和相互作用。

发动机润滑系统(一)ppt课件

发动机润滑系统(一)ppt课件
2.推广方式: 微信内以“微信名片”的形式 发送至好友,好友添加后 微信会自动统计累计亲的加人数据, 包括“人数”“奖励金额” 微信内回复“统计”即可查看数据 微信内回复“提现”即可申请提现 表中赠送内容可累计后一起兑换, 微信内回复“人工客服”, 告知想要兑换的内容“序号”即可。27
13
自润滑
特点: 用自润滑轴承代替 普通轴承,如尼龙、 二硫化钼等 。
14
润滑系统组成及主要部件
15
润滑系统组成
①润滑油储存装置:油底壳 ②润滑油升压装置:机油泵 ③润滑油冷却装置:机油散热器 ④安全和限压装置:限压阀、旁通阀 ⑤润滑油滤清装置:集滤器、粗滤器、细滤器 ⑥润滑系工作检查装置:油压传感器、油温传感器、机油尺
16
机油泵
作用: 提高机油压力,保证机油在润滑系 内不断循环。 分类: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外啮合式机油泵 和内啮合式机油泵两种。
17
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
压油腔 吸油腔
主动齿轮由凸轮轴或曲轴驱动旋转, 在吸油腔内,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逐渐脱 离啮合,吸油腔容积增大,机油被吸入吸 油腔,并由齿轮与泵壳的齿隙带入压油腔, 在压油腔内,主动和从动齿轮逐渐进入啮 合,压油腔容积减小,机油被排向润滑油 道。。
冷却
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还 可以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 起冷却作用。
液压
润滑油还可用作液压油,如 液压挺住,起液压作用。
防锈
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 件表面起保护作用,防止腐 蚀生锈。
缓冲
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 吸收冲击并减少振动,起减 振缓冲作用。
清洗
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 清洗摩擦表面,带走磨屑和 其他异物。
液压
润滑
密封
润滑系统

《发动机润滑系统》课件讲义

《发动机润滑系统》课件讲义

组成
组成
油底壳 集滤器、机油泵、油管和油道 粗滤器、细滤器 旁通阀、安全阀
需润滑的部位:
曲轴:主轴颈、连杆轴颈 凸轮轴:轴颈、凸轮工作面、偏心轮工
作面、螺旋齿轮 正时齿轮 活塞销-活塞、活塞-缸壁 摇臂轴-支座 挺柱-座孔 机油泵传动轴-座孔 (空气压缩机*)
(注:有下划线的部位常用压力润滑。)
油路
主要在缸体和缸盖中加工出孔道作为油道
机油控 制阀
发动机前端 盖内的机油
过滤器
气缸盖
凸轮轴
可变配气定 时机构
节流孔
传动链张紧器
喷油嘴
机体主油道
主轴承
机油滤清器
平衡轴
机油压力表
机油冷却器
机油泵
活塞 连杆轴承
集滤器
油底壳
例1:轿车润滑系油路
警报指 示灯
油压传 感器
旁通阀
限压阀
例2:货车润滑系油路
优异的氧化安定性:
高温下与氧气接触,容易发生氧化变质 氧化变质机油润滑性能下降,腐蚀零件 添加氧化抑制剂:具有优异的热氧化安定性
பைடு நூலகம் 良好的防腐性
机油不可避免被氧化生成有机酸,将腐蚀金属零件 添加防腐剂,缓解对金属零件的腐蚀
较低的起泡性
机油快速循环和飞溅,产生泡沫 泡沫造成摩擦表面供油不足 添加泡沫抑制剂,减少机油中泡沫
非冬季用机油:
SAE20、SAE30、SAE40和SAE50
号数越大机油黏度越大,适用于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使用 上述牌号的机油只有单一的黏度等级,称为单级机油。需
根据季节和气温的变化随时更换机油 目前使用的机油大多数具有多黏度等级,称为多级机油,
即同时具有含W的冬季用机油黏度等级和非冬季用机油黏 度等级,两黏度级号之差至少等于15,其牌号有SAE5W /20、SAE10W/30、SAE15W/40、SAE20W/40等。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道及组成课堂PPT

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道及组成课堂PPT
9
(2)、转子式机油泵
① 构造:泵体、外转子、内转子 ② 工作原理: ➢ 内转子旋转时,就带动外转子旋转. ➢ 进油腔容积逐渐增大,压力降低——吸油 ➢ 出油腔容积逐渐减小,压力增大——泵油
10
▪ 请两位同学一起找到机油泵在发 动机的位置,并进行正确安装。
11
(三)、机油压力阀 1.限压阀(安全阀)
24
东风EQ6100-1汽油发动机润滑油路演示
25
EQ6100-1 润滑系油路
26
27
思考题
1、在发动机润滑系中,有几种润滑方式? 2、发动机润滑系有哪些零部件组成?各有何作用? 3、一般润滑系油路中有哪几种机油滤清器?它们 与主油道之间应串联还是并联? 4、润滑油路中的限压阀作用?若不装会引起什么 后果?
➢ 如果安装在主油道上,当油压达到规定值时, 多余的机油经过安全阀流回油底壳.
13
2. 旁通阀
➢作用:一旦滤清器发生杂质淤塞,进油与出油
道中的压力差达到0.15~0.18MPa时,该阀打 开,机油不经滤清器直接进入主油道,保证对 各部件的润滑.
14
(四)、机油滤清装置
1. 作用:用来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磨屑、油泥和
19
(五)、机油散热器
在高性能 、大功率的强化发动机上,由于热负荷 大,必须装设机油冷却器.
➢机油的散热方式:风冷(多用于赛车和大货车) 和水冷(在轿车上应用广泛)。
风冷
水冷
20
(六)、机油低压报警装置
➢1.机油警告灯
➢⑴.作用:
该指示灯用来显示 发动机内机油的压力状 况。打开钥匙门,车辆 开始自检时,指示灯点 亮,启动后熄灭。该指 示灯常亮,说明该车发 动机机油压力低于规定 标准,需要维修 。

康明斯发动机润滑系统专题培训课件

康明斯发动机润滑系统专题培训课件

康明斯发动机润滑系统
二、润滑系统流程
机油泵(装有调压阀)通过吸油管(集滤器)将润滑油从油底 壳吸入缸体的油道,再流经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后流入主 油道、增压器和齿轮室油道。清洁的润滑油通过机体各分油道 对曲轴、连杆活塞、凸轮轴、凸轮随动件、缸盖、摇臂室总成、 传动齿轮、增压器及活塞冷却喷嘴进行润滑和冷却
低位油面
26.5 32 64 83 95 26.5
高位油面
34 38 72 (大功率,深油底壳) 110 125 34
注:个别特殊用途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参数不在介绍范围内.
15
康明斯重庆培训中心
康明斯发动机润滑系统
2019/12/18
四、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1. 机油泵:在康明斯发动机上均采用齿轮泵,为润滑 系统提供压力
悬浮在机油中的大颗粒。全流式滤清器有旋装罐式和筒式两种,我 公司使用的是旋装罐式,由滤清器座和纸质旋式滤清器芯构成;滤 清能力为20微米以上达100%。
4. 旁通滤清器: 从机油冷却器来,经过滤清器后回至机油盘。过滤能力为5微米
机油压力过低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 a、发动机泄漏; b、机油量不足; c、加入机油过多; d、调压阀泄漏; e、油道及滤清器脏物堵塞; f、表或传感器故障;
13
康明斯重庆培训中心
2019/12/18
康明斯发动机润滑系统
3、机油消耗率 N≤0.68克/马力小时; K≤0.24L/H; M11≤57克/小时 4、机油报警值:机组86kpa(停车值), 其他124kpa
去齿轮室盖 油道,润滑 辅助驱动、 转向泵衬套
9
康明斯重庆培训中心
康 明 斯 发 动 机 润 滑 系 统
来缸体自 主油道
辅助驱动 衬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润滑系统培训
1. 简介: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润滑系统就是发动机的血管,里面流淌着"鲜血”—润滑油,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

1.1 润滑系统的功用:
发动机工作时,很多传动零件都是在很小的间隙下做高速相对运动的,如曲轴住轴颈与主轴承,曲轴连杆轴颈与连杆轴承,凸轮轴轴颈与凸轮轴轴承,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面,配气机构各运动副及传动齿轮副等。

尽管这些零件的工作表面都是经过精细的加工,但是放大来看这些表面都是凸凹不平的(见下图)。

若不对这些表面进行润滑,它们之间将发生强烈的摩擦。

金属表面的干摩擦不仅增加发动机的功率消耗,加速零件表面的磨损,而且还可能由于摩擦产生的热将零件工作表面烧损,致使发动机无法运转。

润滑系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的洁净润滑油输送到全部运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润滑润滑油在运动零件的所有摩擦表面之间形成连续的油膜,以减小零件之间的摩擦。

(2)冷却润滑油在循环的过程中流过零件工作表面,以降低零件的温度。

(3)清洗润滑油可以带走摩擦表面产生的金属岁末及冲洗掉沉积在气缸、活塞、活塞环及其它零件上的积炭。

(4)密封附着在气缸壁、活塞及活塞环上的油膜,可起到密封防漏的作用。

(5)防锈润滑油有防止零件发生锈蚀的作用。

1.2 润滑方式
由于发动机传动件的工作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对负荷及相对运动速度不同的传动件才用不同的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压力润滑是以一定的压力把润滑油供入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承等负荷较大的摩擦表面的润滑。

(2)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的溅泼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飞溅润滑。

该方式主要是用来润滑负荷较轻的气缸壁面和配气机构的凸轮、挺柱、气门杆以及摇臂等零件的工作表面。

(3)润滑脂润滑通过润滑脂嘴定期加注润滑脂来润滑零件的工作表面,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等。

1.3 润滑系组成
(1)机油泵其功用是保证润滑油在润滑系循环流动,并在发动机任何转速下都能以足够高的压力向润滑部位输送足够数量的润滑油。

(2)机油滤清器它用来滤除润滑油中的金属磨屑、机械杂质和润滑油氧化物。

若这些杂质随同润滑油进入润滑系。

将加剧发动机零件的磨损,还可能堵塞油管或油道。

(3)机油冷却器在热负荷较高的发动机上装备机油冷却器,用来降低润滑油的温度。

润滑油在循环过程中,由于吸热而温度升高。

若润滑油温度过高,则其粘度下降,不利于在摩擦表面形成油膜。

此外,还会加速润滑油老化变质,缩短润滑油使用时间。

(4)油底壳它是存储润滑油的容器。

(5)集滤器它是用金属丝编织的滤网,是润滑系统的进口,用来滤除润滑油中粗大的杂质,防止其进入机油泵。

除此之外,还包括压力表,压力开关、温度表等。

详细介绍各部分的结构和原理:
(1)机油收集器
目前发动机所用的机油收集器分为浮筒式和固定式两种。

浮筒式
固定式(结构简单,可以防止油面上的泡沫吸入,但清洁度稍差)
(2)机油泵
机油泵结构形式可分为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类。

齿轮式机油泵又分为接齿轮式和外接齿轮式。

(3)机油冷却器
在高性能、大功率的发动机上,由于热负荷大,必须装设机油冷却器。

机油冷却器布置在润滑油路中,其工作原理与散热器相同。

发动机冷却器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类。

(4)机油滤清器
机油滤清器有全流式和分流式之分。

全流式串联在机油泵和主油道之间,因此能滤清进入主油道的全部润滑油。

分流式滤清器与主油道并联,仅过滤机油泵送出的部分润滑油。

(5)润滑油的特性
1.润滑油的使用特性及机油添加剂
a 适当的粘度
在基础油中加入增稠剂。

添加增稠剂之后,可以使润滑油在高温时保持足够的粘度,而在低温时粘度增加不多。

油膜是润滑油固有的特性,油膜的厚薄我们用粘度来表示。

粘度的定义:粘度是流体的部阻力,润滑油粘度即通常所说的油的厚薄。

粘度大则说明油厚,粘度小则表示油薄。

因此,正确的粘度是使发动机保持正常运转的最重要因素。

油太厚,则粘度大,机油无轻快速流动,车子在起动时则零部件因暂时缺油而造成磨损。

油太薄,则因润滑不足而加速机件的磨损。

粘度常用的单位是厘斯,粘度通常是以国际标准在40℃、100℃时数值表示的。

从上面这句话可以看出粘度和温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我们称之为粘温关系。

粘温关系的含义是:机油的粘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温度下降后粘度增大,而且在座标图呈直线变化的。

先引一个粘度指数的概念,我们把机油粘度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程度称之为粘度指数,
随着温度变化粘度变化大的机油其粘度指数较小,而随温度变化粘度变化小,则有较高的粘度指数,因此我们在选择机油时应选择具高粘度指数的机油,以减小温度变化对机油粘度造成的影响。

b 优异的氧化安定性
氧化安定性是指润滑油抵抗氧化作用不使其性质发生永久变化的能力。

为此,需要在润滑油中添加氧化抑制剂。

c 良好的防腐性
添加防腐添加剂
d 较低的起泡性
添加泡沫抑制剂
e 高度的极压性
μm的润滑状态,称为边界润滑。

习惯上把高温下、高压下的边界润滑,称为极压润滑。

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极压性,避免在极压润滑的条件下润滑油被挤出摩擦表面,必须在润滑油中加入极压添加剂。

极压添加剂与金属表面起化学反应,形成强韧的油膜,以提供对零件的极压保护。

2. 润滑的分类
国际上广泛采用美国SAE粘度分类法和API使用分类法,而且它们已被国家标准化组织(ISO)确认。

当然,其他一些强大的汽车制造厂商有自己的分类法。

美国工程师学会(SAE)按照润滑有的粘度等级,把润滑油氛围冬季润滑油和非冬季润滑油。

冬季润滑油:SAE0W、SAE5W、SAE10W、SAE15W、SAE20W、SAE25W
非冬季润滑油:SAE20、SAE30、SAE40、SAE50。

合成融化油:
API使用分类法是美国石油学会根据润滑油的性能及其最适合的使用场合,把润滑油分为S 系列和C系列。

S系列为汽油机油,目前有SA、SB、SC、SD、SE、SF、SG、SH 8个等级
C系列为柴由机油,目前有CA、CB、CC、CD、CE 5个等级
级别越后,使用性能越好,适用的机型越新或强化的程度越高。

二、发动机润滑系统试验、评估
1.试验准备:
发动机整体间隙必须满足最大间隙发动机的85%--100%,模拟发动机运转很长时间后的轴承磨损情况。

2.试验容:
1.第一次油压建立试验:利用测功机倒拖发动机,在6秒从0r/min到
1000r/min。

倒拖过程中同时利用Recorder 记录参数,观察从倒拖开
始到缸盖油道最远端进、排气侧压力都达到0.5Bar所用的时间。

2.加注新机油常温冷机启动试验:发动机更换全新的机油滤清器和机油,
待机油温度达到环境温度并且稳定后开始启动发动机至怠速。

3.发动机正常运行条件下机油压力分布试验:冷却液出口温度设为95℃,
测量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机油压力分布。

4.特定温度条件下机油压力分布试验:分别控制油底壳的机油温度为
40℃、90℃、125℃、和135℃,测量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机油压力
分布。

5.热怠速机油压力分布试验:在额定转速运行发动机,同时利用机油温控
装置控制机油温度为150℃。

待各测量参数稳定后利用试验台架最快速
度降低发动机转速至怠速,观察机油压力的变化。

6.怠速热启动试验:在机油温度为150℃的条件下,启动发动机怠速运行,
观测压力变化。

7.自由加速热启动试验:在机油温度为150℃的条件下,启动发动机,在
3秒将发动机加速到2875r/min,油门保持全开,发动机运行30秒后降
至怠速,然后停机。

期间观察机油压力的变化。

8.常温冷机启动试验:发动机静止待机油温度达到环境温度并且稳定后开
始启动发动机至怠速运行,观测机油压力的变化。

9.自由加速常温冷机启动试验:发动机静止待机油温度达到环境温度,启
动发动机,在5秒将发动机加速到2875r/min,油门保持全开,发动机
运行30秒后降至怠速,然后停机。

期间观察机油压力的变化。

10.机油流量测量:在机油滤清器座处连接机油流量计,分别控制机油温度
为40℃、80℃、120℃和135℃,保持油门全开,调整发动机转速从
1000r/min至发动机额定转速,每间隔500r/min为一工况点,测量发
动机机油总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