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掌声》教案设计及反思
《掌声》教案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掌声》,感受主人公小英的成长历程,体会掌声对她的重要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对困难和挫折的应对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掌声》的内容介绍。
2. 分析课文中小英的成长过程,探讨掌声对她产生的影响。
3.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提炼生活哲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掌声对小英成长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生活哲理,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掌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主人公小英的形象。
3. 精讲细读:分析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声对小英成长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从课文中提炼出生活哲理,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5. 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分享、交流。
6.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乐观向上。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掌声”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掌声意义的把握。
2.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协作、沟通交流、问题解决能力。
3. 评价学生的作文,关注其对“掌声”的思考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的联系。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掌声》的文本材料,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副本。
2. 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3. 准备小组讨论的指导问题和评价标准。
掌声教学反思(优秀7篇)
掌声教学反思(优秀7篇)《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壹五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2.通过多元的识字方法,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犹豫、赦免、稚拙”等词语的意思重难点1.会认、会写生字,理解新词意思。
2.通过多元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办法1.用开火车读、抢答、游戏等方法理解词语、熟记生字。
2.用小组赛PK赛的形式识记字形。
教学流程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掌声》和《一节特殊的课》两课文,同学们可以尽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自学生字。
争当记字“小明星”师板书课题二、读文识字,培养能力1.学生默读课文,画己喜欢的词语和生字2.组内交流,互学互助展示词语,理解意思,不懂的词查找词典、字典互考认字,互助组词3.汇报展示,多元认读(1)生汇报字词(师板书)(2)学生齐读,指读,轮读字词并组词,强调多音字字音(3)抢答词语的意思(优者奖星)4.板前检测,认字注音(1)开火车式给读字注音(2)学生5.识记字形,争夺明星(1)学生汇报记字方法(2)评出“记字小明星三、重点指导,关注书写(1)找出易错的字“圈、英、刷”(2)书写时主笔的定位。
(3)学生书写在写字本上四、作业,书写写字书教学反思《掌声》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子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在这掌声的激励下,由原来的忧郁自卑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赞美了同学们的善解人意,也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地关心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爱。
课文是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的,情节感人,描写细致。
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方面:在第一自然段到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不同的语气朗读,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小英的不同性格,并在朗读当中表现出对小英的同情和对小英改变后的开心心情,通过这样的对比读,无疑为后文学生解读“掌声”的魔力和魅力蓄积了更多的精神能量。
《掌声》教案设计及反思
《掌声》教案设计及反思一、设计理念1.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珍惜友情、关爱他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掌声带来的力量,学会尊重、鼓励他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教学难点:学会珍惜友情、关爱他人;感受掌声带来的力量。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内容。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设置情境,引出主人公小红的故事。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感受掌声带来的力量。
5. 朗读训练:分组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6. 写作练习:让学生以主人公小红为原型,创作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故事。
7.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进行自我反思。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故事,体会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描述主人公的情感变化;(3)学会珍惜友情、关爱他人,能够主动鼓励和帮助他人;(4)写作能力有所提高,故事内容充实、富有情感。
2. 评价方法:(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能力等;(2)朗读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情感表达能力;(3)写作评价:评价学生的写作内容、结构、情感表达等方面;(4)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收获。
《掌声》教学设计及教学后反思.doc
《掌声》教学设计及教学后反思杨吉瑞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知道英了前后变化的原因,了解文章的大意。
2、学会联系前后文理解旬子的含义,引导学生抓住英了的动作、神态,揣摩英子当时心理的变化,感受掌声带给英了心灵的震撼,并通过读表现出来。
3、明白两次掌声的含义,并学会在生活屮给别人“鼓掌”。
教学重点:透过文字,揣摩英了的心理,感悟掌声所蕴涵的意味。
教学难点:学会给别人“鼓掌”,并懂得应珍借别人的“掌声”,正确看待问题。
教学设想:一、走近“英子”,引出“掌声”1、课前谈话(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欢迎吗?除了语言,还能用动作表示吗?)2、感知“英子”,前后对比。
(1)出示:“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1学生H读,想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谈感受。
板书:白卑(从“小儿麻痹症、总思默默”等处引导学生了解英了“心理的阴影”,明白她的H卑。
)%1指导学生读好这段话。
(2)出示:“英了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 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1白由读后谈感受。
板书:白信(重点从“游戏说笑、跳舞”等处引导学生感受英子的变化。
)%1指导朗读。
2、质疑,引出“掌声”。
%1两段话,描写同一个人,却让我们有不同的感受,读到这里,大家脑屮是否浮现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1学生提问,教师梳理提炼“是什么让英子有如此大的变化?”二、走进“英子”,聚焦“掌声”1、带着问题,读通课文。
板书:掌声为什么掌声会有如此大的魅力?课文屮儿次写到了掌声?2、细读“掌声”,划出直接描写这两次掌声的语句。
(朗读比赛2——4白然段)3、出示:就在英了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掌声》教案15篇
《掌声》教案15篇《掌声》教案15篇《掌声》教案1(1)能独立认读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犹豫、寂寞、骤然间、经久不息”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残疾学生范小君的坚强勇敢。
能边读边思,大胆提问。
(3)感受“掌声”的魅力,感受同学间纯真的友情。
2.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词义,体会残疾学生范小君的坚强勇敢,感受“掌声”的魅力。
3.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质疑激趣:1.出示课题,齐读2.读课文时,你最想知道什么?(自由提问)说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自学生字词2.学习生字词3.指名分节读,要求:读正确4.读了课文后你知道,是谁为谁而鼓掌?掌声一共响起几次?说明: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生字词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互相交流。
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十分困难,而要“读正确、读通顺”并不十分容易,要求学生在朗读时能够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不加字,不漏字,注意标点的停顿。
同时,在读课文时,应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自由轻读课文,思考:那两次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是怎样的掌声?划出有关语句2、抓住关键词,讨论交流(1)理解词语:骤然间犹豫(2)为什么骤然间会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3)指导朗读第三节1、2、3句。
(4)小君演讲结束后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大家怎样的情意?(5)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小君又是怎样的呢?(6)感情朗读第三节3、那次演讲之后,小君有什么变化?齐读末节4、“寂寞”什么意思?原来的小君有多寂寞?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指名朗读一、二节5、齐读全文说明:抓住关键词语,说说、想想、读读、议议,帮助学生体会小君的勇敢,感受同学间真诚的友情。
同时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2篇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2)《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2)精选2篇(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掌声》这首诗歌,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演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掌声》的音频,让学生听一遍。
2. 学生集体商讨并回答问题:这首诗有哪些特点?你对这首诗的印象是什么?展示与解读:(10分钟)1. 教师将《掌声》的诗歌内容和意义进行解读。
2. 教师提供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
朗读训练:(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读《掌声》,并指导学生注意抑扬顿挫、语调变化等朗读技巧。
2. 学生小组进行练习,相互指导和纠正朗读。
表演与创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创作: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选择适合的表演形式(朗诵、舞蹈、影视等),将《掌声》进行再创作和呈现。
2. 学生进行排练和表演,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
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进行总结:通过学习《掌声》,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反思:这个教学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表演能力是比较有效的。
通过让学生首先听诗歌音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然后再进行解读和朗读训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和掌握朗读技巧。
最后通过表演创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并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掌声》这首诗歌的理解并不深入,他们更多地只是停留在对诗歌表面的把握上,对于诗歌的内涵和情感无法很好地感知和理解。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注重对诗歌内涵的解读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感受。
此外,学生在表演创作方面的展示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创作意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在表演过程中,我也应该更多地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表演效果。
《掌声》教学反思 《掌声》教学反思(优秀4篇)
《掌声》教学反思《掌声》教学反思(优秀4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4篇《掌声》教学反思,希望在《掌声》教学反思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掌声》教学反思篇一《掌声》一文写的是一位原本内心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
这样一篇感人至深的爱的课文给了我们一次出色的爱的教育机会。
让爱的掌声响起在课堂的每个角落。
整堂课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主动积累等学习方法;体会人物心理,懂得且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在学习时,我主要抓住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索,让学生找到描写小英的神态、举动的句子。
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然后创设情境,当学生读到英子犹豫时,我及时设计对话情境:英子,你为什么低头呀?你能说说你的心里话吗?学生这时走入文本,猜想英子是怎样想的“我害怕,别人会歧视我。
”“我到底上去,还是不上去。
”“不上去,才来的新老师老师要批评,上去,大家一定要笑我,怎么办?”此时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感受到英子害怕、犹豫的忧郁的心理。
当英子鼓起勇气一摇一摆地走上去时,我鼓励学生说:“难道我们不该为英子这样的勇敢鼓掌吗?”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但是这一部分也有不足的地方,英子心里活动的3个句子,虽然找出来了,但是我没有即时好好地让学生通过朗读去品味。
特别是“低下头”“犹豫”“眼圈红了”“慢吞吞站起来”还没有好好突出,没能深刻体会英子此时的心态在慢慢发生变化。
这一部分处理太匆忙了,还需多指导学生朗读,为下面学生为何自发地送给英子的掌声做好铺垫。
《掌声》教学反思篇二文章题目是作者反复斟酌才定下来的,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全文内容,下面的千言万语往往从上面的课题就可见端倪。
因此,一课时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大意,切莫忽略了文题的作用。
小学二年级语文《掌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掌声》⼀课⽣动地记叙了⾝患残疾⽽忧郁⾃卑的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起⽣活的勇⽓,从此变得乐观开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的掌声献给别⼈。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掌声》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掌声》原⽂ 上⼩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的同学。
她很⽂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总是最后⼀个离开。
因为她⼩时候⽣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看见她⾛路的姿势。
⼀天,⽼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
轮到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光⼀齐投向了那个⾓落,英⼦⽴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的情况。
英⼦犹豫了⼀会⼉,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摇⼀晃地⾛上了讲台。
就在英⼦刚刚站定的那⼀刻,教师⾥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
在掌声⾥,我们看到,英⼦的泪⽔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的⼀个⼩故事。
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也⼗分动听。
故事讲完了,教室⾥⼜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英⼦向⼤家深深地鞠了⼀躬,然后,在掌声⾥⼀摇⼀晃地⾛下了讲台。
从那以后,英⼦就像变了⼀个⼈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她和同学们⼀起游戏说笑,甚⾄在⼀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年以后,我们上了不同的中学。
英⼦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家的掌声给了我极⼤的⿎励,使我⿎起勇⽓微笑着⾯对⽣活。
”【篇⼆】⼩学⼆年级语⽂《掌声》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2、学会本课⽣字,其中⽥字格上的上⾯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内容,知道⼈与⼈之间都需要关⼼、⿎励。
要主动的关⼼、⿎励别⼈,也要珍惜别⼈的关⼼和⿎励。
《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
《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掌声的来历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掌声的认识,理解掌声背后的意义。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3)激发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勇敢追求梦想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掌声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掌声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掌声声音,引导学生关注掌声。
(2)提问:“掌声通常在什么场合响起?它代表着什么?”(3)学生分享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教师讲解并板书。
3. 合作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掌声的来历和意义。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会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心理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5. 实践拓展:(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2)学生运用所学,进行课后练笔:描述一次自己经历的掌声。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是否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是否掌握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年级上册《掌声》优秀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掌声》优秀教学设计《掌声》是董宝纲写的一篇短文,文章叙述了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女孩英子,由于第一次上台时获得了同学的掌声而逐渐更改抑郁性格的故事。
下面是整理的三班级上册《掌声》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共享一下给您最好的伙伴。
三班级上册《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篇一学前准备1、查找有关小儿麻痹症的资料。
(师生)2、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
(同学)3、制作多媒体课件。
(老师)课时布置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得1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认得生字,正确书写词语。
学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
(老师)2、预习课文。
(同学)教学环节一、谈话交流,导入课文(用时:5分钟)1、同学们平常肯定听过掌声吧!在哪儿听过?你给别人鼓过掌吗?为什么要鼓掌?别人给你鼓过掌吗?当时你心里有什么感受?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同学交流平常听到过的掌声,并谈感受。
2、齐读课题。
1.文中是谁获得了掌声?大家为什么要把掌声送给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初读感悟,识字学词(用时:20分钟)1、同学自读课文,引导同学学习新字新词。
“落”和“调”是多音字,“姿”是平舌音,“势”是翘舌音。
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激励”和“姿态”的书写。
2、请同学们看出示的生字:“掌”“班”“腿”“晃”察看它们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这几个字。
3、老师示范书写。
1.同学听课文后交流看法。
2、同学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交流识字方法,自同学字、新词。
用巧记来记忆“姿、势”。
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忆“烈、述”等字。
3、同学察看出示的生字,交流写字时注意的地方。
4、同学看老师书写。
5、同学本身练习书写。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落下残疾(luòlào)姿态(zīzhī)叙述(shùsù)3、看拼音,写词语。
《掌声》教学反思优秀6篇
《掌声》教学反思优秀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下是编辑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掌声》教学反思优秀6篇,欢迎参考阅读。
《掌声》教学反思篇一这节课我注意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感同身受,才能真正理解英子的内心感受,真正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理解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有效突破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整堂课,以“情”贯穿始终。
一、以形象思维激情。
生动具体的形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这就要求教师将文中感人的信息调动出来,内化成自己充沛的激情,然后酿化成强大的感染力,去感动学生,使学生通过感悟,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感情。
带着这种知识和感情,学生再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这也符合语文新课改的理念。
我利用配乐旁白、学生想象的形式,将一次掌声响起时的情景,再现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情感被充分激发,对掌声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二、以灵活引读唤情。
引读能将情融于读,成为课堂情感升温的有效方法。
引发学生反复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的中心句。
那些情感未被唤醒的学生也逐渐地随着旋律的回转,随之盘旋上升,调整到审美的、优雅的、极富震撼力的状态中。
三、以品味语言煽情。
我抓住关键词“一摇一晃”渲染情感,伴随着感人的音乐,触发学生较敏锐的感官:“英子走下讲台时的“一摇一晃”和刚走上讲台时“一摇一晃”的还一样吗?”这一小小的细节却突显了浓浓的语文味。
人文性和语言的学习同时落到实处。
四、以生活体验冶情。
对英子掌声前后变化的深切感受,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发现,离不开对英子同学美丽心灵的发掘,这个过程是与学生的自身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那一刻’英子的心情怎样?她较需要的是什么?”“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在这掌声中对英子说些什么呢?”“你想怎么称赞英子呢?”……这些发现、发掘的过程,都注重触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情感的升华。
掌声教案设计及反思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案背景掌声是教学中常用的反馈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教案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掌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1)理解掌声在教学中的作用;(2)学会正确运用掌声,提高学习效果;(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掌声的定义和作用(1)掌声的定义:掌声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提问、解答或其他表现给予的口头或肢体反馈。
(2)掌声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团队协作等。
2.2 掌声的正确运用(1)时机:学生在教师提问、解答或其他表现结束后给予掌声。
(2)方式:口头掌声和肢体掌声相结合,以肢体掌声为主。
(3)程度:根据教师的表现,适度给予掌声,避免过于频繁或过于稀疏。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小游戏,引导学生了解掌声的概念和作用。
3.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掌声的正确运用方法和时机,引导学生学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掌声。
3.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掌声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不恰当运用掌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掌声,提高学习效果。
3.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掌声。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和掌声给予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4.2 学生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观点阐述。
4.3 学生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对掌声在教学中作用的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反思5.1 教学内容:反思本节课所教授的内容是否全面、清晰,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掌声。
5.2 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3 教学评价:分析教学评价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小学三年级语文《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掌声》⽣动地记叙了⾝患残疾⽽忧郁⾃卑的⼩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起⽣活的勇⽓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掌声》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三年级语⽂《掌声》教案 第⼀课时 【⽬的要求】初读课⽂,学习⽣字词。
⼀、导⼊揭题 1、我们⿎掌时发出的声⾳叫什么?(板:掌声) 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 3、预习了渴望呢,知道⽂章写谁为谁⿎掌?为什么事⿎掌? ⼆、初读课⽂ 1、师范读。
2、⽣⾃读课后⽣字词。
3、师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班⾥ 愿意 投向 调来 情况 持久 讲述 交谈 珍惜 慢吞吞 困境 残疾 犹豫 骤然 鞠躬 舞蹈 理解: 持久: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捆那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注意。
骤然:突然。
4、读课⽂。
5、指名分节朗读课⽂,概括每个⾃然段的意思 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①写⼩英因患有残疾⽽忧郁、⾃卑。
②⽼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让⼩英上台演讲,⼩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英⿎起了⽣活的勇⽓,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段。
三、书写⽣字 1、师指导写“班”“境”“愿”。
2、⽣习字,师巡视指导。
第⼆课时 【⽬的要求】精读课⽂。
⼀、复习 1、认读词语。
2、说出⽂章各段的内容。
⼆、精读训练 1、揭⽰句⼦: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像变了⼀个⼈似的。
2、⾃由读课⽂,思考: ①“说也奇怪”,你认为奇怪还是不奇怪?为什么? ②“那次”,指的是哪次? ③“像变了⼀个⼈似的”,⼩英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3、讨论: ①(不奇怪。
在⼤家的掌声⿎励下,⼩英不再⾃卑,⿎起了⽣活的勇⽓,并不奇怪。
⽤“说也奇怪”,表达的是⼀种为⼩英的转变感到⾼兴的⼼情。
) ②(略) ③⼩英以前是什么样⼦?默读课⽂,画出有关的语句。
后来呢?练读“像变了⼀个⼈似的……⾛进了舞蹈房”。
《掌声》教学反思优秀9篇
《掌声》教学反思优秀9篇《掌声》教学反思篇一《掌声》这篇课文描述的是残疾小女孩小英透过同学们给她的两次掌声,从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变成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应对生活”。
这篇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谈的叙述后面饱含着一个充沛的情感主题:文章中“掌声”代表着鼓励、尊重,代表着“爱”。
全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英子的神态与动作。
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怎样透过英子的外在动作、语言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学习这一课,我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的:一、前后比较,感受小英的变化。
1、初读课文,想想:小英是一个怎样的人?(胆小、自卑、没有勇气应对现实)你从课文的哪个地方看出来的?“抓重点句: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反复让学生朗读这句话,理解“默默地”、“总是”说明什么?2、但是不久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她变得怎样样了?(活泼、开朗、自信)“说也奇怪,从那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她和同学们一齐交谈、做游戏、排练节目……”)是什么使小英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掌声)二、感悟重点,领会两次“目光”和两次“掌声”的内涵。
课文的2----5自然段写出了小英的变化,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1)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表示掌声语句。
1、抓重点句子:(1)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
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2)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
教学中,对以上两个句子反复指导朗读,对两次“目光”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第一次“目光”包含着关注、期盼,也有少数学生准备看笑话的意思。
而第二次的“目光”中更多地包含着鼓励、支持和信任。
(3)就在小英刚刚站立的那一刻,不知在谁的带动下,教室里骤然响起了掌声。
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4)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掌声教学反思优秀9篇
掌声教学反思优秀9篇《掌声》教学反思篇一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课文《掌声》一课主要叙述了残疾小女孩小英通过同学们给她的两次掌声,从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课文通过小英的变化表现了同学间的鼓励和关爱。
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
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突破:一、引领学生在掌声中走进文本课堂伊始,我便问:“孩子们,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咱们上课,我们怎么表示欢迎呢?”于是我带头鼓掌,孩子们在我的提示下也纷纷鼓掌表示欢迎,在热烈的氛围中我们走进了课堂。
二、整体感知文本,达到情感的共鸣《掌声》是一篇情感体验很丰富的文章,要让学生快速的融入文本,达到角色的互换,去感受文中“英子”的内心世界,从而认识“掌声”的真正内涵,那么就要充分的调动孩子们的情感。
在教学这一环节的过程中,我采用范读的方式,用自己深情并茂的朗读打动学生,并配合以舒缓的音乐。
音乐在其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孩子们的情感一下子达到了共鸣。
我朗读完毕,孩子们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
三、品读领悟,把握文本整堂课以两次掌声为线索,采用对比的教学方式,如原来的英子和后来的英子的对比,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的对比,由浅入深,删繁就简。
通过前后英子变化的对比,孩子提出疑问:“为什么英子会有那么大的变化呢?”引领我们走进课文的重难点,感悟两次掌声,我通过提问:“你觉得英子做出走上讲台的决定容易吗?你从哪些词语里体会到的?”让孩子分小组进行交流,找出“犹豫、慢吞吞、终于”。
于是我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这两句话,他们充分感受到了英子的矛盾心理。
当同学们给予英子鼓励安慰的掌声后,我又问:“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会用掌声告诉英子些什么?”角色交换后,孩子们的回答精彩纷呈:“我要告诉她:英子,你要相信自己。
”“英子,我们不会歧视你的,勇敢些。
”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感受到了“理解、尊重和关爱”。
于是我提议:让我们也把这鼓励的掌声送给英子吧!教室里再次响起热烈的。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宋淑丽
《掌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爱的奉献”,所以《掌声》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感受爱,更要让学生学会奉献爱。
《掌声》这篇课文生动的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掌声的激励下,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
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文线贯穿全文,言简情浓,通过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展现了两次“掌声”带给英子内心变化过程。
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鼓励和尊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二、设计思路:1.与文本对话,注重品读。
(复习导入,读文整体感知英子的前后变化)。
2.与人物对话,深化体验。
(细细品读,品词析句,互动交流,深化主题,情感升华)。
3.与自己对话,联系生活、升华认识。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
3.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掌声”的深刻内涵,了解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
懂得珍惜别人的爱,奉献自己的爱。
教学重点:1.通过对描写两次掌声的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英子的心理变化过程;2.感悟掌声的内涵;教学难点:通过对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谈学法:1.朗读感悟法;2.想象体会法;3.联系生活法。
谈教法:1.多媒体演示法;2.启发点拨;3.创设情境;4.抓重点词和读写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掌声无处不在,它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和赞赏。
它还曾经改变了一个小女孩的命运,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掌声》的故事。
(板书课题:掌声)2.复习巩固,检查学情:(1)开火车读词语。
(课件出示),学生开火车读。
(2)我会认。
(课件出示),指名读,师正音、强调多音字。
联系书写:姿、励。
(二)新授:1.大家对生字掌握的还不错,那么课文读得怎么样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进入下一个环节:读了课文我知道!(1)课件出示两个问题,学生自由读文;(2)个别(反馈)回答,全班齐答;(3)你喜欢哪个英子?学生齐答:自信、开朗的英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掌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习目标:
1、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2、认识十个生字,能结合课文理解犹豫、忧郁、骤然、歧视等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理解一些词语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前测激趣
刚才同学们在进行晨会时,台上的同学讲完故事,台下便响起热烈的掌声,说说为什么给他们几位掌声?(请一个在台上讲故事的同学)你得到别人给你的掌声,心情怎么样,会怎么想?在什么场合下我们经常听到掌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29
掌声(板书)
1、齐读课题。
2、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谁鼓掌?这掌声是给谁的?为什么给她掌声?
过度:看来同学们心中的疑问还真多!下面同学们带着这些心中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完之后再把本课的生字认读,呆会儿老师会检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课文后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1)、出示小黑板A指名认读B齐认,C擦去拼音认
(2)、请同学说说这些生字在课文中所带出的一些词语
(3)、出示小黑板:学生齐读词语:
小儿麻痹症
姿势
落下了
残疾
情况
镇定
讲述
情绪
调来
a、讲解两个多音字:落调
b、解释小儿麻痹症
2、学生自由说你刚才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3、随机讲读课文的重点段
(1)出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文静、胆小、自卑)
如果用书上的一个词来概括,你会想到哪个词?
(2)随机板书忧郁,并请同学说说它的意思。
(3)课文中有一段中的英子与第一段中的英子截然不同表现,同学们找找是哪个自然段?这一段中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快乐、自信、爱与人交往、开朗)
(4)练习朗读第一段与第四段
(第一自然段要读出她一种自卑心理,所以语气要低沉缓慢一些,第四自然段要读出快乐自信的心理,所以要读得高兴,跳跃一点)
a、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b、读后评议。
过渡:一个自卑、忧郁的孩子后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瞧,一对反义词同时出现在她的同学身上,是什么让她有如此大的转变,同学们学了课文2、3自然段便知道了。
4、学生默读课文,读后说说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5、老师随机讲解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
(1)英子为什么犹豫呢?这个时候她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紧张、自卑、痛苦)
(2)指导朗读这一句。
(要读出那种难受,那种紧张的心理)
6、同学们为她鼓了几次掌?
7、第二次同学们是因为什么而鼓掌?
8、指名读描写第一次掌声的句子。
9、如果英子是我们中的一员,此时你想对她说什么?随机解释骤然。
(你真勇敢,你能行,我们相信你,你终于克服了自卑心理)
10、这一次掌声代表什么?(是对英子走上讲台的赞许,是对英子走出阴影的肯定和鼓励)
11、看插图: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描述这幅图。
12、这次响起掌声是因为什么?这次掌声代表了什么?(赞扬,也有鼓励)
13、从这两次掌声里,你体会到什么?(分小组交流,再汇报)
14、学生汇报。
(尊重、理解、鼓励可以改变一个人,当别人身处困境时要给他们鼓励和帮助,帮助别人,自己也会体会到快乐)
15、感情朗读2、3自然段
16、出示小黑板:
(老师这有一段英子长大后给作者的来信,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1)齐读
(2)联系全文:从英子的变化中,说说你会想到什么?或是有什么感受?
(随机讲解歧视的意思)
①站在英子的角度,作为英子应该正视自己的缺陷,反正快乐是
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这何不快乐一点)
②我们对残疾人充满关爱,不能歧视,要多给他们鼓励与帮助)
过渡:一个自卑忧郁的小女孩,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并微笑面对以后的生活,这掌声所代表的是什么?(是一种爱)
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关爱,在生活中,爱还可能是什么?(学生自由说,说完之后,老师出示小诗让学生朗诵)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爱是一句友善的讲话
爱是炎炎夏日一缕清凉的风
爱是寒冷严冬的一杯热茶
爱是瓢泼大雨中的一把小花伞
爱是黑暗中的一支蜡烛
师:是呀,这个世界是由暧维系成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板书:
29
掌声
原先的英子:文静、默默、早早、最后不愿意(忧郁)
↓热烈的掌声(关爱)→受到鼓励、鼓起勇气
改变的英子:快乐
说笑
跳舞(开朗)
教学反思
1、在学生与本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研究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角色感受的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书,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悄然走进文本,当学生调积起已有的生活体验,把自己当成是课文中的英子,像她那样去想一想的时候,学生便不再是他们自己了,他们便不知不觉中游离于文本之内,学生就具有了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我觉得这样学生更好地把握住英子的性格特点,她能激发学生关爱残疾人的爱心,并由此产生一种强烈的关爱他人的愿望。
教学中,我有多处这样的设计:假如你是英子,你走上讲台前心里会想什么?当你听到掌声以后心里又会怎样想?假如你是台上的同学,你想对英子说什么?等等,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的思考和朗读与文本能直接的对话,其实,这样的机会也是靠老师多给学生创造的。
2、重视朗读的指导
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
朗读并不是仅仅靠传统的读书百遍就能凑效的,在宝贵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朗读的指导就起着引路人的作用。
在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两段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读,并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出英子的不同性格特
点。
在第三自然段中,我注重指导学生该怎样读好英子犹豫的心里、英子激动的心情,以及英子那种感激的心里。
我在教学中注重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自己寻找感受英子不同的内心世界,通过不同的语气朗读,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不同性格,并在朗读当中表现出对英子的同情和对英子改变后的开心心情,真正地做到了读中体味,在读中感悟,真正地让学生在朗读教学中具有了独特的内心体验。
教师在课堂上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意
中年级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不能直接给出解释,也不能让他们按字典解释照搬,而应结合课文,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
在课文中有几个这样的词语:犹豫,忧郁,歧视等。
犹豫一词我在教学中结合后面的慢吞吞来理解,说明英子不愿意走上讲台,但是老师的.要求又不能不做,因此拿不定主意。
忧郁和歧视可以放在一起来指导这两个词虽然都是在课文的后半部分才出现,但含义在前半部分已经显露出来。
例如第一自然段: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这其实就是英子忧郁的表现,而为什么英子会这么忧郁,起上讲台时又那么犹豫呢?就是因为英子很自卑,害怕同学们歧视她。
在这样的语境下来理解歧视,学生就能知道这里歧视的意思是看不起她。
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就会相应的提高。
评课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整堂课都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需要出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良好氛围,让他们以小主人的身份讨论他的话应该怎样读,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说、读、演练中形成师生互动,学生在学中获得快乐,得到发展。
二、正确把握课文重点、难点,优化了课堂结构
语文课不像数学课那样层次清楚,条分缕析,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它融整体层次性的明确和相对的模糊性为一体,所以语文课特别需要认真设计课堂内容,明确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这样老师讲起来才有所侧重,学生听起来才目标明确。
《掌声》这堂课主要用对比的教学方式:如原先的英子和后来的英子对比,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对比,由浅入深,删繁就简,化整为零,从而使学生理解掌声的意义,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
三、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1)、课堂以活为原则,激活学生的思维,刘老师授课时不是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课堂上充满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演练的主阵地,刘老师在这堂课上自始至终都做到了这点。
例如:学生的质疑问难,想像当时英子的想法,谈自己的看法,感受等等,无不体现一个活字,课文以朗读为主,朗读形式多种多样,有个别读,分组读,齐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以新延伸课堂内容,使学生感到课有终了,学习无穷尽,例
如:教师设计的拓展练习,生活中哪些是爱,可以说是学生对教材的再认识,也是学生主动性的体现,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受到思想教育。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一些小小的不足之处,在一些细节方面还处理得不够好,有些话要说的浅一些,尽量能让学生更好一些。
总之,整堂课始终贯穿了自主、合作、创新这一些教学理念,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