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林产化工专业2012培养计划

林产化工专业2012培养计划

林产化工专业培养计划专业代码:082003一、专业名称和代码专业名称:林产化工代码:082403二、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业适应性强、一专多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具有树木及森林副特产品的化学组成、性质、化学工程的知识,能从事林产化工领域的生物质能源工程、天然树脂加工、植物香料、木材制浆造纸、木工胶粘剂、精细化工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新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科研、教学、经营和管理的工作。

2、培养要求2.1 德育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为人民服务和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品质,具有艰苦求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遵纪守法。

2.2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林产化学化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外语、林产化学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主要林产品化学加工与生物质能源加工工艺流程、设备设计、新产品研究开发、生产过程控制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有较好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2) 掌握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林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 掌握生物质及林产品化学性质、组成的分析及化学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工程的生产技术;(4) 具有主要林产品化学加工及再加工技术、工艺流程、设备选型、产品质量检测、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5) 熟悉国家对林业、林产化工、生物质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 了解化学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生物化学工程、林产化工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8)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专业适应与竞争能力。

生物化工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化工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化工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生物化工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学习: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基础课
程涵盖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专业课程则着重于生物化工学科的核心
专业知识。

2. 科研实践: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并进行一定的科研实践。

这包括文献阅读、实
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科研活动。

学生可以选择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独
立开展自己的科研项目。

3. 学术报告与论文写作:学生需要定期进行学术报告,并要求写作研究论文。

学术报
告可以是学生自己的研究进展报告或者对相关领域的综述报告。

学生的研究论文应符
合科学规范,能够体现研究成果和创新性。

4. 学术交流与研讨:学生需要参加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

学术交流可以增进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学术交流能力。

5. 学位论文:学生在培养期间需要完成一篇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学生对某一具体课
题的深入研究,要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研价值。

以上是一个一般的生物化工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具体的培养方案可以根据
学校和导师的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目录序言 (4)INTRODUCTION TO GRADUA TE SCHOO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8)第一部分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公共要求 (12)第二部分北京林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15)一、林木遗传育种学科(090701) (15)F OREST T REE G ENETICS A ND B REEDING (15)二、森林培育学科(090702) (20)S ILVICULTURE (20)三、森林保护学科(090703) (27)F OREST P ROTECTION (27)四、森林经理学科(090704) (32)F OREST M ANAGEMENT (32)五、园林植物及观赏园艺学科(090706) (36)O RNAMENT P LANT (36)六、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090707) (41)S OIL A ND W ATER C ONSERV ATION &D EFORESTA TION C OMBA TING (41)七、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090705) (45)C ONSERV ATION AND U TILIZA TION OF W ILD A NIMALS AND P LANTS (45)八、土壤学学科(090301) (50)1S OIL S CIENCE (50)第三部分北京林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56)九、植物学学科(071001) (56)B OTANY (56)十、生态学学科(071012) (61)E COLOGY (61)十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071010) (65)B IOCHEMISTRY AND M OLECULAR B IOLOGY (65)第四部分北京林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70)十二、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081303) (70)U RBAN P LANNING A ND D ESIGN (I NCLUDING L ANDSCAPE P LANNING A NDD ESIGN) (70)十三、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080203) (73)M ACHINERY D ESIGN A ND T HEORY (73)十四、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082902) (76)W OOD S CIENCE A ND T ECHNOLOGY (76)十五、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082903) (80)C HEMICAL P ROCESSING O F F OREST P RODUCTS (80)十六、车辆工程学科(080204) (84)M ACHINERY D ESIGN AND T HEORY (84)十七、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082803) (88)A GRICULTURAL B IO-E NVIRONMENT AND E NERGY E NGINEERING (88)第五部分北京林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91)2十八、林业经济管理学科(120102) (91)F OREST E CONOMIC M ANAGEMENT (91)十九、旅游管理学科(120103) (99)T OUR M ANAGEMENT (99)二十、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120100) (102)M ANAGEMENT S CIENCES AND E NGINEERING (102)二十一、会计学(120101) (107)A CCOUNTING (107)第六部分北京林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 (115)二十二、统计学科(020208) (115)S TA TISTICS (115)附件1: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 (119)附件二: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目录 (125)附件3: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培养方案编制人员名单 (143)3序言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学位条例及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与培养单位自身条件相结合的产物,是学位条例在培养单位的具体实施规则。

林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林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林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林业工程领域(代码:085228)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研究方向1、木材科学与生物材料工程2、家具制造与室内装饰工程3、林产化学加工与纸浆造纸工程4、森林工程5、林业工程企业管理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针对林业工程特点和林业企业需求按工程领域设置,教学内容应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反映当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

其中外语课程的要求是比较熟练地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数学课程的要求是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专业课程应强调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学习与实践。

2、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修的总学分不少于20分,最多25分。

3、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分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公共课要求不少于10学分;专业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位类别代码及名称:0852 工程硕士专业领域代码及名称:085204 材料工程为进一步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根据本类别(领域)全国教指委的相关要求和《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制定本类别(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为生物质材料、包装材料、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等行业和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能在材料设计、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本领域的研究生应达到如下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能积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了解本行业(领域)发展前沿,掌握本行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熟悉本行业(领域)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规范,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够解决本行业(领域)工程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推广和实施、工程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行业(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领域方向1.生物质材料本领域方向是满足生物质材料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各种生物质材料(如木材、秸秆、竹材和其他生物质纤维材料)的性质、加工利用方法、制造工艺、材料性能、材料设计和工艺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2.包装材料与工程本领域方向是满足包装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包装新材料、包装新技术、功能包装材料、生物质包装材料、包装材料再利用、包装装备与新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3.功能材料本领域方向是满足功能材料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合成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纳米功能材料、能源转换材料、功能配合物、天然产物提取分离及应用、树脂基复合材料、生物基复合材料等内容。

林化培养方案

林化培养方案

20林产化工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英文名:Chemical Processing Engineering of Forest Products专业代码:082403学科门类:工学(林业工程类)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林产化学工业和生物质产业发展需要,掌握分析化学、合成化学、化学工程、植物资源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具备从事林产化学加工和生物质化学品技术开发与产品设计能力,同时兼有化工设备与设计、化学分析与检测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可在林产化学加工、化工、生物质利用等相关的生产企业与流通部门、科研机构、商检等部门从事生物质产品的产品开发、生产过程设计与设备选型、质量检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方式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讲座、社团活动等。

采用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不断完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培养机制。

在培养过程中积极推行研究型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依托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1.依托学科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化学、化工。

2.专业核心课程(理论课限5-7门)植物提取原理与工程、林产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学品工艺学、天然产物结构分析技术、有机合成及高分子化学。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实践环节共33学分,包括《化工原理A认识实习与课程设计》;《林化综合实习》,地点:北京大红门油脂化工厂、北京平谷岐黄制药厂、河北保定糠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光华晶科活性炭有限公司;《化工原理实验A》,地点:化工楼实验室;《植物资源化学实验》,地点:本学科实验室;《天然产物结构分析技术实验》,地点森工楼五层和科研楼等;《有机合成及高分子化学实验》,地点:本学科实验室;《林化专业课实验》,地点:本学科实验室;《林化专业课设计》,地点:本学科专业教室;《化工流程与工厂设计CAD课程设计》;《化工流程与工厂设计CAD实验》;《化工设备设计课程设计》;《天然高分子材料与改性实验》及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专业(领域)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化学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侧重于化学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训练和锻炼、创新及创业,包括工程研究、教学、工程开发和工程应用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掌握扎实的化学工程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从事化学工程的教学、技术开发和独立承担化学工程工作的能力。

具体要求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掌握化学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研究开发等能力。

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较为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

二、研究方向(一)化工绿色催化工艺及技术、乙炔绿色转化多相催化技术、燃料油脱硫催化技术、绿色有机均相催化合成技术、烟气催化脱硝脱硫技术(二)能源化工技术、煤及生物质高值绿色利用、化工新型分离技术、新能源储存技术(三)材料化工新技术、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农用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聚合物改性和专用树脂开发、新型绿色建材的研究与应用(四)污染物控制及资源化利用、环境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工业化应用、环境污染物监测与控制技术、工业固废的治理与清洁利用三、学习年限本专业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年,最长不超过年(含休学)。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一)课程要求本领域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补修课程几部分组成,上课方式为全日制课程学习方式,并按照学院当年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执行,在一个学期内完成。

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学分,实践教学不少于学分。

化学工程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书桌上,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声一点点流淌出来。

这个方案,我已经构思了许久,关于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我想用最自然、最流畅的语言,把我的想法一股脑儿地呈现出来。

一、培养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化学工程人才。

这不仅仅意味着要掌握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工程技能,更要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化工领域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项目管理。

二、课程设置1.公共课:政治、英语、数学。

这三门课程是基础,也是必备。

政治课让我们了解国家政策,英语课提升我们的国际视野,数学课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

2.专业基础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这四门课程是化学工程的基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

3.专业核心课:化学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原理、化工设计。

这四门课程让我们掌握化工领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选修课:现代分析技术、绿色化学、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企业管理。

这些课程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在专业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实践环节1.实验课:实验是化学工程的生命线,我们要通过实验课,掌握各种实验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实习:实习让我们走出课堂,走进企业,了解实际生产过程,提升我们的实践能力。

3.科研项目:参与科研项目,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会科学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师资队伍我们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他们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们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为我们提供指导和支持。

五、培养方式1.课堂讲授: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2.小组讨论:我们分成小组,针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企业参观:走进企业,了解实际生产过程,让我们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4.学术交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拓宽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学术素养。

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化学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化学工程学科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具备综合化学工程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基本能力:1. 掌握化学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化学工程问题的能力;2. 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能够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工作;3. 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4. 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较强的跨学科交叉能力。

二、培养时间及学制化学工程硕士培养时间一般为2-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应在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三、培养内容1、学术学科基础课程(1)工程数学与实验设计:介绍数学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内容,以及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化学工程热力学:涵盖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定律、相平衡原理、化学反应热力学等内容。

(3)传质传热学:讲述传质和传热的基本原理、传质和传热设备的设计与应用。

2、专业方向课程(1)化学反应工程:介绍化学反应原理、反应器设计与操作、多相反应工程、催化反应工程等内容。

(2)化学工艺工程:重点讲述化工过程设计、过程控制、化工设备与系统设计及工艺流程优化。

(3)环境化学工程:引导学生学习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等内容,培养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程技术人员。

3、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1)实验课程:开设化工实验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工艺实验、化工设计与实施等。

(2)实习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化工企业的实地考察、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活动,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

(3)科研能力培养:通过科研课题和实验室研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素养。

四、学术论文与答辩学生在培养期间应选定科研方向,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并撰写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学生在学业完毕后,需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

林学学科(0907)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林学学科(0907)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林学学科(0907)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1. 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 业务水平要求掌握本林学学科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研究或技术研究中有新见解。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 学术素养及能力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试验设计方法、试验技术及数据处理手段;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诚实工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技术实验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4. 身心健康具有能够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体魄。

二、学术方向1.林木遗传育种该学科方向针对优质、速生、丰产、高抗人工林发展的需求,以遗传学为基础,研究林木新品种选育和繁殖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林木遗传与变异的基本原理,解析性状形成的遗传与分子基础;(2)研究林木种质资源的评价、利用与管理;(3)研究利用杂交、选择育种、引种等传统方法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分子辅助选择等现代方法培育和繁殖林木新品种;(4)研究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理论和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森林培育学该方向是学科的传统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建设为重点,开展树木生态特性、树种选择、混交林培育、天然更新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研究;(2)以林木良种生产与苗木定向培育为中心,开展种子生物学、良种繁育、苗木质量调控等方面的研究;(3)针对东北地区(重点辽宁地区)森林资源特点,开展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研究;(4)以北方半干旱地区经济林为研究对象,开展种质资源发掘与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林业工程培养方案怎么写

林业工程培养方案怎么写

林业工程培养方案怎么写一、林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目标林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林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能够从事森林资源的开发、管理与保护工作,能够适应林业科技领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的专门人才。

二、林业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1.学生应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林业学科知识,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开展林业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2.学生应具备较强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竞争,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生应具备宽广的知识视野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从事林业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能力。

三、林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1)林业概论(2)森林生态学(3)林木遗传育种(4)森林经营学(5)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6)木材工程学(7)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8)林业气象学(9)森林经济学(10)实习与毕业设计2.选修课程:(1)森林采伐与运输(2)森林土壤学(3)森林病虫害防治(4)林产品加工技术(5)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6)环境保护与林业以上是林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充。

另外,学校还应加强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实地进行实习和调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林业工程专业实习实训方案林业工程专业实习实训方案是学校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而制定的一系列的实习实训项目。

具体方案包括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践、实习实训等环节。

1.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学校鼓励学生利用暑假到森林资源开发企业、林业科研单位、林业规划部门等地进行社会实践,了解行业动态,提高专业素养。

2.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学校应设置一定数量的专业实验课程,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科学研究和实验能力。

化工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化工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化工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化工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和化工基础知识,具备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包括:1. 掌握化学和化工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深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能够进行科学实验、数据分析和科技论文写作;3. 具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担任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4. 具备良好的科学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二、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化工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包括专业课程、研究生公共课程和选修课程。

其中,专业课程包括化学工程原理、化工传递现象、化工反应工程等;研究生公共课程包括科技英语、科学研究方法等;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个人兴趣进行选择。

2. 科研训练化工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方案注重科研训练,通过科研项目和实验室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的设计、实施和成果的论文撰写。

学生还可以参与校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学术交流和合作能力。

3.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化工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

学位论文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提出新的科学观点或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撰写出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文。

4. 实习实践化工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参与实习实践,提升实际工作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在化工企业、科研机构或相关部门进行实习,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实际工作流程。

实习实践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5. 学术交流化工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学生可以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和学术竞赛,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学术交流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与国内外优秀学者进行学术合作。

林产化工专业培养方案

林产化工专业培养方案

林产化工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003专业名称:林产化工Forest Chemical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森林植物资源化学加工、精细化学品加工和生物化学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设计方法,具有从事生产工艺设计、设备选型、新产品研究开发以及生产过程技术改造等基本能力,毕业后能在林产工业、化学工业、日用化工、食品工业和制药等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和商贸部门从事生产、科学研究、设计与开发、工程技术服务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物理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植物化学、化学工程和林业工程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3.掌握林产化学加工、精细化学品加工以及生物化学加工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4.具有研究和开发林产化工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初步能力;5.能独立获取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6.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能力。

三、主干学科及相关学科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林业工程相关学科:生物学四、主干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天然产物化学、化工原理、天然树脂工艺学、树木提取物工艺学、木材热解工艺学、生物化工工艺学等。

五、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实践共45周,其中军训2周,生产劳动4周,两课实践3周,工程训练2周,教学实习10周,课程设计6周,社会实践2周,毕业论文16周。

六、学分分配七、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九、毕业条件毕业额定学分175(课内)+ 8(课外)。

课内:必修课100.5学分;选修课39.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5.0学分。

课外:创新与技能8学分。

取得额定学分,方可准予毕业。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

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本人仅收藏整理如有错误还请自己查证!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2004年7月6日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一、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1.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并愿为化工事业献身的精神3. 掌握本学科领域内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4. 能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5.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二、研究方向01. 木材化学02. 树木提取物化学与工程03. 生物质能源与炭材料04. 制浆造纸化学与工程05. 木材保护与改性06. 林产品精细化学加工07. 林产化工过程与自动化08. 供应链系统工程三、学习期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在职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不超过4年一般课程学习时间累计为1-1.5年论文工作的实际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教学实践或生产实践环节不少于120学时或20个工作日四、培养方式学校应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要求他们认真学习政治理论课积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时事政策学习、形式教育和公益劳动等活动导师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每个硕士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培养计划对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整个培养过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生产时间知识和实验技能采取导师与教研室集体培养的基本方式在指导方式采取以导师为主的小组指导方式硕士研究生以自学为主导师的作用在于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研究生应有适当的体育锻炼时间五、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和课程说明1、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2学分(其中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12学分(对于同等学历和跨学位考的硕士生须补本科生课程两门以上其成绩不占应学32学分的总学分)其中:讲课20学时为1学分实验课30学时为1学分研究生对培养计划内规定的课程如已掌握可申请免修但必须通过考试合格方可取得学分学位课程规定为5-6门选修课由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方向的要求以及研究生原有基础、特长及专业爱好共同商定给研究生留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和选择的灵活性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宽知识面培养适应能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一览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主讲教师备注讲课实验实习讨学位课基础英语52501、2自然辩证法2504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36高等有机化学2401林咏梅有机化合物波谱及色谱分析2401郑德勇木材化学处理原理2402林产品化学加工原理2402林秀兰生物质能源与碳材料240102黄彪有机合成化学240102林咏梅化学反应工程240102陈彦清洁生产理论2402陆继圣天然提取物与生物活性物质240102郑德勇林秀兰高等木材化学2402陈学榕公共选修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601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2402曾钦志专业外语1202黄彪等专业选修课高分子化学2401邓邵平数学物理方法2401402谢拥群仪器分析240202郑德勇制浆化学2402陈学榕催化理论2林秀兰等胶粘剂专论2402林巧佳电镜技术230102尤华明林秀兰木材微生物学2林咏梅造纸化学品的制备与机理2402黄六莲工程热力学2402杨文斌现代分离技术22林秀兰实验数据分析与科技绘图1303黄彪第二外语2403胶体与表面化学240邓邵平江茂生林产资源的生物转化240103林秀兰等生态工业及环境材料原理与应用2403黄彪等精细化学品工艺学240林秀兰等环境科学与技术进展2403廖益强等资源植物学1303林金国综合化学实验2403江茂生林产工业环境保护2403陆继圣林秀兰侯伦灯现代固体表面分析技术2403林巧佳萜类化学2403林秀兰化工过程计算机仿真2403谢拥群化工过程计算机模拟与控制2403陈彦化工分离过程2403陈彦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2403林金国复合材料学2403林巧佳陈礼辉杨文斌宏观经济学2403张春霞投资经济学2303余建辉专题文献综述1203黄彪林秀兰等合计本专业课程学习总学分>30补修课化工原理21廖益强等木材化学4021陈学榕等林产化学品工艺学4021郑德勇等实践教育教学实践(120学时) 2>8社会实践(周) 3学术报告(次) 2读书报告(次) 32.课程说明(1)高等有机化学要求研究生从静态角度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从动态角度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历程掌握影响反应历程的诸多反应物本身的结构和反应条件等主要内容有:共价键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立体化学有机反应中的活性中间体芳香烃饱和碳原子上亲核取代反应芳香环上的亲电和亲核反应碳-碳重键的加成反应碳-杂重键的亲核加成反应消除反应自由基反应分子重排反应周环反应有机光化学反应(2)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及色谱分析要求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波谱技术,掌握主要的波谱分析的方法和技能,熟悉代表类型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和解谱规律,以提高学生实际解谱能力同时要求研究生掌握气相色谱、柱色谱、液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平面色谱、键合色谱、正相色谱、反相色谱、手性色谱等各类色谱的基本理论、特点及其应用波谱分析方面主要内容有:红外光谱在有机结构鉴定中的作用、特点及实验技术;红外光谱中各类常见官能团的特征频率、影响这些特征频率的因素;红外光谱的解析实例;简介拉曼散射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方法,分析分子内部的结构因素及外部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及运用这些知识于有机分子一级、二级结构测定的具体方法;氢谱、碳谱的解析实例有机质谱基本知识,用高、低分辨质谱数据确定分子式或碎片离子化学式的原理和方法、质谱碎裂机制以及各种离子源的原理和特点;质谱的解析紫外和可见光谱,讲解有关电子光谱的基本概念、经验规律和实际应用最后进行五种谱图综合解析的讲解和练习对X-射线衍射法做简要介绍色谱分析方面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理论课内容包括:平面色谱中纸色谱、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薄板的制备方法、点样技术、洗脱剂的筛选、显色剂的选择、定性定量方法柱色谱的装柱技术(包括硅胶柱和凝胶柱)柱色谱固定相类型、固定相的选择依据及各种固定相的适用范围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进样技术、梯度洗脱方法、定性定量方法和依据气相色谱的原理、分析样品特征与色谱柱的选择定性定量方法实验课预计开设三部分内容:气相色谱的简单操作和凝胶、硅胶柱的装填技术、薄层板的制备和点样(3) 木材化学处理原理要求研究生了解木材化学处理的发展动态和方向掌握木材化学处理的基本理论各种化学处理手段的实际应用主要内容:采用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手段对木材进行处理改进木材的性能包括:木材防腐、防虫、防变色处理阻燃处理尺寸稳定处理硬化、塑化、香化、着色处理等(4)林产品化学加工原理研究并掌握以森林主副产物为原料生产各种林产品的反应机理并以此探索各林产品加工与深加工的最佳化学加工方法(5) 生物质能源与炭材料要求研究生掌握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能源的各种方法及原理:包括生物质资源气化、液化、生物转化等及新型炭材料的制备、性能与发展应用趋势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质资源气化原理和方法、液化原理和应用、生物转化原理和应用;炭材料的制备技术与性能的测试技术、炭材料的发展应用趋势(6) 有机合成化学要求研究生掌握如何将各种各样的单元反应组合起来用于特定目标分子的合成掌握多元体系中的合成反应的选择性以及合成路线的合理设计等主要内容有:有机合成的选择性、保护基潜在的官能团不对称合成有机合成设计概论目标分子的考察反合成分析合成原料、砌块和手性源合成计划的考察和选择特殊试剂的作用特殊手段合成:微波、超高压、超低温、超临界、电化学、光化学合成原子经济性反应新型催化技术:配位催化、相转移催化等天然产物合成实例(7)化学反应工程要求研究生掌握化学反应和传递过程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化学反应设备的特性、放大和最优化主要内容:均相反应动力学均相反应装置反应过程的优化非理想流动气-液相反应器气-固相反应动力学气-固相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等(8)清洁生产理论要求研究生了解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涵掌握清洁生产的方法力求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产(9)天然提取物与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天然生物资源提取物的化学组成中各种有效成分的物化性质、结构类型及其生物活性和提取方法并简要介绍生物活性物质在农林业害虫防治上的应用、药用价值的开发及抗氧剂的利用、化妆产品的生产及天然营养、无污染的防腐剂和保健产品的开发利用和前景(10)高等木材化学木素分离与纯化木素的结构研究方法工业木素的结构与改性;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分离半纤维素的结构分析纤维素的结构分析(11) 高分子化学要求研究生掌握高分子化学的基本理论了解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动态和方向具备高分子实验技巧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基本理论问题和进展"其中包括单体和自由基的活性判断、自由基的一些基本反应、自由基微观动力学中的一些反常现象、聚合度分布函数的动力学和几率法推导、新引发体系介绍、电荷转移聚合反应的一些新体系、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2、"离子型聚合反应的一些基本问题和进展"其中包括离子和离子对、离子对的溶剂化作用、在极性和非极性溶剂中的阴离子聚合及活性种的改变阳离子聚合反应中的基团迁移和活性种的变化、Immortal聚合3、"缩合聚合反应的理论与实践"其中包括缩合产物分子量分布的微分方程组法和统计热力学法推导、窄分布线型缩聚物的制备、单体及官能团活性、非等活性官能团缩聚反应、缩聚反应的新发展等4、"共聚合反应中的反应活性和机理问题"其中包括经典的自由基共聚合反应、离子型共聚合反应、共聚合反应中的活性种的转换、接枝反应的新方法5、"开环聚合反应中的一些新现象"其中包括环状单体的种类和活性、开环聚合的特征、环氧化合物的配位聚合、环酰胺开环聚合的特点、环烯烃的易位聚合膨胀聚合6、"基团转移聚合反应"其中包括GTP机理的提出、GTP的特点、GTP的用途、GTP合成嵌段共聚物、GTP和其他机理的转换等要求学生了解各种聚合反应的特点、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掌握各种聚合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能根据各自的科研题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7、"酶聚合和微生物聚合进展"其中包括酶聚合/微生物聚合机理、聚合单体及酶聚合/微生物的种类、酶聚合/微生物聚合的应用、生物合成聚合物介绍(12)胶体与表面化学要求研究生掌握分散体系、表面张力和表面能、分子筛、表面活性物质及胶体化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理论解决科研及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主要研究内容:表面化学概论固体表面的吸附表面活性物质表面电现象与胶体稳定性等(13)林产资源的生物转化主要内容:木材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树木提取物在微生物、酶等的作用下转化成有用化学品的原理、方法研究现状、应用前景(14)现代固体表面分析技术要求研究生了解、掌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光谱(XPS或ESCA)、次级离子质谱(SIMS)及原子间力显微镜(FAM)等现代分析技术手段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熟悉该类高端分析技术在生物质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炭材料、纤维纸张及金属等固体材料表面分析测定中的应用主要内容有:固体表面基本特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装配X-射线检测器)的基本构造、组成及分析原理分析测定及操作要领扫描电子显微镜在固体表面构造、孔径大小及分布、固体材料表面的微细颗粒及元素分布等分析方面的应用X-射线光电子光谱仪(XPS)的基本构造、组成及分析测定原理有机材料基本组成C、N、O等元素在分子构成中的环境及其光电子光谱特征XPS在固体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化学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化学结构变化等测定中的应用次级离子质谱(SIMS)法分析的概要SIMS原理及构造SIMS的测定方法SIMS在生物质等固体材料表面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原子间力显微镜(FAM)的基本构造和原理FAM的分析方法FAM在生物质材料、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及纤维等固体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和表面特征测定等方面的应用(15)化工过程计算机模拟与控制要求研究生掌握化工生产过程控制中应用计算机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算法主要内容:化工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化工过程动态数学模型辩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接口和信号处理控制系统设计等六、实践教育硕士研究生应参加不少于120学时教学工作量的教学实践或20个工作日的实验室建设与生产实践实践环节由导师或教研室负责安排、检查和指导并进行考核写出评语硕士研究生还应参加适量的体力劳动有考核的公益劳动累计为2周硕士研究生还应参加专业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和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使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开阔视野培养开拓和创新精神加强研究生的业务能力七、论文工作论文工作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科学实验(或科研调研、工程设计)、撰写论文等部分学生入学后导师应根据学生的状况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与学生商榷确定研究课题对有独立承担课题能力的学生(主要指在职研究生)可以以学生承担的科研课题作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课题通常情况下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课题应是由导师最终确定研究生在学期间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导师负有指导和经费安排的责任其研究成果原则上属于导师(导师另有授权的除外)文献综述、中期考核、开题报告同时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文献综述由导师负责评阅并给出成绩中期检查由教研室在征得导师同意的情况下组织相关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形式由教研室确定)写出考核意见并评定成绩开题报告应在一定范围内组织相关专家成立审查组进行评议审查经答辩修改并由导师最后确定同意后作为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依据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论文的选题应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结果应有一定的创新表明研究生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际工作量不少于1年论文一般在3万字左右在答辩前研究生应在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上发表一篇以上与研究方向有关的科技论文论文完成后首先由导师对其进行评议确定是否提交答辩同时向学院提交研究生在学期间的总体考核和评价经导师同意后研究生向学院和研究生管理部门提出答辩要求经有关部门同意后由导师提出论文评审人员和答辩委员会的建议名单经学院学位委员会讨论确定最终名单1。

林产化工(生物质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林产化工(生物质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林产化工(生物质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名称:林产化工专业代码:082003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林业工程类二、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化学化工基本理论知识,从事木质生物质资源化学与加工和生物质化学品技术开发研究与应用、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与化学化工、生物质资源与利用等相关的企业与流通领域、科研机商检等部门,从事生物质产品的开发与利用、生产过程设计、设备选型、质量检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工作。

三、业务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本专业所需的有机化学、无机分析化学、化学工程等学科的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主要学习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工程技术,包括植物资源化学、化工原理、有机合成、生物质能源与化学品、仪器分析、林产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学品工艺学、化工设备、工厂设计等基本知识和技能,重点掌握林产化工过程与精细化学品并具有生物质材料与能源等方面的知识;受到产品设计、设备选型和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分析检验的基本训练,具备生物质资源加工、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以及参与相关企业管理的初步能力。

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的基础知识;2、掌握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林业工程学科的原理和基本知识;3、掌握林产化学加工、精细化学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设备设计方法;4、具有研究和开发林产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初步能力;5、具有对林产化工生产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进行科学研究的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8、具有独立工作、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五、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六、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有机合成、天然产物化学与利用、林产化工工艺学、林产精细化学品工艺学、生物质能源与化学品、林产化工实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82903)一、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热爱林产化学加工事业,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3、掌握本学科领域内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研究方向1.提取物化学与利用主要从事以森林植物资源为主,以及自然界各种植物、动物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化学组分物质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和开发。

采用化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与技术,重点研究各种生理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应用现代分析技术检测其生理活性与理化性能,为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2.萜类化学与利用主要从事天然产物中萜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组分分析、化学改性和合成等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

重点研究以松香、松节油以及各种天然精油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转化,分子结构改造,合成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可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化工、环保等领域的精细化学品与功能材料。

3.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与炭材料主要从事生物质热化学过程的热转化化学,热转化的炭化、气化和液化技术及其在制备能源、化学品与材料中的应用,以及生物质原料所制备的各种炭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重点研究活性炭等生物基炭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以及在工业、医药、电子与能源领域中的应用,生物质基生物质催化热转化,高纯化合成气的制备与应用原理与技术,热解油的生产与提质。

4.林产精细化学品主要从事以天然树脂、栲胶、纤维素、木本油脂和天然精油等林产初级产品为原料,采用化学和生物化学加工方法,合成各种可应用于化工、轻工、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助剂和添加剂等精细化学品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研究。

5. 生物基化学品与材料主要从事以天然植物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淀粉等为原料,通过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制备和合成各种化学品与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6. 林产资源生物化学加工主要从事植物纤维资源的生物降解和转化基础理论研究,微生物基因改良、植物纤维原料预处理、生物制品分离纯化等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生物基燃料酒精、蛋白饲料、功能性低聚糖和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制备研究。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全日制科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课程学习为1-1.5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

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或延长1年,在职硕士可延长2年。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和课程说明1、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其中包括2学分实践性环节)。

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12学分(对于同等学历和跨学科报考的硕士生需补本科生课程,其成绩减半登记学分,但不占应学32学分的总学分)。

选修课由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根据培养方向要求、研究生原有基础、特长及专业爱好共同商定。

鼓励研究生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能力。

课时要求:讲课15学时为1学分,实验课20学时为1学分。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可根据课程内容和需要一般原则上可设2或3学分;专业课每门课程原则上设2学分。

课程设置要求:32学分中,学位课程约占57%左右,非学位课程(即选修课)约占43%左右(包括实践环节)。

硕士生课程设置一览表2、课程说明(1)自然辩证法、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2)第一外国语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

(3)高等有机化学要求学生从静态角度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从动态角度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历程,掌握影响反应历程的诸多反应物本身的结构和反应条件等。

主要内容包括:共价键,电子效应与空间效应,立体化学,有机反应中的活性中间体,芳香烃,饱和碳原子上亲核取代反应,芳香环上的亲电和亲核反应,碳—碳重键的加成反应,碳—杂重键的亲核加成反应,消除反应,自由基反应,分子重排反应,周环反应,有机光化学反应等。

(4)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要求了解现代波谱技术,掌握主要的波谱分析的方法和技能,熟悉代表类型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和解谱规律,以提高学生实际解谱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红外光谱在有机结构鉴定中的应用、特点及实验技术;红外光谱中各类常见官能团的特征频率、影响这些特征频率的因素;红外光谱的解析实例;简介拉曼散射光谱的原理与应用。

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方法, 分析分子内部的结构因素及外部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及运用这些知识于有机分子一级、二级结构测定的具体方法;氢谱、碳谱的解析实例。

有机质谱基本知识,用高、低分辨质谱数据确定分子式或碎片离子化学式的原理和方法、质谱碎裂机制以及各种离子源的原理和特点;质谱的解析方法与应用。

紫外和可见光谱,讲解有关电子光谱的基本概念、经验规律和实际应用。

最后进行五种谱图综合解析的讲解和练习。

简要介绍X-射线衍射法的原理与应用。

(5)有机化合物色谱分析要求掌握气相色谱、柱色谱、液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平面色谱、键合色谱、正相色谱、反相色谱、手性色谱等各类色谱的基本理论、特点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

理论课内容包括:平面色谱中纸色谱、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薄层色谱的分离原理、薄板的制备方法、点样技术、洗脱剂的筛选、显色剂的选择、定性定量方法。

柱色谱的装柱技术(包括硅胶柱和凝胶柱),柱色谱固定相类型、固定相的选择依据及各种固定相的适用范围。

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进样技术、梯度洗脱方法、定性定量方法和依据。

气相色谱的原理、分析样品特征与色谱柱的选择,定性定量方法。

实验课拟开设三部分内容:气相色谱的简单操作和凝胶、硅胶柱的装填技术、薄层板的制备和点样。

(6)天然提取物与生物活性物质要求掌握天然提取物的提取原理、方法及各类提取物的应用,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表征、化学修饰以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主要内容包括:天然提取物的研究方法、结构鉴定以及各类天然提取物的应用;国内外对天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以及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和生物合成。

(7)萜类化学与利用要求学生掌握萜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基本化学反应和天然萜类化合物的分离手段和技术。

主要讲授萜类化合物基本概念、分类、性质、结构特点、典型反应与用途等。

松脂中主要单萜类、倍半萜类和二萜类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它们在工业中的应用。

(7)生物质资源热解理论要求掌握生物质热转化化学与技术的原理、方法与技术,以及他们的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质热解、炭化、热解气化和液化等生物质热转化过程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原理与结构;催化热解的基本原理与进展;热解气化与液化的主要技术与设备;合成气的利用与热解油的催化提质等理论、方法与技术。

(9)现代固体表面分析技术要求了解与掌握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光谱(XPS或ESCA)、次级离子质谱(SIMS)及原子间力显微镜(FAM)等现代分析技术手段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熟悉该类高端分析技术在生物质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炭材料、纤维纸张及金属等固体材料表面分析测定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有:固体表面基本特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装配X-射线检测器)的基本构造、组成及分析原理,分析测定及操作要领,扫描电子显微镜在固体表面构造、孔径大小及分布、固体材料表面的微细颗粒及元素分布等分析方面的应用。

X-射线光电子光谱仪(XPS)的基本构造、组成及分析测定原理,有机材料基本组成元素在分子构成中的环境及其光电子光谱特征,XPS在固体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化学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化学结构变化等测定中的应用。

次级离子质谱(SIMS)法分析的概要,SIMS原理及构造,SIMS的测定方法,SIMS在生物质等固体材料表面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原子间力显微镜(FAM)的基本构造和原理,FAM的分析方法,FAM在生物质材料、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及纤维等固体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和表面特征测定等方面的应用。

(10)林产资源的生物转化要求掌握基本生物技术在林产资源开发领域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木材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树木提取物在微生物、酶等的作用下转化成有用化学品的原理、研究现状、应用前景。

(11)生物基炭材料要求掌握生物基炭材料的种类、结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质炭化过程炭结构的演变,生物质炭的基本结构,活性炭的结构与性能,活性炭的制备,生物基炭材料在电子、医药、环保等传统和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基础与技术;先进生物基炭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趋势与进展。

(12)高等高分子化学要求掌握高分子化学的基本理论,了解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动态和方向,具备高分子实验技巧。

主要内容包括: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基本理论问题和进展,离子型聚合反应的一些基本问题和进展,缩合聚合反应的理论与实践,共聚合反应中的反应活性和机理问题,开环聚合反应中的一些新现象,基团转移聚合反应,酶聚合和微生物聚合进展。

(13)现代研究方法要求掌握科学研究过程有关思维方法、信息的搜集与掌握、实验方法和结果展示等所遵循的普遍规律。

主要内容包括:科学研究思维方法,文献的检索与阅读,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分析,研究论文和报告的撰写,国际交流的方法与意义。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以课程学习和论文并重的要求,根据每一个硕士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培养计划。

整个培养过程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基本原则,使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实验技能。

采取导师和教研室(研究室、学科组)集体培养的基本方式,在指导方面可采取导师负责指导或以导师为主的小组指导等方式。

导师的作用在于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硕士生应有适当的体育锻炼时间。

同时要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关心研究生的德、智、体全面健康成长,要求积极主动参加国家政策、国内外形势和公益劳动等学习和活动。

六、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或生产实践、或技术服务、或社会调查,时间不少于40学时或20个工作日,以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辅助导师参加大学生的某个章节教学、辅导、指导实习、实验、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