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 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提琴名曲《梁祝》的艺术特色。
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具有典型的民族性。
《梁祝》协奏曲取材于我国一个传统的同名民间故事。
故事的主要情节:东晋时期,在我国南方(现在的浙江省)的祝家庄,有一位祝员外,其女祝英台聪明好学,她冲破了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到杭州求学。
在求学过程中,她与善良、纯朴的贫苦书生梁山伯同窗三载建立了真挚的感情。
在两人分别的时候,祝英台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山伯吐露她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慕之情,但是,诚实的梁山伯没有领会她的意思。
分别一年以后,当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一位女子,便立即向她求婚,但此时她已被父母许配给不学无术的富家之子马文才,尽管她坚决不从并进行了强烈的反抗,但最终没有结果。
而梁山伯由于得不到与祝英台的爱情,二人楼台相会后悲愤而死。
当祝英台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后,来到梁山伯的坟前,面对苍天,对残酷的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泪控诉。
就在此时,梁山伯的坟墓突然裂开,祝英台纵身跳入,然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对彩色的
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形影不离。
这个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民间故事,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的纯真爱情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同时也寄托着人们“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梁山伯和祝英台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不仅在我国人民群众中世代相传,家喻户晓,而且随着音乐飘洋过海,感动着越来
越多的世人
表现手法
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
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由鸟语花香、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英台抗婚、哭灵控诉、坟前化蝶构成的曲式结构。
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着十八相送。
从十一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
第二段和第一段长度差不多,大约十一分钟。
最后一段则是化蝶,是主题再现。
曲子开始几声拨弦声接着长笛,好像在云端的感觉,以此来揭开序幕,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
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题,二长二短加上一个结束句,绵绵长长,幽幽远远,仿佛祝英台在身旁说著昔日的故事。
然后在低音重复一次主题,回到人间落了实。
管弦乐总奏主题,景象全明白了。
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现了,两人情意绵绵,大小提琴和鸣奏著主题,渐渐的小提琴主导旋律并引进管弦乐再强调一次。
等乐音渐歇,木管接续旋律慢慢落下。
小提琴独奏深情舒缓带点内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对将来疑虑不安,但还是坚定相信自己。
勇敢去爱吧!情绪轻快,笛声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
小提琴展现技巧,风华绝代。
相聚虽好总有分别,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送。
将主题变奏缓缓奏出,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
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
在这段末尾由弦乐第一次奏出哭调主题,预言悲剧结局,这构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爱」。
第二段发展部里面有三小段: 强、弱、强,也就是快、慢、快。
开始如大浪涌来的管弦乐声代表祝父的反对,连续几个小节下行乐句,好像在说: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则猛烈与之抗衡,两者冲突渐渐上升,最后全体合奏梁祝主题表示恋情曝光,一波波涌来浪潮终将这主题给淹没。
楼台会小提琴委婉的诉说情意,大提琴拨奏聆听。
轮到大提琴倾诉爱意,小提琴一旁随和。
突然,音乐急转而下,运用越剧中嚣板的「紧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过度悲伤绝望而病逝。
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出:梁兄呀!碎奏、断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
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
乐曲的最终部份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体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三、《梁祝》作品赏析
《梁祝》将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高度浓缩为“草桥结拜”、“同窗三载”、“长亭惜别”、“逼嫁”、“楼台会”、“投坟”、“化蝶”等七个主要情节,全面展示了民间故事的主要内容,使受众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得到艺术的熏陶。
《梁祝》过门以拨弦声起,继而以悠扬婉转长笛承接,使观众进入一个出神入化的美好意境中,似入人间仙境,开启叙事大幕,并伴随着小提琴的演奏让观众由仙境步入人间,揭开人物的清晰形象。
管弦乐具有强烈的音乐演奏效果,《梁祝》中充分利用管弦乐的优势来总奏主题。
大提琴代表的是男主人翁梁山伯,大小提琴和鸣奏出主题,渐渐的小提琴主导旋律并引进管弦乐再强调一次。
当乐音逐渐舒缓,木管按原来旋律逐步消落。
大提琴、小提琴、大小提琴二重奏等,把男女主人翁各自丰富的内心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轻快、激昂、激动、婉约、悲凄尽在音乐之中,成为各种乐器协调配合的成功典范。
在“楼台会”一节中,小提琴与大提琴的配合也恰到好处,小提琴委婉地诉说情意,大提琴拨奏聆听。
而当利用大提琴来倾诉爱意时,小提琴又在一旁随和。
正当音乐轻松述说时,音乐篇章出现快速逆转,悲情逐渐走上前台,述说了男主人翁因不解风情,错失良缘而悲痛欲绝,最终梁山伯因过度伤痛而辞别人世。
在许多场景中,小提琴都被委以重任,主要进行叙事抒情,在祝英台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则以凄厉声调奏出了对梁山伯的无限爱恋与哀思,这其中夹杂着锣声、人声、哭声,祝英台纵身跳入突然爆开的坟墓中自尽,乐曲进而被推向最高潮。
乐曲的最终提升部分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乐曲的主旨得到提升与重现,男女主人翁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双蝴蝶,在花丛中自由嬉戏飞舞,演绎了人们对爱情与自由的向往,也热情讴歌了梁祝爱情的忠贞不渝
二)《梁祝》的体裁。
《梁祝》的创作及演奏式样具有明显的协奏曲特征,独奏与合奏交相呼应,完美结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长处,体现了作品创作的高超技巧和作者创作的独特个性风格。
《梁祝》在创作中整合了普通协奏曲的三乐章的作曲,使整个乐曲既热情奔放又舒缓抒情,更具有顺畅欢快的舞曲特征。
《梁祝》作品的问世,使人们为之一震,给人们增添了许多美的艺术享受。
(三)《梁祝》的曲式。
曲式是指乐曲的基本结构形式。
《梁祝》采用了省略副部再现的奏鸣曲式,传承和发扬了西方古典协奏曲中最常用的奏鸣曲式创作思路。
奏鸣曲式通常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部分组成,其中呈示部必须有两个对比的主题(提出矛盾),展开部是戏剧冲突(矛盾斗争),再现部是呈示部的再现(初步结论)这种“对比——发展——统一”的结构布局,是展示复杂剧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梁祝》的创作正是发挥了这种曲式的优点,恰如其分地采用奏鸣曲式来完美展现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复杂场景,表现十分得体,极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