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测试题有答案
百家争鸣测试题有答案
![百家争鸣测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47fa59a417866fb84a8e92.png)
百家争鸣测试题有答案为了帮大家提高历史成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百家争鸣测试题有答案,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看,去学习。
一、选择题: 1.(2013•襄阳卷•13)孔子创立了( ) A.道家学派B.法家学派C.儒家学派D.墨家学派 2.(2013•福建泰宁卷•1)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文中的智慧”是指( ) A.无为而治” B.兼爱”和非攻” C.仁”和德治” D.实行法治” 3.(2013•广东卷•2)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 ) A.《韩非子》B.《道德经》C.《论语》D.《墨子》 4.(2013•辽宁营口卷•1)山东省的曲阜每年都要迎接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因为这里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大思想家的故里,这位思想家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A.老子B.孟子C.孔子D.墨子 5.(2013•湖南株洲卷•4)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
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 A.兴办私学B.创立儒学C.开办太学D.创设科举制度 6.(2013•山东菏泽卷•1)下列对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历史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同步测试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必修3)(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同步测试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必修3)(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7d59e3d4d8d15abe234ee7.png)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在2008年3月的记者会上,温家宝同志引用了“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的诗句。
该诗句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2.某位中国古代思想家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又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A.庄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3.古语云:“困敌之势,不以战。
损刚益柔。
”其中关于“刚柔”的观点符合(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4.亚洲许多国家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韩国等国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特别重视在修己爱人、诚信谦和等方面的教育。
其体现的思想是(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5.韩非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一主张的特点是( )A.法、术、势相结合 B.“礼法并施”C.“尚力” D.“无为而治”6.“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
”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而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1)三则材料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8课 百家争鸣 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8课 百家争鸣 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43c11843323968011c92db.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测试题一、选择题:9.在先秦诸子学说中,有一家最切合时务,并直接指导秦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一家是()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泰勒博士认为:“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过的很多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
”下面对这一观点解读正确的是()①儒家思想适用于所有时代②孔子“仁”思想对实施以德治国、政府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等有借鉴作用③“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对今天实现教育公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④先进的思想有利于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学习了“百家争鸣”的知识后,某班学生进行了讨论。
下列说法适当的是()①语文老师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风范②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特色③物理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是典型的墨家风格④化学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其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体现了下列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3.“他希望人们通过学习和‘克己’修养,认识‘道’,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进而推己及人,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提高自己的素质。
”材料中的“他”是()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墨子14.小明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安慰他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你如果能认真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坏事就可能变成好事。
”小明家长的这种思想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相似()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15.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土派”、“专创君主的参谋集团”等。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7课 百家争鸣 课时练01测试卷含答案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7课 百家争鸣 课时练01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40d09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f.png)
一、选择题1.孔子认为“为仁由己”,每个人都能成为弘道者;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将人的活动看作决定事物成败的关键。
这体现了儒家()A.对以法治国的推崇B.对人精神自由的追求C.对贵族生活的批判D.对人自身力量的坚信2.关注历史教材的单元主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
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第8课百家争鸣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3.“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理念。
下列主张与其相近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C.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B.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C.各学派相互辩论D.各学派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5.“学在官府”是西周时期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官府有学而民无学。
奴隶主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汇集成书,由当官者来掌握。
所以要学习专门的知识,只能到官府中。
而使这一教育垄断现象被打破的是()A.孔子B.荀子C.墨子D.韩非子6.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如图反映了各学派代表人物都()学派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墨家墨子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儒家孟子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道家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法家韩非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A.希望解决社会问题B.相互抨击,相互影响C.主张维系等级秩序D.顺应民心,顺应自然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谁的思想主张()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8.李老师在上课时展示了一张图片,该图片中的人物应该是()人物:__________时期:战国末期思想: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题检测卷——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题检测卷——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https://img.taocdn.com/s3/m/819fdac0a32d7375a51780b1.png)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选择题1.(2021·石家庄质检)孔子弟子众多,《论语》将其归为四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孔子卒后,众弟子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为教士大夫,更有再传弟子为王者师。
这反映出当时( )A.儒学为各诸侯国所推崇B.新兴士阶层崛起影响现实政治C.战国纷争导致人才流动D.礼崩乐坏为私学出现提供机遇2.(2021·宜昌联考)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称霸,而晋文公在践土之盟时要周王承认自己的霸业,孔子因此认为“晋文公谲(欺诈)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这反映了孔子( )A.维护西周礼制秩序B.反对诸侯争霸战争C.宣扬三纲五常伦理D.推崇齐桓公式霸业3.(2021·江苏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西周以前,图书属于国家秘藏,由史官掌管。
春秋开始,各诸侯国拥有自己的藏书所,士阶层也已经能够读到官方藏书。
进入战国时期,图书流通的速度大大加快,士阶层中私人藏书逐步增加。
这一变化( )A.表明私人讲学日益普遍B.具体反映了百家争鸣的状况C.实现诸侯富国强兵要求D.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学术繁荣4.(2020·扬州模拟)有学者指出:诸子形同水火,各执一端,以极端化方式,最大限度地深化了一家之言,“深刻的片面”超越“平庸的全面”。
各种片面学说,总体又形成“百家争鸣”,异彩纷呈,在“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华的基调。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 A.民间思想异常活跃B.集权政治加强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社会变革转型5.(2020·内江模拟)《道德经》第38章载:“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这被誉为道家集中批儒的总宣言,反映出道家( )A.代表新兴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与儒家代表着不同阶级立场C.主张“道”是宇宙万物根本D.客观解释了社会变乱的原因6.(2021·辽宁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韩非指出:“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
初一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f6fd1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b.png)
初一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及答案历史是初一新开的一门科目,对于记性差的初中生来说有着不小的难度,多做初中历史测试题有助于提高历史成绩。
那不妨和店铺一起来做份初一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来热热身,希望对各位有帮助!初一上册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练习题一、交流---百家争鸣孕育雏形1.阅读教材找出老子的政治主张。
2.阅读教材找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孔子的上述言论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句?针对此句,请谈一下你的见解或者感想。
(2)结合语文课文《论语》,你能用论语中心语句来反映孔子的主要思想吗?教育对象: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方法:4.材料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
他把孔子的思想景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据材料,“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伏尔泰为什么推祟孔子思想?二、碰撞---百家争鸣大放异彩1.阅读教材,讨论后填写以下表格。
学派姓名历史地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兵家孙武2.联系当时社会实际,想一想,为什么法家思想会受到统治者重视?【直击中考】1.(2016•湖南岳阳)在中华传统美德里,影响较大的是“仁”,提出“仁”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2.(2016•山东东营)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A.“兼爱”,“非攻”B.“仁政”治国C. 提倡“法治”D.“无为而治”3.(2016•山东聊城)“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综合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86d102dd36a32d73758159.png)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综合测试题(附答案)一、“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成就涌现大批人民的作品2、“双百”方针的成就各种艺术学院和团体,培养了大批学术界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二、遭遇曲折——“双百”方针受到破坏1、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和①许多文艺界、学术界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被②一些学有专长、爱国的知识分子被2、“文革”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和①四人帮实行,“双百”方针被恣意和②文艺领域“”,只有八个样板戏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④大批学术界、文艺界知名人士⑤图书报刊的出版受到了巨大冲击,呈现局面三、文学艺术的春天——“双百”方针得到恢复科学、文艺工作和的关系四、贯彻“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处理好三个关系科学、文艺工作和的关系——最基本的关系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双百”方针是指()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B学术上“百花齐放”,艺术上“百家争鸣”C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D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2、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主要是针对()①科技领域②军事领域③文艺领域④金融领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的直接原因是()A1957年整风运动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1959年反右倾斗争4、“文革”时期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
这最能说明()A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不会持久B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影响5、“文革”后,文学艺术的春天的表现不包括()A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发展B出现了《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等长篇小说C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争奇斗艳,景象繁荣D出现“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先锋的各类文艺流派6、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7、“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被恣意篡改和歪曲的直接原因是()A毛泽东从根本上已经放弃了这一方针B坚持正义的老一辈革命家被打倒C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实行文化专制D为防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推行“和平演变”8、右下图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绍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
高中历史3 1.1百家争鸣(测试)
![高中历史3 1.1百家争鸣(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a5ce34200508763230121262.png)
第1课百家争鸣(测试)一、选择题1.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反映了孔子()A.赞成用“俑”随葬B.仁者爱人的思想C.对鬼神敬而远之D.恢复周礼的意图2.《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A.人情关系B.道德规范C.法制建设D.礼仪秩序3.“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鱼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后世的哪一思想最能说明这一现象()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尚贤"思想C.道家“无为”思想D.法家“法治”思想4.孔子是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仁爱”“和而不同”等思想影响了古今中外.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日益升温。
下列说法中,儒家思想对当今社会发展最具借鉴意义的是( )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B.“天人感应”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存天理,灭人欲5.阅读下表内容。
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体现的共同思想是()思想家思想主张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A.教育思想B.农本思想C.民本思想D.重农抑商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
”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7.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
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A.“为政以德”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D.“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8.某文学家把孔子的时代描述为“中国正处于愁闷时期”,“急于求变的她愿意抛弃一切曾经优良的传统与制度,允许有志之士从事变革”。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检测试题及答案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检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c1a24852d380eb63946d03.png)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检测试题及答案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典型例题】例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的观点实质上代表A统治阶级的利益 B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 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
首先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旧的奴隶主阶级正在退出历史舞台,新的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正在确立中,随着奴隶制的解体,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壮大,社会剧烈分化,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
如墨家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法国则代表了新兴地主的利益;道家是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代言者。
所以诸子百家的观点,即不完全代表统治阶级利益,也不完全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它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
【答案】B例2.联系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说明孟子“仁政”学说的社会根,分析其积极意义。
谈谈你对孟子的“仁政”学说与当前的“以德治国”方略的认识。
【解析】本题分两层,第一问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要结合孟子所处时代,结合当时经济政治状况,分析其政治学说产生的原因及其积极意义。
第二问则结合现实体现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要注意要有自己的见解。
【答案】(1)社会根: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使社会生产飞跃发展,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孟子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主张民贵君轻。
他继承了孔子的仁学观点,发展成“仁政”学说。
(2)积极意义: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符合人民利益,是一种民主性的精华。
(3)认识:孟子的“仁政”学说,无疑打着封建社会的烙印,但其中包含合理的成分。
当前的“以德治国”是对孟子“仁政”学说的批判继承,是和“以法治国”相辅相承的,只有两者并举,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的稳定。
【基础练习】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社会根是A 生产力的发展B 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诸侯国的支持 D 中国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B2.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A仁政学说 B人性本善说“兼爱”“尚贤”说 D以法治国说A3.在关于人的本性的认识上有着截然不同观点的两个思想家是A老子与孔子 B孔子与孟子孟子与荀子 D荀子与韩非子4.孟子认为国家有三件宝物,不包括下列哪一项所述A土地 B人民君主 D政事5.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的著名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荀子 D韩非子B6.关于墨子思想主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墨子把“兼爱”也称为“仁”,它与孔子的“仁”的区别在于有无等级差别B墨子主张“尚贤”,要求统治者任用有才之人,最高统治者的职位则是不可转让的认为“上天”和“鬼神”都是存在的,“兼爱”是上帝的意志D提倡“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B7.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时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时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4d306e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5.png)
第8课百家争鸣课时测试一.选择题(共18小题)1.中国人自古就重视人的修养和节操。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他们所属的思想学派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2.如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其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3.2021年底,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早在春秋时期,有位大思想家就主张“有教无类”,追求教育公平,他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孟子4.“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高,我无欲而民自朴”。
主张“无为而治”思想的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种思想主张的学派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6.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鸟儿在天上飞,鱼儿在水中游,白云飘荡,花开花落,并不依人的意志而运作。
这一思想认识属于()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7.《论语》记载孔子话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此话语说明孔子具有()A.民本思想B.无为思想C.德政思想D.兼爱思想8.主张以德治国的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9.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
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A.推崇西周制度B.支持兼并战争C.解决社会问题D.追求精神自由10.中国文明社会经过长期的沉积和发酵,到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造就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
其中“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是指()A.诸侯争霸B.私学兴起C.商鞅变法D.百家争鸣11.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7课 百家争鸣 课时练02测试卷含答案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7课 百家争鸣 课时练02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73bae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4.png)
一、选择题1.对联对于培养家国情怀有着重大价值。
“讲屋宏开,群仰海邦领袖;吟坛载启,争承尼父渊源。
”此对联体现孔子教育方面的主张是()A.豫时孙摩B.有教无类C.仁者爱人D.因材施教2.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来源于()A.老子的学说B.孟子的学说C.孔子的学说D.墨子的学说3.下表是先秦诸子关于国家安危问题的讨论(部分)。
材料认为,国家“安危”的关键是()材料出处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
《慎子》安危荣辱之本在于主,主之本在于宗庙,宗庙之本在于民。
《吕氏春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A.国君B.民众C.道义D.宗庙4.据《道德经》记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这反映出道家学派主张()A.顺应自然B.以德治国C.互爱互利D.以法治国5.战国时期,有思想家指出:之前尧舜用禅让的方式传承帝位,受人尊敬,被誉为圣王,但燕王禅让给大臣却使燕国因内乱而亡国……由此看来,是非善恶随时势而变化。
该观点属于()A.法家B.儒家C.墨家D.道家6.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据此可知,孟子主张()A.兼爱非攻尚贤B.无为而治C.树立君主权威D.取得民心7.“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意思是国家太平强盛得力于法治,国家纷乱贫弱是由于执法的不公正。
这一言论应出自()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8.老子认为:“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要求统治者()A.爱惜民力B.提倡节俭C.无为而治D.以德治国9.墨子指出:“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
”据此可知,墨子主张()A.社会成员间要相互救济B.建立大同的和谐社会C.政府要赈济贫困的人口D.社会财富为人民共有10.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这体现出他的治世理念源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11.山东自古被称为“孔孟之乡”。
【高二】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测试题(带答案)
![【高二】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测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af65fcfad6195f302ba63c.png)
【高二】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测试题(带答案)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1. (2021广东卷)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2.(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1分)《三宇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
”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①墨子②荀子③老子④苏格拉底A.①②B.②③C.③④D. ②④3.(08海南历史)“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4.(08上海历史,A组)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5、(08重庆文综)“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6、(08四川文综)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
他批评的是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7.(2021山东基本能力)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8.(2021山东基本能力)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 B 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9.(2021海南历史卷)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10.(2021海南历史卷)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A.《春秋》B.《论语》C.《孟子》D.《易经》11.(2021海南历史卷)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三)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三)](https://img.taocdn.com/s3/m/8aede1a09b6648d7c0c74604.png)
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三)一、选择题。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出自下列哪一著作()A. 《论语》B. 《孟子》C. 《道德经》D. 《孙子兵法》2、2019年3月31日,老子诞辰2590周年拜典在老子出生地河南鹿邑举行。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哪个学派的创始人()A. 儒家B. 墨家C. 法家D. 道家3、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属于他思想的是()A. 仁政B. 无为C. 兼爱D. 法治4、《道德经》提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对老子这一思想解读正确的是()A. 万事万物应顺应自然法则B.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C. 事物对立双方可相互转化D. 政治推崇“以德治国”5、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渗入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对东亚、东南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
下列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A. “仁政”B. “兼爱”“非攻”C. “仁”“礼”D. “法治”6、如图为某则教育新闻的标题。
下列诸子百家的观点与该标题主张一致的是()A. 仁者爱人B. 兼爱非攻C. 有教无类D. 因材施教7、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若想查找孔子的言论,最好选择()A. 《春秋》B. 《论语》C. 《道德经》D. 《诗经》8、中国古思想家的句名,“富贵不能混,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这位思想家是()C. 庄子D. 墨子9、言简意赅的成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仁不让”“随遇而安”“守株待兔”这三个成语分别渗透了下列哪三家学派的精神()A. 道、儒、墨B. 道、墨、法C. 墨、儒、法D. 儒、道、法10、下列关于墨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提出“仁政”的治国主张B. 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C. 是儒家思想的弘扬者D. 主张“兼爱”、“非攻”11、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其中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的是()A. 墨家的墨子B. 法家的韩非子C. 儒家的孟子D. 道家的庄子12、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高考题
![百家争鸣高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94e9eefab069dc5122010b.png)
)
• 【解析】孔子和孟子都主张“仁政”,志在调整人际 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 【答案】A
• (2015·天津文综·14)(16分) •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 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 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 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 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 已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论》 •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 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6分) • 品德:①注重个人自我修养; • ②具有经世济民情怀。(4分) • 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 • 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2分)
• (2009·上海历史·3) • 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 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 道迩,非所及也。” • 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 • 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 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 • 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 A.① B.② • C.③ D.④ • 【答案】D
• 【答案】D
• (2012·海南卷历史·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 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 【答案】B
• (2012·浙江文综卷·16)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 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 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 • ①崇尚儒家文化 •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 ③延揽汉族文士 •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 A.①②③ • B. 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答案】B
2022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练习题--第8课百家争鸣
![2022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练习题--第8课百家争鸣](https://img.taocdn.com/s3/m/2823a50d9e3143323868934b.png)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8课百家争鸣测试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1.《淮南子》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塞翁,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那里。
人们都来宽慰他。
他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丢失的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
人们都前来祝贺。
塞翁又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灾祸呢?”不久,他的儿子因骑马摔断了大腿。
这个寓言故事说明的道理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一致()A.孔子B.孙武C.老子D.孟子2.(2021甘肃定西期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想出自()A.《论语》B.《韩非子》C.《孟子》D.《道德经》3.(2021广东茂名高州卓越联盟期中)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名句。
此名句出自()A.《论语》B.《韩非子》C.《道德经》D.《庄子》4.(2020湖北孝感中考)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既是大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
选出属于其教育思想的一项()A.无为而治B.有教无类C.以法治国D.兼爱非攻5.(2020湖南邵阳中考)网上有这样一则“段子”: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又不听圣人“温故而知新”的教诲,他怎么会保佑你及格呢?材料中的“圣人”是指()A.老子B.孔子C.墨子D.荀子6.(2019安徽中考一模)“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跨世纪大辩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的急剧变化B.私学兴起,人才辈出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7.(2020四川眉山中考)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
可见,孟子“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A.全面否定B.照抄照搬C.全面超越D.继承发展8.(2021广东揭阳普宁期末)我们国家多次倡议要节约粮食,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 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百家争鸣同步测试 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b00baa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2.png)
第11课 百家争鸣制卷人:打自企; 成别使; 而都那。
审核人:众闪壹; 春壹阑; 各厅……日期:2022年二月八日。
知识网络构建课后即时训练 1、以下哪一项是哪一项百家争鸣场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 私学的兴盛B 诸侯国的兼并战争C 社会大变革D 士人的解放 孔子创立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对此提出不同的法纷纷著书孔子:名丘,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百家争鸣文化方面:①整理和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如?诗经?。
②根据鲁史编写了?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③孔子的言行,被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奉献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庄子3、孔子很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展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制缺乏〞。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德〞教化人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那么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如今要理解儒家思想的精华你应该查阅〔〕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道德经?5、1913年7月1日,?时报?登载了对300多名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在学生崇拜的人物中,崇拜孔子有157人,孟子61人……从材料看,你认为当时中小学生主要崇尚的思想是〔〕A.法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道家思想6、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产生宏大影响的学说是:〔〕A 道家B 法家C 墨家D 儒家7、你认为以下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为,假如在现代最有希望得到“HY〞〔〕8、某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假设光阴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适宜担当?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的是〔〕9、后被秦始皇所采用的学说是:〔〕A 道家B 法家C 墨家D 儒家10、鄙视权贵,批判和嘲笑当时“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不合理现象的是〔〕A.老子 B.孔子C.墨子 D.庄子1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12、阐述了以寡击众、以少胜多的作战方法的著作是A?孙膑兵法? B?孙子兵法? C?论语? D?道德经?综合思维导航13.观察右图,答复以下问题:⑴此人是谁?⑵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什么学说?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在哪部著作里?⑶他还是大教育家,请你总结他在教育上的成就。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fd49e528762caaedc33d435.pn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我们今天称道‘百家争鸣’,大概不是也不应该是赞扬其中的一元主义妄想,而是欣赏它那些万壑争流的也就是多元的场面。
”之所以赞赏“多元的场面”是因为它( )A.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B.适应了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C.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D.有利于底层民众意愿的表达2.(2018·宝鸡高二检测)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3.(2018·临沂高二检测)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人之性恶”D.“性本善”4.(2018·长沙高二检测)“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
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体现出的孔子教育思想是( )A.因材施教B.不耻下问C.有教无类D.当仁不让5.(2018·中山高二检测)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
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
”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A.人性本善B.舍生取义C.民贵君轻D.得道者多助6.荀子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后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据此,你认为荀子( )①主张“性恶论”②重视礼制③强调教化④主张礼法并施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2018·成都高二检测)“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8.(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百家争鸣测试题有答案
为了帮大家提高历史成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百家争鸣测试题有答案,希
望大家可以用心去看,去学习。
一、选择题:
1.(2013 襄阳卷13)孔子创立了( )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2.(2013 福建泰宁卷1)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 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文中的智慧是指( )
A.无为而治
B.兼爱和非攻
C.仁和德治
D.实行法治
3.(2013 广东卷2)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 )
A.《韩非子》
B.《道德经》
C.《论语》
D.《墨子》
4.(2013 辽宁营口卷1)山东省的曲阜每年都要迎接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因为这里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大思想家的故里,这位思想家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5.(2013 湖南株洲卷4)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
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
A.兴办私学
B.创立儒学
C.开办太学
D.创设科举制度
6.(2013 山东菏泽卷1)下列对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历史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并开始使用彩陶
B.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
C.孔子的思想主要是礼和法两部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