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例脾转移肿瘤患者的CT表现
脾脏病变影像诊断(全面汇总版)
脾脏病变影像诊断(全面汇总版)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和免疫器官。
相比于肝脏,日常工作中,脾脏的病变相对少见得多。
接下来,我们一一总结一下,脾脏常见及少见的病变,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以备工作中不时之需。
1、脾囊肿脾囊肿相对少见,可以分为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也可以按病因分为寄生虫性与非寄生虫性脾囊肿。
影像诊断较为容易,CT低密度,MR上T1WI低、T2WI高信号,信号接近水。
少数合并出血、感染或囊内蛋白含量高时密度和信号可较复杂。
脾脏内类圆形液体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
诊断与其他部位的囊肿类似,不难。
脾包虫囊肿,囊内见子囊。
囊肿内密度或信号可由于囊内容物的不同而不同。
包虫囊肿与单纯囊肿表现可类似,但脾包虫不同点在于:包虫多见于流行病区,囊壁可有弧形钙化,未钙化的囊壁可有增强,囊内有时可见子囊,多合并肝包虫。
脾囊肿诊断多不困难,偶尔需要与脾淋巴管瘤、囊性转移瘤鉴别,脾淋巴管瘤多有分隔,增强后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囊性转移瘤有原发病史,囊壁通常较厚,不规则,边界不清,增强后囊壁有强化。
小结:脾囊肿CT多为低密度,合并出血、感染、蛋白或钙类较多时密度可较高并不均匀;囊壁偶见钙化;增强后病灶无强化。
MR上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出血、感染、蛋白或钙类时信号可不均匀,弥散不受限。
2、脾血管瘤脾脏血管瘤为脾脏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成人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儿童以毛细血管瘤多见。
CT多为边缘较清楚的单发或多发的低密度影,病灶较大时可见中心更低密度瘢痕,病灶内可见点状或星芒状的钙化,亦可见边缘线样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结节状强化,随时间延长逐渐向中心填充,较小病灶也可以出现动脉期即完全填充强化,门脉期、平衡期强化程度逐渐减退,但仍呈相对高密度,延迟扫描呈等或稍高密度;MR表现为T1WI低、T2WI高信号,合并出血、血栓、纤维化及含铁血黄素沉着等时信号不均匀,DWI稍高信号,ADC高信号,如有中央瘢痕则呈T1WI低、T2WI等或低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方式与CT类似。
135例脾转移肿瘤患者的CT表现
135例脾转移肿瘤患者的 CT 表现【摘要】目的:研究和总结脾转移瘤的 CT 表现。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5例患者进行CT 扫描。
结果:单发病灶64例, 多发 46 例,弥散性微小结节和脾肿大 25 例。
结论:脾转移 瘤的 CT 表现缺乏特异性,不能用来确诊脾转移,但为发现 脾转移瘤提供了较好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脾转移瘤,计算机断层扫描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周围淋巴样器官,其实质由红髓和白髓构成,具有造血和血液过滤功能,也是淋巴细胞迁移和接 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免疫效应分子的重要场所。
研发于脾脏的肿瘤非常少见, 偶见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脾脏 不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器官,大多为血道转移 [1],一般发生于晚期肿瘤患者,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检出时多已伴有 全身其他部位广泛转移。
本文收集了我院 2005 年 3 月至 2015年3月间经CT 诊断、病理证实的135例脾转移瘤患者,对 其CT 表现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般资料本组 135 例脾转移瘤患者中, 男 75 例,女 60例;发病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57.6岁, 岁。
135例患者原发肿瘤分别来自:胃癌 40例,占 29.63%; 肝癌 35 例,占 25.93%;胰腺癌 26 例,占 19.26%;结肠癌 20例,占 14.81%;肺癌 14 例,占 10.37%。
105 例患者无明显症 状,左上腹不适者仅 10 例,约占 18.5%,可触及脾肿大者 12 例,约占1.1 中位年龄 558.89%,血小板减少者8 例,约占5.93%。
见表1-1。
表1-1:患者一般情况和CT 结果原发灶例数百分比(%)性别数目CT值单个多个弥散混杂靶型胃癌40 29.63 2515191633肝癌35 25.93171814132681胰腺癌2619.26201718结肠癌20 14.8114695161肺癌14 10.371.2检查方法CT扫描使用西门子Somaton DR全身扫描机,厚8〜10mm,间距10mm。
脾脏肿瘤影像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扩张的血管腔隙内充
满红细胞;毛细血管瘤由薄壁小血管腔隙组成。
脾血管瘤可以多发,也可单发。瘤内可有栓
塞、出血、纤维化、钙化成分,生长速度一
般较慢。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七分。
CT表现
平扫:
1、均匀的团块,常较小, 呈低密度或等密度,
有清晰的边缘
2、多囊性团块, 多较大, 一个与残余正常脾密
发生在腹部多位于肠系膜、胃肠道、后腹膜、脾、
肝、胰等处。
●脾淋巴管瘤中青年多见,症状不典型。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七分。
淋巴管瘤囊腔的壁衬以一层
细薄的内皮细胞,可伴有增
生的平滑肌。囊腔内纤维性
间隔厚薄不一。腔内主要是
淡黄色澄清的淋巴液,囊液
中可含有蛋白性成份,偶有
出血 。
淋巴管瘤分为三类:
脾 脏 肿瘤 CT 诊 断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七分。
• 脾脏是免疫器官, 血运丰富, 肿瘤的发生率低。
(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0.14%, 恶性肿瘤不超过
全部恶性肿瘤的0.64%)
• 脾脏良性肿瘤较多见:以血管瘤最常见,其次
是淋巴管瘤、错构瘤、脂肪瘤、血管内皮细胞
瘤等。
• 脾脏恶性肿瘤:以恶性淋巴瘤多见,其次是
发常见,原发少见。
◆左上腹痛和脾肿大为主要临床症状。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三:十九点 十七分。
病理上分为四型:
•
均匀弥漫型:表现为脾均质性增大,肉眼光滑不
见结节, 镜下瘤细胞弥漫分布ຫໍສະໝຸດ 直径<1mm 的小结节。
•
粟粒结节型:脾均匀肿大, 表现为直径1~ 5mm 的粟
脾转移瘤
图1(平扫)图2(动脉期)
图3(静脉期)图4(平衡期)
临床症状:患者女,48岁,卵巢癌病史。
影像所见:●脾脏内密度不均匀,可见类圆形模糊低密度病灶;另见肝内多发大小不等模糊低密度病灶(图1—CT平扫);
●脾脏及肝脏内低密度病灶周边强化,中心无明显强化,呈现“牛眼征”(图2—4CT
增强扫描)
影像诊断:脾脏及肝脏内病灶,考虑转移所致
诊断要点:CT表现:脾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结节状肿块,亦可为片状的范围较大的不规则浸润; CT 动态增强扫描可见病灶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病灶的实性部分动脉期可明显强化, 中央
的坏死液化成分无强化, 病变与周围正常脾实质的对比更清晰。
MR I表现:T1W I上低信号, T2W I上高信号。
注射Gd2DTPA 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实
性部分显著强化,病灶与周围正常脾实质的信号强度对比明显提高,病灶的形态、结构显
示较平扫明显清晰。
脾脏常见病变影像诊断
脾脏的正常解剖结构
正常脾脏长10-12cm, 宽6-8cm,厚3-4cm,重 110-300g。脾分为脏面 和膈面,膈面与膈相依, 脏面与胃、肾、结肠、 胰尾相比邻。脏面的中 央为脾门,是脾脏的重 要解剖标志性结构。脾 动脉、脾静脉、淋巴管 和神经出入脾门,组成 脾蒂。
脾脏常见 病变
号 较大的血管瘤可见分隔及中央瘢痕,呈长T1等-短T2信号 增强呈早期边缘强化,典型为结节状,逐渐向中央填充
男,54岁,体检发现脾占位
男 15岁 腹痛半月余
错构瘤
少见的良性肿瘤,由多种正常组织异常混合而成 CT平扫见比脾脏密度稍低的占位,边界清楚,
可见钙化、囊变 T1WI呈低或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
脾脏增大脾脏内密度丌均增强ct见血肿丌强化常合幵软组织挫伤肋骨骨折及腹腔积血女14岁腹部外伤一天脾脓肿ct见脾内单个或多个类圆形低密度病灶边缘清楚或模糊增强后脓肿壁有强化少数脓腔内有液气平面mri圆形或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周围有稍高信号的脓肿壁脓肿可单房或多房dwi可见脓腔弥散受限增强见脓肿壁及分隔强化男77岁发热咳嗽3天脾梗死若整个脾梗死则在增强扫描时整个脾丌强化只有脾包膜有强化男47岁发现胃癌2月余良性肿瘤囊肿ct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密度均匀ct值约2020hu有时可见囊壁钙化mri平扫见单发或多发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信号均匀囊壁显示丌清增强无强化女48岁发现脾占位1天血管瘤增强呈早期边缘强化典型为结节状逐渐向中央填充男54岁体检发现脾占位男15岁腹痛半月余ct平扫见比脾脏密度稍低的占位边界清楚可见钙化囊变t1wi呈低或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当含有脂肪时可见短t1长t2信号增强见丌规则丌均匀强化淋巴管瘤以多发性囊肿最常见ct平扫脾脏内性低密度边界清晰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见边缘轻度强化延迟期中央瘢痕强化女40岁体检发现脾肿物恶性肿瘤转移瘤淋巴瘤脾脏常见的恶性肿瘤分为脾脏原发淋巴瘤不继发淋巴瘤病理上分为弥漫的细小结节型多发肿块型单发巨大肿块型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信号均匀未治疗前很少发生囊变坏死男31岁左中上腹疼痛6天脾肉瘤临床表现为脾脏增大伴左上腹痛贫血肝肿大及体重减轻ct表现为脾脏增大内见单发或者多发稍低密度灶可有钙化囊变坏死增强呈丌均匀轻中度强化也可呈自病灶边缘向中心扩展式强化女42岁体检发现左肾上腺肿物转移瘤ct表现无特异性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丌等或丌规则低密度影
脾淋巴瘤CT及MR诊断
转移瘤:脾转移瘤占全身转移瘤的2%-4%。可由周围脏器 肿瘤的直接侵入或较远部位的血行转移,多为多发,单发 少见。脾转移瘤患者大多数有原发肿瘤病史,常常伴有消 瘦、乏力、低热、贫血等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CT平扫表 现为多发低密度占位病变,少数单发,形态多发较规则, 也可不规则。大病灶内可发生坏死;转移瘤病灶表现较为 多样,可为囊性病灶,但有囊壁的强化;可为囊实性病灶, 则实性部分有强化;一般转移瘤都有轻至中度的强化,病 灶间很少融合;而淋巴瘤病灶可以相互融合形成地图样表 现,强化不明显,增强后的延迟强化、低程度强化,病灶 显示更加明显。此外,脾淋巴瘤常伴有腹膜后明显的肿大 淋巴结,全身淋巴瘤常有全身浅表淋巴结的增大。
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储血、造血、清除衰老红细胞和进行免疫应答的 功能。
脾位于左季肋部,胃底与膈之间,第9-11肋深面,长轴与第10肋一致。正常时在左 肋弓下触不到脾。脾的位置可随呼吸和体位不同而变化,站立比平卧时低2.5cm。 脾由胃脾韧带、脾肾韧带和膈结肠韧带支持固定。脾呈暗红色,质软而脆。
脾血管瘤,增强扫描时病灶先从边缘强化,然后向中 央充填。这是血管瘤的特征性强化方式,一般情况下 非常好与之鉴别
错构瘤,CT增强扫描时,病灶内的血管、肌肉、纤维 组织成分部分可见明显强化,脂肪成分无强化;MR, T1WI为等或混杂信号,当病灶内有高信号时,加用 T1WI压脂序列,明确脂肪成分的存在对诊断具有重要 意义。
(4)储血:人脾的储血能力较小,约可储血40ml,主要储于血窦内。脾肿大 时其储血量也增大,当机体需血时,脾内平滑肌的收缩可将所储的血排入血 循环,脾随即缩小。
被膜与小梁:脾的被膜较厚,表面覆有间皮,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脾内形成许多分支的小 梁,它们与部分分支形成的小梁相互连接构成一粗的支架。被膜和小梁内含有许多散在 的平滑肌细胞,其收缩可调节脾内的血量,小梁之间的网状组织构成脾淋巴组织的微细 支架。
脾脏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最新年精选文档
脾脏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Value of CT i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plentic tumorHE Liu1 GAO Yuying21.Department of Radi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 China;2.Department of Radiology, Affiliated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CT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splentic tumors. Methods All of 23 cases of splentic tumors prov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CT characteristics of splentic tumors were discussed. Results There were 15 m alignant tumors and 8 benign tumors. Among the m alignant, splenomegaly was showed. Multipleill-defined lesions with low density and rare calcification and enlargement of lymph nodes were found in m alignant lesions. However, rare splenomegaly was seen in the benign lesions. Well-defined solitary or Multiple lesion with calcifications and with no lymph nodes wereshowed in benign masses. Conclusion Qualitative diagnosis could be obtained mostly when the CT finding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clinical data.脾脏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脾脏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的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影像学上因缺乏脂肪而无特征性表现。
对缺乏此特征者,CT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易误诊,应与肝内其他含脂肪的病变肌肿瘤肿瘤相鉴别。
脾脏肿瘤的影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一、脾良性肿瘤:1、脾血管瘤为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病理组织学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及静脉性血管瘤。
以海绵状血管瘤为最多见。
大体病理表现为蓝一红色的膨胀性的结节,可单发也可多发。
肿瘤大者内部可发生血栓、机化、纤维化、钙化及出血坏死囊变等。
组织学上血管瘤一般无包膜,内部由管径不等的毛细血管或血窦组成,血管内充满红细胞。
弥漫性血管瘤病患者,血管瘤可替代整个脾脏。
发病年龄20--60岁,成人多为海绵状血管瘤。
一般无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
也可见于6岁以下d,JL,多为毛细血管瘤。
发育慢,至成人时始被发现。
影像诊断CT平扫:低密度占位性病变,轮廓清,大小不等,多为单发,也可多发。
大血管瘤中央有瘢痕形成,表现为更低密度区。
内有出血时,呈高密度。
有钙化时,表现为散在的点状、星芒状的钙化点或者肿瘤边缘的线样钙化增强扫描:与肝血管瘤呈类似改变。
小肿瘤可于动脉期呈明显均匀强化;大血管瘤动脉期先于肿瘤边缘呈粗斑点状强化,逐渐向中心充填,延迟后与正常脾脏密度一致。
肿瘤中心有血栓形成、瘢痕存在时,因血流缓慢,上述动态变化更为缓慢,中心可有始终不强化区域。
增强表现因肿瘤内血管腔大小及血流速度不同,而显示不同的增强效果。
延迟扫描观察其血流动力学特征,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MR表现类似于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在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且随TE时间的延长,信号强度递增。
重T2WI可显示“灯泡征”。
肿瘤中心有血栓形成、瘢痕存在时,此部分TIWI表现为更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
增强扫描与CT所见类同。
脾血管瘤因其内血栓形成、机化、纤维化和出血等,强化方式多变。
有时仅依据MR表现难与脾脏其他恶性肿瘤鉴别鉴别诊断根据CT及MR的特征性表现,诊断不困难。
脾脏淋巴瘤的CT影像学特征
匀、边界清楚 的结 节状肿块伴轻度 均匀强化 ,单发巨大肿块呈轻度不
均匀强化。脾外淋 巴瘤C 表 现有 助于继发性脾淋 巴瘤 的诊断 ,并为临 T
床的分 期与治疗 提供较好的影像学支持 。 参 考文 献
[】 S n rsg rnK,o is nP ,eb .tgn flmp o n 1 a d ae aa R bno JS ly PSa igo y h mai a ut[] l do,9 44 ()19 1 1 d l J. i Ra il 9 ,9 3:4 — 6 . s Cn 1 [ 2】 Br i n RSCa t l n ema , sel o RA, r l GS e 1 - ah l gc i Hael ,ta . p t oo i CT c reain d knSdsaea dn nHo g i’lmp o [] orl o snHo g i’ i s n o — d knS y h maJ. t i e
Mou tnb otuu ea o[.ns e o g,97 6 ) dl o yC ni os dtnJA e hs l y 9, ( : a i n S i ] t i o 1 8 4
7 5 8,
C r, 8 ,6 ) 7 -7 . ae 9 81 ( : 11 6 1 21
脾脏淋 巴瘤 的c 影像学特征 T
脾脏淋巴瘤的CT特征
腹部影像学CT manifestations of splenic lymphomaZH A N Yong 1,X I A N G Zi y un1*,W A N G J ing bo 1,ZH U Yu hui 1,L V W ei w ei2(1.Dep ar tment of I maging ,L onggang Dis trict Peop le 's H osp ital of Shenz hen ,S henz hen 518172,China;2.Dep ar tment of Radiology ,Zhongshan H osp ital ,Fudan Univer sity ,S hang hai 200032,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 o analyze CT manifestations o f splenic lymphoma,in o rder to pro vide better support for clinical stag ing,ther apy and pr og no sis judg ment.Methods CT finding s o f 16pat ient s of splenic lymphoma pr oved histo pat ho lo gi cally w ere ret rospect ively analy zed.Results O f 16patients of splenic ly mphoma,2patients o f diffuse pattern sho wed dif fuse enlar gement of spleen w ith isodensity or milia ry low density fo ci;6patients of multiple nodular patter n show ed multi ple,r ound like or lobular lesio ns w ith unifor m density (in most lesio ns)w ith clear marg in and middle unifo rm enhancement o r peripheral enhancement after contrast medium administ ratio n;8patients o f so litar y pat tern display ed as unifo rm density ,solitar y lesion in spleen w ith middle unifo rm enhancement.T he lesio n ex tended o ut o f spleen in 10of 16pat ients.C onclu sion CT is helpful fo r clinical diag no sis and staging of splenic ly mpho ma.[Key words] Spleen;L y mphoma;T omo gr aphy ,X ray co mputed[作者简介]詹勇(1975 ),男,江苏宿迁人,学士,主治医师。
脾脏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a n ssc u db b an d motywh nt eCT fn i g r orltdwiht eciia aa g o i o l eo tie sl e h d n swee c reae t h l c ld t. i n
脾脏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脾脏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作者:何柳高玉颖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第06期[摘要] 目的分析脾脏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肿瘤的CT表现,探讨脾脏肿瘤的CT特征。
结果恶性肿瘤15例(淋巴瘤9例,转移瘤5例,血管肉瘤1例),表现为脾脏明显肿大,结节多为多发不规则低密度影,边界不清,钙化少见,淋巴结肿大多见。
良性肿瘤8例(淋巴管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炎性假瘤2例),病灶多为单发,偶为多发,边界清晰,脾脏肿大多不明显。
结论对于脾脏肿瘤,CT检查结合临床病史大多可作出定性诊断。
[关键词] 脾脏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 R44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6-0098-03Value of CT i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plentic tumorHE Liu1 GAO Yuying21.Department of Radi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 China;2.Department of Radiology, Affiliated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CT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splentic tumors. Methods All of 23 cases of splentic tumors prov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CT characteristics of splentic tumors were discussed. Results There were 15 m alignant tumors and 8 benign tumors. Among the m alignant, splenomegaly was showed. Multiple ill-defined lesions with low density and rare calcification and enlargement of lymph nodes were found in m alignant lesions. However, rare splenomegaly was seen in the benign lesions. Well-defined solitary or Multiple lesion with calcifications and with no lymph nodes were showed in benign masses. Conclusion Qualitative diagnosis could be obtained mostly when the CT findings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clinical data.[Key words] Splentic tumor;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脾脏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脾脏转移性肿瘤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脾脏转移性肿瘤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项目:核磁共振成像(MRI)、B型超声波检查、螺旋CT检查目前暂无相关资料1.CT及MRI表现脾脏转移性肿瘤CT示脾脏正常大小或轻至中度增大,脾脏内有低密度、轮廓清或不清的占位病灶,其大小和数量不等。
平扫时CT值平均为25Hu,也可呈囊性改变。
少数转移灶呈等密度,平扫不能发现,而增强后表现为较正常脾实质密度略低的病灶。
目前已有报道运用腹腔动脉内缓慢注入造影剂后于门静脉期做CT扫描,显示肝脏或脾脏内有无转移,其显示率较静脉内直接增强为高,能发现直径5~10mm大小的病灶。
脾脏转移性肿瘤的病人大多伴有肝脏的转移,故在检查时应同时注意肝脏改变。
脾转移性肿瘤在T1加权图像上呈不规则低信号区,可单发和多发,边缘清楚,T2加权图像上信号强度增高,其中有部分病例由于中心坏死含水量增加出现中心性高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由于肿瘤周围水肿也可在瘤周出现高信号,而在T1加权图像上水肿和坏死区可在低信号中出现更低信号区。
如在转移瘤中出现出血,则又可呈高信号。
脾脏很少单独发生转移,往往是同时累及肝脏和淋巴结。
2.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比较超声方法简便,但机器设备和操作者的经验可影响病灶的显示,一般直径10mm以上的病灶是可以发现的。
区别病灶为实质性还是囊性是敏感的。
此外超声还能检查腹部其他脏器有无累及,如肾上腺、肾脏、盆腔等。
放射性核素仅能显示直径大于20mm的占位病灶,且形态显示较差,定性较难。
MRI对脾脏内占位病灶的显示决定于脾脏和病灶的信号强度,以及是否为弥漫性。
如果病灶内有液化坏死,则水分增加、T2延长,在T2加权图像上产生高信号,而在T1加权图像上有时很难发现。
顺磁造影剂的应用可以缩短T1使病灶易于显示。
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依次为超声、CT、MRI 和放射性核素。
上述方法的结合使用可相互弥补,提高检出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5例脾转移肿瘤患者的CT表现
【摘要】目的:研究和总结脾转移瘤的CT表现。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5例患者进行CT扫描。
结果:单发病灶64 例,多发46例,弥散性微小结节和脾肿大25例。
结论:脾转移瘤的CT 表现缺乏特异性,不能用来确诊脾转移,但为发现
脾转移瘤提供了较好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脾转移瘤,计算机断层扫描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周围淋巴样器官,其实质由红髓和白髓构成,具有造血和血液过滤功能,也是淋巴细胞迁移和接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免疫效应分子的重要场所。
研发于脾脏的肿瘤非常少见,偶见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脾脏不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器官,大多为血道转移[1],一般发生于晚期肿瘤患者,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检出时多已伴有全身其他部位广泛转移。
本文收集了我院2005年3月至2015年3月间经CT诊断、病理证实的135例脾转移瘤患者,对
其CT表现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35例脾转移瘤患者中,男75例,女60例;发病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57.6岁,中位年龄55岁。
135例患者原发肿瘤分别来自:胃癌40例,占29.63%;
肝癌35例,占25.93%;胰腺癌26例,占19.26%;结肠癌20例,占14.81%;肺癌14例,占10.37%。
105例患者无明显症状,左上腹不适者仅10例,约占18.5%,可触及脾肿大者12例,约占8.89%,血小板减少者8例,约占5.93%。
见表1-1。
表1-1:患者一般情况和CT结果
原发灶
例数
百分比(%)
性别
数目
CT值
男
女
单个
多个
弥散
低
等
混杂
靶型
胃癌
29.63 25 15 19 16
6
33
5
1
1
肝癌35 25.93
17
18 14 13
8
26
―
8
胰腺癌26
19.26
20
6
17
8
―
18
3
3
2
结肠癌20 14.81 6
14
6
9
5
16
1
2
肺癌
14
10.37
7
7
8
―
6
9
1
3
1
1.2 检查方法CT扫描使用西门子Somaton DR 全身扫描机,厚8 ~10mm,间距10mm。
CT检查出肿瘤病灶后,在CT引导下行穿刺病理证实。
2.CT检查结果
2.1形态变化:135例患者中大小正常者66 例,占48.89%;轻中度增大者(脾周约5 ~7 个肋单元)55例,占40.74%;显著增大(脾周大于7 个肋单元)14例,占10.37%。
2.2病灶分布:所有135例患者中64例(47.41%)为单发结节,46例(34.07%)为多发病灶,其余25例(18.52%)的表现为弥散性微小结节和脾肿大。
病灶大小直径约4.58±
1.07cm。
2.3密度变化:CT扫描示脾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结节状肿块,部分为片状的范围较大的不规则浸润。
135例患者中,102例患者表现为低密度,占75.56%;16例表现为混杂密度,占11.85%;10例表现为等密度,占7.41%;7例出现“牛眼征”或“靶征”,占5.19%。
对患者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可见病灶处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实性部分动脉期可见明显强化,中央的坏死液化成分未见强化,转移瘤与周围正常脾实质的对比更清晰。
2.4 与脾原发淋巴瘤的鉴别淋巴瘤是脾脏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影像学上可见脾形态常不规则,有分叶,脾内部结构不均质,密度不均;继发性脾受侵者主要由血行播散而来,常为多发病灶,内部结构较均质。
单从CT上看,脾淋巴瘤和转移肿瘤鉴别较为困难,二者均可见到单发或多发的低密度灶,淋巴瘤主动脉周围可有成堆的肿大淋巴结,但部分脾转移患者也可见腹腔淋巴转移。
但转移性肿瘤结合临床多可找到其它部位的原发灶,穿刺病理学检查也有助于进一步鉴别。
3.讨论
脾转移瘤是常见脾恶性肿瘤,仅次于淋巴瘤的,一般发生于全身其他部位广泛转移的晚期肿瘤患者。
相比于肝肺等常见转移器官。
脾转移瘤为少见病变,曾有报道恶性肿瘤病人脾转移的发生率约为0.3% ~9%[2 ~3]。
恶性肿瘤脾脏转移常见的转移途径有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直接浸润等,其中以血行转移最为常见[4]。
本报告中135例患者,105例无临床特征性表现,Okuyama等报道28例脾转移瘤的患者,仅有6例出现临床症状[5],目前现有的文献报道也显示,仅有少部分脾转移患者有发热、腹庭、贫血等症状[6],这给脾转移瘤早期诊断造成了一定困难。
本报告的135例患者,130例是在回访过程中通过CT、超声等检查手段发现的,仅5例患者因脾转移症状就诊。
脾转移瘤的CT表现呈现多样化趋势,临床可见圆形、结节形、囊状或不规则形,为单发或多发,部分为弥漫性。
和原发性脾肿瘤相比较,缺少特征性和典型的CT 表现,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困难。
我们根据本组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总结为以下几点以助诊断:(1)脾单发或多发的类圆形低密度灶,病灶大小不等、边缘清楚;(2)转移瘤一般较原发部位肿瘤小,脾可未见明显增大;(3)增强CT病灶显示更清楚,少部分病灶可以出现环形或不均匀强化,但病灶的强化程度不及脾实质;(4)结合患者病史资料,多数能找到原发肿瘤病灶。
这些虽不脾转移瘤的特异性表现,但对提示
脾转移,并进行下一步检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脾转移通过经皮穿刺术可病理活检,本报告中135例患者通过细针穿刺明确病理,没有出现大出血等并发症,说明经皮穿刺活检技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因此,我们认为对恶性肿瘤复查应进行脾脏检查,及时诊断,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 Rosenberg J,Geller SA.Tumors of the spleen[J].World J Surg,1985,9(3):468-476.
[2] Gupta PB,Harvey L.Spontaneous rupture of the spieen secondary to metastatic carcinonma[J].Br J Surg,1993,80:613.
[3] Carrington BM,Thomas NB,Johnson RJ.Intraspienic metases from carcinoma of theorary[J].Ciin Radioi,1990,411-418.
[4] Alex Bolsen,Sabine Pargman,Thomas Gillespie.Solitary splenic metastasis from ovarian carcinosarcoma:a case report[J].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2011,5:56.
[5] Okuyama T,Oyam M,Ishikawa H.Isolated Splenic metastasis of sigmoid colon cancer:a case report.Jpn J Clin Oncol,2001,31(7):341-345.
[6] 王洪江,罗海峰,王玉林,等.直肠癌脾脏转移破裂一例.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9,12(3):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