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所磁学室公共测试讲座2010年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磁学教学ppt

大学物理磁学教学ppt

B
B
S
dB BdS B cos dS B dS
ds
S
对闭合曲面
B d B dS 韦伯
S
B B dS 0 磁场中的高斯定理
注意:
S
S D dS qi 0 是由于有单独存在的自由电荷
S B dS 0
是因为自然界没有单独存在的磁荷。 说明磁场是无源场.
11-4 安培环路定理
磁场的性质: 具有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
磁场对其内的运动电荷(或载流导体)有力的作用。
载流导体在磁场中移动时,磁力对其作功。
二、磁感应强度
B
——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1、载流线圈的磁矩(磁偶极矩)
n
定义:p m
IS
n
IS
2、磁感应强度
n 的方向:与 I 构成
B
右手螺旋
试验线圈在磁场中处于稳定平衡位置时
2、电与磁的联系
1819年前:磁铁 —— 磁铁
奥斯特发现:(1)电流(旁)——小磁针偏转。
安培发现: (2)磁铁(旁)——载流导线运动。 (3)载流导线 —— 载流导线。
电与磁密切相关 运动电荷产生磁现象。 运动电荷本身受磁力作用。
3、磁场:三种情况的相互作用,依赖“磁场”完成。 运动电荷、电流、磁铁周围都存在磁场。
例4、两平行板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面电流 密度为 i, 求板间磁场? (板间距比板宽度小得多)
a
b
B
dLc
解:分析
板间:B 均匀,方向向右 板外: B 0
作环路 L 如图
(I为正)
L B dl 0 I i ab B dl 0 I i
Bab 0iab
B 0i

红条毛肤石鳖齿舌形态及矿物成分含量

红条毛肤石鳖齿舌形态及矿物成分含量

动物学报 47(5):553~557,2001A cta Zoologica S i nica 红条毛肤石鳖齿舌形态及矿物成分含量刘传琳① 赵见高② 崔龙波① 刘兴杰③(①烟台大学生化系,山东烟台264005)(②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③福山成人中专,山东烟台255000)摘 要 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对红条毛肤石鳖齿舌的组成及各种齿片形态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齿舌的每一排由17个齿片组成,形态各异。

采用原子吸收法对齿舌中的钾、钙、钠、镁、铬、铁、钴和锰8种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铁元素含量最高,达齿舌干重的1416%,其次为镁,其它元素含量依次为钠、钙、钾、锰、铬和钴;并且齿舌在生长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积累矿物元素而使齿舌的不同部位矿化程度有所差异,矿化程度由重至轻依次为齿舌前段、中段、后段和末段;在研究中发现齿舌中含有磁性物质Fe 3O 4,并且磁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第1侧齿的齿尖上。

关键词 红条毛肤石鳖 齿舌 扫描电镜 原子吸收 矿物含量 磁性 1999208217收稿,1999211220修回 第一作者简介 刘传琳,男,32岁,讲师。

研究方向:海洋无脊椎动物形态及矿物分析。

E 2mail :glbio @ 齿舌是除瓣鳃纲以外所有软体动物的取食器官,一般呈带状结构,由许多排齿片组成(蔡英亚等,1979;刘传琳等,2000)。

具齿舌的动物一般以齿舌刮食如石鳖,或与腭片配合咬食,如头足纲短蛸。

人们对齿舌形态的研究较多,对齿舌的矿物元素组成及其在齿舌中的作用研究的很少。

K im Kyung 2suk 等(1986)曾采用质子诱导χ2射线散射(PIXE )和γ2射线散射(PIGM E )法对石鳖(Clavaizone hi rtosa )齿舌的铁、钙、钾、钠、氟等9种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Pierre 等(1986)对帽贝(Patella vulgata )齿舌中磁性物质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迄今为止没有人对石鳖齿舌中磁性物质进行研究。

【2016年】第05讲:磁矩检测的原理和技术-1-电磁感应定律

【2016年】第05讲:磁矩检测的原理和技术-1-电磁感应定律

Quantum Design, MPMS Application Note 1041-001, “Palladium Reference Samples” 18
常用磁矩标准参考样品
美国NIST的编号:SRM 772a;有效。
磁矩标定5
• Ni球(美国NIST的磁矩标准参考样品)
H m 3.47 1 0.0026 ln 1 0.00047 T 298 398
Dd 2
2
2

z r
D
L 3 2 D 4
L
4 S N 2 z 2 2 55 16 z 6 120 z 4 2 90 z 2 4 5 6 D Bz 0 I 3 2 6 4 r r 128 r r 16
29
冲击检流计运动方程
2 w P 本征频率:0 ; 阻尼度: T0 J 2J
d 2 d B0 ANi 2 2 0 2 dt dt J
2 特征方程式的根: 2 0
检流计3
;
2 0 2

2
2 0
Q i (t )dt
c1 0 求得系数,为: c2 0 原方程的定解为: t sin 0t
无阻尼
0
33
d 2 t dt
2
冲击检流计运动方程的解 < 0
t t
B0 ANi t d 2 2 2 0 t j 0 2 dt J
磁矩检测的原理与技术基础:电磁感应原理
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
1. 自由空间的稳态磁通可以直接测量-磁通计 2. 样品内部的稳态磁通无法直接测量 ? 3. 变化的磁通可以直接测量

亥姆霍兹线圈磁场的探究

亥姆霍兹线圈磁场的探究

1 亥姆霍兹线圈磁场分布
匀强磁场在物理学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中 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亥姆霍兹线圈是由 1 对 半径都为 R 、 同轴放置 , 且间距 a 等于半径 R 的圆 线圈构成的 , 由于它结构简单又能产生均匀性较 好的磁场 , 因而成为磁测量等物理实验的重要组 成部件 . 对于 2 个线圈的中轴线磁场 , 如图 1 所 示 , 由毕奥 2萨伐尔定律 , 可以得到[ 1 22 ] B = B1 + B2 = μ 0 I 2R
( a) d = 0 . 5
,
用 Mat hmatic 做出单匝线圈 x 方向的磁场 分布如图 4 所示 .
( b) d = 0 . 8
图4 单匝线圈 x 方向的磁场分布
3 亥姆霍兹线圈的空间磁场分布与模拟
两 线 圈 的 合 磁 场 为 B = B1
B2 x + a xa
2
,y
+
( c) d = 1
1 1+
x a R 2R
2 3/ 2
在 h = 0 处 , d = 1 , 即 a = R , 得到
B0 =
d2 B = 0. 令 d x2
μ 0 I , 中轴线上磁感应强度函数图像见图 2 . 2R
此时线圈的中心轴线上磁场最均匀 .
+ 1+
1
x a + R 2R
2
3/ 2
,
图2 中轴线上磁感应强度图像
Discussion of magnetic f ield of Helmholtz coil
ZHU Ye2juna , TAO Xiao2ping b , SU N L a2zhen b
( a. Schoo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 b. School of Physics , U niver sit 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Hefei 230026 , China) Abstract : Spacial dist ributio n of t he magnetic field created by Helmholtz coil is calculated quanti2 tatively. U sing Mat hematica , t he magnetic field dist ributio n of Helmholtz coil is described more spe2 cifically. At t he same time , t he magnetic uniformit y is co mpared wit h t hat of rotating charged disk and t hree parallel coaxial circular coil . Key words : Helmholtz coil ; uniform magnetic field ; Biot2Savart law [ 责任编辑 : 郭 伟]

【2016年】第10讲:磁性参数的测量-2-ZFC和FC

【2016年】第10讲:磁性参数的测量-2-ZFC和FC

永磁材料!
磁性液体!
磁性记录密度极限!!
三、Fe原子(团)更分叉
临界浓度、交换相互作用
近藤效应:稀释磁性合金电阻率~温度曲线极小值
1964年,始作俑者不是Jun Kondo(近藤 淳) J. Kondo, Prog. Theor. Phys., 32 (1964) 37 1931年,AuFe(J. W. Shih) Phys. Rev., 38 (1931) 2051 1951年,R-T低温极大值(AgMn)
《铁磁材料手册(I)》第2章(中文版第50页~第129页)
问 题:
如果样品的ZFC曲线与FC曲线不重合
1. 能否唯一确定其磁结构?
2. 根据宏观磁性测量方法如何确定其磁结构? 3. 其它测量方法?


ZFC和FC的测量及其历史 物理机制 测量数据的分析
附录:公式的推导
课后作业-8
为什么要测量ZFC和FC曲线? 你是怎样测量的?
ZFC和FC的测量及其历史
ZFC与FC的测量
研究历史概述
ZFC与FC的测量
• 测量条件与过程:静态磁场M-T曲线
ZFC FC zero field cooling field cooling 磁 场
测量条件
温 度
H = Hmeas T1 ~ T2
Tf FC ZFC
T
Tc
M
FC
T
ZFC
M()-T曲线尖峰与分叉现象的
研究历史概述
M()
Tp FC ZFC
1890年 ~
T
分叉是尖峰导致的必然结果
图 像
• 几何尺度
• 能量状态
与(弛豫)时间、 (热、磁场)历史相关的亚稳现象

磁性物理学课件一讲义

磁性物理学课件一讲义

B H 4M


B
H
(真空中)

B(Gs) ,H (Oe)
25
5 .磁学中的单位制:(国际单位制SI和高斯单位制CGS )

(1)B 和 H

SI:
B(T)
,H(A
m-1)
,0 4 10 7 H m-1
CGS: B(Gs) ,H (Oe)
1 T=104 Gs 1 Oe= 79.57 Am-1
M
m
V
或者
M

dm
dV


J 0M
19


三、磁场强度(H)和磁感应强度(B)
1. 物理意义:两者都是表征磁场中某点强弱 的物理量,但意义不同。
静电场
E F/q
F

k
q1 q2 r3
r
kq/ r
静磁场
H F/m
F

k
m1 m2 r3
10
需要基础和相关领域知识: 电磁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固体物理
参考书: 磁性物理 宛德福 编
铁磁学(上、中册)戴道声等 编 铁磁性物理 近角聪信 编 Modern magnetic materials Robert C. O’Handley
11
主要内容: 教材一、二、三、四、五章,六、七章选讲,其余自学。包
6
1948年 Neel建立亜铁磁理论 1954-1957年 RKKY相互作用的建立 1958年 Mössbauer效应的发现 1960年 非晶态物质的理论预言 1964年 Kondo effect 近藤 1965年 Mader和Nowick制备了CoP铁磁非晶态合金 1970年 SmCo5稀土永磁材料的发现 1984年 NdFeB稀土永磁材料的发现 Sagawa(佐川) 1986年 高温超导体,Bednortz-muller 1988年 巨磁电阻GMR的发现 1994年 CMR庞磁电阻的发现,Jin等LaCaMnO3 1995年 隧道磁电阻TMR的发现,T.Miyazaki

磁学教程课件

磁学教程课件

06
磁学实验方法与技巧
常见磁学实验仪器介绍
01
02
03
磁强计
用于测量磁场强度的仪器 ,常见的有霍尔效应磁强 计、振动样品磁强计等。
磁化设备
用于对样品进行磁化的设 备,如电磁铁、永磁体等 。
磁学测量系统
集成了磁场产生、测量和 数据采集等功能的系统, 用于磁学参数的精确测量 。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安全操作
02
磁场与磁感应
磁场概念及性质
磁场定义
磁场是传递实物间磁力作用的场,由 运动着的微小粒子构成,具有粒子的 辐射特性。
磁源
产生磁场的物体或电流被称为磁源。 永磁体、电流等都可以产生磁场。
磁场性质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这 种力被称为磁力。磁场具有方向性,其方 向可以通过小磁针北极的指向来确定。
制等领域。
应用举例
汽车速度计、无刷电机、位置传 感器等。
磁滞现象及影响因素
磁滞现象
磁性物质在磁化过程中,磁化强度随磁场强度的变化存在滞后现象,称为磁滞。具体表现为,当磁场 强度H增大时,磁化强度M亦随之而增大,但M不是H的单值函数,而是依赖于其所达到的磁化强度 的历史情况,即磁化强度比磁场强度落后于一个相位差。

误差分析
02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如仪器误差、操作误差
等,并评估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不确定度评定
03
根据误差分析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给出合理
的测量范围。
07
磁学前沿研究动态
新型磁材料研究进展
纳米磁材料
研究纳米尺度下的磁性物质,探索其独特的磁学性质和潜在应用 。
复合磁材料

2010年高考辽宁卷(新课标)物理

2010年高考辽宁卷(新课标)物理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综物理部分)解析版一、选择题14.【多项选择题】(2010年新课标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 .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 .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难度】A【考查点】电磁感应,电磁波,库仑定律及其应用 【答案】AC 【解析】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 错误。

洛仑磁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的规律,D 错误。

【结束】15.【单项选择题】(2010年新课标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改用大小为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2121F F l l -- B.2121F F l l ++ C.2121F F l l +- D.2121F F l l -+【难度】B【考查点】弹力 【答案】C 【解析】根据胡克定律有:101()F k l l =-,220()F k l l =-,解得:k=2121F F l l +-,C 正确。

【结束】16.【多项选择题】(2010年新课标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t υ-图1F 1l 2F 2l象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以判断()A .在0~t 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 .在0~t 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 .在t 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 .在t 1~t 2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难度】B【考查点】功率 【答案】AD 【解析】根据P=Fv 和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对应合外力,外力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B 错误。

t 2时刻外力的功率为零,C 错误。

【结束】17.【单项选择题】(2010年新课标17)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所磁学室公共测试讲座2010年
2010年:课程五(2)
•交流磁化率
•ZFC & FC
•超导磁体的残余磁场
•样品的磁性参数
以下内容来自2007年的《磁性测量》讲座的第二部分
共80页
磁性测量中的几个问题第二部分:参数
磁化率的测量
居里温度的测量
饱和值的测量
闭合磁路
开放磁路
磁路
励磁
交流励磁直流励磁
H M
ext
M int
1d N χχ=
+⋅
正确处理退磁效应
•退磁效应的影响程度
•如何确定退磁因子•规则形状的退磁因子•非规则形状的退磁因子
10
-3
10
-2
10
-1
10
-3
10
-2
10
-1
0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V W CX CY CZ DA DB DC DD DE DF DG DH DI DJ DK DL DM DN DO DP DQ DR DS DT DU DV DW DX DY DZ EA EB EC ED EE EF EG EH EI EJ EK EL EM EN EO EP EQ ER ES ET EU EV EW EX EY EZ FA FB w cx cy cz da db dc dd de df dg dh di dj dk dl dm dn do dp dq dr ds dt du dv dw dx dy dz ea eb ec ed ee ef eg eh ei ej ek el em en eo ep eq er es et eu ev ew ex ey ez fa fb N = 0.500 N = 1.000
磁导率的测量
•原则
•标准方法
•标准方法:标准文件
1、中国国家标准:
GB/T 9632.1-2002(idt IEC 60367-1:1982)
《通信用电感器和变压器磁心测量方法》(Measuring methods of cores for inductors and transformers for telecommunications)
GB/T 5026-1985
《软磁合金振幅磁导率测量方法》
•标准方法:标准文件
2、国际标准:IEC 62044系列(替代60367)
Cores made of soft magnetic materials -Measuring methods -IEC 62044-1:2002
Part 1: Generic specification
IEC 62044-2:2005
Part 2: Magnetic properties at low excitation level IEC 62044-3:2000
Part 3: Magnetic properties at high excitation level
•标准方法:标准文件
3、日本工业标准:
JIS C2561-1992
《铁氧体磁心的材料性能试验方法》
Measuring methods for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ials of ferrite cores (中文:《军用产品标准化与质量》2003年4期)
JIS C2565-1992
《微波器件用铁氧体磁芯的测量方法》
•标准方法:标准文件
4、美国ASTM标准:
ASTM A 342/A 342M-2004
《弱磁材料磁导率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A 894/A 894M-2000
《非金属磁性材料的饱和磁化或磁导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 5568-2001
《微波频率下固体材料相对复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测量标准试验方法》
居里温度
•居里温度的定义•居里温度的确定 宏观磁性测量方法 微观磁性测量方法 其它测量方法
1、标准/技术规范中的定义
是某一温度,在低于此温度时材料呈铁磁性或亚铁磁性,高于此温度时材料呈顺磁性。

(《JJG 1013-1989 磁学计量常用名词术语及定义(试行) 》3.34)
意义:正确的、没有可操作性的定义
2、教科书中的定义-1
《磁性物理学(修订本)》宛德福、马兴隆编著,1999年第35页、第89页:
与《JJG 1013-1989》相同的表述
第92页~第98页
从有自发磁化到自发磁化等于零的温度
T=T C,称为居里温度。

意义:想办法测量自发磁化强度I。

2、教科书中的定义-2
《铁磁性物理》近角聪信著,葛世慧译,2002年
当温度增加时,线(b)的斜率增加,点P 沿曲线(a)向下运动并最终接近O ,这是因为线(b)的斜率与线(a)的起始段的斜率接近。

这个最后温度称为居里点(Curie point)。

(第99页)
意义:想办法测量自发磁化强度I 。

(a)
(b)
P
α
I
()
()
a I NML α=()
b B k T H
I M w w
α=
⋅-⋅
•常见方法?
T =T C
T
M
dM /dT
T =T C
T
M 2
dM 2/dT
依据是什么?
1、基于平均场理论-Arrott 图
M 3~H 、M 2~H /M 、σ2~H /σ
3
5
00011133eff C B m H T M M M k T T M M M ⎛⎫⎛⎫⎛⎫
=-+++⋅⋅⋅ ⎪ ⎪ ⎪⎝⎭⎝⎭⎝⎭
T =T C
3
5
001133eff B m H M M k T M M ⎛⎫⎛⎫=++⋅⋅⋅ ⎪ ⎪⎝⎭⎝⎭
M 2
文献中
文献中T = T C
T > T C
T < T C
2、基于平均场理论-临界指数
磁化率~温度:()00()M C
M C T H T T γ
χ→⎛⎫
≡= ⎪
⎝⎭-平均场:γ=1
00()M C
M C T H T T χ→⎛⎫
≡=
⎪⎝⎭-χ
T C
T < T C
T > T C
01()
T χ初始磁化率:00
()H dM T dH χ→⎛⎫≡ ⎪⎝⎭
0.51平均场模型:0.31
5/4
三维Ising 模型:
1/34/3三维Heisenberg 模型:β
γ
3、基于模型-三维Heisenberg 模型
磁化率~温度:()00()M C
M C T H T T γ
χ→⎛⎫
≡= ⎪
⎝⎭-磁化强度~温度:
()
()S C I T T T β
=-
4、基于标度律
磁化率~温度:()00()M C
M C T H T T γ
χ→⎛⎫
≡= ⎪
⎝⎭-43
γ=
磁化强度~温度:
()
()S C I T T T β
=-13
β=
标度律:与实验结果吻合!
平均场:四维空间成立的理论!
(于渌:《边缘奇迹:相变和临界现象》)
5、基于其它物理性质
比热~温度:
()
()C c T T T α
=-20 (0.12)
d αυ=-≈热膨胀系数~温度:
磁热效应~温度:
电阻率~温度:

6、宏观磁性测量-直流
T
()
2S
I T T C
M 2
T C

M 2(T ) ~T ?
χ(T ) ~T ?
max, C T T dM dT =⎛⎫ ⎪
⎝⎭平均场
条件
居里温度的确定
7、宏观磁性测量-交流
0; 0
(,,,)
(,,),,,AC AC
DC AC AC h AC h AC
D H DC C C h D h M H T t H T t H h h ωχω→→+≡
居里温度
•注意的问题
M 2
T C

M 2(T ) ~T ?
确定居里温度的方法、确定居里温度的依据、
任意磁场下的M ~T 曲线?
居里温度的确定
8、微观磁性测量
中子散射谱测量
磁共振谱测量:
Mössbauer谱测量
核磁共振谱测量铁磁共振谱测量
顺磁电子共振谱测量
冷端温度的补正
待测温度:T ;冷端温度:T 0
例子:K 型热电偶,冷端温度=32 ︒C
[][]0000(, 0 C)()
()((, )(,0 C)()( 0(0 C C)))
()E E T T E T E T E T E T E T E T T E E ︒==-︒
==+-︒︒+-(, 32 C)8234.093 mV 0 C E T ︒=⇔︒
热电势读数:(32 C, 0 C) 1.285 mV
E ︒︒=查表:(, 0 C)35.378 mV 851.5 C E T ⇔︒=︒
实际温度:T 0是多少度就补正多少度?
线性度!
31.5 ℃
验证:两端等温度热电势=
课后作业-7
在你的科学研究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是如何确定磁性转变温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