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临床分析(精)

合集下载

40例脾脏占位性病变临床分析

40例脾脏占位性病变临床分析
1年存 活 1 , 存 活 2例 , 失 访 , 外 6例 于 手 术 后 半年 ~ 3年 内 死 亡 。结 论 例 3年 2例 另 脾 脏ຫໍສະໝຸດ 占位 性 病 变 缺 乏 特 异 性
临床 表现 , B超 、 T 或 MR 等 影像 学检 查 是 主要 诊 断 依 据 , C I 其治 疗 首选 外 科 手 术 , 脾脏 切 除 是基 本术 式 。
淋 巴瘤 中 , T细胞 淋 巴瘤 2例 , 余 9 均为 B细胞 其 例
淋 巴瘤 , 未见有 远处 转移灶 , 3例有脾 门淋 巴结 均 但 转移 。详 见表 1 。
1 2 临 床 表 现 . 13 影 像 学 检 查 .
所有 病例 手术前 均 做超声 检查 , 中 1 做 了 其 9例 C T或 MR 检 查 , 3例 提 示 脾 脏 占位 病 变 , I 2 1例 术 前 提示 胰 尾 肿物 , 1例 行 钡 餐检 查 发 现 胃大弯 侧 压
维普资讯

8 ・ 4
江 西 医 学 院 学报 2 0 0 7年 第 4 7卷 第 5期 A t cdmie dcn e in x 0 7 V l 7 N 5 c A a e a a Me i a a g i2 0 , o 4 , o i J
迹。
2 例 良性 病变 中有 1 3 1例表 现 为左 上 腹部 胀 痛 不适 , 中 1 左上 腹 扪及 包 块 ,1例脾 脏 结 核 病 其 例 人有消瘦 、 纳差 、 力症状 , 乏 1例有 低 热 ,4例 因其 它
疾 病人 院 , 手术 前 B超或 C T检 出 , 其余 患者 为体 检
关 键 词 :脾肿瘤 ; 脾脏结核 ; 脾脏囊肿 ; 断;治疗 诊
中 图分 类号 : 676 R 5.

脾脏占位性病变29例的临床分析

脾脏占位性病变29例的临床分析
l. e u t Thee we e 1 a e tlb n g nd 1 a e t m ai a tt mo s Amo g te 1 c e t e g u o . 5 c e y R s ls r r 9 c s wi e n a 0 c s sw h l g n u r . s l i i n n h 9 a s w h b n n t m r 1 a s s i i s s we e te td w t pln c my. a e tlp ri p e e t my a d 3 c s sw t a a o c pc u o fn h y twa1 Amo g t 0 r r ae h s e e t i o 1 c s s wi a ta s lm co n a e h l p r s o i nr o g o t e c s l . l l i i f n he 1
D A OS SA R AT N F2 AS S w I H S L N C MA S S WUXa — n , O Gn u , H N I GN I ND T E ME T O 9C E T P E I S E ( i k g MA e -n Z A G胁 一 b , oa j r ze n t
a Dp r etfHp t iayS re , eJ h aMu ip l et l o h lZ ea g 20 0 C i ) 1 eat n eao l r u r t i u nc a Cnr s a,hj n 3 1 0 ,hn . m o bi gyh n i aH p i a
吴晓康 , 毛根军 , 张家敏, 郑樟栋
【 摘要 】 目的
探讨脾脏 占位性病 变临床诊断和 治疗 。方法
回顾分析 19 96年 1月至 20 0 6年 1 浙江金华 中心 医 2月

脾脏病变影像诊断(全面汇总版)

脾脏病变影像诊断(全面汇总版)

脾脏病变影像诊断(全面汇总版)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和免疫器官。

相比于肝脏,日常工作中,脾脏的病变相对少见得多。

接下来,我们一一总结一下,脾脏常见及少见的病变,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以备工作中不时之需。

1、脾囊肿脾囊肿相对少见,可以分为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也可以按病因分为寄生虫性与非寄生虫性脾囊肿。

影像诊断较为容易,CT低密度,MR上T1WI低、T2WI高信号,信号接近水。

少数合并出血、感染或囊内蛋白含量高时密度和信号可较复杂。

脾脏内类圆形液体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

诊断与其他部位的囊肿类似,不难。

脾包虫囊肿,囊内见子囊。

囊肿内密度或信号可由于囊内容物的不同而不同。

包虫囊肿与单纯囊肿表现可类似,但脾包虫不同点在于:包虫多见于流行病区,囊壁可有弧形钙化,未钙化的囊壁可有增强,囊内有时可见子囊,多合并肝包虫。

脾囊肿诊断多不困难,偶尔需要与脾淋巴管瘤、囊性转移瘤鉴别,脾淋巴管瘤多有分隔,增强后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囊性转移瘤有原发病史,囊壁通常较厚,不规则,边界不清,增强后囊壁有强化。

小结:脾囊肿CT多为低密度,合并出血、感染、蛋白或钙类较多时密度可较高并不均匀;囊壁偶见钙化;增强后病灶无强化。

MR上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出血、感染、蛋白或钙类时信号可不均匀,弥散不受限。

2、脾血管瘤脾脏血管瘤为脾脏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成人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儿童以毛细血管瘤多见。

CT多为边缘较清楚的单发或多发的低密度影,病灶较大时可见中心更低密度瘢痕,病灶内可见点状或星芒状的钙化,亦可见边缘线样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结节状强化,随时间延长逐渐向中心填充,较小病灶也可以出现动脉期即完全填充强化,门脉期、平衡期强化程度逐渐减退,但仍呈相对高密度,延迟扫描呈等或稍高密度;MR表现为T1WI低、T2WI高信号,合并出血、血栓、纤维化及含铁血黄素沉着等时信号不均匀,DWI稍高信号,ADC高信号,如有中央瘢痕则呈T1WI低、T2WI等或低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方式与CT类似。

睥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治

睥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治

睥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治张磊;郑骁;范亚男;章锐;刘飞龙;张万广;陈孝平【期刊名称】《腹部外科》【年(卷),期】2014(0)5【摘要】目的探讨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我院的47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变26例,恶性肿瘤21例.开腹行脾脏切除术30例,腹腔镜下行脾脏切除术17例.结论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总页数】4页(P362-365)【作者】张磊;郑骁;范亚男;章锐;刘飞龙;张万广;陈孝平【作者单位】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普外科;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6【相关文献】1.麦默通联合彩超在无乳头溢液乳管内占位性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J], 曲文志;张云微2.小儿胃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治分析 [J], 潘静;杨天佑;杨纪亮;胡超;邹焱3.宫腔镜在宫腔内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治中应用价值分析 [J], 郑绍英;辛云淑4.纤维乳管镜和乳腺超声在乳管占位性病变的诊治价值研究 [J], 李智;史立晖;张璐;陈琦;王景5.介入超声对艾滋病合并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治价值探讨 [J], 刘建建;张晖;马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脾脏占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

脾脏占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

脾脏占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杨定夫;张蕾;王芳;张英;陈丹;王晓梅;徐璐;顾雪梅【期刊名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年(卷),期】2006(8)1【摘要】目的研究脾脏占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B超检测分析32例脾脏占位病变的声像图.结果B超对脾脏占位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提示不同的声像图特征,并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结论脾脏占位病变的声像图表现为脾肿大和脾实质内局部占位回声密度的改变,依据瘤体病理结构而定.脾内占位声像图回声增强,边缘清晰者多属良性肿瘤;如出现不规则不均质的低回声团块,多属恶性肿瘤.声像图上的回声差异对于脾脏占位病变性质和来源的鉴别具有一定的实用诊断价值.【总页数】3页(P38-40)【作者】杨定夫;张蕾;王芳;张英;陈丹;王晓梅;徐璐;顾雪梅【作者单位】510515,广州军区广州疗养院特诊科;510515,广州军区广州疗养院特诊科;510515,广州军区广州疗养院特诊科;510515,广州军区广州疗养院特诊科;510515,广州军区广州疗养院特诊科;510515,广州军区广州疗养院特诊科;广州军区第二门诊部超声科;510515,广州军区广州疗养院特诊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急性外伤性脾脏破裂的声像图特征分析 [J], 冯翠林;王彩林2.肾透明细胞癌超声造影及声触诊声像图特征的初步研究 [J], 董秀娟;崔建华;王兴田3.胸壁及肺周围型占位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超声引导下穿刺的价值 [J], 吴肃4.不同类型肾脏占位病变的超声造影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探讨 [J], 程力5.脾脏良恶性肿瘤的CT增强特征与诊断价值 [J], 任军;卢铃铨;殷信道;王丽萍;王利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脾脏占位性病变12例报告

脾脏占位性病变12例报告
维普资讯
江苏大学学报( 医学版) A ae i J ma o a铲 n e i (U i mt m dc e 2 0 ,2 1 u Jr v y i
6 ・ 7
脾 脏 占位 性 病 变 l 2例 报 告
脾 脏 占位性 病 变发 生率相 对 较低 , 临床 较 少见 。 j 我院外科 19 年 2月 ~20 年 7月 共 收 治 脾脏 占位 91 01 性 病变 患者 1 例 , 经手 术治疗 并作 了病 理检 查 现 2 均 将临床 资料 分析报 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1 2例 中 男 4例 , 8例 , : 为 l 女 男 女 :
2 。年龄 2 ~6 4 o岁 . 平均 4 3岁 。 良性 病 变 9例 , 中 : 其 海绵 性血管瘤 3例 (5 , 肿 2例 (6 7 ) 纤 维瘤 2 %) 囊 1 .% . 2 (6 7 ) 陈旧性 出血 l ( % )炎性 假瘤 1 例 1 .% , 例 83 , 例 ( .% )恶 性病 变 3例 , 中 : 巴瘤 2例 (6 7 ) 83 ; 其 淋 1 .% ,
周 山宁 , 许真俊
( 都 市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普 外 科 . 苏 江都 250 ) 江 江 220
[ 关键 词] 脾脏 占位 : 肿瘤 ; 脾切除术 [ 中圄分类号] R 3 . 73 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0 - 5 【02)1 07 ) 067 5 20 O - 6 41 6 0
本组 脾脏 占位性 病 变术后 无 1 出现并发症 。脾 例
脏原 发恶性 淋 巴瘤 术 后生 存 不 足 3年 l , 年 l 。 例 5 例 转移瘤 术后 生 存 不 足 1 。5年 生 存率 为 3 % , 因 年 3 死 为肿 瘤 复发及 肝 、 转移 等 。 肺 3 讨 论 脾脏 占位性 病 变 在 临床 上不 常 见 , 其 是脾 脏 肿 尤 瘤发 生率 低。 原发性 脾 恶性肿 瘤 通常 占全部恶 性肿瘤 的 1 以下 , % 可能与脾 脏 血 运丰 富 , 是具 有 较 强 的免 疫

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2.2转移瘤(5例)4例多发,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类圆形或不规则状低密度结节影,边界尚清,增强后轻度强化;1例为单发囊性低密度影,壁薄,边缘欠光滑,增强后无明显强化。5例均找到原发灶,分别为肝癌2例,直肠癌、卵巢癌、膀胱癌各一例。
2.3脾脓肿(4例)1例为单发、3例为脾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楚,壁稍厚,在正常脾实质与脓肿壁之间有低密度水肿带;增强后囊壁有轻度强化。
[3]郭俊渊.现代腹部影像诊断学.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864~867.
[4]郭启勇.实用放射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04~905.
CT是诊断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手段,除了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外,对定性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邓丹琼.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海南医学,2002;13(3):5~6.
[2]许建文,曾建华,彭旭红,等.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诊断价值.放射学实践,2005;20:153~155.
【关键词】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CT诊断鉴别诊断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了2006-04~2010-7在本院检查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及临床治疗证实的21例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资料,男性13例,女性8例,男女之比约为1.6:1,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1岁。表现为上腹痛13例,疼痛以隐约胀痛为主;左上腹包块4例;上腹部不适、胀感4例;发热3例;外伤史2例;3例无任何不适症状。
3讨论
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临床较少见,但是,文献报导脾脏多种性质的病变如良、恶性肿瘤、脓肿、外伤等均可表现为囊性改变[1,2],而临床治疗方法却截然不同。因此,这些病变的鉴别尤为重要。脾血管瘤CT表现较典型,平扫表现为脾内边界清楚的团块状低密度影,密度均匀,增强后动脉期块影周边见团状强化,随时间延长逐渐填充整个瘤灶,延迟扫描病灶变为低密度。脾脏外伤所致的囊性占位性病变,一般是外伤后患者症状不明显而未作任何检查,数天至数月后出血灶液化、囊变形成囊性病灶,因腹部或身体其他部位不适就诊检查发现;其CT表现为囊性病灶周围见斑片状等、高密度出血灶,增强后无强化,脾包膜下有积血、积液,腹腔可见积液或孤立血块,即所谓的“哨兵征”[3],但需注意,部分患者就诊时不提供外伤史,本组一例患者就诊时门诊医生未问出外伤史,CT检查起初疑为脾肿瘤破裂出血,但经进一步分析,发现囊性病变为多个,体积较小,增强后无强化,且腹腔中有积血,经追问病史才提及5个月前曾从树上坠下,考虑脾破裂出血可能性大,后来手术证实为外伤性脾破裂出血。脾囊肿与脾脓肿鉴别较容易,脾囊肿平扫呈边缘光滑、境界清楚圆形、类圆形低密度病变,CT值为水样密度,少数囊壁有强化;脾脓肿的CT表现为早期脾肿大,脓肿形成后呈多发囊状影,在正常脾实质与脓肿间有低密度水肿带,若发现气液平面为特征性表现[4]。本组脾脏多发转移瘤表现为多发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灶,增强后有强化。但未见到文献所述的壁结节及典型的“靶心”样表现[2],可能与病例选择有关。有时少血供的脾单发转移瘤增强无强化,与脾囊肿及脓肿鉴别较困难,此时依赖病理活检。

用超声诊断脾脏周围实性占位性病变的效果观察

用超声诊断脾脏周围实性占位性病变的效果观察

用超声诊断脾脏周围实性占位性病变的效果观察
姚显明;李玲
【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目的:探讨用超声诊断脾脏周围实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0年~2012年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脾脏周围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我们对这84例患者进行了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

结果:经病理检查证实,这84例患者中有78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的定位定性正确,有6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的定位定性不正确。

在这6例进行超声检查定位定性不正确的患者中,有4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为定位正确但定性错误,有2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为定位定性双重错误。

结论:用超声诊断脾脏周围实性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较高。

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169-170)
【作者】姚显明;李玲
【作者单位】四川省苍溪县人民医院特检科四川广元 628400;四川省苍溪县人民医院特检科四川广元 628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2
【相关文献】
1.睾丸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 [J], 刘欣;唐杰;杨敬春;秦桂莲
2.用超声诊断脾脏周围实性占位性病变的效果观察 [J], 姚显明;李玲
3.用超声诊断脾脏周围实性占位性病变的效果观察 [J], 姚显明;李玲;
4.彩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胸腔周围型实性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 姜磊
5.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的B型超声诊断——(附12例分析) [J], 肖竹影;李春梅;李晓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脾脏良性占位16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脾脏良性占位16例临床分析

[ y r s S l i ls n ; ig o i T e t n Ke wo d ] pe c e i s D a n s ; rame t n o s
原发性脾脏 良性 占位临床少见,从病理学角度该类型病变
包 括脾 囊 肿 、脾 血 管 瘤 、脾 纤 维 瘤 、脾错 构瘤 、脾 淋 巴管 瘤 等 该类 型病 人多 缺 乏 典 型 临 床 表 现 及 影像 学特 点 ,术 前 诊 断 较 困难 。笔 者 就 19 年 1 至 2 1 91 月 0 0年 1月收 治 的 经 手 术 和 病
..
6. 8 .
C iia J un l f hn s e i n 0 0 VO . ) NO 1 l c l o ra o C iee dc e 1 n M i 2 L( 2 .7
原 发 , 脾 脏 良 , 占位 r 生 陡
1 6例 临 床 分 析
Cl ia n l ss f r a i g 1 a e f i c l ay i e t c s so n a o t n 6 p i a y s ln cb n g p c c u y n r m r p e i e i n s a e o c p i g
月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 实的 1 例原发性脾脏 良性 占位 患者的临床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 病人 中原发性表皮样脾囊肿 6 7例,脾血管瘤 6例 ,脾错 构瘤 2例和脾淋 巴管瘤 1 。所有患者获得 随访 3月 ~1 ,均无复发。结论 :脾 脏 良性 占位 病变多 例 9年
无临床 症状 ,B超及 C T检 查仍是发现脾脏 良性病变的主要手段 ,原发性脾脏 良性病变以手术 为主 ,手术效果 良好。 【 关键词 】 脾脏 占位性 病变;诊 断;治疗 [ s a t O jcie T a z e r ayslnc eino cp ig h l i l n g gfa rs n et n. to s Abt c] bet : o n l eh i r ei bng cu yn e i c di i t e dt a r v a y t pm p t c n a a ma n e u a r metMe d: h

39例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

39例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

【 bta t Obet e T nlz h igot etrsa d t rpe fsae— cu yn ein o h pen A srcJ jci :o a a e te dansc fa e n h a i o pc o cpig l o fte sl .Meh d : v y i u e s s e to s
Di g o t n e a e t a y i o 9 Ca e f p c — c u y n so ft e S l e a n si a d Th r p u i An lss f3 s so a e o c p i g Le i n o p e n c c S h
大 理学 院学 报
J OURNAL OFDAL NI RS TY IU VE I
第 9 第 l 期2 1 年 1) 卷 2 00 21
Vo , NO.2 De . 2O】 】9 】 c 0
3例脾脏 占1 . 9 立眭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
唐继红 , 傅必莽 , 董丽英 , 唐 波, 朱 洪, 刘亚飞
we e 35 a e o ng lso i 3 c s s r c s s fbe in e in n 9 a e .Twe t h e c s s we e pe o m e s gc l ba in, 1 c s s ncu n c s s f n y—tr e a e r r r d ur ia a lto f a e i l dig 4 a e o 6 ma in tlso r r ae fn n—s g r s p litv h r p lg an e i n we e te td o o ur ey a ala ie t e a y.Afe e r olw ,c s s wi ngn l so r o g t r tr5 y a s f l o up a e t be i e i n we e l n e m h

【优秀文档】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PPT

【优秀文档】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PPT

脾脏良性肿瘤
• 脾良性肿瘤:
– 脾血管瘤 – 脾淋巴管瘤 – 脾错构瘤 – 炎性假瘤
脾脏良性肿瘤
• 脾血管瘤是脾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尸检率报告为0. 3% ~14%,约占脾脏原发性肿瘤的50%。
• 发生基础:
– 脾脏血管组织的胚胎发育异常,多为海绵状或毛细血管扩张的血管 构成,单发或多发,一般无临床症状,但较大血管瘤偶尔在外伤时可 发生破裂。
• 脾梗死的病理学表现为贫血性梗死,增强扫描梗死 区不强化,正常组织强化使梗死灶更清楚,呈三角形 或楔形,尖端指向脾门,患者可有剧烈腹痛。
脾囊肿
病理上为组织细胞或浆细胞肉芽肿和大量纤维组织,后者可伴有玻璃样变及钙化。 脾炎性假瘤B超及CT扫描无特征性征象,均显示为边界清楚的肿物,仅能由发现钙化包膜提示其良性病变。 脾脏血管组织的胚胎发育异常,多为海绵状或毛细血管扩张的血管构成,单发或多发,一般无临床症状,但较大血管瘤偶尔在外伤时可发生 脾破错裂构 。瘤是正常脾组织异常混合排列组成,较罕见。 脾淋梗巴 死管的瘤病是理一学种表少现见为的贫先血天性畸梗形死,由增囊强性扫扩描张梗的 死淋区巴不管强形化成,正。常组织强化使梗死灶更清楚,呈三角形或楔形,尖端指向脾门,患者可有剧烈 患腹者痛以 。中老年多见,平均年龄在56岁左右。 以脾结是核 全最身常淋见巴瘤,脾最结早核受多累为的全器身官性,在结腹核股的沟一、部腋分下,脾或内锁多骨为上干区酪等坏可死触性及结肿核大病的灶淋。巴结,同时白细胞、血小板可减少。 脾结脓核 肿的多C有T高表热现、并腹不痛特、异血,但象结增合高临等床中,抗毒结症核状治, C疗T平后扫病可灶见减脾小,内症多状发减类轻圆,是形可低以密正度确灶诊,增断强脾扫结描核可的见。脓壁强化明显,脾脓肿有时可见脾内 平气扫液一 平般面为,需病结灶合边临缘床清与晰脾的结低核密鉴度别灶。,有时可在边缘见到蛋壳样钙化,中心钙化呈斑点状。 增CT强表扫现描为具脾有内从单病发灶或边多缘发强的化低并密向度中灶心,增充强填后的常特无征强性化表或现不,但均少匀数轻脾度脏强血化管,并瘤常C伴T增脾强门后及可腹不膜出后现淋血巴管结瘤肿典大型,化的疗先后周病边灶强可化显而著后缩向小中。心充 填 增的强表扫现 描,具可有能从与病血灶窦边的缘窦强壁化较并厚向而中使心造充影填剂的难特以征进性入表窦现腔,有但关少。数脾脏血管瘤CT增强后可不出现血管瘤典型的先周边强化而后向中心充 以填结的核 表最现常,可见能,与脾血结窦核的多窦为壁全较身厚性而结使核造的影一剂部难分以,脾进内入多窦为腔干有酪关坏。死性结核病灶。 增脾强错扫 构描瘤具是有正从常病脾灶组边织缘异强常化混并合向排中列心组充成填,较的罕特见征。性表现,但少数脾脏血管瘤CT增强后可不出现血管瘤典型的先周边强化而后向中心充 填脾的结表 核现的,C可T能表与现血并窦不的特窦异壁,但较结厚合而临使床造,抗影结剂核难治以疗进后入病窦灶腔减有小关,症。状减轻,是可以正确诊断脾结核的。 患在者病可 理无组症织状学或上感分觉为左:毛上细腹血胀管满型、,海轻绵微型胀和痛囊。肿型三类,以囊性淋巴管瘤最常见。 脾患结者核 以的中C老T年表多现见并,平不均特年异龄,但在结5合6岁临左床右,抗。结核治疗后病灶减小,症状减轻,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正确诊断脾结核的。 患根者据以 分中布老分年为多浸见润型,平、均粟年粒龄型在及56巨岁块左型右。。 病理上为组织细胞或浆细胞肉芽肿和大量纤维组织,后者可伴有玻璃样变及钙化。 患增者强以 扫中描老具年有多从见病灶,平边均缘年强龄化在并56向岁中左心右充。填的特征性表现,但少数脾脏血管瘤CT增强后可不出现血管瘤典型的先周边强化而后向中心充 脾填是的全 表身现淋,可巴能瘤与最血早窦受的累窦的壁器较官厚,而在使腹造股影沟剂、难腋以下进或入锁窦骨腔上有区关等。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同时白细胞、血小板可减少。 根据分布分为浸润型、粟粒型及巨块型。 脾内多发低密度灶,伴周边不规则环形强化 全身淋巴瘤的晚期脾脏受累

脾脏占位病变的诊断治疗

脾脏占位病变的诊断治疗

【 关键词 】 脾 占位病变 ; 断 ; 诊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R58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120 )6 460 0 - 6 (07 0- 4- 04 0 4
一i,J N yn I G A
T I HE D AGN I N T E T NTF H P E I C P E L SON (IN Z i u n L N OSSA D R A ME OR T E S L N C OC U I D-E I J h— a , A A y
【 bt c O j t e T ui tt t gn e p n cp dli , n p r e fcc u m a r r — A s at r 】 be i oe c a e a oey fh l io ui —s n ade le t i i s es e f cv l d eh p h ot se cc e eo x o d h e a o u so d i
420 Ci ) 4 0 0, h№
Bn Z A G Mi,Z O n. H p t n ia ugr eateto ah o i l Y nag m dclclg , 咖 n i, H N n H U Meg eai ad bir sre dp r n f Tiehs t , uy n ei ol e 鼬 c ly y m pa a e
菅 志远 , 明银 , 兰 江 斌, 张 敏, 周 猛
【 摘要 】 目的
了解 目 前脾脏 占位病变 的疾病谱并探讨相应 的诊 断治疗措施 。方法
收集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近 1 0 共 收治所有 脾脏 占位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年来收治的脾脏 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资料 , 对其临床表现 、 断以及 治疗效 果进行 回顾 性分析 。结果 诊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治分析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治分析
吸血 肿 。
显 降低病残率 , 提高生存 质量 , 合评价 其临床疗 效 明显优 于 综
传统的内科 治疗 及开颅血 肿清 除。
参 考 文献
1 贾保祥 , 刘仁臬 , 顾征 , 穿刺射流 及液化 技术治 疗高血 压脑 出血 等. 的初 步报告 . 中国神经精神疾 病杂志 ,96,22 3 3 . 19 2 :3 ~25 2 阎洪法 .高血 压脑 出 血治 疗 效果 对 比研 究 . 与 神经 疾 病杂 志 , 脑
匀一致 , 并有 良性化 , 呈规律性 的强化模式 ; 恶性脾疾病 的影像 学主要表现 为病灶 界 限多不 清楚 , 部分 病灶 可融合成 大 片状 ,
觉无不适症状 , 体检 时发 现脾 脏肿大 , 一步做 影像 学检 查才 进
得 以发现 。因此凡 出现左上腹肿块或脾 脏肿大 , 合并有左 上腹 胀 , 欲减退 , 食 应想到脾脏 占位病 变的可能 . 如合并乏 力 、 消瘦 、 发热 、 贫血 等症状 , 则应 进一 步怀疑 脾脏 恶性肿 瘤并进 行相 应 的影像学检查 , 进一 步明确诊 断。脾 良性 占位病 变发病年龄 比 较小 , 如本组平均年龄 3 7岁 . 部分无症状 或有左上 腹部不适 大 症状 , 脾脏质软 。脾恶 性 占位病 变发病 年龄较 大 , 本组平 均年
内部结构 多不均 匀 , 可 见恶性 钙化 、 并 出血 、 死等 ; 化不规 坏 强
则, 部分病变无强化。 13 病理 : . 肿物直径 3 0—2 . m。术 后病理 诊断 : . 0 0e 良性 病变 l : 5例 脾囊肿 6例 , 血管瘤 4例 , 脾 脾淋 巴管瘤 2例 , 脾炎 性假瘤 2 , 例 脾动脉瘤 1 例。恶性病 变 1 例 : 1 原发性 恶性淋 巴

超声诊断脾脏占位性病变的漏误诊分析

超声诊断脾脏占位性病变的漏误诊分析

(6) Rl、—e、l5p0和 p0/5 , 以组 合 p5 、 e CRlp /5 B O 10 p2 可 成各种 纯合二 聚体 和杂 合 二 聚体 , 而调 节不 同靶 从
基 因的转 录 , 生 型 N -B主 要 是 p0 p 5异 二 聚 诱 Ft c 5/6 体; 它们 广泛存 在于多种类 型 的细 胞 中 , 可在 炎症部 位高度表 达 , 提示 其在 免 疫 和炎症 反 应 中起 着关 键 作用 。
n ce rfco ・ a p B a t i h c d ae y lo y em e- e p e s n u l a trk p a ci t w ih me itsc co x g r s ・ x rsi a ・ vy 2 o
N- Fx B是 一 种具 有 转 录 激 活功 能 的蛋 白质 , 是 R l 族成员 。N -B R l e家 F ̄ / e家族 包括 5个成 员 : e A Rl —
子可 以激活 N .B 使其 作用 级 联放 大。 因此 , 论 F , 推
炎症反 应可 能 与 分娩 发 动 存 在 一定 关 联 , N - 而 F 则通过 平滑绒 毛膜与蜕 膜 的母胎 界 面起 到重要 的中 介作用 。
参 考文 献 :
E] l o C,j e D,le M,t 1H m nl ori a oit i 1Al r V Pe r Sa rD e a. u a bu s c e wt pt b t a s s ad h
fc r[]JScGncl wei,03 1:9 . atsJ . o yeo h sg20 ,0 10 o t [] l nD Tereo r t l dn eittno auio [] 3Os M.h o po a a i i t iao f r ri J . o l f s gn s nh n ii p t tn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脾脏良恶性占位的Meta分析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脾脏良恶性占位的Meta分析

·临床研究·脾脏血供丰富且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能够有效抑制和杀死大部分病原体和肿瘤细胞,故相较于其他实质性脏器而言,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发生率较低[1]。

研究[2]显示,脾脏良性占位的发生率约为1.4‰,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更低。

不同组织类型脾脏占位病变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目前诊断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主要影像学方法有超声、CT及MRI。

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脾脏占位,但在鉴别其性质上较困难。

而明确脾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脾脏良恶性占位的Meta分析杨家丽李加伍叶桂林罗燕摘要目的探讨Meta分析评价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脾脏良恶性占位的价值。

方法从Google scholar、PubMed、Embase、维普、万方、CNKI等数据库检索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脾脏良恶性占位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3月10日,由两名研究人员分别对文献进行综合筛选和数据提取。

使用QUADAS工具对入选文献质量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采用STATA15.1统计软件分析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脾脏良恶性占位的诊断效能。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9篇文献,样本量776例,共875个占位,其中良性515个,恶性360个。

Meta分析结果显示,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脾脏恶性占位的合并敏感性为0.97(95%CI:0.91~0.99),合并特异性为0.91(95%CI:0.87~0.93),合并阳性似然比为10.5(95%CI:7.7~14.4),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04(95%CI:0.01~0.10),合并诊断比值比为274(95%CI:96~781),合并曲线下面积为0.97(95%CI:0.95~ 0.98)。

各项研究间存在异质性(I2=65.63%,P<0.01);漏斗图显示文献存在发表偏倚(P=0.01)。

结论超声造影在脾脏良恶性占位鉴别诊断中有较好的价值。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局灶性病变,脾脏;Mete分析[中图法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spleen lesion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YANG Jiali,LI Jiawu,YE Guilin,LUO YanDepartment of Ultrasound,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61004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tic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for benign and malignant spleen lesions.Methods Clinical research reports of CEU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plenic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were collected from Google scholar,PubMed,Embase,VIP database,WanFang database,CNKI during the time from establishment to March10,2020.Two researchers screened the literature and extracted relevant information respectively and QUADAS tool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all the included literatures.The software STATA15.1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CEUS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spleen lesions.Results A total of19literatures were selected,including776cases(875lesions),515benign lesions and360malignant lesions.The overall sensitivity of CEUS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alignant lesions of spleen was0.97(95%CI:0.91~0.99),the overall specificity was0.91(95%CI:0.87~0.93),the overall 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was10.5(95%CI:7.7~14.4),the overall 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was0.04(95%CI:0.01~0.10),the overall diagnosis ratio was274(95%CI:96~781),and the area under the SROC curve was0.97(95%CI:0.95~0.98),there was heterogeneity among the studies(I2=65.63%,P<0.01).The results of symmetry test indicated the existence of publication bias(P=0.01).Conclusion CEUS is a valuabl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method for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of spleen.KEY WORDS Ultrasonography;Contrast agent;Focal lesions,spleen;Meta analysis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通讯作者:罗燕,Email:******************脏占位病变的性质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观察

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观察

第29卷 第15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Vol. 29 No.15 2019年8月 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Aug . 2019收稿日期:2019-02-06DOI: 10.3969/j.issn.1005-8982.2019.15.025文章编号: 1005-8982(2019)15-0120-03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观察王树鹏,管清春,王守乾,杨阳,刘松阳(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二科,吉林 长春 130021)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对治疗脾脏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观察。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 2018年9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通过CT 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脾脏占位性病变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4例患者均成功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无一例中转。

术中出血10~800 ml,平均出血量为120 ml,手术时间60~155 min,平均103.93 min,手术过程均顺利完成,无周围脏器损伤,术后观察无胰漏、出血、血栓形成、腹腔积液,腹腔感染、脾脏缺血性梗死等并发症,顺利出院。

患者术后14例病理回示:脾脏假性囊肿3例,脾表皮样囊肿2例,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2例,脾脏海绵状淋巴管瘤2例,脾血管瘤1例,脾错构瘤1例,脾脏囊性淋巴管瘤1例,脾囊肿2例。

平均住院费用为42 267.54元,术后随访1个月~3年,未发现肿块复发,血小板数值明显升高。

结论 通过14例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患者临床预后可知,充分掌握脾部分切除手术指征及脾蒂结构分级特点,认真细致操作,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完全可以临床推广,术后预后值得肯定。

关键词: 脾疾病;腹腔镜;脾切除术中图分类号: R657.6文献标识码: B脾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免疫器官,对机体免疫平衡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行全脾切除术,术后机体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增大。

超声检查对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对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对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赵夏夏;卢卫华;王银;苗英;赵强华;孟颖;薛卫军
【期刊名称】《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6(27)4
【摘要】脾脏占位性病变临床上较少见,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发现率,尤其对脾内囊实性占位病变的鉴别有很高的准确性,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可根据超声特征及彩色血流的情况,提出客观的意见,对临床诊断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我们搜集1996—2004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及临床确诊的31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304-304)
【作者】赵夏夏;卢卫华;王银;苗英;赵强华;孟颖;薛卫军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一医院特诊科,甘肃,兰州,730030;解放军第一医院特诊科,甘肃,兰州,730030;解放军第一医院特诊科,甘肃,兰州,730030;解放军第一医院特诊科,甘肃,兰州,730030;解放军第一医院特诊科,甘肃,兰州,730030;解放军第一医院特诊科,甘肃,兰州,730030;解放军第一医院特诊科,甘肃,兰州,7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1
【相关文献】
1.超声检查对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J], 庞小红
2.超声检查联合X线摄片乳腺导管造影对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J], 谷云
芝;左莉莉;王文娟;甄萍;孙霞;尹长恒;宋德余;姜玉荣
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脾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J], 马仙果
4.经阴道与腹部超声检查对宫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 [J], 张丽君;刘丽萍
5.经阴道与腹部超声检查对宫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J], 杨晓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脾脏占位性病变(附38例报告)

脾脏占位性病变(附38例报告)

脾脏占位性病变(附38例报告)
李波;周平;罗艳丽;严律南;吴言涛
【期刊名称】《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年(卷),期】1998(5)4
【摘要】脾脏占位性病变发生率相对较低,临床较少见〔1,2〕。

我院普外科1987年1月至1998年1月,共收治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38例,均经手术治疗并作了病理组织学检查。

现就其诊断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8例中男12例,女26例,男女比为...
【总页数】2页(P244-245)
【关键词】脾脏占位病变;脾切除术;脾结核;脾脓肿;脾肿瘤
【作者】李波;周平;罗艳丽;严律南;吴言涛
【作者单位】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一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2;R525
【相关文献】
1.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附26例分析 [J], 王旭荣;王小存;陈少杰
2.脾脏占位性病变诊治分析(附13例报告) [J], 管洪庚;陈易人
3.脾脏占位性病变的外科治疗(附31例报告) [J], 朱佩文;孔凡明
4.B超对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附43例报告) [J], 李文伦
5.脾脏实性占位性病变的B型超声诊断——(附12例分析) [J], 肖竹影;李春梅;李晓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何银;荣文霞
【期刊名称】《上海医学影像》
【年(卷),期】2004(013)003
【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对睥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切除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脾脏病变的临床及CT资料(12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总结脾脏病变的CT表现特点.结果26例中,非肿瘤性病变5例(脓肿、结核各2例,梗塞1例),良性肿瘤4例(血管瘤和囊肿各2例),恶性肿瘤17例(血管内皮肉瘤3例,非何杰金淋巴瘤8例,转移瘤6例).结论CT平扫可为现脾脏病灶,并且对病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有个全面的认识,CT增强扫描能提供更多信息,故CT对脾脏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总页数】3页(P218-220)
【作者】何银;荣文霞
【作者单位】222002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222002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PET-CT诊断及鉴别诊断 [J], 申景涛;贾支俊;辛小燕;徐佩;冯雪凤;许守林;魏雪菲;郭万华
2.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 [J], 李邦国;穆贵勇;范其文
3.脾脏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附26例分析 [J], 王旭荣;王小存;陈少杰
4.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诊断价值 [J], 许尚文;曾建华;彭旭红;张雪林;段刚
5.脾脏囊性占位性病变的螺旋CT诊断分析 [J], 苏明;张建;张继军;凌华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在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CT在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周 莹 ,周 胜 利 ,刘 雨 成 ,张 永 刚
【 要】 目的: 讨 C 摘 探 T在 脾 脏 占位性 病 变鉴 别 诊 断 中的 价 值 。方 法 : 顾 性 分 析 2 回 5例 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的 脾 脏 占位
性 病 变 的 C 及 病 理 学 资料 , 析 脾 脏 占位 性 病 变的 C T 分 T特 征 。 结 果 : 良性 占位 性 病 变 中 9 . 脾 脏 为 正 常 至 轻 度 肿 大 , O9 而 恶性 5 . 为 重度 脾 脏 肿 大 。 良性 占位 性 病 变 多 为单 发 病 灶 , 71 边界 清 晰 , 化 多见 , 蛋 壳 样 钙 化 , 巴 结 少 见 肿 大 ; 钙 呈 淋 恶

性 病 变 常 为 多发 病 灶 , 界 欠 清 , 化 少 见 , 砂 粒 样 或 结 节样 , 巴 结肿 大 及 腹 水 多见 。 结 论 : 脏 占位 性 病 变 C 边 钙 呈 淋 脾 T袁 现 具 有 一 定 的 特 征 性 , 合 临床 病 史 多 可 正 确诊 断 。 结
【 键 词 】 脾 疾 病 ;体 层 摄 影 术 , 关 x线 计 算 机 ;诊 断 , 别 鉴
【中图 分 类 号 】R5 1 1 5 . ;R8 4 4 【 献 标 识 码 】A 1. 2 文 【 章 编 号 】1 0 — 3 3 2 0 ) 10 5 - 3 文 0 00 1 ( 0 8 0 — 0 10
Vale o u fCT n t fe e i ag o i plni opls ZH O U Yi i heDif r ntalDi n ssofS e c Ne a ms ng, ZH O U She g l, U u c n, t a.De r— n —i LI Y — he e 1 pa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临床分析
[ 08-08-13 10:31:00 ] 编辑:studa20
作者:邓侠兴杨卫平陈皓彭承宏蔡伟耀李宏为
【摘要】目的提高脾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脾脏良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临床疗效。

结果脾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主要靠B超和CT发现,影像学检查多表现为脾脏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的实性或囊性结节,对脾脏良性肿瘤,脾脏切除术疗效好。

对脾脏炎症性疾病治疗应个体化。

结论原发性脾脏良性肿瘤的诊断关键在于提高警惕,并选用合适的影像学检查以确诊。

其治疗首选外科手术。

关键词脾脏肿瘤良性脾切除
Clinical analysis of benign splenic space-occupying lesion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enign splenic space-occupying lesions.Methods 34cases of benign splenic space-occupying lesions were obtained and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i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curative effec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Benign splenic space-occupying lesions were found mainly by type B ultrasonography and CT.The image characteristics might be single or multiple solid or cystic
node.Splenectomy had good results in splenic benign tumor.The sple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should be treat-ed individually.Conclusion The key points in diagnosing primary benign splenic tumors are the vigilance to these diseases and choice of appropriate radiographic methods.Surgical management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ir treatment.
Key words splenic tumor benign splenectomy
脾脏的占位性病变在临床上较少见,脾脏不同性质的占位性病变其自然病变过程可完全不同,随着影像检查的普及和诊断水平的提高,临床上收治的脾占位病例增多,对这类病人要做到术前确诊有一定难度,在治疗原则和方法上也缺乏统一认识。

因此为加强对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认识,提高对脾脏各种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以及对其进行早期正确治疗,对我院在1980年1月~2002年6月期间收治的34例原发性脾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17~74岁,平均50.8岁。

其中血管瘤9例(其中多发性6例,单发性3例;实质性7例,囊性2
例),海绵状淋巴管血管瘤1例(囊性,单发),平滑肌瘤1例(实质性,单发),淋巴管瘤2例(囊性单发1例,实质性多发1例),髓性脂肪瘤1例(单发,实质性)。

真性囊肿10例(单发8例,多发2例),假性囊肿2例,表皮样囊肿1例。

脾脓肿2例(其中1例为结核性冷脓肿);脾血肿2例;脾梗塞3例。

1.2 临床症状有23例在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左上腹不适、疼痛、饱胀及乏力甚至低热等症状,其中2例脾脓肿均有明显感染症状,1例脾梗塞患者有肝硬化病史,1例脾梗塞患者有其他血液病,2例脾血肿患者既往有外伤史,仅2例体征可触及肿大脾脏;1例为急腹症患者,血腹伴休克,有先天性多发性血管瘤病史,体检可触及巨脾。

1例为手术探查时发现脾肿瘤。

其余患者为体检时B超发现脾占位性病变,无特殊不适。

1.3 影像学检查 33例患者行B超检查发现占位性病变(1例诊断为血管瘤,与术后病理相符;13例为中低回声囊肿性病灶,术前即考虑为囊肿可能)。

其中30例行CT检查(2例证实为血管瘤,与术后病理相符;1例怀疑为恶性淋巴瘤,术后病理为血管瘤;13例诊断为脾囊肿;其余考虑为良性病变);2例行MRI检查(均考虑为血管瘤,与术后病理相符)。

1.4 治疗方法及结果 28例行脾切除术,1例脾假性囊肿患者因局部解剖条件粘连严重而行脾+胰尾切除,均经病理确诊;全部手术病例均近期出院,无手术死亡。

2例因术前考虑为良性疾病(脾囊肿)而拒绝手术治疗自动出院。

3例脾梗塞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

2 讨论
脾脏是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血运丰富,肿瘤的发生率低,尤其是脾脏良性肿瘤极为少见,其确切的发病率尚难于估计,既往多是腹部手术或尸检时发现,据尸检统计其发生率为0.14% [1]。

Morgentern [2]将脾占位性疾病分成3类:(1)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

(2)良性肿瘤:血管瘤,错构瘤,脾囊肿。

(3)非肿瘤性占位:如脾血肿,脾脓肿。

国内有些学者根据组织来源分为6类:(1)来自血管;(2)来自淋巴组织;(3)来自胚胎组织;(4)来自神经组织;(5)来自其他间叶组织,如纤维组织、脂肪组织及平滑肌组织等;(6)来自类肿瘤病变,如创伤性囊肿,炎性假瘤等[3]。

影像学检查是脾占位性病变的主要诊断手段,对实质性病变发现容易但定性确诊难,多需待手术和病理确诊。

因此如何在术前明确定性诊断是脾占位性病变诊治中的关键。

脾梗塞严格而言并不属占位性病变,但与之类似。

它多并发于其他疾病,如动脉硬化、心律失常、充血性脾肿大和血液病脾,可为单发或多发。

其临床特征是突发左上腹或左腰背剧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伴发热、血象升高。

CT 扫描的典型征象是在脾包膜下可见底朝包膜尖端指向脾门的三角形低密度影,此特征性表现具有确诊意义。

B超对脾梗塞敏感性低,阳性率不高,特异性
差。

脾梗塞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梗塞区组织液化可形成假性囊肿,继发感染则形成脾脓肿,因此应予抗生素治疗。

脾梗塞的预后与原发病有关,非恶性疾病并发的脾梗塞疗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