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论文

合集下载

宗教学论文

宗教学论文

净化心灵和睦相处—浅谈佛教对人生的指导意义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山西是全国佛教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有五台山、玄中寺、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斑斓多姿的佛教建筑、雕刻、绘画等等。

这其中,天龙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壮美的峰林地貌闻名遐迩,为传播中国佛教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佛教旅游文化是我国核心旅游文化之一。

然而,在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中,由于人们对佛教文化存在模糊认识,导致许多人把佛教文化等同为佛教旅游文化。

但是看到佛教文化背后真正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人生指导意义被许多人忽视和误解的现象,甚至有人认为佛教是在人们看破红尘、事业失败、穷途末路之后才落发为僧的消极选择。

其实,佛教并不消极,它是教育人们以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真相,把握人生方向并告诉人们在人生道路上,如何放下心中的迷惘轻装上阵开拓进取的。

物质不一定能满足人心——精神寄托的重要.有意义的人生是需要具备和创造双重的财富。

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类,都同样希望拥有美好的生活。

首先我们会追求物质层面上的富裕。

因为没有物质生活的保障,就无法追求更高一层的精神富裕。

这个道理是每个人都很清楚的。

我们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保障时,就需要有一个精神层面的寄托:就是我在这里所说的“精神生活”,这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也可以这么说:人应该是有一个信仰才会活的更像人的特性。

佛教是最贴近人性的宗教.我们可以说:佛教是个古老的宗教,可她一点也没过时!这是因为人类善良的本质是没有过期的。

而且,她的教义贴近人心,没有跟世俗格格不入、远离人心、疏离社会的表现。

尤其她重视分析和逻辑。

对讲究理论的人来说,佛教的教义应该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有些人说: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一种哲学;另一些人却说:佛教是一种主义。

但在我们作为佛教徒看来,只能说佛教就是佛教!她是让我们离苦得乐的一种方法;她告诉我们众生平等,自己未来的幸福和解脱完全要靠自己的努力;每个人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身心,为自己的身、语、意的状态负责,任何人也都帮不上忙。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论中国佛教文化摘要:国父孙中山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人,佛教是哲学之母,学习佛学可佐科学之偏。

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一代领袖毛泽东也曾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度众生,是代表受压迫的人讲话。

”近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提到“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关键词:佛教,文化,丰富性,影响,作用价值正文:一、佛教的简介: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

佛教原产于古印度,于东汉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传入中国,迄今已经有1935年的历史了,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流行约有1800年历史。

佛教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前六百年,为部派佛教形成时期;中六百年,为显教大乘时期;后六百年,为秘密佛教流行时期。

初期佛教以上座、大众为两部分为主,三四百年中分化为十余种部派。

其中上座部,分为南北二转。

中期的大乘佛教,于公元二世纪中传入中国汉地,公元七世纪起又自汉地和印度传入西藏。

公元十一世纪起,印度后期逐渐盛行的秘密佛教,又大量传入西藏。

印度后二期的佛教,又在中国形成汉语系和藏语系两大系的佛教。

二、中国佛教的丰富性:中国佛教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为典籍的浩瀚,二为宗教派别繁多。

一在汉语系的佛教中,现存译典一千四百八十二部,五千七百零二卷,除去重译本约有四千四百卷,其中声闻乘三藏约一千四百卷,大乘经论约为三千卷,全部约合梵文二百五十万颂。

另外有历代汉文著述一万余卷,折合梵文七、八百万颂。

合计约为一千万颂。

藏文《甘珠尔》及《丹珠尔》两部共收译典五千块九百六十二部,为和梵文三百万颂,藏文著述数量亦极庞大。

二在大乘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汉地由于长期对教义进行钻研和辨析,逐渐形成许多宗派。

如地论师、摄论师、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密宗、净土宗、三阶教等,禅宗后来又分为七宗。

论文:佛教生命观及其对生命教育启示

论文:佛教生命观及其对生命教育启示

论佛教生命观及其对生命教育的启示摘要:伤害生命、浪费生命之事随处可见,解决生命的意义问题和价值问题迫在眉睫,生命教育应运而生,志在提高生命质量、提升生命境界。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历史悠久、思想博大精深,生命观尤为深邃,其宗旨是普度众生脱离苦厄,与生命教育不谋而合,可为生命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佛教;生命观;生命教育当前,自杀自残、暴力残害他人、残忍虐待动物等诸多不敬畏生命之事,和贪图享乐、荒废时光、沉迷网、赌、毒、黄等浪费生命之象打破潘多拉魔盒的禁锢,游戏人间。

究其原因,是生产力水平发展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精神需求却未得满足。

解决生命的意义问题和价值问题迫在眉睫,社会各界人士争相出谋划策,有些另辟新径,探索新领域新理论来解释生命,有些从传统优秀文化中寻找参照。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历史悠久、思想博大精深、对人类影响深远,可谓解决生命意义、价值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生命教育提供重要而可行的启示。

一、佛教生命观1.生命的生成佛教把生命称为“有情”、“众生”。

何为“有情”?“有情”即是有感知能力。

因而生命就如昭慧所说是“知情意的综合体”,包括人与一切有知情意的生物、非生物。

佛教言“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人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①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被称为“四生”,指产生生命的四种类别,“卵生”即是离开母体以卵的形态存在经过孵化才取得身形,如鸟类;“胎生”即为在母体中长成身形而出生,如人类;“湿生”则是因湿气而生,如水中细虫;“化生”是因自身生存意欲与业力而出现,如诸天和地狱的众生。

“四生”是以产生方式对众生作做的分类。

从生命的构成上看,佛教认为生命由“五蕴”有机构成,“蕴”又称“阴”,意指诸有为法和合积聚。

“五蕴”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②色蕴即是地、水、火、风四大物质元素的积聚,是生命的物质属性;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分别指生命内在的念想、体验、活动,是生命的精神属性。

选修论文(我看佛教)

选修论文(我看佛教)

南京财经大学通识选修课课程论文考试(封面)201 0 ——201 1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宗教学任课教师:沈文捷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论文题目:我看佛教内容摘要: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印度,在中国传播近2000年,这被称为三大宗教之一的古老宗教在人们心中有着怎样的作用,它的历史造就了它未来的使命。

它所推崇的佛法与世界文化相统一,它的未来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和平与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佛教过去现在佛教的过去: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印度,创立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因为他是释迦族,所以人们称他为“释迦摩尼”。

在我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跟我讲关于佛教菩萨类的神话故事,那时的我一直以为他们是中国的古老文化的产物。

长大了才知道并非如此,它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在公历纪元前后,由印度传入中国的,那时的中国文化水平也较高,两者相融合形成了中国佛教。

任何一个教派的发展都会伴随着经济、政治的动荡,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战争。

就比如当年的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曾引发了世人对上帝的质疑,后来他遭到了宗教的迫害。

通过学习这门课,我了解到了佛教的过去的种种经历。

在当时的古印度,有一百多个种族部落,经常发生战争。

那时共有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随着战争的发生,一部分的刹帝利人武力水平发展逐渐壮大了起来,吠舍族的商人也以经济创造为主,两家种姓共同掀起了“沙门思潮”运动,针对当时最大的统治者婆罗门教。

这个运动中就包括了佛教。

乔达摩在小时候与常人无异,长大后看到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便四处走动寻求解脱之道。

当时他的思想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斥责,但他心志坚定,励志践行,实行苦修,黎明起床进行冥想、坐禅。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成了道。

之后他便四处传教,才有了今天的释迦摩尼与佛教。

佛教的现在: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的探索与积累,如今的一些年轻人觉得世界上并没什么佛祖、神仙,认为纯属迷信,他们被称为“无神论者”。

佛教论文

佛教论文

【摘要】浅谈佛教与当今社会【正文开始】什么叫佛?佛,印度的梵文叫布达。

藏文译成布达拉,我们到布达拉宫就是到佛宫;译成中文是普陀,我们说上普陀山就是指上佛山;或者叫佛陀,简称为佛。

什么叫佛?佛就是觉者、智者。

什么叫佛?就是觉悟了的人。

什么是人,就是还在痴迷的佛。

这些文化里一点迷信色彩都没有。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字是“觉悟”。

佛教源远流长,到现在已经有了1500年的历史了,而佛教与中国更是息息相关,有句古话说得好,佛教发源于印度,昌盛与华夏。

佛教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相互影响着,并且有了相互融合的一部分,所以说我们华夏子孙对于佛教或多或少都有些潜移默化的联系,而我对于佛教的认识还是极为浅薄的,在此如果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多加提点。

释迦用下面一段故事来形容人的贪欲,描绘人如何沉溺于欲望的情景.故事稍稍长一点,但我仍想给大家介绍.深秋时节某一天,在落叶和寒风中,有位旅人行色匆匆,赶路回家.走到某处突然低头一看,脚下一片白乎乎的东西,仔细一瞧,竟是人骨.此处怎么会有如此大量的人骨呢?他不禁毛骨悚然,又不得其解.只顾往前奔走,抬头看时.迎面走来一只体格巨大的老虎,咆哮着向他逼近.旅人直惊得魂飞魄散:"阿!那么多人骨原来是老虎吃剩的残物."他急忙调头逃跑,然而慌不则路,一阵猛跑竟然跑上了悬崖峭壁,峭壁之下是怒涛汹涌的大海.前无去路,后有猛虎追逼,进退维谷之际,他爬上了崖边仅有一颗松树,但那恶虎紧随其后,张开骇人的巨爪,也开始爬树."今天我命休矣",正当他万念俱灰时,忽然看见树上垂下一根藤条,他顺着藤条往下滑去,那藤条却不着底,旅人被悬在半空之中.上面是老虎伸着舌头,流着口水盯着他,正所谓"虎视眈眈"再看下面,狂风大浪之中出现红,黑,蓝三条巨龙,正等着他掉下去时可一饱口福.忽又听到上方有窸窣之声,定睛一看,黑白两只老鼠正在交替啃咬那藤条的根部.藤条一旦被鼠牙咬断,旅人只好落入张开巨大的恶龙腹中.命悬一线之际,旅人想到将老鼠赶跑.于是拼命摇晃那根藤条,摇摆之下,有湿漉漉,暖烘烘的液体落到他的脸上,用嘴一舔,是甜美的蜂蜜.原来藤条根部有一蜂巢,一经摇动,蜂蜜就掉落下来.舔着甘露般的蜂蜜,旅人居然陶醉起来,以致忘记了自己深处绝境----虎龙夹击,得以苟延残喘的藤条正被老鼠啃啮---还在一次又一次摇动救命的藤条,忘情地享用美味的蜂蜜.释迦的故事描述了利令智昏的人类的实相.死到临头竟然沉醉于蜜汁之中而不能自拔,这就是我们人类无可救药的宿命.在这里,老虎暗喻死亡和疾病,松树代表世上的地位,财产和名誉,白黑两鼠表示白昼和黑夜,也就是时间的流逝.人在不断逼近的死亡的威胁种拼命求生,而维系生机的仅是一根藤条而已.而这根藤条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磨损.我们想逃离死亡,但死神却一年一年逼近我们.然而,即使折寿,哪怕缩短生命,也是去吸食蜜汁,-----切不断那可怜,可鄙又可悲的欲望.这就是赤裸裸的人类本性.人性固有其可怜之处,亦有其可悲之处。

佛教文化论文

佛教文化论文

佛教文化论文说到佛教,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它带给我们的有益部分,总是会先想到那些不太好的东西;我估计这是因为受平时所看的电视剧的影响;而且在不少人眼中,宗教意味着愚昧、迷信等,年轻人多信基督教,并认为佛教应该是老年人的信仰;因此有相当大的一批人在心里对佛教文化有一种抵制的心理,对佛教产生了广泛且持久的误解,尤其是在我们中国,这种误解更是严重;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三世纪被定为印度国教,并开始向国外传播;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佛教是指导个人修身与解脱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指导全人类、乃至全社会健康、平衡地沿着精神与物质的双行道稳步上升的理论及实践体系;我国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制度,即可以有宗教信仰,也可以没有宗教信仰;既可以有这种宗教信仰,也可以有那种宗教信仰;我不主张大家都去信仰宗教,有时我们会信佛,大数多时候纯粹是兴趣使然;所以我更提倡大家去了解佛教文化,而不是信佛,而且这有助于我们拓宽知识面;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受到佛教的影响,如节日、风俗、语汇等;若要简述佛教的价值,从个人方面而言,佛法好比一盏明灯可以驱除我们内心的黑暗,开启我们的慧眼,让我们得以透过智慧的审视和判断来观待事物,当然也包括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我们内心各种不正确的想法以及不良的心理状态,都将在自我调节中得到医治;如此一来,人人都可远离痛苦、获得安乐;若从佛法对家庭、单位或社会的指导作用而言,它无疑可以协调我们与别人和谐共处于一个社会范围之内,并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总之,佛教所倡导的是要人们做真正的智者觉悟,做真正的好人慈悲;佛教中有一些话,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因此有人就会这样认为佛教是一种厌世的代表;生活当中遇到了很不顺心的事了,种种想不开了,唉呀,算了吧我遁入空门;凡是这种人呢,真正有智慧的那些出家人是不会收他的;自己为什么要出家,他还没有搞明白,想不开了就去出家;应该是想开了才去出家,那才对呀;所以他这个搞反了;日本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将佛教研究确立为一个具有独立学科地位的国家在日本,“佛教学”,自其创立以来,一直作为人文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得到国家的承认和护持,以东京大学为首的着名国立大学,比如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北海道大学、九州大学、大阪大学和名古屋大学都设立有“佛教学”专业,配备专职教员,招收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的学生;授予“佛教学”学位;据统计,日本最大的佛教学术团体“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自成立迄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会员达2600余人;会员数之多,可以说是日本人文学科之最;但个人觉得此课善有不足之处,现提出一些想法;大家选了这门课,说明大家对于佛教文化还是有兴趣的,但是大家是希望了解佛教文化中有意思的东西,而不是在繁重的课程之外,还来听枯燥无味的理论,这样很打击大家的兴趣;所以,对于这门课的内容,可以是这样的:1.佛教发展史仍然必不可少;建议在原有的课件上大幅压缩;2.经典教义配以精彩故事;譬如缘起、因果报应、四谛、五蕴、六道轮回等,而佛经中有不少精彩的故事,以及历代高僧的“公案”如拈花微笑、幡动心动用以诠释这些教义,一定会激起大家的兴趣;3.佛教经典应当介绍;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六度集经、闲愚经、金刚经等,尤其是佛经中的经典故事,如“舍身饲虎”、“以肉贸鸽”、“给孤独园精舍”等等;4.佛教中的人物;汉传佛教四大菩萨,释迦牟尼十大弟子,四大天王,罗汉等等;5.佛教节日;沐佛节、盂兰盆节、腊八节很少有人知道这是腊八粥的最早来源吧6.佛教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例如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就有不少来自佛教,还有因果报应思想等;7.其它佛教常识,如寺院布局,认识寺院中的塑像各是哪些人物,佛教法器等;8.播放的录像以汉传佛教为佳,毕竟藏传佛教在西藏以外很少可见到其痕迹;。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系别:控制科学与工程系专业班:自动化0904班学号:u200914359 姓名:刘剑佛教论文国父孙中山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人,佛教是哲学之母,学习佛学可佐科学之偏。

国民不可无宗教思想,盖教有辅政之功,政有护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一代领袖毛泽东也曾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主张普度众生,是代表受压迫的人讲话。

”近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提到“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从这些名人的眼中,我们不难看到佛教对于各时期、各领域、各阶级的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传介到我国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

禅宗是与《金刚经》结缘最深的中国佛教宗派。

《金刚经》全文没有一个“空”字,但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

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当众生立定志向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将发心的目标定在哪里?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心不能安住,应该如何降服”即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对各种错误认识和患得患失的心理进行克服?这一开始的发问便饱含了值得我们积极思考的深刻人生内涵。

现在我们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现代化的事物层出不穷,各种社会变化应接不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生存,人们已渐渐麻木,渐渐缺少人生的思考,但是这种思考却是我们自古至今一直都需要的。

如果缺少了思考,人们便很容易陷入思想的恐慌。

那么,到底该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了?首先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界上的一切事都如梦、如幻,如水面的气泡,转瞬即逝。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相,世界上真正的形相是“无相”。

这样,世界上的一切便都不值得执着。

不执著,无念系,就可以达到真正的解脱。

虽然在现实生活我们每个人很难做到真正的无欲无求,然而我们可以告诫自己不必太执着于俗世的种种“沽名钓誉”,学会有所“放弃”,一切随心所至就好。

佛教文化论文

佛教文化论文

佛教⽂化论⽂佛教⽂化佛教⽂化佛教伦理思想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其基本的原则或可涵盖⼤部分内容的纲要则不多。

在笔者看来,可主要概括为三条,即:平等观念、克⼰观念和慈悲利他的观念。

(⼀)平等观念佛教在印度不是产⽣最早的宗教,⽽且在印度历史上通常也不是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在印度历史上产⽣较早(早于佛教)的是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及后来由其演变⽽成的印度教是印度历史上通常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婆罗门教反映了印度社会⾥四种姓中的婆罗门种姓阶层的意识形态。

这种宗教主张:吠陀是天启的,祭祀是万能的,婆罗门种姓是⾄上的。

在佛教产⽣前的相当长的⼀段时间内,印度的思想界⼀直为婆罗门教所主宰。

印度社会中流⾏的伦理思想是婆罗门教的伦理思想,它在总体上要维护种姓制度,坚持在诸种姓中婆罗门第⼀,下等种姓要服从上等种姓。

这种状况⼀直到了佛教产⽣后才发⽣了明显的变化(⼆)克⼰观念这⾥所谓“克⼰”即克制⾃⼰,特别是克制⾃⼰的欲望、⾃⼰的⾏为、⾃⼰的意识。

“克⼰”是我们在此处对佛教这⽅⾯伦理观念的概括。

佛教学说中与克⼰观念直接相联系(或作为克⼰观念的直接表现形态)的理论有不少。

例如佛教有关“三毒”的理论、有关“三学”的理论等都包含着克⼰的观念。

(三)慈悲利他观念佛教讲“平等”,讲“克⼰”,就⾃然也要讲“慈悲利他”。

在“慈悲利他”中,“慈悲”是佛教⼀直讲的,⽽“利他”则主要是在⼤乘佛教形成后才⼤⼒强调的。

慈悲也可分开讲,“慈”指使众⽣快乐,给他们幸福,“悲”指去除众⽣的苦恼,使之摆脱痛苦。

《⼤智度论》卷第⼆⼗七中说:“⼤慈与⼀切众⽣乐,⼤悲拔⼀切众⽣苦。

”佛教的⽂化源于婆罗门教的⽣死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依照出⽣种姓等级⽽认定命运,⽽是相信⼈⼈都可以通过⾃⾝的修⾏来达到成佛——正所谓“⼈⼈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圭峰宗密禅师也说过“⼀切众⽣⽆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殊”。

所以佛教⽐其他宗教更加注重⾃⼰的修养,⽐较适应于东⽅的天⼈合⼀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世界得到⼴泛的传播。

佛教论文

佛教论文

从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入华到禅宗高僧弘忍之前,禅宗在中国社会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自神秀以后,禅宗的影响与日俱增,愈往后,影响愈大。

可以说,要了解中国的宗教和文化,不能不知道禅宗,只有了解禅宗,才能了解中国古文化的特点。

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禅宗对中国的影响。

宗教方面的影响禅宗是中国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印度的佛教加以改造后新建的一个宗教,因此它带有中国民族化的特点。

在中国宗教中,传统的宗教有祭祖敬天的宗法性宗教和道教,以及流传于少数民族中间的原始宗教等;外来的宗教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及一度在中国流传过,后来又消失了的摩尼教、祆教、景教(唐代天主教)等。

但是不管是传统宗教,还是外来的宗教,其影响都没有禅宗这样广泛。

就佛教内部而言,禅宗的直指人心,开发自性的直觉顿悟法门或思想,使教徒的精神追求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而其不拘一格的修行方式,又给教徒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成佛解脱之路,同时也为禅宗吸收其他宗派的思想和融合各宗提供了方便。

就佛教外部而言,禅宗的丛林制度也影响了其他宗教,例如,道教曾经借鉴禅宗的制度,建立了自己的丛林和清规。

思想方面的影响禅宗的开发自性和即心即佛的思想是宋以后儒家理学思想的源头。

许多大儒,如朱熹、王阳明等人都从禅宗那里找灵感,以帮助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

禅宗与道教的思想沟通更是明显。

如禅宗讲顿悟、单刀直入的思维方式,道教也吸收了这一思想。

到了明代以后,在社会上盛行亦佛亦道的思想,谈禅论道已成为时尚。

文学艺术方面的影响禅宗在这方面影响可从两方面来看。

首先是对文学理论的影响。

中国一直有“学诗浑如学参禅”的说法。

因此,不管是作禅或是作诗,都需要灵感,而这个灵感,就来自体内的领悟,它与禅宗所说的自心自性、顿悟的学说有共通之处。

提倡无缚、无碍、不拘一格的创作状态,就是一种禅悟的境界;直观直觉,纯然任运,本身就是一种审美;而审美的最高境界,则是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觉,这也是禅宗所追求的一种最高的解脱境界。

佛教论文

佛教论文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我在中国文学中看到的“禅”00725068 经济学院李辰遥自慧能、神秀开创了禅宗以来,“禅”就与中国文化牵扯上了百年的渊源。

《高僧传》中对禅有这样的注解:“禅也者,妙万物而为言,故能无法不缘,无境不察。

然法察境,唯寂乃明。

其犹渊池息浪,则彻见鱼石;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

”这里所谓“为言”,与传统意义上的口耳相传、现身说法并不是一个概念,否则便与禅宗“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的宗旨相悖了。

我觉得这里的“为言”,应是教化世人,点拨迷津的“度”,假万物之外化,在“欲说还休”的模棱两可中,置人于迷津,并让人自寻出路,以求顿悟,从而真正找到通达涅槃之境的通路。

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说法,说的大抵便是禅的境界。

与佛教其他宗派相比,禅宗更注重的是立于尘世之上,脱于执念之外,运群动以至重而不有,廓大象于未形而不灭, 无思无为而无不为,般若空观的思想贯彻终始。

借用《坛经·般若品》中的一句解释:“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无所念、无所住、无所言,便是禅宗思想的基石。

此外,六祖慧能还强调“顿悟”的思想。

所谓“顿悟”,也便是在不知不觉中,假借某种因缘际会,在某一刹那“明心见性”,答案或许从未存于身外,而是寓于身内。

所以也只有“反求诸己”,才有可能将自身生命的有限付诸时空的无限,从而超脱六道之外,寓形宇内于斯时。

禅宗这种将一切苦乐羁绊都看作般若空的思想,不仅存在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在现实中它也给予人们一种崭新的生活态度与处事准则:花开花落花自知,浮云飞鸟两相忘。

菊前一壶清酒,便淡释了功名利禄哀怨情仇;波间一叶扁舟,便送去了宦海沉浮红尘过往。

当人们陷于“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的俗务中感到疲惫不堪,他们惊喜的发现,禅宗的思想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片供心灵休憩的精神腴原——薄暮空谭,清歌绕梁,安禅方能制毒龙。

纵观古代的诗人词客,大凡超脱飘逸的不群之人,多多少少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禅的影子。

佛教论文

佛教论文

我从佛教看人生05109329龙起耀这个学期学习了《中国佛教与艺术鉴赏》这门课,我很钦佩佛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有感与释迦牟尼、慧能等大师对佛教所做的伟大贡献的同时,我也常在想,很多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也许需要掺入那么些佛家思想,这样我们的人生才充满智慧,这样我们才能以一颗平静的心去看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研究不尽,思考不尽的问题。

站在人道的本位,多思考有关人生的问题,增加对人生真谛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和必要的。

对于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已不同的观点与看法,有浑浑噩噩的活;有一知半解的活;有如盲人摸象,自持己见的活;也有参透一切究竟的活。

就如佛祖释迦牟尼,菩提树下证悟了宇宙的真理以及人生的意义。

那么说到此,佛教是如何看待“人生”这个难于给出答案的问题呢?对于人生的本质与现象,我想,在佛教里应该可以归为以下四点吧:一、人生是短促的人生是短促的、有限的,这句话在很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但比起佛家对于人生体验的速度,则相差甚远。

在四十二章经中说,佛陀问诸沙门曰:人命几何?沙门答曰:数日之间。

佛曰:子未知道。

又一沙门答曰:饮食之间。

佛曰:子未知道。

又一沙门答曰:呼吸之间。

佛曰:善哉!子知道矣!修道者能够体察到人的生命只在于一呼一吸之间,所谓「口气不来,便是来生」。

世间生灭的无常,无我、苦空,只在转瞬在。

可能有人会说:人生一世几十年,这时间也不短了。

其实这个长短概念与整个宇宙的时间相比,那是微乎其微,转眼即逝的,所以佛家提倡精进勇猛,不可浪费生命的有限时间。

二、人生是多苦的人类共同的心理,都是贪生怕死,爱乐厌苦,但事实上,人类虽有快乐,但更痛苦居多。

所谓的快乐往往都是短暂易逝或可望而不可及。

人生到底有多少痛苦?佛陀说人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

三苦即是:由苦事而成生的苦恼;由乐事而去生的苦恼;由世事无常不能久留而生的苦恼。

八苦又是:一是生苦,二是老苦,三是病苦,四是死苦,五爱别离苦,六是怨憎会苦,七是求不得苦,八是五蕴炽盛苦,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

佛教哲学论文

佛教哲学论文

佛教与生活佛教,这个起源于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的宗教,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又似乎离我们很远。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接受的都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育,佛教被当做是对整个世界的歪曲看法和解释,是唯心主义的产物。

这使得我们长期对佛教存在着一些偏见。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生活中又处处都有佛教的影子,我们使用的语言,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佛教,如:解脱、方便、献身、习气、障碍、觉悟、面壁思过等等。

离开了这些词,恐怕我们的日常交流都会有障碍。

人活在世上,就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就产生了种种苦恼、不安、悲观、失落的情感。

但是这些问题并不都是外界带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我们的内心,来自于我们的本惑,即贪(贪爱五欲)、嗔(嗔恚无忍)、痴(愚痴无明)、慢(憍慢自大)、疑(狐疑猜忌)、不正见(不正的见解)。

正是由于这些本惑,于是会有人郁闷,会有人纠结。

佛教对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世界一切本性皆苦,我们要通过修行从而获得解脱。

而要获得解脱,就得先摆脱“五蕴”,即色(物质)、受(感受)、想(想像)、行(意志和行为)、识(了别与认识)对人的困扰,回归人的本性。

但是获得解脱又是很困难的。

试想在利(令人得意的事)、衰(令人失意的事)、毁(背后被人毁谤)、誉(背后被人称誉)、称(当面被人称誉)、讥(当面被人讥讽)、苦(身心的各种痛苦),乐(身心的各种快乐)这八风面前,我们有多少人能够安之如怡,淡定自若呢?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唯一能保持不变的就是我们的本心,而恰恰我们在这八风面前最容易失去我们的本心。

等到一切如过眼云烟,灰飞烟灭的时候,我们才猛然发现,我们的本心已经被“五蕴”束缚住了。

功名、金银、富贵、权势,这些世俗生活中的追求羁绊着我们。

但是甄士隐在《好了歌》解注中说的好:“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人人都想成佛,但是要跳出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还需要信奉佛法修行而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

佛学论文

佛学论文

在大乘佛法的显宗,是将整个生命与物质的存在分成胜义与世俗两个层次。

胜义即是最本质、最真实之义,它已超越了世间语言所能描述的范畴,也是人们修行、实践所要达到的终极境界。

世俗层次是人们所能感知的表层境界,在这境界中,有我们熟悉与并不熟悉的种种现象,大至神灵、三千大千世界,小至蝼蚁、微尘不等,因果缘起、六道轮回(包括天道、阿修罗、人类、旁生、饿鬼及地狱众生)等即是佛陀所揭示的这一层面上的真理。

世间上的人认为学佛无多大意义,这大多是因为他们未认识到有六道轮回的存在,以为生命只是这一生而已。

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与只承认今天,不承认明天与昨天的观点没区别。

(一)在佛教教典中,对「灵魂」有着详尽、清晰的描述,上述濒死体验中的灵魂,非常接近佛经中所说的「中阴身」,即众生从一期的生命终结时到下一期生命开始之间所经历的过渡阶段。

在藏传佛教中,有一本极为重要的经典—《中阴救度经》,经中具体介绍了中阴身所需经历的种种状态,并且指导中阴身在所处的状态中如何运作,以实现对轮回的超越,回归到至真的法界中。

因此藏族便有在亲人亡故后都要请僧人念《中阴救度经》以超拔亡者的习俗。

佛教经典中描述众生进入中阴状态不久,便会经过一段黑暗时期,尔后见到各种光明现前,这已被许多有过濒死体验的人所证实。

(二)在时间上,从昨天一直往前推,就可知道有前世,从明天一直往后推,就可知道有后世。

又人们认为生命与身体是一体的,因为身体可以用医学手段层层分析,或治疗修复,但生命的单独存在却至今还未被明确观察到;而且,当生命的期限到来时,生命会不由自主地舍离身体,这时即使人的身体可以通过先进的手段永久保存,也无法使灵识重返身体而使人变活。

其实,这正说明只要灵识存在于身体之内,则身体的某一部分即使受伤或损失掉,但生命照样存在;如果灵识已远离身体而去,这时候身体器官即使全都功能正常无有病变,生命照样会逝去;另外,即使身体的某部分器官乃至全部身体能被人为地复制和创造,但生命仍不能产生,这是因为灵识是不能被复制和创造,生命乃是受业力支配的,比如典型的例子是在具足男精女血等因缘而缺少生命意识的界入时,胎儿仍不可能孕成。

佛教论文发言稿

佛教论文发言稿

佛教论文发言稿尊敬的主持人、尊敬的评委们,亲爱的观众们:首先,我想向大家表达我的谢意,感谢你们给我这次机会来发表关于佛教的论文。

佛教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次我将从佛教的起源、核心教义以及佛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三个方面来探讨佛教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让我们回顾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缔造者是佛陀释迦牟尼。

佛陀在一次修行中体验到了生老病死的人生无常,他认为这是人类苦恼的根源。

为了寻求解脱,他离开了封建社会,开始苦行修行。

最终,佛陀在菩提树下的一次悟道中,成就了“佛”,意为“觉者”。

佛陀教导众生应该追求解脱,要通过六度如慈悲、喜舍、忍辱、辩才、禅定、般若的修行来达到解脱。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佛教的核心教义。

佛教的核心教义可以概括为“四谛八正道”。

四谛包括生苦、集苦、灭苦、道苦,意味着佛陀认为众生之苦是可以被克服的。

八正道则是指正确的看法、意愿、说法、行动、生活、勤奋、念、禅。

佛陀认为只有通过修行八正道,才能摆脱生死轮回。

佛教强调慈悲为怀,崇尚善行和舍己为人。

佛教鼓励众生利他行善,以实际行动来帮助他人。

佛陀强调不杀生、不偷、不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些都是佛教律法的基本戒律。

佛陀认为犯戒伤害自身,甚至会引起众生的痛苦。

因此,佛教强调个人修行和行善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佛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尽管佛教起源于古老的印度,但其理念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快节奏、物欲横流,人们常常忽略了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佛教的修行可以帮助人们重拾内心的宁静,通过冥想和反省,来探索自身的内在力量和智慧。

佛教倡导的心无杂念、慈悲为怀的态度,可以帮助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此外,佛教也对社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

佛教提倡关爱自然环境,呼吁人们保护和珍视大自然。

同时,佛教也强调个体的自觉和责任,鼓励人们以平等和宽容的态度看待他人。

在当今社会,种族、宗教和文化之间的冲突日益严重。

佛教论文

佛教论文

佛在心中,犹如明灯—课堂所学之总结与随想第一次在公选课的网上看到“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选课,我毫不犹豫地选了它,或许是受到家人的影响,在我的姐姐选择皈依佛门后,我有种强烈的学习了解佛教的愿望。

而现在公选课上完了,可以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想了。

在第一次课上,老师讲道:人生有三毒,即贪,瞋,痴,又称三垢、三火。

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其实,凡夫俗子,谁能与三毒毫无牵连呢。

一般人难免会有贪、瞋、痴的心念;有了贪念,就会让自己陷入烦恼之中。

看看一些国家,他们民不聊生的原因从何而来呢?其实,大都是因为一个贪字。

假如人人能安分守己,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社会自然能安定繁荣。

在我看来,克服三毒是我们通向幸福的必然之路。

在佛看来,什么才是幸福?人生最幸福的莫过于以下四事:第一是能安心睡。

现代人一整天工作下来,十分辛苦,如果连晚上都无法安心睡觉,担心遭小偷或……,地是很痛苦的。

所以,一个人若白天认真做完事后,晚上能安心入睡,这就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第二是快乐吃。

有些人吃饭很挑剔,这个不好吃、那个不喜欢!看看中美洲遭受飓风侵袭(一九九八年)的多米尼加灾民,当地的垃圾车一倒出垃圾后,就有一群人立刻蜂拥而上,抢食垃圾堆里的食物;看到这些不幸的灾民,我们能不自我庆幸、觉得自己很幸福吗?有干净的东西吃,还想要求什么呢?所以,我们能有快乐吃的环境,应该要很知足。

第三是欢喜笑。

常常把微笑挂在脸上,时时开怀大笑,若能如此,走到哪里都会让人感到很欢喜!有佛教大师说:「记得要时时擦上「慈济面霜」——笑容,这样你们说的话,别人才能听得进去,也会感到很欢喜。

最后是能健康,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付出;做一个能付出的人,总比让人服务好得多。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历经两千余年的演变,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佛教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内涵,还对民众的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1. 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佛教传入中国初期,主要在宫廷和士大夫阶层传播。

东汉末年,楚王刘英首开官方信佛之先河,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随后,佛教逐渐向社会各阶层扩散,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迅速发展。

2.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吸收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如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与儒家的伦理道德相结合,使得佛教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

同时,佛教的修行方法也为道教所借鉴,促进了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

3. 佛教宗派的兴起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各种宗派相继兴起。

主要有禅宗、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等。

这些宗派各具特色,为佛教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禅宗和净土宗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成为我国佛教文化的两大主流。

二、中国佛教文化的特点1. 重视修行实践中国佛教文化强调修行实践,认为修行是达到解脱的关键。

各宗派都有独特的修行方法,如禅宗的参禅打坐、净土宗的念佛往生等。

这些修行方法旨在帮助信徒净化心灵,实现生命的升华。

2. 倡导慈悲为怀慈悲是佛教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佛教文化倡导慈悲为怀,强调关爱众生,尊重生命。

这种精神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民众的道德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

3. 融合多元文化中国佛教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文化元素,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如佛教艺术、佛教建筑、佛教音乐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传承与创新并重中国佛教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既注重保持传统,又不断进行创新。

各宗派在继承前人教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发展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佛教思想。

这使得佛教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佛教与朱熹
摘要:佛学,一个妇孺皆知的教派,其在中国的深远影响大家有目共睹。

在本文中,本人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佛教对朱熹的影响,因为在朱熹的一生中,佛学一直扮演一个难以忽略的角色。

关键词:朱熹;佛学;佛教;影响
朱熹(1130.9.15~1200.3.9)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婺源县)人。

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

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作为大师级别的人物,朱熹不仅仅精通儒学方面的知识,他还广泛涉猎其他方面的知识,如道教的、文学的、乐律的、法学的、佛学的等等,这里,我为大家粗略介绍一下朱熹与佛学的渊源以及佛教对其作品的影响。

很显然,要想成为一位博闻强识的大师,他必须得从小开始学习,因此,家庭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而恰巧的是朱熹的家庭就是这么一个注重教育的家庭。

朱熹的家庭是一个儒学世家,其父朱松朱松从小便饱读儒典,深受儒学熏染,后任官于福建、浙江等地,虽然如此,朱松却也耽好佛典,曾与净悟、大智禅师交往甚密,平日为官之外,在家便诵经参禅。

同时,朱熹家人也多虔诚信佛,其中有朱熹的母亲、外祖父、舅舅等人。

因此,朱熹自幼便是在一个儒、佛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对他日后的思想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他与佛教解下了不浅的缘分。

可是好景不长(个人感觉那些后来流芳百世的大师不是在幼年丧母就是丧父的),同时也反映了少年多磨难这句话啊!在朱熹十四岁时,即绍兴十三年(1143)其父朱松病死于福建建瓯,临终之前,朱松将家事托付于好友刘子羽,并儿子的学业交于刘子翠、刘勉之、胡宪几位好友,这四位友人都是武夷一带的儒学名家,却都喜好佛学,可谓是儒佛兼修的名士。

这几位名士都好交往于僧人,时常便会带上朱熹同行,这使得朱熹对佛学耳濡目染,对佛学开始产生极大兴趣,同时他也随之结交了许多僧人。

可以说在朱熹访李侗于南平之前,朱熹是沉于佛学的研习之中的。

据说在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他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

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由此可见佛教在短时间内就对朱熹有了初步的影响,可知在将来佛教的影响会更加的深刻。

而朱熹出佛入儒的转机应是在见到其师李侗之后。

初见李侗于南平,李侗便指出儒佛之不同,评价朱熹所学落于悬空,朱熹再三辩驳,但李侗却没有给予更多的回答,“只教看圣贤言语”(《朱子语类》卷104)于是朱熹便“将那禅来权倚阁起,意中道,禅亦自在,且将圣人书来读来。

读来读去,一日复一日。

觉得圣贤言语渐渐有味。

”(《朱子语类》卷104)因此朱熹再访李侗时,便相谈甚契,后便拜李侗为师,后朱熹题于西林寺的诗为证:“古寺重来感慨深,小轩仍是旧窥临。

向来妙处今遗恨,万古长空一片心。

”此诗为朱熹访李侗住宿于西林寺时所题。

“向来妙处今遗恨”说明朱熹已开始由佛转儒,完成将生命价值安顿于儒家的抉择。

下面是本人挑选的几首朱熹所作的诗和词,其中的诗句以及词句中思想或多或少都有佛学的影子。

观书有感二首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头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菩萨蛮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

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

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水调歌头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好事近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西江月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念奴娇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麤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青玉案
雪消春水东风猛。

帘半卷、犹嫌冷。

怪是春来常不醒。

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

而今白发羞垂领。

静里时将旧游省。

记得孤山山畔景。

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满江红
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

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

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

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

过里社,将儿侄。

谈往事,悲陈迹。

喜尊前现在,镜中如昔。

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

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忆秦娥
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

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鸾鹤。

征车渺渺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

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欣赏过朱熹的诗词以后,想必大家都能从中或多或少了解到一些佛学在其诗词中的扮演的背后角色,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化,它都会对一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最后,我建议大家去读读关于佛学方面的图书,相信其带给我们的道理将会令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受用,朱熹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参考文献:
[1]/lishi/090204/11323495-2.html
[2]/view/1262.htm?fr=ala0_1_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