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主体性参与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主体性参与](https://img.taocdn.com/s3/m/e192f4dc3186bceb19e8bb67.png)
1工 作 任 务 的 确 定 .
具 有 前 瞻性 的 工 作 任 务 的 确 立 是 获 取 合 适 工 作 结 构课 程 的 源头 。在工 作 情境 中 , 作 任 务 很 多 , 可能 对 工 不 所有 的工 作 任 务 进 行 分 析来 得 到 工 作 结 构 课 程 内容 。 真 正 纳 入 到 工 作 分 析 以 得 到 工 作 结 构 的 有 代 表 性 的 工 作 任
个 阶段 ,以上 分 析也 仅 是 我对 一 线 教 学 经验 的思 考 总结
及 探 索 。 着 社 会 经 济及 科 技发 展 的 需求 , 业 教 育 的课 随 职 程 结 构 、 程 内 容 的 改 革 是 永 恒 的 主 题 , 于 工 作 过 程 的 课 基 工作 结 构课 程 体 系 的研 究 必将 是 职 业 教育 工 作 者 当前 面
搜 集 和处 理 信 息 的能 力 , 取 新 知 识 的能 力 , 析 和 解 获 分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及 交 流 与 合 作 的 能 力 。 ” 弘 扬 学 生 以 以
工 作 任纠 工 作 分析H 课程 结 构J 课 程 内
( ) 取 工作 结 构课 程 体 系的技 术 策略 二 获
务 的完 整 性 。 2工 作 分 析 的 技 术 策 略 . 在 确 定 进 行 工 作 分 析 的 对 象 后 ,要 有 效 开 展 工 作 分
行课 时分 配 , 现课 时分 配 的最 合 理 化 。 实 我从 事 职 业教 育 近2 年 ,经历 了职业 教 育 沉 浮 的各 4
型
,墨
思 想 政 口 里 教 学 与 学 生 主 体 性 参 与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周 招 萍
( 东北 江 中学 , 东 韶 关 广 广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a64d7a2eaaea998fcc220e98.png)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
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
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
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
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解。
例如:在初中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
学生主体性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学生主体性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0b5de4e009581b6bd9eb5e.png)
学生主体性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创新,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面临的困境入手,着重分析学生主体性教学法的理论渊源,学生主体性教学法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教学法;困境;渊源;作用学生主体性教学法是指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面临的困境1.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足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虽然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被忽视。
另外,由于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基本上都是大班上课,人数大约一百人,并且教室的空间很大,造成任课教师课堂提问时,其他同学根本就听不到这个同学的回答,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想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采用他们能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工作。
2.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显示出部分教学内容与当前形势相脱离;加上思想政治课教材多年基本无变化,最多做一些局部性的修改,而且整本书充满深奥的理论,很少辅以最新社会发生的典型突出的案例来解释这些深奥的理论。
所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跟上形势,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教育引导要与时俱进,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具时代性,不断适应社会飞速前进的需求与大学生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
3.教学方法陈旧面对以90后为主力军的大学生,虽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法有了很大改进,但不足之处仍然存在。
浅论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浅论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3f32ab8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9.png)
浅论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中学思政课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品质的重要一课,而学生的主体性的培养则是中学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从认识学生主体性的意义、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具体做法和中学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例证三个方面来探讨浅论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一、认识学生主体性的意义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能够主动获取知识、思考问题、表达观点、承担责任、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主体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锻炼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主体性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中学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学思政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
二、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具体做法1. 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保障。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挑战机会,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表现,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实践教学等,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注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2024年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24年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aaaaec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a.png)
2024年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
这不仅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必然要求。
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一、明确学生主体地位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然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自觉认知和控制能力。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知。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主动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需求,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和进度,积极寻求学习资源和支持的能力。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要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自主思考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观点和见解的能力。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组织讨论、开展辩论等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和评价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五、创设互动教学情境要创设互动教学情境。
互动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具有实际意义的互动教学情境,如角色扮演、模拟演讲等,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实践,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思政课教学活动 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 为一体的活动
![思政课教学活动 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 为一体的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0509239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9.png)
思政课教学活动教师主导性和学生
主体性为一体的活动
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贯穿在课
堂教学的始终,要求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共同组成,形成自己的综合思想。
为了让学生掌握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在制定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规范时,我们必须牢记以下规则:
第一,教师要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的方针,给学生足够的展示机会,让学生在主体性学习中得到自己的满足。
第二,师生要尊重彼此,避免恃强凌弱,维护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
学生间也
要互相尊重,共同学习知识,分享思想,鼓励激发互联互动,培养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兴趣。
第三,师生要牢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学生师德模范互动,熟知理论和价
值观,主题教学要贴近生活,然后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有浓厚的志愿性,并加强社区及家庭教育,弘扬社
会正能量,在实施过程中,要诠释与当代时代发展接轨,最终实现共建共同享受发展成果的中国梦。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课要求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共同参与,配合有效
规范执行,不仅让学生收获思想动力,遵循社会良好的价值观,更能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的互动,有利于形成尊重的教育环境,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根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提升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提升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24524b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a8.png)
教学内容和评价
教学内容理论性强
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内容偏重于理论阐述,缺乏实践 性和应用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 趣和共鸣。
教学评价单一
目前的教学评价方式多以考试为 主,注重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 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主 体性表现。
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和问题
学生主体性缺失
由于教学理念和方式的限制,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缺乏主体意识和参与 意识,表现出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课教学中学生主体 性提升策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 提升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 具体实施措施 • 实施效果及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CATALOGUE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背景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 生主体性缺失现象较为普遍,这制约 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引导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通过提供学习资料、推荐相关网站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独 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倡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堂内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丰富课堂活动
在课堂上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小组讨 论、角色扮演、辩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参与意识。
学生问题意识淡薄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问题意识淡薄,难以发 挥主体性和创造性。
03
CATALOGUE
提升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1 2 3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关注学生 的个性差异和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 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https://img.taocdn.com/s3/m/2527d422915f804d2b16c1f5.png)
作 为 教 学 组 织 者 的 教 师 ,应 主 动把 自 己置 身 于学 生 群 体 之 中 ,尊 重 学 生 的
生可接受的 , 应具有一定 的障碍性、 也 探 究性 , 即最 大 限 度 地 贴 近 学 生 实 际 , 近 贴 现 实 生 活 , 其 是 和 当 前 国 内 、 际 的 重 尤 国 大 问题 相 联 系 ,这 样 可 激 发 学 生积 极 寻 求 解 决 问题 的思 想 方 法 , 除 障 碍 。 排 三 、 教学方 法 , 学生 主动发 展 转变 促进
情感 ,理解和信任学 生 ,对学生充满信
心 。在双 向交 流 中 , 师 要 鼓励 学生 大 胆 教 表 达 自己 的看 法和 体 验 。 对 于学 生 表 现
出来 的 创造 性 思 维 ,如 所 说 答 案 与众 不
同 , 师 要 予 以 尊 重 和 保 护 , 其 是 当 学 教 尤
浅议 分组合 作 学 习
了交 流 的 平 台 。 并 不 是 说 所 有 学 习 内容
过简或过难 的地方设计 小组讨论 ,有 的 老师在 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 的地方安排
小组 交 流 , 果 收 效 甚 微 。为 此教 师要 根 结
总之 ,分组学 习是一种 行之有效的
学 习方 式 ,我 们 只 有 掌 握 了分 组 合作 学 习 的特 点 ,才 能 很 好 地 发 挥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的功 能 , 到 良好 的效 果 。 收
评 价 标 准 ,共 同达 成 教 学 目标 的 ~ 种 教
学 组 织形 式 。
下 面 我 结 合 多年 的教 学 经 验 ,谈 谈
在 课 堂 教 学 中小 组 合 作 学 习存 在 的 问 题 以及 应 对 的 方 合作学 习,而应根据教学 内容 的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eefa0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8.png)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主体性问题的内涵及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自主性不足、思想觉悟不高等方面。
主体性问题的表现形式包括缺乏思想独立性、盲目从众等现象。
而主体性问题的原因则可能源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我们可以加强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以及创设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主体性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加强主体性教育将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培养出更加积极进取的新时代青年。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内涵、影响、表现形式、原因分析、提高、效果、重要性、主体性教育、关键。
1. 引言1.1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政治观、思想观和道德观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积极进取、服务社会的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道德标准,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健康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健康的心灵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1.2 主体性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性问题是一个关键的议题,它关乎到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主体性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体性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主体性即是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过程,自觉接受、主动践行和应用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意识和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与建构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与建构](https://img.taocdn.com/s3/m/90caec3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4.png)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与建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培养学生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参与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的主体性存在一定的缺失。
学生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缺乏对课堂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
教学内容的单一和权威性导致学生缺乏主体性。
由于教材内容的掌握是高考的重要依据,教师往往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对教材知识的传授上,这导致学生只注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而且,教材内容的权威性也限制了学生对知识进行批判和深入探究的可能性,使得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表独立观点的意愿较低。
教学方法的呆板和创新不足也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展。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教师采用的是教师主导的讲授方式,学生起到的角色主要是被动接受者。
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使得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积极性。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和互动讨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很多教师还未真正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学生的缺乏学习策略和思考能力也是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之一。
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学生养成了靠记忆应试的学习习惯,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学习策略。
而且,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和观点时,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容易陷入固有思维的束缚中,将教师的观点作为唯一正确答案。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建构。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注重互动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发表独立观点。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探究,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
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考能力。
学校可以开设学习方法课程,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家长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与建构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与建构](https://img.taocdn.com/s3/m/8f6d8e3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3.png)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与建构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主体性往往存在缺失,这不仅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何重视和建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生主体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表达意见的机会,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式教育,缺少思辨和创新的思维活动;二是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自主性学习和参与课堂讨论的意愿,对于思想政治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不够深入,缺乏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三是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真实情感的表达和自我认知,往往只是机械地学习和背诵知识,缺乏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
这些表现都反映了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主体性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
那么,如何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生主体性的缺失问题,进而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意见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情感和意志的引导,引导学生从内心感悟,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去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世界,培养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管理和研究,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使其更贴近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心理需求。
可以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和讨论式教学方式,使思想政治课堂更加活跃和吸引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学校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开展相关的校园活动和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品德修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https://img.taocdn.com/s3/m/687c13e1172ded630b1cb6c3.png)
变思想政治课呆板 、 生硬 , 学生不感兴趣 的状况 。例如 , 我在讲道德 的实施要 靠人们 自觉 和社 会舆论来 维持 这
一
“ 思想政治学习袋 ” 思想政治学习角”真实记录每个 和“ ,
学生参与思想政治课学 习的成长过程 , 让学生在积极参
概念时 , 了这样 一个故事 : 姓陈 的大爷 与儿 引用 有位
的比喻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 而且还要通过列 举各种各样生动 、 形象 、 准确 的实例 , 力争使教学 内容具
设了合作交流 的空间 , 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 自己的独
立见解 。通过小组 协作 , 激发学生 的主体作用 。 二、 在积极参与中体现学生主体性 教学不单纯是课 堂教学 , 应该设计 丰富多彩 的活动
是主体 , 教师是主导 , 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 是学生简 捷有效地学好 知识 、 发展健康身心的必要 条件 。为 了充
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在教学中针对教学 内容 、 学 生年龄特征 、 个性差异选择适 当的教学方法 。我结合教 材每堂课都给不同爱好 的同学发挥一技之长 的机会 , 有 时让擅长讲故 事的同学结合教材内容给大家编个小品 , 有时让歌唱得好 的给大家唱上一曲。 这些措施有些是引 题开课 , 有些是解决重点难点 , 既发挥 了学生 的特长 , 又
、
在师 生交流 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 堂教学 中教师和学生多沟通勤交流 , 利用多种形 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 生主体性 的发挥 , 学 要在民主 、
平等 的氛 围中出现 , 更要 在科 学 、 和谐 的教学 活动 中进
行 。活动在适 当的时机 引入课堂 , 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
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不仅要尽可能地用形象的语言 、 当 恰
论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的认识
![论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00d0443d89eb172dec63b7f0.png)
论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的认识1 关注自主参与,激发学习能动性在思想政治课认知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但体现在他们能主动、积极地获取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更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勤于思考和组织管理等方面。
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形成自主参与的意识,积极提高自主参与的水平,从而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观能动性。
(1)鼓励知识先学,使学生形成自主参与的意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当讨论案例,拟出时代气息强、学生兴趣浓的相关争议问题,让学生课前做好相关准备,如编撰提纲,逐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强化课堂先学意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2)创设最优情境,使学生焕发自主参与的激情。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搭建参与教学活动的平台,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相关事例,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编排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和演示,让学生进入“角色”、身临“学境”,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2 尊重个体差异,张扬学习个性化当前高中生的个性化特征日趋鲜明,他们显现出强烈的价值实现需求,但同时存在着学习动力缺乏、意志力不强等问题,尤其缺乏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因此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探求学生的个性特征,既要引导学生形成社会所需求的理想道德品质,也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发掘每一个学生内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并把它当作一种有利于教育的资源来开发。
(1)和谐氛围,创造平等的学习机会。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高中生对平等、自由的追求较为强烈,自主意识较强,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双方的互动,实现学生自主人格的形成,切实体现“主体性”。
(2)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个体差异在教学中的作用。
谈思想政治课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谈思想政治课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https://img.taocdn.com/s3/m/e24f0ed47f1922791688e867.png)
现代 教学法要 求从 “ 学 ”出发 ,把教 师 生便可顺理成章 ,得 出正确结论 。 进行必要 的讲授 、示范 、引 导、点拔 ,同学 生阅读 、 观察 、 探究 、 讨论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
着重对 学生的开导 ,启 发学生 的思维 ,引导
长期 以来 ,思想政 治课教学存 在着一种传 统 的事 或不 同程 度 的失 败。人 “ 碰 了钉子 ” ,
的模 式 :教学 以教师讲授 为 中心 ,教 师讲授 做 事不顺利甚 至是遭到 不 同程度 的失败 ,那 求真理”后可 以组织学生讨论 “ 节 约光荣”;
以知识 为 中心 ,讲授知识 又以应付考 试为 中 么人 为什 么还要承受呢 ? 这个 问题 的提 出有 等等 。在讨 论 中充 分发挥学 生的 主体 作用 ,
承 受挫折 、战胜逆境 ”后 ,可 以组 春不再来”,“ 莫等 闲 ,白了少 年头 , 空悲切” 在 政治课堂教 学 中,有 些教师滔 滔不绝 , 口 在学完 “
若 悬河 ,讲得 口焦 唇燥 ,学生却感 到索然 无 织学生 讲 “ 失败 是成功 之母 ” ;在学 完 “ 培 这些名句说 的是要珍惜青 春 ;象 “ 人生逆境 , 味 意志 品质 ,增强适 应环境 能力 ”后 , 十之八九 ”,“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 阴晴圆缺 ” 的教学方 法 ,实 际上是对教 师主导作用 的一 可 以组 织学生讲 “ 我是怎 样管住 自己的”等 说 的是客 观规律 。联 系这些 内容 ,把课 文讲 种误解 。我们重视 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 ,并 等 ,在 演讲 中充 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 用 ,更 得 活泼一些 ,富有趣 味 ,可 以把 学生卷 入到
第 一 ,学生好 动 的实 际。特别是初 中学 利 于加深对理 性概念 的理解 和扩展 。例 如 , 生 ,他 们特别好 动 ,好表 现 自己。教师要为 汉 语 中的许多成语 、谚语 、格言 、诗 词 、名
论思想政治课上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论思想政治课上素质教育的主体性](https://img.taocdn.com/s3/m/36e5bc16227916888486d749.png)
论思想政治课上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主体性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阶段。
只有在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阶段,人才会有独立个性、独到见解和开拓意识的主体性。
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性已成为时代的呼唤,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张课堂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因此素质教育必须在培养与弘扬学生主体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素质教育主体性教学的落实环节1、备课主体性的落实。
传统的备课更多考虑的是所授课程的内容,是以教师为中心,重点是备教法,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学生如何主动地学。
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存储知识的口袋,学生毫无主动性,更无创造性。
教师把备课重点完全放在教材上,把完整的教材体系,抽出条条框框,分割出一个个的知识点,不顾学生的思想实际,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条条。
应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下。
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确立主体教学观念,充分考虑对学生“学”的各个环节的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考虑学生的选择,学习速度,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应根据学生情况由学生确定,教师必要时加以指导。
在教学设计中,应更多地考虑让学生接触下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件,让学生评说、分析等自主支配、主动参与的教学环节,以.激活他们的思维。
在教学设计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突破传统,提出自己的见解。
2、课前预习主体性的落实。
教师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预习要求,并提供不同的方法。
教师的指导应以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为目的,从学习方法上对学生实施影响和帮助,通过制定教学目标和学习指导,使学生有明确的方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其主要步骤:一是使学生初步理清教材的基本知识点;二是复习巩固有关知识,并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三是在预习过程中把不理解的问题勾画出来,以便上课时有重点的理解。
浅论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浅论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eb06cc8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f.png)
浅论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不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而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也从单一的灌输转变为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是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发展,也是考量教师教学水平和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一、对主体性的理解主体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自由地开展自我的主体活动,具有自主选择和自主决策的能力。
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使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活动等方面,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思考、创新实践。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规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应该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意识,不以教师自身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情境化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和探究。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三、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中学思政课教学的课堂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设计、实验、讨论等方式,营造多样化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启发式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学思政课教学应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浅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浅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https://img.taocdn.com/s3/m/36246d0abed5b9f3f90f1c4d.png)
教师是中心, 学生围着教师转 , 了学生的主体性 , 忽视 忽视
了对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 , 理解能力的开发和个性的发 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 , 科技的进步, 特别是随着人们思想观
念 的更新 ,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将会发生巨大的 变化。 课堂上, 教师应从 “ ” 中心 位置“ 退居二线”教师的工 。
语的机会, 并且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模仿、 相互借鉴 , 提高
口头表达能力。
【 童任编辑 闰会学】
法进行改革, 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枯燥说教走向民主教学, 最大限度地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 中来 , 积极主动地 自主学习。教师只有清醒地意识到自己 的角色, 当好一名 “ 导演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 的能动 , 作用。
4 , 复述课文。
0 学 生对阅 。 读的I 勾 容进行复述。 这_活 动可以 提高学生 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应力求降f难度, 氐 以利活动的开 展。
可以 先回答问题i 然后进行复述{ 也可以提供线索≤ 给出提
用来检验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 同时锻炼学生
学生辨别是哪一个问 题的答案。
等方面上来。 要使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充满新的生机和
、
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 , 受着 “ 我们 教师中心论” 的影响, 在教学中,
活力, “ 活、 精 ” 达到 新、 实、 的效果, 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
下面是我们通过阅读教学实验的开展总结出的几种
进行阅读拓展的方式。
l 答语 喷 筏 题
样。 我在讲《 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一课时, 根据家庭保护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722121b866fb84ae45c8d61.png)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贵州省赫章县第一中学蒋华舟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主体服务的。
但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有意无意间转换了身份和主体角色,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忽视了教师是在为学生服务的本质要求。
因此,树立起学生主体地位特别重要,尊重、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一、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的关系要提高学生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
坚持“以服务学生为目的”,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
观念正确了,教学设计合理了,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充满良好的学习环境中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教学活动才会取得实效。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修整自己的认知结构,掌握理解与运用政治理论的本领。
并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等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教师在钻研教材、编写教案、设计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头脑中要有学生,要时刻考虑到这样的教学学生能不能接受?简单地说,就是要带着学生的实际水平去钻研、处理教材,才能在课堂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的用好、用活教材。
二、坚持“思维碰撞”,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时,借用媒体充分地利用脑、眼、手等感觉器官,反复地去体验。
在理解教材、领悟人生意义,才能不断地提学生高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能迅速地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调整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及时设疑,解疑。
在学生紧张又兴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充满情趣,充满活力。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在师生互动中产生思维碰撞,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主体(3篇)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主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78fd0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b.png)
第1篇一、引言思政课作为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实践教学主体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关键,本文将从实践教学主体的内涵、类型、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实践教学主体的内涵实践教学主体是指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承担实践任务、参与实践活动的个体或集体。
实践教学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学生:学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体,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实施者。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 教师团队:教师团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师团队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3. 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场所,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社会实践基地应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实践资源。
4. 企业、事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合作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企业、事业单位应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才培养的重视。
三、实践教学主体的类型1. 个体主体:个体主体是指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以个人为单位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
个体主体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小组主体:小组主体是指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
小组主体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3. 班级主体:班级主体是指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以班级为单位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
班级主体通过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4. 校园主体:校园主体是指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以校园为单位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
校园主体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5. 社会主体:社会主体是指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以社会为单位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
社会主体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思想政治课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学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从而引起了新一轮教学改革浪潮。
而树立新课程理念,如何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
过程,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
1.转变教育概念和教学角色,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建立起民主平等、真诚和谐的新师生关系。
只有民主平等,才能促进学生参与交往;只有学生参与交往,才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其次,要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
在信任的基础上,要舍得放手,学生才可能拥有真正的主体地位。
放手让学生去选择、设计、策划、组织、操作、展示、评价……只有这样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性才能调动起来。
第三、要实现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师要由过去作为知识传授者向以学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的促进者转变。
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上,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四、要以宽容的情感分析评价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也许,学生开始尝试某项活动时是生疏的、笨拙的,如语言表达是不流畅的、组织和表现是稚嫩的、思想政治观点是不成熟的,甚至还可能会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一些过失。
这些都需要教师以宽容的心态、极大的耐心包容学生的不足,并给
予适时的点拨、鼓励和纠偏,将它们看作是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将它们转化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宽容的情感会使学生的自由之树生长得更加健壮。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探求师生互动
,学生是主体。
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参与者。
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授的、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学生从活动中学习和提供结构化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以及在创设的情景活动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转变,实行“多样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
3.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创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课堂是中学政治教师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由之路。
在新课改的课堂下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3.1模拟教学,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情境思维
,让学生亲临“现场”,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要,成为学生自觉阅读和钻研教材的动力,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角
色模拟法,创设课堂“小社会”,可以培养学生的情境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普遍地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应用。
3.2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而且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比如设计一份社会调查的作业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这一调查任务,然后学生间自主做出评价,看能否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活动的数据,是否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存在问题的忧患意识,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
只有让学生参与到过程中去,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3走出课堂,进行体验性教学
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成分,而且应打开校门,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课堂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学生的主动参与,这样的教学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又加强了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既让学生关注了社会生活焦点,又掌握了书本知识,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
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4.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任何的兴趣,被迫的进行学习,会扼杀学习掌握知识的意愿。
”铃木在《让你的孩子更聪明》中也指出:“启发兴趣是最好的动力。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
”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精心安排,在学生当中展开广泛的调查,捕捉他们关注的“兴奋点”,收集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通过辩论赛、社会调查、小论文或设计开放性试题等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我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结合教学实践与教学内容为学生确定了“台独能走多远”、“中学生应不应该远离网吧”、“春运火车、汽车票能否涨价”等热点、现实问题,学生纷纷参与其中,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使学生产生了对学习的内在需要,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从而实现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
5.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想方设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背投、实物投影、多媒体教学等,通过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的目的。
因此,在课堂教学我们应积极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变的作业形式,提供研究性课题,允许学生对问题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标新立异。
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快乐,获得成功,增强其主体参与意识。
,我坚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的完善与发展,随着新课程理念不断被师生所接受和领悟,在广大思想政治教师的共同努力探讨下,必将不断促进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增强,必将不断在探索实
践中完善思想政治课主体参与教学。
:2010-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