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课程设计冲孔落料连续模剖析

合集下载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冲孔落料连续模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冲孔落料连续模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系别: 05号专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 10模具 (2) 班姓名: 陈君学号: 05指导教师: 余建明2011年11月11日序言目录序言 (5)目录 (5)设计任务书及产品图.............................1.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5)2.有关工艺计算 (5)3.模具冲裁间隙的选择 (5)4.冲裁模工作部分设计计算 (5)5.冲裁件排样 (5)三.主要零件设计 (7)四.冲压设备的选用 (11)五. 模架的选择 (12)六.设计小结 (12)七.参考文献 (13)导柱式弹顶落料的模具设计陈君第一章 冲裁工艺设计1-1 对尺寸、精度的分析1-2 零件的数目与冲压模具结构分析1-3 零件的材料分析1-4 排样设计一. 工艺方案分析和确定由外壳形状表明,它为拉深件,所以拉深为基本工序。

制件底部的四个小孔由冲孔工序完成。

考虑生产率的高低,故应先冲孔落料之后进行拉深,又考虑到模具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把冲孔和落料用连续模来加工。

首先计算拉深前的毛坯尺寸。

(一)毛坯直径的计算拉深后的成型制件如右图所示由拉深工艺资料查的修边余量δ=2mm. 该制件为筒形件,毛坯直径可按下式计算:D= ()22114 6.288g d d h rgd r δ++++ =224144615 6.28.5418 2.5+⨯⨯+⨯⨯+⨯=71.66mm. 取为72mm.二.冲压工艺过程设计(一).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由工艺方案分析选用连续模结构。

废料从台面孔漏下;卸料采用弹性卸料板;采用带后侧式模架。

(二).有关工艺计算 1. 冲裁力计算冲裁力的大小主要与材料力学性能、厚度及冲裁件分离的轮廓长度有关。

有平刃口模具冲裁时,冲裁力按下式计算F LtD =L----冲裁件周边长度 L=225.13D mm ∏=(落料)、22mm (冲孔) t------材料厚度 1t mm =b σ---材料的抗拉强度,对于08钢 280420b MPa σ=- 取300Mpa所以225.131********.5F N =⨯⨯=落冲4422135030800bF Lt Nσ==⨯⨯⨯=孔冲2. 卸料力的计算F k F =卸卸由表2-2查的0.045k =卸所以 0.04578795.53545.8F N ==卸所以总冲裁力78795.5308003545.80113F F F KN =+=++=总冲卸(三)模具冲裁间隙的选择冲裁间隙对制件质量及模具寿命有较大影响,所以要合理选择。

连接板冲孔落料级进模课程设计.

连接板冲孔落料级进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连接板冲孔落料级进模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摘要.................................................... (2)一课程设计题目.................................................... .4二冲裁件的工艺性计题目 (4)三模具的结构与工序安排,冲件 (5)四根据模具类型画排样图,计算材料利用率 (5)五冲,推,卸料力的计算................................................... .. (7)六选择冲压设备................................................... .. (8)七压力中心的计算................................................... . (9)八凸凹模工作刃口计算................................................... (10)九冲裁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12)总结.................................................... (15)参考文献 (16)摘要目前,模具的设计特别是冲压模具的设计在现代化制造行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次设计是从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开始,根据工艺要求确定设计的基本思路。

在分析冲压变形过程及冲压件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经过方案比较,选择级进模作为该模具工艺生产方案。

然后设计模具的工作部分,即凸、凹模的设计。

包括冲压工艺计算、工艺方案制订和冲模设计以及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

设计中涉及冲压变形过程分析、冲压件质量及影响因素、间隙确定、刃口尺寸计算原则和方法、排样设计、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冲压工艺性分析与工艺方案确定、冲压典型结构、零部件设计及模具标准应用、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步骤等。

《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_冲孔落料连续模(含图纸)》

《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_冲孔落料连续模(含图纸)》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需图纸,联系QQ153893706课程名称: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题目名称:冲孔落料连续模班级:2008级机制专业机制三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年月目录冷冲压的概述 (2)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其应用 (2)模具设计的主要内容 (3)一、零件设计总图 (3)二、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4)四、冲裁工艺方案 (5)五、排样 (8)六、计算冲压力 (10)七、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10)八、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12)九,凸模和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设计计算 (13)十、磨具其他装置的设计 (15)十一、模架的选择 (16)十二、压力机相关参数的计算 (17)十三、装配图 (17)十四、结论 (17)十五、参考文献 (18)1。

冷冲压的概述:冷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加工方法。

它是压力加工方法的一种,是机械制造中先进的加工方法之一。

在冷冲压加工中,冷冲模就是冲压加工所用的工艺设备,没有先进的冷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

冷冲压工序的分类:由于冷冲压加工的零件形状、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原材料性能等不同,其冲压方法可分为分离工序和变形工序两大类。

冷冲压可分为5个基本工序:冲裁使板料实现分离的冲压工序。

弯曲将金属材料沿弯曲线弯成一定的角度和形状的冲压工序。

拉伸将平面板料变成各种开口空心件,或者把空心件的尺寸作进一步改变的冲压工序。

成形用各种步同性质的局部变形来改变毛坯或冲压件形状的冲压工序。

立体压制将金属材料体积重新分布的冲压工序。

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应用冷冲压工艺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有以下特点:用冷冲压加工方法可以得到形状复杂,用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加工的工件。

冷冲压的尺寸精度是由模具保证的,因此,尺寸稳定,互换性好。

材料利用率高,工件质量轻,刚性好,强度高,冲压过程耗能少,因此工件成本较低。

垫片冲孔落料连续模具设计

垫片冲孔落料连续模具设计

垫片冲孔落料连续模具设计1.设计的主要任务及目标(1)任务:1)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2)设计说明书一本3)电子资料一份(2)目标:以所学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实用为目的,通过对垫片冲压工艺的分析及相关参数的计算,进一步进行模具的总装图及零件的设计,总结出并熟练掌握模具设计的规律和方法。

2.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基本要求1)认真学习相关书籍,查阅中外文资料,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2)认真做好各环节计算与分析,使零件的工艺分析正确,模具设计合理;3)勤于思考,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4)翻译一篇与本课题相关的英文文献;(2)主要内容1)对垫片的工艺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对相关参数进行准确的计算。

2)通过查阅相关的模具图册,设计出合理的模具装配图及主要零部件图(不少于5张)。

3)探索总结出一套相关的模具设计规律和方法。

3.主要参考文献[1]《冲模设计手册》,《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编注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06[2]《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姜奎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廖念创等计量出版社 1998.02[4]《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姜奎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4.进度安排设计各阶段名称起止日期1 资料查阅,完成开题报告2013.12.17—2014.03.172 制定工艺方案,制定模具大体结构2014.03.18—2014.03.253 完成模具的设计与计算2014.03.25—2014.05.154 绘制图纸及编写设计说明书2014.03.25—2014.05.155 撰写毕业设计2014.06.02—2014.06.126 制作答辩PPT,准备毕业设计答辩2014.06.13—2014.06.205.附图厚度为1mm的黄铜板注:一式4份,系部、指导教师各1份、学生2份:[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分表各一份垫片冲孔落料连续模具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垫片冲裁模,利用的是级进模生产的。

落料冲孔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落料冲孔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目录目录········································································································一、零件图的分析 (3)二、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4)三、选择模具结构形式 (4)1.模具的形式 (4)2.定位装置 (4)3.卸料装置 (4)4.导向零件 (5)5.模架 (5)四、必要的工艺计算 (5)1.排样设计与计算 (5)2.计算冲压力 (6)3.计算模具压力中心 (7)4.计算模具刃口尺寸 (7)五、复合模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 (9)1.落料凹模 (9)2.冲孔凸模长度及强度校核 (10)3.凸凹模长度确定 (11)4.凸凹模固定板尺寸 (11)5.垫板结构与设计 (11)6.卸料板的设计 (12)7.模座的选择 (12)六、压力机校核 (13)1.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 (13)2.压力机工作台尺寸的校核 (13)3.冲裁力校核 (13)七、绘制模具总装配图及零件图 (13)课程设计小结 (18)参考文献 (19)一、零件图的分析12零件图(如图1-1):图1-1结构分析:该零件形状简单、对称,t=1.5mm(t 为材料厚度)。

冲孔落料模具设计

冲孔落料模具设计

如零件图所示,冲压件零件,材料为45钢,厚度为1.5mm ,小批量生产,计算冲裁模的凸模、凹模和凸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公差并确定产品的冲裁工艺方案,完成模具设计。

一、冲裁件工艺性分析零件的加工涉及冲孔和落料两道工序。

该零件属于无特殊要求的一般冲孔、落料件,凸、凹模按互换法加工分别制造。

冲孔中心尺寸为04.00162+ΦX mm ,由冲孔获得,以凸模为基准件,外形尺寸005.060±mm 、07.080±mm ,由落料获得,以凹模为基准件,同时加工两孔。

冲裁件内、外形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2一IT14级,符合冲裁工艺要求。

查表 2.2可知一般冲孔模冲压材料45钢的最小孔径d ≥1.3t,t=1.5mm,因而Φ16的孔符合工艺要求。

二、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该冲压件对内孔之间和内孔与外缘之间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生产批量较小,为保证孔的位置精度和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冲孔落料连续冲裁的工艺方案,且以两次冲压成形。

模具结构采用固定档料销和导料销对工件进行定位、弹性卸料、下方出料方式的连续冲裁模结构形式。

三、模具设计与计算 (1)排样设计排样设计主要确定排样形式、送料步距、条料宽度、材料利用率和绘制排样图。

1)排样方式的确定 根据冲裁件的结构特点,排样方式可选择为竖排。

2)送料步距的确定 查表 2.7工件间最小工艺搭边值为=a 12mm ,最小工艺边距搭边值为a=2mm 。

送料步距确定为h=62mm 。

3)条料宽度的确定 按照无侧压装置的条料宽度计算公式,查表2.9和表2.8可以确定条料与导料销的间隙和条料宽度偏差分别为b 0=0.8mm ,∆=1.0mm 。

B=(b a l ++20)0∆-=(80+2x1.8+0.8)0∆-=84.801-4)材料利用率的确定 %7.83%100x 4.84x 5.6192.401-80x 60===bh A η5)绘制排样图(2)计算总冲压力该模具采用弹性卸料和下方出料方式。

垫片冲孔落料连续模具设计

垫片冲孔落料连续模具设计

垫片冲孔落料连续模具设计1.设计的主要任务及目标(1)任务:1)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2)设计说明书一本3)电子资料一份(2)目标:以所学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实用为目的,通过对垫片冲压工艺的分析及相关参数的计算,进一步进行模具的总装图及零件的设计,总结出并熟练掌握模具设计的规律和方法。

2.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基本要求1)认真学习相关书籍,查阅中外文资料,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2)认真做好各环节计算与分析,使零件的工艺分析正确,模具设计合理;3)勤于思考,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4)翻译一篇与本课题相关的英文文献;(2)主要内容1)对垫片的工艺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对相关参数进行准确的计算。

2)通过查阅相关的模具图册,设计出合理的模具装配图及主要零部件图(不少于5张)。

3)探索总结出一套相关的模具设计规律和方法。

3.主要参考文献[1]《冲模设计手册》,《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编注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06[2]《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姜奎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廖念创等计量出版社 1998.02[4]《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姜奎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4.进度安排设计各阶段名称起止日期1 资料查阅,完成开题报告2013.12.17—2014.03.172 制定工艺方案,制定模具大体结构2014.03.18—2014.03.253 完成模具的设计与计算2014.03.25—2014.05.154 绘制图纸及编写设计说明书2014.03.25—2014.05.155 撰写毕业设计2014.06.02—2014.06.126 制作答辩PPT,准备毕业设计答辩2014.06.13—2014.06.205.附图厚度为1mm的黄铜板注:一式4份,系部、指导教师各1份、学生2份:[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分表各一份垫片冲孔落料连续模具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垫片冲裁模,利用的是级进模生产的。

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

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

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它可以高效地进行金属件的穿孔或切割。

在连续模设计中,工件被连续输送到模具上,然后通过冲压或剪切操作进行加工,最后将加工后的工件连续地排出。

本文将对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的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操作。

在传统的冲孔落料过程中,工人需要将每个工件手工放置在模具上,并进行冲压或剪切操作。

这种手工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并且容易出现操作不准确或者工件出现偏差的情况。

而在连续模设计中,工件可以通过输送设备在模具上连续地传送,工作人员只需要负责设备的操作和监控即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次,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因素是输送设备的设计、模具的设计和加工参数的选择。

首先,输送设备需要保证工件的稳定输送,避免出现工件堆积或者偏移的情况。

同时,输送设备还需要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工件。

其次,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工件的尺寸和形状,确保模具能够准确地对工件进行冲压或剪切操作。

模具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模具的耐用性和易于更换的性质。

最后,冲孔落料的加工参数选择也是非常关键的。

不同的金属材料和工件厚度需要选择不同的冲压力和冲压速度,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其次,由于模具的准确定位和工艺参数的控制,冲孔落料的质量和精度得到了大幅提高。

同时,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还可以减少误操作和工件浪费,提高了生产线的整体效率和产能。

然而,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连续模设计需要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控制系统,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其次,连续模设计对模具和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此外,冲孔落料的工艺参数选择也需要经验和专业知识,并且不同材料和工件厚度可能需要不同的加工工艺。

总的来说,冲孔落料连续模设计是一种高效、精确的金属加工工艺。

模具设计专业课程设计_支架的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

模具设计专业课程设计_支架的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说明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些国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

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比较低;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等,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模具依赖进口。

导柱式冲裁模的导向比导板模的准确可靠,并能保证冲裁间隙的均匀,冲裁的工件精度较高、模具使用寿命长,而且在冲床上安装使用方便,因此导柱式冲裁模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冲模,适合大批量生产。

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在全球化经济竞争的市场的环境下,为生产符合“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等要求服务的模具产品,研究、开发、改进模具生产设备与模具设计方式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目录一.前言 (1)二.任务书 (3)三.工艺分析 (4)四.工艺方案的确定 (4)五.冲孔落料工作部分工艺设计1.计算毛坯尺寸 (5)2.画排样图 (6)3.计算冲压力 (8)4.计算中心压力 (9)5.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9)6.压力机的选择 (11)7.落料冲孔级进模部分尺寸校核 (12)六.弯曲模工作部分工艺计算1.弯曲工件的毛坯尺寸计算 (14)2.弯曲力计算 (15)3.凸模与凹模的圆角半径 (15)4.弯曲模凸凹模间隙 (17)5.凸、凹模工作尺寸 (18)6.冲压设备的选择 (19)7.模具的总体结构 (20)8.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及选择 (21)9.模具制造装配要点 (23)八.心得与体会 (24)九.参考文献 (26)任务书一、课题名称:支架的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二、工件图:三、设计要求:1.绘制该工件制作所需的模具总装图。

冲孔落料件课程设计

冲孔落料件课程设计

冲孔落料件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冲孔落料件的基础知识,理解其加工原理和工艺流程;2. 使学生了解冲孔落料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认识其重要性;3. 帮助学生掌握冲孔落料件的常用材料及性能特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冲孔落料件图纸的能力;2. 培养学生掌握冲孔落料件的加工方法和操作技巧;3. 提高学生分析冲孔落料件加工过程中问题及解决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制造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能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冲孔落料件的加工技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制图和加工基础知识,但对冲孔落料件的加工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冲孔落料件的加工任务,并具备一定的工艺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冲孔落料件基础知识:- 冲孔落料件的定义、分类及应用场景;- 冲孔落料件的加工原理及工艺流程;- 常用材料及性能特点。

2. 冲孔落料件的制图与设计:- 利用CAD软件绘制冲孔落料件图纸;- 图纸中尺寸标注、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冲孔落料件结构设计要点。

3. 冲孔落料件的加工方法与操作技巧:- 常见冲孔落料设备及其功能;- 冲孔落料件的加工参数设定;- 加工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4. 冲孔落料件加工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常见加工问题的原因及影响;- 问题解决方法及预防措施;- 提高加工质量的经验与技巧。

5. 实践教学:-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冲孔落料件的加工工艺;- 实操练习:独立完成冲孔落料件的加工任务;-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加工成果的质量,分析优缺点。

连续板冲孔落料模设计说明书(华中科技大学)

连续板冲孔落料模设计说明书(华中科技大学)

连续板冲孔落料板课程设计班级:材控0902班姓名:周荻翔学号:U200911110目录一、零件概况 (2)二、冲裁件工艺性分析 (3)三、确定工艺方案 (4)四、选定冲模类型及结构形式 (5)五、工艺计算 (5)(一)排样设计 (5)(二)计算冲压力 (7)(三)确定压力中心 (8)(四)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9)六、选择压力机型号 (13)七、绘制模具总装图和非标零件图 (14)八、校核冲压设备基本参数 (21)一、零件概况零件名称:钢板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45钢,t=2mm设计加工该工件的冲裁模二、冲裁件工艺性分析1、材料:45钢是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冲压工艺性能;2、工件结构:该零件结构简单厚度为2mm,所冲孔径为φ2mm,最小孔边距为2mm,均满足冲裁工艺要求;3、尺寸精度:所有尺寸均为未注公差,可按国标IT14级处理,普通冲压即可满足精度要求;4、结论:可以冲裁。

三、确定工艺方案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3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复合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分析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每副模具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但是工序较多,要经过两次定位,易产生积累误差,需要设备多,时间消耗多,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该零件大批量的生产。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冲压件的尺寸精度容易保证,但该零件厚度为2mm,查P76-表2.27,得倒装复合膜的凸凹模所需最小壁厚为4.9mm,而该零件最小孔边距为2mm,这样做出的凸凹模,易被内孔积存的废料涨裂,故不能采用。

方案三: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很高,但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定位精度较低。

综上分析,冲裁件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尺寸不大,形式较为简单,但产量较大,根据材料料厚(2mm)的特点,为保证孔位精度,冲模有较高的生产率,实行工序集中的工艺方案,采用导正销进行精定位,固定卸料装置、自然漏料方式的级进模,即选择方案三。

《冲压模具制造项目教程》项目二(制造冲孔—落料连续冲裁模)

《冲压模具制造项目教程》项目二(制造冲孔—落料连续冲裁模)
步骤1 用螺钉把下模座2、凹模3、导料板17 连接紧,然后按各凹模型 孔在下模座划出相应漏料孔轮廓。
步骤2 拆开后,在下模座2 钻或铣出漏料孔,使漏料孔比相应的型孔 单面大1~2mm。
3.上模装配
步骤1 把凹模3 放置在下模座2 上,找正后打入定位销,用螺钉和螺 母把下凹模紧压在下模座2 上,如图2-12 所示。
图2-13 用透光法调整凸模和凹模的周边间隙均匀后,在上模3 板配钻、铰定位销孔
4.卸料板装配
把卸料板6 套入已装配的上模的凸模,并调整凸模使其与卸料板的周 边间隙均匀,如图2-14 所示,然后用夹具把卸料板和上模夹紧,在4 个板上配钻2 个卸料螺孔底孔Φ5.2mm。
图2-14 把卸料板套入上模的凸模定位并夹紧,在上模4 板中配钻卸料板螺孔底孔
毛坯淬火→线切割凹模型孔和挡料销固定孔→研磨落 料凹模型孔达要求尺寸→研磨冲孔凹模与冲孔凸模配合。
本模具是多凸模的冲裁模,为了保证每个凸模都能准确对准相应凹模 型孔,可以凸模固定板9 两垂直侧面为基准切割3 个凸模固定孔。但这样 的线切割加工成本高且加工时间长。为了降低加工成本,减少加工时间, 决定采用以凹模3 中3 个型孔对相应凸模定位,然后用黏结法将3 个凸模 黏结固定在凸模固定板的孔内。
在试模时,如果出现某些缺陷或故障,可根据观察到的故障现象 在表2-8 中查出其产生原因和修改方法,对模具进行整改。
做后再思量
1. 为了保证图2-1 连续模的各凸模都能准确对准相应的凹模型孔,本 制造方案中采用了将各凸模插入相应凹模型孔定位后,将凸模黏结 固定凸模固定板的方法,其实也可以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在凸模 固定板上加工出固定各凸模相应的型孔来固定各凸模的方法。但这 种方法在凹模和凸模固定板的型孔线切割加工前,必须在两板加工 出统一的互相垂直的基准面。请编制出统一基准面的加工工艺过程 (提示:想方法使两板相对位置固定后磨两侧面)。

筒形件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模具课程设计剖析

筒形件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模具课程设计剖析

目录序言 (2)第一部分冲压成形工艺设计 (5)Ⅰ明确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资料 (5)Ⅱ冲压工艺性分析 (6)Ⅲ制定冲压工艺方案 (6)Ⅳ确定毛坯形状,尺寸和主要参数计算 (10)第二部分冲压模具设计 (15)rⅡ计算工序压力,选择压力机 (16)Ⅲ计算模具压力中心 (19)Ⅴ、弹性元件的设计 (25)Ⅵ模具零件的选用 (27)Ⅶ冲压设备的校核 (29)Ⅷ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30)Ⅸ模具装配 (32)设计总结 (35)参考文献 (36)序言目前我国模具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

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模具标准化,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模具产品生成呈现的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

模具设计与技术由于手工设备,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编程切屑加工,数控电加工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技术转变。

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生产率,高一致性和抵消耗是其它制造加工方面所不能充分展示出来,从而有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防工业及民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零件日趋复杂化,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冲模制造难度日益增大。

模具制造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依靠人工的手工技巧及采用传统机械加工设备的行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多的依靠各种高效、高精度的NC机床、CNC机床、电加工机床,从过去的单一的机械加工时代转变成机械加工、电加工以及其他特种加工相结合的时代。

模具制造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技术密集型的综合加工技术。

本专业以培养学生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能力的核心,将模具成型加工原理、设备、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实用性,综合性,先进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压工艺学学习报告题目:落料冲孔连续模报告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年级:工业工程12级姓名:谢兵班级学号:工程12-01-08指导教师:伦凤艳二O一五年十月九日目录模具设计说明 (2)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2)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3)3.主要设计计算 (3)4. 模具总体设计 (6)5. 主要零部件设计 (6)6.模具总装图 (10)7.冲压设备的选定 (10)8、模具的装配 (11)主要参考文献: (13)学习小结 (14)模具设计说明题目:落料冲孔连续模报告任务描述:工件名称:冲孔落料件工件简图:如下图生产批量:中批量生产材料:Q235A材料厚度:2mm零件公差:IT13展开板金件,设计一副冲孔、落料连续模。

为弯曲模准备毛坯。

图1 工件图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1)冲裁件结构形状分析该冲裁件结构简单,从图中不难看出,此工件只有冲孔和落料两个工序。

其外形为规则形,内部有两个小孔和一个方孔,结构较为简单适合冲裁。

(2)尺寸制件图给出的外形为规则形,其尺寸为50*70,两个内孔直径为8mm和一个10*15mm的方孔,其尺寸如图1所示,制件厚度为2mm。

属于中等尺寸的冲裁件。

(3)尺寸精度从图1可知,该制件的公差等级为IT13级,用冲裁加工可以达到该精度要求。

其余尺寸为自由公差,精度要求不高,所以均按IT14级确定制件公差。

(4)表面粗糙度该制件的厚度为2,查表可知表面表面粗糙度Ra为6.3μm。

冲裁件内、外形可到达的经济精度为0.16mm和0.23mm,两孔中心距公差为±0.12mm,孔中心与边缘距离尺寸公差为±0.6mm。

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和冲孔复合冲压。

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

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成本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

方案二只需一套模具,工作精度及生产效率都比较高,但制造难度大,并且冲压成品件留在模具上,清理模具上的物料影响冲压速度,操作不方便。

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设计简单,由于工件精度要求不高,完全能满足工件技术要求。

所以经过比较和根据任务要求,采用方案三最为合适。

3.主要设计计算(1)排样方式的确定以及计算设计级进模,先要设计条料排样图。

工件图可视为一矩形中间冲孔,直排材料利用率最高。

如图一所示的排样方法,可减少废料。

第一次冲裁使用活动挡料销,然后第二次可用固定挡料销。

因为宽度L=70mm,取搭边a=3.0mm, a2=2.0mm,条料宽度为B=L+ 2a=76mm,步距为S=52mm,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为77.4%。

图2(2)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图a 图3图b图a:因为制件对称,压力中心一定在对称轴Y上,及x=0,由机械原理可以计算出,y=34.53mm。

图b的压力中心为(39.31,34.57)。

(3)冲压力的计算:用平刃口模冲裁时,其冲裁力一般按下式计算:F=LtσbQ235-A的抗拉强度σb为370~500 MPa,取σb=440 MPa。

所以F=Ltσb=338153.6N=338.15KN推件力:F T=nK T F=16.9N选择冲床总压力FΣ=F+F T=355.05N,查压力机规格表,根据总压力初选压力机为J23-40。

卸载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系数如下:表一(4)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在确定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方法之前,首先要考虑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及模具装配方法。

这个模具采用级进模,冲孔的圆孔和方孔是简单规则形状的制件,因冲裁此类的制件的凸凹模制造相对简单,精度容易保证,所以采用分别加工。

对于落料模,由于冲制复杂形状制件的冲压模具,所以采用凸模与凹模配置的加工方法,使设计与制造变得方便。

图4工件精度为IT13,Δ=0.54,磨损系数x=0.8查表得冲裁双面间隙Z max =0.16, Z min =0.10 ,校核满足δp +δd ≤﹙Z max -Z min ﹚ 以凸模为基准件,根据凸模磨损后的尺寸变化情况,将零件图中各尺寸为别为: 第一类(A )尺寸:50−0.39mm 、27−0.33mm 、23−0.33mm 、8−0.22mm 、15−0.27mm 、10−0.22mm第二类(B )尺寸:20+0.33mm第三类(C )尺寸:30±0.33mm 、6±0.18mm冲孔时,凹模按凸模配加工凸模尺寸计算,凸模刃口尺寸计算如下:8p =(8+0.5×0.22)−0.2240=8.11−0.0550 15p =(15+0.5×0.27)−0.2740=15.14−0.0680 10p =(10+0.5×0.22)−0.2240=10.11−0.0550落料时,凹模按凸模配加工凸模尺寸配制,50p =(50+0.5×0.39)−0.3940=50.20−0.098027p =(27+0.5×0.33)−0.3340=27.17−0.0830 23p =(23+0.5×0.33)−0.3340=23.17−0.0830 20p =(20−0.5×0.33)0+0.334=19.840+0.0684. 模具总体设计 (1)模具类型的选择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级进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模。

(2)定位方式的选择因为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无侧压装置。

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初定距,导正销精定距。

而第一件的冲压位置可由活动挡料销定距。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因为工件料厚2m ,相对较薄,卸料力也比较小,故可采用固定卸料。

又因为是级进模生产,所以采用下出件比较便于操作与提高生产效率。

(4)导向方式选择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治疗,方便安装调整,该级进模采用中间导柱的导向方式。

5. 主要零部件设计 (1)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圆孔冲孔凸模因为所冲的孔为圆形,而且都不属于需要特别保护的小凸模,所以冲孔凸模采用带凸缘凸模,加工简单,便于装备与更换。

圆孔冲孔凸模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5 圆孔冲孔凸模图6 方孔冲孔凸模图7 落料凸模结合工件外形并考虑加工,将落料凸模设计成直通式,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2个M8螺钉固定在垫板上,与凸模固定板的配合按H6/m5。

总长L 可按公式计算: L =21h t h h ++=工+h =14.4+14+1+20.6=50mm 凹模凹模采用整体凹模,各冲裁的凹模孔均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安排凹模具在模架上的位置时。

要依据计算压力中心的数据,将压力中心与模柄范围内。

其轮廓尺寸可按公式计算:凹模厚度H=kb=0.3×70=21mm ,取H=25mm 凹模轮廓尺寸为130⨯150⨯25mm对于多工位的级进模凹模可以按下表表1-23选取凹模尺寸,计算后按近似值选取标准凹模。

所以取C 为42。

表2凹模一般都是采用螺钉、销钉定位和固定的。

因此,螺钉孔和销钉孔之间的距离,螺钉孔和销钉孔距凹模边缘及刃口的距离不能太近,否则会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孔距的最小值见表3。

表3取A=14mm ,B=16mm 。

图8固定板外形尺寸的确定:固定板外形尺寸与凹模外形尺寸一致,厚度等于25mm。

(2)定位零件的设计落料凸模下部设置两个导正销,借用工件直径8mm的的两个孔作为导正孔。

导正销采用H7/r6安装在落料凸模端面,导正销导正部分与导正孔采用H7/r6配合。

(3)固定挡料销和导料板的设计由材料的厚度t=2mm,查资料可取挡料销的高度h=3mm,导料板内侧与条料接触,外侧与凹模齐平,导料板与条料之间间隙取1mm,这样就可确定了导料板的宽度77mm,导料板厚度取8mm,采用45钢制作,热处理硬度为40-45HRC,用螺钉固定在凹模上。

导料板上有活动挡料销凹槽。

(4)卸料板部件设计a.卸料板的设计卸料板的周界尺寸与凹模的周界尺寸相同,厚度为10mm。

采用45钢制造,淬火硬度为40-45HRC。

卸料板孔与凸模的单边间隙Z/2=(0.1~0.5)t,且硬材料的单边间隙取大值,故取Z/2=1mm。

b. 卸料螺钉的选用卸料板上设置4个螺钉,公称直径为8mm ,螺纹部分为M6。

(5)模架及其他零部件设计该模具采用中间导柱模架,根据凹模周界和闭合高度,选取上下模座的规格尺寸,上模座200*160*40,下模座200*160*45,导柱分别为Φ28*170,导套分别为28*100*38mm ,上垫板厚度取10mm ,固定板厚度取18mm ,下模座厚度取45mm ,那么该模具的闭合高度:闭H =2h H H L H H -++++下模垫上模=40+10+50+25+45-2=168mm 式中:h2为凸模冲裁后进入凹模的深度,h2=2mmL —凸模长度,L=50mm H —凹模厚度,H=25mm可见该模具闭合高度小于所选压力机J23-40的最大装模高度(250 mm ),可以使用。

6.模具总装图通过以上设计,可得如图所示的模具总装图。

模具上模部分主要由上模板、垫板、凸模(3个)、凸模固定板及卸料板等组成。

卸料方式采用弹性卸料,以橡胶为弹性元件/下模部分由下模座、凹模板、导料板等组成。

冲孔废料和成品件均由漏料孔漏出。

条料送进时采用活动挡料销21作为粗定距,在落料凸模上安装2个导正销,利用条料上∅8mm 的孔作为导正销孔导正,以此作为条料送进的精确定距。

7.冲压设备的选定通过校核,选择开式双柱压力机J23-40能满足要求。

起主要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400kN 滑块行程:80mm 最大闭合高度:330mm 最大装模高度:250mm 连杆调节长度:60mm工作台尺寸(前后x 左右):460x700 mm 垫板尺寸(厚度x 直径):65x200 mm 模柄孔尺寸:Φ50x91 mm 最大倾斜角度:30度 8、模具的装配根据倒装复合模装配要点,选凹模作为装配基准件,先装上模,再装下模,并调整间隙,试冲,返修。

具体的情况见表四所示。

表4图9模具总装图1.弹簧2.螺钉3.下模座4. 导柱5.凹模6始用挡料销7.定位销8.螺钉9.导正销10.导套11. 凸模固定板12.凸模垫板13.上模座14. 螺钉15.模柄16. 螺钉17. 螺钉18.凸模19. 螺钉20.固定卸料板21.托料板学习小结通过这样学期对冲压工艺学的学习,本来是进行基本知识考试的,但是由于不能按时参加考试,所有只能回学校后在做此报告来作为考察,也谢谢伦师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初步了解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

这几周的学习,从模具的基本冲裁,弯曲,拉深,到胀形与翻边,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与成形极限,最后学到了冲模的机构与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