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策略及学习迁移概述
学习策略及学习迁移
学习策略及学习迁移学习策略是指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计划、技巧和方法。
而学习迁移是指将已经学会的知识、技能、概念等应用到新的、相关的情境中。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运用相应的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效果,并且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其他领域中,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下面通过讨论学习策略及学习迁移的相关内容,来进一步了解如何有效学习和应用所学。
首先,学习策略的选择非常重要。
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
比如,在学习概念和知识时,可以采用记忆策略,如制作思维导图、词汇卡片等,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在学习技能时,可以采用分解策略,将复杂的技能分解成具体的步骤,逐步掌握;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采用归纳策略,通过归纳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推导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然后,学习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习迁移不仅能够帮助巩固所学知识,更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实现学习迁移,需要运用一些相关的策略。
首先,通过反思和总结的方式,提取出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概念和思维模式,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其次,通过类比和转化的方式,将已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寻找共性和相似之处;最后,通过实践和应用的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为了促进学习迁移,还可以通过创建情境或者提供相关案例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境和案例,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学习策略和学习迁移是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灵活选择适合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时间和采取高效的学习方法。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学习迁移,通过反思和总结,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中学生学习迁移的有效策略
促进中学生学习迁移的有效策略学习迁移是指学生在一种学习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态度,能够影响到他们在另一种情境中的学习。
对于中学生而言,促进学习迁移不仅有助于他们更高效地掌握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以下是促进中学生学习迁移的几种有效策略:一、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让他们明白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
这可以通过设计综合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等方式实现。
通过建立知识网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
二、鼓励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让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方式实现。
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从而实现学习的迁移。
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习同一知识点。
这可以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使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实现。
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实现知识的迁移。
四、教授学习策略和方法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
这可以通过开设学习策略课程、分享学习经验等方式实现。
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学习的迁移。
五、注重反馈和评估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他们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这可以通过定期测验、开展课堂讨论等方式实现。
通过反馈和评估,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促进学习的迁移。
综上所述,促进中学生学习迁移需要教师在多个方面下功夫,包括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鼓励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教授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及注重反馈和评估等。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的迁移,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学习策略及学习迁移PPT(共86页)
认知策略
•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 中提取
• 包括
–复述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
一、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 在大脑中对信息进行重复的过程。
常见的复述策略:
➢ 复习、过度学习、划线等
5R笔记法
– 记录 – 简化 – 背诵 – 反省 – 复习
(三)提问
• 针对学习材料提出一些促进理解的问题并 努力寻求答案。
• Who、what、Where、How
(四)充分利用背景知识
• 实验:让大学生学习棒球和音乐方面的信息
– 结果发现: • 那些熟悉棒球但不熟悉音乐的学生,棒球方面的信 息学得多一些 • 相反,那些熟悉音乐而不熟悉棒球的学生,音乐方 面的信息学得多一些
(二)图示法
利用组织策略理解英语中的长句
When she came in with the last course – a huge pudding – she tripped on the carpet and the pudding went flying through the air, narrowly missed my aunt, and crashed on the dining table with considerable force.
⑵对任务和目标因素的认识
• 对认知材料的认识 • 对任务性质的认识
⑶对策略因素的认识
• 对策略因素的认 识,即对在完成认知 过程中各种有关策略 知识的认识。
第七章 学习策略与迁移
首都师范大学 公共教育心理学课题组
• 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 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习迁移概述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迁移
• 零迁移:指的是某种学习对后来的学习不产生明显 的影响。
第3页/共33页
1.定势或(心向):
•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 状态。
第19页/共33页
五、认知迁移理论
• (一)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二)认知技能的迁移——产生式迁移理论 • (三)元认知策略的迁移
第20页/共33页
五、认知迁移理论
(一)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1. 皮亚杰强调逻辑结构在学习中的迁移。
fig 2. 布鲁纳强调编码系统对于迁移的作用 (
)。
3. 奥苏伯尔则强调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对于学习迁移的 影响。
度
第27页/共33页
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个人因素
1.智力
智力对迁移的质和量都有重要的作用。
2.年龄
个体处于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学习间迁移产生的 条件和机制有所不同。
3.原有认知 认知结构的准确性、知识经验间联系的丰富性和组
结构
织性都会影响迁移的发生。
4.对学习和 学校的态度
学生学习知识时的态度和心向影响他们把知识应用 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的学习。同时,学生对学校教 师及其他学生的态度影响其学习和学习的迁移。
5.学习的心 向(定势)
具有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状态比 没有这种准备状态更有利于已有知识对新的学习的
迁移。(陆钦斯的实验)
第28页/共33页
陆钦斯的量杯实验结果
被试 水罐容量 所求水量 解决方法 AB C D
教育心理学第5章学习迁移
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代表人物:奥苏伯尔 1、一切有意义学习都包含有迁移; 2、所谓先前的学习不是一组S-R联结,而是按层次组织起来的、与当前任务有关的知识体系; 3、先前学习对新学习影响是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
与清晰性)来实现的。
原来的知识经验1 原来的知识经验2
新知识
原来的知识
新知识
原来的知识经验3
原来的知识经验4
…..
六、产生式迁移理论(J.R.Anderson) ❖ 用来解释基本技能的迁移,基本思想是,先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这两项技能之
间产生式(production)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 什么是产生式(产生式系统)?
▪ 动作技能的内化表征形式,是一系列IF/THEN的规则。 ❖ 安德森和辛格利的文本编辑实验研究
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用基本的和普遍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
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续)
“面积计算原理:面积=底×高 面积可加性”
4、侧向迁移与纵向迁移(加涅)
▪ 侧向迁移(水平迁移):已习得的概念、规则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的情境中的运用。 不需要产生新的概念或原理。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
并运用到特殊情境中去。
❖ 奥弗林:概括不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它与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关系理论
❖ 代表人物 ▪ 苛勒(Kohler)
❖ 强调“顿悟”是迁移的重要因素。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规则自 动产生的,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人迁移的是顿悟, 即两个情境突然被联系起来的意识。
❖ 认为领悟情境中的一切关系,是获得迁移的根本条件。 ❖ 关系理论可看作是对概括理论的一种补充。
第六章 学习迁移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把学习迁移分为横向 迁移和纵向迁移。所谓横向迁移是指先行学 习向在难度上大体属于同一水平的相似而又 不同的后续学习发生的迁移。例如,阅读报 纸时看到在课堂上学习过的新词汇,就属于 横向迁移。数学课上学习了三角方程式后有 效地利用这一公式计算斜面上下滑物体的加 速度,也属于横向迁移。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 ◆ 代表人物:沃尔夫(德) ◆ 主要观点: 1. 个体心理的组成部分是各种官能,如注意力、记
忆力、推理等,这些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训练而 得到发展和加强。如果一种官能在某种学习情境中得
到改造,就可在与该官能有关的所有情境中自动地起
作用,从而表现出迁移的效应。
概括说的教学意义
◆ 概括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与教学方法有密切关 系。 ◆ 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会使教学效 果大为悬殊,迁移的效应也大不相同。
◆ 教学中应该强调基本原理的教学以及使学生获得过
程与方法方面的知识。
四、格式塔关系理论
代表人物 柯勒 观点
同意迁移主要是学习者对两种学习情境进行概括而引 起的,并进一步认为,迁移的产生主要是对学习情 境内部关系的概括,学习者“顿悟”了某个学习情 境中的关系,就可以迁移到另一个有相应关系的学 习情境中去,产生学习迁移。
测1.判断13个长方形面积 (成绩提高)
测2. 判断27各种图形面积 (在前测中出现过)(成 绩持平)
结论:迁移产生的原因是练习课题与迁移课题之间具有共同的要素。
练习任务与测验任务越接近,测验任务的成绩越好。
三、概括说
◆ 代表人物
贾德 ◆ 主要观点 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移产生 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 原理,学习者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 概括说强调了原理、原则的概括对迁移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学习迁移-PPT课件
其迁移的效能,学习与教学才能省时省力。否则 迁移效果小,甚至会阻碍迁移的产生。怎样才能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呢?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其标 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 1、结构化 • 结构化是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 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的各种内在关系, 如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只有结构化的教材, 才能在教学中促进学生重构教材结构,进而构建 合理的心理结构。
7
二、共同要素说
• (一)代表人物: 桑代克、吴伟士 • (二) 主要观点: • 从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
只是由于这两个学习情境存在相同的成分, 迁移是非常具体而有限的。 • “共同元素”实质就是两次学习在刺激反 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
8
三、经验类化理论
• (一)代表人物: 贾德 • (二)主要观点 • 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
上产生的,即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认知结构是迁移的中介变量。 认知结构是通过累积获得的、按一定层次
组织的、适合当前学习任务的知识体系。
13
• 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 • ①可利用性: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
供利用 • ②可辨别性:学习任务与原有观念的可以辨别的
《学习迁移》课件
相同要素说
总结词
强调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似性
详细描述
相同要素说认为,学习迁移的发生是因为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相似性,相似的学习 内容更容易产生迁移。
概括说
总结词
强调对学习内容的概括和归纳
详细描述
概括说认为,学习迁移的关键在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概括和归纳能力,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概括和归纳,可以更好 地实现学习迁移。
THANKS
感谢观看
跨文化学习迁移的挑战与机遇
语言障碍
01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可能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需要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取适当的翻译和解释措施。
文化差异
0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可能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需要尊重和适应不同文化。
全球化机遇
03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文化学习迁移的机会越来越多,有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 路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学 习迁移的效果。
在线学习与学习迁移
在线学习平台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 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迁 移的发展。
虚拟现实与学习迁移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模拟真实情境,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学习迁移的效果。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总结词
强调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
详细描述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优化学生的认知 结构可以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
03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相似性
目标任务与先前学习任务的相 似性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
相似性越高,学习者越容易将 先前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 新情境中,实现学习迁移。
知识的迁移
学习迁移的主要理论
1.形式训练说
最早的学习迁移理论,思想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它认为,迁移是通过官能训练、提高各种能力实现的。主张教学 的重点应放在训练心理官能、提高心理官能的能量上而不是学习 的内容(知识)上。强调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比 较、分类,学会想象、推理和判断,甚至创造。
2.共同要素说
3.创设与应用情景相似的学习策略。 学习情景与日后知识应用情景越相似,越有助于学习 迁移。尤其是技能的迁移。为此,教学中,教师在进行 教学情景设计时,要尽量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似的 情景。模拟教学是这一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 4.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掌握学科结构。 结构化知识有利于迁移。根据知识掌握的同化理论, 一切新知识的掌握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为 了促进迁移,教学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保持较高的可 利用性、可辨别性和清晰性,使其在新知识的学习时, 迅速准确的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旧知识,及时为新知识的 学习提供相对应的固定点,从而充分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的核心内容或主要内容,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
4.关系转化说 5.学习定势说
促进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
主要目的是为教学如何有效促进知识得正迁移提 供科学依据和策略。 1.加强原理教学,促进原理或规则的迁移。 2.重视学习机会,促进学习方法迁移。 3.创设与应用情景相似的学习策略。 4.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掌握学科结构。
1.加强原理教学,促进原理或规则的迁移。 概括原理说表明,两种学习任务间的迁移,主 要是由于共同的原理造成的。为促进原理的迁移, 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原理。为此, 教学应采取下列策略:(1)给与恰当的学习内 容或练习习题,使学生充分掌握并达到快速学习 的程度;(2)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充分理解原理 的基础上,应用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3)在 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和概括学过的知 识,充分掌握运用基本原理的条件、方法,使基 本原理达到最有效的迁移。
第六章 学习的迁移与学习策略分析
第六章学习的迁移与学习策略【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迁移的基本含义与分类、学习迁移的理论、迁移与教学的关系;通过教学,掌握学习策略的含义、特征与分类,掌握各种策略的基本成分及其含义【教学重点】学习迁移理论;学习策略的结构【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提问法【教学时数】6课时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一、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学习迁移具有普遍性,我们常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是典型的学习迁移形式。
各种经验内部及其不同经验之间相互影响,通过迁移,各种经验得以沟通,经验结构得以整合。
二、迁移的种类(一)正迁移与负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
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介于正、负迁移两者之间的一种迁移状态可称为零迁移。
(二)水平迁移与垂壹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划分。
学习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具体讲,是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
(三)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划分。
学习迁移分为普遍迁移和具体迁移。
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四)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划分。
学习迁移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简述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
简述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学习迁移是一种新兴的机器学习方法,它将机器学习的思想和技术用于解决新领域中出现的机器学习问题。
学习迁移是一种利用以前解决其他领域中问题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新领域相关问题的一种机器学习策略。
学习迁移的概念以把现有的学习能力从一个任务中迁移到另一个任务中的概念为基础,其目标是节省训练新任务所需的时间和资源。
学习迁移的理论是建立在机器学习的基础上的,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任务中熟悉的知识迁移到另一个任务中。
具体到机器学习,它可以分成三个关键步骤:学习算法、学习来源和新任务。
学习算法是用来决定如何有效提取以前熟悉的数据和信息的技术方法;学习来源是指以前解决过的问题的领域或环境;而新任务则是将以前的知识运用到新环境中去,解决新的问题。
基于学习迁移的理论,研究者们创建了各种有效的学习迁移算法,来帮助机器快速训练新任务。
最常用的学习迁移算法是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增量学习(Incremental Learning)和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迁移学习是将一个机器学习算法在一个任务中学到的能力转移到另一个任务中,这种算法有助于机器快速掌握新任务;增量学习是增加一小部分数据,但能有效地利用以前的数据来构建新模型;强化学习则是在模拟环境中,通过反复迭代并从负面结果中学习,来学习新任务。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通过参照不同领域的特点,提出了定制的学习迁移算法来应对各种机器学习问题,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例如,孙忠锴和他的团队提出了一种名为“加权迁移学习”的定制学习迁移算法,用来解决智能视觉中的任务,得到了良好的验证。
总的来说,学习迁移是一种新兴的机器学习方法,它将机器学习的思想和技术用于解决新领域中出现的机器学习问题。
它将以前解决过的问题中熟悉的知识迁移到新领域中,以节省训练新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
目前已有许多学习迁移算法,比如迁移学习、增量学习以及强化学习,也有一些定制的学习迁移算法,它们都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各种机器学习任务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心理学—学习迁移、策略
学习迁移、策略学习迁移概念学习迁移也叫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分类正迁移即"助长性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负迁移即“抑制性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零迁移两种学习不发生影响正向迁移先—后逆向迁移后—先水平迁移平移,苹果—香蕉垂直迁移自上而下蔬菜—土豆自下而上土豆—蔬菜一般迁移非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原理、原则、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理、原则、态度的运用具体迁移特殊迁移,同化性迁移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适应性迁移入乡随俗重组性迁移元素不变,重新组合,eat—ate性方向内内内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沃尔夫最早,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相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概括化理论贾德水下击靶实验关系转换说苛勒小鸡觅食实验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产生式理论安德森学习迁移影响因素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注意定势原有认知结构对学习情境的理解学习材料的特点智力和能力教师的指导学习策略的水平促进学习迁移方法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教授学生迁移策略,提高学生迁移意识学习策略概念是指学习者为了调高学习效率或者学习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特征主动性有意识有目的的心理过程有效性所有能够提高效果效率的都是学习策略过程性有关学习过程程序性由规则、技能构成种类认知策略对信息进行加工的策略复述策略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利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及时、分散、过度学习;有意无意识记等……精加工策略理解,将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记忆术(P410)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组织策略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归类策略纲要策略主题纲要法:列提纲符号纲要法采用图解的方式体现知识结构,即作关系图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元认知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视和调控的测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运用碎片时间环境管理策略注意调节自然环境:光线等……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努力管理策略学习求助管理策略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运用学习求助并不是自身能力的缺陷,而是获取知识,增长能力的一种途径,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元认知:1976年,弗拉维尔在《认知发展》中首次提出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心理认知情境材料,智能指导策略水平改编内方评价,教授迁移策略意识。
简述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
简述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方法,它可以把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转换到其他领域中,快速有效地完成任务。
本文将通过介绍学习迁移的概念和理论,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来阐述学习迁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习迁移的概念是指人们可以把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新的情境和任务的能力。
换句话说,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策略,可以使学习者从一个认知情境向另一个认知情境转移知识,从而可以多种不同环境完成任务。
学习迁移的理论有三种,分别是单一和多样性观点,中介理论和结构理论。
单一和多样性观点认为,学习的迁移过程不能被区分为单一的技能,而是基于多样性的概念。
例如,一个学生在数学课上所学习的技能也可以用于其他学科,比如物理课,因为这些知识技能可以被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对学习产生重要的提升作用。
中介理论认为,学习迁移的关键因素是中间变量,也就是说,学习者在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迁移知识时,必须利用某种“中介”来实现迁移,比如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等。
通过这些变量的作用,学习者可以更有效地把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中,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知识。
结构理论认为,学习迁移需要一个有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存在着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
知识结构反映了学习者在一个环境中获得的知识,而经验结构则反映了学习者如何从一个环境中学习知识,以及如何使用这些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因此,只有当这两种结构都得到建立和发展,学习者才能有效地完成迁移学习任务。
学习迁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实际应用。
例如,一个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迁移的策略,把所学的科目的知识运用到新的学科中,以完成新的任务;一个老师可以把课堂上所学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其他新课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一个公司可以借助学习迁移,从一个行业转移到另一个行业,不断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在市场中取得更多的成功。
综上所述,学习迁移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快速、有效地完成任务,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10学习的迁移和策略
10学习的迁移和策略学习的迁移是指个体通过将在一个领域、任务或环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策略,转移到另一个领域、任务或环境中的过程。
学习的迁移对于个体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新的挑战和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和成就水平。
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个体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来帮助自己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学习的迁移可以分为近迁移和远迁移两种类型。
近迁移指的是将一个特定领域或任务中的知识、技能或策略应用到相似领域或任务中;而远迁移则是将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或策略应用到完全不同的领域或任务中。
为了实现学习的迁移,个体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深度理解:在学习新知识或技能时,个体应该注重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逻辑关系,而不是仅仅死记硬背表面知识。
通过深度理解,个体可以更好地将知识迁移至不同的情境中。
2.实践应用:将所学知识或技能在实际操作中反复应用和练习,可以帮助个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实践应用也是促进学习迁移的有效策略。
4.反思总结: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反思总结,找出其中的规律和核心要点,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将其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5.协作互助:通过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和互助交流,可以分享不同领域或任务中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习的迁移和应用。
协作互助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策略之一6.多样性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参与多样的学习活动和体验,可以拓展个体的学习视野和能力,促进不同领域或任务中知识的迁移。
7.激励奖励: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奖励机制,给予个体及时的激励和奖励,可以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和应用。
8.持续反馈:及时收集并分析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将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
9.创新思维:鼓励个体进行创新思考和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和应用。
学习策略及学习迁移
三、学习(xuéxí)迁移的理论
(二)相同元素说 (三)概括化理论 (四)格式(gé shi)塔关系理论 (五)认知结构理论
第四十六页,共53页。
(二)相同(xiānɡ tónɡ)元素说
代表人物:桑代克 理论主旨:只有当两个训练机能之间有相同(xiānɡ tónɡ)的元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外一个 机能的习得。 理论依据:桑代克“知觉形状”实验
第二十页,共53页。
元认知策略(cèlüè)
元认知策略就是个体在元认知过程中使 用的不同方法(fāngfǎ)和技术。
⑴计划策略 ⑵监控策略 ⑶调节策略
第二十一页,共53页。
(1)计划(jìhuà)策略
是指学习者在一项认知(rèn zhī)活动之前, 根据既定的认知(rèn zhī)目标,计划认知 (rèn zhī)程序,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预测 认知(rèn zhī)结果等。 包括: 设置学习目标、 浏览阅读材料、 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
指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学习策略对 所学材料进行高度的深层加工,进而产生 某种新的东西。 生成(shēnɡ chénɡ)性程度高的策略:列提纲、 图解要点等 生成(shēnɡ chénɡ)性程度低的策略:不加区 分的划线、不抓要点的记录等
第三十一页,共53页。
有效监控(jiān kònɡ)原则
指学生应当知道何时何地如何使用某种学 习策略,并能反思和描述(miáo shù)自己对 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
第四十七页,共53页。
桑代克“知觉(zhījué)形状”实 验
实验目的:训练大学生被试对各种形状大小 (dàxiǎo)图形面积的判断能力 实验过程: (1)预试:估计矩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 积,目的是了解被试判断面积的能力; (2)用90个面积不等的平行四边形进行面积判断 训练; (3)第一个测验:判断13个与训练图形相似的长 方形的面积; (4)判断27个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实验结果:训练提高了被试对长方形面积的判断 能力,而没有提高判断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 形面积的能力
了解AI中的迁移学习和迁移学习策略
了解AI中的迁移学习和迁移学习策略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是指将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新的问题上,从而加快学习速度和提升学习性能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
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领域中,迁移学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任务中,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本文将介绍迁移学习的概念、原理以及常用的迁移学习策略。
一、迁移学习的概念和原理迁移学习的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Donald M. Miller提出,他将其定义为先前学习的经验和知识对新学习任务的影响。
在机器学习领域中,迁移学习是指将从一个或多个源域(Source Domain)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一个目标域(Target Domain)上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机器学习任务中,我们通常假设源域和目标域的数据分布和任务是相同的。
然而,在现实中,这个假设往往难以满足。
迁移学习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通过利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关性,将在源域上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目标域上,以提升目标域上任务的性能。
迁移学习的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假设我们已经在一个大规模的图像数据集上训练了一个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图像识别结果。
现在我们需要在一个新的小规模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图像分类任务。
由于新的数据集规模较小,单独训练一个新的深度学习模型可能会导致过拟合。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之前在大规模数据集上训练的模型参数作为初始参数,在新的数据集上进行微调(fine-tuning),从而提升新任务的性能。
二、迁移学习的策略迁移学习的策略可以分为几个方面,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迁移学习策略。
1. 基于模型的迁移学习基于模型的迁移学习是将源域数据的模型应用于目标域的学习过程。
这种策略通常需要借助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数据映射关系,将源域数据中的特征映射到目标域。
学习迁移理论及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学习迁移理论及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学习迁移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克纳(Robert M. Gagne)和杰维斯(Walter W. Wager)于1962年提出的,它指的是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能够在新情境中灵活运用和迁移到新的学习任务中。
迁移理论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课堂内的知识和技能,而迁移则是学习的最终目标。
在教学中,迁移理论的运用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的持久性。
以下是迁移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1.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比如,通过项目制学习或案例分析,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3.提供多样化的练习:通过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类型的练习,如应用题、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中实践和运用所学内容。
5.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度和主动性,有助于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教材、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6.提供反思和复盘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反思和复盘的机会,让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通过反思和复盘,学生可以深化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并促进学习的迁移。
综上所述,学习迁移理论提供了指导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等方式,促进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并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的持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调节策略
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和认知策略使用效果的监察,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充、修正措施,并调 整不合适的认知策略。 主要包括: 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激活相应的学习方法; 根据学习情境的变化,及时调节学习方法的使用; 根据学习的效果,客观地评价学习活动和学习方 法的适用性。
3、资源管理策略
学生对可用的学习环境和资源进行合理管 理的策略 包括: 时间管理策略、 学业求助策略、 努力管理策略、 学习环境管理策略等。
(1)时间管理策略
统筹安排时间 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 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2)学业求助策略
学业求助策略是指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 遇到困难时,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 什么时候求助? 向谁求助?
有效监控原则
指学生应当知道何时何地如何使用某种学 习策略,并能反思和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 的运用过程。
个人效能感原则
指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机会,使其感觉到策 略使用的有效性以及自己使用策略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方法
1、适当地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
具体的学习方法是构成学习策略的基础 基本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两类: (1) 与各学科学习相关的专用型学习方法 (2) 适用性较广的通用型学习方法
向学生传授基本学习方法的途径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学习方 法,尤其适合于专用型学习方法。
利用专门的学习方法指导课向学生介绍 学习方法,尤其是通用型学习方法。
2、给学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 会和条件
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创设 活动情境,也就是说,教师在备课时应以教 学实际和学生自身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活动, 而不是依教师自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来备课 。
(2)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 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信息进行精细加 工,以揭示其深层含义的策略。
1))记忆术
位置记忆法 谐音联想法 缩简和口诀法 形象联想法
2))做笔记
麦克沃特(1992)认为做笔记有 以下步骤:
(1)在笔记的每页左边或右边留 出大约三分之一的空白;
(2)做完笔记后,在空白处用词 和句子简要总结笔记,也可以写 一些问题等。
➢ 常见的复述策略:复习、过度学习、
划线等
复习
✓ 及时复习 ✓ 分散与集中复习 ✓ 排除干扰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首位和近位效应
✓ 多种感官参与 ✓ 复习形式多样化 ✓ 自问自答或尝试背诵 ✓ 实施——在实践中学习
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到何种程度最佳? 20% ? 50% ? 100%?
划线
圈出不知道的词 标明定义 标明例子 列出观点、原因或事件序号 在重要的段落前面标加重号 在混乱的章节前划上问号 给自己作注释 标出可能的测验项目 画箭头表明关系 注上评论,记下不同点节 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
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 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的有 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能及调控方式。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一)丹塞雷的分类(Danseresu,1985)
(二)科比的分类(Kirby,1984) 微观策略 宏观策略
5))联系实际生活
在学校学习的很多知识只适用于人为的情 境,知识的可利用性较低——惰性知识 在学习中要联系实际生活,知道如何及何 时使用这些知识,加深理解,提高知识的 可利用性。
(3)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间、新旧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的策略。 包括列提纲、 图示法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能对学生的各种表 现进行灵活处理,设法为学生提供使用学习 方法的机会。
3、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
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是优化学习策略 的关键。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训练学生对 学习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具体方法 就是教会学生自我反省。
第二节 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概述 二、学习迁移的理论 三、迁移与教学 四、学习迁移的终极目的:为迁移而学
三、学习策略的训练
争论:学习策略是否可以通过教学 途径提高?
(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特定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 有效监控原则 个人效能感原则
特定性原则
指学习策略要与学习目标、学生的类型相 适宜。
生成性原则
指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学习策略对 所学材料进行高度的深层加工,进而产生 某种新的东西。 生成性程度高的策略:列提纲、图解要点 等 生成性程度低的策略:不加区分的划线、 不抓要点的记录等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三)迈克尔的分类 (Mckeachie et al.,1990)
1、 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从 记忆中提取。 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 略
(1)复述策略
➢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
息,在大脑中对信息进行重复的过程。
(2)监控策略
在认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对认知状况 进行及时评价,对认知活动过程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反 思,正确估计自己所能完成的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 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认知活动、各种策略使用的效 果。 具体包括: 监视注意状况、 考察学习环境的变化、 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等。
1))列提纲
2))图示法
2、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 元认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就是个体在元认知过程 中使用的不同方法和技术。
⑴计划策略 ⑵监控策略 ⑶调节策略
(1)计划策略
是指学习者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根据既 定的认知目标,计划认知程序,选择适当 的学习策略,预测认知结果等。 包括: 设置学习目标、 浏览阅读材料、 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
5R笔记法
记录 简化 背诵 反省 复习
3))提问
针对学习材料提出一些促进理解的问题并 努力寻求答案。 Who、what、Where、How
4))充分利用背景知识
实验:让大学生学习棒球和音乐方面的信息,结 果发现,那些熟悉棒球但不熟悉音乐的学生,棒 球方面的信息学得多一些;相反,那些熟悉音乐 而不熟悉棒球的学生,音乐方面的信息学得多一 些。 背景知识比一般学习能力更能预测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