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必背考点汇总
教育心理学必背考点汇总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考点1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阶段性与连续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考点2自我意识三种心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考点3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从生理自我(3岁前)到社会自我(3岁以后到少年期基本成熟),再到心理自我(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的过程。
考点4认知方式的差异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
学习理论考点1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
(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的。
(5)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考点2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考点3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考点4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学习动机考点1学习动机与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
考点2学习动机的培养(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考点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 汇总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内容简介:本章考查考生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的掌程度,要求考生具有教育基本理论、义务教育、教育目的、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考生需重点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对于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应重点识记。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高频考点提要:1.教育的涵义;2.教育的属性;3.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高频考点提要: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2.教育学发展历程中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学记》、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洛克、赫尔巴特、杜威、陶行知。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高频考点提要:1.教育的功能;2.教育与人口的关系;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4.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5.教育与精神文化的关系。
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高频考点提要:1.人的身心发展规律;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第五节教育制度高频考点提要:1.教育制度;2.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3.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4.义务教育制度。
第六节教育目的高频考点提要:1.教育目的;2.教育目的的理论;3.我国的教育目的;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七节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高频考点提要:1.中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和特点;2.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第二章中学课程内容简介: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课程的相关知识,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考生需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1、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2、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3、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心理发展: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5、关键期: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6、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5、认知方式(风格):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7、特殊儿童(广义):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既包括智力超常和才能非凡的儿童,也包括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
8、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9、效果律:效果律是桑代克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之一,是指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
10、广义的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1、强化: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12、正强化: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即正强化。
13、负强化: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即负强化。
14、程序教学:斯金纳根据对学习过程的设想,把教材分解成许多小步子(项目),按一定顺序加以排列,通过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呈现,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作出选择反应,然后给予正答案以便核对(及时反馈)。
学习策略名词解释
学习策略名词解释一、什么是学习策略?1、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有目的学习过程中,为了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或解决问题而采取的带有规律性的步骤和方法。
它包括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安排学习时间和组织学习内容等。
2、学习策略能力是指在认知和学习活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元认知、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等。
学习策略能力通常用于指导学习行为、提高学习绩效和成绩,具体来说,学习策略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观察策略。
观察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探究学习材料的性质、形式和意义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包括审视学习材料和考虑学习策略两部分。
学生在运用观察策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观察目标要明确,从材料中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然后将观察目标与材料相匹配。
②做好观察记录。
③把观察结果与已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原有认知结构。
④根据观察的结果进行判断和推理。
⑤加强积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⑥运用观察策略的技巧,培养观察习惯。
3、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采取的策略。
这些策略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更有效地完成小组的学习任务,并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策略,学习策略是学生学习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他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3、练习策略。
练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保持已经形成的学习迁移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它包括重复性练习、变式练习和学习策略的迁移三个方面。
①练习的重复性:指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机会反复练习以巩固学习结果。
②练习的变式性:指当学习者遇到类似的情况或问题时能运用所学的新知识、策略和原理。
③练习的迁移性:指学生将练习中习得的策略用于解决其他类型的问题,或者运用策略解决不同的问题。
4、资源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学习的策略。
学习动机与学习迁移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 (二)学生归因信念的训练 (三)学生自我效能的增强 (四)学生学习中自我价值的维护 (五)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支持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二、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表达明确的期望 (二)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 (三)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四)有效的运用表扬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
(三)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四)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习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 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四、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维度 学习动机 学习行为 学习效果
(一)激发功能 (二)指向功能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
(一)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二)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来分,可以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远景性动机是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 近景性动机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又可分为间接近景性动机与直接近景性动机。
含义: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一)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1. 结果因素是强化。 2. 先行因素: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二)班杜拉认为,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 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四)成败归因理论—韦纳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0学前)一、名词解释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种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2.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儿童学习活动并指向一定学习目的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3.迁移:任何学习是新知识与旧知识经验相互影响的结果,心理学家把这种学习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称为迁移。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学习的普遍规律。
4.社会性:指个体参与与社会生活、与人交往,在他固有的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的那些独特的心理特征。
5.幼儿的创造性:幼儿根据一定的目的或意愿,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产生出具有个人价值和劳动产品的心理品质。
6.性别化:指在特定文化中,儿童获得适合于某一性别的价值观动机和行为的过程。
7.性别角色:指特定的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
8.群体社会化理论:哈里斯认为,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特征没有长期影响,对儿童有明显长远的影响的是他们与同伴共享的环境。
9.幼儿的学习:是幼儿因经验而引起的思维、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等持久而深刻的变化。
10.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是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自弃性儿童具有习得性无助的行为倾向。
表现为社交习得性无助于学业习得性无助。
11.自尊:是具有保护自我人格完整和尊严的主动心理防御功能。
12.自尊感:是由个人对自己评价及个人认为自己会被他人接受或拒绝而产生的感觉。
13.自我:是一个由多成分构成的自我动力系统。
自我动机包括自我验证和自我增强。
14.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是指教师对其工作与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总体的感受与看法。
二、问答题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幼儿教育心理学不仅要探讨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而且要回答教师如何开展教育,以及影响幼儿学习的教师因素,教师在幼儿学习中的重要角色等问题。
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整理一、名解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有效促进的机制和规律的心理科学2、学习动机的迁移:是指把其他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来,或把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动机转移到另一学科的学习中去。
3、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它能够根据学习情境的各种变量、变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对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进行调控。
4、过度学习:是指在“记得”、“学会”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学习的时间,以便对学习材料的掌握达到更高的程度。
5、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意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的监视、控制和调节。
6、样例:是一套通向问题解决的解题程序,其中蕴含着“条件-行动”的产生式。
7、样例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学习或阅读样例,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条件,根据条件采取行动,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产生式系统。
8、任务分析策略:所谓任务分析策略就是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为了教学目标取得期望的结果,需要对学生习得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详加分析,为学习顺序的安排和教学条件的创设提供心理学依据。
9、先行组织者策略:指的是学习新知识材料时呈现一种起组织作用的、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材料,把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组织要学习的材料。
10、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1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就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是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的具体、真实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习者(这里主要指教师)对其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与讲授法相对立。
12、学习风格:又译为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
小学教育心理学项目九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迁移教学教案
4.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等而勤奋学习。
(二)培养和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3.正确运用竞赛与评比
4.正确的评价和适应的表扬与批评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利用原有兴趣和动机的迁移
任务三:学习迁移
言语联结学习:指形成一系列的言语单位的联结,即言语连锁化
辨别学习:指学习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
概念学习: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相当于命题的学习。
解决问题学习: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目的。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光。----{中}刘向”引出主题。
二、进入课程内容
任务一:学习概述
一、学习
(一)广义
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二)小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
1.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
2.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2.按结果分类
言语信息:有关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定义以及特征等方面的事实性信息的学习。
智慧技能: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以处理外界的符号和信息。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解决问题)等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支配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的学习。
动作技能:通过人的一般活动而习得的一套熟练的动作系统。如写字技能、体操技能等。
3.学习任务是明确的和特定的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基础1. 教育的定义与功能- 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个性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2. 教育目的-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和品德。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
3. 教育原则-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
-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学习。
- 循序渐进:按照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水平逐步推进教学。
二、心理学基础1. 学习心理- 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 学习策略: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采取的方法和技巧。
- 学习迁移:已学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
2. 发展心理- 认知发展:个体认知能力的成长过程。
- 情感与人格发展:个体情感和性格的形成与变化。
3. 评价与测量- 学生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和行为表现的评价。
- 心理测量:运用科学方法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评估。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学设计-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
- 教学内容组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和结构。
- 教学媒体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辅助工具。
2. 教学实施- 课堂管理:维护课堂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
- 反馈与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及时反馈和评价。
3. 教学反思- 教学经验总结:对教学实践的回顾和总结。
- 问题诊断与解决:识别教学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 持续改进: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课程与教材1. 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明确课程所要达成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目标。
- 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 课程结构: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顺序和组织形式。
2. 教材分析与运用- 教材结构:分析教材的编排逻辑和体系结构。
- 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核心知识点。
- 教材活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
五、教育评价1. 评价类型- 形成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持续性评价。
学习迁移实验报告结果
1. 探究学习迁移现象在实验中的表现。
2. 分析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学习迁移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产生的影响。
学习迁移现象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学习任务之间的关联性来体现。
实验主要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实验组在后续学习任务中的表现,以分析学习迁移现象。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2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
2. 实验材料:选择两个难度相当的学习任务,任务A和任务B。
3. 实验步骤:(1)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任务A的学习,每组学习时间为30分钟。
(2)学习任务A结束后,立即进行任务B的学习,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任务B 中的表现。
(3)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任务B中的正确率、反应时间和错误次数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组在任务B中的表现优于对照组,正确率、反应时间和错误次数均低于对照组。
2. 实验结果显示,学习迁移现象在实验中得到了体现。
实验组在任务A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迁移,提高了任务B的学习效果。
3.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相似性:任务A和任务B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学习迁移效果越好。
(2)学习策略:实验组采用更有效的学习策略,如主动回忆、归纳总结等,提高了学习迁移效果。
(3)学习动机:实验组具有较高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习迁移的发生。
1. 学习迁移现象在实验中得到了体现,实验组在任务B中的表现优于对照组。
2.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包括相似性、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等。
3. 为提高学习效率,应注重学习迁移现象,选择合适的任务进行学习,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并保持较高的学习动机。
六、实验讨论1. 实验结果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验证了学习迁移现象的存在。
2. 实验结果表明,相似性、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
3.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习迁移现象,合理设计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习的动机与迁移
38
习得性无助的矫正
第一,充分理解习得性的成分。 第二,帮助学生发现根本的信仰,以及引起 他们自我挫折不足的歪曲知觉。 第三,教给学生改变、驳斥歪曲信仰的方法, 减少不足。
39
学习动机的激发
设置合理目标 反馈与评价 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运用奖罚 竞争与合作 增强自我效能感 进行归因训练
在奥苏贝尔看来,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 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所产生,不受学习者原 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这也就是说,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 移,而学习者原有认知构的特征则始终是影 响新的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
52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贝尔认为,下面三个变量对学习迁移会 产生直接的影响。第一个变量涉及学习者原 有知识的内容特征。第二个变量涉及学生个 人知识的组织特征。即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 间的异同。第三个变量是它的巩固性。原有 认知结构越巩固,越有助于促进新学习。
40
学习动机的综合辅导策略
激发认知兴趣 促升自我效能 建立合理目标 适当运用奖赏 培养积极归因
41
学习迁移的一般概念
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 产生的影响。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 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同时,所谓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 消极影响。
26
成就动机理论
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①对中等难度的任务 有挑战性,并全力以赴地获取成功;②对达 到的目的明确,并抱有成功的期望;③精力 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④选择工 作伙伴以高能力为条件,而不是以交往的亲 疏关系为前提。
27
成就动机模型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及促进迁移的策略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及促进迁移的策略学习迁移是指将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应用于新的学习环境或问题中的能力。
在学习迁移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因素影响着个体的迁移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及促进迁移的策略。
1.先前知识和技能:个体已有的先前知识和技能对于学习迁移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先前知识和技能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有关联,那么迁移将较为顺利。
相反,如果两者之间的关系较弱,个体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迁移。
2.学习任务的特征:学习任务的特征,如复杂度、抽象度、具体度等,也会影响学习迁移。
如果学习任务过于抽象或复杂,个体可能很难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其上。
相反,如果学习任务过于具体,个体可能会难以将其推广到其他领域。
策略:逐渐增加学习任务的复杂度和抽象度,以便个体能够发展一种灵活的、泛化的思维,能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各种情境下。
3.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于学习迁移的影响不可忽视。
如果学习环境与新的学习任务相似,个体将更容易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
相反,如果学习环境与新任务相差较大,个体就需要更多的调整和适应。
策略:提供与新任务相似的学习环境,例如实际应用场景的模拟或实践,以帮助个体在新环境中快速适应并实现迁移。
4.动机和情感:个体的动机和情感状态也会影响学习迁移。
如果个体对学习任务有兴趣并有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迁移的可能性会增加。
相反,如果个体缺乏动机或对学习任务持消极情绪,迁移的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策略:激发个体的学习动机,例如提供有趣的学习材料、与其兴趣相关的学习任务,以及鼓励和赞扬个体的努力和成果,以促进学习迁移的实现。
5.社会支持和合作:社会支持和合作对于学习迁移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个体可以共享和交流知识和经验,从而加深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策略:鼓励学习者进行合作学习,例如组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等,以便个体能够相互促进、互相学习。
总之,学习迁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重点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相互作用获得教学信息,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3。
客观性原则:就是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按它们的本来面貌加以考察,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研究,必须实事求是.4。
教育性原则:是指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
5。
行动研究法: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6.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7。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心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8.关键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是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机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9。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10.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1。
认知风格: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即个体在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12.场依存与场独立:场依存型是指当个体面对某一问题时,较多或完全依赖该问题空间中的线索,从这些线索中搜索信息。
场独立型是指当个体面对某一问题时,根据自身内部的参照来搜索信息,作出判断,不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扰。
学习迁移理论及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学习迁移理论及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学习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也叫训练迁移,是学习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
现代教学活动,强调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研究能力的培养。
造就创新型、特色型人才,所以,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迁移问题的研究。
目前,教育界流行着“为迁移而教”的口号,我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研究影响迁移的条件,又要以此为根据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锐意进取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迁移效果显现和综合能力提高。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习迁移理论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深远实践意义。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及作用学习迁移问题是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它存在于人的各种学习、工作和生活活动之中。
我国古代学者没有明确提出“学习迁移”的概念,但却是最早发现了迁移现象,并自觉运用于教学和学习实践。
如“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等等。
西方关于学习迁移理论的研究有两百年的历史了,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有代表性的是桑代克的相同因素说。
他指出:“只有当两种官能有相同因素(包括目的、观点、方法的观念、一般原则观念和态度观念)时,一种官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种官能”。
他还应用相似变化和相反变化进一步阐发他的迁移理论。
这说明桑代克的迁移理论实现是有条件的,并且只有在外力和自觉的作用下,学习迁移才能顺利实现。
著名的迁移观点还有贾德的概括化(类化)迁移理论。
他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那么从一个情况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是可以完成的。
还有些学者认为顿悟关系是获得迁移的一般训练的真正手段。
以上三种迁移理论对人们知识、技能、态度等迁移都有一定的作用。
从实际教学过程看,习得的知识技能的相同因素是迁移的客观条件。
但迁移或干扰之所以产生,在主观上又决定于人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
可见,国内外关于学习迁移理论的研究,对于今天进一步探讨学习迁移问题仍有指导意义。
孩子学习动机的激发与调适
孩子学习动机的激发与调适学习动机是孩子取得学习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
因此,了解如何激发和调适孩子的学习动机对于促进孩子的学业成长至关重要。
一、理解学习动机的本质学习动机是孩子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它源自于孩子的需求、兴趣和目标,能够推动孩子积极地投入学习过程。
激发和调适学习动机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1. 营造积极学习环境孩子的学习动机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重要的学习环境,家长和教师应该共同创造一个鼓励、支持和激励孩子学习的氛围。
2. 培养合理的学习目标清晰和具体的学习目标能够帮助孩子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机。
家长和教师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通过适当的奖励和鼓励来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欲望。
3. 注重发展孩子的兴趣孩子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来调动孩子的兴趣,例如游戏化学习、实践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
4.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肯定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肯定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奖励和认可来鼓励孩子的学习成果,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三、调适学习动机的策略1. 管理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学习动机负面情绪,会阻碍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因材施教和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来帮助孩子缓解学习焦虑,提高学习动力。
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激发和调适学习动机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师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 探索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学习动机都是独特的,家长和教师需要关注并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喜好和潜力,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学习支持和指导,从而更好地调适孩子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对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的影响
心理学对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的影响学习是每个人成长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对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的影响,并分析其对个体学习成效和学习体验的重要性。
一、学习策略的影响学习策略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技巧和管理策略。
心理学通过研究不同的学习策略,发现了对学习成效有积极影响的策略,并提出了有效的指导原则。
首先,心理学研究表明,主动参与式学习策略对学习成效具有积极的影响。
这种策略通过引导个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分组讨论、实验操作、角色扮演等参与式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学习,提高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其次,深层处理策略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也被心理学研究所证实。
深层处理强调对学习材料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思考,而非简单的表面记忆。
采取深层处理策略可以帮助个体建立更为牢固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的持久性和可迁移性。
例如,通过与已有知识的联系、自主总结和问题解决等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另外,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也对学习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心理学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个体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促进信息的加工和储存。
而学习过程中常见的负面情绪如焦虑和压力则会干扰个体的学习效果。
因此,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如放松训练、正向反馈等对学习成效具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学习策略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学习策略,个体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动机的影响学习动机是个体在学习中的驱动力和动力源泉。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果和学习体验密切相关,对个体的学习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是学习动机研究的两个重要维度。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出于兴趣和满足感而从事学习活动,而外在动机则是受到外部奖励或压力的驱动。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调动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调动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调动的方法和策略,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一、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1.1 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建立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在这种关系下,学生会感到舒适和安全,从而更愿意去参与学习。
1.2 提供有意义的学习任务教师应设计有意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感到乐趣和成就感。
学生在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时,会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1.3 清晰的目标设定教师应当给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告诉学生为什么需要达到这些目标。
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目标和目的后,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中。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调动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几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2.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实验等,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参与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2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设计学习内容和方式。
这样学生会感到自己的学习被重视,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2.3 鼓励创新和探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探索,提供展示和分享成果的机会。
学生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会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三、提供即时反馈和奖励提供即时反馈和适当的奖励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动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3.1 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表扬学生对学习的努力和成果。
这样学生会感到被认可和重视,进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贰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学习策略1.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2.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3.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第二节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概述(一)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行为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的产生依赖于学习需要和诱因两大因素。
学习需要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一种缺失、不平衡力求获得满足的内部状态,诱因是指能够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二)学习动机的种类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把学习动机分成不同的类型。
根据动机起作用的时间长短,可把学习动机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根据动机的关注范围,可以分为普遍型学习动机和偏重型学习动机;根据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下的学习动机;根据动机的来源方向,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三)学习动机的功能学习动机在人类学习行为中起着发动、指引和维持的功能,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目标和成效的重要因素。
1.发动功能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目的的内部动力,他是引起活动的直接机制。
当学生对某些知识产生强烈需求和学习动机时,这种动机就会唤醒学生进入学习的情绪状态,引起学习行为。
学习动机还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激活相关背景知识,扩充学习内容和知识贯通,提高学习效率。
2.指引功能动机使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
具有某种动机的学生会给自己设定目标,并使自己的学习行为朝向这些目标。
动机越强烈,人的行动目标也越明确,学生学习的方向性也就越坚定。
3.维持功能学习动机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和意志力。
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提高,同时对于影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热情、勤奋刻苦、坚忍不懈、善于合作等都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
二、学习动机理论(一)强化动机理论强化动机理论是行为主义范式下的动机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动机的产生来自于外部刺激。
人的学习行为取决于相关刺激是否因为强化而建立了稳固的联系。
所谓强化,是指使个体行为频率出现的可能性增加的结果。
强化可以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不必在强化之外去寻求学生学习行为的原因,强化理论足以解释个体行为的原因即动机。
学生产生学习行为倾向即动机,是因为学生先前的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使该行为和某种刺激因为强化而建立牢固的联结,如家长的赞许、老师的表扬、社会的肯定等,因此学生就具有了某种行为倾向。
过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有受到强化的行为或者比受到惩罚的行为更易于重复出现。
如果学生因为学习得到了强化,他就会有继续学习的动机。
相反,一些学生不愿学习,缺乏学习动机,则是因为他们先前的学习行为没有得到强化或是受到惩罚。
(二)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个体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努力获得成功的动机。
成就动机理论是麦克兰德和阿特金森在默瑞的成就需要概念基础上形成的。
阿特金森于1963提出了成就动机模型。
他认为接近成就目标的趋势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成就需要或渴望成功的动机,成功地完成任务的可能性,成功的诱因值,这些成分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即力求成功(避免失败)=需要期待诱因。
成就动机的强度由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方面共同决定,即成就动机=力求成功—避免失败。
阿特金森还进一步区分了成就动机的两种不同倾向:力求成功的需要和避免失败的需要,与此相关的就有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
力求成功者更倾向于追求成功以及由成功带来的积极体验;避免失败者则更倾向于避免失败以及由失败而带来的消极感受。
力求成功者往往将目标定为获得成功,他们会倾向于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
避免失败者会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因为容易的任务可以减少失败的可能性,而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会得到别人和自己的谅解,从而减少挫败感。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不同的同学具有不同的成就动机倾向,有着不同成就动机倾向的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不同行为倾向。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动机类型采取相应措施,如对于力求成功的学生可以安排成功率为50%左右的任务,而对于避免失败的学生则应安排竞争性小的环境,给予他们及时积极的反馈,避免失败感,提高效能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和乐趣。
(三)归因理论归因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的。
海德认为行为的后果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个人因素,即内部因素,包括个人的能力和动机;二是环境因素,即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本身的难易程度和运气。
海德将相应的归因方式称为个人归因和环境归因。
20世纪70年代后,韦纳在海德的基础上对个体的归因进行了更为系统的研究。
韦纳经过研究发现,一般人对行为成功或失败的归因往往归结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他。
韦纳将这六个因素归纳为三个维度:控制点(内部—外部)、稳定性(稳定—不稳定)和可控性(可控—不可控)。
如下表表示:不同的归因会影响个体对未来的期待、情感反应以及成就行为。
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对成功的主观期待。
如果将成功归因于一个稳定的原因,如天赋、能力、任务难度,那么人们就会对未来的成功抱以期待。
而若将失败归因于这些稳定的原因,人们就会推断将来也不可能成功,那么对成功的期待和努力就会减弱。
同理,面对失败,若归因于努力不够或运气不佳等不稳定的因素[L:应是是否可控],人的坚持性就会提高,相反,若归因于天赋差、能力低、任务难等稳定的原因,则信心就会受到打击。
控制点维度决定着个体的情感反应。
一个人的自豪感(羞愧感)会随着成功或失败的归因而发生改变。
成功之后的内归因会提高自豪感,失败之后的内归因则会降低自尊感,而成功或失败之后的外归因却不会如此。
如学生认为成功是靠自己(能力、努力)而非靠外在力量(他人帮助、任务简单)取得的,会体会到更强的自豪感。
可控性维度与许多具有动机意义的情感有关,这些情感包括愤怒、内疚、怜悯和羞耻感等。
如果一个人的成功受阻于其他因素(如噪声、教师的偏见),他就会产生愤怒,而当一个人由于其内在的可控原因而失败或违背契约就会产生内疚感或羞耻感。
(四)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是指个体关于自己能否以及多大程度上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判断及信念。
班杜拉强调自我效能的动机作用,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信念决定了他们的动机水平。
具体表现在人们为目标愿意付出努力及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时间的长短。
班杜拉认为,个体行为受行为预测结果因素和行为先行期望因素两者的影响。
结果因素即强化,包括直接强化(奖励等)、替代性强化(观察他人行为后果)、自我强化(自我目标)。
先期因素即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如果个体因为结果因素而形成较高的先行期待,就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产生行为动机。
班杜拉认为,个体自我效能感的产生来源于四个因素:(1)个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2)替代性经验,之个体通过观察学习间接习得的他人经验;(3)书本知识或他人意见,指经由阅读或与他人交流获得的经验会影响个体效能感的建立;(4)生理和情绪状态,个体过度烦躁、焦虑或生理疲惫、疼痛等都影响个体的效能判断,降低自我效能感。
(五)自我价值感理论自我价值感理论是由美国科学家科文顿提出的。
该理论是在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归因理论而形成的。
该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着眼于“为什么有些学生不愿意学习”的问题,从学习动机的负面来对前人的理论进行补充与发展。
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1.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能力、成功、自我价值感三者形成连锁因果关系:有能力的人容易成功,成功的经验又给人以自我价值感。
多次经历之后,对自我价值感的追求,自然就成了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机。
因此,有些学生在学校努力学习,对学习有着极高的积极性,其内在原因是他渴望通过努力学习,取得学业成功,从而提升他的自我价值感。
2学生倾向于把成功看成能力的显现,而不是努力的结果成功的学生大多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即能力归因),而不承认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即努力归因),因为能力归因更能让人产生自我价值感。
3.当追求成功的需要不能满足时,学生倾向于回避失败,以维持自我价值感。
许多学生在长期追求成功又得不到成功的情况下,要维持自我价值感,同时又不承认能力低下,就只有不努力,用逃避失败来维持自我价值感。
4.学生对能力与努力的归因倾向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变化与转移一般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将能力看得越来越重要,而轻视努力的作用,因此学习动机的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科文顿的自我价值感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一部分学生智力水平较高,但就是不愿意努力学习的原因在于:维持自我价值感,避免因努力但并没有成功而带来的自我价值感的丧失。
(六)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其行为的驱动力量。
他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这七个层次的需要存在一个先后关系,也就是说只有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才会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把这七种需要分成两大类:缺失性需要和成长需要。
前四种为缺失性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因身体或心理上某种缺失而产生的需要,是人们为了维持生活所必须的基本要素,这类需要一旦获得满足,其强度就会降低。
后三种为成长需要,可以引发成长性动机,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发自内心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
满足了这种需要,人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价值感和产生幸福感。
马斯洛认为,真、善、美、正义、快乐等是人类共有的内在本性,而达到人的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达到自我实现。
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了人类具有的各种内在需要是构成动机的基本内容,那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不同层次需要的满足,关注每一层次需要产生的前提(即更低层次的需要),提高需要动机的可能性,并以自我实现为教育的追求,使学生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并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感受自我实现带来的“高峰体验”,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我实现者而获得人格的健全发展。
(七)目标理论学生成就目标可以分为两类:掌握目标与表现目标。
掌握目标是任务卷入的,目标定位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上。
表现目标是自我卷入的,目标定位在好名次和好成绩上。
成就目标定位在掌握目标的学生喜欢选择较难的课程,享受挖掘自身潜能;成就目标定位在表现目标的学生更关注能否取得好分数,因而会选择简单的课题,享受获得他人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