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老之说论文——佛学与灵魂说

合集下载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分享稿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分享稿

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分享稿
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其核心价值观是悲悯、慈悲和舍己为人。

佛教经历了多年的演变和变革,如今已成为一个涵盖广泛的哲学体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佛教的中心思想是“禅定”和“智慧”。


定是指静心思考、反思、冥想,以振奋情绪、平衡思维、促进心理健康。

智慧则是指通过慈爱、思辨、冥想以及平衡行动和见解来提高智慧。

这种心态和行为模式可以改善人们的行为、思考和自我认知,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

佛教的哲学和心理学思想形成了一种综合理论,创造了一种灵性健康的方式。

这种健康是生理心理健康和感性感情健康的结合,被称为“灵性健康”。

通过灵性健康,个人可以以更平衡的方式面对压力和困难,同时也在心理层面上体验满足感和成功感。

另外,佛教的中心思想还包括对于渴求和不满足的批判。

佛教看到了许多人通过征服理性和异化他们的真实自我来寻求快乐和满足。

因此,佛教认为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认识自己,呈现真正的自我,以及发现和创造平衡、快乐和意味的方式。

总的来说,佛教的思想和心理学的思想可以有方式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让我们更加平衡、开心和自定义的生活。

通过禅定和智慧,以及寻找真正的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并在找到和平衡自己的过程中品尝平衡和快乐的滋味。

佛家哲学思想的精髓与应用

佛家哲学思想的精髓与应用

佛家哲学思想的精髓与应用佛家哲学是世界上最为古老、最为深奥的哲学之一,它强调人类应该超越物质世界,追求内在的精神境界。

佛家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深深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在当今的社会中,佛家哲学的智慧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和信任。

本文将探讨佛家哲学思想的精髓及其应用。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认为,人生中的痛苦源于贪欲、憎恨、无明,通过脱离这三种束缚可以达到解脱的境地。

具体而言,解除贪欲就是要避免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享受,并将心灵的注意力集中在更深层次的事物上。

解除憎恨是要去除内心的仇恨和偏见,增加和他人的共情和理解,同时发扬善的品质。

解除无明是要明白事物的真实性和本质,并认识到人类的存在之于生命和宇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佛家哲学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值得探讨。

其中,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是佛家哲学的重要理念之一。

六度不仅是演绎佛教的救度思想,还是三学之一的戒、定、慧中的定的实修方法。

佛家强调通过这些修行来摆脱生命中的痛苦,实现人生的价值。

佛家哲学的应用不仅仅限于精神修行、思想观念上的交流,还可以应用于现实的生活中。

首先,佛家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消除负面情绪。

比如,当人处于情绪低迷的时候,可以通过冥想来凝聚思维、以沉静的态度面对生活、增加自信心和正能量。

其次,佛家哲学可以帮助人们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

通过内心的沉静、全面地思考问题,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亲情之间扮演积极的角色,同时培养和肯定自己的内在能量和感悟。

总之,佛家哲学虽然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但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具有积极的影响。

它不仅是一种思想体系,也是引导人们行为和生活的一种理念。

佛家哲学思想的精髓更是要求人们掌握内心的平衡和和谐的“心”的修炼,将注意力从消极情绪和杂念中转移到更深入的内在世界,减少残酷、虚伪、短暂的感官世界对天堂静中的体验的干扰。

这样,人们才能从返观己心的角度来认知整个世界,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开悟和自在人生。

佛学论坛发言稿

佛学论坛发言稿

佛学论坛发言稿尊敬的佛友们,大家好!作为一个佛学爱好者,我深感荣幸能在这个佛学论坛上与各位分享我的一些见解和心得。

佛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对于我们人类的修行和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和探索佛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

首先,我想谈谈佛学的定义和意义。

佛学是指对佛陀的教理和教义进行研究和理解的学问。

佛学不仅仅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修行的方式。

通过学习佛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陀的智慧和教诲,引导我们脱离苦难,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佛学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指导。

佛学教导我们要超越欲望和执着,放下贪婪和瞋恨,培养慈悲喜舍的心态。

在人生的起伏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挫折,痛苦和烦恼。

而学习佛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面对这些无常和苦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

关于修行方法,佛学中有很多种不同的修行方法,如念佛、观禅、持咒等等。

每种修行方法都有其特点和功效,但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应以慈悲为本,以树立善念为重要目标。

佛陀教导我们要抛弃嗔恨和贪欲,培养慈悲和智慧,以此为根基,进行修行的过程。

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

这些困难可能来自于外界的环境和他人的言行,也可能来自于自己的烦恼和执着。

对于这些困难和障碍,我们应当以平等心态去对待,不被其所动摇,保持修行的专注和坚持。

记得佛家有一句经文:“若欲遇见真正的困难,只要看一看自己的心里。

”佛学教导我们如何面对困境和烦恼,摆脱执着和贪欲的困惑,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除了修行的觉悟,佛学还教导我们如何用慈悲和智慧去对待他人。

佛陀教导我们要以慈悲为怀,以智慧为导向,对待他人的言行要多一份理解和体谅。

在佛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中道”。

所谓“中道”,就是在劝和导化中,保持内心的平衡和正念。

我们不应过于执着于功德和个人修行,也不应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和瞋恨。

要学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佛学中的教义和修行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和成果。

佛法是科学的最高境界

佛法是科学的最高境界

佛法是科学的最高境界:有人问:“如果大家整天都念经,那科学怎么发展,社会怎么进步呢?”学佛到底是不是迷信,先给大家看一个小故事:在法国一位大学生登上火车,见一老人手执念珠念念有词。

大学生问:你还信这过时的东西?老人回答:我信。

大学生说:去了解了解科学对此的解释吧。

老人说::我不懂这方面的科学。

学生又说:请留下地址,我寄些书给你看。

于是,老人递上一张名片,学生接过一看,脸一下子就红了,名片上写着(路易士.巴斯德,巴黎科学研究院院长。

)科学的终极是哲学,而哲学的终极是宗教。

科学和佛法,在我的理解中,完全不是矛盾关系,不是or的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完全可以并行不悖,是and的关系。

我的佛友中,很多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高材生和社会各界的精英,我们群里,有一个师兄是研究生导师,她的先生是博士生导师。

他们在接受佛法时非常快,入门快,修的快,境界提升更快。

她先生去外国留学时,他的舍友,一屋子的医学博士后,全部吃素。

问他们要不要吃肉,大家都避之不及,仿佛肉是毒品,要害他们似的。

这个小故事给我很深的印象。

科学和佛法,根本不矛盾。

科学做的好的人,当研究到了一定高度,发现了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事件,慢慢的,去研究宗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再给大家看一个故事:科学家们都落泪了,他们说:“如果全世界的科学家有一个父亲的话,科学之父,那非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莫属。

”……在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问佛陀:“我们脚下的大地有边吗?”佛就拿起身边的一个果子说:“它就像是我手中的这个果子一样。

”你看在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就告诉我们,大地是圆的。

当时,并没有什么航海术、飞机等现代的科技。

他的弟子拿一钵水给佛看,佛说:“此中有八万四千小虫。

”后来,人类发明了显微镜后,发现里面有微生物细菌。

佛经一共有七千卷。

其中有一部《佛说入胎经》,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佛有很多讲法的地方,有灵鹫山、菩提树下、祇树给孤独园、竹林精舍,佛坐在菩提树下,有很多弟子围着他听他讲法,其中有一个弟子就问:“佛陀,为什么一个妇女结婚以后不会生出孩子呢?”佛说:“好,我给你们讲讲这个问题,有九种情况这个妇女不会生出孩子。

佛学论文[精彩]

佛学论文[精彩]

无尽细微至极的习气业障,妄念相续的因果聚合,而产生的“幻觉”,外界物质世界,却是无量细微的能量,聚合相续,刹那生灭的物质“表现”,这两种物质其实是一种因素构成,是“妄想觉知”,物质世界就是精神世界的投射,心灵觉知与物质轮转互为因果,本质相同,皆是因缘聚合,性质虚妄。

生命是因果的体现,世界是因果的体现,物质是因果的体现,生老病死是因果的体现。

我们所看到的、体验到的、理解到的、感知到的,一切一切,都是因果聚合而成的境界与“现象”。

思维与心皆是因果,你与我,即是因果,因果之中不明因果,如何能够解脱因果?所以无奈的随顺因果漂浮在生死苦海中,没有结束梦幻的尽头。

因果的本质是妄念相续,一念断灭,自性彰显,空性无碍,无住妄想,因果消散,即是解脱圆满。

众生的自性,在无休止妄想、业力轮转中,寂灭清净,如如不动。

修行就是为了见证自性清净原始的本来面目,如何见证?首先是破“所知障”,也就是改变人类的认知思维所造就的,对于世界、物质、生命产生的“错觉”,离开事物的表象看世界,才能够“如实见”生命宇宙、物质万象的实质;其次是破“烦恼障”,即是清除心灵习气杂质,将真性被觉知蒙蔽后,产生的“体验感受”,逐渐清净离舍,放弃净化,当心灵能够安静、安定、清净、柔软,不再向外攀缘六根所摄取的“业障诸相”,五蕴聚合而成的心,就会逐渐清净,内心升起的各种境界会慢慢清淡消散,觉知清净,就可以“观”心灵习气觉受的波动,而不随习气妄想幻想攀缘,心灵的习气聚合而成的欲望需求减少,直至消散,妄念停止,你会发现,“觉知”也就同时消散,而大脑中的“意识”,如同镜子反射阳光投射在墙上的光影,因为镜面消失,而光影也同时消散。

宇宙、世界、众生、诸相,皆是“因果”,源自“分别”;“分别”源自“我执”;我执源自“意识”;意识源自于心灵;心灵源自于“识性”;真性因“识”而困顿局限,“识”映照万有诸法,因“感”而升起“念”,念头即是“想”,无数无量无尽的“想”,念头相续,因果聚合,汇聚成“境界”,境界“体验”即是“受”,“受”之相续分别,即是“色”,“色受想行识”根本的源头,即是“性空一念”,一念妄想升起诸法虚妄,无量心生无量法,无量法生无量界,无量法即一颗心,一颗心唯“觉空”念,真性不动,照觉空无二,就是“照”见五蕴皆空,空觉极圆;能“照”五蕴皆空,却因“一念觉空”起,念灭空消,觉空两亡,这就是“空所空灭”“生灭寂灭”,瞬间“寂灭现前”。

谈佛论道——精选推荐

谈佛论道——精选推荐

谈佛论道先师讲:“佛道本是⼀条根,如同性命不能分;教外别传成真道,修佛修仙要修真;修⾏只此⼀条路,不知此路不成尊;三家本来是⼀家,⼤觉⾦仙是⾃⾝;纯阳⽕候谁知晓,三阳开泰见佛尊。

”悟道语静⼼不是⼯作⽽是游戏。

静⼼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地——为平安、极乐⽽做的某件事情,静⼼是把它⾃⼰当做⽬的的⼀种享受。

夜深⼈静独坐观⼼,始知妄穷⽽真露,每于此中得⼤机趣,形骸两释,意⽓交流,胜于调息见⼼万倍亦!盖极⾼寓于极平,⾄难出于⾄易;有意者反远,⽆⼼者⾃近也。

(任其⾃然是修炼的最易法门,最近捷径。

)静中念虑澄澈,见⼼之真体;闲中⽓象从容,识⼼之真机;“⼤道教⼈先⽌念,念头不住亦枉然。

”“未炼还丹先炼⼼,此⼼不炼难成真。

”最重要的佛法就是修⼼。

应做⼼的主⼈。

烦恼之盗常想伺机打倒你们,烦恼之盗应驱除,烦恼之蛇应逐出。

要谨慎守护⾃⼼。

疾断烦恼⼀举⼀动观⾃⼼,正当烦恼初萌⽣能疾呵斥令渝除。

坚定、通达的智者能迅速驱散涌起的悲伤,就像风⼉驱散棉絮。

学会管理⾃⼼,不断认清和纠正,驱除⽆⽤的情绪。

时时提醒⾃⼼烦恼和悲伤没有任何意义,解决不了任何事情。

到了娴熟,成为⾃然。

最⼤的神通就是⾃⼼安祥。

训练⾃⼰的情绪,不做⽆⽤功,不做有害功。

纷扰时亦只如处常则事⾃顺遂“看得破,放得下”。

不要为⾃⼰积攒财宝在地上!因为你的财宝在那⾥,你的⼼也在那⾥!须知世上⾦银宝,借你闲看⼏⼗年!以下⼤约是隐之这个⼈的⾔论:宗教⾥驳杂过多迷信,若惑于迷信,奢望佛来救度,佛也只能给⼈指出他灭来世投⽣之⽅法,在佛的眼光⾥,佛并不能左右⼈间之疾苦,他只能告诉⼈如何⾃救。

可惜后世扯出弥天⼤谎,将佛夸诞为⽆所不能的上帝,令芸芸众⽣拜倒在⾃⼰塑造的泥像下,企图靠他⼒救度。

古仙说:“若性命可以靠庄重的祷告来延长,疾病可以⽤丰富的祭祀来消除,那么,富姓可以必长⽣,⽽贵⼈可以⽆疾病矣。

”吕仙也说:“举世⼈⽣何所依,不求⾃⼰更求谁?”⽆论修佛或修仙,都是师⽗领进门,修⾏靠⾃⼰。

佛学辩论发言稿

佛学辩论发言稿

佛学辩论发言稿各位主持人、评委和亲爱的观众们:首先,我想对佛学辩论提供了这个平台的主办方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个辩论中,我们将探讨佛学的一些核心观点和哲学思想,挑战我们的智慧和思考能力。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佛学的核心理念,并阐述为什么这些理念对我们当代社会和个人的生活都非常重要。

佛学是一门古老的哲学体系,它的根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是由释迦牟尼创立的。

佛学以痛苦和生命的无常为出发点。

它教导我们认识到人类所经历的痛苦是无法避免的,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战胜痛苦和实现内心平静的方法。

佛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无我(Anatta)。

佛教认为,我们对自我存在的观念是一种假象。

事实上,我们所谓的"我"是由无数个瞬间的心灵和身体状态组成的。

这个观点让我们开始思考,我们是否真的拥有一个恒定不变的自我,或者我们只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现象。

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和实践这个理念,我们会发现自己对于事物的执着和自我的執着都是多余的,而这正是痛苦的根源。

另一个佛学的核心理念是缘起(Paticca-Samuppada)。

这个理念告诉我们,一切现象都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的。

意思是,一切都有其成因和结果。

如果我们开始关注事物的真实本质,并理解一切现象的因果关系,我们就能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变化,并理解事件的真相。

这也有助于我们减少无谓的忧虑和執着,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和谐。

最后一个我想讨论的核心理念是般若智慧(Prajna)。

这是指通过洞察事物的真实本质和运作规律来达到彻悟的智慧。

佛教鼓励我们通过冥想和灵修实践,开发自己的内心洞察力,并超越表面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通过般若智慧,我们可以实现自我觉醒和解脱,摆脱痛苦和纷扰,达到真正的幸福和内心的平静。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佛学的理念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无我、缘起和般若智慧,我们可以超越功利主义追求无尽的欲望,摆脱巨大的压力和焦虑,找到真正属于我们的内心平静和意义。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这场佛学辩论中能够对佛学的核心理念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将其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对佛教思想的看法总结作文

对佛教思想的看法总结作文

对佛教思想的看法总结作文佛教思想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我看来,佛教思想是深邃而宽广的,具有启迪人心、提升人性的积极作用。

它强调亲善、慈悲和智慧,并以解脱苦难为最高追求。

在世俗社会中,佛教思想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智慧,使得人们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度化众生。

佛陀根据自己的悟道经验,教导人们如何通过修行和发展自我来摆脱世间的痛苦。

佛教注重个人修行,通过打破贪欲、嗔恨和愚痴的束缚,使人们内心平静,达到心灵的解放。

佛陀认为,通过修行可以达到解脱和成佛的境界,从而彻底超越生死的轮回。

佛教思想的核心教义是“四谛八正道”。

四谛指的是苦、集、灭、道,从揭示人生苦难的本质,到指出苦难的根源和原因,再到提供超越苦难的方法和道路,佛教给予了人们面对现实生活困境的宝贵指引。

八正道则是指导人们在生活中修行的具体方法和道德准则,如正见、正思维、正语言、正业等。

这些教义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指导方针,帮助人们摆脱痛苦和困境。

佛教思想还强调智慧和慈悲。

智慧是佛陀所强调的重要品质,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观察,人们才能认识到世间所谓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真实本性。

佛教思想强调个体的觉悟和自由思考,提倡人们遵循自己的内心声音,而不是机械地遵循传统和权威。

同时,佛教思想还强调慈悲和宽容,认为人们应该对他人怀有善意和同情心,并以慈悲为出发点对待一切众生。

佛教思想对于塑造个人品质和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作用。

佛教强调个体的内禀价值和自由意志,引导人们以宽容和慈悲的态度对待他人。

这种价值观不仅能够帮助个人修行成佛,还能在社会中培养出包容和宽容的氛围,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与发展。

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佛教思想给予了人们希望和指导,提醒人们要慢下脚步,审视内心,关注内在的幸福和平静。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佛教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现代社会注重物质追求和功利主义,人们更多地忽视了内心的追求。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系别:控制科学与工程系专业班:自动化0904班学号:u200914359 姓名:刘剑佛教论文国父孙中山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人,佛教是哲学之母,学习佛学可佐科学之偏。

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一代领袖毛泽东也曾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度众生,是代表受压迫的人讲话。

”近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提到“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从这些名人的眼中,我们不难看到佛教对于各时期、各领域、各阶级的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传介到我国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

禅宗是与《金刚经》结缘最深的中国佛教宗派。

《金刚经》全文没有一个“空”字,但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

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当众生立定志向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将发心的目标定在哪里?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心不能安住,应该如何降服”即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对各种错误认识和患得患失的心理进行克服?这一开始的发问便饱含了值得我们积极思考的深刻人生内涵。

现在我们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现代化的事物层出不穷,各种社会变化应接不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生存,人们已渐渐麻木,渐渐缺少人生的思考,但是这种思考却是我们自古至今一直都需要的。

如果缺少了思考,人们便很容易陷入思想的恐慌。

那么,到底该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了?首先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界上的一切事都如梦、如幻,如水面的气泡,转瞬即逝。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相,世界上真正的形相是“无相”。

这样,世界上的一切便都不值得执着。

不执著,无念系,就可以达到真正的解脱。

虽然在现实生活我们每个人很难做到真正的无欲无求,然而我们可以告诫自己不必太执着于俗世的种种“沽名钓誉”,学会有所“放弃”,一切随心所至就好。

佛学与科学

佛学与科学

佛学与科学第一篇:佛学与科学佛学与科学一、霍金宣布:放弃对宇宙终极真理的研究。

2003年,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向全世界宣布放弃对宇宙终极真理的研究,对此,他引用了英国的一位著名文学家的语言说道:“宇宙比我想象的不可思议还要不可思议。

”文学家用感性的形象思维的语言如是说,而霍金则以科学家理性的逻辑思维的语言如是说。

从感性到理性,这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霍金原以为宇宙的终极真理可以用一句简单的科学公式来概括。

但当他发现宇宙的不可估量的深遂博大与神秘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与能力,实际上也超出了整个人类和一切生命的预料与能力时,他毅然向全世界宣布放弃这一终极真理的研究。

二、宇宙物理学家们发现宇宙的真实相状。

2004年,国际宇宙物理学家们宣布发现了宇宙的真实形状,是一个倒金字塔形,而金字塔形的顶端却宛如艾菲尔铁塔一般,向时空中无限伸展。

实际上,倒金字塔形的宇宙只是宇宙的一个单元。

三、释迦牟尼佛两千五百年前关于宇宙的论述。

对此,早在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佛在《华严经》中就明确指出,宇宙是由无数的金字塔形的单元所组成,并把它称为“一真法界”。

有一点倒是让科学家们说对了,那就是倒金字塔形的宇宙顶端是无限伸展的,伸展到了什么地方去了呢?伸展到了另一个宇宙单元。

时空隧道如斯义。

那么,什么是宇宙的一个单元呢?就像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元,滴水是大海的一个单元。

这样说并不是在夸大其辞,也正如我在《南山海上观音赋》开篇中所描述道:“一真法界,万亿宇宙,如海世界,渺不可及也。

”在一个宇宙的单元中,我们就已惊叹星系、星团、星云、星河的繁多,仅在我们的银河系就有超过了二千亿颗的太阳般的恒星,而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就不计其数了。

可谓是天上有多少星,地上有多少人。

而更准确地说,则是天上有多少星,地上则有多少生命。

每一个宇宙单元中存在着数百亿到上千亿的银河系般的星系,每个星系都有上千亿颗恒星,而围绕其运行的行星就更是无从计算了。

但这只是物质的宇宙和物理的宇宙。

佛学哲学论文

佛学哲学论文

关于佛学哲学论文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至南北朝隋唐,达到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后即走向衰落。

以下是店铺分享的佛学哲学论文,欢迎阅读! 佛学哲学论文篇一佛学与中国近代哲学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以大量史料揭示了佛学在近代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广泛影响,认为探讨佛学与近代中国哲学的关系,是一个极重要的课题。

第二部分从把佛学与西学相附和,强调佛学的哲理性,提倡佛学应务救世的实际作用,以及唯识学的复兴和发展等方面,分析了近代中国佛学的主要特点。

最后部分,作者结合近代佛学得以振兴的原因,从理论意义和社会实际作用两方面,探讨了如何正确评价近代佛学的问题。

在谈到近代中国哲学时,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及哲学社会科学,即所谓“西学”、“新学”的传入,对近代中国哲学发展所发生的重大影响。

因此学术界对于西学与近代中国哲学关系的研究比较多。

诚然,西学对近代中国哲学所发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需要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而且就目前情况看,研究也还是不够的。

但是,我认为,在探讨近代中国哲学时,也还必须充分注意到佛学对近代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

大量的历史资料说明,佛学在近代中国哲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对近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中国近代佛学的开展,并不是中国古代佛学的简单延续,而是伴随着西学的输入而重新振兴起来的。

它受到当时西方研究佛学风气的影响,是在相当程度上揉和了西学内容和方法的佛学。

近代佛学的兴起,最初为一部分思想家看作“西学”可接受的某种理论上的联接点。

他们一方面或认为西学的某些理论内容和方法,包含在佛学中,与佛学相一致,而佛学则是我国人们所熟悉的传统文化(如梁启超曾说:“我们国学的第二源泉就是佛教。

”《治国的两条大路》)。

另一方面或认为,佛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比之西学更为丰富和深刻,因而可用之于改造和发展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

佛家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

佛家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

佛家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佛家思想源远流长,从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开始,到今天的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这种哲学思想没有被限制于宗教领域,而是被社会、文化、科学和艺术等各个层面所认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佛家思想的历史传承和当代发展,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现代世界。

佛家思想的历史传承佛家思想的传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

当时,印度的悉达多(Siddhartha)成为一位佛教导师,在他的教导下,佛教的道路开始成为一种哲学和生活方式。

佛教早期的象征包括生老病死和轮回转生。

这些都被佛教士极力宣传,直到佛教被推广到中国和其他地方。

这种宣传是通过书法、音乐、艺术以及传统媒体等多种形式展示的。

佛教在印度和东南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它在中国和日本也得到了传承与演变。

在中国,佛教发展成了一种禅宗,它是禅修的主要形式,包含了念与观察的方法。

到了日本,禅宗进一步演变成了一种民间哲学和宗教,通过禅修方法来塑造行为。

除了佛家思想在亚洲的传承和演变之外,它在19世纪和20世纪时传入了西方文化。

科学家和哲学家将佛教思想与心理学和神秘主义汇合,这种趋势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顶峰。

在西方,佛教被视为一种“生存的哲学”,它不仅仅是一种信仰。

现代佛家思想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佛家思想仍然可以看作是在发展和演变中的一种哲学。

这种发展是由许多佛学家、心理学家和科学家的工作涵盖了广泛的领域而实现的,以推进佛家思想的现代化和普及化。

例如,佛家思想在管理和领导上的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禅宗的中心思想——全面关注当下和提高自我意识的方法在现代的学术研究和结业管理中得到了普及和应用。

透过禅修方法,管理者可以认识管理方式和与同事之间的互动,这种方式在现代日常管理时是非常有用的。

佛家思想也在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得到传承和发展。

近年来,生态佛教(Eco-Buddhism)成为了佛教教派的一种,这种教派重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人类能够通过舍身奉献和觉知来促进与自然界和谐共生。

佛学精髓

佛学精髓

佛学精髓一、宇宙平衡循环规律(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物理学家杨振宁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并得了诺贝尔奖.当年毛泽东曾专门找他问过,杨振宁说宇宙是在圆形轨道上做振荡运动。

从宇宙运行的某一段来说,看似好象在向前进,是不平衡的,但从整体来说是循环的,是平衡的。

毛泽东理解之后有一个星期没说话,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呆着,到了临终时,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有很多问题要和马克思去讨论.宇宙是在圆形轨道上做振荡运动,这个宇宙运行模式证明了以下两点:1.我们的宇宙存在着自发平衡规律,这个规律的基本含义就是:从宇宙时空的任何一个局部来说,都是绝对不平衡的;但从宇宙时空整体来说,宇宙是绝对平衡的。

宇宙不是在某一个局部内平衡,而是在整体范围内平衡。

这个规律,体现了佛学的因果循环规律。

因果循环的含义是:我们今生所受的,其实是前生所做的;我们今生所做的,就是后世要受的.因果循环,生生不息.现在你怎样付出,将来就会怎样获得.为什么我们现在想尽一切办法取得的东西将来要如数付出呢?就是因为宇宙有一把平衡尺,这把尺子是默默存在,自发运行地,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老子说: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

人总是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往自己身上刮,而老天爷会把你搜刮的多余的东西给划回来,再划回到损失的人身上。

2.我们的宇宙从整体上说是环行的运动模式,而并非什么螺旋性上升。

这个规律体现的是循环和轮回。

宇宙是在一个圆形轨道上运行的,这种运行模式必然产生循环,只要循环,就必然产生轮回。

这是肯定的。

所以这个规律证明了生死轮回规律。

佛教讲六道轮回,这六道是:天道,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鬼道,地狱道。

宇宙中的一切生物就是要在这六道中生生不息的轮回.不管人也好,鬼神也好,畜生也好,虽然生命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属于众生的范畴.只要是众生,就都要轮回。

二、生命结构人人都知道我们人有思想和肉体,但每个人其实都还有另一个东西,这就是元神(或说灵魂),人的肉体是有质有形的,既看的到又摸的到;思想也是确实存在的,但看不到也摸不到;而元神不但看不到摸不到,而且人们对它无知无觉,所以我们从思想上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

浅析佛与人生论文

浅析佛与人生论文

浅析佛与人生【摘要】:现代社会节奏飞快,压力无处不在,人们往往来不及多想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盼望。

如何在繁芜的快生活节奏中,保持心境的豁达和明澈,可以影响到我们的人生道路,或者影响到我们人生的某一个时期,抑或是影响我们一生。

其实,我们每一个生活于时间的凡夫俗子们都有一颗明净的心,只是在世俗的尘埃中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

那么,佛在哪里?净土又在何方?当我们苦思冥想扪心自问时,豁然间会发现:净佛,其实就在我们心里。

【关键词】:佛,佛法,心态,人生,价值【正文】:世人都很关注相貌和身体的美,但是,那种美是非常短暂,十年,二十年,抑或说三十年,都不是长久地。

所谓红颜易老,青春难驻,从佛法角度来看,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

我们的一生,色身从小到大,由盛而衰,其间种种变化,就像时光的脚步,不曾停息。

所谓长生不老,所谓永葆青春,不过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梦想,因为那是在和自然规律抗争。

几千年来,多少人为驻颜有术而费尽心机,但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最大成功,不过是延缓衰老的速度罢了。

对于外在身相来说,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内在美就是人格的美,心灵的美,生命品质的美。

从佛法来看,内在美的至高境界就是佛菩萨。

那么,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怎样达到内在美,又是怎样理解佛法与佛菩萨呢?一、佛与佛教佛,既是佛陀,源于梵语的音译。

其意义是指觉者或智者,觉知各种事物的原理,而能了解分明,就想睡梦中觉醒一般,称作觉悟。

自己觉悟之后,又能使他人觉悟的,智慧圆满,功德无量,这才叫做“佛”。

悉达多太子断绝一切烦恼,悟道成佛之后,即自号为释迦牟尼佛。

大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只是众多过去、现在、将来三世诸佛中的一位。

在大乘佛教的理论里,只要人能断除烦恼、悟彻心性本源,都能成佛,因此,佛不是特指释迦牟尼。

依据宋代高僧普济的《五灯会元》所列的释迦牟尼佛传的记载,佛陀生活的年代为公元前566年——前486年,他与孔夫子是同时代的人。

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就是说,身体每个部位都是圆满而无可挑剔的。

佛教与中国文化论文

佛教与中国文化论文

佛教与中国文化论文第一篇:佛教与中国文化论文佛教与中国文化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

中国文化是世界人类三大文化中光辉灿烂的一支。

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在长达2000年中,中国与佛教的有机结合产生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影响扩大到亚洲其他国家,促进了各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近2000年来,佛教逐渐与中国的本土文化道家和儒家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今天,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对于如何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问题,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重大意义。

佛教原产生于古印度,于东汉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传入我国,迄今已经有1935年的历史了。

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流行约有1800年的历史。

佛教的发展大致可分三期:前六百年,为部派佛教形成时期;中六百年,为显教大乘发展时期;后六百年,为秘密佛教流行时期。

初期佛教以上座、大众两部为主,三四百年中分化为十余种部派。

其中上座部,分为南、北二传。

中期的大乘佛教,于公元二世纪中传人中国汉地,公元七世纪起又自汉地和印度传入西藏。

公元十一世纪起,印度后期逐渐盛行的秘密佛教,又大量传入西藏。

印度这后二期的佛教,又在中国形成汉语系和藏语系两大系统的佛教。

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时期中,中国传入了印度佛教三个时期的全部内容,形成了三大语系的佛教。

我们从阇那崛多、玄奘和阿底峡的传记及译经史实得知,大乘显密经论的原本中国保藏最多,其中不少重要经论,印度本土反而没有全部流行,如《华严经》、《大集经》、《大智度论》等。

中国佛教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为典籍的浩瀚,二为宗派的繁多。

在汉语系佛教中,现存译典一千四百八十二部,五千七百零二卷,除去重译本还约有四千四百卷,其中声闻乘三藏约一千四百卷,大乘经论约三千卷,全部约合梵文二百五十万颂。

另有历代汉文著述一万余卷,折合梵文七、八百万颂。

有关精神与灵魂议论文

有关精神与灵魂议论文

有关精神与灵魂议论文有关精神与灵魂议论文(5篇)如何理解灵魂二字?从成长到成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他会经历许多挫折与困难,守护自己的灵魂,不忘自己的初心终有一天会成功。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精神与灵魂议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有关精神与灵魂议论文(篇1)人们常说:“活在当下”,那么“当下”又是什么,我们活着的这个世界是真的吗?从梦中醒来,便是另一个梦,谁都分不出是真是假。

是真也好,是假也罢。

在每日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他们是真的吗?我又是谁?捂住双耳,这世界便又像是被我所创作。

《心经》中的五蕴,便像人们所说的凡尘俗世。

的确,一个人本就有欲望,有想法,慢慢的便觉得想获得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却不知道,这一切的思想是被自身所创作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要是把这色空掉,忘掉,便会感到一切都是美好的,无不是天堂。

我也曾有过这种感觉,觉得闭上眼便是一场梦,醒来也是一场梦,周围的一切都是无声的,只有我一人遗世独立。

但,当我对一切感到不满与愤怒时,周围却是嘈杂的,心烦意乱,那种感觉,痛得发烫,感觉身处地狱一般。

可回过头来,这一切不过是虚幻的罢了。

“人的灵魂来自一个完美的家园,那里没有任何污秽和丑陋,只有纯净和美丽,灵魂来到这个世界,漂泊了很久,寄居在一个驱壳里忘记了家乡的一切。

每当它看到,听到或感受到这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时,它就会不由自主的感动,它知道那些美好的东西来自它的家园,那似曾相识的纯净和美好唤醒了往昔的记忆。

”这是出自一部影片记录书中的一段话。

人本就是如此,从出生到死去再回到出生,一个又一个的轮回会让自己对某个地方产生熟悉感,好像在哪里见过,或许在某一世中曾踏足此地。

每当再一次来到时,便会觉得这世间只有你一般,因为这是属于你的记忆,这个世界不是别人创造的,而是你。

或者你是那一朵花,那一株草。

谁也不知道,只有你知道,你早已与此地融为一体,与你的灵魂融为一体。

又何必在乎人生几何,这一个灵魂,便是一生的创造者。

佛老思想与我国古代的意境论

佛老思想与我国古代的意境论

佛老思想与我国古代的意境论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老子的“恍惚”、“窈冥”,其中有“象”、有“信”、有“精”之说,庄子的“唯道集虚”、“虚室生白”(《庄子·人世间》)、“象罔”(《庄子·天地》)之说,正道出了“境界”说之本;佛家的“六根”、“十八境界”和境界缘诸根而起之说、境界的“三次地”之说,以及空灵妙觉的“禅境”之说,则深化、丰富和完备了“境界”说。

老子的“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方能显“玄通”、“玄览”之智而得道、悟道之说,庄子的“心斋”、“坐忘”方能借“象罔”显“神遇”、“意致”之妙而得“玄珠”(道)、“游无穷”、处“逍遥”、“同于大通”(《庄子·大宗师》)之论,佛家的去六根、空五蕴、“澄怀无住”、“禅定止观”而真如自性妙明显之说正是如何营造、创建高妙之境,借境传道、悟道之三昧。

本人指出了借境以审美、悟道包含着:一种整体、模糊的全息、全象、同构、圆融、洞通的妙合;境界中有“象外象”、“味外旨”、“韵外致”……,“境”能达“言有尽而意无穷,象有限而旨意全,曲有终而余韵绵。

”之妙。

“象”是单一、有限、具体的,是凭感官和心识可感、可知、可察觉的,而“境”则是整体的,蕴含着全息全象和无穷意味的。

“境”,特别是高妙之“境”,是难以凭借六根可感、可知的,而必须凭借超越六根、六识的“神遇”、“意致”、“妙觉”、“玄览”、“禅观”、“灵悟”方式才能够领悟和把握。

得意可忘言、忘象,但得道却仍在至高妙的无境之境中,因最高妙的至境是“无形无象”、“无待”的无境之境。

关键词:“意致”、“玄通”、“六根”、“十八境界”、传道悟道、“禅境”“意境”说的佛老思想渊源庄子曰:“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者,不期精粗焉。

”(《庄子·秋水》)这里提出了“意致”说。

至精至妙和全息全象的东西,是不可以言传的,是无形无象的,而只能通过“意致”、“神遇”(《庄子·庖丁解牛》才能领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佛学与灵魂的联系,从文化、科学等方面对灵魂做了详细的解释。

通过引经据典的形式,对灵魂所在进行了描述。

以释迦摩尼的佛教理论为基础,由释迦摩尼的人生概要和涅槃后的灵魂超脱引出佛教灵魂说。

并从其他领域讲述了关于灵魂的学说,还通过科学实例和科学验证对灵魂的真实存在做了诠释和证明。

本人表达了自己对灵魂的理解和灵魂的所蕴含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通过灵魂看人的本质,以及灵魂的善良与邪恶,并做了相应的解释和表达。

关键词:“灵魂”、“释迦摩尼”、灵魂说、“科学”“灵魂”简要释义灵魂,名词解释为生命;人格,良心;精神、思想、感情等,也比喻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宗教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东西。

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

1、文化意义上可以影响或激励后人的人文成果。

2、科学非正统派认为附于人体的心意之灵。

3、比喻起关键和主导作用的核心因素。

4、高尚的品格。

5、宗教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灵体,灵体离开躯体人即死亡。

从字源学的角度看,法语“灵魂”(“anima”)意为“赋予生命者”,也就是制造出有独特个性的生命体者,独特个性指的是基因密码。

“释迦摩尼”的佛教灵魂观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三千年前的中印度,佛陀在降生之前为一生补处菩萨,于兜率天说法,号「白幢天子」,后因诸佛以天乐等各种庄严,劝请佛陀:如过去燃灯佛所授记,贤劫千佛之第四尊佛——释迦牟尼佛,您降生世间、说法度众、示现成佛的时机已到,请您以过去生于燃灯佛前,所立之誓愿,于兜率天说法十二年后,降生于世间,转大法轮,利益无数有情众生。

以诸佛殷切之劝请,佛陀遂生起降生世间、说法度众之坚定心念。

兜率天之天众听闻白幢天子(释迦牟尼佛前世)将降生世间,咸感哀伤悲泣,忧虑从今后,不能再听闻白幢天子讲经说法,白幢天子知悉天众之心念,乃告知天众:吾虽决定降生世间,但吾将一生补处菩萨之权位,以宝冠为记,授与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将继续于兜率天为诸位讲经说法,此事之殊胜,无可比拟,故弥勒菩萨又号「无能胜」,即源于此。

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他的传教活动。

首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陈如等5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称这次说法为“初转法轮”。

释迦牟尼不久又旅行各地,足迹遍布恒河流域。

所到之处,专心讲道。

奠定了原始佛教基本教义,并组成了传教的僧团。

弟子据说有500人,著名的有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优婆离等十大弟子。

佛、法、僧这佛教的“三宝”已具备,佛教正式形成。

释迦佛入涅盘说无常偈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可见,释迦摩尼的涅槃,只是舍身,其灵魂仍在,只是经过了超脱,远离尘嚣,远离生老病死的苦痛和循环,上升到了佛的高度,灵魂永恒存在。

故而佛陀于八十岁时示现涅盘,为令众生于佛法中生珍重心,进而实践解脱之道。

《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云“诸善男子。

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

今犹未尽复倍上数。

然今非实灭度。

而便唱言当取灭度。

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

所以者何。

若佛久住于世。

薄德之人不种善根。

是故如来以方便说。

比丘当知。

诸佛出世难可值遇。

所以者何。

诸薄德人。

过无量百千万亿劫。

或有见佛或不见者。

以此事故我作是言。

诸比丘。

如来难可得见。

斯众生等闻如是语。

必当生于难遭之想。

心怀恋慕渴仰于佛。

便种善根。

是故如来。

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佛教本不说灵、肉二元观、灵魂不灭论等。

因为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对于灵魂与肉体之同异并不予以作答(即无记),亦即否定灵魂与肉体可截然划分为二之想法。

而因果报应和轮回关系所联系的是业力。

《大庄严论》:“诸婆罗门复作是言:‘若无我者,谁至后世?’时憍尸迦语诸人言:‘汝等善听。

从于过去烦恼诸业,得现在身,及以诸根;从今现在复造诸业,以是因缘,得未来身及以诸根。

我于今者,乐说譬喻以明斯义,譬如谷子,众缘和合,故得生芽,然此种子,实不生芽,种子灭故,芽便增长。

子灭故不常,芽生故不断。

佛说受身亦复如是。

虽复无我,业报不失。

’”在佛教传入中国时,由于中国人重视祖先,因而使佛教慢慢变质而发展灵魂观念。

由于净土宗佛力救渡信仰的盛行,汉传佛教的丧礼中,一般会诵经超度以引导亡灵早登西方净土,这只是汉传佛教的做法。

南传佛教则不承认有独一的个体或灵魂存在,不过鬼是确实存在的。

要区别的是:鬼并不是灵魂,在南传佛教的教义中,鬼是六道之一,与灵魂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许多佛教大德,根据佛教的经论义理及事证,主张一般人所谓的人死后出现的灵魂,所指的是中阴身,这是不同于鬼,因为鬼和人都是佛教六道众生之一,灵魂不归属因业报而已趣向往生的任何一道。

如李炳南在佛学概要十四讲表所说“不证果有生死,即灵魂糊涂蛋再投胎,再倒霉,往那里投,自己做不了主,投胎又生了,生了就算无论多麽好,不如我现在,为什麽?现在过去我也念了三遍二遍了,我再一投胎,半部佛学也没见过,有隔阴之迷,都忘掉了。

”。

人死后,灵魂的善恶有公断,通过灵魂可以看出人的本质好坏,同时,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是对人生意义的重要表达方式,正如高僧圆寂后的舍利子,也是灵魂纯洁的重要标志,释迦摩尼涅槃后就留下了舍利子:佛陀入灭,遗体荼毗,留下舍利八斛四斗,被分成八份为摩羯陀王阿阇世、吠舍离的离车毗族、迦毗罗卫的释迦族、阿摩罗迦波的布利族、罗摩伽摩的俱利耶族、波伐的末罗族(南末罗国)、拘尸那迦的末罗族(北末罗国)和吠多底波的婆罗门分得,各建舍利塔供养。

后来,阿育王取出全部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别盛入宝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养,其中有许多传入中国。

1987年在法门寺的地宫中发现了许多唐代古物,世界上惟一的佛指舍利即在其中。

据史料记载,唐时,该舍利“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一面稍高,中有隐痕,色白如雨稍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

所记与实物吻合。

相对于高僧和修行之人,那些英雄牺牲后,他的精神也会传承下来,他的灵魂也是纯洁的,善良的,值得歌颂的。

但是,邪恶的灵魂也是存在的,人死后,会因为生前的罪恶和怨念,产生邪恶的灵魂,不愿超脱,危害他人,人们会称其为“冤魂”或“恶鬼”。

“灵魂说”关于灵魂的存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学说。

灵魂非永恒说:死后灵魂就会烟消云散(原始宗教)。

灵魂是生命生灭周期中一个阶段中阴的型态,在投胎时便消灭(佛教)。

灵魂永恒说:死后休眠和复活,到未来某个特定时刻可以复活,例如古埃及和其影响的一神教,在复活前形同消失。

死后生命,相信死后会再次轮回,进入新生的人或生物体内,例如印度教和(民间信仰化的)佛教。

面临上天的审判死后永生(古希腊和其影响的民间信仰)。

死后成鬼(古代中国墨家和古罗马等和其影响的民间信仰),除了伟人成圣外,常人死后灵魂会变成鬼,但不代表是邪恶的,而会保佑子孙,或向杀害本人的坏人报复,所以类似低级的神明。

灵魂是生物形体的规则和信息,所以是永存但不是永生(柏拉图主义)。

原始宗教的灵魂观灵魂来自一个全能的神灵。

在人类的原始宗教中,灵魂的本质就是力量。

力量、灵魂和生命是可以彼此互换的观念。

这些力量被认为存在于人类和其他生物(包括植物)的生命之中。

以澳洲的原住民为例,他们将灵魂分为内部灵魂(Internal soul)和外部灵魂(External soul)。

内部灵魂是整个身体(即物质部份);外部灵魂则是可以离开身体之外的部份。

外部灵魂会离开身体,并会停留在图腾(即生物的替身)上。

中国民间灵魂说:灵魂类似于中国人所说的魂魄,可以被分作“魂”和“魄”两部份,魂主精神,而魄主身形,并有“三魂七魄”之说。

传统上认为,当一个人受到惊吓,可能会使魂魄离开身体,若不好好处理的话,人就会步向死亡。

因此,当有人因惊吓而痴傻沈昏之时,民间会举行一种特别的“招魂”仪式,闽南与台湾民间信仰则称作收惊,意图使昏迷或痴呆的人恢复神智、起死回生。

“科学灵魂观”与证实根据观察和分析,人类灵魂的粒子为反物质,也就是人类躯体的映射。

人类躯体的体积有多大,其灵魂生物磁场团的映射体积就有多大。

组成人类躯体的最小粒子单位是分子,而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最小单位,原子核又是由电子和质子及中子组成,将原子再分,可得到最小的粒子(夸克)。

原子核处于正电位,外围电子处于负电位,所有正物质的电子为负粒子,而反物质的电子为正粒子。

灵魂负宇宙体的粒子状态和反物质形体延伸了人类思维的潜意识,潜在的科学现象需要的是一种微观的科学研究方向。

灵魂粒子组成的物质形体影响了人类的思想变迁多达数千年,唯心的形而上学的理论被唯物论学说所埋葬,人类的科学和哲学的论点发展了唯物论,只有人类的图腾宗教学说继承和发展了唯心论点。

由于现代科学思想的进步,潜意识状态领域的社会现象已逐渐的被人类有所认识,使唯心的宗教学说理论得到了质的飞跃,新的人类哲学观念有所改观。

现代的唯心与唯物观念延伸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继承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科学思想。

物质由粒子组成,物质的波粒特性演绎了宇宙空间的膨胀与收缩,不为人知的潜在的科学问题,我们总有一天会揭开她那美丽的面纱。

灵魂的可能构造及组成元素假说「意识能量体-灵魂」的层层组识结构灵-意识能量(超对称-粒子)、魂-意识体(普通-弦圈粒子)「灵魂」合称为-「意识能量体」「意识质能体-灵魂」的四大元素:1、大统一场(一级暗物质-重力微子、X、Y微子)2、电弱统一场(二级暗物质-希格斯微子,WZ弱波微子)3、氢H0电磁场(三级暗物质-t、b、c、s超夸克,t,m超电子)4、氧O0电磁场(四级暗物质-u、d超夸克组成之超质子、e超电子)科学证实:当人的心跳停止,血液停止流动时,微管失去其量子状态,但存在于其中的量子信息不会被破坏,就在宇宙中传播散布。

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存活下来,他们多会讲述那“一束白光”或者看到自己如何“灵魂出窍”;如果病人去世,那么量子信息就会在不确定的期限内存在于肉体之外,即‘灵魂’。

科学实例:在调查很多濒死经验临床案例后,有部分科学家将灵魂定义为以某一种形式存在的能量场。

一种广泛流传的都市传奇是二十世纪初的Duncan MacDougall医生让濒死的人躺在一个秤上,然后量度他们死后体重的变化,并发现有人在死后立即减少了21克的体重。

他们认为,这个重量就是灵魂的大约重量,并以能量的形式离开了肉体。

但有些数据是重量增加了一些,灵学家的解释是灵魂又回来了。

Lewis E.Hollander曾测试八只濒死绵羊的重量,也发现有短暂增加的情形。

但后来更多的类似实验表明,人死后,重量并未立刻减轻;目前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人在死亡过程中,体内细菌产生的热气体有时会逸出体外,使得秤台上的空气对流,导致指针移动。

热气偶尔排出体外的说法,可解释Duncan MacDougall的实验结果:当空气撞击秤台,重量就增加;当空气离开秤台,重量就减少了。

因而Duncan MacDougall的实验被视为错误,说法为伪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