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
三级医院评审细则护理部
三级医院评审细则护理部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四、应急管理(四)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素质和医院的整体应急能力(责任部门: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保卫科)。
第二章医院服务六、患者的合法权益(三)对医护人员进行知情同意和告知方面的培训,(责任部门:医务科、护理部)主管医师能够使用患者易懂的方式、语言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并履行书面同意手续。
(责任部门:各临床医技科室)七、投诉管理(一)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实行〃首诉负责制〃,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
(责任部门:医务科、护理部、党办、财务科、门诊部)(二)公布投诉管理部门、地点、接待时间及其联系方式,同时公布上级部门投诉电话。
(责任部门:院办)建立健全投诉档案,规范投诉处理程序。
(责任部门:投诉办、党办、护理部、财务科、门诊部)(四)对全体员工进行纠纷防范及处理的专门培训。
(责任部门:医务科、护理部)(注:党办:医德医风投诉;护理部:护理投诉;财务科:收费投诉;门诊部:门诊患者投诉)八、就诊环境管理(四)有保护患者的隐私设施(责任部门:总务科)和管理措施(责任部门: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
第三章患者安全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四)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建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责任部门:护理部、相关科室)(五)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重点是ICU x新生儿科(室)、手术室、急诊室等部门,以及意识不清、抢救、输血、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患者有识别标志(腕带与床头卡)。
(责任部门:护理部、各临床医技科室)(六)职能部门要落实其督导职能,并有记录。
(责任部门:护理部)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一)按照手卫生规范,正确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三甲评审48个核心条款
织和应急指挥系统,负责 医院应急管理工作。 (★)
2.有医院应急指挥系统,院长是医院应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3.主管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4.有各部门、各科室负责人在应急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与任务。
5.医院总值班有应急管理的明确职责和流程。
6.有应急队伍,人员构成合理,职责明确。
7.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 1.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
险 评 估 制 度 与 流 程 。 2.实施“三步安全核查”,并正确记录。
(★)
第一步: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
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
并有语音或醒目的文字提示。 【A】符合“B”,并
工作建议
李红纳
有网络监控功能,保障危急值报告、处置及时、有效。 九、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责任科室
工作建议
3.9.1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充分了 解。
3.9.1.1
【C】
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 1.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
三、医疗技术管理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责任科室
工作建议
4.3.5对实施手术、介入、麻醉等高风险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授权”制,定期进 行技术能力与质量绩效的评价。
4.3.5.1
【C】
实行高风险技术操作的卫 1.有实施手术、麻醉、介入、腔镜诊疗等高风险技术操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授权的管理制度 生 技 术 人 员 授 权 制 度 。 与审批程序。
三级综合医院评价要素与方法说明2坚持医院公益性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条款评价要素与方法说明(2011年版)卫生部医管司指导中国医院协会编写目录我国医院评审简述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二、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科学规范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四、应急管理五、临床医学教育六、科研及其成果第二章医院服务一、预约诊疗服务二、门诊流程管理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四、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五、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六、患者的合法权益七、投诉管理八、就诊环境管理第三章患者安全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二、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五、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六、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九、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十、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三、医疗技术管理四、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五、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六、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七、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八、重症医学管理与持续改进九、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中医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一、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二、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三、精神科疾病的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四、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五、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六、病理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七、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八、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九、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介入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一、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二、临床营养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三、医用氧舱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四、放射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五、其他特殊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六、病历(案)管理与持续改进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一、确立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三、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四、护理安全管理五、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第六章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二、明确管理职责与决策执行机制,实行管理问责制三、依据医院的功能任务,确定医院的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四、人力资源管理五、信息与图书管理六、财务与价格管理七、医德医风管理八、后勤保障管理九、医学装备管理十、院务公开管理十一、医院社会评价第七章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一、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二、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三、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四、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五、合理用药监测指标六、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Public welfare in the hospital,PWH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二、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科学规范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四、应急管理五、临床医学教育六、科研及其成果推广。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0-5-25目录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二、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机制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四、临床医学教育五、科研及其成果第二章改进医院服务管理一、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二、优化门诊流程,落实便民措施三、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四、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五、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六、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七、加强投诉管理第三章患者安全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五、规范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六、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第四章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三、医疗技术管理四、临床路径管理与持续改进五、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六、门诊管理与持续改进七、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八、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九、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十、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一、重症医学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二、传染病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三、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四、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五、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六、病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七、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八、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九、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介入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一、血液净化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二、临床营养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三、医用氧舱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四、放射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五、其他特殊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六、病历(案)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一、整体护理与护理管理组织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三、临床护理管理四、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五、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第六章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二、明确管理职责与决策执行机制,实行管理问责制三、依据医院的功能任务,确定医院的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四、人力资源管理五、应急管理六、信息与图书管理七、财务与价格管理八、医德医风管理九、后勤保障管理十、医学装备管理十一、院务公开管理十二、社会评价第七章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一、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二、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三、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四、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试行)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测指标(试行)六、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试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一)保持适宜规模、临床科室一、二级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专业诊疗技术水平与质量处于本省前列。
核心条款坚持医院公益性共4条第1条第4页1将
核心条款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共4条)第1条(第4页)1.3.1.1将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受援医院)及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C】1.支援下级医院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管理,有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2.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下级医院支援协调工作。
3.针对受援医院的需求,制订重点扶持计划并组织实施,在一、二级专业中选择2~3 个重点,实施系统的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及管理帮扶。
4.参与支援下级医院服务纳入各级人员晋升考评内容。
【B】符合“C”,并主管部门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监督管理,尤其是医院管理、学科建设、医疗质量与安全等方面,定期对受援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总结,提高帮扶效果。
【A】符合“B”,并通过三年对口帮扶,使受援县医院整体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原来受援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的,通过帮扶,其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第2条(第7页)1.4.2.1建立健全医院应急管理组织和应急指挥系统,负责医院应急管理工作。
(★)【C】1.有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院应急管理。
2.有医院应急指挥系统,院长是医院应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3.主管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4.有各部门、各科室负责人在应急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与任务。
5.医院总值班有应急管理的明确职责和流程。
6.有应急队伍,人员构成合理,职责明确。
7.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B】符合“C”,并1.有院内、外和院内各部门、各科室间的协调机制,有明确的协调部门和协调人。
2.有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相关制度。
3.应急队伍组成垂直和水平关系明晰,跨度合理,覆盖应急反应的各个方面,确保应急行动的协调和高效,能够得到后勤系统和医学装备部门的支持。
【A】符合“B”,并1.有应急演练或应急实践总结分析,对应急指挥系统的效能进行评价,持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2.有新闻发言人制度,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授权履行信息发布。
第一章 坚持医院公益性
【达到“A”级】
除达到“B”的标准外,还应
1.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成效。
院办
2.社会调查满意度高。
行风办
1.2.2按照规范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做到制度、师资与经费落实,做好培训基地建设。医务科负责
1.2.2.1
按照规范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做到制度、师资与经费落实,做好培训基地建设
医务科、药剂科
【达到“B”级】
除达到“C”的标准外,还应
有主管职能部门定期对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调整反馈,满足基本医疗服务需要。
药剂科、医务科
【达到“A”级】
除达到“B”的标准外,还应
1.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列入医院用药目录,有相应的采购、库存量。
药剂科
2.对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对象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门诊、住院)的比例符合省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达到“C”级】
1. 对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系统调研。
医务科、门诊部
2. 对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瓶颈问题有系统调研。
医务科
3. 有根据调研结果采取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和住院天数的措施。
医务科、门诊部
【达到“B”级】
除达到“C”的标准外,还应
医院从系统管理、流程再造等方面通过多部门协作,落实整改措施,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和住院时间。
第一章 坚持医院公益性
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
评审标准与要点
评价要素与方法
部门
1.1.2医院有承担服务区域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医务科负责
评审办法中知晓率要求100%的内容
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1.3.1.1将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受援医院)及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B】询问相关部门负责人(2个部门)了解其对受援医院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及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知晓度(从一个受援医院的10个业务技术指标中抽取5个测试),知晓率100%。
1.3.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和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承担传染病的发现、救治、报告预防等任务。
【C】1、询问职能部门(负责传染病防治管理)的人员(2人),了解其对相关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的程序与要求知晓度,知晓率100%。
2、询问医务人员(医、护、技各2名),有关传染病报告、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的知识,知晓率100%。
1.3.4.1建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C】询问急诊科工作人员(医、护各1名)对相关工作流程、制度与规范的知晓情况,知晓率100%。
1.4.1.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
【B】询问职能部门有关人员(2名),测试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与工作流程,以及组织、协调医疗救护的相关工作要求,知晓率100%;1.4.2.1建立健全医院应急管理组织和应急指挥系统负,责医院应急管理工作。
(★)【B】测试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科主任(各2名)对本部门、本岗位职责、相关规定的了解情况,知晓率100%。
1.4.3.1开展灾害脆弱性分析,明确医院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及应对策略。
(★)【A】询问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和医、护、技人员各1名人,了解开展再培训与教育情况,知晓率100%。
1.4.3.2编制各类应急预案。
(★)【B】询问职能部门、临床医师、护士、药剂、检验员、影像技师、麻醉师、后勤人员各1名(共8名),了解现所在岗位相关专项预案与行动程序的知晓情况,知晓率100%。
三级综合医院评价要素与方法说明2坚持医院公益性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条款评价要素与方法说明(2011年版)卫生部医管司指导中国医院协会编写目录我国医院评审简述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二、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科学规范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四、应急管理五、临床医学教育六、科研及其成果第二章医院服务一、预约诊疗服务二、门诊流程管理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四、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五、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六、患者的合法权益七、投诉管理八、就诊环境管理第三章患者安全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二、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五、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六、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九、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十、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三、医疗技术管理四、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五、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六、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七、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八、重症医学管理与持续改进九、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中医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一、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二、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三、精神科疾病的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四、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五、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六、病理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七、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八、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九、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介入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一、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二、临床营养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三、医用氧舱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四、放射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五、其他特殊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六、病历(案)管理与持续改进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一、确立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三、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四、护理安全管理五、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第六章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二、明确管理职责与决策执行机制,实行管理问责制三、依据医院的功能任务,确定医院的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四、人力资源管理五、信息与图书管理六、财务与价格管理七、医德医风管理八、后勤保障管理九、医学装备管理十、院务公开管理十一、医院社会评价第七章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一、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二、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三、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四、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五、合理用药监测指标六、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Public welfare in the hospital,PWH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二、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科学规范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四、应急管理。
第1章-坚持医院公益性
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
(评审要点合计:247 评价要素合计:638)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
评审要点合计:31 二、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科学规范
评审要点合计:42 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
评审要点合计:46 四、应急管理
评审要点合计:54 五、临床医学教育
评审要点合计:35 六、科研及其成果推广
评审要点合计:39
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评价要素统计表(权重10%)
注:将第一至第六节各档评价要素完成比例相加除以6,再乘以10%即为该章最后完成率.无核心条款考核要素的章节在计算对应核心条款考核要素完成率时不计入。
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
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目录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二、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机制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四、临床医学教育五、科研及其成果第二章改进医院服务管理一、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二、优化门诊流程,落实便民措施三、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四、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五、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六、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七、加强投诉管理第三章患者安全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五、规范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六、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第四章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三、医疗技术管理四、临床路径管理与持续改进五、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六、门诊管理与持续改进七、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八、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九、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十、麻醉与镇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一、重症医学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二、传染病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三、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四、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五、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六、病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七、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八、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九、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介入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一、血液净化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二、临床营养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三、医用氧舱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四、放射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五、其他特殊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六、病历(案)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一、整体护理与护理管理组织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三、临床护理管理四、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五、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第六章医院管理一、依法执业二、明确管理职责与决策执行机制,实行管理问责制三、依据医院的功能任务,确定医院的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四、人力资源管理五、应急管理六、信息与图书管理七、财务与价格管理八、医德医风管理九、后勤保障管理十、医学装备管理十一、院务公开管理十二、社会评价第七章日常统计学评价指标一、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二、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三、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四、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试行)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监测指标(试行)六、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试行)三级医院分等标准本标准是三级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标准,也是其水平和质量的评价依据。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需医务科监管的内容
37、对资格许可授权实施动态监管
4.3.5.2(P62)
38、对“由具有法定资质的医务人员按照制度、程序为患者提供病情评估/诊断”相关工作进行监管
4.5.1.1(P65)
39、对“按照医院现行临床诊疗指南、疾病诊疗规范、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工作情况进行监管,评价重点标准参照标准第七章所列的“住院重点疾病”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重点病种
3.2.2.1(P42)
22、对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处置流程的落实情况(包括重要的检查(验)结果等报告范围)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3.2.3.1(P43)
23、对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相关管理制度(如择期手术的各项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全部完成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4.5.2.1(P66)
40、对“对疑难危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多学科综合诊疗,为患者制定最佳住院诊疗计划/方案”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管
4.5.2.8(P68)
41、对院内外会诊情况进行监管。对会诊相关科室建沟通、会诊及时性和有效性定期评价,对问题与缺陷进行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
4.5.4.1(P69)
29、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及医务人员对本岗位相关制度掌握和落实情况进行监管
4.2.2.2(P56)
30、对患者安全目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4.2.4.2(P57)
31、对医疗技术管理进行监管
4.3.1.1(P59)
32、对医疗技术的实施履行全程监管
4.3.1.2(P60)
2.8.1.1(P38)
16、对保护患者的隐私设施和管理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
院公益性,把维护
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放在第一位。
1.2.1.1院办、医务科、人事科、工会、经管科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
【C】1.医院文化建设和
1.医院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
1.调查访谈医院领
性,把维护人民群
服务宗旨、院训、
中文化建设制度安排、实施
导、中层干部和员
众健康权益放在第
发展规划体现坚持
患者安全、优化服务流程、便民惠民和合理控制诊疗费用的制度安排和具体措施。
1.随机访谈至少3名医院工作人员对相关制度规范的了解程度。
3.参加并完成各级
1.承担政府公益性任务来源
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文件和证明。
的社会公益项目,有
2.规定时限内完成各级卫生
评审前三年完成项
行政部门指定的社会公益项
目数量、参加的医
有省级卫生行政部
1.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
门批准的临床重点
文或批准证明。
专科。
【A】符合'B',并
有卫生部批准的临床重点专科。
1.卫生部批文或批准证明。
1.1.4医技科室服
务能满足临床科室
需要,项目设置、
人员梯队与技术能
力符合省级卫生行
政部门规定;专业
技术水平与质量处
1.1.4.1人事科、科教科、医务科
1.信息系统检索规
诊疗科目设置、人
生行政部门规定的
的诊疗科目
定年度内门急诊号
员梯队与诊疗技术
三级医院设置标准
源科室及相应诊疗
能力符合省级卫生
并获得执业许可登
科目诊疗人次
行政部门规定的标
记。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二甲医院评审标准支撑材料详表(第一章)
1)科:呼吸科、消化科、神经科、心血管科、肾科、分泌科等专业科室(专业组)中至少3个。
2)外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专业科室(专业组)中至少3个。
3)妇产科: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等专业科室(专业组)。
4)儿科:小儿科、新生儿等专业科室(专业组)。
5)中医科:中医综合、针灸科、推拿科等专业科室(专业组)(医务科、信息科)
院办负总责
[C]
1.医院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获得批准等级至少正式执业三年以上。(院办)
2.医院工作人员与床位之比应不低于1:1.3-1.4。(达标办)
3.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病房护士与床位之比不低于0.4:1。(医务科、护理部)
4.在岗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50%。
1.执业许可证;
2.上周期医院评审时诊疗科目、技术能力等;按数量多少(不算产科手术)提供住院患者前十位的手术名称与病种名称。
[B]符合“C”,并
1.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临床重点科室。
(1)科:二级专业科室中至少1个。
(2)外科:二级专业科室中至少1个。
2.所有科室设置齐全,无科室缺失。如专业不齐全,应有卫生行政部门支持性文件。(院办)
[A]符合“B”,并
2.对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对象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门诊、住院)的比例符合省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药剂科)
1.医院用药目录;药品采购记录单、库存量实时查看;
2.药剂科提供相关材料。
1.2.6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
1.2.6.1
2.医技科室、实验室项目完全达到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1.无法达到,检验科无主治医师。
[A]符合“B”,并
三级医院评审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1、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2004.1.162、临床诊疗指南(卫医发[2006]139号),2006.4.7施行3、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卫医管发[2009]99号),2009.10.13施行4、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卫医政发[2011]55号),2011.6.15施行5、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基层部分),(卫办药政发[2009]232号),2009.12.29施行6、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基层部分)(卫办药政发【2009】232号)2009.12.29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主席令第17号)2004.12.1(施行)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2003.5.9(施行)9、统计法(主席令第15号)2009.6.27 自2010.1.1起施行第二章、医院服务1、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50号),2009.5.25施行2、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卫医管发[2009]111号),2009.11.26施行3、无烟卫生医疗机构标准(试行),(卫妇社发[2008]15号),2008.3.10施行14、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卫妇社发[2009]48号),2009.5.20第三章患者安全1、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卫医发[2002]206号),2002.8.16,自2002.9.1起施行2、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卫医管发[2011]4号),2011.1.14印发,自2011.4.1起施行3、河南省卫生厅转发卫生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的通知,(豫卫医[2011]54号),2011、2、17转发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法律4、法规2、规章40)14—1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2009.3.2,自2009.5.1起施行15—2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2010.1.22,自2010.3.1正式施行16—3 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123号),2009.12.25施行17—4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50号),2009.5.25施行18—5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8号),2006.7.6,自2006.9.1起施行19—6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2009]23号),2009.2.13施行20—7 传染病防治法(主席令第17号),2004.8.28,自2004.12.1起施行21—8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2003.6.16施行22—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7号)2006.8.24实施23—10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办应急发[2005]288号,2005.12.27,从2006.1.1起施行24—11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部长令第36号,2003.10.15施行25—12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2009]6号,2009.3.16施行26—13 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2009]4号,2009.3.16施行27—14 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国中医药发[2009]3号,2009.5.5施行28—15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2011.1.31,自2011.3.1起施行29—16 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2007.2.14,自2007.5.1起施行30—17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卫医政发[2010]62号,2010.4.20施行31—18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卫医政发[2010]62号,2010.4.20执行32—19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2010.2.10施行33—20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卫办药发[2009]232号,2009.12.2935—21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卫生部令第69号,2009.8.18,自2009.9.21起施行36—2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2004.8.1937—23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2010.11.29。
医院等级评审医务科内容分解
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1.3.1 将对口支援下级精神卫生机构(以下简称受援机构)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第二章医院服务2.6.7 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
2.8.4 有保护患者的隐私设施和管理措施。
3.2.3 接获非书面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查(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检查(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A】符合“B”,并1.有危急值报告和接收处臵规范,持续改进有成效。
2.有完整记录分析总结。
六、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噎食、窒息、自杀、暴力攻击、擅自离院等意外事件发生3.6.2 有跌倒、坠床噎食、窒息、自杀、暴力攻击、擅自离院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与工作流程。
八、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疗安全管理。
【B】符合“C”,并1.利用信息资源加强管理,实施具体有效的改进措施。
2.对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A】符合“B”,并应用安全信息分析和改进结果,持续完善和优化医院患者安全管理方案或制度规范。
九、患者或家属(监护人)参与医疗安全【A】符合“B”,并医院有对非医疗因素造成伤害有一套评估体系并实际应用。
患者近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持续改进医疗安全管理。
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三、医疗技术管理4.3.5 对实施精神科高风险技术操作(如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等)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授权”制,定期进行技术能力与质量绩效的评价。
四、精神科临床路径管理与持续改进五、急性(短期)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六、慢性(长期)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4.6.8 用制度与程序管理院内、院外会诊,明确院内会诊任务,对疑难或合并有躯体疾病的患者实施多学科联合诊疗活动,提高会诊质量和效率。
4.8.1 由具有法定资质的医师、护理人员、心理和社会工作者等,按照制度、程序与病情评估/诊断的结果为患者提供规范的同质化服务。
第一章 坚持医院公益性
【C】
1.有专门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负责传染病管理工作。
2.有指定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监控、报告以及传染病预防工作。
3.对发现的法定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4.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5.有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2.有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相关制度与规范。
3.参加并完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社会公益项目,有评审前三年完成项目数量、参加的医务人员总人次、资金支持等资料。
(1)各类扶贫、防病、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项目。
(2)完成边远地区医疗服务援助项目。
(3)开展或举办多种形式社会公益性活动(如义诊、健康咨询、募捐等)。
4.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 24 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B】符合“C”,并
重症医学科统一管理全院重症医学床位,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5~8%,符合重症收治标准的患者≥80%。
【A】符合“B”,并
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8%,符合重症收治标准的患者≥90%。
1.1.3 临床科室一、二级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重点科室专业技术水平与质量处于本省前列。
2.有关人才培养的指令性项目实施效果良好,受训学员满意度高,获得各级
政府肯定或表扬、奖励等。
1.3.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承担传染病的发现、救治、报告、预防等任务。
1.3.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承担传染病的发现、救治、报告、预防等任务。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责任分解
1.1.1 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规模适宜。
1.1.1.18.平均住院日≤ 12 天。
9.保持适宜的床位使用率≤ 93%。
10.开放床位明显大于执业登记床位时,有增加床位的申请记录。
1.1.3 临床科室一、二级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重点科室专业技术水平与质量处于本省前列。
1.1.3.1临床科室一、二级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
1.诊疗科目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三级医院设置标准并获得执业许可登记。
2.一、二级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至少保持在上周期三级医院评审时的层次。
(提供前一年手术和住院的前十大病种)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临床重点专科有卫生部批准的临床重点专科1.2.1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3.参加并完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社会公益项目,有评审前三年完成项目数量、参加的医务人员总人次、资金支持等资料。
( 1 )各类扶贫、防病、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项目。
( 2 )完成边远地区医疗服务援助项目。
( 3 )开展或者举办多种形式社会公益性活动(如义诊、健康咨询、募捐等)。
( 4 )其他项目。
1.有深化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质量、优化服务、降低成本、控制费用的措施。
2.评审前三年所参预或者开展的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受到政府、媒体、社会好评或者获得嘉奖。
1.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成效。
2.社会调查满意度高。
1.2.3 将推进规范诊疗、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作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
1.2.4 提高工作绩效,优化医疗服务系统与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
2.对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瓶颈问题有系统调研。
3.有根据调研结果采取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和住院天数的措施3.近五年住院天数有降低趋势1.3.1 将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受援医院)和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第一篇: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评审标准评审要点1.1.1 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规模适宜。
(院办)1.1.1.1 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三级医院设置标准。
【C】1.医院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三级医院设置标准,获得批准等级至少正式执业三年以上。
2.卫生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之比应不低于1.15∶1。
3.病房护士与开放床位之比应不低于0.4∶1。
4.在岗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50%。
5.全院工程技术人员占全院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
【B】符合“C”,并1.临床科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90%。
2.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50%。
3.平均住院日≤12 天。
4.保持适宜的床位使用率≤93%。
5.开放床位明显大于执业登记床位时,有增加床位的申请记录。
【A】符合“B”,并医院功能、任务和定位符合卫生区域规划,达到卫生行政部门设置标准。
(医务科)1.1.2 医院有承担服务区域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 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1.1.2.1主要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的诊疗。
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 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C】1.有承担本辖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
2.急诊科独立设置,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诊疗。
3.重症医学床位数占医院总床位的2%~5%。
4.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 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B】符合“C”,并重症医学科统一管理全院重症医学床位,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5%~8%,符合重症收治标准的患者≥80%。
【A】符合“B”,并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总床位≥8%,符合重症收治标准的患者≥90%。
1.1.3 临床科室一、二级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重点科室专业技术水平与质量处于本省前列。
1.1.3.1临床科室一、二级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
(医务科、人事科、科教科)【C】1.诊疗科目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三级医院设置标准并获得执业许可登记。
2.一、二级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至少保持在上周期三级医院评审时的层次。
(提供前一年手术和住院的前十大病种)【B】符合“C”,并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临床重点专科。
【A】符合“B”,并有卫生部批准的临床重点专科。
1.1.4 医技科室服务能满足临床科室需要,项目设置、人员梯队与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专业技术水平与质量处于本省前列。
1.1.4.1 医技科室服务能满足临床科室需要,项目设置、人员梯队与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
(门诊部、人事科)【C】医院医技科室、人员编制、设备设施、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标准。
【B】符合“C”,并1.医技科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70%。
2.医技科室实验室项目完全达到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3.有省级临床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
【A】符合“B”,并有国家级临床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
二、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科学规范评审标准评审要点1.2.1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1.2.1.1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院办)【C】1.医院文化建设和服务宗旨、院训、发展规划体现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2.有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相关制度与规范。
3.参加并完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社会公益项目,有评审前三年完成项目数量、参加的医务人员总人次、资金支持等资料。
(1)各类扶贫、防病、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项目。
(2)完成边远地区医疗服务援助项目。
(3)开展或举办多种形式社会公益性活动(如义诊、健康咨询、募捐等)。
(4)其他项目。
【B】符合“C”,并1.有深化改革,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质量、优化服务、降低成本、控制费用的措施。
2.评审前三年所参与或开展的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受到政府、媒体、社会好评或获得嘉奖。
【A】符合“B”,并1.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成效。
2.社会调查满意度高。
1.2.2 按照规范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做到制度、师资与经费落实,做好培训基地建设。
1.2.2.1按照规范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做到制度、师资与经费落实,做好培训基地建设(科教科)【C】1.具备临床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资质。
2.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师资、经费、培训空间等支持细则。
3.课程设计、培训内容、考核符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
4.严格执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定期评估总结。
【B】符合“C”,并定期征求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及输送单位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A】符合“B”,并根据定期总结和征求意见,持续改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1.2.3 将推进规范诊疗、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作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
1.2.3.1将推进规范诊疗、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作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
(医务科)【C】1.根据卫生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和卫生部各病种临床路径,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结合本院实际筛选病种,制定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2.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3.医院有诊疗指南、操作规范以及相关质量管理方案。
4.根据卫生部下发的《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及相关规范、标准制定本院护理工作规范、标准。
【B】符合“C”,并有专门部门和人员对诊疗规范、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分析,及时反馈,改进。
【A】符合“B”,并1.开展临床路径试点专业和病种数、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患者入组率、入组后完成率符合要求。
2.心肌梗死、心衰、脑梗死、肺炎、髋、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实行单病种规范管理,有完整的管理资料。
3.有信息化支持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管理。
1.2.4 提高工作绩效,优化医疗服务系统与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
1.2.4.1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和住院天数。
(门诊部)【C】1.对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系统调研。
2.对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瓶颈问题有系统调研。
3.有根据调研结果采取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和住院天数的措施。
【B】符合“C”,并医院从系统管理、流程再造等方面通过多部门协作,落实整改措施,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和住院时间。
【A】符合“B”,并1.门诊等候时间缩短,无排长队现象。
2.医技普通检查当天完成,检验当天出具报告,特殊检查缩短预约时间。
3.近五年住院天数有降低趋势。
1.2.5 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及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有关规定,规范医师处方行为,确保基本药物的优先合理使用。
1.2.5.1 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及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有关规定,规范医师处方行为,确保基本药物的优先合理使用。
(药剂科)【C】1.有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的相关规定及监督体系。
2.有专门人员定期对医师处方是否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进行督查、分析及反馈。
【B】符合“C”,并有主管职能部门定期对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调整反馈,满足基本医疗服务需要。
【A】符合“B”,并1.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列入医院用药目录,有相应的采购、库存量。
2.对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对象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门诊、住院)的比例符合省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1.2.6 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
1.2.6.1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门诊部、医务科)规模。
【C】1.有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措施与动态管理机制。
2.特需服务规模占全院服务规模≤10%。
【B】符合“C”,并1.特需门诊量不超过专家门诊量10%。
2.住院特需床位数量占开放床位数≤7%。
【A】符合“B”,并1.特需门诊总量占总门诊量≤5%。
2.住院特需床位数量占开放床位数≤5%。
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评审标准评审要点1.3.1 将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受援医院)和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1.3.1.1将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受援医院)及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医务科)【C】1.支援下级医院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管理,有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2.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下级医院支援协调工作。
3.针对受援医院的需求,制订重点扶持计划并组织实施,在一、二级专业中选择2~3 个重点,实施系统的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及管理帮扶。
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4.参与支援下级医院服务纳入各级人员晋升考评内容。
【B】符合“C”,并主管部门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监督管理,尤其是医院管理、学科建设、医疗质量与安全等方面,定期对受援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总结,提高帮扶效果。
【A】符合“B”,并通过三年对口帮扶,使受援县医院整体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原来受援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的,通过帮扶,其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3.2 承担政府分配的为社区、农村培养人才的指令性任务,制定相关的制度、培训方案,并有具体措施予以保障。
1.3.2.1 承担政府分配的为社区、农村培养人才的指令性任务,制定相关的制度、培训方案,并有具体措施予以保障。
(科教科)【C】1.对政府指令的社区、农村人才培养任务,有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予以保障。
2.有每年为社区、农村培养人才项目的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3.有“医师晋升主治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一年”的明确规定。
4.到农村服务医师人数占符合晋升条件人数比例≥60%。
【B】符合“C”,并1.主管职能部门加强对农村、社区人才培养工作监督管理,对培养效果进行追踪评价。
2.有完整的项目培养资料,包括学员名单、授课课件、学时、考核和评价等。
3.到农村服务医师人数占符合晋升条件人数比例≥70%。
【A】符合“B”,并1.到农村服务医师人数占符合晋升条件人数比例≥90%。
2.有关人才培养的指令性项目实施效果良好,受训学员满意度高,获得各级政府肯定或表扬、奖励等。
1.3.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承担传染病的发现、救治、报告、预防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