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运算律》复习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教学设计(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教学设计(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教学设计(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运算律》主要内容包括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这些运算律是数学中的基本规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运算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这些运算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运算的顺序和规则,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但对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在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时,学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运算律的概念和应用。

此外,学生还需要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运算律,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运算律,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运算律。

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运算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律。

2.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卡片、小棒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他们一起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运算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呈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定义和示例,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

《运算律》教案范文(精选4篇)

《运算律》教案范文(精选4篇)

《运算律》教案《运算律》教案范文(精选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运算律》教案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运算律》教案1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目标:1、教学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过程:一、探索加法交换律1、这是某班同学进行体育锻炼的情景图,从图上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求“跳绳有多少人?”怎样列算式?(出示问题)学生口头列算式,教师板书。

3、师:上面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板书)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道算式连起来?(板书:28+17=17+28)齐读一遍。

4、列举归纳,积累感知。

谈话:那么,等号的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照样子,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吗?(一边写一边算一下等号两边是否相等。

)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教师有序地板书学生的等式,并口头验证等号前后是否相等5、合作交流,概括规律。

(1)同桌交换本子,检查一同桌写的等式左右两边是否相等?(2)仔细观察这些例等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3)小结:通过举例验证,我们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出示规律,齐读一遍)6、个性创造,构建模型。

(1)谈话:加法当中这样的等式,你能写多少个呢?这是我们需要用简单的办法把这些等式表示出来。

《运算律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运算律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运算律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第47~60页教材分析:教材将《运算律》这一内容安排在四年级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的。

从学生开始接触计算,从平常生活中,大家都已经在不知不觉的运用了一些运算律,只是没有系统加以归纳。

本单元在学生掌握基本运算顺序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这五种基本运算定律,旨在让学生能更快速、更准确地进行计算,同时也为后续进行小数、分数的计算打下基础。

然而,从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运用单个知识时“游刃有余”,在知识融合后“东拼西凑”。

所以,对单元知识进行整理与疏通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理念:1.打破思维定势,将知识串通数学知识是相互贯通的,运算律也是如此,它们彼此之间既相互独立也存在着联系,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相互碰撞、交融中理解运算律。

2.由具体到抽象,用具体验证抽象学生在学习运算律时,都是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然后归纳出运算律,这是思维的概括过程。

学习了五种运算律后,让学生站在抽象的立场,去推测一般性结论,并通过举例加以验证,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疏理、归纳、再创造作为单元复习课,帮助学生疏理知识、归纳知识是不可缺失的部分。

让学生在疏理、归纳中再创造知识则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具体化,是教师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最好方法之一。

用方框代替数字教学,淡化了简便意识,强化了运算律的本质属性。

学生依据知识掌握程度,在能力范围内发挥创造力,减轻了学生压力。

教学目标:1.在探索活动中理解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乘法分配律。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理解运算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在辨析、证明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唤起旧知看了这个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运算律?(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二、猜测算式,验证结果1、老师写了一个算式,想一想,这个算式是怎样的?生1:25+88+12生2:25+12+88生3:88+25+12生4:12+25+88师:这些算式是不是都可以呢?为什么?(生说运算律)这些算式是不是也相等的?他们之间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加法交换律)2、再出示算式,猜测。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

四年级运算律教案

【教案一】四年级运算律的认识教学目标:1.理解四则运算的运算律,能够准确运用运算律进行运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算速度。

教学重点:1.运算律的定义和应用。

2.运用运算律进行运算。

教学准备:1.教案和教具准备。

2.学生的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先进行快速计算:247+189-56-88=?2.以一个简单的算式为例,引入四则运算的运算律:a+b-b=a。

3.通过几个类似的例子,复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律。

二、讲解(20分钟)1.运算律的定义:运算律是指在特定的运算规则下,运算顺序可相互交换,结果保持不变。

例如:加法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运算的嵌入律等。

2.分别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律进行讲解,并分别列举例子进行说明。

3.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四则运算的运算律。

三、练习(20分钟)1.练习新学过的运算律:(58+17)-17=?(75-21)+21=?(5×4)×3=?(32÷8)÷4=?等等。

2.练习四则运算的推理思维:例如:7+3=10,那么3+7=?8×4=32,那么32÷4=?等等。

3.出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计算。

四、巩固(15分钟)1.随堂练习: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计算。

2.提问学生:1.2+3-3=?2.(48×6)÷6=?3.(9-2)+2=?等等。

3.让学生自己出题,出示答题卡写出成绩,并奖励优秀的同学。

五、课堂总结(5分钟)1.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的运算律。

2.强调学生要灵活运用运算律,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例子的方式,让学生从具体的算式中理解四则运算的运算律。

然后通过练习和巩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并应用所学的运算律。

在课堂总结中,要求学生总结所学的运算律,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整个教学过程简洁明了,学生参与度高,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四年级数学《运算律》复习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运算律》复习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运算律》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四则运算的运算律;2. 能够正确运用运算律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3. 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律;2. 如何正确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 对于复杂的算式,如何灵活运用运算律。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具、白板和板书工具;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相问候,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 让学生回顾一下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

二、新知讲解(20分钟)1. 展示课件,让学生通过图示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律;2. 分步骤讲解每个运算律的定义和规则;3. 多举一些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各个运算律。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结合课件和板书上的例子,让学生自己分析运算律;2. 挑选一些较难的例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并互相交流和比较答案;3. 随机抽取一些学生回答问题并解释答案。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2. 教师遵循“听一次、做两次”的原则,以及对学生的解答和过程进行评价、指导和纠正。

五、总结(5分钟)1. 请学生回答问题:“你对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有了哪些提高?”;2.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和点评;3. 简要概括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运算律的重要性和正确运用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关练习;2. 提醒学生及时批改并记笔记,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七、课堂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思维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对四年级数学《运算律》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教师能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让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运算律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教案教案名称: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定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学游戏、实例推导、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将数学运算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的含义和作用。

2.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运用数学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加法和乘法知识,并通过回答问题或解决问题来巩固旧知识。

2. 学习加法的交换律(10分钟)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2+3= ? ,3+2= ?”,观察结果是否相同,由此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交换律:加法运算中,加数的顺序不影响运算的结果。

通过实际举例让学生感受交换律的作用,例如:“3个苹果+5个苹果=8个苹果,5个苹果+3个苹果=8个苹果,无论先加哪个数,最后结果都一样。

”3. 学习加法的结合律(15分钟)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2+3+4= ? ,4+2+3= ?”,观察结果是否相同,由此引导学生发现加法的结合律:加法运算中,加数相同的几个数,可以按任意顺序相加。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结合律的含义和作用,如:“小明用2元买了一支铅笔,之后又花3元买了一根橡皮,最后花4元买了一本书,共花费多少钱?2+3+4=9;小明又花4元买了一本书,先花了4元再花2元再花3元,还是花费多少钱?4+2+3=9。

同样的数按不同顺序相加,结果都一样。

”4. 学习乘法的交换律(10分钟)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2×3= ? ,3×2= ?”,观察结果是否相同,由此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的交换律:乘法运算中,因数的顺序不影响运算的结果。

通过实际举例让学生感受交换律的作用,例如:“5个鸡蛋共有35个鸡蛋黄,那么是先分2个蛋子还是先分3个蛋子,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之《运算律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之《运算律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运算律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及减法的性质和除法的性质。

2、通过验证加深理解,从而能运用运算定律及两大性质进行一切简便运算。

3、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5、引导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并学会用多种方法对知识进行整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用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学法指导:先审题,然后选择运算定律,认真计算,最后细心检查。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四、导学流程(一)、复习导入。

1、回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然后举手回答。

2、观看课件上的题目举手抢答相关问题。

(出示课件)(板书:运算律整理与复习)(二)、自主学习。

1、用字母表示四则运算的五大定律及两大性质。

((学生举手发言并展示)(1)运算定律(2)、减法的性质是:用字母表示:()除法的性质是:用字母表示:()你们很棒!记得真清楚!那么我们再根据这些规律判断下列题目的正误吧?火眼金睛判正误.(并说出理由)1、(43+25)×4=43×4×25×4()2、(100+1)×68=100×68+68 ( )3、2000÷25×4=2000÷(25×4)()4、127+(36-27)=127-27+36()5、7.8+2.2-7.8+2.2=0()[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然后学生点评,教师总结)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6.28+1.82+4.72+0.18 (2)125×32×25(3)5.24-0.83+0.76-2.17 (4)96×101-96(5)3400÷25 ÷4 (6) 723-(123+159)2、解决问题(1)学校买来45盒彩色粉笔和155盒白粉笔,每盒40枝,一共有多少枝粉笔?(用两种方法解答)(2)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段路,甲队每天修70米,乙队每天修85米,11天正好修完。

《运算律》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运算律》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运算律》教学设计(精选10篇)《运算律》教学设计篇1四班级(上册)教材里教学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本单元教学乘法安排律。

先教学什么是乘法安排律,再教学怎样应用乘法安排律使一些计算简便,单元结束时支配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我们去春游》。

编写的一道思索题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假如分别观看等式左边的变化和右边的变化,可以发觉变化是有规律的;假如讨论同一个等式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化,可以用乘法安排律作出解释。

还编写了一篇“你知道吗”,介绍十三世纪欧洲人运用的“双倍法”,并让同学试着用乘法安排律解释“双倍法”的算理。

1教学乘法安排律把重点放在引导同学发觉规律、理解含义上。

乘法安排律的教学分四步进行:第一步从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多少钱的两种解法建立一个等式,既从现实情境引出数学现象,又利用同学熟识的实际问题关心他们在首次感知乘法安排律时体验它的合理性。

其次步通过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初步感受乘法安排律的含义。

这一步是教学难点,首先要紧密联系实际问题,通过详细的数量关系来体会:等号两边都是解决同一个问题,求得的都是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需要的钱。

左边算式是1套衣服的钱乘5,右边算式是5件夹克衫的钱加5条裤子的钱。

然后要适度抽象等式的本质特点,在运算的层面上解释等号两边的联系:左边先算65加45的和,再把和乘5;右边先算65乘5与45乘5,再把两个积相加。

所谓“适度”就是抽象时不要离开65、45、5这些数,所谓“抽象”是排解买衣服的详细数量关系,只从运算的角度看这个现象。

第三步验证这种联系具有普遍性,支配的学习活动有写算式、算结果、比得数和沟通发觉。

写出的每组算式都应当是两个,其中一个算式是两个数相加的和乘一个数,另一个算式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乘那个数,再把积相加。

各组算式都可以仿照(65+45)×5和65×5+45×5写出来。

同组的两个算式之间能不能写等号,要分别计算、比较得数后才能进行。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运算律复习课 西师大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运算律复习课 西师大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运算律复习课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复习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中涉及的加减法运算律,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能够准确运用加减法运算律解答数学题目,并加深对各种运算律的理解。

3.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同学之间相互间的学习和帮助。

二、教学内容1.联想: 选择性地把与问题无关的东西排除,找出相近的概念,这是联想的体现。

本节课将运用联想的方法去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

2.教学步骤:1.讲解运算律的概念及分类。

2.给同学一个简单例子来加深对运算律的认识。

3.学生利用联想去深入认识运算律,分组讨论。

4.每组核对归纳后的答案,并对比其他组是否有不同的认识。

5.整理运算律的定义及对应例子,制作运算律相应的表格。

6.班级前列出各运算律关键例子,进行集体举例讲解。

7.引导同学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各运算律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联想的方法去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

2.整理运算律的定义及对应例子,制作运算律相应的表格。

四、教学方法1.图像化的教学法:通过举例和表格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运算律的概念及原理。

2.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讨论和练习,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运算律的应用。

五、教学设置1.教学设备: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2.学生准备:数学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六、教学时长约45分钟。

七、教学体会本节课使用了探究和联想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运用加减法运算律。

相比起死记硬背的方法,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参与和思考,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和记忆。

而制作运算律表格的环节,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和合作学习能力;举例讲解和课上讨论的环节,则可以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实践和运用数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律复习”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律复习”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运算律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在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中,进一步理解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合理、灵活、正确地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 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 引导观察。

谈话:下面是某新华书店销售的三种图书的价格。

出示:书名每本书的价钱(元)《数学故事》12《成语故事》15《科幻故事》18提问:观察表格,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如:买一本《数学故事》和一本《成语故事》要用多少元?买三本书一共要用多少元?三年级有5个班,每个班买3本《数学故事》,一共要用多少元?等等)随着学生的回答,投影出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

2. 解决问题。

提问: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你想解答哪些问题?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想一想才能怎样比较快地算出结果。

学生独立解决自己所选择的问题,教师巡视。

反馈:你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计算的?(着重交流是怎样运用加法或乘法的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板书:12 + 15 + 18 12 3 512 + 18 + 15 12 5 3比较:观察上面的两组算式,你想到了什么?3. 揭示课题。

谈话: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经常要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

(板书课题:运算律复习)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你想怎样复习?通过复习达到什么要求?[说明:从现实情境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注意对复习方法进行指导,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二、合作交流,知识梳理谈话: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学过的运算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来,并在小组内交流你整理的结果。

(完整版)《运算律》复习课教学设计

(完整版)《运算律》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58—59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乘法分配律及相应的简便运算,这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学习的,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运算的认识和灵活运算的能力。

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学习过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整数范围内的基本运算律已经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这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是相当有益的。

同时,学生所积累的计算经验也将对以后继续学习小数、分数等内容的计算提供方法上的支撑。

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分数、小数同样适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分配律的意义,能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2、能力目标:通过同桌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地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通过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以基本训练为素材,回忆知识点。

1、谈话揭题今天复习什么内容?(运算律)什么是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一些规律)2、出示习题帮助学生回顾各运算律。

口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45+26=26+□,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3×56=56○□,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122+(78+45)=(□+□)+45,运用了(加法结合律).7×25×4=7×(□×□),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45×67+45×33=(□+□)○4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回忆各运算律内容及字母表达式提问:我们在四年级一共学习了这五个运算律。

《运算律》教学设计

《运算律》教学设计

课改探微《运算律》教学设计■陈晓晓摘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对数学课堂进行创新性的改变,合理利用现有的数学教学资源,保证学生在充分掌握更多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律;教学一、教学分析《运算律》是四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属于小学中段的范畴之内。

运算律不但可以让复杂的数学计算变得更加简单,而且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极大的重要作用。

这个时期的学生本身并没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运算律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这时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找好课堂切入点,帮助学生找到运用数学运算律的技巧,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速度。

二、教学目标(一)通过带领学生探究运算律,使学生可以深刻理解运算律的意义。

(二)通过结合具体例子展开教学,使学生可以正确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相关的数学应用题并得到正确答案。

(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养成敢于质疑的数学学习思维和严谨科学的数学学习态度。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你们买文具是去学校门口的文具店吗?如果一盒钢笔是24元,里面是4根,一个计算器是22元,那么买一根钢笔多少钱呢?若是买一根钢笔和三个计算器又是多少钱呢?”生:“买一根钢笔的钱就是24÷3=8。

”生:“我认为可以这样算:先算出买三个计算器所需的钱,即22×3=66,接着再算一根钢笔所需的钱,即24÷3=8,最后将这两个数值相加就是总共需要的钱,即66+8=72。

师:“答案正确!但是若是直接将这两个式子相加,即22×3+24÷3,应该怎么计算呢?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该情景,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加法、乘法和除法进行计算,以此来引出运算律的学习,同时还能大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质疑,探究新知师:“22×3+24÷3在这个式子里面,不仅有加法,还有乘法和除法,那么应该先计算哪一个呢?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运算定律总复习》-人教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运算定律总复习》-人教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运算定律总复习》-人教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复习四则运算的基本性质和运算定律。

•能力目标: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的规则,能够灵活运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的基本性质和运算定律。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3. 教学准备•课件:准备相关的PPT教学课件。

•教具:白板、彩色粉笔、练习册等。

•材料:准备相关的练习题。

4. 教学流程第一步:复习运算定律的定义和概念(15分钟)1.利用PPT介绍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的定义和性质。

2.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基本概念。

第二步: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的复习(20分钟)1.讲解加法的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

2.按照顺序,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三步:乘法和除法运算定律的复习(20分钟)1.讲解乘法的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2.按照顺序,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四步:综合运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20分钟)1.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2.老师在一旁引导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五步:课堂小结(10分钟)1.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强调重点。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问题。

5. 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总结复习内容,做好笔记。

6. 教学反思本节课侧重于运算定律的复习,通过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算定律的知识。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上册四运算律《运算律》整合课教学设计(最终定稿)赵燕

小学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上册四运算律《运算律》整合课教学设计(最终定稿)赵燕

《运算律》整合课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引入:师:同学们,周末老师想到洛带去玩,请你们帮我建议一下,我该选择哪种出行方式呢?(预设生:公交、出租车……)师:我选择的是滴滴打车,它使我们的出行变得简单、方便。

(板书:简便)2、师:其实我们的数学中也有一些规律能使计算变得简便,这就是运算律(生齐说)(板书:运算律)3、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千金难买回头看”,《运算律》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回头看看,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二、回头看(一)回头看整理内容1、理:梳理知识共学师:之前咱们已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梳理,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作品。

(课件出示)师:看完之后,那幅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追问:为什么呢?师:这幅作品给老师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我们一起来看,它将运算律分成了几大类?(三大类)分别是(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交换律里面有(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里面有……,分配律里面只有……(师板书)师追问:那还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方式呢?还可以(把加法运算律的分为一类,乘法的分为一类)(课件展示知识树)总结:不管是用表格还是用知识树等其他形式来整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将知识进行了分类整理(板书:分类整理)师:除了刚刚的按加法、乘法的分类方法,你还有其他不同的分类方法吗?(预设生:把它们分为三大类: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生边说师边板书)师:我们整理不能光是整理,我们不仅要整理这些知识点,还要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运算律,哪个运算律与众不同?(预设生:乘法分配律、(a+b)×c=a×c+b×c )(2)师:能说说理由吗?(预设生:因为它既有乘又有加。

生:因为它有两级运算,其他的都是同级运算。

)(3)它与哪个运算律很像呢?以致于大家经常把它们搞混淆?(预设生: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2、辨:区别(a×b)×c 与(a+b)×c首学:独立思考,分别画图表示(2×3)×4=2×(3×4)(2+3)×4= 2×4+3×4互学:(课件出示互学要求)1、根据乘法的意义说说你所画的图的意思;2、根据图说说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不同之处群学:师:学习要既能独立学习,又能合作交流,还能群体共享,接下来由…给大家分享交流。

《运算律》说课稿

《运算律》说课稿

《运算律》说课稿《运算律》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我说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六年级第12册总复习运算律》2、教学地位:本课是在学习了运算律以及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总复习的。

3、教材与学情分析:运算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这些运算律在数与运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首先回顾与总结学过的整数运算律,鼓励学生从多种方式验证这些运算律,以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所学过的运算律。

教材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整数运算律在小数分数运算中仍然成立,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的应用。

学生对加法运算律一般都掌握得比较好,而对乘法运算律的掌握有所欠缺,特别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4、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

2)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5、教学重点、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准确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是选择合理灵活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二、说学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运算律,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

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我们学习过哪几个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学生回忆互说时板书: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然后同桌相互说说这几个运算定律和性质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2.小组合作填表。

你能先举出具体的例子,然后再用字母表示这几个运算定律和性质吗?请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3.反馈。

一生按每条运算定律和性质的顺序报表,其他学生比较。

)运算律、性质内容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4-6《运算律_复习课》教学设计

4-6《运算律_复习课》教学设计

《运算律》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

二、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建立知识结构,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2.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数据特点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五个运算定律理解和运用。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

四、配套资源:《运算律》ppt课件《运算律》专项突破《运算律》单元小测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复习任务: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重要学习了一些运算定律,请大家梳理并举例,完成下面的梳理表格。

(二)课堂设计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认识了中括号)及一些运算定律,学习的这些运算律有什么作用呢?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结合具体数据算式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从而使计算变得简洁。

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出示课件:四则混合运算(认识了中括号)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接下来我们就按照顺序对这些内容进行梳理和复习。

1.四则混合运算师: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我们都已经学过了,那么如果在一个式子中既含有加减又含有乘除,运算顺序是什么呢?出示课件: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了改变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需要用到小括号,小括号能改变正常的运算顺序,“[ ]”是中括号,在算式中和小括号的作用是一样的,也可以改变运算顺序,那么在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中,运算顺序是什么呢?出示课件: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典型题目:将下面的三个相关联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55-35=120 120÷3=40 1800÷40=45分析:算式1800÷40=45中的除数40是120÷3=40,120是155-35=120。

《运算律》教学设计(2)

《运算律》教学设计(2)

《运算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发展符号意识。

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会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使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及数学的应用意识得到一定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等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律,知道了运用加法的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那么乘法有没有运算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看看。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教学例3。

师:请同学们先看图,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3题)生:我知道了同学们分成3组在踢毽子,每组有5人。

师:一共有多少人踢毽子呢?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试一试。

生:5×3=15(人)或3×5=15(人)。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1: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生2:乘法和加法一样应该具有乘法交换律。

师:对,你们说得很正确,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乘数,乘法的这个规律可以写成a×b=b×a,这就是乘法的交换律。

2.教学例4。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吗?试一试。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4题)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可以先算出一个年级参加的人数,(23×5)×6=690(人)。

·可以先算出全校有多少个班,23×(5×6)=690(人)。

师:也就是说(23×5)×6=23×(5×6),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吗?试试看,并跟小组的同学交流。

运算律小学数学教案

运算律小学数学教案

运算律小学数学教案
主题:运算律
教学目标:
1. 了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律;
2. 掌握运算律的应用;
3. 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教学内容:
1.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2. 减法的运算规律;
3.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4. 除法的运算规律。

教学重点:
1.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律;
2. 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1. 情境导入:老师出示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题,引导学生思考数字之间的关系;
2. 提出问题:向学生提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律,并解释其含义;
3. 练习运用: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延伸:给学生一些拓展题目,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5. 知识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加深记忆。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方法;
2. 实际操作教学方法;
3. 探究式教学方法。

教学工具:
1. 黑板、彩色粉笔;
2. 数学练习册;
3. 实物实例。

课后作业:
1. 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
2. 思考并总结学习到的运算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正确思考,确保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_《运算律》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运算律》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运算律》整理与复习课教学设计学习内容: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7-31页。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运算定律,以及连减和连除的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律(或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对运算律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和运用运算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增强用字母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学习重点:乘法分配律的算理以及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难点:根据数的特点灵活选用简便计算的方法,增强用字母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学习过程: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四年级的学生在上一册已经学习过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本册第二单元学习过用字母表示数,所以在学习这一单元时难度适中,这一单元重点是学生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分析、归纳、变通能力。

这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对运算律的基本定理和内容已经有所掌握,所以在回顾整理时不是很费力,难点就在于学生对于这一单元整体内容的把控和归纳整理上,有一部分学生会遗漏减法和除法的性质,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混淆了乘法分配律如何用字母来表示,所以上课的开始就是通过一个情景去导入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先有一个印象,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逐渐的掌握起来。

总体来说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不是很陌生,基础问题都能过关,对于简便运算这一环节可能稍微有点欠缺。

《运算律》复习课学生学习效果分析:本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在基础知识的回顾和整理环节都做到了动脑、动口、动手,学生在自主整理、小组讨论、上台展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闯关大比拼的环节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总体来说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对知识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探究能力都有所提高。

教材分析:《运算律》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本单元共有五个运算律,分别是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律与简便计算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律与简便计算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律与简便计算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律与简便计算的整理与复习》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复习和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律,并能够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感受运算律的重要性,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运算律,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计算中,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形成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习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运算律运用到实际计算中,培养他们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律,并能够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优越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律,并能够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运算律,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运算律,并引导学生将运算律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分析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练习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2.课件: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练习题:教师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运算律的形式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算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运算律》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运算律》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2 课时主备人四年级数学组姓名:韩巧英执行者四年级班授课时间 2020年月日(星期第节)至 2020 年月日(星期第节)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根据算式特点,选择合适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自主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别,加强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教法:回顾交流法,练习法和合作探究法。

学法:练习法,回顾总结法集体研备教学流程设计(第 1 课时)编号执教者补充一、交流展示复习单 1、谈话:昨
天已经布置了让同学们回家复习整理第四单元《运算律》的知识,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复习单。

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了这部分知识,谁愿意上来和大家分享交流自己的整理复习成果呢? 2、同学展示。

(随机补充,简要说说各个运算律的含义。

)(预设)主要展示内容:四则运算法则;加法交换率和结合律;乘法交换率和结合律;乘法分配率。

补充:减法的性质(板书:名称+字母表达式)3、梳理回顾学习过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还掌握了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

先观察算式特点,发现规律,做出大胆猜测,然后举例验证自己的发现,最后得出结论。

观察猜测举例验证这四步过程是帮助我们探索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方法。

最后我们得到的结论就能用于数学学习了。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用于竖式的验算;在解决问题中,我们还可以运用减法的性质获得多种解题策略;同时遇到25×36这样是计算,我们更多了一种途径,选择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运用这些运算律不仅可以使我们的计算更简便,还能获得更多的解题策略。

二、在查漏补缺的过程中,强化知识点。

1、提问:你觉得哪个运算律的知识学习起来最难?为什么?(了解学生运算律知识学习中的薄弱
点,估计学生的薄弱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二是对于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分。

) 2、解疑答惑,举例比较,启发思考。

(1)出示题组:125×(80×8)125×(80+8)(2)谈话:老师在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在做这两题时容易出错。

你猜猜那些做错的学生是怎么做的呢?(3)这两题你会做吗?请在题单上独立完成。

(4)学生展示讲解做题方法。

(展台)(预设:从符号观察125×(80×8)用乘法结合律,算640个125是多少;125×(80+8)用乘法分配律,表示计算88个125是多少。

)集体研备教学流程设计(第 2 课时)编号执教者补充 1、关于乘法分配律的专项练习。

(1)自主设计乘法分配律的各种题型。

(要求所用数字要尽量便于简便计算。

)(2)汇报展示,学生口答。

(预设以下题型)77×37+23×37156×37-56×3725×(40+4)25×(40-4)99×37+37 101×37-37 102×3598×35 三、综合训练。

1、观察算式特点,选择合适的运算律填到括号里,并写出第一步运算。

①加法交换律;②加法结合律;③乘法交换律;④乘法结合律;⑤乘法分配律;⑥减法的性质。

101×46-46()517-(65+417)() = =
25×44() = 2、解决问题(1)星星水果店运进32箱苹果和48箱梨,每箱都重15千克。

运来的苹果比梨少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只列式不计算)(2)学校为同学们增添课间体育用品,谭老师买来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

算一算,每块羽毛球拍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四、全课总结,质疑问难提问: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吗?五、课后延伸,挑战自我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3×32+33×32+33×32 1 + 2 + 3 + 4 + 5 + 95 + 96 + 97 + 98 + 99 板书设计:运算律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