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淋巴管瘤的CT表现
脾脏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脾脏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王瑞; 秦明伟【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9(009)017【总页数】3页(P142-144)【关键词】脾脏淋巴管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作者】王瑞; 秦明伟【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北京 100730;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2脾脏淋巴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脾脏淋巴管发育性异常,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相关症状,少数可伴有脾脏增大,出现左上腹痛和贫血、出血倾向为主的脾亢症状,脾脏及病灶越大,则症状越明显。
按照病变内淋巴管扩张程度,可以分为毛细血管状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及囊性淋巴管瘤。
关于脾脏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的研究大多为个例报道,且主要集中在囊性淋巴管瘤,对于毛细血管状及海绵状淋巴管瘤的论述较少。
本文就脾脏淋巴管瘤的发病机制、临床与病理学特点、影像学(常规超声、增强超声、CT 及MRI 成像)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予以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及影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1 脾脏淋巴管瘤的发病机制、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淋巴管瘤是一种由扩张的淋巴管构成的良性脉管性肿瘤,好发于颈部、腋下,也可见于纵隔、腹腔和盆腔等[1-2]。
腹腔内的淋巴管瘤只占5%。
该病好发于儿童,而成年患者并不少见。
女性多见。
大多数学者认为脾脏淋巴管瘤是一种错构瘤,而非真性肿瘤[2]:其成因可能是胚胎发育时,部分淋巴管未能与淋巴系统沟通,使包膜下小梁及小动脉周围的淋巴管不断扩张,而形成的囊性改变;也可以是感染、出血或其他获得性因素导致的淋巴液排出障碍,造成淋巴液潴留,导致淋巴管扩张、增生而形成。
前者多见于小儿,后者多见于成人。
脾脏淋巴管瘤的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相关症状,常在查体时经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
少部分患者可伴有脾脏增大,出现左上腹痛和贫血、出血倾向为主的脾亢症状。
极少数情况下,增大的脾脏可占据大部分腹腔[3]。
脾脏淋巴管瘤的CT表现
脾脏淋巴管瘤的CT表现脾脏淋巴管瘤是由囊性扩张的淋巴管构成的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有关其CT报道[2,3]较为少见,本文收集9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的CT诊断能力。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21年09月~2021年06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淋巴管瘤患者9例,男3例,女6例,年龄2~80岁,平均50.2岁。
3例以腹痛、腹胀就诊,其中1例伴牙龈出血等脾亢症状,其余5例为查体时偶然发现。
1.2方法9例均行CT平扫,其中7例行CT增强扫描,采用GE Light Speed VCT 64 扫描机,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脾脏下缘。
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40~260mA,层厚0.625 mm,螺距1.25mm。
平扫前常规口服1.5%泛影普安500~800ml充盈胃肠道。
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370),流率3.0ml/s,分别由开始注药后25~30s、50~70s、160~180s行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扫描。
1.3图像分析由两名诊断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观察图像并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分析脾脏大小、病灶数量、形态、大小、边界、密度及强化特点等。
2结果9例患者脾脏外形及大小正常2例,外形增大7例,其中5例邻近器官受压移位。
脾内病灶单发3例,多发6例,共计29个病灶;单个病灶最大径136mm×127mm,最小4mm×3mm。
其中3例合并有纵隔、腹膜后、腹腔、肝脏或骨骼等部位单处或多处病变。
CT平扫表现为脾内类圆形病灶23个、分叶状病灶6个;病灶边缘清晰21个,边缘不清8个;CT平扫呈囊性低密度影(图1、2),CT值10~38Hu,平均27Hu;3例为单囊性病变,其余6例内可见粗细不均的间隔(图1、2)。
增强扫描病灶边界更为清楚,4例囊壁轻度强化,1例未见明显囊壁,间隔增强后轻~中度强化5例(图2),无强化1例,囊内成分除间隔外均无强化。
图1 CT平扫示脾内多发囊性低密度灶,病变内可见间隔,肝右叶后下段不规则低密度影,局部突出于肝脏边缘,胰腺稍下方较小低密度灶圖2 增强扫描门脉期示脾内病变间隔中度强化,肝脏病变囊壁轻度强化,胰腺稍下方病灶未见强化3讨论淋巴管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管系统的良性病变,比较少见。
脾脏淋巴瘤的CT诊断分析
脾脏淋巴瘤的CT诊断分析作者:李佩佩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10期【摘要】目的:分析脾脏淋巴瘤的CT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经过临床以及病理证实的23例脾脏淋巴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
结果:按照病理类型,6例肿块型,均为不规则圆形边缘单发类病灶;15例结节型,多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以及分叶型病灶,密度均匀;2例弥漫型,巨脾,密度减低。
结论:脾脏淋巴瘤应用CT 诊断特征性明显,可为治疗提供有力证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脾脏淋巴结;CT诊断;分析淋巴瘤是发生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淋巴结以及结外组织的一组恶性肿瘤,按照病理成分与组织结构可分为NHL与HL两类,往往由于原因不明的发热,同时伴有淋巴结肿大症状而被发现,对患者生存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近年来医学界对脾脏淋巴结的病理学了解与CT表现的认识逐步提高,关于该病的相关文献也明显增多。
我院回顾分析了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经过临床以及病理证实的23例脾脏淋巴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经过临床以及病理证实的脾脏淋巴瘤患者23例,男性14例,女性9例,平均(54.13±2.78)岁。
临床症状:发热,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或者深部肿大,合并脾脏肿大,由于临近脏器产生压迫而存在饱胀感、上腹不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
经过穿刺活检与手术方法病理证实为脾脏淋巴瘤。
两组患者年龄与临床症状方面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检查前8h要求患者禁食,检查前半小时饮用600~800ml的纯净水,并行碘过敏试验,患者以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
采用浓度为1%的碘海醇稀释液静脉注射,剂量为2ml,临检查前给予200ml纯净水口服,以保持部分小肠与胃充盈。
采用第二代16层计算机断层成像(CT)系统螺旋CT-SOMATOM Emotion 16扫描患者上腹部。
脾脏正常CT及常见疾病影像表现
脾脏正常CT及常见疾病影像表现作者:兖州人民医院影像科郭臣脾肿大:脾脏弥漫性疾病多表现为脾肿大(enlarged spleen)。
脾脏大小个体差异较大,解剖学测量脾脏的平均长10.5cm,宽6.5cm,厚2.5cm,最大径超过15cm者肯定增大。
引起脾肿大的病因很多,主要有炎症性、淤血性、增殖性、寄生虫感染、胶原病和浸润性病变等。
诊断要点:1.症状和体征:1)部分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
2)脾肿大病因不同而致临床症状各异。
3)深吸气时,脾脏触诊在肋缘下超过2~3cm。
叩诊时,脾浊音区相应扩大。
2.X线平片:脾脏X线测量长径超过15cm,宽径超过8cm可诊断脾肿大。
明显增大时可引起左膈升高,胃泡右移,左肾轮廓影向内下方移位。
3.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脾大对胃肠道的压迫、推移征象,结肠脾曲下移,相应的横结肠上缘出现压迫。
4.MRI检查:单纯性脾肿大MRI信号强度均匀。
【CT表现】CT平扫:显示弥漫性脾肿大的程度、形态、实质密度变化及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压迫推移征象。
1) 长径超过10cm,短径超过6cm,上下方向长度超过15cm即为脾肿大。
2) 横断面图像上以5个肋单元作为标准,超过者为脾肿大。
若肝下缘消失的层面上,脾下缘仍能见到则可认为脾向下增大。
3) 当脾脏密度高于肝脏密度时,提示有肝脏弥漫性病变。
增强扫描:动脉期脾脏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平衡期强化密度逐渐均匀。
副脾副脾(accessory spleen)又称额外脾。
为先天性异位脾组织,与主脾结构相似,具有一定功能的脾组织。
约占尸检10%~30%,多为单发,常位于脾门或沿脾血管分布,也可沿脾脏的悬韧带分布。
约有20%的副脾发生在腹部或后腹膜的任何地方。
【诊断要点】•症状与体征:通常无临床症状,较大者可于上腹部触及肿块。
•消化道钡餐造影:位于胃壁或胃周围者,可显示类似胃粘膜下肿瘤征象。
•MRI检查:形态上呈圆形或椭圆形,信号特征与主脾相同,增强扫描,副脾与主脾的强化一致。
脾淋巴瘤CT及MR诊断
转移瘤:脾转移瘤占全身转移瘤的2%-4%。可由周围脏器 肿瘤的直接侵入或较远部位的血行转移,多为多发,单发 少见。脾转移瘤患者大多数有原发肿瘤病史,常常伴有消 瘦、乏力、低热、贫血等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CT平扫表 现为多发低密度占位病变,少数单发,形态多发较规则, 也可不规则。大病灶内可发生坏死;转移瘤病灶表现较为 多样,可为囊性病灶,但有囊壁的强化;可为囊实性病灶, 则实性部分有强化;一般转移瘤都有轻至中度的强化,病 灶间很少融合;而淋巴瘤病灶可以相互融合形成地图样表 现,强化不明显,增强后的延迟强化、低程度强化,病灶 显示更加明显。此外,脾淋巴瘤常伴有腹膜后明显的肿大 淋巴结,全身淋巴瘤常有全身浅表淋巴结的增大。
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储血、造血、清除衰老红细胞和进行免疫应答的 功能。
脾位于左季肋部,胃底与膈之间,第9-11肋深面,长轴与第10肋一致。正常时在左 肋弓下触不到脾。脾的位置可随呼吸和体位不同而变化,站立比平卧时低2.5cm。 脾由胃脾韧带、脾肾韧带和膈结肠韧带支持固定。脾呈暗红色,质软而脆。
脾血管瘤,增强扫描时病灶先从边缘强化,然后向中 央充填。这是血管瘤的特征性强化方式,一般情况下 非常好与之鉴别
错构瘤,CT增强扫描时,病灶内的血管、肌肉、纤维 组织成分部分可见明显强化,脂肪成分无强化;MR, T1WI为等或混杂信号,当病灶内有高信号时,加用 T1WI压脂序列,明确脂肪成分的存在对诊断具有重要 意义。
(4)储血:人脾的储血能力较小,约可储血40ml,主要储于血窦内。脾肿大 时其储血量也增大,当机体需血时,脾内平滑肌的收缩可将所储的血排入血 循环,脾随即缩小。
被膜与小梁:脾的被膜较厚,表面覆有间皮,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脾内形成许多分支的小 梁,它们与部分分支形成的小梁相互连接构成一粗的支架。被膜和小梁内含有许多散在 的平滑肌细胞,其收缩可调节脾内的血量,小梁之间的网状组织构成脾淋巴组织的微细 支架。
成人孤立性脾脏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
成人孤立性脾脏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晁芳;邱丽华;刁显明【摘要】目的探讨脾脏淋巴管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成人孤立性脾脏淋巴管瘤的CT、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4例并行MRI平扫+增强.结果 (1)CT表现:单发7例,呈不规则形,其内见分隔;多发4例,弥漫性1例,均为低密度表现,1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强化,未见实性成分.(2)MRI表现: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低信号,囊壁和分隔强化,内容物未见强化.结论脾脏的单发、多发囊性病变并分隔以及钙化的出现,有助于孤立性脾脏淋巴管瘤的定性诊断.【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9(029)008【总页数】4页(P862-865)【关键词】CT;MRI;成人;孤立性;脾脏淋巴管瘤;特征【作者】晁芳;邱丽华;刁显明【作者单位】644000四川宜宾,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644000四川宜宾,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644000四川宜宾,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733.4淋巴管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于儿童和女性,好发于头颈部和腋窝[1]。
发生于脾脏的孤立性淋巴瘤较为少见,临床鉴别诊断较困难,而正确诊断对临床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笔者对12例孤立性脾脏淋巴管瘤的CT和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提高术前影像诊断的正确率作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收集2013年7月~2018年9月经手术治疗、病理诊断和随访证实的12例孤立性脾脏淋巴管瘤患者资料,男2例,女10例,年龄26~68(42.4±8.2)岁;5 例临床表现为腹痛、食欲不振,2例为胆结石检查偶然发现,5例为超声体检发现;肿瘤标记物检查均正常。
12例均行全腹部CT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4例因诊断不明加做上腹部MRI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其中1例行DWI扫描。
1.2 CT和MRI检查(1)CT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128层螺旋CT,先行平扫,再团注对比剂80 ml,流率 4 ml/s,注射后分别在 25、60、120~180 s 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扫描,层厚、层间距均为5 mm。
脾脏淋巴管瘤的CT与MRI表现特点
本组中大多数恶性肿块表现为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欠清晰,边缘欠规整,可见毛刺;而良性肿块多表现为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晰,边缘规整,形态规则。
依病灶的形态学鉴别肿块的良恶性,本研究结果表明敏感性为75.3%、特异性为83.3%、准确性为79.4%。
与文献报道基本符合。
3.3 应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有研究者[7]通过量化分析乳腺癌增强M R I早期强化程度和对比剂空间分布情况,以推测肿瘤组织的微血管数量和空间分布情况,来反映病灶的生长特征和血液灌注情况。
所以M R I增强检查,尤其注入对比剂的前2m in的 SI的变化情况,通常被认为是鉴别恶性病变的最佳时机[8](图1D)。
目前普遍认为恶性肿瘤多表现为 快进快出 型曲线,即A型曲线;良性肿瘤则多表现为缓慢持续强化,即C型曲线。
以此标准来鉴别乳腺良恶性具有极高的特异性,但在良恶性肿瘤间尚有较大部分重叠,表现为快速强化后保持平台,即B型曲线。
有文献报道将A、B型曲线作为评判恶性的标准,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4%[9]。
特异性在不同的报道间差异很大(20.0%~97.4%)。
笔者在本研究中观察到,恶性肿瘤除1例表现为B型曲线外,其余均为A型曲线;良性病变均表现为B型及C型曲线。
笔者以A型曲线作为评价恶性的标准,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6.7%,特异性指标高于文献报道,考虑是样本量较小的原因。
但笔者认为在MR I检查中特异性指标的提高尤为重要,不应为提高敏感性而忽略特异性,所以在分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同时,还应结合形态学分析,在提高特异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敏感性的指标。
本研究统计学分析显示,M R I增强形态学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检出率不等,所以形态学与时间-信号曲线相结合的强化模式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乳腺M R I增强检查除了能显示肿块病变的形态特征之外,还能够反映病灶的血供情况,获得更多的接近于病理学方面的信息,对于鉴别肿块的良恶性,降低手术活检率有很大价值。
原发性脾脏B细胞淋巴瘤CT特征
[ b t c] 0 j c v T td f T fau e f r r pe i B cl l h ma A sr t a b et e o su yo tr s i ys lnc -e mp o .Me o s C id g f p i r i C e o p ma ly t d T f i s 1 r h n n o 1 may
Chi a n
3 De rme t f dilg . pa t n Ra o o y,Th eo d Pe p e’ s ia f We z o o eS cn o l sHo p t l n h u,Z e in o ic ,We z o 2 0 0,P. o h j a gPr vn e n hu 3 5 0 R.
期 轻 度 强 化 3例 , 强 化 4例 ; 质 期 轻 度 强 化 2例 , 强化 5 。粟 粒 结 节 型 1例 , 扫 呈 等 密 度 , 强 扫 描脾 脏 实 质 强 无 实 无 例 平 增 化, 内见 直 径 2 1 2 8m 多发 低 密 度 结 节 。小 B细 胞 淋 巴 瘤 1例 ( 粒 结 节 型 )平 扫 示 脾 脏 肿 大 , . ~ .c 粟 : 内见 1 5 2 0m 多 .~ .c 发 结 节 状 低 密 度 灶 , 限不 清 楚 ; 强 扫 描 脾 脏 实 质 强化 , 密 度 小 结 节 灶 无 强 化 , 限清 楚 。套 细 胞 淋 巴瘤 1 ( 发 肿 界 增 低 界 例 多
s lni p e cB— c l y ph ell m om a. whih w e e p o e t ol y, we e r t o pe tv l na y e . Re u t The e wer p — c r r v n by pa h og r er s ci e y a l s d s ls r e8 a te t ih dic f r n lf pe bd i n sw t s om o ti e tup ra om e n, 6 w ih d lp i 5 w ih ds e i g p i 1 ih hy dy m i t ul a n, t it nd n an, 0 w t po na a,8 wih l w t o
脾脏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的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影像学上因缺乏脂肪而无特征性表现。
对缺乏此特征者,CT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易误诊,应与肝内其他含脂肪的病变肌肿瘤肿瘤相鉴别。
脾脏肿瘤的影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一、脾良性肿瘤:1、脾血管瘤为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病理组织学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及静脉性血管瘤。
以海绵状血管瘤为最多见。
大体病理表现为蓝一红色的膨胀性的结节,可单发也可多发。
肿瘤大者内部可发生血栓、机化、纤维化、钙化及出血坏死囊变等。
组织学上血管瘤一般无包膜,内部由管径不等的毛细血管或血窦组成,血管内充满红细胞。
弥漫性血管瘤病患者,血管瘤可替代整个脾脏。
发病年龄20--60岁,成人多为海绵状血管瘤。
一般无症状,体检时偶然发现。
也可见于6岁以下d,JL,多为毛细血管瘤。
发育慢,至成人时始被发现。
影像诊断CT平扫:低密度占位性病变,轮廓清,大小不等,多为单发,也可多发。
大血管瘤中央有瘢痕形成,表现为更低密度区。
内有出血时,呈高密度。
有钙化时,表现为散在的点状、星芒状的钙化点或者肿瘤边缘的线样钙化增强扫描:与肝血管瘤呈类似改变。
小肿瘤可于动脉期呈明显均匀强化;大血管瘤动脉期先于肿瘤边缘呈粗斑点状强化,逐渐向中心充填,延迟后与正常脾脏密度一致。
肿瘤中心有血栓形成、瘢痕存在时,因血流缓慢,上述动态变化更为缓慢,中心可有始终不强化区域。
增强表现因肿瘤内血管腔大小及血流速度不同,而显示不同的增强效果。
延迟扫描观察其血流动力学特征,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MR表现类似于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在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且随TE时间的延长,信号强度递增。
重T2WI可显示“灯泡征”。
肿瘤中心有血栓形成、瘢痕存在时,此部分TIWI表现为更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
增强扫描与CT所见类同。
脾血管瘤因其内血栓形成、机化、纤维化和出血等,强化方式多变。
有时仅依据MR表现难与脾脏其他恶性肿瘤鉴别鉴别诊断根据CT及MR的特征性表现,诊断不困难。
脾脏淋巴瘤的CT影像学特征
匀、边界清楚 的结 节状肿块伴轻度 均匀强化 ,单发巨大肿块呈轻度不
均匀强化。脾外淋 巴瘤C 表 现有 助于继发性脾淋 巴瘤 的诊断 ,并为临 T
床的分 期与治疗 提供较好的影像学支持 。 参 考文 献
[】 S n rsg rnK,o is nP ,eb .tgn flmp o n 1 a d ae aa R bno JS ly PSa igo y h mai a ut[] l do,9 44 ()19 1 1 d l J. i Ra il 9 ,9 3:4 — 6 . s Cn 1 [ 2】 Br i n RSCa t l n ema , sel o RA, r l GS e 1 - ah l gc i Hael ,ta . p t oo i CT c reain d knSdsaea dn nHo g i’lmp o [] orl o snHo g i’ i s n o — d knS y h maJ. t i e
Mou tnb otuu ea o[.ns e o g,97 6 ) dl o yC ni os dtnJA e hs l y 9, ( : a i n S i ] t i o 1 8 4
7 5 8,
C r, 8 ,6 ) 7 -7 . ae 9 81 ( : 11 6 1 21
脾脏淋 巴瘤 的c 影像学特征 T
脾脏淋巴管瘤的CT表现
· 283 ·《肿瘤影像学》2016 年 第 25 卷第 3 期 Oncoradiology, 2016, Vol.25, No.3 脾脏淋巴管瘤(splenic lymphangioma,SLA)最早由Fink于1885年报道,是一种较少见的脾良性肿瘤,目前多认为是淋巴管先天发育不全、错构或继发淋巴管损伤致淋巴引流受阻、管腔异常扩张甚至瘤样增大而形成的一种良性淋巴管畸形,而非真正肿瘤[1-3]。
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大多为个案报道[2]。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SLA患者资料,分析其CT特征,旨在提高对本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论著·通信作者:朱云波 E-mail:zhuyunbo1208@脾脏淋巴管瘤的CT表现朱云波1,王 芳1,高萍宇21.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放射科,江苏 常州 213200;2.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病理科,江苏 常州 213200 【摘要】 目的:探讨脾脏淋巴管瘤(splenic lymphangioma,SLA)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SLA患者资料,其中9例行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直接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
观察临床特征及CT表现,并总结其影像学特点。
结果:6例患者表现为脾大,其中2例有贫血、牙龈出血等脾功能亢进症状;2例表现为脾内多发病灶,9例表现为脾内单发病灶;11例均未见钙化及包膜。
CT平扫均表现为脾内囊性低密度影,其中6例为单囊性病变,5例为多囊性病变;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病灶囊壁及分隔轻中度强化,延迟期3例病灶呈轻度强化,其中1例病灶延迟期囊内容物出现强化。
结论:SLA在CT平扫上表现为囊性密度影,增强扫描有不同程度强化,并具有延迟强化的特点。
【关键词】 脾脏肿瘤;计算机断层扫描;X线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17X(2016)03-0283-04CT findings of splenic lymphangioma ZHU Yunbo 1, WANG Fang 1, GAO Pingyu 2 (1.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Jint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zhou 213200, Jiangsu Province, China; 2.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Jint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zhou 213200, Jiangsu Province, China)Correspondence to: ZHU Yunbo E-mail: zhuyunbo1208@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tures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T findings of splenic lymphangiomas (SLA). Methods: A total of 11 cases of SLA confirm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9 with epigastric CT scans and enhanced scans and 2 with epigastric CT enhanced scan directly.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CT findings were observ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There were 6 cases with splenomegaly and 2 of them were complicated with bleeding gums and anemia; 2 with multiple lesions inside spleen and 9 with solitary lesion. All the patients had no calcification and envelope. All lesions were shown as cystic low-density areas inside spleens on CT scans, among which 6 with single cystic lesion and 5 with multiple cystic lesions. The cystic wall and septum of lesions were mildly to moderately enhanced during the arterial and portal venous phases. Three lesions were mildly enhanced during the delay phase, and 1 of them showed enhancement of cystic contents. Conclusion: SLA is shown as cystic density shadow on CT scan. Enhanced scanning can display different degrees of enhancement and the character of delayed enhancement. 【Key words 】 Spleen tumor; Computed tomography; X-ray1 资料和方法1.1 患者资料 收集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2001年5月—2013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SLA的11例患者资料,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18~62岁,平均56岁。
脾脏血管瘤和脾脏淋巴管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脾脏血管瘤和脾脏淋巴管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脾脏良性肿瘤常常单发,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因其症状隐匿及病理变化多样,故临床诊断较困难,常常在尸检或剖腹探查时偶然发现。
少数病例因巨脾引起左上腹肿块、疼痛、食后饱胀、气短及心悸等症状,或因脾功能亢进引起贫血及出血倾向,也有部分病例因肿块囊性变及钙化而被临床检查发现。
脾脏良性肿瘤主要有脾脏血管瘤、脾脏淋巴管瘤、脾脏错构瘤及脾脏平滑肌瘤等。
脾动脉瘤实质上并非肿瘤,但临床上仍主张将其归类于脾脏良性肿瘤。
脾脏囊肿是脾组织的囊性病变,许多学者将其列为囊性脾肿瘤的范畴。
一、脾脏血管瘤(一)病理脾脏血管瘤是脾脏原发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于脾血管组织的胚胎发育异常所致。
尸检的检出率为0.3%~14%,其中以脾实质内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其次尚有毛细血管性血管瘤、结节型血管瘤、弥漫型血管瘤等类型。
毛细血管性血管瘤,常呈局限性或多发性毛细血管团。
结节型血管瘤可为单个结节或多个结节,呈暗红色,无包膜,位于脾脏被膜下或深部组织内。
脾脏弥漫型血管瘤也称脾血管瘤症,整个脾脏为海绵状,甚至呈囊性外观。
显微结构是由被覆以扁平内皮细胞的扩张血管构成,通常呈无内皮细胞的蕾样增生。
如果蕾样增生和内皮细胞增生特别明显,则要警惕其发生恶变。
脾脏血管瘤的特点是瘤体生长缓慢,逐渐增大,严重者累及整个脾脏。
脾脏血管瘤可发生梗死、感染、纤维化、钙化等继发病变。
如与肝脏血管瘤同时存在,则属于血管瘤病的范畴。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脾脏血管瘤早期无自觉症状,部分病例因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而就诊。
追查病因而作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脾脏血管瘤。
瘤体巨大时,压迫周围脏器可出现相应症状。
瘤体中央坏死者则常合并贫血、低热、消瘦、左上腹疼痛。
因脾脏血管瘤破裂可发生自发性破裂或病理性破裂,往往因腹腔内大出血而发生出血性休克,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文献报道脾脏血管瘤有高达25%的患者发生自发性破裂,甚至有的病例以此为首发症状。
脾脏淋巴管瘤病CT表现
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误诊原因一
对脾脏淋巴管瘤病的认识不足。由于脾脏淋巴管瘤病相对 罕见,部分医生对其影像学表现缺乏了解,导致误诊为其 他脾脏疾病。
误诊原因二
影像学表现不典型。部分脾脏淋巴管瘤病患者CT表现不典 型,如囊性肿物边界不清、内部分隔不均等,易被误诊为 其他脾脏囊性病变。
对策探讨
提高医生对脾脏淋巴管瘤病的认识,加强对该病的影像学 表现及鉴别诊断的学习。对于疑似病例,建议行穿刺活检 或手术治疗以明确诊断。
发病机制
可能与胚胎期淋巴管发育异常、 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 有关。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脾脏淋巴管瘤病发病率较低,具体发病率因地区、人种等因 素而异。
好发人群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较为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 显差异。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少数患 者可出现左上腹不适、疼痛等症状,瘤体较大时可触及腹部肿块。
03
脾脏淋巴管瘤病CT表现分析
典型CT征象解读
01
02
03
04
低密度病灶
脾脏内出现单发或多发低密度 病灶,边界清晰,与周围正常
脾组织分界明显。
囊性变
部分病灶内可见囊性变,表现 为水样密度影,增强扫描后无
强化。
钙化
少数病灶内可见点状、斑片状 或环形钙化影。
脾脏增大
部分病例可伴有脾脏增大表现 。
不同类型淋巴管瘤CT特点对比
同时,随着对脾脏淋巴管瘤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望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更加有 效的药物和手术方法。
THANK YOU
本次研究成果总结
01
脾脏淋巴瘤的CT特征
腹部影像学CT manifestations of splenic lymphomaZH A N Yong 1,X I A N G Zi y un1*,W A N G J ing bo 1,ZH U Yu hui 1,L V W ei w ei2(1.Dep ar tment of I maging ,L onggang Dis trict Peop le 's H osp ital of Shenz hen ,S henz hen 518172,China;2.Dep ar tment of Radiology ,Zhongshan H osp ital ,Fudan Univer sity ,S hang hai 200032,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 o analyze CT manifestations o f splenic lymphoma,in o rder to pro vide better support for clinical stag ing,ther apy and pr og no sis judg ment.Methods CT finding s o f 16pat ient s of splenic lymphoma pr oved histo pat ho lo gi cally w ere ret rospect ively analy zed.Results O f 16patients of splenic ly mphoma,2patients o f diffuse pattern sho wed dif fuse enlar gement of spleen w ith isodensity or milia ry low density fo ci;6patients of multiple nodular patter n show ed multi ple,r ound like or lobular lesio ns w ith unifor m density (in most lesio ns)w ith clear marg in and middle unifo rm enhancement o r peripheral enhancement after contrast medium administ ratio n;8patients o f so litar y pat tern display ed as unifo rm density ,solitar y lesion in spleen w ith middle unifo rm enhancement.T he lesio n ex tended o ut o f spleen in 10of 16pat ients.C onclu sion CT is helpful fo r clinical diag no sis and staging of splenic ly mpho ma.[Key words] Spleen;L y mphoma;T omo gr aphy ,X ray co mputed[作者简介]詹勇(1975 ),男,江苏宿迁人,学士,主治医师。
脾的CT诊断
【CT表现】
表现与肝海绵状血管瘤类似。
平扫:边缘清晰低密度区,较大病灶中央可
见更低密度的疤痕区。
增强:对比剂快速注入,病灶周边明显结节 状增强,向中央充填。延迟扫描病灶完全充 填,与正常脾实质密度一致 。
【MRI表现】 T1WI稍低于脾信号,T2WI显著高信号。 增强:同CT。
4.孤立大肿块型。
【CT表现】
平扫
弥漫肿大型、粟粒型:脾肿大,但肿瘤太小 CT不能显示。 多发结节型和孤立大肿块型:脾密度不均, 单发或多发低密度肿块,边缘模糊不清。
增强:
不规则强化,程度低于脾脏。 全身恶性淋巴瘤脾侵润者脾门及腹膜后淋巴 结肿大
脾淋巴瘤(图)
脾淋巴瘤 (图)
2.脾脏形态
横膈及胸壁侧光滑、圆隆。
脏侧面凹凸不平形态不规则可呈波浪状
或分叶状,凹陷处为脾门。
3.脾脏大小: (1)解剖学测量脾脏大小 平均长10·5cm;宽6·5cm;厚2·5cm。 (2)CT测量脾脏大小 有“肋单位”法 正常脾脏5个肋单位。
4.脾脏平扫CT 脾脏平扫CT值约为50Hu。 脾脏增强动脉期密度不均匀明显强化呈花斑 状,静脉期密度趋向均匀。 脾动静脉分别在动脉期和门脉期强化。
位于左季肋部,与第9~11肋相对。
成人脾重100~250克,长10.5cm,宽6.5cm,
厚2.5cm。
正常脾长度不超过15cm,脾下缘不低于肝右
叶下缘,脾前缘不超过腋中线。
三、脾脏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正常CT表现 1.位置与毗邻 位于左上腹后部 脾脏上方为横膈 内侧为胃底 外接胸壁后
(一) 囊肿
(二) 脾血管瘤
脾恶性肿瘤
(一)脾恶性淋巴瘤 (二)脾转移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脏淋巴管瘤的CT表现
脾脏淋巴管瘤是由囊性扩张的淋巴管构成的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有关其CT报道[2,3]较为少见,本文收集9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的CT诊断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21年09月~2021年06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淋巴管瘤患者9例,男3例,女6例,年龄2~80岁,平均50.2岁。
3例以腹痛、腹胀就诊,其中1例伴牙龈出血等脾亢症状,其余5例为查体时偶然发现。
1.2方法9例均行CT平扫,其中7例行CT增强扫描,采用GE Light Speed VCT 64 扫描机,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脾脏下缘。
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40~260mA,层厚0.625 mm,螺距1.25mm。
平扫前常规口服1.5%泛影普安500~800ml充盈胃肠道。
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370),流率3.0ml/s,分别由开始注药后25~30s、50~70s、160~180s行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扫描。
1.3图像分析由两名诊断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观察图像并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分析脾脏大小、病灶数量、形态、大小、边界、密度及强化特点等。
2结果
9例患者脾脏外形及大小正常2例,外形增大7例,其中5例邻近器官受压移位。
脾内病灶单发3例,多发6例,共计29个病灶;单个病灶最大径136mm×127mm,最小4mm×3mm。
其中3例合并有纵隔、腹膜后、腹腔、肝脏或骨骼等部位单处或多处病变。
CT平扫表现为脾内类圆形病灶23个、分叶状病灶6个;病灶边缘清晰21个,边缘不清8个;CT平扫呈囊性低密度影(图1、2),CT值10~38Hu,平均27Hu;3例为单囊性病变,其余6例内可见粗细不均的间隔(图1、2)。
增强扫描病灶边界更为清楚,4例囊壁轻度强化,
1例未见明显囊壁,间隔增强后轻~中度强化5例(图2),无强化1例,囊内成分除间隔外均无强化。
图1 CT平扫示脾内多发囊性低密度灶,病变内可见间隔,肝右叶后下段不规则低密度影,局部突出于肝脏边缘,胰腺稍下方较小低密度灶
圖2 增强扫描门脉期示脾内病变间隔中度强化,肝脏病变囊壁轻度强化,胰腺稍下方病灶未见强化
3讨论
淋巴管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管系统的良性病变,比较少见。
目前多认为是由于淋巴管先天发育畸形或是手术、外伤等因素导致淋巴管损伤,淋巴排出障碍导致淋巴管异常扩张、增生而形成的一种良性脉管性肿瘤样病变[2,3],是一种先天性良性错构,而并非真正的肿瘤,大多发生于软组织,以腋窝及颈部多见。
脾脏淋巴管瘤是由囊状扩张的淋巴管构成的一种少见的脾脏良性肿瘤,多由先天局部淋巴管发育不全、错构所致,由于淋巴引流障碍使包膜下、小梁及小动脉周围的淋巴管不断扩张,形成囊性扩张的淋巴管,呈毛细血管状、海绵状及囊状。
脾淋巴管瘤在脾良性肿瘤中较多见,通常位于包膜下,脾脏淋巴管瘤可单发或多发,有时可弥漫累及整个脾脏,多数发生于儿童;如合并有其他部位或器官的淋巴管瘤时称为淋巴管瘤病,本组有3淋巴管瘤病除脾脏病变外,还分别或同时合并有纵隔、腹膜后、腹腔、肝脏或骨骼等部位单处或多处病变。
脾脏淋巴管瘤好发于儿童,女性多于男性;本组资料中除1例为2岁儿童外,其余8例年龄为19~80岁,成年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文献,可能与脾脏淋巴管瘤病灶小、位置深不易引起临床症状等因素有关。
脾脏淋巴管瘤一般无任何症状,常在体检时由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是否出现症状取决于囊肿的大小、数量及张力,脾脏淋巴管瘤生长缓慢,张力较低时无任何症状,继续生长病灶体积较大张力高时,可压迫邻近结构引起左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或以发热、出血为主的脾功能亢进等症状。
依据淋巴管扩张程度不同,组织学上将脾脏淋巴管瘤分为海绵状、囊状和混合型3种类型,有学者认为这3种类型其实是同一病变不同时期的表现。
海绵状淋巴管瘤由无数大小不等的扩张淋巴管形成,切面呈海绵状,管腔衬以单层扁平内皮细胞,管内充盈淋巴液,管腔吻合不明显。
囊状淋巴管瘤由少数极度扩张的淋巴管构成,囊壁厚薄不等,间质可见纤维化及胆固醇沉着,管壁被覆的平滑肌不均一,管壁突人管腔的结构更易见。
混合型表现为含有比例不等的囊状结构和海绵状结构。
脾脏淋巴管瘤CT通常表现为:脾脏外形常增大,脾实质或被膜下单发或多发水样低密度灶,大小不等,类圆形和不规则形,边界清楚或不清,病灶较大者多有分叶,囊壁薄且规则,无壁结节,少有钙化,囊内分隔或分房多见,多发病灶呈葡萄状或呈簇状分布,增强扫描囊壁及间隔可见轻度强化,囊内无强化[2,3],本组CT表现与文献描述相符合。
对于CT 检查,笔者认为最好应用薄层扫描,可以显示病灶囊壁和分隔情况,有利于诊断。
鉴别诊断[1-4]:①脾脏囊肿多为单发,平扫呈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水样低密度影,密度均匀,增强后强化不明显,无囊壁及间隔强化。
②脾脓肿:边界不清的低密度区,有明显强化的脓肿壁及壁外水肿,临床有寒颤、高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③脾包虫病:结合病史,多合并肝内包虫囊肿,特征性表现为大囊内见子囊,以及多囊或分房样改变,囊壁多钙化,囊壁及囊内间隔无强化。
④脾囊性转移瘤: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囊实性病灶,囊壁多不规则增厚,可有壁结节,典型表现为"牛眼征",结合病史可鉴别。
⑤脾结核:多有肺结核病史,可表现为低密度病变,形态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可有环形强化,可伴有其他脏器的结核浸润。
⑥血管淋巴管瘤:多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其实性部分轻度强化,其内间隔呈网格样强化,但间隔中间成分可以强化,而淋巴管瘤囊内成分除间隔外均无强化。
脾脏淋巴管瘤虽是一种良性的病变,但随着其体积的增大,有发生外伤性或病理性破裂的可能,因而及时行脾脏切除是较好的治疗方
法,此病预后佳,未见有术后复发及转移报道。
总之,脾脏淋巴管瘤可单发或多发,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需与脾脏其他性质的囊性占位相鉴别。
CT检查可清晰显示病灶数量、形态、大小及边界,观察病变与邻近组织、器官之间的比邻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