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译者自由度

合集下载

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作品的难点和技巧

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作品的难点和技巧

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作品的难点和技巧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作品的难点和技巧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旨在将原作中的情感、意境和美感准确传达到另一种语言中。

然而,由于文学作品的特殊性,翻译过程中常常面临许多难点。

本文将探讨文学翻译的难点,并提供一些技巧来克服这些难点。

一、语言的差异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折射,不同的语言背后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观、传统和思维方式。

因此,进行文学翻译时,我们不仅需要融汇贯通两种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还需要理解并传达其中的文化内涵。

技巧:熟悉文化背景。

翻译之前,翻译者应该深入了解原著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环境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

同时,建立起与原著相似的文化框架,以便更好地传达原作中的情感和意义。

二、文学创作中的修辞手法文学作品通常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暗示、象征等,这些手法是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工具。

然而,这些修辞手法在不同语言之间的表现形式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翻译者寻找恰当的表达方式。

技巧:转换修辞手法。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以保持原著的艺术效果。

例如,如果原作中使用了隐喻,翻译者可以考虑在目标语言中使用类似的隐喻来传达相同的含义。

三、文学风格和节奏的保留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节奏,这些风格和节奏是他们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有时很难完全保留原作的风格和节奏。

技巧:保持原著的风范。

翻译者需要在保持原著意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还原原作的文学风格和节奏。

通过对语言的灵活运用和句法的调整,翻译者可以创造出与原作相似的阅读体验。

四、多重文化因素的平衡文学作品通常是作者对自己所处文化的反思和刻画。

因此,在进行文学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平衡原著的文化元素与目标语言受众的理解。

技巧:文化转换。

翻译者需要在文学翻译中恰当地转换文化元素,使得目标语言的读者能够理解并产生共鸣。

这可能涉及到在翻译中加入解释、注释或者选择一个更为靠近目标文化的类似文化元素。

外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隐喻如何转换

外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隐喻如何转换

外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隐喻如何转换在翻译外语文学作品时,隐喻的转换是一个至关重要却又颇具挑战性的环节。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承载着文化、情感和思维方式的重要元素。

它以独特的方式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为读者带来深刻的阅读体验。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如何准确而自然地转换隐喻成为了翻译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将一种事物或概念与另一种看似不相关的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从而更生动、形象地表达某种意义。

例如,英语中的“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就是一个常见的隐喻表达。

在外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的运用更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有时甚至是隐晦而复杂的。

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理解原文中隐喻的表面含义,更要深入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在进行隐喻转换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目标语言中是否存在与之对应的隐喻表达。

如果有,直接采用对等的隐喻往往是最理想的选择。

这样既能保留原文的意象和韵味,又能让目标读者迅速理解和接受。

比如,英语中的“as cool as a cucumber”(泰然自若)在汉语中可以翻译为“像黄瓜一样冷静”,因为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镇定自若”。

这种对等转换能够最大程度地传递原文的信息和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与原文读者相似的阅读体验。

然而,并非所有的隐喻都能在目标语言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

这时,译者就需要采取变通的策略。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进行隐喻的替换。

也就是说,在目标语言中寻找一个能够传达相似意义但形式不同的隐喻。

例如,英语中的“He has a heart of stone”(他铁石心肠)在翻译成汉语时,可以替换为“他的心肠像冰块一样冷”。

虽然隐喻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所表达的“冷酷无情”的意思是一致的。

除了替换,隐喻的意译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

当原文中的隐喻在目标语言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对等或替换表达时,译者可以选择舍弃隐喻的形式,直接传达其隐含的意义。

比如,英语中的“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黑暗中总有一丝光明)如果直译为“每一朵云都有一条银边”,可能会让汉语读者感到困惑。

外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隐喻如何转化为中文

外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隐喻如何转化为中文

外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隐喻如何转化为中文在翻译外语文学作品时,隐喻的处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手段,更是文化、思维和情感的载体。

成功地将外语中的隐喻转化为中文,对于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风格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隐喻是一种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看似不相关但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隐喻的使用方式和内涵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

这就给翻译带来了挑战。

首先,要理解外语隐喻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不同的文化会赋予相同的隐喻不同的含义。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狗”这个形象常常带有负面的隐喻意义,如“lucky dog”(幸运儿)在英文中是一种积极的表达,但在中国文化中,“狗”的隐喻往往带有贬义。

因此,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避免直接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造成误解。

其次,译者需要准确把握隐喻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有些隐喻的意象在不同语言中可能具有相似的象征意义,比如“玫瑰”在很多文化中都象征着爱情。

但也有一些隐喻的意象在不同文化中差异较大。

例如,“猫头鹰”在西方文化中常被视为智慧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中,却可能与不吉利的意象相关。

对于这类隐喻,译者不能简单地进行对等翻译,而需要根据中文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意象来传达相同的象征意义。

在翻译隐喻时,有几种常见的方法可以运用。

一种是直译法,即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直接将外语隐喻翻译成中文。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在两种语言中具有相似文化内涵和意象的隐喻。

比如“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可以直接翻译成“忙得像蜜蜂”。

另一种是意译法,当外语隐喻在中文中找不到直接对应的表达方式,或者直译会造成误解时,就需要根据其隐喻所表达的含义进行意译。

例如,“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下着倾盆大雨),如果直译成“下着猫和狗”,中文读者会感到困惑,此时就需要意译。

目的论视角下的隐喻翻译探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隐喻翻译探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隐喻翻译探究隐喻是文本修辞手段中最受人们关注的部分之一,是一种在说话中信息传达的重要方式,它能够把一种抽象的概念或观念表达出来,由此可见,隐喻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隐喻的翻译对于汉语翻译尤其重要,它不仅需要从句法上满足译文的可读性,而且需要重现原文的语意和修辞功效。

因此,如何在译文中重现原文的隐喻特色,成为译者面临的一个挑战。

“目的论理论”是翻译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它强调翻译要求达到某种目标,而这一目标就是“传达本意”。

照目的论翻译原则,翻译应该根据译者主观的目的,重现原文的语意和修辞功效,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首先,目的论翻译学的理论支撑下,翻译时需要考虑译者的语言能力和汉语的特点,确定目的译文的手段。

可以根据汉语的特点,使用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段,来取代原文的隐喻形式,从而达到获取读者信息的目的。

此外,可以适当地运用定语、定位等结构来表达原文的隐喻含义,并将原文的隐喻系连译为句子中的实词,以表达出原文的隐喻效果,同时可以避免引起困惑和疑惑。

其次,在目的论翻译原则下,翻译隐喻时,需要考虑译者的语言能力和汉语表达习惯,以确定译文的可读性和通顺性,确保译文的流畅和准确。

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还应考虑译文的文化背景,以便能够准确地表达原文的语义和修辞意图,把原文的意思正确地传达给接受者。

最后,目的论翻译学认为,翻译应当先要熟悉译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以及汉语表达习惯,明白原文的语意和修辞效果,才能准确无误地把原文的语义和修辞特色传达给接受者。

此,要想在目的论视角下进行隐喻翻译,除了要掌握语言能力和汉语表达习惯,还要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从而准确地表达原文的隐喻效果。

隐喻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也是翻译学研究中极具挑战性的一块内容。

目的论翻译学认为,翻译应当满足读者的期待,为此,翻译者应当从语言能力和汉语表达习惯的角度出发,在翻译中对隐喻进行准确的表达,从而达到把原文的隐喻表达给接受者的目的。

浅谈隐喻及其翻译策略

浅谈隐喻及其翻译策略

浅谈隐喻及其翻译策略隐喻在英语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形式,在英语翻译中对隐喻有更好的理解就会达到一个很好的翻译效果。

文中对隐喻进行了解读,同时对隐喻的翻译技巧进行了分析,使我们能够尽可能地避免翻译失真的情况发生。

标签:隐喻;翻译;策略隐喻是比喻的一种形式,在西方人们很早地对其进行了研究,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文化交流中,它具有很强的语言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

同时,隐喻的翻译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要想忠于原文的思想和风格,又能让人很好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讲究一定的策略。

隐喻的翻译无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深刻理解原文当中的隐喻手法,又要恰当美妙地在译文中体现,这样才能忠实地表达原文作者的风格和思想,同时又能让读者觉得浅显易懂。

1. 隐喻的定义牛津字典对隐喻定义为: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点,把某事物或名称恰当地转嫁到另一事物或名称。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法》中给隐喻的实质就是一种借代。

理查兹认为,隐喻是人们借助一种事物思考和感受另一种事物的过程,是一种认知模式。

2. 隐喻的分类2.1 修辞隐喻。

如果从修辞角度来定义隐喻,那么隐喻只是一种修辞工具,主要用于文学作品中,并强调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这种传统的修辞隐喻理论虽然有不足和缺陷之处,但是却构成了20世纪30年代之前隐喻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为一种研究隐喻现象的重要视角,它也为后来新的隱喻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参照物。

2.2 认知隐喻。

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件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件事物。

人类的概念系统主要是隐喻性的,人们日常的语言、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都是隐喻性的。

他们将隐喻看作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

认知隐喻引入了一个相对较新的视角来研究认识世界。

2.3 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这一概念由Haliday提出,他指出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这便是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也是一种相互转换,是用一种语法手段来代替另外一种语法手段,其产生的基础是范畴转换。

外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隐喻如何转换为中文

外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隐喻如何转换为中文

外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隐喻如何转换为中文在翻译的广袤领域中,外语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转换为中文是一项充满挑战与魅力的任务。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文化、思维和情感的载体,它在文学作品中犹如璀璨的明珠,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

在外语文学作品中,隐喻常常依赖于源语言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意图。

然而,当我们将这些作品翻译成中文时,由于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隐喻的转换并非简单的词汇对应,而是需要译者深入理解原文的隐喻内涵,并在中文语境中找到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例如,在英文中有“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这样的隐喻表达。

在西方文化中,时间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像金钱一样被衡量和利用。

但在中文里,我们可能更倾向于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种表达方式更符合中文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隐喻的转换需要考虑到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特点。

在外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类型多种多样。

有些是基于形象的隐喻,比如将人的心情比喻成“stormy sea”(波涛汹涌的大海),在翻译成中文时,可能会变成“心乱如麻”;有些是基于概念的隐喻,如“Love is a journey”(爱情是一场旅行),中文里也许会表述为“爱情之路”。

对于形象隐喻,译者需要注重保留其生动形象的特点,让中文读者能够感受到同样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对于概念隐喻,则要准确传达其深层的含义和逻辑关系。

文化背景对于隐喻转换的影响至关重要。

不同的文化对于同一事物可能有截然不同的隐喻联想。

以动物为例,在西方文化中,“owl”(猫头鹰)常常被视为智慧的象征,而在中文文化中,猫头鹰却常常与不吉利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因此,当遇到与文化相关的隐喻时,译者不能简单地直译,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以避免文化误解。

译者在进行隐喻转换时,还需要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接受能力。

隐喻视角下的英汉文学翻译探讨

隐喻视角下的英汉文学翻译探讨

隐喻视角下的英汉文学翻译探讨摘要:隐喻从古老的修辞学中脱颖而出,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外对其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崭新视角。

将隐喻学融入到翻译研究中,有利于我们对原文本的解读,更好地平衡在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人们对于世界及其自身各异的认知方式,以达到博采众长的目的。

本文拟从隐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在翻译中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中的隐喻认知方式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隐喻认知形式对等功能对等一、引言隐喻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是由于隐喻的普遍性。

修辞学家理查兹(Richards:1965)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of language)。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

他还指出,我们日常生活充满了隐喻,我们的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束定芳,2000:154)。

莱考夫和约翰逊(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1980)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中从经验角度对隐喻进行了系统论述。

本节从隐喻的概念和工作机制、隐喻与认知、认知与语言三方面展开探讨。

1.1隐喻的概念与工作机制隐喻原本是修辞学当中的一种,对隐喻最早进行系统论述和关注的要追溯到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隐喻是对平淡语言的一种装饰,在某些时候取得某些效果的修辞手段(metaphor as a kind of decorative addition to ordinary plain language; a rhetorical device to be used at certain times to gain certain effects)(John I. Saeed, 2000: 303)。

现代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韩礼德将隐喻定义为:一个词用来表达的事物和它通常的所指对象具有相似性, 如“洪水倾灌而入”( a word is used for something resembling that which it usually refers to,for example, flood…poured in)(M.A.K Halliday, 2000: 340)韩氏把隐喻分为语法隐喻、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

归化抑或异化——评《围城》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的开题报告

归化抑或异化——评《围城》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的开题报告

归化抑或异化——评《围城》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的开题
报告
开题报告
题目:归化抑或异化——评《围城》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
选题背景:《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在其翻译过程中对隐喻的翻译尤其重要。

虽然翻译领域早已有了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方式的论辩,但是《围城》
这样的文学作品,尤其需要一种既能传达原作意境,又能让外语读者领略到文化内涵
的翻译方式。

研究问题:本论文的研究问题为评价《围城》英译本中隐喻翻译的翻译方式是归化抑或异化。

研究目的:通过对《围城》英译本的隐喻翻译的分析,探讨不同的翻译方式对作品的传播和接受产生的影响,对中英文化交流和文学翻译的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促进
作用。

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文献检索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检索法查阅相关文献,深入了解归化和异化的概念及其分别的优缺点,以此作为论文的
研究基础。

然后通过对《围城》英译本中隐喻翻译的实证分析,比较不同翻译方式对
作品的影响,从而探讨哪种翻译方式更加适合这部作品。

预期结果:本论文预计能够比较全面地阐述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方式,为《围城》隐喻翻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实证。

通过实证分析,最终得出哪种翻译
方式更适合该作品,为中英文化交流和文学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研究意义:研究《围城》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和文学,更有助于完善翻译理论,丰富文化翻译策略的理论与实践。

诗歌中的隐喻翻译策略研究

诗歌中的隐喻翻译策略研究

摘 要 :英语和汉语中存在大量的诗歌隐喻,隐喻的翻译在给译者带来挑战的同时,又为译者的灵活译法和创造性 思 维提 供 巨大 舞 台。本文 重 点探 讨 了英汉 诗歌 中隐喻 的翻译 策 略 ,参 照纽 马克 关于 隐 喻翻译 步 骤 的观 点 ,对 可行 的诗 歌 隐喻 翻译 策 略进行 了探 索:1 ) 隐喻 的 完整 翻译 策略 , 即隐喻 的对 等 翻译 和 直译 ;2 ) 隐喻 的不 完全 翻译 ,即保 持源 语 中 的部分 喻体 。通 过深入 剖 析 英汉诗 歌 互译 中隐喻 翻译 的实 例发 现 ,灵活 的 翻译 策略对 于 英汉 诗歌 隐喻 的翻译 至 关 重要 ,同时也是 实现语 言形 式和 意义之 统一 的前提 。 关键 词:英汉对比分析 ;诗歌隐喻;翻译策略
引 言 翻译 是两种 不 同语 言和文化 间从 内容 到形 式的转 换 ,


忘 。”Wa l e y译 为 : “ A u t u m n w i n d i r s e s : w h i t e c l o u d s l f y .
Gr a s s a n d t r e e s wi he t r : g e e s e g o s o u h. t Or c h i d s a l l i n b l o o m:
t h e s we e t s p ing r ,i s he t ye a r ' s p l e a s a n t k i ng , Th e n bl o o ms e a c h
hi ng , he t n ma i d sd a n c ei na r i ng , Co l dd o h n t o t s t i ng , h ep t r e t t y 描 绘 彼物 的词 语描 绘 此 物 ” ( N e w ma r ,2 k 0 0 1 : 1 0 4 ) 。他 认 t

文学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文学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文学中的隐喻及其翻译作者:盛丽芳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27期摘要:隐喻这种言语现象在现实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它从实质上已渗透到现代人赖以思考及活动的现实生活。

多数言语研究者一直热衷于并密切关注隐喻的研究,并且此研究已冲破修辞学的视角逐渐扩大渗透到文学作品范畴之内,向着多范畴、多角度及多层次的方向稳步发展。

本文大致介绍了隐喻的研究背景,并且深入研究隐喻在文学文体中的应用以及对于隐喻的翻译。

关键词:隐喻;文学;翻译隐喻不仅仅就是一种比喻的语言形式,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充分反映了这一民族的思想形式及描述当今世界的视域。

1980年,美国语言学家发行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从而开辟了研究隐喻的新视角。

他明确指出:“隐喻是一种语言问题,同时也是思想和逻辑推理的问题,而语言也只是占第二位的。

”,“实际上,隐喻就是束缚人类思想和举动的概念系统。

”,“咱们的概念框定了咱们的感觉、咱们在这一当今世界上的行为以及咱们和别人的互动关系”。

在翻译范畴里,保障目的语国家的读者获得与原语国家的读者一样的感受是翻译应该谋求的目的之一,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处理好隐喻的翻译,并且以此作为重中之重。

一、文学中隐喻的翻译纽马克指出:“隐喻翻译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因为隐语翻译给译者皇现出多种选择方式:要么传递其意义,要么重塑其形象,要么对其进行修改,要么对其意义和形象进行完美的结合,林林总总,而这一切又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如此密不可分,与隐喻在文内重要性的联系就更不用说了。

”这说明隐喻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包涵了语言文化、社会、思维的问题。

闻名中外的学者钱钟书先生写的唯——部短篇小说《围城》,即以幽默讽刺的手笔形容了国难时期各个阶级的生活状况,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困境,因其书中用了许多不落俗套、新鲜奇特、更让人眼前一亮、捧腹大笑的隐喻而最终成为国内外文学作品爱好者青睐的一本奇书。

珍妮·凯利及茅国权合译的《围城》英译本大都采纳直译的办法,尤其在对于该书中的隐喻翻译中尽量保留了中国特色,保留了文化差异,给译文读者丰富的源语坏境。

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

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

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作者:赵红梅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17期摘要:本文从语言层面上对小说《洛丽塔》(片段1-3)中的隐喻进行分析,以“新批评”派的理论家威廉·K·维姆萨特对隐喻机制的细致分析为理论依托,兼顾英汉两种语言符号系统的特点,最大限度地重现原文的语言风格,尽可能保留原作中生动有力的形象。

关键词:隐喻;新批评文论;《洛丽塔》引言隐喻(metaphor),以称为暗喻,是传统修辞学中极为普通的一种修辞格,同时也是“新批评”(New Criticism)派最博学的理论家威廉·K·维姆萨特(1907-1975)在其著作《具体普遍性》中论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隐喻与意象紧密相关,鲜明独创的隐喻有助于塑造丰满、鲜活的形象,有助于充分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使人身临其境,能闻其声、观其形,烘托氛围。

然而如何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保存比喻性语言形象、具体、简练及意义深刻的特点,成了译者不容回避的问题。

本文试图以“新批评”为理论依据,主要对小说《洛丽塔》(片段1-3)的隐喻进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探讨隐喻机制,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在译文中尽可能重现源语文本(source language text)的“文学性”(literariness)[1],保持语言的生动性。

一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以J·C·兰色姆(John Crow Ransom)《新批评》(1941)一书得名。

在该书中,兰色姆评论了艾略特(T·S·Eliot)、瑞恰兹(I·A·Rechards)等人的理论,称他们为“新批评家”,“新批评”这个名称便从此流行开来。

新批评派强调诗(文学作品)本身的本体存在,认为批评应当成为一种客观研究或者内在研究,它不应当探讨文学与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的联系,而应当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独立自足的存在物,研究其内部的各种因素的不同组合、运动变化,寻找文学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

英语论文: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手法探析

英语论文: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手法探析

英语论文: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手法探析摘要:隐喻的表现手法在英美文学中运用得非常广泛,隐喻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本文对英美文学中隐喻词的翻译分析涉及到隐喻的理论概念等,对英美文学作品实例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于隐喻的认识,同时介绍了隐喻的三种翻译方法。

关键词:英美文学; 隐喻词; 翻译分析;隐喻是英美文文学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表现手法,能够让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在翻译中,如何将隐喻翻译出来是我们研究的热点。

国内有关隐喻的研究主要是对于英汉成语或谚语中的习用性比喻的喻体进行比较,并分析了如何进行隐喻的翻译,能够准确地表达其中的含义。

目前国内有关隐喻的研究范围较窄,仅仅是针对诗学、修辞用语的隐喻翻译。

本文的研究扩大了研究范围,将对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的普遍运用进行了探讨和说明,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三种隐喻翻译的方法。

一、隐喻的定义及其特点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能够是语言文字更加生动活泼,提升语言文字的魅力。

《朗文当代高级词典》对隐喻的定义是:“将一物比喻为具有相似品质的另一物,如她阳光般的微笑。

”《现代汉语词典》对隐喻的解释是:“隐喻是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

”虽然两种定义说法上有所区别,但是意思还是相近的,总的来说就是隐喻表现手法需要源域和目标域,源域和目标域之间需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或者有一定的联系,不能够毫无关系,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让人们能够通过目标域对源域有更加新颖和深刻的认识。

隐喻又称为暗喻,通过英文like和as表现出来的叫做明喻,而隐喻则是一种隐藏式的比喻,隐喻更加隐晦,难以琢磨,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会给文章增添更加丰富的色彩。

隐喻的表达方式是通过目标域的特征来反映出源域的各种特征或者本质。

隐喻的使用通常是通过动词或者名词、形容词等,在欧美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不外乎这几种,隐喻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更加委婉含蓄。

二、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手法隐喻这种表现手法深得创作者的喜爱,在古今中外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隐喻的身影。

从认知隐喻的角度看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

从认知隐喻的角度看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

从认知隐喻的角度看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隐喻可以说是文学作品中的一颗明珠。

历来对文学作品的翻译都离不开对隐喻翻译的探讨。

随着学界对隐喻认识的加深,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有了认知隐喻这种新的思路来评估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价值。

这为译者的翻译决策提供了新的支持和助力。

本文将以对狄更斯《杂篇》的翻译为例,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探讨在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方法。

狄更斯的《杂篇》(Miscellaneous Papers)包含了九篇独立的时评,书评抑或政论,相较于狄更斯的小说,少为人知。

作为一位著名的文学家,狄更斯的杂文也带有了鲜明的个人色彩,旁征博引,隐喻丛生,既有批评家的犀利精准,又有文学家的文采斐然,因此读来妙语连连。

然而这样的风格却给译者的翻译增加了不少难度,其中的隐喻更是需要查阅多方资料方能准确把握。

本文先从认知隐喻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阐释,并介绍了意象隐喻和意象图式隐喻之间的区别,以让译者对隐喻的重要程度有大致的把握;为了帮助译者判断不同类型的隐喻在文学文本中的价值,笔者又引入了前景化理论作为判断的辅助工具;然后,结合认知隐喻的分类以及前景化概念的凸显,笔者提出了在文学作品中对隐喻价值判断的标准;最后,针对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笔者以狄更斯《杂篇》中的翻译为例,介绍了一系列处理隐喻的方法。

根据隐喻的重要程度及难度,译者承受的还原隐喻的压力,依次包括保留意象,保留加注,转换意象,舍弃意象等方法。

外语文学作品的隐喻性如何在翻译中传达

外语文学作品的隐喻性如何在翻译中传达

外语文学作品的隐喻性如何在翻译中传达在文学的广袤天地中,外语文学作品犹如璀璨星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而隐喻作为外语文学作品中常见且重要的表达手法,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情感色彩和深层意义。

然而,将外语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准确而生动地翻译出来,并非易事。

这不仅需要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还需要对源语和目标语文化有深入的理解,以及敏锐的文学感知力。

隐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类比或象征来暗示而非直接陈述的表达方式。

它不是简单的词汇组合,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在外语文学作品中,隐喻常常被用来营造氛围、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以及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世界是一个舞台”这样的隐喻,生动地展现了人生如戏的观点。

那么,如何在翻译中传达外语文学作品的隐喻性呢?首先,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中的隐喻。

这意味着译者要挖掘隐喻背后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以《老人与海》为例,其中“大海既仁慈又残酷”这一隐喻,如果译者不了解海洋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海明威通过这一隐喻想要表达的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就很难准确传达其内涵。

理解隐喻之后,译者面临的挑战是在目标语中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

这可能需要译者运用各种翻译策略。

直译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当源语和目标语中的隐喻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时,直译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的隐喻形象。

比如,“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 直译为“及时一针省九针”,在中文中也能被理解和接受。

然而,并非所有的隐喻都能直接直译。

在某些情况下,意译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当源语中的隐喻在目标语文化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或者会引起误解时,译者需要根据隐喻的含义进行解释性翻译。

比如,将“as strong as a horse”译为“力大如牛”,因为在中文文化中,牛常被用来形容力量强大。

除了直译和意译,译者还可以采用加注的方法来传达隐喻。

通过在译文后添加注释,向读者解释隐喻的文化背景和深层含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外语文学作品的隐喻性如何在翻译中得以保留

外语文学作品的隐喻性如何在翻译中得以保留

外语文学作品的隐喻性如何在翻译中得以保留在文学的广袤天地中,隐喻宛如璀璨星辰,为作品增添了无尽的魅力与深度。

外语文学作品中的隐喻,更是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历史和情感内涵。

然而,在翻译这一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如何保留这些隐喻的韵味与精髓,成为了译者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手段,更是思维方式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传达着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和共鸣。

例如,在某些外语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黑暗的心灵”来隐喻内心的邪恶,用“光明的希望”来隐喻美好的憧憬。

这些隐喻并非简单的词语组合,而是深深扎根于原语文化的土壤之中。

要在翻译中保留外语文学作品的隐喻性,首先需要译者深入理解原作品中的隐喻内涵。

这要求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文化知识。

译者需要了解原语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方面,才能准确把握隐喻所承载的意义。

比如,对于古希腊神话中的隐喻,译者如果不熟悉相关的神话故事和文化内涵,就可能在翻译中出现误解或曲解。

在理解隐喻内涵的基础上,译者需要在译文中寻找恰当的表达方式来传递隐喻的意义。

这可能涉及到直译、意译、加注等多种翻译策略。

直译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和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保留隐喻的形式和意象。

比如,“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可以直译为“笔比剑更有力”。

这种直译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原隐喻的形象和韵味。

然而,并非所有的隐喻都能通过直译来完美传达。

有些隐喻在原语文化中具有特定的含义,但在译入语文化中可能无法找到直接对应的表达。

这时,意译就成为了一种可行的选择。

意译是在不改变隐喻内涵的前提下,用译入语中更能被读者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表达。

例如,“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如果直译为“正在下猫和狗”,对于不熟悉这一隐喻的读者来说会感到困惑。

此时,可以意译为“雨下得很大”,虽然改变了原隐喻的形式,但传达了相同的意思。

翻译中的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理论

翻译中的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理论

翻译中的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理论翻译是沟通的桥梁,是跨越语言、文化和国界的桥梁。

翻译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外国文化和知识,还能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翻译领域中,文学翻译一直是最具挑战性和最受瞩目的领域之一。

本篇文章将探讨翻译中的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理论。

文学翻译是翻译领域中的重要分支。

它要求译者能够将作者的文学语言风格和文化背景重新表达并传达到目标语言中。

通过文学翻译,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文学作品传播到世界各地。

但是,文学翻译并不简单,因为文学作品中深层次、抽象、多义、文化和历史背景等因素都会对翻译造成挑战。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学翻译,需要有大量的文学知识、精湛的语言技巧和丰富的文化传承。

此外,译者还需要能够领悟作者的深层意图,识别出其隐喻和隐晦性表述。

同时,译者还要注重细节,比如句法和语气等方面,以实现在目标语言中的表达效果最大化。

文学翻译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准确的翻译各种情感和感觉。

这些情感和感觉往往由作者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决定。

因此,了解作者的文化背景和情境非常重要。

例如,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所写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就充满着维多利亚时代的意象和道德标准。

作为阅读者和翻译者,我们需要了解并理解不同的文化意义和背景,以便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并进行销毁。

在文学翻译方面,翻译理论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翻译理论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翻译活动。

其中最著名的翻译理论之一是埃克阿兰的功能翻译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翻译译者在翻译时应该关注目标受众,因为目标受众是翻译的最终用户。

还有一种较新的文学翻译理论被称为卡尔弗(Karen),该理论认为,文学翻译必须实现“文学方法”的相似性。

在这里,文学方法特指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相似性表明翻译不仅需要翻译文学作品的表面意义,还需要译者理解和表达作品背后的真正意图和文学形式。

此外,不同的文学体裁也需要不同的翻译方法。

文学作品《二马》中隐喻的翻译

文学作品《二马》中隐喻的翻译

文学作品《二马》中隐喻的翻译老舍先生早年教书谋生于英国伦敦,《二马》以作者在异邦的亲身感受为基础写成,是作者在国外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作者唯一的一部把中国主人公“载到”国外做生意求生存的作品(《老舍自传》)。

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比喻,而这些比喻中有很明显的中国文化的烙印。

本文运用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对美国译者尤利叶·吉姆逊的《二马》译本Mr Ma andSon中隐喻的翻译策略进行个案研究,旨在探明翻译过程中译者所作的实际选择,从总领悟出一些规律。

1翻译规范论概述图里是描写翻译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翻译是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活动,其社会、文化特点使之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

他将规范引入翻译研究,认为规范的作用是在相关社会文化背景下指导翻译活动,是社会文化方面对翻译的制约。

译者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翻译,会受到不同的翻译规范的影响,翻译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译者们在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篇章传统规范之间取舍的产物(Toury1977,1985,1995:57)。

图里提出了三种规范:1)预备规范,决定文本的选择,即翻译方针,既涉及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知道篇章类型的选择,也涉及与在特定时期通过翻译输入某种语言/文化的个体篇章有关的因素,包括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需求、时代条件及面向何种读者群等影响翻译决策的问题;2)初始规范,决定译者对翻译的总体倾向,译者可以坚持原文的相关规范,使译文充分表现原文内容,或者坚持译入语文化的规范,使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被顺利接受,前者称为“充分性”翻译,后者称为“可接受性”翻译;3)操作性规范,是译者在实际操作中的策略和技巧,是从具体的.翻译策略中体现出来的。

操作性规范影响篇章中语言材料的分布方式、篇章结构和文字表述,因此也直接或间接地约束源语篇章和目标语篇章之间公认的关系,即哪些在转变中可能维持不变,哪些会发生变化。

译文中所谓省略、增添、位移和篇章切分等都受操作性规范的制约。

外语文学作品的隐喻性如何在翻译中得以保留

外语文学作品的隐喻性如何在翻译中得以保留

外语文学作品的隐喻性如何在翻译中得以保留在文学的广袤天地中,外语文学作品犹如璀璨的星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其中,隐喻性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表现手法,为作品增添了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韵味。

然而,在将这些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时,如何保留其隐喻性却成为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装饰,更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深层表达。

它是作者通过巧妙地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一种事物或概念与另一种看似不相关的事物或概念相联系,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

例如,在外语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黑夜的翅膀”来隐喻孤独和寂寞,用“燃烧的希望”来隐喻强烈而炽热的期待。

那么,为什么在翻译中保留隐喻性如此重要呢?首先,隐喻性是外语文学作品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在翻译过程中失去了隐喻,就如同抽去了作品的灵魂,使其变得平淡无奇。

其次,隐喻性承载着原作者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保留隐喻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创作意图。

再者,保留隐喻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让读者在领略异国文化的同时,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

然而,要在翻译中保留隐喻性并非易事。

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是最大的障碍之一。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有时在一种语言中生动形象的隐喻,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找不到直接对应的表达。

比如,某些外语中的隐喻可能基于特定的历史、宗教或民俗背景,对于不熟悉这些背景的译者和读者来说,理解和翻译起来就会十分困难。

为了在翻译中尽可能地保留外语文学作品的隐喻性,译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策略。

深厚的语言功底是基础,译者不仅要精通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还要对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有深入的了解。

只有这样,才能敏锐地捕捉到隐喻所蕴含的意义,并在目标语言中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文化适应性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译者需要深入研究源语言的文化背景,理解隐喻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时,要根据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对隐喻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使其既能够传达原作者的意图,又能被目标语言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外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隐喻如何转换

外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隐喻如何转换

外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隐喻如何转换在翻译的广袤领域中,外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无疑是一座充满挑战与魅力的山峰,而其中隐喻的转换则如同山峰上的险要隘口,需要译者具备敏锐的感知力、深厚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文化、思维和情感的载体,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隐喻的恰当转换,对于传递原作的精髓和神韵至关重要。

隐喻是一种通过将一个概念或事物与另一个看似不相关但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概念或事物相联系,以达到更生动、形象表达的语言手段。

在外语文学作品中,隐喻常常被作者巧妙地运用,以增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隐喻的意义和联想在源语和目标语中往往并非完全对等。

这就给翻译带来了诸多难题。

首先,语言结构和词汇的差异是隐喻转换的第一道障碍。

不同语言有着各自独特的语法规则和词汇体系,这可能导致某些隐喻在目标语中无法直接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

例如,英语中的“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在汉语中直接翻译成“像蜜蜂一样”可能会让读者感到陌生和困惑,而更符合汉语习惯的表达或许是“忙得不可开交”。

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深入理解源语隐喻的内涵,并在目标语中寻找最贴切、最自然的替代表述。

其次,文化背景的差异也是隐喻转换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隐喻往往深深扎根于特定的文化土壤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猫头鹰”常被视为智慧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中,猫头鹰则往往与不吉利、厄运相关联。

因此,当遇到与文化相关的隐喻时,译者不能简单地进行字面翻译,而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认知习惯,进行适当的文化调适。

有时,甚至需要对隐喻进行加注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文化内涵。

那么,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实现隐喻的有效转换呢?直译法是一种常见的策略,当源语隐喻在目标语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表达和联想时,可以直接将其翻译过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译者自由度摘要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

本文探讨了普遍存在于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问题,指出了译者翻译的自由度取决于所使的隐喻的相似程度,并认为与一般性语言翻译相比,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译者自由度相对更大。

关键词:隐喻文学译者自由度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隐喻是语言中的常见现象,对它的研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但在传统观念中,隐喻只是被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看待。

lakoff 等人谈到“隐喻”这一概念时,认为它是人们借助一个概念领域结构去理解另一个不同的概念领域结构,也就是说,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现象。

此种观点的提出,大大丰富了隐喻的内涵,更加深刻地揭示出了隐喻的本质,即隐喻是一种思维手段和方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利器。

有研究表明,“我们日常对话中几乎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句隐喻”。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和认知现象,由于具有能使语言更加灵动、丰富等功用,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做好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是成功翻译文学作品的关键之一。

一从翻译过程看译者的“叛逆”文学作品的翻译必然要通过译者来实现,而作为译者首先应该忠实于原作。

英国译论家萨瓦利指出,“译者永远不能允许忘记自己是译者的身份。

他得承认,自己不是原作者,手头的作品也不是自己的作品;自己只是沟通作者和读者思想的桥梁和渠道。

”作为沟通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桥梁;作为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渠道,译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对原作的忠实是理所当然的。

译者翻译文学作品的目的,首要的并不是进行文学创作,而是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尽力再现原作的内容、思想、语言风格等等,帮助读者从对译文的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但是,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由于译者自身的综合知识、语言能力、文化修养、理解和解述能力等的不同,译者并不可能做到绝对地、完全地忠实于原作,而是在忠实的大前提下,适当加入了自己的创造活动。

对此,西方有谚语解释为:“译者即叛逆者”。

尽管读者最终看到的是翻译的结果,但从翻译过程着手能够更好地研究译者的翻译活动,帮助人们清楚地看到译者在译文中的再创造。

从翻译过程来看,彼得·纽马克认为,翻译包括两个基本程序:一个是理解,可能包括解释;另一个则是表达,可能包括再创造。

(刘重德,2003)他在说明翻译过程时,明确表明了译者“再创造”活动的存在。

而nida 和taber则把翻译过程分为分析、转换、重构和检验四个步骤。

其中,“重构”(restructure)强调的是如何通过重组来保留、重现原作的风格,译出原作的精髓,这当中必然包含了对原文的再创造。

(eugene a.nida and c.r.taber,2006)susan bassnett指出,翻译损失的问题很早就被人谈论,但其实翻译出的译文也有新获得的东西,它不仅仅是译原文,也是一种创造活动(an invention)。

(bassnett、susan,2005)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尽力忠实原文的内容、思想、风格等,还必然会有自己对原作的“叛逆”,或者说是“再创造”。

文学翻译中更是如此。

相比一般性文字的翻译,文学翻译首先在对原作的理解和分析上就困难得多,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而文学作品语言的丰富、生动、瑰丽也远超一般语言,这也给翻译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此外还有译者的主观翻译目的等因素的袭扰。

因此,文学翻译中要实现翻译目的,译者的叛逆活动还会更多些。

有关研究曾指出,“忠实与叛逆都需要有一个‘度’作为前提条件”。

(陈琪,2009)在文学作品的隐喻翻译中,究竟应该采取更为“忠实”还是更为“叛逆”的翻译方式,翻译的自由度是大还是小,同样需要有个可供衡量的“度”。

笔者以为,这个“度”即为隐喻的相似性。

二自由度小的翻译如前所述,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体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体现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式。

汉语中有“我在山脚”的说法,英语中同样有“i am at the foot of a mountain”的表达;汉语说“轻如鸿毛”,英语则说“as light as a feather”。

可以看到,这些不同语言中所使用的隐喻具有惊人的相似度。

美国心理学家gibbs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用熟悉的概念去理解难以理解的、复杂的、抽象的或不那么确定的概念”。

(陈振东、杨会军,2007)隐喻作为思维现象和思维方式,充分体现了人们如何用熟悉的概念去理解另一个较新、较难概念的认知过程。

因此,隐喻的相似度实质上体现了不同人群对同一较新、较难的事物概念理解的相似程度。

不同人群由于有相似的生理基础、同样的基本生存条件和日常生活体验以及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念,使得他们在不同语言中所运用的隐喻总会具有一定的共性基础,存在出现相似隐喻的可能性。

而各个民族、各种文化间相互交流的不断增多和理解的不断深入,也进一步增大了相似隐喻出现的几率。

因而,人们总是能够发现不同语言中存在着一些很相似的隐喻。

笔者认为,当文学作品中出现了此类相似度很高的隐喻时,译者的翻译自由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

这是因为,在源语中使用的隐喻同样也在目的语中被使用,当目的语人群阅读到与自身所使用的隐喻很相似的表达时,在迁移作用的影响下就能够自然而然地理解其意。

所以,绝大多数时候,译者只需对该隐喻采用直译的方式即可充分表达当中真意,且不会造成误解、产生理解上的困难。

例如,在罗伯特·彭斯的那首脍炙人口的《a red red rose》中,有句诗是“o,my love is like a red,red rose”,这是一个典型的隐喻结构。

从字面上来看,句子是把爱人喻为了一朵红红的玫瑰。

事实上,把爱情与红玫瑰联系起来本是西方的文化传统,但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增多和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如今的国人早已接受了红玫瑰代表爱情的观念。

所以,在该隐喻的翻译中采取直译的翻译方式,不仅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而且不会造成中国读者的误解,是翻译该句的一个基本前提。

但是,究竟直译时要选取什么样的具体表达、应该如何遣词造句,则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由译者自身的语言习惯、文化修养、翻译目的等决定的。

从这个层面上说,这类翻译还是有译者进行“再创造”的空间的,只是自由度更小而已。

王佐良将这句诗直译为“啊,我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而郭沫若则直译为了“吾爱吾爱玫瑰红”。

二者虽然都采用了直译,但要简单地评判这两个译文的优劣是不合适的,因为二位译者所追求的译文风格并不一致。

王佐良的译文读起来更像一首自由体诗,而郭沫若的译文却是要努力追求中国古体诗歌的感觉。

尽管译文风格不同,但都较好地实现了译文应该尽量忠实于原文的基本目的。

显然,因为句子翻译的自由度较小,二者对该句均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式;但就具体所选用的词和句子结构而言,不同译者的选择却有所不同,这正体现了译者的叛逆活动,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再创造。

三自由度大的翻译尽管英语和汉语中的隐喻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但是,两种语言毕竟根植于东西方两块不同的土壤中,存在着不同的审美观念、自然环境、宗教信仰和社会发展历程等等。

因此,英汉两种语言的隐喻中更多地表现出差异性。

当文学作品中出现相似度比较小的隐喻时,译者需要在反复品味、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读者和自己的需要,选择恰当的翻译方式。

一般性语言翻译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如果不同语言的隐喻相似度较小,单纯的直译已经不能满足表达原文真意的要求,则需要采取意译的翻译方式;而且两种语言隐喻的相似度越小,采用意译的可能性就越大。

当英语中出现“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时,对西方文化不了解的人往往觉得其中的“old dog”让人困惑。

其实,这里西方人是用“老狗”指代“老人”。

西方的文化传统将狗视为人类的朋友,视为自己的家庭成员。

因此,用“狗”来指代“人”,并没有贬义,这句话的意思是“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但是,汉语中的“狗”很多时候都是带有贬义的,“狗”经常和一些不好的意思联系在一起,例如:“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狼心狗肺”,等等。

所以,中国人看到这个指代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用来指代“老人”的一个贬义用法,而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汉语中没有与该隐喻相似或相近的用法,译者需进行再创造的活动,根据目的语的使用习惯,将其意译为“老人、老者”等等,才可以为读者正确理解。

但是,笔者认为,与一般性语言翻译不同的是: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当所出现的隐喻的相似性很小或几乎没有的时候,因为目标读者通常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反复品味文学作品的译文,所以在运用什么样的翻译方式问题上,译者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进行译文再创造的空间就更大。

美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其名作《飘》中写到:“at least,he had friends who took him in,whereas i was ishmael”。

在这句中,作者采用了源于《圣经》的典故,即将自己比喻成雷特以亚伯拉罕和其侍女所生的“ishmael”,用以表明自己过去曾经遭遇到的冷落。

对《圣经》文化不了解的读者,是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

如果是一般性文字的翻译,碰到这样的情况绝大多数都会选取意译的方式,以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原文。

但是,文学作品给了译者更大的空间。

对这句话,傅东华的译文是:“至少,他有朋友会收留他,我是走投无路的”;而黄怀仁与朱攸若的译文则是:“至少他有朋友肯收留他,而我却是个以实玛丽”。

(吴华佳,2010)傅东华选用的是完全的意译方式,这样的翻译显然是从有利于中国读者理解的角度考虑,能够让译文显得浅显易懂,既正确传递了原文的内容又符合了汉语的语言习惯,能够广为读者所接受。

黄怀仁与朱攸若选用的是直译的翻译方式,译文理解起来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这样的译文则又勾起了目标读者想理解这个词的好奇心,而且充分保留了原作语言的生动、形象,让读者在读懂作品的同时,又欣赏到了原作的语言风格和创作特色。

对这句话的翻译,针对不同的目标读者,结合自身的翻译理念,不同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式,进行了截然不同的再创造活动。

因为文学翻译给译者的自由度更大,所以两种译文尽管很不同,却都能够较好地实现传递原文意义的目的。

四结语隐喻是文学作品语言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是修辞手段,更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笔者以为,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译者自由度首先取决于隐喻在不同语言中相似度的大小,其次与一般性语言翻译相比,由于读者更愿意去反复品读译作,因而留给译者的翻译自由度总体而言是更大的,进行再创造的空间也更多。

因此对文学隐喻的翻译,译者有更大地进行“再创造”的空间和自由,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可以更灵活地处理,以适应目标读者对译文的要求,实现译文的成功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