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冠”与“冕”的历史变迁

合集下载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冠冕”并不皆“堂皇”“冠冕堂皇”是一个成语,比喻外表很体面然而实际并不如此。

但在古代,“冠”和“冕”二者的词义所指并不太一样。

帽子古代称首服,“冠”在古汉语里第一个意思就是首服的通称。

古时,人的社会身份不一样,“冠”也就不一样:庶人戴的为缁布冠。

缁为深黑色,缁布冠就是深黑色的布所制的帽子。

而大夫和士戴的是玄冠,用黑缯制成。

玄也是一种颜色,是浅黑色。

冠的第二个意思是冠礼。

冠礼是男子的成人礼,士二十而冠。

与冠相比,冕的地位要高得多,冕为首服之最尊者。

冕的大致规格如下:上面是木板,木板外包麻布,上面是黑色,下面是红色。

一般来说,只有天子、诸侯、卿大夫才有资格戴冕。

因此“冠冕”虽然连用,但二者却有严格的区分,冠和冕内部又有很多差别,所以冠冕并不皆堂皇。

“此致”乃到此结束几乎所有识字的中国人都写过信,几乎所有写过信的人都会用“此致”、“敬礼”作为结束语。

“敬礼”的意思比较明白,“此致”到底什么意思,“此致”和后面的“敬礼”到底是什么关系,却是众说纷纭的问题。

先看一个例子,此例出于《鲁迅手稿全集·书信第六册》,在《1935年4月1日致徐懋庸》的结尾,鲁迅先生这样写道:“此致,即请道安。

”在《1935年8月3日致李霁野》的结尾,鲁迅先生写道:“此致,即颂暑祺。

”鲁迅先生这样的用法,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此”者不是指后面的“道安”、“暑祺”,因为在“道安”和“暑祺”前还有“即请”、“即颂”一类的词来引领。

既然如此,“此致”和后面的“暑祺”就不可能再有动宾关系。

同理,“此致”和“敬礼”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是动宾关系,或者说,二者在词义上不存在任何直接关系。

那么,“此致”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从古文传承下来的一种用法。

这里的“此”,其作用在于概指前文,而“致”字在这里的意思是“尽”、“结束”,“此”、“致”连用,表达的意思是“我要说的事情到这里已经说完了”。

理解了“此致”的意思,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下发通知的公文末尾要用“此通知”,发布命令的公文时末尾要用“此令”……所有这些,其实都是煞尾语。

历史趣谈南北朝以后“冕”用以专称皇帝礼冠 帝王才可戴冕

历史趣谈南北朝以后“冕”用以专称皇帝礼冠 帝王才可戴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南北朝以后“冕”用以专称皇帝礼冠帝王才可戴冕导语:冕,是古代汉族冠饰之一。

这个字的本义是用带子系于下巴的古代礼帽。

后专指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冠,而冕旒是指古代帝王礼冠前后的冕,是古代汉族冠饰之一。

这个字的本义是用带子系于下巴的古代礼帽。

后专指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冠,而冕旒是指古代帝王礼冠前后的玉串。

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会戴大礼冠。

这大礼冠即为冕,外黑色,里朱红色。

冕顶有长方板,前圆后方,盖谓天圆地方,称为延。

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

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贯以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

但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冕用12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

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所以从那时起“冕”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

瞧瞧,一个旒就有如此多的讲究,但在《云中歌》里就啥也不讲究了,皇上都戴上有13旒的冕了!而且就在第23集中,皇宫举行除夕庆典的时候,刘弗陵又戴上了后面有8旒,前面有9旒的龙冕。

好吧,生活常识分享。

古代天子祭服冕冠的演变——天人合一思想的沉浮

古代天子祭服冕冠的演变——天人合一思想的沉浮

2 4・
所公认的标 准格 式 。但秦朝 独尊 法家 焚 书坑儒 之后 , 颠 覆了传统祭服规 制 , 直到汉代才 得以恢复 。 汉代恢复冕 制是 在 董仲 舒 发 展天 人 合一 的理 念为 “ 天人感应 ” 说之后 , 他认为, 天 体和 人体 有 相似 的结 构
功能 , “ 观人之体 , 一何 高物 之甚 而 类 于天 也 ” 。董 仲舒

要: 天人合 一理念是 中国古代 哲学所追 求 的最高精 神境界 , 也是 中国古代 天子冕 制所追 求 的最 高
境界 。天人合一理念影响 了天子冕制 的规定 , 而天子冕制的改变也反映着天人合 一理念的沉浮 。
关键词 : 天 子 冕冠 , 天 人 合 一
文章编号: 9 7 8—7— 8 0 7 3 6— 7 7 1— 0 ( 2 0 1 3 ) 0 5— 0 2 4— 0 3
而是指一种 自然 规 则 , 是 整个 自然 之道 。人 则是人 类 ,
而天子则 是沟通天人 的人类 的代表性 人物 。讲 “ 天人 合

” 绕不开儒学 , 虽 然在 儒学 产生 之前 就 已经存 在朴 素
而原始 的“ 天人 合 一 ” 的思 想 , 但“ 天人 合 一 ” 这 一理 念 的彻底贯彻却 是 由儒学 来 完成 的 。孔 子 没 系统 地提 过 天人合一 , 但他的很多思想 却已表现 出“ 天人合 一” 的观
点, 如《 泰伯 》 中有 : “ 大哉 尧 之 为君 也。巍 巍 乎 唯天 为 大, 唯尧 则 之 。荡 荡乎 民无 能 名 焉。巍 巍 乎 其 有成 功
已, 焕乎其 有文章 。 ” 就 是说 , 尧“ 则 天” 而治 才取 得成 功 继而焕发文采 , 这不是 “ 天人合一 ” 思 想又是 什么?孟 子 承袭了孔 子 , 进 而 提 出“ 尽 心 知性 知 天 ”“ 存 心 养性 事

中国冠帽发展演变

中国冠帽发展演变

• 元朝 • 元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 的帽子开始逐渐流行中原 ,有皮帽,毡帽,元朝皇 帝、皇后戴的帽子也有也 是珍贵的皮毛做的上面镶 有珍珠。 • 明朝 • 明朝的建立,又恢复了汉 人的“冠冕”制度。
• 清朝 •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帽子可以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 真正流行起来,上至皇帝, 真正流行起来,上至皇帝,下 至贫民都可以带帽子 都可以带帽子。 至贫民都可以带帽子。这种情 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西洋 文化的传入,西洋的帽子文化 文化的传入,西洋的帽子文化 传入才使“帽子” 传入才使“帽子”在社会上普 遍流行起来,上至官僚商人, 遍流行起来,上至官僚商人, 下至车夫乞丐, 下至车夫乞丐,在影视剧中可 以看到出席宴会头戴高贵礼帽 的绅士以及头戴毡帽拉黄包车 的车夫, 的车夫,甚至用帽子放钱的乞 帽子普及了,它的实用价 丐。帽子普及了,它的实用价 开始起作用。 值开始起作用。
• 还有一些有官位的侍女也戴帽子,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 唐朝时曾在上层贵族妇女中流行过从胡人那儿传过来 经过改进的帽子叫“帷帽”,四周有纱缦围绕,用来 防沙,“遮脸”,防止陌生男人偷看自己的“女人” ,相当于今天的伊斯兰地区妇女的黑纱。
• 中国女人普遍带帽子的传 统是从清末开始的,是学 习西洋女性的,各种凉帽 ,挡风帽,起初也可以说 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后来 体现的便是彻底的装饰品 和实用价值。 • 从帽子的起源和演变,完 全体现的是男权社会权力 和地位,以及这种历史发 展和逐渐瓦解的历史。
由于隋朝在中国的历由于隋朝在中国的历史较短不到几年史较短不到几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老百姓由于涌老百姓由于憎恨憎恨官员官员所以对于官员所以对于官员所戴乌纱帽也产生了所戴乌纱帽也产生了厌恶感由于处于不厌恶感由于处于不稳定时期许多官员稳定时期许多官员也怕戴乌纱帽被老百也怕戴乌纱帽被老百姓识破身份引来杀姓识破身份引来杀身体之祸所以这身体之祸所以这种冕服制度自然而然种冕服制度自然而然

对冠礼礼义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

对冠礼礼义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

对冠礼礼义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
冠礼礼义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它涵盖了冠冕、礼仪和道德的意义。

下面是对冠礼礼义历史演变的解读:
1.冠:冠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头饰,代表着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最早的冠是由皮革或草编制而成,后来逐渐演变为金属或玉石制成的华丽冠冕。

冠的佩戴是一种特权,只有在特定场合和特定身份下的人才能佩戴。

因此,冠成为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2.礼仪: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循的规范和仪式。

古代中国非常重视礼仪,认为它是维系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冠礼仪在古代的官员、贵族和士人中尤为重要。

佩戴冠冕和进行相应的礼仪仪式,是展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方式。

3.礼义:礼义是指人们在行为和思想上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冠礼义强调了社会地位和身份与道德义务之间的关系。

佩戴冠冕的人应该以身作则,展示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操守。

同时,社会对佩戴冠冕的人也有更高的期望,他们应该以公正、正直和谦逊的态度为人处世,为社会做出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冠礼礼义的概念在中国历史中有所演变。

在不同的朝代和社会环境下,冠冕的形式、礼仪的细节和道德准则的内容都有所变化。

然而,冠礼礼义的核心思想一直是强调地位、仪式和道德的关联,以及高尚品德的追求。

中国古代皇帝的帽子介绍

中国古代皇帝的帽子介绍
冕冠主要由冠圈、玉笄、冕綎、 冕旒、充耳等部分组成。
冕旒是皇帝在正式场合所戴的礼 帽,它设计成前低后高的样子,有着 特殊的含义——恭敬。冕的前后都有 下垂的旒——用玉珠做成的串子。在 冕的两旁还有丝线遮住皇帝的耳朵, 好让谗言灌不进去。这么大的一个国 家,只有皇帝—个人才有资格佩带这 种冕。老皇帝驾崩后,皇太子继位、 成为新的皇帝。这时要为他举行“加冕 ”的仪式。只有这样,他才成为一位合 法的皇帝
汉 朝 时 期 的 帽 饰
Part 2
权利最高的帽子——冕冠
冕冠是汉服中冕服里的冠式, 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冠式,始于 周代。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 周朝礼仪规定,戴冕冠者都要 身着冕服,冕冠的基本样式以及这 套冕冠制度也一直被后代所沿用。 唐代进行改制,明代以后,冕冠被 废除,代之以朝冠。
冕冠的介绍:
通天冠的演变:
翼善冠
这顶皇冠全部采用金 丝编制而成,最使人不可 思议地是整个帽子发现不 到一个接头处,其工艺的 精妙绝伦可想而知。它色 泽纯正、高贵,结构巧妙, 制作精细,既具有高贵、 华美、富丽堂皇之势,同 时又不失儒雅、俊秀、阳 刚之气
在古代,金丝翼善冠只用于皇 帝殉葬时穿戴,属于冥器。乌纱 翼善冠才是日常生活与交际所用。 然而在现代的影视作品中不分 主次,混淆视听。
中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 帽饰样式,常散见于一些陶器 绘画遗存中。
冕、冠的不同:
古代的头顶饰品主要 是“冕”和“冠”。“冕” 比“冠”出现要早,最初的 时候封建帝王专用的叫 “冕”,在皇子继承皇位 时加“冕”;士大夫戴的叫 “冠”,后来互用。
古代冠制:
古代冠制是中国服饰 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的女人一般是不戴帽 子的,戴帽子的主要是男 人。《释名》曰:“二十 成人,士冠,庶人巾”, 可见只有士以上的人才可 以带帽子,其他平民百姓 都没有戴帽子的权利。劳 动者只能戴头巾,主要用 来揩汗

中国历代帝王冕服

中国历代帝王冕服
主。
冕冠上使用了传统的珍珠和玉 石,同时也有吉祥图案如龙、
凤、日月等。
在服装的细节上,袁世凯时期 的冕服更加注重装饰和华丽。
当代国家领导人及重要场合的冕服
当代国家领导人在重要场合穿着的冕服,上衣为对襟或斜襟,下裳为褶裙,颜色 仍以玄色为主。 冕冠上常饰有金龙、凤凰、祥云等吉祥图案,同时也有珍珠和玉石。
05
保护与传承
保护传统工艺的必要性
尊重历史文化遗产
01
中国历代帝王冕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统
工艺有助于维护和传承这一独特文化。
维护文化多样性
02
冕服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这一
技艺有助于维护全球文化多样性。
促进传统工艺发展
03
保护传统工艺资源,能够为现代社会提供更多的创新和发展空
冕服的制作工艺精湛且复杂,涉及刺绣、镶嵌、染色等多种传统技艺。现代社会应加强对 这些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保护,以保持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服饰文化创新
虽然现代社会的服饰文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冕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代表之 一,仍然可以为现代设计师提供灵感和借鉴。通过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可以创造出更具 特色和创新性的服饰文化。
艺术审美
冕服的设计和制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华美的纹样 、精致的做工和独特的风格,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服 饰审美,也体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
政治权力的象征
统治者的标志
在古代中国,冕服是帝王权威的象征,只有皇帝、皇后等统治者才能穿着。 冕服及其配饰的质地、颜色、纹样等,都与统治者的地位和权力密切相关。
03
现代冕服
孙中山时期的冕服
孙中山时期的冕服较有特色, 上衣多为对襟或斜襟,下裳为 褶裙,颜色以玄色为主。

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

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

中国历代帝王冕服探究中国古代的帝王冕服主要有三种形式:冠、冕、幞。

冠通常由玉制成,具有不同的外形和装饰,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与崇高。

冕是帝王加冕礼仪中所佩带的头饰,可分为三种形式:距、盖、冠冕。

其中,距是一种锥形高帽,通常用黄色、红色或紫色丝绸制成,象征着权力的至高无上;盖则是皇位的标志,代表皇权的继承与连续;冠冕则是帝王即位大典中佩戴的皇冠,通常由珠宝、宝石和珮等装饰而成,象征着帝王的尊贵和统治力。

幞是帝王肩背的象征,在帝王加冕典礼中由臣子扶持,在平时生活中则代表着皇帝的威仪和地位。

随着中国历代王朝的更迭,帝王冕服的风格和装饰也发生了变化。

在中国古代,帝王冕服的制作材料分外讲究,通常接受黄色、红色和紫色等鲜艳的颜色来表达皇权的威武与神圣。

而在宋、元、明、清等后期,帝王冕服的装饰也更加丰富多样,增加了龙、凤、云纹、寿字等图案,以表达皇权的威武和统治的合法性。

除了装饰风格的变化,帝王冕服的制作工艺和设计也在不息演进。

早期的冠冕多以金属为材料,制作工艺简易粗拙;而到了后期,帝王冕服更多地接受绢绸和丝绣等材料,制作工艺也更加精细和繁复,重视细节和雕刻,体现了帝王对于装饰的要求和对品质的追求。

帝王冕服的探究除了了解历史制度和文化进步外,还可以从中窥见一些历史事件、政治动乱和社会氛围的影响。

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战乱导致了帝王冕服的衰落,帝王权力的缺乏使得冕服逐渐失去其象征意义;而到了隋唐时期,帝王冕服得到了复兴,从中可以看出政权的稳定和帝王权威的恢复。

另外,帝王冕服也透露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些重要价值观和信仰。

例如,帝王冕服中的龙纹代表着皇权的象征,龙是中国古代听说中的神物,象征着帝王的神圣地位;寿字则代表着皇帝的长寿和国泰民安,寓意着帝王的美妙愿景与期望。

总之,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的探究是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通过对冕服的深度探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帝王制度的变迁、皇权的演变以及帝王对于服饰的要求和期望。

古代男子的发冠

古代男子的发冠

【古代男子的发‎冠】●冠与冕“冠”古代是头上装‎饰的总称,用以表示官职‎、身份与礼仪之‎用。

冠类在历代的‎演变中从形式‎可分为冠冕、巾帻、幞头、帽、盔,笠等,从身份也可分‎为帝王官吏、文人学士、武职将帅、后妃仕女,布衣、道释等几大类‎。

冠冕的形成据‎历史资料及有‎关记载的推测‎:冠是古人根据‎自然界中鸟兽‎的头形加以模‎仿、装饰与改制而‎成。

为了礼仪与装‎饰,古人根据鸟兽‎的头型改制成‎冠,将鸟兽的须胡‎改饰成缨与緌‎,这是古代冠的‎基本结构。

并用簪贯插在‎发上使其稳定‎,用缨装饰在冠‎上,用緌带垂下使‎其牢固与美观‎。

冠的质料,在黄帝以前用‎皮革制成,以后多用布帛‎制成。

1 小冠(也称束髻冠)这是一种束在‎头顶的小冠,小冠多为皮制‎,形如手状,正束在发髻上‎,用簪贯其髻上‎,用緌系在项上‎,武官壮士则多‎饰缨于顶上,称为垂冠,初为宴居(在家便装)时戴,后通用于朝礼宾客,文官,学士常戴用。

2 獬豸冠(也称法冠)这是执法官所‎戴,獬(音卸)豸(音志),传说是神羊,善判断曲直,故为执法官所‎戴,秦汉及秦以前各‎代常用。

3 进贤冠(也称儒冠)是在朝的文官‎所戴,冠上有梁为记‎,亦称梁冠,以梁的多少来‎分等级爵位,并可再衬巾帻‎,如无巾帻与梁‎数,则为儒者戴用‎。

4 鶡冠(又称武冠)为古代武官武‎将所戴,冠顶插饰鶡毛‎以示英勇。

鶡(音何)是属鸱鸟类,性勇好斗,至死不却,为秦汉及秦以‎前各代武官所‎戴。

5 高山冠高山冠在古代‎多为谒者所戴‎,谒者是掌宾受‎事之官(为皇帝传令或‎引见外宾受事‎之官),一般为中外官‎、谒者、仆射所戴用(仆射为隋唐官‎制,是尚书省的主‎管)。

高山冠其形方‎而有山(山为冠中间之‎饰),高而竖直。

6 委貌冠(又称元冠)委貌冠为诸侯‎朝服之冠,委貌即礼仪之‎道,委即安定,貌即正容,是在朝官臣所‎戴。

委貌冠其形如‎圆,倾斜,后高前低,根据〈庶物异名疏〉云:长七寸,高四寸,制如覆杯,前高广,后卑锐。

汉代冠冕的演变史,从御寒工具到权势的象征,冠冕蕴含怎样意义?

汉代冠冕的演变史,从御寒工具到权势的象征,冠冕蕴含怎样意义?

汉代冠冕的演变史,从御寒工具到权势的象征,冠冕蕴含怎样意义?引言:帽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头部服饰,具备遮阳、御寒、美观等多种用途。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今天的帽子款式新颖、造型别致,不论男女老少都能戴。

但是你知道吗,在中国古代社会,戴不戴帽子、怎么戴,却是一门不小的学问。

“帽”这个字,是秦汉以后才出现的。

在那之前,人们将戴在头上的服饰一律称为“元服”,因为在古汉语中,“元”是“头”的意思。

“元服”中最常见的当属“冠”和“冕”,贵族男子出席正式场合戴的礼帽叫做“冠”,天子皇帝戴的王冠叫做“冕”。

作为古代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冠冕”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象征。

一、“冠冕”的起源:“元服”、“冠笄”、“冕旒”《通典·礼制》记载,原始社会的人们就会将动物的皮毛盖在头上,以遮阳保暖、抵挡风雪,甚至为了美观,还会选取鸟兽的角和羽毛插在上面,起到点缀的效果。

汉代以前,帽子统称为“头衣”或“元服”。

《仪礼》记载,人们往往会在重要节日、婚丧嫁娶等正式场合佩戴帽子,以增添喜庆隆重的气氛。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易毁弃。

比如《三国演义》中夏侯惇作战时,不慎被人用箭射中眼珠,他高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竟然将眼珠子吞了下去。

同样,直到清朝之前,古人不论男女通通蓄发,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头发长了不好打理,未成年男性会将其扎成髻,发髻形状如同兽角,故称“总角”。

“冠冕”制度相传为黄帝首创。

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时,就要行“加冠”大礼,表示他已经成年,往后要对家庭和社会负起责任,其他人也会开始以成人的标准来对待他。

仪式上,男子须双膝跪地,依次加授三种冠,分别是缁布冠、皮弁和爵弁。

缁布冠意味着男子年满二十周岁;皮弁是说男子已经长大成人,往后要注意言谈举止;爵弁则是在告诫他务必恪守道德礼仪。

加冠的过程非常繁琐,每一次都要穿着不同的礼服来配合,而且都要重新梳头、洗手,以示郑重。

“冠”主要由冠圈、冠梁和缨三部分构成。

冠冕尽去 明朝散发——中国人的帽子进化论

冠冕尽去 明朝散发——中国人的帽子进化论

冠冕尽去明朝散发——中国人的帽子进化论作者:暂无来源:《财富生活》 2020年第12期此前,关于汉服与韩服起源的争论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历史考察表明,古代韩国本没有自己的衣冠制度,均根据明朝服饰进行改良。

衣冠制度在中华泱泱五千年历史中是如何变迁的?以“冠”为索引,一同回顾中国人“头上的”历史。

文/柳三更编辑/周一泽礼加诸于首今人多以“帽”称呼戴在头上遮阳避雨、防寒装饰之物,而在古代,“冠”才是裹首之物的主要称谓,冠、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可以以“首服”“头衣”“元服”通称之,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帽的语意渐渐吞噬了冠的语意,当下再言“冠冕”就不免有时空倒置之感了。

而比起今日以装饰、防寒为主要作用的帽子,古代的冠冕“履之于人也,寒不能暖,风不能障,暴不能蔽也”,有些冠甚至只是发罩,没有任何的功能性用途,这正是因为古代的冠冕乃礼仪等级制度的缩影。

《礼记·冠义》曰:“冠者,礼之始也。

”男子二十加冠,女子十五及笄,都是以首服表明社会身份的变化。

古时将配冠带视作君子成年的标志,所以十分重视男子的冠礼。

而古代女子若有婚嫁对象的则在十五岁以簪束发,《牡丹亭》中便有一句“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而未有婚嫁对象的女子则在二十岁才戴上簪子。

旁人见男女之首便知其是否成年,礼仪规制可见一斑。

首服除了标识社会身份的变化,也对尊卑等级做了严格的限制。

《周礼》孙怡让正义曰:“冠则尊卑所用互异。

”不同身份的人必须佩戴对应的冠,是以“张冠李戴”才有倒错之意。

《释名》曰:“士冠,庶人巾。

”冠是士人阶层才能佩戴的,皇帝佩戴的冠则称为冕,普通的庶民只能用黑巾裹头,所以平民也被称为“黔首”。

奴仆一般以青巾裹头,因而常用“苍头”来指代奴仆。

《汉书·鲍宣传》就记载说:“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

”鲍宣指责汉哀帝过度宠幸董贤,以至于董贤的仆从都十分富裕。

冠冕之所以能够堂皇,盖因其是帝王官吏的头上之物,士人的居所也往往被称为“衣冠里”,而晋末大批士人随着晋元帝南下避难则有“衣冠南渡”之说。

一起来学历史文化常识:“冠”不是帽

一起来学历史文化常识:“冠”不是帽

一起来学历史文化常识:“冠”不是帽冠与帽,常被人误为一物异名,今有帽无冠,故像“帽”是口语,“冠”是文言。

如常见拍证件照时,常书面告知“要求免冠”,这个“冠”实指帽,不说“脱帽”而言“免冠”,似乎比较典雅。

其实因不知古代冠帽是二物而误用。

古代有冠有帽,二物虽都加于人首,但差别甚大,到现代用的引申义,也各肖其祖。

二字构意已显不同。

“帽”,初文作右上部分,原形就像一个倒覆的钵头。

右上部分,先变作“冒”,后来变为“帽”字。

帽的基本功能就是将上半个头全覆盖。

以后帽尽管品式五花八门,但都有此圆形覆盖的基本部分。

而“冠”,《说文解字·冖部》说:“豢(juan)也,所以豢发,弁冕之总名也,从元,元亦声,冠有法制,故从寸。

”这个字是由冖、元、寸三体构成的会意字,元亦声。

冖(mi),《玉篇》释“以巾覆物”,程度轻于帽,蒙盖较浅;元,头;寸,法度,合之为按礼制蒙盖头之巾。

这就像简易的束髻小冠:用一块帛或皮,如覆手正罩头顶的发髻之上,以笄固之。

宴居、朝礼宾客时都可服用。

冠出现后,根据礼制的要求,发展出很多品类,很快产生了最复杂的冕冠。

到汉代,“冠”成为弁冕和各种冠的总称。

帽只是为保暖御寒,而冠的功用有三:固发、饰首、示礼。

所谓饰首,即作头上美饰,此为其装饰性。

所谓固发,因中原的汉人留发、结发,冠可以“絭发”,冠以约束发,此为实用性。

冠的主要功用是显示礼制,故更有礼仪性。

礼仪性决定了它的构成。

上古的冠,有一些基本的部件。

一、长尺有数寸、穹庐状弯曲的冠梁。

二、罩在发髻外周的冠圈,此又谓之“頍(kui)”、“缺项”、“武”、“委缨”。

三、将冠横穿、固定发髻的冠笄。

四、结于冠圈、下垂到额下作结的两条缨带。

若一端结于冠圈,绕于颔下,再上系于冠圈的丝带叫纮。

五、两条冠缨打结后多余而下垂的冠缕。

冠的礼仪性体现在色彩、质料、形制,目的为显示人物的身份、官爵与适应各种礼仪要求,即用于不同的礼仪场合。

如天子玄冠朱缨,诸侯缁布冠缋(赤色)緌,大夫、士则缁布冠青缨无緌。

为你揭秘中西方“帽子”的前世今生......

为你揭秘中西方“帽子”的前世今生......

为你揭秘中西方“帽子”的前世今生......如今在街上、杂志上、时装秀上,帽子出镜率越来越高,帽子款式多、变化大,究竟是什么影响着它的流行呢?帽子的前世今生以下所有讨论内容仅代表发言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一帽子的过去a、中国帽子史讨论如下:李剑-台州-帽子生产我国古代,通俗女子是不戴帽子的,女子到了十五岁便束发戴笄,用“巾帼”在后面挽头发或者把头发包扎定型。

古代戴帽子的女子,大多是皇后贵妃等贵族妇女,她们有戴“凤冠”“花冠”之类的特权。

当时帽子不叫帽子,有好几个名称,分为冠、冕、帽、噗头、巾。

Ruby gong-香港-时尚学习中国古代包头巾多,主要是西南部少数民族,和那些游牧民族。

包头巾蛮实用的,可以保暖、防暑、挡风、避雨、护头,还能擦汗。

李剑-台州-帽子生产冠冕只有帝王与文武大臣可以佩戴,标志着其地位权力的大小,行成了一种封建官僚秩序;巾是古人围在颈部擦汗用的布,后来为了遮阳御寒,逐渐裹到了头上。

冠最流行的时期在先秦两汉,相对巾的普及早一些。

冠历来是士人之上的特权,是身份和职别位的标识,也象征着士人的尊严。

当冠而不冠即是“非礼”。

冠冕类一般适用正式庄重的场合,配相应的礼服或公服。

冠有着区分官阶职别的作用,名称常来源于其寓意。

一般平民老百姓只能用巾,穷人甚至是披头散发,或者用麻绳。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冠冕也开始流行于民间的儒雅人士。

在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风气逐渐开放,并且得益于贞观之治的开放政策,盛唐时期社会风气更是开放,帽子的特殊身份象征虽然逐渐淡化,但还是作为一种地位的象征流向民间。

有钱商人及其子弟都可以佩戴帽子,只不过仍有区别,有规定的样式,有典型的书生帽和商人帽,但一般的老百姓依旧是用布把头发束起来和包裹起来。

有趣的是乌纱帽那会儿成了唐朝的流行物。

虽然被应用于官职,但却以装饰不同数量的玉件来区分。

明朝的建立,又恢复了汉人的冠冕制度。

这会儿乌纱帽被正式定为官帽,普通百姓不许戴,乌纱帽与权利真正的联系到了一起。

先秦时代的“冠”与“弁”

先秦时代的“冠”与“弁”

先秦时代的“冠”与“弁”为了御寒和保护头部,起初人们只以布帛做成巾帽。

古人认为“古者有鍪而绻领以王天下者”,所谓的“鍪”,即后世所说的帽。

最初的帽比较简单,直到商代还只是以布帛束发并稍加装饰而已。

周代,社会上的人们对于冠特别重视。

周人重礼,在礼仪上有专门的“冠礼”。

周代的孩童,一般是垂发至眉,并且梳向两边,称为“两髦”。

也有的将两髦束扎起来成为两个形状如角的发结,即《诗经》里所说的“总角”。

周代贵族成年的时候要将头发盘结于头顶为髻,女子用笄将髻插定,男子则先戴冠,然后用笄将冠与髻一同固定。

男子戴冠要举行一定的仪式,这就是冠礼。

周人认为“冠者,礼之始也”,可见对于冠之看重。

周代人们常戴之冠称为弁。

据说弁有“爵弁”、“皮弁”等区别,爵弁是祭祀典礼时所戴的,皮弁是田猎攻伐或者平日所戴的。

这种区别至迟在周初就已经出现。

史载周成王原先不理解周公摄政称王之举,后来亲发周公所藏的金膝之书,才明白周公的良苦用心,“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滕之书”,当时天降大灾,所以周成王便和大夫们都戴着皮弁前往开视金滕之书。

皮弁为常居所戴,周成王在正式的场合也戴着它,是为了表示对于天降之罚的诚服。

周代儿童长大的时候戴弁,即表示已经成人,《诗经》就有这方面的描述:婉兮娈兮,总角卯兮。

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原先头上梳成两个发结的儿童,变成了带弁的成人,诗作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赞扬。

一般人所戴的弁,据说作合手之形,下广上锐。

制作的时候,取鹿皮一幅而裁剪,每片都是宽者在下,狭者向上,片片缝合,做成合手锐顶之状。

弁的缝合之处,或有缝上各色之玉以为装饰。

《诗经》描述春秋时人的弁饰谓:淑人君子,其带伊丝。

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磅莹,会弁如星。

在诗人的笔下,那位“淑人君子”系着用丝做成的大带,戴着装饰了黑色美玉的皮弁,真是一位善人君子的形象。

诗人笔下另一位君子,他的皮弁,在缝中装饰着许多美玉,如星光灿烂,好看得很。

天子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

天子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

天子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一、章服制度的起源1.1 原始冠服1.2 天子冕服的出现二、天子冕服的发展历程2.1 第一阶段:简单的冕服制度2.2 第二阶段:逐渐形成章服制度三、章服制度的基本要素3.1 冕服的制作材料与颜色3.2 冕服的形制与图案3.3 冕服的佩戴方式3.4 冕服的意义与象征四、章服制度的变革与演变4.1 民国时期的改革4.2 新中国时期的变革五、章服制度的影响与意义5.1 社会意义5.2 文化价值5.3 历史传承六、章服制度的保护与传承6.1 文物修复与保护6.2 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6.3 教育与宣传七、结语一、章服制度的起源1.1 原始冠服在古代社会,人们在特定场合佩戴特殊服饰以示身份或地位的做法已有悠久历史。

最早的冠服即是由原始人民所创造的。

原始社会的冠服大多数是动物的骨头、皮毛、羽毛等材料制成,传递着一种原始的民族观念和权威象征。

1.2 天子冕服的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冠服逐渐演变为帝王或贵族专属的冠服。

而天子冕服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历代的帝王都有自己独特的冕服制度,其中以天子冕服最为重要。

二、天子冕服的发展历程2.1 第一阶段:简单的冕服制度最早期的天子冕服并不复杂,通常由简单的帽子和扇状饰物组成。

这些冕服的样式和用途相对简单,主要起到标识天子身份的作用。

2.2 第二阶段:逐渐形成章服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子冕服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演变。

到了唐代,章服制度逐渐成型。

章服由多件礼服组成,如龙袍、蟒袍、绫袍等,每一件都有着特定的规格和用途。

这些冕服所使用的材料和工艺都非常讲究,体现了帝王的尊贵地位。

三、章服制度的基本要素3.1 冕服的制作材料与颜色章服的制作材料一般选用优质的丝绸织品,如绫、锦、缎等。

同时,章服的颜色也有特定的规定,如黄色代表皇权,紫色代表尊贵。

3.2 冕服的形制与图案章服的形制非常繁复,每一件服饰都有着特定的形状和图案。

比如,龙袍上绣有五爪龙,蟒袍上绣有蟒蛇等。

中国帽子的发展史

中国帽子的发展史

帽子的起源与发展1.一.帽子的起源:帽子是由巾演变而来的,据南朝梁陈之间的顾野王所撰《玉篇》载:“巾,佩巾也。

本以拭物,后人着之于头。

”在古代,巾是用来裹头的,女性用的称之为“巾帼”,男性用的称为“帕头”,到了后周时期,出现了一种男女均可用的“幞头”,原来是人们在劳动时围在颈部用于擦汗的布,相当于现在的毛巾,人类在田地里劳作,由于大自然的风、沙、日光对人类的袭击,于是人们便将巾从颈部向上发展而裹到头上,用来防风沙、避严寒、免日晒,由此渐渐演变成各种帽子。

总体来看帽子的起源与发展都是基于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气候、环境,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自然、社会条件的影响,都在客观上推动了帽子发展的过程。

1.二.帽子的发展:●旧石器时代“衣毛而冒(帽)皮”中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帽饰样式,常散见于一些陶器绘画遗存中。

《后汉书·舆服志》有云:“上古衣毛而冒(帽)皮”,即用皮缝合制帽于头上以避沙暴和风雪。

在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出土的人面纹彩陶盆上的图案(图1),头顶绘有鱼尾形尖帽,可提供五千年前着帽人物的具体形象。

(图1)●夏、商、周“恶衣服而致美冕”夏、商、周史称“三代”,是奴隶制社会从兴起、发展并走向鼎盛的相对完整阶段。

夏、商用冠、冕来表现礼仪之制,到周朝日趋详尽完善。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心地域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论语》中“子曰:禹吾无间矣,恶衣服而致美冕。

”冕是古代的一种礼仪首服,这句话的意思是夏禹时不重视平日的衣着,而对祭祀天地、祖先和关于社稷大事的服装却设计华美而考究。

商朝是奴隶制社会巩固和发展的阶段。

社会生产力和文化有了极大的发展。

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一批雕刻玉石人像可以看到三四种不同的帽饰样式:图(2),跪坐的玉人戴卷筒式冠巾、着华丽服装。

图(3),是在河南安阳四盘磨村出土,头顶饰物很像汉代“平巾帻”式的帽箍边饰,质地很可能是提花的织物制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与“冕”
“冠”“冕”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冠的使用一直延续到中国封建时代的结束,其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冠式,其中皇帝重臣朝会或祭祀时所戴之冠又称为“冕”。

商代,男子头上就已经出现了冠。

但通常仅仅覆盖一部分头顶,更多是一种礼仪上的要求。

所谓“二十而冠”指的就是男子年及二十即行冠礼,表示正式成人。

汉代以前,只有士大夫才有资格着冠,普通平民则使用一块布包住发髻,称为帻(zé)巾。

东汉末年至两晋南北朝时期,风尚为之一变,文人士大夫也以着巾为荣。

北宋大文豪苏轼《赤壁怀古》中形容诸葛亮“羽扇纶巾”其实就是那个时代风尚的一种体现。

进入唐代,幞(fú)头普遍流行,成为官员的标准头饰。

幞头源自民间的包头布,实际上是一种用黑色纱罗制作的软帽。

幞头在额前打有两结,在脑后也有两脚。

唐时,幞头两脚自然下垂,称软脚幞头。

宋代时,两脚平伸,称展脚幞头。

同时,幞头结构也经改良,不再需要捆扎而脱放自如。

因为幞头所用纱罗通常为青黑色,故又称“乌纱帽”。

明代,汉冠再度流行,但样式已有很多变化。

清代统治者为满族,满族服饰成为主流,体现在冠制上就是用顶子代替了各种汉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