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意大利没有形成同一国家的原因

合集下载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政治原因分析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政治原因分析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政治原因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它奠定了现代欧洲文化的基础,影响至今。

文艺复兴是一种“重新出发”的运动,它在艺术、文学、思想、科学等各个领域展现了出色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

那么,这场文化运动背后的政治原因又是什么呢?一、意大利城市国家的兴起首先,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要建立在意大利城市国家的兴起之上。

中世纪欧洲最初的城市国家就是在意大利诞生的。

在中世纪,意大利和德国同属神圣罗马帝国,但是意大利的封建领主们之间之间地相互争斗非常激烈,所以意大利的城市逐渐成为像独立小国的形式。

而意大利的城市国家之间往往为了争夺地盘,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着激烈的竞争。

城市国家的存在不仅强调了市民的个体和自由,更重要的是强调政治和经济的独立。

这种精神激发了人类的进步和创造性精神,从而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

二、货币经济的发展城市国家的兴起引出意大利地区的经济繁荣,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货币经济的发展。

在中世纪的欧洲,大部分的经济交易多是以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因此贸易是困难重重的。

然而在意大利,由于城市国家的独立和地中海轮船的经营,加上商业家的努力,一些独立的第三方货币得以发行和流通,市场经济的规模因此得以扩大。

这其中,因为意大利在中世纪时既不以矿业为经济支柱,也缺少金银等贵金属,于是他们采用珍珠、葡萄酒、香料、艺术品、棉花等非金属质料作为货币。

这种货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国家的经济繁荣,又由于意大利的经济繁荣,市民的消费能力大大提高,从而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

三、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政治原因还体现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上。

人文主义是一种塑造人类的思想,重点强调个体和自由,致力于挖掘和研究人类历史、文化、哲学、语言和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在意大利地区,主要是由于城市的独立和中世纪城市的文化繁荣,人文主义思潮逐渐形成。

在中世纪时期,教会是掌握知识和思想发展的权威,然而在许多意大利的城市中,市民对于自由思想的追求不同于教会的统治,在自由的氛围下,意大利市民的观念不断完善。

对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认识

对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认识

对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认识学校:湖南大学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工程管理1001班姓名:左延钰学号:20100140131对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认识在大一的下学期,我怀着好奇与激动的心情上了谌老师的欧洲文明史论选修课。

从这门选修课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欧洲的知识,这些都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不仅仅只局限于中国的历史发展历程,而是将目光放向全世界,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欧洲文化略分五个时期。

古典时期主要是古希腊文明及古罗马文明。

奉行的是异教徒的信仰和实。

异教徒指非基督教徒,非犹太教徒,非伊斯兰教徒。

理念上鲜有束缚,实践中享受人生,个性突出,热情奔放,创造力旺盛,风格多姿多彩。

中世纪时期,主要是罗马天主教的教会文化,强调人的原罪,人性受到压抑,文化上是一泓死水。

这一时期的主流是对古典时期的反动。

在这几个时期中我对中世纪时期非常感兴趣,也想更深地去学习和探讨关于“中世纪时期”的知识。

以下是我通过上选修课和查资料,获得的关于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知识首先是我对中世纪年份和来历的初步认识。

中世纪(约公元395年—公元150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极权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

“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

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走完了约1000年封建社会的历程。

这里也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一直到公元9世纪,绝大多数的近古学者都按照圣奥古斯丁的观点,认为人类是处于历史的第六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即《圣经》在“启示录”里预言的“末日”,故而有黑暗之意;一个被历史学家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中世纪黑暗时代”这个词,是由十四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所发明的。

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

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

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

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

拜占廷帝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启示价值。

1没有形成一个像中国一样强大的中央政府和文官集团,2普通人民对教权过分强大的反对,3形成了部分权利义务思想,在一定条件下讲法治,4还没有搞清人权和神权的关系,还在为什么灵魂到天堂之类的费心。

5开始形成法治的规则的处事习惯,虽然好多规定是不公来的,但都有一定的规范,且人们这时意识到了私有与公有的关系。

西欧中世纪封建制度欧洲自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的一千年间被称为中世纪,这个时期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最为黑暗的时期。

中世纪时,在西欧各地盛行庄园经济。

庄园是这个时期西欧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

中世纪初期,西欧国家的生产力都很低下,封建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地产生活,所以国王、教会和大封建主都建立庄园。

典型的庄园一般是一村一庄,但是也有一些大的庄园可以包括几个村庄,当然有些小庄园也只有一个村庄的一部分。

庄园土地一般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有的也包括部分的自由地。

农民份地由分散各地、相互交错的条田组成,耕作时各地条田统一轮流进行。

另外,庄园上还有供集体使用的森林、牧场、水塘等。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庄园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

庄园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只有少数庄园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等)才从城市购买。

马基雅维利

马基雅维利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的政治成就 ——《君主论》
•《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马基雅维利 的代表作,是一本毁誉参半的奇书,一直被奉为欧 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统治 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 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的解剖。自1532年开始印行 ,迄今470多年,从西方到东方,在政界、宗教界 、学术等领域引起巨大的反响,被西方评论界列为 和《圣经》、《资本论》等相提并论的影响人类历 史的十部著之一。
政治生活
1512年美第奇家族在西班 牙支持下推翻佛罗伦萨共 和国,重新执政。马基雅 维利被投入监狱。虽然不 久被释放,但他一贫如洗 ,开始写作。为了得到美 第奇家族的赏识,他写出 对世界政治史影响至深的 著作《君主论》。 1513年美第奇家族复辟, 遭逮捕和监禁。恢复自由 后,长期隐居庄园,开始 著书立说。
三、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个体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缺乏 的一种行为倾向。该术语包含两层涵义:第一层涵义是 指任何适应性的社会行为,根据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总 是偏爱成功操控他人行为的个体,这种不断进化以适应 社会互动的能力是不考虑互动是不考虑互动合作性的还 是剥削性的;第二层涵义就是特指非合作的剥削性行为 ,其涵义源自管理和领导的“黑暗面”。 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内容: (1)政治的目的在于增加权利。 (2)为了达到政治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违背道德原则 (3)充分体现了政治无道德原则。 通常意义上,马基雅维利主义在中国是个贬义词,象征 了政治斗争的肮脏和为达到目标的不择手段,因此马基 雅维利本人也通常被当作是个政治阴谋家和权术家。
美第奇家族
• 美第奇家族(Medici),或译为梅第奇家族、梅迪 奇家族、梅迪契家族、麦地奇家族,是佛罗伦萨 13世纪至17世纪时期在欧洲拥有强大势力的名门 望族。 • 美第奇家族的财富、势力和影响源于经商、从事 羊毛加工和在毛纺同业公会中的活动。然而使美 第奇发达起来的是金融业务。美第奇银行是欧洲 最兴旺和最受尊敬的银行之一。美第奇家族以此 为基础,开始是银行家,进而跻身于政治家,教 士,贵族,逐步走上了佛罗伦萨,意大利乃至欧 洲上流社会的巅峰。 在这名门中曾产生了三位教 皇、多名佛罗伦萨的统治者,一位托斯卡纳大公 ,两位法兰西王后,和其他一些英国王室成员。

分权制衡理论的发展逻辑及其意义

分权制衡理论的发展逻辑及其意义

2011年第01期总第279期前沿For ward Positi on No 1012011Su m No 1279分权制衡理论的发展逻辑及其意义伍俊斌(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社部,广东广州 510053)[摘 要]分权制衡理论发轫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哲学,经文艺复兴时期的过渡,在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形成系统的理论形态。

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家以人性论和自然权利论为基石建构的分权制衡理论,至今仍深刻影响人们对政治权力的认同和对政治体制的理解。

[关键词]权力分立;权力制衡;发展逻辑[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11)01-0040-04 [作者简介]伍俊斌(1978—),男,湖南新化人,哲学博士,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科社部(广东行政学院政治学部)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与政治学原理、社会发展与社会变革、中国政治和公民社会。

在现代西方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力之间的制约监督受到高度重视,很多国家将政治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作为国家宪法原则和政治体制建构的基础。

健全的权力制约机制,在遏制政治权力的专制和腐败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同时,也为公民免受专制统治、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实现社会公正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权制衡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渊源,考察其发展源流,研究其历史演变,发掘其现代价值,对于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西方分权制衡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古希腊罗马的思想萌芽西方分权制衡理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

亚里士多德(A rist 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在《政治学》中把国家权力明确分为审议、行政和司法三权。

他认为一切政体都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即由“议事机能(部分)、行政机能(部分)和审判(司法)机能”[1]215所构成。

亚里士多德主张各要素的权力必须保持平衡,要使三要素保持平衡,防止侵犯、越权和具有特殊的权力,就要相互牵制。

一个政体能否稳定,就看这三个要素是否相互分立、各司其职。

2020年黄冈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试卷带答案

2020年黄冈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试卷带答案

2020年黄冈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这句话的意思是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由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D.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2.“意大利商业城市的学校……注重教授商人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和法学。

”这反映出当时的大学A.大学生必须先上基础课程B.大学课程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C.大学课程受基督教会影响D.大学享有司法特权3.“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

材料评价的是A.古希腊罗马文化B.阿拉伯文化C.伊斯兰文化D.两河流域文明4.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A.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B.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英格兰C.①东罗马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英格兰D.①阿拉伯帝国②拜占庭帝国③德意志5.各个庄园都设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B.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C.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6.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成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特征之一。

下列对庄园制度表述错误的是A.庄园中的主要劳动者是佃户B.庄园制度之下农奴生活困苦C.城市的兴起对庄园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庄园法庭不是只维护领主的权益7.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又称东罗马帝国,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②以罗马为首都。

③拜占庭文化在中古时期的欧洲占有重要地位,它博采众长,即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对欧洲乃至后世影响深远。

④拜占庭帝国最著名的皇帝是查士丁尼一世,他颁布了《查士丁尼法典》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12世纪,大学的兴起是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的新气象,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文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文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一)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1)智者运动:①客观条件:希腊独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经济因素:希腊工商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政治因素: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必要前提。

④直接因素:平民地位的提高由此产生的个人主义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文艺复兴:①经济因素:11世纪以后,西欧经济得到复苏和发展;尤其是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阶级因素:新兴资产阶级逐渐兴起和成长起来,要求建立自己的文化。

③文化因素: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

④政治因素:中世纪,基督教在欧洲建立了神权统治,进一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3)启蒙运动:①经济因素: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阶级因素:新兴资产阶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要求思想上反映自己的利益。

③政治因素: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发展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障碍。

④推动因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解开了套在人类理性上的枷锁。

⑤文化因素: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

(二)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对近现代欧洲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影响;(1)智者运动:智者运动强调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从而认识到奴隶制不符合人性的观点,贵族统治秩序是可以改变的,民主制可以代替贵族制。

这样,智者运动强调了人的理性,否定了绝对权威。

为此,智者运动是近现代欧洲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确立的思想滥觞。

(2)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其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就是反对封建神学、宗教束缚和基督教的禁欲主张,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强调人的价值。

这就形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反宗教,并提出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体系。

具体来说,它否定了封建特权。

彼得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

”同时,它也否定了君权神授。

人文主义者把国家看作世俗幸福的工具,它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安全与和平。

《使民主运转起来》读书报告

《使民主运转起来》读书报告

《使民主运转起来》——读书报告《使民主运转起来》是哈佛大学罗伯特·帕特南教授,通过历经长达二十年的实证研究,记叙了自1970年起意大利各地区所作的制度改革试验。

论述了该国如何利用意大利深厚的公民传统,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民主机制。

笔者阅读了该书,欲通过此读书报告,对前五章的主要脉络作以梳理;重点对第六章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一作者首先以时间为纵轴,为我们重现了新制度是怎样诞生的。

强烈的地区和地方共识,是意大利历史遗产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19世纪中期,为了维护新民族国家的一体化,意大利自1860年建国至20世纪中期,一直处在中央高度集权的控制之下。

二战后,随着民主政治的出现和基层对极端集权的日益反对,地区意识才开始再度兴起。

由于旧制度的惯性所致,导致尽管1948年新宪法规定建立由直接选举产生的地区政府,但新地区政府的全面建立计划被迫受到推迟。

60年代中期,经济的发展致使政治制度的转型终于被提上了日程。

随后作者向我们展开了一副1970年新制度全面改革后,新旧制度、中央地方是如何展开斗争的图景。

通过斗争,新制度逐渐在各个领域获取了自我发展的动力。

地区政治共同体的精英化,党派意识的温和化,使得即使是在奉行多党制的意大利,也可在大多数的地区实际问题上达成一致。

尽管争论仍然存在。

这种局面的形成是来源于新的地区制度在其成员中间培养了一种宽容、合作的实用主义精神。

为地区改革培养了政治精英。

历经了二十年的时间,地区自治制度逐渐深化,其决策有了真正的动态的、自我的性质。

尽管其实际的运行效果和人们预期中的有差距,但还是逐渐在其生存的土壤——地区及其选民中生根发芽。

在第三章,作者以代议制政府是否可以回应其选民所提出的要求,以及是否可以实际的解决问题,对其选择的20个地区加以绩效的衡量,即它们是否可以获得“好政府”的称号。

接着作者以更为细致的四个标准来衡量地区政府的制度绩效,即在领域上是否为全面的、在操作层面是否有内在一致性、是否具有长时段的可靠性、是否与制度的支持者及其选民的评价和目标一致;以及反映现代政府对公民与为公民所作的各种各样事物十二个指标,即内阁的稳定性、预算的及时性、统计和信息服务、立法改革、立法的创造性、日托中心、家庭诊所、产业政策工具、农业开支能力、地方医疗保健单位的支出、住房和城市发展、官僚机构反应的灵敏度。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的原因及特点一、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可见其发展极不平衡,政治发展曲折艰难,国家长期四分分裂,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很晚才出现(英法到15世纪、德意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二、构成原因:1、体系严密的封建制度西欧封建社会早期,土地是主要财富.国王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这些人成为诸侯.诸侯又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较小的封建主,小封建主再向下分封.国王和大封建主又各自分封了一批骑士,作为自己的武装力量.这样的层层分封,就形成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等自大至小不同等级的封建主.这些封建主分别领有大小不等的封地,拥有数量不等的庄园、农奴和武装.这样,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领主(封主)和附庸(封臣)的关系,他们彼此负有义务.领主保护附庸,附庸必须向领主宣誓效忠,为领主提供多种服务.但是,领主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管辖附庸的附庸.每一个封建主无异于一个小国君,割据一方,各自为政. 诸侯的势力很大,有的竟敢向国王提出挑战.封建贵族住在戒备森严的城堡里,有自己的武装;他们的经济生产单位叫庄园,一般自给自足,不与外界交往.结果,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辽阔庄园环绕的无数城堡以及直插天际的尖顶教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早期的典型政治风貌和独特社会景观.2、政教冲突从5~6世纪已经开始,西欧的教会势力快速快速增长.罗马天主教会就是最存有势力的封建制度领主,它具有天主教世界土地的三分之一.教会同样按照封建制度的方式创建自己的教阶制度,最低的就是教皇,下面再有教主、主教等,他们各存有自己的辖区.8世纪中期,意大利中部构成教皇国.教皇既就是宗教首领,又就是具有世俗权力的一国之君,轻易统辖的领土超过四万多平方千米.国王为了并使自己的统治者神圣化,经常命令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自己登基.查理大帝就是这样搞的.这种作法强化了封建制度国王与教会的联系,更意味著教权凌驾于主权之上.9世纪,教皇沦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仲裁者.然而,教皇与封建制度君主时而相互合谋,时而明争暗斗.在西欧中世纪,人们坚信世界上的一切权力都就是上帝授与的,但在谁才就是这个权力拥有者的问题上,意见却是大相径庭.国王和教会都想要把这一大权据为己有,双方不断出现相撞和摩擦.只是至了中世纪后期,随着西欧中央集权国家的构成和发展壮大、资产阶级的蓬勃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的积极开展,教皇和罗马天王教皇的势力才逐渐衰败下去.3、城市的兴起11~12世纪,欧洲各地的城市普遍重新兴起.中世纪时,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商业的发展,除原来罗马帝国时期的老城市外,在城堡、主教堂、大修道院附近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城镇.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等.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级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广大西欧城市开展了争取自治权利的斗争,并订制自己的法律,建立自己的武装,向封建王权和各级封建主发起挑战.到14~15世纪,从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新兴的城市中等阶级,已经与封建制度水火不容,成为欧洲反封建王权的强大革命力量.4、封建等级代表制的出现13世纪早期,欧洲一些王国的君主竭力重振王权,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结果,王权受到封建法律的约束,国王的独断专行受到限制.国王不甘心权力的削弱,挑起内战.国王战败.13世纪后半期,英国的议会制度开始萌芽.以后议会逐渐定型为上下两院.国王必须通过议会规定赋税,制定法律.等级代表制的封建君主政体对国王权力有所约束.14世纪初,法国也出现了以三级会议为代表的等级代表制度.由于法国王权比较强大,三级会议限制王权的作用相对较小.英国的等级代表制度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影响巨大.在反对封建国王专制集权的斗争中,封建贵族、高级教士、城市商人等联合起来斗争,迫使国王坐下来,与他们商讨有关关税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是封建王权受到制约.英国的等级代表制在制约封建王权、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西欧封建社会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学案(部编版)第十一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第30讲欧洲的思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学案(部编版)第十一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第30讲欧洲的思

第30讲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考点定位 1.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理性主义:近代科学兴起与启蒙运动。

3.近代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

主题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背景(1)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2)文化基础: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3)人才优势: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2.实质: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3.精神内核:人文主义(1)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3)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4)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4.成就(1)意大利领域人物特点文学三杰薄伽丘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但丁彼特拉克美术三杰达·芬奇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拉斐尔米开朗琪罗(2)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等,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5.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思维点拨人文主义者与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只是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对教会势力持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二、宗教改革1.背景(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2)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2.过程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九十五条论纲》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改革教义: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改革教会: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结果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宗教改革的扩展西欧其他一些国家也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派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3.影响(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意大利历史知识点总结

意大利历史知识点总结

意大利历史知识点总结意大利是一个充满历史魅力的国家,其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以及文艺复兴时期。

意大利的历史涵盖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对世界的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古罗马时代开始,概述意大利历史的重要知识点,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变迁。

古罗马时代意大利古罗马时代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公元前753年,古罗马城的建立标志着古罗马时代的开始。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古罗马逐渐扩张,征服了整个地中海地区,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古罗马帝国在政治、军事、建筑、法律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古罗马时代的重要知识点包括:• 共和制度:古罗马帝国最初是一个共和国,由选举产生的元老院和两个执政官组成。

共和制度下的古罗马实现了政治、军事和经济的繁荣,但在内部和外部压力下最终崩溃。

• 凯撒大帝:凯撒大帝是古罗马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之一,在他的统治下,古罗马帝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开创了罗马帝国的黄金时期。

• 建筑和工程:古罗马人在建筑和工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建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和道路,这些建筑至今仍然可以在意大利和其他地中海国家看到。

中世纪在中世纪时期,意大利成为了欧洲最重要的文化和商业中心之一。

在这个时期,意大利城邦开始兴起,其中包括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和威尼斯。

这些城邦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后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的重要知识点包括:• 教皇国家:中世纪的意大利是教皇国家的中心,宗教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皇国家在中世纪时期对欧洲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意大利城邦:意大利的城邦在中世纪时期成为了欧洲最重要的政治实体之一,他们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并对欧洲和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商业和经济:意大利在中世纪时期是欧洲最重要的商业和经济中心之一,其城邦在地中海和东方的贸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西方政治制度史随堂答案

西方政治制度史随堂答案

西方政治制度史随堂答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第一章基本数据与表达式本次练习有11题,你已做11题,已提交11题,其中答对8题。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7题。

1.伯里克利的政治改革内容包括:()A、官吏向所有阶层开放B、剥夺战神山元老院的权力C、用民主投票选举的方式产生500人会议议员 D、扩大陪审法庭的范围和职权答题: A. B. C. D. >> (已提交)参考答案:ABD问题解析:2.希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荷马史诗开始的。

()答题: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3.提秀斯改革中所设立的中央管理机构是元老院。

()答题: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4.公元前7世纪左右,雅典巴塞勒斯这种由氏族成员选举产生的军事领袖,终于被贵族推举的国家官吏执政官所取代。

()答题: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5.在雅典国家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不仅有传统的习惯法,还有明文规定的法律。

()答题: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6.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建立了十将军委员会和颁布贝壳放逐法。

()答题: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7.克里斯提尼改革中最主要的内容是颁布“解负令”。

()答题: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8.梭伦改革中把全体公民按照全年农产品总收入的数量划分为四个等级。

()答题: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9.克里斯提尼改革中剥夺了战神山元老院的权力,使之分别归属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

()答题: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0.斯巴达与雅典并称为古希腊自由民主制度的双子星。

()答题:对. 错. (已提交)参考答案:×问题解析:11.斯巴达的公民大会:彼瑞拉,规定年满20岁的男女公民均有权参加。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要点讲解zz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要点讲解zz

中外政治思想史复习知识点梳理一、基础知识(客观)1.(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 (自由主义)是贯穿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一条主线,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就是其滥觞、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3.(<荷马史诗> )是希腊政治思想萌芽的代表。

4.公元前509年,雅典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

到(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制空前繁荣。

5.在古希腊城邦中,享有政治权利的是(自由公民)。

6.(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

7.奥古斯丁的传世作(《上帝之城》)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

8.英国革命后,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古代罗马国家形成后,国家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

从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27年,是共和时期。

从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是(帝国时期)。

9.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神学政治观)。

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10.恩格斯高度赞扬(文艺复兴运动),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奥古斯丁的传世作(<上帝之城> )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

对人们的政治观念,对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11.( 托马斯.莫尔),英国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12.与荷兰早期的殖民扩张相适应,荷兰的政治思想家在(国际法)方面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13.(教会与国家的关系)是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14.以(伏尔泰)为先驱,法国启蒙运动的序幕揭开了。

15.(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与理论指南,同时,它也是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伟大的贡献。

16.恩格斯高度赞扬(文艺复兴运动),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17.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展示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

04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04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一节概述奴隶制的西罗马帝国,在奴隶起义和北方外族入侵的打击下,终于在公元476年灭亡了。

从这一年起,至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史上的“中世纪”。

“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崩溃的历史。

一般认为,公元5至11世纪是封建社会的初期,12至15世纪是它的中期,15至17世纪中叶是它的末期。

在欧洲文学史上,中世纪文学是指前两个时期的文学,而后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侵入西罗马帝国的外族,包括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但摧毁西罗马帝国的主要是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原来是些氏族部落,正处于氏族社会解体阶段。

他们在征服罗马各地以后,军事贵族和亲兵们分得大量土地,成为大地主阶级。

原来的奴隶从新主人手中领得份地耕种,向主人缴纳赋税并服劳役。

从这些先前的奴隶和隶农以及贫困破产的自由民中,形成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的受压迫阶级——农奴。

因此,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日耳曼人在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那些王国,通过土地的大量集中和农民的农奴化,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

这一过程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

在中世纪初期,各外族王国为了争夺土地不断发生战争,它们的疆域也不断发生变化。

中世纪的最初几个世纪就是处在这种混战的状况中。

在日耳曼人建立的各王国中,以6世纪初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

公元8世纪末和9世纪初,法兰克王查理(通称查理大帝,768—814)通过多次征战和侵略,大大地扩充了疆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

查理死后,帝国迅速分裂。

查理的三个孙子之间发生内战,公元843年帝国一分为三:西法兰克王国(法兰西)、东法兰克王国(日耳曼)和意大利。

欧洲大陆三个主要国家的疆域,随着外族的定居和封建化而初步定型。

在欧洲中世纪,封建主阶级和农奴阶级的矛盾,是最基本的社会矛盾。

当时最基本的经济组织是封建庄园,农奴依附在封建领主的土地上,被迫无偿地为领主耕种土地。

他们也从领主那里领取份地耕种,向领主缴纳地租,同时要服各种劳役。

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为何文艺复兴出现在意大利

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为何文艺复兴出现在意大利

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为何文艺复兴出现在意大利意大利的社会与政治结构基于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独特政治结构,部分学者推理说:当地与众不同的社会氛围为意大利出现罕见的文化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在近代早期,意大利并非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而是由一些城邦和领地组成:控制着南部的拿波里王国,位于中部的佛罗伦萨共和国和教皇国,分别位于北部和西部的热那亚与米兰,以及位于东部的威尼斯。

15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许多意大利城市就建立在古罗马建筑的废墟之上;从表面上看,这就将文艺复兴的古典性及其发祥于罗马帝国心脏地带的事实联系在了一起。

历史学与政治哲学家昆廷·斯金纳指出,弗赖辛主教奥托(1114年-1158年)在12世纪来到意大利时,曾注意到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形态,并观察到意大利似乎已开始脱离封建制度,将商人和商业作为其社会基础。

与此相关的,是壁画《好政府与坏政府的讽喻》(Allegory of Good and Bad Government)所表达出的反君主制思想;这幅著名的早期文艺复兴壁画位于锡耶纳,由安布罗焦·洛伦采蒂绘于1338年至1340年;他通过这幅画传达出了对公平、公正、共和与善治的强烈渴盼。

尽管受到教廷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牵制,但这些城市共和国依旧不懈地追求着自由的理念。

斯金纳指出,当地有很多人都在极力维护自由,例如马泰奥·帕尔米耶里(1406年-1475年)不仅歌颂了佛罗伦萨艺术、雕塑及建筑方面的天才艺术家,还对“同时在佛罗伦萨出现的道德、社会及政治哲学的繁荣”发出了赞美之辞。

欧洲国家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

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

文学、艺术、哲学一切都得遵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

《圣经》里说,“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

中世纪的西欧

中世纪的西欧

中世纪的西欧中世纪的西欧6世纪之后的西欧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世纪时代。

在罗马和日耳曼两种历史传统以及各种时代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西欧的社会结构和面貌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其政治重心由以意大利为中心的环地中海地区迁至以法兰克为中心的内陆地区;其统治民族由罗马拉丁民族更换为日耳曼民族;其精神文化的主体由世俗性极强的罗马文化转化为宗教色彩甚浓的基督教文化。

古典时代那种由希腊至罗马的单线一元式发展模式全然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日耳曼诸王国、法兰克、加洛林帝国以及法兰西、德意志、英格兰等不同国家的复线多元的发展趋势。

而在诸种变革中,最深刻的是以奴隶制为核心的古典经济体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以农奴制为核心的新的封建经济形态逐步形成,成为当时整个西欧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

中世纪既不是“玫瑰红的理想时代”,也绝非“黑暗的愚昧时代”,而是一个既遍布着饥馑、困苦、暴力和不平等,又充满着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时代。

正是在这一时代所造成的种种磨难和机遇中,源自于古典时代的西欧文明获得了再次扩充和更新。

1 法兰克王国克洛维建国(墨洛温王朝)5世纪前后,在衰败的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日耳曼诸部落联盟兴建起众多国家政权。

然而在此后绵延百年的血雨腥风中,大多数蛮族国家夭折消亡,而唯独偏居高卢东北的法兰克王国却日益壮大起来,最终成为西欧大陆的主宰。

法兰克人是属于西日耳曼人中的一支,其部落称萨利克法兰克人(意即滨海法兰克人)。

自4世纪前,法兰克人就不断越过莱茵河,进入罗马帝国境内的高卢北部地区。

481年,萨利克部落首领克洛维创建法兰克王国,因其出身于墨洛温家族,故称墨洛温王朝(481-751)。

法兰克王国能在当时的复杂局势中生存发展,主要由于以下因素:A 它地处偏僻,并未过多地介入诸日耳曼国家与罗马帝国的殊死搏斗,因而未过早地削弱本不强大的国力。

B 建国不久,克洛维决定皈依罗马基督教。

496年,他率领3000名亲兵接受洗礼,从而既避免了与高卢罗马人的宗教上的对峙,又获得了高卢罗马教会强有力的支持。

简述哥特式和罗马式的艺术特点

简述哥特式和罗马式的艺术特点

复兴的哥特式建筑在19世纪十分流行,英国的一些贵族乡绅热衷于在他们的庄园里复建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废墟,以满足怀古的幽情。自拿破仑战争以后,已然对文学和建筑产生影响的浪漫色彩和哥特风格也延伸到了女装之中;在欧洲和美国,晚会上的珠光宝气开始渗透到白天,镶马赛克和浮雕宝石的饰针以及与之相配的珠宝逐渐流行,哥特式艺术成为当时激发浪漫主义艺术家强烈的非古典审美情怀的载体。
“哥特式”(g。thic)一词源于中世纪的建筑,是一种发祥于北法兰西、普及于整个欧洲的国际性艺术样式,包含了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和文学等所有文化现象。
哥特式艺术形式意志的基本性质是指一种无止息的驱动力,沉静是这个驱动力的目标。然而,哥特式形式意志在寻找沉静、求取解脱的过程中,并不能获得真正的沉静和满足。哥特式形式意志融会于混乱的迷狂中,融会于超感官狂喜的强烈渴望,融会于一种悲怆,可以说哥特式灵魂追求的是一个超越实际与感官的世界。正如哥特理论家沃林格尔所言;“正是这被提升了的歇斯底里,才是哥特式现象最突出的标志”,。”人们感受到的是心理的沉醉,并最终获得从感觉世界中解脱出来的无上自由感。
公元13世纪初,雕刻家安泰拉米的出现是雕刻发展的新阶段。他的作品构图已经达到自由活泼,优美雅致的境地,人物的身体比例更趋匀称,衣褶的线条柔顺有力度,整个浮雕画面显得平和。
建筑:《比萨大教堂》
“罗马式”一词是有德热.维尔开始使用的,他首先出现在法国和伦巴第,然后遍及西欧,以及所有不曾受到拜占庭艺术的国家。
பைடு நூலகம் 罗马式艺术特点
中世纪的意大利还没有形成一个艺术中心在雕刻方面由于地方的分散性,形成了不同的地方学派。
南意大利的雕刻基本上是沿着罗马艺术的途径发展的,大多数是对罗马时代雕刻的直接模仿。
伦巴底是意大利最早形成城市公社制度的一个地区。雕刻家威廉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艺术的传统。在莫德纳教堂的浮雕中创造的人物动态已十分动人,具有自然的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有的已塑造了真实优美的人体。在作品中已经出现了世俗的场面和世俗人物形象。

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的特点

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的特点

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的特点14-16世纪,欧洲掀起了一场深远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

这场运动发生在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阶段,叩开了了欧洲迈向近代社会的大门。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而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发生的时间不同,形式不同,其特点多种多样,有差异有共性,这些特征的被后都有其自身的原因。

一、欧洲文艺复兴的摇篮意大利(一)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

意大利具有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社会与政治结构。

近代早期,意大利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而是由一些城邦和领地组成:控制着南部的拿波里王国,位于中部的佛罗伦萨共和国和教皇国,分别位于北部和西部的热那亚与米兰,以及位于东部的威尼斯。

十三世纪时,佛罗伦萨因羊毛和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而撅起,成为当时意大利重要的城市。

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这里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壮大。

15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长达三个世纪的佛罗伦萨历史可以说是与美第奇家族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

当时家族掌握了当地实际的政治和经济权力。

美第奇家族酷爱艺术,在其保护和资助下,当时积聚在佛罗伦萨的名人众多,人才济济,汇集一处,这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人才优势。

许多意大利城市就建立在古罗马建筑的废墟之上,因此,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典籍从东罗马帝国传到了意大利,这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文化基础。

从表面上看,这就将文艺复兴的古典性及其发祥于罗马帝国心脏地带的事实联系在了一起。

从地理位置上看,意大利相对邻近东方,较早接受了东方文化(造纸术,印刷术)。

这为文学作品的传播提供了物质条件。

同时,欧洲黑死病的肆虐使人们对教会的精神控制产生怀疑,人们开始怀疑宗教神学的绝对权威,也促成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二)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许多领域人才辈出,成果卓著,有很多杰出者涌现,可属欧洲之最,在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各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下册课后习题:中古时期的欧洲(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下册课后习题:中古时期的欧洲(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某校高一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查阅了以下内容:封君与封臣、领主与农奴、城市的兴起、早期的大学。

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古希腊罗马文化B.拜占庭帝国的兴衰C.中世纪的欧洲D.跨入近代社会和文化教育制度,故C项正确。

2.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

这表明()A.领主可以凭借庄园法庭奴役佃户B.庄园法庭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特权C.庄园法庭起到了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D.庄园法庭主要是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可知,庄园法庭起到了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故选C项。

3.10—11世纪,英格兰的修道士艾尔弗里克曾说过: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

商人的地位不被承认,没有被纳入这个序列中。

这体现了中世纪的西欧()A.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构建理想社会B.城市工商业活动冲击了教会统治C.关注全体成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D.教会神职人员独享世俗的统治权,骑士是从军事上保卫国家免受外敌入侵的人,农民是从物质上为人类提供食物的人,强调社会成员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构建理想社会,故A项正确;10—11世纪城市刚刚兴起,工商业经济非常脆弱,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了忽视商人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关注全体成员”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在中世纪的西欧,僧侣和骑士均是统治阶级,故D项错误。

4.在中世纪西欧,封君很少能够真正收回土地,因为多层分封的关系,使得封臣封君之间彼此关系错综关联,而且土地零散,如果封君要收回土地则容易引发战争。

这说明()A.国王在名义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B.王权受到封建领主的挑战必将走向衰落C.中世纪的西欧难以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D.王权必须依靠教权才能掌握世俗统治权,由于多层分封的关系,各级领主只对自己的直属上级领主负责,这样国王必然只是在名义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故A项正确;王权在受到封建领主挑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战争逐步壮大,故B项错误;中世纪西欧很多国家通过战争逐渐完成了国家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世纪的意大利没有形成同一国家的原因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意大利的政治统一也宣告结束。

此后,在从5世纪到14世纪的中世纪时期里,日耳曼人、东哥特人、拜占庭人、伦巴第人、诺曼人等民族在意大利建立过统治权,但意大利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只是作为一个地理概念而存在。

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最主要的原因是中世纪时期,意大利人民还没形成一种普遍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传统。

这使意大利在面临外敌入侵时,其人民凝聚不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以抵御外族的入侵。

第二,意大利的西部和北部被具有扩张性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包围,东部又有比较强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拜占庭。

而意大利半岛又是地中海贸易的要冲,所以意大利必定会成为多支民族、多个政权全力争夺和角逐之地。

而多个民族的入侵和它们之间的争夺又不利于意大利的统一。

第三,我们考虑一下意大利半岛的地形。

北部为阿尔卑斯山脉,中部为波河平原,南部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全境五分之四为山地丘陵地形。

山地地形易守难攻,使得入侵的势力很难完全统一意大利。

第四,意大利是基督教教皇的驻地,教皇与各国世俗王权的斗争贯穿整个中世纪的意大利历史。

双方的斗争焦点是主教授职问题。

教皇企图干涉世俗政权,他们的权力曾一度上升,建立了教皇国,甚至动员西欧广大基督徒进行十字军东征。

教会势力的干涉也是中世纪意大利没能形成统一国家的重要因素。

第五,西罗马帝国虽然灭亡了,但意大利作为西罗马帝国的中心,受古罗马时期的思想影响很大,城市生活的传统流传下来。

意大利的城市居民,直到十一世纪末,还有足够的古典知识和法律基础。

意大利城市居民的这种思想传统促使他们与教会及当权者斗争,要求获得自治权,这样在意大利的中部和北部建立起许多城市共和国。

封建君主如果想在这些地方建立封建统治,这些城市共和国就会联合起来维护他们的自由。

第六,各意大利城市共和国之间矛盾重重,较大的城市吞并较小的城市,各城市之间争夺贸易特权和利益。

但是又没有一个共和国足够强大有能力统一整个意大利。

于是,这些均势的共和国与专制君主国、教皇国并存,共同控制着意大利的命运。

分裂的意大利是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是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必然发生的。

但是,正是由于中世纪的意大利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封建的国家,使得意大利的学术风气比较自由,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也使意大利的城市发展比其它国家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