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中“善”与“恶”及“美”与“丑”的辩证关系

合集下载

《浮士德》的辩证法

《浮士德》的辩证法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浮士德的辩证法系部文学与传媒系专业对外汉语年级 2008级学生姓名唐成学号 080222014 指导教师欧震浮士德的辩证法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唐成指导老师:欧震【摘要】:歌德的《浮士德》不仅具有强烈的的社会批判意义和反封建精神, 而且含有丰富的人生哲学和自然哲学。

善与恶、美与丑、存在与虚无、有限与无限、定型与变形、理想与现实等都在《浮士德》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歌德说过:“悲剧的唯一关键之处在于有冲突而得不到解决,而这种冲突可以由任何一种关系中人物间的矛盾对立引发,只要这些人物有真正的自然基础,而且本身具有悲剧性”,所以“不是结合,而是要使这些矛盾更加突出”。

【关键词】:浮士德靡菲斯特对立与统一Faust's Dialectics【Abstract】Goethe's" Faust" not only has a strong significance of social criticism and anti-feudal spirit, but also contains a rich life philosophy and natural philosophy.Good and evil, beauty and ugliness, being and nothingness, finite and infinite, stereotypes and deformation, ideal and reality in" Faust" have been fully display.Goethe's said:" the tragedy of the only key lies in the conflict is resolved, and this conflict can be any kind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s of contradictory cause, as long as these characters are real natural foundation, and itself has a tragic", so" is not binding, but to make the contradiction more prominent".【Key Words】Faust Mephistopheles opposition and unification目录第一章善与恶的对立与统一 (1)第一节上帝与魔鬼的辩证关系 (1)第二节浮士德与魔鬼的辩证关系 (2)第三节浮士德与魔鬼自身的辩证关系 (3)第二章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与统一 (4)第三章第三章联系与发展的辩证法 (5)第一节联系着的生命历程 (5)第二节发展着的理想追求 (6)结论 (6)参考文献 (7)致谢 (8)第一章善与恶的对立与统一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矛盾之中,矛盾即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3.结合作品分析(浮士德》的批判思想。(25)

3.结合作品分析(浮士德》的批判思想。(25)

结合作品分析《浮士德》的批判思想浮士德的形象:表现了资产阶级的两重性,既勇于进取,又贪图享受。

他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这种永不满足、不断追求、努力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所谓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的一生,贯穿着批判现实精神和辨证精神。

他与恶的化身靡非斯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是一种辨证哲学的体现。

靡非斯特的形象:体现了恶,体现了否定精神,他对一切都抱着轻蔑嘲笑的态度。

他的清醒,往往能揭穿丑恶事物的本质。

他引浮士德走出书斋,使他过享乐的生活,一再引诱他作恶,实际上却使浮士德不断向真理前进,不断向善,他成了浮士德前进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动力。

作者通过靡非斯特表明了这样一个哲理:即恶的作用不全是破坏,“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取得进步。

”主人公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着探索者的形象。

为了人生的真义,为了体察那短暂的、至善至美的一瞬,他不怕以鲜血和灵魂做低押;他在探求人生意义、探索理想社会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生无所息、坚韧顽强、非凡毅力和品格。

他经受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的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离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

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无论是在人间或在天上,没一样可满足他的心肠”,始终向上向善。

这些便构成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

这正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些渴望摆脱蒙昧、获取真知而勇往直前的知识分子的写照。

浮士德又是普通人类的代表,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求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个人欲求和现实所迷惑,而是一次又一次勇敢的超越了自我,不断走向新生活。

他一方面想节欲精进,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着缠绵悱恻的儿女私情;他一方面是清醒的、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盲目的、腐朽王权的支持者。

试析《浮士德》中的辩证法思想

试析《浮士德》中的辩证法思想

《浮士德》不仅是“一部灵魂的发展史,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也体现了歌德对世界万物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的基本理解,整部作品显示了歌德的“唯心史观与辩证法思想的统一”。

(郭沫若语)《浮士德》中歌德以艺术和美学的方式,显示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作品中,天帝代表善,魔鬼为恶。

但两者对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相生相克,并构成宇宙间最基本、最至极的矛盾形态。

而浮士德与靡非斯特则是人世间的一对矛盾,两者如影相随,开始了肯定与否定、前进与停滞相互作用的漫长旅程。

从宇宙到人间,并非仅是作品艺术场景的转换,实质是歌德所理解的矛盾从一般到特殊的演进过程。

再则是由人间矛盾转入人自身的矛盾。

即如浮士德如是说:“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胸中,一个想要同别一个分离。

一个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执拗地固执着这个尘世,别一个猛烈地要离去凡尘,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升。

”作品中,浮士德本身就是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他不断否定过去,否定停滞的生活,追求崇高的理想;另一方面又固执尘世生活,满足于官能享受。

正是这样的描写,歌德深刻揭示了第三层矛盾构成,即人自身的矛盾构成。

可见,天上——人间——人自身无从充满矛盾,这构成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基本形态。

那么,如何把握浮士德自身的恶与靡非斯特代表的恶之间的关系?从作品中看,两种恶本质上相同,内涵均为否定、破坏、停滞、毁灭。

然而,其不同之处在于,浮士德身上的恶是潜在的,在与魔鬼结盟前,他虽悲观、绝望,但并未造成什么破坏。

然而,当外在的恶作用于他后,其自身的恶才膨胀、发展起来了。

浮士德之所以每一阶段开始时自愿听从魔鬼摆布,其根本原因也在于二者本质上的一致性。

是外在的恶帮助了浮士德身上的恶做了想做而又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完成的事。

可以说,在作者心目中,浮士德与靡非斯特虽是两极对立,但实际上是人的一分为二,是人的两种精神,是人的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

由于有两种精神,所以浮士德充满矛盾,而且在矛盾和冲突中不断发展;当然,两者之中,向上的精神,仍占主导地位。

外国文学史简答题和名词解释题

外国文学史简答题和名词解释题

外国文学史简答题和名词解释题等知识点简析答丢夫形象:①答尔丢夫是17世纪宗教伪善者,表里不一,将自己装扮成虔诚的教士。

实际上却是一个万恶的恶棍。

达尔丢夫是一个破落贵族,穷得连双鞋都没有,他利用部分人对宗教的痴迷,用矫揉造作的假虔诚赢得了富商奥尔恭的信任。

他表面装出一副过火的虔诚,对奥尔恭施舍给他的钱财不吝啬地转赠其他穷人,显得十分淡泊,实际上,当奥尔恭以全部家产相赠时,他却毫不推迟地接受了。

他表面奉行苦行主义,穿粗衣,用鬃毛鞭鞭打自己,实际上是个酒肉之徒,吃得又粗又胖,脸蛋子透亮,在暖暖和和的床上一直睡到天亮。

他表面看来是个道貌岸然的君子,连桃丽娜穿着低开领的衣服他都不肯看,可是一出场据调戏奥尔恭的妻子。

他装着虔诚信奉宗教,可是却对欧米尔说:“上帝在我是不了一回事。

”达尔丢夫是一个表面纯洁,实则男盗女娼的恶棍。

②答丢夫是伪善的化身,他善于伪装自己骗取人们的信任,以达到卑鄙目的,他的丑恶嘴脸是通过贪吃、贪财、贪色的行径暴露出来的,答丢夫的伪善具有巨大的危害性,通过这一形象,作者还揭露了宗教伪善对于社会的危害性,达尔丢夫披上宗教信士的外衣混到奥尔恭家中,目的是为了破坏别人的家庭,满足自己的兽欲,霸占别人的财产,以伪善的手段来达到掠夺的目的。

答尔丢夫形象的意义历史意义:答尔丢夫的虚伪衬托了教会的虚伪荒淫,暴露了宗教骗子的社会危害性,显示出作品强烈的反宗教倾向。

现实意义:高度概括了不同时代的伪君子特征,暴露了伪善的道德危害性,答尔丢夫成为“伪善”、“伪君子”的同义语。

“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创作中的艺术规则,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一昼夜。

“三一律”过分严格的形式要求,却逐渐阻碍了戏剧创作的发展。

从《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九三年》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悲惨世界》小说以冉阿让为中心,通过他充满苦难的生活经历以及芳汀和珂赛特的悲惨命运的描写,真实地描绘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刀七月王朝初期法国社会真实生活的广阔画面,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控诉了剥削制度、不公正的法律以及虚伪的道德观念,赞颂了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以及共和主义的英勇献身精神。

《浮士德》善恶冲突论

《浮士德》善恶冲突论

《浮士德》善恶冲突论汉语言文学201201011111 穆健英内容摘要:善与恶是道德哲学最基本的概念,也是歌德诗剧《浮士德》的重要哲学内涵之一。

人类对至善的追求从未停止过,而且“恶”却始终伴随人们追逐善的步伐,并且最终促成善的实现。

歌德在《浮士德》中,以“善”与“恶”的冲突来观照世界的矛盾运动,来观照人类的进化和人性的发展,建构了善与恶之间的冲突:至善与至恶、靡菲斯特与浮士德、浮士德自身的向善性与恶魔性,从而反映了他独特的世界观、历更观和人生价值观。

关键字:浮士德、善与恶、矛盾与冲突引言《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同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它是歌德根据16世纪一个民间传说写成的诗体悲剧,它花费了60多年的时间,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全书长达一万两千余行诗句,分上下两部;它描写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

同时《浮士德》也带有歌德的自传色彩,这个人物的身上也融合进了歌德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征,而且这部作品诞生和贯穿了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或多或少的带有那个特定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共性。

在十八世纪里德国的狂飙运动时期时,封建主义走向没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转型背景下,人的理性主义,人为主义都处在一个建构的重要时期。

人性中的善良与丑陋的一面在不断斗争和撕裂。

浮士德与梅菲斯特正好是社会的两个代表。

《浮士德》从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的两场赌赛、五个人生阶段来阐释古典主义与现代社会的不协调性。

《浮士德》中的上帝正是代表了人性中善代表,而魔鬼靡非斯特却恰恰处于对立面,是丑恶与罪恶的化身。

浮士德这一人物就是“人”的代表,代表着整个人类,在他的灵魂中始终驻扎着善与恶两种势力,造成了“浮士德难题”,同时铸就了“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的灵魂虽然在梅菲斯特的引诱下沦落,但是他却没有完全沦落,他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斗争与矛盾,这也就是善与恶、灵与肉的不断斗争与冲突。

《浮士德》:道德选择与人生探索

《浮士德》:道德选择与人生探索

《浮士德》:道德选择与人生探索1. 引言1.1 概述《浮士德》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文学作品,讲述了主人公浮士德在道德选择和人生探索中所经历的困境和挣扎。

该作品反映了浮士德对欲望与诱惑的追求,以及他对人生意义、自由意志以及命运与命题的深度思考。

本文将探讨浮士德所面临的道德选择和人生探索,并分析这些问题对我们审视和思考自身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启示。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整篇文章的大纲结构,并概述每个部分所涉及的内容。

其次,在“浮士德与道德选择”一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浮士德在这方面所遇到的困境,并分析他面临的欲望与诱惑对他做出伦理抉择产生的影响。

然后,在“浮士德与人生探索”一节中,我们将研究浮士德对人生意义、自由意志以及命运与命题的思考,并探讨这些关键问题对他个人探索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将在“总结与反思”一节中对浮士德的角色进行评价和审视,并总结道德选择和人生探索所带来的启示和思考。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歌德作品《浮士德》,深入研究浮士德所面临的道德选择和人生探索,以期从中获取对自身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新见解。

同时,我们也将反思这些问题对于现代社会及个人来说具有何种重要意义,并展望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可能性。

通过此篇长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能够激发读者对于道德选择与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从而实现内心成长与认知提升。

2. 浮士德与道德选择2.1 浮士德的道德困境在《浮士德》这部作品中,浮士德是一个充满着追求知识和欲望的人物。

他敢于挑战传统道德观念,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力量和享受。

然而,这也使他陷入了道德困境之中。

当浮士德开始勾结魔鬼梅菲斯托费勒,并不断追求权力、财富和无尽的快乐时,他的行为明显背离了正义和善良的原则。

他放弃了对其他人、对社会和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责任感。

同时,他也放弃了自己内心深处善良灵魂所期待的纯粹美好。

浮士德中的魔鬼的恶与善

浮士德中的魔鬼的恶与善

文学评论《浮士德》中的魔鬼的恶与“善”邱 蓉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摘 要:魔鬼靡菲斯特是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中的重要人物,是一个来自北欧传说和基督教传说的形象,即《圣经》中的撒旦。

他在诗剧中是作为浮士德的对立面出现的。

他主要代表否定精神和恶,他是黑暗的化身。

因而,从主观上讲,靡菲斯特绝不存在善的观念。

但靡菲斯特怂恿并陪同浮士德完成了对“小世界”“大世界”的体验,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浮士德以援助,在客观上却是“善”的。

魔鬼靡菲斯特主观上作恶,客观上造善,对浮士德这个形象做了很好的补充。

关键词:靡菲斯特;浮士德;善恶[中图分类号]: I10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8-0033-01一、《浮士德》的来由《浮士德》这部诗剧的母题是中世纪后期在德国流传久远的一个传奇故事。

歌德将浮士德塑造成更加狂放不羁的唐璜式的人物,使《浮士德》情节更加完整,主题更加明确,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就其故事内容,可以简单归纳为:一出悲剧,两个赌赛,五种追求。

对于知识的追求早已厌倦和失望的老博士浮士德以灵魂和魔鬼靡菲斯特打赌,返回青春,遨游“小世界”和“大世界”,先经历了对男女之爱,对宫廷中的权势财富,以及对以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均未获得心灵的满足。

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终于找到了“智慧的最后结论”【1】,并说出了“你真美啊,请停一停!”【2】这句魔鬼一直期待的决定赌赛胜负的话。

然而他的灵魂并没有如约被魔鬼所有,而是被天使们护送到天堂,因为“对于爱人之人,爱能指引道路”【3】,因为“他永远奋发向上”【4】。

于是,被称作悲剧的《浮士德》,有了一个光明、乐观的结尾。

二、魔鬼的恶与“善”“你们所谓罪过啊、破坏啊,简言之,被称为罪恶的一切,正是我的本质特性”【5】这是魔鬼靡菲斯特对自己本质的定义。

浮士德故事开始于天主与靡菲斯特的一场争论和赌赛,一场对于魔鬼来说有利而无害的赌赛。

美与丑的定义与辩证

美与丑的定义与辩证

美与丑的定义与辩证美与丑,是人们对于事物外在形态及内在品质的评价标准。

然而,这种评价标准并非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受到个体意识和文化制约的。

美丑的定义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文化中具有差异性。

本文将从哲学、文化和心理学角度对美与丑的定义进行探讨,并提出美与丑的辩证关系。

一、美与丑的定义美与丑的定义是一个主观评价,因此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能够适用于所有的人和事物。

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看来,美就是善的外化,是道德和伦理的体现。

而丑则是恶的象征,是道德和伦理的背离。

他强调了美的普遍性和超越性,并认为美是真理和存在的意义。

然而,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美和丑则被看作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事物内在的完善和调和,而丑则是事物的缺陷和不和谐。

他通过对于事物的本质和功能进行分析,得出了美与丑的定义。

在不同的文化中,美与丑的定义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常常与纯洁、和谐和高尚相联系。

传统文人将美与诗画、音乐和礼仪等文化形态联系在一起,认为美是内心的升华和人性的发展。

而西方文化中,美与个人的审美反应和个体意识更为密切相关。

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美与多样性、反叛和变异成为了一种审美概念。

二、美与丑的辩证美与丑的辩证关系是指在美和丑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美的存在意味着丑的存在,丑的存在也为美提供了对比和衬托。

没有丑,美将无从辨识。

首先,美与丑是相对的。

美和丑并非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相对比较中产生的。

无论是音乐中的高音与低音、颜色中的明暗对比,还是人们对于其他人的评价,都依赖于美与丑的对立。

正是因为存在丑的存在,美才显得更加动人,更加令人难以抗拒。

其次,美与丑是相互转化的。

美和丑并非是绝对不变的,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有时美与丑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取决于个体的观察角度和文化背景。

例如,某些文化中认为肥胖是美的象征,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认为瘦弱才是美的标准。

这种相互转化使美与丑的定义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

《浮士德》中的魔鬼的恶与“善”

《浮士德》中的魔鬼的恶与“善”

《浮士德》中的魔鬼的恶与“善”作者:邱蓉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8期摘要:魔鬼靡菲斯特是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中的重要人物,是一个来自北欧传说和基督教传说的形象,即《圣经》中的撒旦。

他在诗剧中是作为浮士德的对立面出现的。

他主要代表否定精神和恶,他是黑暗的化身。

因而,从主观上讲,靡菲斯特绝不存在善的观念。

但靡菲斯特怂恿并陪同浮士德完成了对“小世界”“大世界”的体验,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浮士德以援助,在客观上却是“善”的。

魔鬼靡菲斯特主观上作恶,客观上造善,对浮士德这个形象做了很好的补充。

关键词:靡菲斯特;浮士德;善恶[中图分类号]: I10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8—00—01一、《浮士德》的来由《浮士德》这部诗剧的母题是中世纪后期在德国流传久远的一个传奇故事。

歌德将浮士德塑造成更加狂放不羁的唐璜式的人物,使《浮士德》情节更加完整,主题更加明确,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就其故事内容,可以简单归纳为:一出悲剧,两个赌赛,五种追求。

对于知识的追求早已厌倦和失望的老博士浮士德以灵魂和魔鬼靡菲斯特打赌,返回青春,遨游“小世界”和“大世界”,先经历了对男女之爱,对宫廷中的权势财富,以及对以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均未获得心灵的满足。

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终于找到了“智慧的最后结论”【1】,并说出了“你真美啊,请停一停!”【2】这句魔鬼一直期待的决定赌赛胜负的话。

然而他的灵魂并没有如约被魔鬼所有,而是被天使们护送到天堂,因为“对于爱人之人,爱能指引道路”【3】,因为“他永远奋发向上”【4】。

于是,被称作悲剧的《浮士德》,有了一个光明、乐观的结尾。

二、魔鬼的恶与“善”“你们所谓罪过啊、破坏啊,简言之,被称为罪恶的一切,正是我的本质特性”【5】这是魔鬼靡菲斯特对自己本质的定义。

浮士德故事开始于天主与靡菲斯特的一场争论和赌赛,一场对于魔鬼来说有利而无害的赌赛。

《浮士德》中的善恶二元论

《浮士德》中的善恶二元论

《浮士德》中的善恶二元论摘要:将《浮士德》置于孕育它的历史语境框架中进行解读,有助于探索德国哲学、神学语境转变对作品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将16世纪德国民间故事、英国作家马洛的悲剧《浮士德博士》与歌德的《浮士德》进行比较,进而结合对《浮士德》故事不同版本中多次出现但含义迥异的善恶二元结构的剖析,即可见出不同的社会语境对作品人物形象的建构与变异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其中,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成为我们解读歌德版《浮士德》的关键——它引导歌德重新锻造了浮士德故事所呈现的“追求知识”、“善恶二元”等古老元素,由此改变了故事的结局。

关键词:《浮士德》;马洛;歌德;斯宾诺莎歌德的经典名著《浮士德》从开始构思到最终完成,前后历时60年。

早在青年时代,处于“狂飙突进”时期的歌德就对故事的构思了然于胸,并创作了《浮士德》初稿(Urfaust,1768-1775),其中包括《学者悲剧》和《格雷琴悲剧》两个重要片段。

从意大利旅行归来后,步入中年的歌德怀着对古希腊与罗马文明的崇敬之情,又对原稿进行了增删,完成了《浮士德》的片断(Fragment,1788-1790)。

此后,在友人席勒的督促和鼓励下,歌德重新构思了作品的核心内容,完成了《浮士德》的第一部分(Faust I,1797-1808),将浮士德形象升华为整个人类的代表,使作品成为德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进入晚年,壮心未已的歌德在76岁高龄时再次进行精心创作,最终在去世前一年完成了《浮士德》第二部分(Faust II,1825-1831)。

在临终前不久,歌德再次通读全文并最终修订完成了该作品。

由于担心这部博大精深的作品遭到世人的误解,歌德在世时不愿将全书公开发表。

他封存手稿并留下遗愿,要求在自己去世后再将《浮士德》全书发表。

纵观《浮士德》一书的诞生历程,它几乎贯穿了歌德的整个创作生涯,跨越了德国历史上多个时代——其间正是德国历史上各种思潮交锋、社会发生激烈变革的时代,浮士德形象因此而呈现出多面性、复杂性,人们对作品的阐释呈现出超乎想象的多元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的辩证关系

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的辩证关系

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的辩证关系浮士德和梅菲斯特就像一对奇特的组合,一个是充满理想的追梦人,一个是狡黠的恶魔,他们凑在一起就像一杯热咖啡里加了一勺怪味调料。

浮士德啊,他就像一个永远精力充沛的冒险家,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宏伟的计划,像是要建造一座直达月亮的高塔。

而梅菲斯特呢,他就像那个躲在暗处的小狐狸,眼睛滴溜溜转,时刻准备给浮士德的伟大计划捣点小乱。

你看,浮士德在追求知识的时候,梅菲斯特就像一个爱捣蛋的小鬼,在旁边吹冷风说:“嘿,老兄,你这是在知识的海洋里扑腾,小心溺死哦。

”他把浮士德对知识纯粹的追求,搅和得像一锅乱炖,里面什么奇怪的念头都有。

当浮士德想要体验爱情的时候,梅菲斯特就像一个不怎么靠谱的爱情顾问。

他给浮士德出的主意就像那些奇形怪状的气球,看似五彩斑斓很吸引人,但是稍微一戳就破。

结果浮士德的爱情之旅就像坐过山车,一会儿冲到云端,一会儿又跌入谷底,简直是一场闹剧。

不过呢,这两人又像是一对互相依存的磁铁。

浮士德没有梅菲斯特,他的旅程可能会变得平淡无奇,就像一道没有放盐的菜,寡淡得很。

而梅菲斯特要是没有浮士德,他就像一个小丑没有了观众,只能自己在角落里干瞪眼。

浮士德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梅菲斯特不断地给他使绊子,就像在一场马拉松比赛里,有人在跑道上悄悄撒了些小石子。

但这也让浮士德的脚步变得更加坚实,他就像一个不断被风吹却越发坚韧的小草。

梅菲斯特的存在就像是浮士德生活中的那点小恶作剧,他把浮士德的生活搅得像一团乱麻。

可是浮士德却在这团乱麻里,慢慢抽出了属于自己的丝线,编织出自己独特的人生画卷。

他们俩的关系又像是一场奇特的舞蹈,浮士德努力地跳出优美的舞步,想要迈向光明。

梅菲斯特则在旁边跳着怪异的舞步,试图把浮士德拉到黑暗的角落。

但浮士德总是巧妙地避开,继续向着自己的目标旋转。

浮士德就像一艘扬起风帆的船,立志驶向远方的理想彼岸。

梅菲斯特呢,就像那阵时不时吹来的逆风,虽然阻碍了船的行进,却也让船变得更加稳固,让船长浮士德更加坚定自己的航向。

善与恶中闪耀着的辩证法光辉——浮士德精神与靡菲斯托罪恶

善与恶中闪耀着的辩证法光辉——浮士德精神与靡菲斯托罪恶

68善与恶中闪耀着的辩证法光辉——浮士德精神与靡菲斯托罪恶王中女 中华女子学院摘要:文章试图通过描述浮士德与糜非斯托之间的“善”与“恶”的对比,从而展现出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思想。

在与糜非斯托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身边充斥着危机。

然而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的性格特征使他免于遭受成为恶魔奴隶的厄运,而恶势力糜非斯托却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浮士德与糜非斯托的关系,展现出善恶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分析以获得其中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

关键词:辩证法;浮士德;糜非斯托一、“善”与“恶”:悲剧的导火索与精神的催生剂(一)罪恶的引诱与悲剧的升级浮士德的一生悲剧重重,依次经历了知识、爱情、政治、美与事业五个悲剧,每一次悲剧的发生,都只会比前一次悲剧更加痛苦。

而恶魔糜非斯托在浮士德悲剧中扮演了必不可少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糜非斯托的“恶”引发了浮士德悲剧的升级。

《悲剧》第一部讲述了浮士德的知识悲剧升级到爱情悲剧的故事。

生命的有限,学海的无涯,构成了浮士德人生中第一个“否定”,即知识悲剧。

后来在糜非斯托的引诱下他获得重生,离开知识的“象牙塔”,遇见少女葛莉琴。

在爱人被关进监狱后,浮士德发出了这样的悲鸣:身处困厄!完全绝望!虽然糜非斯托并非悲剧的根本原因,然而它的存在却是这场悲剧的导火索。

糜非斯托的安眠药,让葛莉琴害死母亲。

带领浮士德享受肉体的欢愉,不顾爱人,最终迫使一个鲜活生命的香消玉殒。

裴多菲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面包和爱情固然重要,然而精神世界崩塌了,一切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悲剧》第二部中,浮士德人生中最后一个“否定”就讲述了渴望自由之人临死前愿望也没有被满足的悲剧。

浮士德希望看见自由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之上,但是这个愿望并没有被满足,等待着他的是糜非斯托为他准备的一座挖好的坟墓。

浮士德的生命也就伴随着“你真美啊,请停一停”的感叹而走向终结,但是这个结尾带给读者的冲击却久久不能平息,这恰恰就是终极悲剧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概述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中“浮士德”形象的精神内涵

概述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中“浮士德”形象的精神内涵

概述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中“浮士德”形象的精神内涵《浮士德》中“浮士德”既是带有作者精神自传特征的人物形象,也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典型,还是整个人类的代表。

其形象的精神内涵具体表现为:(1)“浮士德”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典型作为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浮士德既反映了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特有的局限性。

从歌德自我的精神探索和欧洲知识分子奋斗历程中,歌德提炼出来五个阶段,以探索人生真谛、实现理想、有所作为的进取精神一以贯之,推动浮士德一一经过具有代表性的五个探索阶段,概括了欧洲自宗J改革以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人生、追求真理的整个历程。

在探索的过程中,浮士德只是满足于个人的探索,对真理的追求也只局限于思想领域,一旦面临现实困境就选择逃避而不是反抗,其最后的理性王国也是建立在掠夺和占有的基础上,客观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阶级本质。

(2)“浮士德”是整个人类的代表浮士德又是人类的代表,概括了人类积极进取的精神,反映了人性的双重性,他的探索“囊括着人类的全部历史”。

虽然浮士德历经挫折,但他积极探索,表现出一种向善的精神。

其死后灵魂被上*帝带上天国,彰显的是对其一心向善之精神的褒奖。

同时,浮士德身上也体现了人性的双重性,存在着善与恶、灵与肉的冲突。

一方面,他不满足于既有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也时常沉迷于名利、地位和权势之中,虽然最后摆脱了现实诱惑和个人欲求的束缚,但是他抵达理想世界的曲折过程本身就说明了其人性内在冲突的存在。

浮士德身上的这种“灵”与“肉”的矛盾,“善”与“恶”的斗争,展示了人类自身的复杂性和真实性,体现了歌德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也反映了人类探求真理的艰巨性以及歌德对人类终将走向至善的坚定信念。

(3)“浮士德”概括了欧洲资产阶级三百年间的思想探索浮士德是一个理想的探求者,他一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道路。

他在思想探索的途程中,否定了脱离实际的知识追求;否定了低级的官能享乐和狭隘的生活;否定了为封建王权服务的政治幻想和从古代艺术中寻找理想的美的意图。

《浮士德》善恶冲突论

《浮士德》善恶冲突论

《浮士德》善恶冲突论汉语言文学201201011111 穆健英内容摘要:善与恶是道德哲学最基本的概念,也是歌德诗剧《浮士德》的重要哲学内涵之一。

人类对至善的追求从未停止过,而且“恶”却始终伴随人们追逐善的步伐,并且最终促成善的实现。

歌德在《浮士德》中,以“善”与“恶”的冲突来观照世界的矛盾运动,来观照人类的进化和人性的发展,建构了善与恶之间的冲突:至善与至恶、靡菲斯特与浮士德、浮士德自身的向善性与恶魔性,从而反映了他独特的世界观、历更观和人生价值观。

关键字:浮士德、善与恶、矛盾与冲突引言《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同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它是歌德根据16世纪一个民间传说写成的诗体悲剧,它花费了60多年的时间,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全书长达一万两千余行诗句,分上下两部;它描写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

同时《浮士德》也带有歌德的自传色彩,这个人物的身上也融合进了歌德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征,而且这部作品诞生和贯穿了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或多或少的带有那个特定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共性。

在十八世纪里德国的狂飙运动时期时,封建主义走向没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转型背景下,人的理性主义,人为主义都处在一个建构的重要时期。

人性中的善良与丑陋的一面在不断斗争和撕裂。

浮士德与梅菲斯特正好是社会的两个代表。

《浮士德》从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的两场赌赛、五个人生阶段来阐释古典主义与现代社会的不协调性。

《浮士德》中的上帝正是代表了人性中善代表,而魔鬼靡非斯特却恰恰处于对立面,是丑恶与罪恶的化身。

浮士德这一人物就是“人”的代表,代表着整个人类,在他的灵魂中始终驻扎着善与恶两种势力,造成了“浮士德难题”,同时铸就了“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的灵魂虽然在梅菲斯特的引诱下沦落,但是他却没有完全沦落,他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斗争与矛盾,这也就是善与恶、灵与肉的不断斗争与冲突。

《浮士德》中的人性探讨与道德伦理

《浮士德》中的人性探讨与道德伦理

浮士德中的人性探讨与道德伦理1. 引言《浮士德》是由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著名戏剧,通过主人公浮士德的故事,深入探讨了人性与道德伦理的复杂关系。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浮士德》中的人性和道德问题展开分析。

2. 人性的多面性在《浮士德》中,歌德通过不同角色塑造了各种形式的人性。

无论是浮士德自身还是其他角色,他们都展示了善良、贪婪、虚荣、忧郁等多样的特质。

这些特质相互交织,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而真实。

2.1 浮士德的矛盾心理浮士德是一个才华横溢但不满足于现状的学者。

他内心追求无限知识和力量,却又被欲望所困扰。

这种内外冲突使得他产生了复杂而矛盾的行为和思想。

2.2 格雷奥伊的无私与善良格雷奥伊是浮士德的朋友和门徒,他具有纯真无邪的善良和对人类命运的同情。

他通过自己积极向上的行动,成为了道德标杆人物。

3. 道德伦理的挑战《浮士德》中还涉及到一系列道德伦理问题,通过角色们的行为和冲突来引发读者对道德观念的思考。

3.1 欺骗与背叛在剧中,浮士德为了追求权力和满足欲望,不惜使用欺骗手段,并最终导致了他身边朋友的背叛。

这引发了关于欺骗与背叛在道德上是否可以被接受的争议。

3.2 自由意志与命运浮士德在寻求知识和满足欲望时放弃了自己的自由意志,被压迫于恶魔梅菲斯特费勒手下。

这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个体是否能够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4. 后果与教训《浮士德》展示了人性与道德伦理的复杂关系,并给读者留下了一些重要的教训。

4.1 贪婪和欲望的危害浮士德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婪和欲望,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这反过来警示人们要慎思并克制自己的欲望,以免付出惨痛的代价。

4.2 道德选择和责任通过浮士德被困于恶魔手中和格雷奥伊积极向上的行动,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做道德选择和承担责任的权力和义务。

5. 总结《浮士德》是一部对人性和道德伦理问题进行深刻探讨的戏剧作品。

通过角色塑造和情节发展,歌德引发了读者对于善与恶、道德观念与行为选择等一系列重要议题的思考。

《浮士德》人物形象的善与恶解析

《浮士德》人物形象的善与恶解析

051《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欧洲四大名著之一,也是著名文学家歌德的代表作之一。

书中描述了主人公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年少求学到追求爱情、政治理想和建功立业等不同的阶段。

主人公代表了18世纪的德国知识分子,体现出他精神世界的发展历程。

书中的内容有一部分是作者自身的经历,通过浪漫化的方式融入作品中的人物身上。

当时德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制度构建的关键时期,各阶级以及各种文化的斗争将人性的善与恶体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歌德在书中针对善与恶构建了不同的化身,并将浮士德塑造为善与恶的化身,作为人类的代表,这也是一种人性的思考。

一、《浮士德》的核心思想《浮士德》的人物塑造是一种通过社会实现形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革命,是将感官与艺术结合的创作模式,形成一种生命平衡观。

平凡的人物都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善的升华,但是最终发现,绝对完美的善并不是人性可以达到的,而是掌握在上帝手中的,必须通过上帝的恩宠才可以获得。

浮士德一直没有丧失和忘却自己的本性,所以他不断地对抗着一切诱惑,去除自身恶的基因而追逐善,并消除欲望的干扰和影响,从而达到更理想的境界,体现了人类向善的力量。

浮士德的灵魂最终没有被魔鬼带走,而是随着天使到达上帝面前,这个设定也说明最终善战胜了恶。

浮士德的尸体由天使们引向天国,在那里看到了光明,这是上帝的指引,但是同时也离不开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努力的争取。

而浮士德展现出来这种不屈精神和奋斗的人格,便是一种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路径,映射着资产阶级最终会取得最终的胜利[1]。

浮士德是作者虚构的艺术形象,他一直崇尚美好的事物和真理,在这条路上始终坚持不辍、自强不息。

同时他也有欲望,在大部分情况下他更愿意安于现状、贪图享受,因此他本身是一个矛盾体,这也导致他一生都是在矛盾中度过。

积极向上是他主要的精神动力,但是欲望的本性也被魔鬼靡菲斯特所利用,带领他堕落。

最可贵的是他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和反思,在错误的道路上迷途知返。

《浮士德》主要人物形象赏析

《浮士德》主要人物形象赏析

《浮士德》主要人物形象赏析《浮士德》主要人物形象赏析(一)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或人类的代表浮士德是一个先进的人生理想探求者形象。

浮士德在探求人生理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鲜明的性格特征,即:他具有坚忍不拔、执着努力的毅力和品格,具有永不满足、知错必改、不断向上向善的美德和精神。

但浮士德形象还有更深层的象征意蕴:他对人生理想不断探求的每一个阶段都反映了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家精神发展的某一个重要时期;他对人生理想探索的全过程,则总结了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代以来,一直到19世纪初期德国和欧洲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思想探索的全部历程。

而且,歌德与启蒙运动时期的许多资产阶级思想家一样,把本阶级看作全体人民的代表。

在“天上序曲”中,天帝与靡非斯特关于人类前途的争论,就是以浮士德为例来进行的。

这样,浮士德对人生理想的不断探求便象征着人类的精神发展历程。

(二)浮士德形象的两面性浮士德在对人生理想的探求过程中,也反映出了他的思想矛盾和两面性。

这种思想矛盾和两面性,首先表现在他作为“开明君主”的象征上。

作为一个“开明君主”,他所要建设的国家,不外乎资产阶级理想化的“自由王国”。

它既不可能实现,当然更说不上永恒。

他的封地,是靠着帮助皇帝镇压叛乱得来的赏赐;他的建国,需要用“快乐和威吓”、“金钱、诱惑”甚至“迫害”来奴役人民。

在以新换旧的过程中,他回避革命暴力,虽不作专制的朋友,却让“蛮横”把老人吓死,把旅客杀死,让火焚烧他们仅有的礼拜堂和菩提树。

他的海外贸易,离不开靡非斯特的海上强权,杀人越货。

他的宏伟筹划,总要伴着“不知流多少血”和“鬼哭神号”。

这虽然引起他的“忧愁”,也给他带来喜悦。

因此可以说,在他的“最高享受”中,包藏着资产阶级的掠夺本性。

其次,歌德赋予浮士德以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冲突,以此来表现出一种“辩证精神”。

浮士德在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时说:“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心胸,一个要同别一个分离;一个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执拗地固执着这个尘世,别一个猛烈地要离去凡尘,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

在浮士德中,主观为恶,客观为善的例子

在浮士德中,主观为恶,客观为善的例子

在浮士德中,主观为恶,客观为善的例子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浮士德》这部著名的德国文学作品中关于主观和客观的对立。

浮士德这一经典作品,描绘了一个渴望知识和力量的学者浮士德在与魔鬼交易后所引发的一系列人生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浮士德的主观欲望常常导致他陷入困境,而客观的善良却给他带来了和解与拯救。

1. 主观为恶在《浮士德》中,浮士德一直被自己的主观欲望所困扰。

他对知识的渴望、对权力的追求以及对爱情的渴望,无一不是在受到自己主观欲望的驱使。

在和魔鬼梅菲斯托交易时,浮士德本就是出于对自己内心渴望的驱使而做出交易的决定。

在和梅菲斯托签订契约时,浮士德多次因为自己的私心而放弃对人性的关怀和责任。

他放纵自己的欲望,对周围的人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可以说,浮士德在这部作品中体现了主观为恶的一面,他受到主观欲望的支配而不自知。

2. 客观为善相比之下,浮士德身边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却展现出客观的善良一面。

浮士德的朋友瓦格纳和他的妻子玛格丽特,都是真诚善良、忠诚笃实的人物。

在浮士德迷失方向、陷入痛苦和困境时,正是这些善良的人物给予了他关爱和帮助。

在浮士德将玛格丽特诱骗融合时,玛格丽特的清白和善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她的悲剧深深感动了读者。

可以说,客观的善良成为了浮士德所急需的拯救之手。

3. 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在《浮士德》这部作品中,作者歌德通过浮士德的遭遇和人物之间的交织,清晰地展现了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对立。

浮士德的主观欲望推动着他不断地追求力量、知识和爱情,而这种追求却使他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困境。

与之相对应的是,客观的善良和真诚为他提供了衷心的帮助和拯救。

作者通过这种对比,为读者展现了主观为恶、客观为善的思想。

4. 总结在浮士德这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中,主观为恶、客观为善的对比关系十分鲜明。

浮士德的主观欲望常常导致他陷入困境,而客观的善良却给予了他无尽的拯救和和解。

通过这种对立关系,作者生动地塑造了浮士德这一经典形象,引发了读者对于主观与客观的深刻思考。

《浮士德》中上帝形象的矛盾

《浮士德》中上帝形象的矛盾

《浮士德》中上帝形象的矛盾从哪个视角去透析《浮士德》,基督教语境依旧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

一开始歌德就为我们抛出了这么一个矛盾:上帝主权的滥用与他的本性之间的矛盾。

首先我们来看《天上序曲》这一幕。

人们首先就会把它与《旧约·约伯记》进行本能性的联想:同样的三个角色——上帝、魔鬼、人;同样的场景——赌博;同样的结果——上帝大获全胜。

有人认为《天上序曲》是对《约伯记》的套用,或者至少也是一种摹仿。

因为情节被设计得如此相似,以至于读者初读之时无不抱着已经知晓结果的淡然心情略过了这一开篇场景。

然而实际上我认为文中的上帝已使基督教伦理之中的上帝的一种变异了。

导致败坏算不算上帝本为善之属性的一种缺失现在我们来看看《天上序曲》中上帝是怎么做的。

上帝允许了魔鬼对人类的试探——与《约伯记》形式上的确相似。

但是内容却迥乎不同!约伯遭受了魔鬼的各种各样的折磨与打击。

而浮士德博士,正相反,由梅菲斯特放纵他的各种各样的欲望,不论是肉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1.上帝的预知让浮士德成为戏剧性的、反抗失败的人物我认为,约伯虽然是上帝虔诚的信仰者,但是根据原罪(Originalsin)的教义,他所作的任何善举都难以赎买他的罪孽。

从公平正义的角度上讲,上帝判给他什么痛苦的惩罚都是应该并且合情合理的。

上帝借着魔鬼的手,实际上也正在实行这样的判决,同时,一如往常一般,保守了约伯的生命,撒旦实际上不能对约伯的生命做出任何的实质上的危害,而对生命的最后保守,正是上帝博爱的体现,或者说主权的体现。

从这个意义上讲,上帝参没参与赌博,效果都是一样的。

2.绝对的属性让本为善的上帝意志坚决有人说这是一个程度问题。

但是对于无限的上帝来看,生与死中间没有可以讨价还价的空间,杀死一个人的罪过与屠戮百万的罪过,性质上都是一样的罪,判决也都是一样的结果:永远的死。

上帝没有对任何事物的“辩证来看”、“相对来看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等可有回环余地的判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善 彼” 此与 渗“ 透恶 互” 相在 影他 响们 。身 上
浮士德也不是绝对的“善”,靡非斯陀也并非绝对的“恶”
,
浮士德在探索追求中每前进一步都付出 了沉重的代价。如浮士德追求爱情,反倒害得 葛丽卿家破人亡;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惜 与皇帝妥协,甘愿充当暴君的帮凶;由于一对老 人破坏了浮士德的“一统天下”,他便命靡非斯 陀将他们赶走,致使这对老人惨死在靡非斯陀 手下。这些都说明:浮士德对“善”的追求是与 “恶”分不开的。
浮士德和靡非斯陀如影相随, 相辅相成
以“酒”相引
以色相诱
不屑一顾
不甘束缚于“小世界”,期盼进入 “大世界” 宫廷的腐败使他大失所望 毫不在意, 愿看见“自由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 土地上”
带到宫廷中,希望权力能让他满足
万国的荣华
希望浮士德能满足于对财富、 产业的占有和扩张
小结
靡非斯陀时时处处都想破坏浮士德的努力和向 上追求,引他走上邪路,结果反倒刺激了浮士德不断 进取,促使他一步步超越自己,走向生命历程的一个 又一个新阶段,最终认识了人生的真正意义。用靡非 斯陀自己的话来说:“我是那种力量的一种,它常常想 的是恶,而常常做的是善。”靡非斯陀作为否定的力 量“恶”的化身却是浮士德一生探索必不可少的条 件。
小结
歌德出于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在 靡非斯陀身上大胆突破了传统中那种较 为直观的美丑标准,辩证处理了他笔下人 物所显示出来的美丑内涵,为读者创造了 这个具有复杂意象的艺术形象。



歌德成熟的辩证思想的形成是与他所处的时代、他的 生活和思想等方面有紧密联系的。歌德在世83年,青年时 期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旗手,后来,亲身经历了古典 主义、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歌德曾学习五国语言,精通音 乐、美术和历史,爱好广泛,思想活跃。青年时期他广泛接 触了当时流行欧洲的各种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潮,受斯宾诺 莎和赫尔德尔影响较深。在魏玛工作期间,从事过地质学、 植物学、光学、解剖学和气象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并兼 任几种官职。博学与多才,使歌德思维的庞杂性和逻辑性 完美地融合。《浮士德》是歌德一生创作的总结和集大成, 是他深邃的思想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其中蕴涵的辩证 思想令人思考不尽。
嘲讽中世纪烦琐的哲学和伪科学
靡非斯陀 也不是绝对丑恶和消极,他的否定 时时也闪烁着智慧的光彩,道出 严酷的真理,客观上起到社 会现实的批判者的作用。
讽刺封建君主专制
揭露教会的贪婪及宫廷生活的腐朽
揭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残酷
歌德在《浮士德》中构建的这三对 “善”与“恶”的对立统一,体现了歌德成 熟的辩证思想:矛盾运动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矛盾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人类 的进步。
赌约: 靡非斯陀用魔力帮助浮士德去追 求他想得到的一切,但是只要浮士 德一表示满足,生命即结束,灵魂永 为魔鬼所有。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前 进与停滞的矛盾斗争,刻画 了两种相悖的人生观
人类自强 不息 、勇于 探索人生意 义和真理 的精神
浮士德(善)
(恶)靡非斯陀
否定一 切正义事 业,千 方百计陷 人于停滞 和满足,
辩证关系
人 贪图安逸 追求官能 享受容易 满足
他把人类的代表浮士德比做果“树”,象征 人的追求与努力必会有成果。当恶魔靡非斯陀自 认为他可以下凡使浮士德走上他指引的道路时, 天帝自信地应允并与之打赌。因为天帝坚信,虽 然“人在努力追求时,总是难免迷途”,但“善人 即使在黑暗的冲动中,也一定会意识到坦坦正 途”。而且天帝答应靡非斯陀下凡去诱引浮士德, 还为了磨砺人类,激发他们不断努力。
“丑”往往比“美”更能揭示内在的真实, 更能激发深刻的美感。
靡非斯陀的“丑”衬托了浮士德的 “美”。浮士德的“美”是同靡非斯陀的 “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无论在生活还是艺术中,美的东西都不是孤 立存在的。
靡非斯陀不仅以浮士德的陪衬而存在, 而且自身也具审美价值,并以主体的位、 而存在。靡非斯陀的“丑”虽然不能顺利 给 人们带来美感和快感,但却能表现人们内心世 界里最深邃的东西,促使人们关注和追寻其内部 的真实和蕴涵的意味,从而带给我们一种更深 刻的更震撼人心的美感。
浮士德
靡非斯陀


但在欣赏歌德刻画的丑”的艺术典型魔鬼靡 非斯陀时却时常也给我们一种美感。传统美学中 将“丑”与“恶”作为完全不具备审美特征的东 西加以摒弃,而歌德塑造了“丑”中有“美”的 新的审美形象。在靡非斯陀身上体现了“丑”与 “美”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靡非斯陀的“恶”与“丑”中常常闪耀着 智慧的光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浮士德》中“善”与 “恶”及“美”与“丑” 的辩证关系
《浮士德》
“善”与“恶”的 辩证关系
“美”与“丑”的 辩证关系
天帝与靡非斯陀的“善”与“恶”及其辩证关 系
浮士德与靡非斯陀的“善”与“恶”及其辩证 关系
浮士德和靡非斯陀自身的“善”与“恶”及其 辩证关
天帝 善
魔鬼靡非斯陀 恶
人 积极 进取 自强 不息
返回
他把人类视为“长脚知了”,又把人的努 力追求比喻成“不住地飞,又不住地跳, 一头钻进草堆里去唱老调”。即人类的追 求和努力是没有价值、没有结果的,是徒 劳的。魔鬼对人的努力和发展作了完全的 虚无主义的否定。他蔑视人类对真理和自 我道德完善的追求,并欲将人“引入魔路”
小结 天帝与魔鬼的对立和赌赛象征着世间无所 不在的、永恒的“善”与“恶”的斗争,表明两 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这是歌德在《浮士德》中 构 建 的 第一层“善”与“恶”的矛盾冲突。天帝 与魔鬼之 间“善”与“恶”的冲突表明人类社 会乃至宇宙中充满了矛盾。而天帝对浮士德的坚 信则表 明, 矛盾的对立统一最终推动人类社 会向前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