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_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_人教新课标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教材第3、第4页)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米”作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实际长度。

刻度尺、米尺、图钉、信封、铅笔、蜡笔、粉笔、小纸条、课件。

师:今天咱们做一个猜谜游戏,老师手里拿的信封中有一支笔,请你猜一猜里面是一支什么笔?学生可能会有多种猜测,根据学生猜的情况进行互动对话。

?如果学生猜铅笔,教师把一支铅笔放进信封中,铅笔露出来了。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会是铅笔吗?生:不会,铅笔比信封长。

?如果学生猜粉笔或蜡笔,教师分别把粉笔和蜡笔放进信封中,比一比。

师:为什么猜粉笔或蜡笔呢?生1:因为蜡笔比信封短。

生2:粉笔比信封短,装在信封中就看不到。

师:(揭示谜底)看!原来是一支蜡笔,这支蜡笔究竟有多长呢?这就需要有统一的工具来进行实际测量才能准确知道。

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生:尺子。

师:对,要用尺子量,我们必须知道尺子上的刻度所表示的实际意义,那就是长度单位,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用厘米和米去测量。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新课教学做准备,同时在轻松的游戏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尺子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

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

2.能够用尺测量长度并用厘米表示。

3.能够用米表示物体的长度。

4.能够相互转换长度单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识别并掌握长度单位“厘米”、“米”。

2.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难点1.掌握长度单位的转换单位方法。

2.理解不同长度单位的用途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尺子、米尺、教材、黑板、彩色粉笔等。

2.学生:准备好练习册、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教室中不同物体的长度,并对其进行简单测量。

二、讲解新知识•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它们的关系和应用。

三、示范操作•让学生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进行厘米表示。

四、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知识•让学生回顾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知识点。

二、引入新知识•讲解长度单位的转换方法,例如:1米=100厘米。

三、示范操作•让学生通过实例练习,掌握长度单位的转换。

四、绰解疑点•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疑惑进行解答和讲解。

第三课时一、小结•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讲解。

二、讲解扩展•介绍长度单位的更深层次应用,如米和千米的关系。

三、师生互动•与学生一起探讨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和实际意义。

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长度单位的练习。

2.测量家中任意物体的长度并用厘米和米表示。

六、教学反思本单元以“长度单位”为主要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和转换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拓展长度单位的应用场景,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厘米、米和用尺子量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厘米、米和用尺子量教学设计

认识厘米、米和用尺子量教学目标:1. 使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厘米尺和米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2. 学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测量物体的长度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

有谁知道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尺子)今天我们就要认识,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所使用的国际上的统一的单位──厘米;在量比较长的东西时使用的单位──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米和用尺子量)二、合作探究,认识厘米和米(一)认识厘米1. 认识1厘米:⑴看一看(认识直尺):讲清楚刻度线、0表示起点。

说明:从刻度0到刻度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课件显示尺上1厘米的线段)(板书:1厘米)要求学生好好看看,1厘米有多长。

⑵比一比:学生用手指比划出1厘米的大约长度。

⑶记一记:看看手指的距离,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 认识几厘米⑴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等等。

⑵用手比划一下2厘米、3厘米等大约有多长。

⑶量一量:学生自主量一量铅笔、文具盒等的长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正确的量法。

(二)认识米1. 认识米尺:用什么尺子量黑板的长比较合适呢?引出米尺(课件出示)。

2. 观察、比量⑴1米到底是多长呢?看看米尺。

⑵拿米尺与身高、臂长、课桌面的长比量比量。

选择教室里的一些物品,将1米与它们进行比量。

⑶量一量:门、窗、讲台、教室宽多少米。

(三)1米=100厘米教师准备一根1米长的绳子,学生猜一猜:绳子有几根尺子那样长?验证揭示:1米=100厘米课件演示:米尺上一小格表示1厘米,米尺上有100个小格。

三、练习巩固1. 判断一根跳绳约长3厘米()一棵树高约10厘米()我自己的裤长约70米()一根电线约长25厘米()2. 谁的方法对?(出示课件:量铅笔的两种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第二课时认识厘米用米量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第二课时认识厘米用米量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第二课时认识厘米用米量教案第二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中上市东升镇求实学校小学数学精品课程单元开发小组黄丽艳教学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第一节内容。

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建立1厘米的表象,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二)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三)感情、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估测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尺、长短不同的两枝铅笔。

学生准备:学生尺。

:一、谈话导入教师出示两枝长短不同的铅笔。

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哪枝短?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一下: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接着出示课本图(幻灯机出示)提问:图中出示的数学课本短边与铅笔盒长边一样长吗?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用手中的学具去比一比、看一看,很快得出:数学课本短边有5个回形针那么长……,铅笔盒长边有5把小刀那么长……。

通过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物体长短难以说清楚,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测量的不便。

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对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的规定,量较短的物体如:粉笔、小刀、文具盒、铅笔等的长度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认识厘米(1)认识刻度尺①教师出示刻度尺或米尺图,告诉学生这是“刻度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接着教师拿出一把学生尺,告诉学生这是同学们用的尺子,它是刻度尺的一部分。

②请同学们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尺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1《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1《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1《认识厘米和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厘米和米是长度的单位,并能正确使用它们进行描述和测量。

2.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物体的长度,并用适当的单位表示。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测量能力,提高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厘米和米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这两个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能够通过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灵活运用厘米和米进行表示。

三、教学内容1.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进行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动手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通过积木等教具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厘米和米表示长度。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根线或一本书等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它们的长度。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测量长度时会用到哪些单位吗?第二步:新知讲解(15分钟)1.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和米的概念,介绍它们分别适用的场合。

2.给学生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让他们猜测并描述使用厘米或米来表示这些长度。

第三步:实践操作(2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量活动,用卷尺、尺子等工具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纸上。

2.让学生交流分享自己测量的结果,讨论不同学生的测量数据是否一致,帮助他们检验和纠正自己的操作。

第四步:巩固提高(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长度单位换算的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答,巩固掌握厘米和米的换算关系。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帮助他们理解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增强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学会了厘米和米的概念及用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测量长度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测量家里的几件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或米表示,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引入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通过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两个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教学设计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4.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调整作业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5.情感态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积极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特别是厘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够运用直尺进行准确的测量,并正确读取测量结果。
3.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长度问题,将长度单位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测量不同物品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教学过程:
a.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b.学生分组讨论,记录下组内成员的发言和观点。
c.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员进行补充。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举例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度单位的知识。
3.教学过程:
a.解释厘米和米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直尺上的刻度,理解1厘米和1米的长度。
b.示范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强调测量时要对齐、垂直等注意事项。
c.通过实例,讲解1米等于100厘米的换算关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厘米和米的基本知识,能正确识别和运用。
2.培养学生运用直尺进行测量,并能准确读取数据的能力。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推荐2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推荐2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推荐2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2.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巩固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能力点: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教学难点: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实物、尺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这单元我们学了什么?小组合作整理一下。

二、自主探究学生汇报整理的结果。

谁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什么是线段?估测线段的长度。

三、拓展运用1.拿一张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

2.小组合作量铅笔、本子、墨水瓶、成员的身高、课桌。

3.练习一第6题。

先估测一下所量物体有几个小方块长,再用小方块实际测量一下,然后将估测与实测的结果对比,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4.练习一的8题。

先估计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量,交流测量的方法。

5.第9题,学生动手试一试,再计算,说明计算的方法。

6.第10题,先估计,再量一量。

开放题:1.数线段。

2.小红离学校有三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2、例3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3.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尝试估测物体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课前的微课、课件、厘米尺、纸条、魔盒等教学流程紫蓝色系标题谈话导入师:孩子们,通过课前微课,你有什么收获呢?生1:知道了古人是怎么样测量的。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范文(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范文(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范文(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知道1厘米有多长,清楚1厘米和几厘米的关系;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通过观察课件、动手比一比,使学生认识厘米这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以及1厘米和几厘米的关系;通过量一量,使学生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3)简洁的课件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要学习的知识;善用障碍情景挑战学生的思维,产生讨论和思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发展思维的同时培养克服困难的行为习惯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1)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建立厘米的表象。

【课堂实录】一、聊天引入,通过观察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师:今天就由我和一1班的同学一起上一节数学课,学的是什么呢?其实就在我们的铅笔盒里,能说说你们的铅笔盒里都有什么吗?生:尺子,铅笔,橡皮。

师:铅笔做什么用?生:写字、画画。

师:对了,那橡皮呢?生:写错了可以擦。

师:是啊,那尺子呢?生:连线、划线。

师:没错,现在请你看大屏幕,刘老师也带了一些学习用具,都有什么呢?生:(观看、齐答)铅笔、橡皮、尺子。

师:但是刘老师的这把尺子好像没有你们的好,虽然也是直直的、平平的,但好像缺了点儿什么,尺子上还应该有什么啊?生:还应该有0到10的数字。

师:对,有一些数。

还有什么?生:还应该有刻度。

师:说的很准确,还应该有刻度,一个一个的小道道。

其实啊,刘老师的这把尺子也有,请你来观察。

(展示课件)看见什么了?生:小道道。

师:小道道是一条一条的线。

它叫什么呢?刚才那个同学说得特别的准。

叫什么?生:(齐答)刻度。

师:(板书)当然,这一条一条的线呢,我们就叫刻度线(补充板书),来读一遍。

生:(齐答)刻度线。

师:刻度线很整齐,排列得很均匀。

还有什么?生:0—10的数字。

师:对啊,还有数呢。

我们看看啊!你们说,数,出来!生:数,出来!师:数是出来了,你们还要读出来啊!生:0、1、2、3、4、5、6、7、8、9、10、11、12(没有读齐)。

《认识厘米、米》(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厘米、米》(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认识厘米、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的概念。

2. 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

3. 长度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点1. 长度单位的概念。

2. 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

3. 长度的测量方法。

四、教学难点1. 长度单位的概念。

2. 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

3. 长度的测量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的作用。

3. 实践:让学生进行长度的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明白长度单位的作用。

2. 在讲解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时,要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学生容易理解。

3. 在实践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和“实践”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概念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对这两个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新课环节在新课环节,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起厘米和米的直观概念。

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 直观展示:使用标准的米尺和厘米尺,向学生展示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

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理解米和厘米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表现。

2. 生活实例:举例说明米和厘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身高、书本的尺寸、房间的长宽高等,让学生认识到长度单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互动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长度单位概念的理解。

例如,询问学生“你们认为1米有多长?”“我们身体的哪个部分大约是1米长?”等,鼓励学生思考和回答。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的例1-5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认识厘米和米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教学难点:建立一厘米和一米的直观表象。

教学方法:双分管理,五步教学教具准备:小黑板,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揭示目标1、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认识厘米和米”,板书课题。

)2、课题质疑(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后,你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3、揭示学习目标(齐读目标,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二、自主探索1、自学指导(教师根据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形成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6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文字部分,用6分钟时间完成下面问题:①哪些物体第长度大约是1厘米?②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③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2、自学。

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3、自学效果检测(1)用1-2分钟小组讨论交流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展示,完成例题。

(3)做一做:(课本上的做一做,至少让两名学困生演板,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书写工整,坐姿端正。

)三、合作提升1、更正:(指名上台更正。

中等生评价,优等生补充,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对演板的易错点,要组织学生的进行争论。

)预设:测量物体时物体对准直尺第左端?3、评改:评议正确率、书写情况。

同桌对改、调查学情。

4、概括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数学知识的规律或者是做题方法。

)A、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厘米和米就是统一的长度单位。

B、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它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C、1米=100厘米5、质疑再探:(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还有什么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进行质疑;并让其他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有困难的地方教师可做适当的补充。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案(通用10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相识厘米》教案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情感与看法:培育学生初步的实践实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3、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视察、分析、探讨、培育学生视察实力,自主学习实力,估测实力,以及创建性思维的品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驾驭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打算:教具:学生尺、课件。

学具:学生尺一把,小方块一个,三角形学具一个、方格纸一张。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小挚友,我们又见面了,能小挚友一起学习数学学问,老师感到特别兴奋,你们兴奋吗?我们接触时间不多,彼此还不太了解。

小挚友你们看看,老师和大家有什么不同?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数学故事,想听吗?(播放小裁缝的故事)咦,怎么回事?衣服怎么做小了?(装做不知道)2、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老裁缝的一拃和小裁缝的一拃是不一样的,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有统一的工具。

现在我们一般用什么来量长度?三、探究实践,建构新知1.相识尺。

小挚友都有学生尺,(指着尺)这也有一把,是一把放大的尺。

视察一下,尺上都有什么?也可以看看自己的尺。

你发觉了什么?(生:有数)有哪些数?读一读。

还有呢?(生:有线)这些线都一样长吗?有的——长,有的——短,这些长短不一的线是刻度。

每条长刻度下面都对着一个数。

刻度0表示起点。

(这是刻度1,这是刻度5)细心的小挚友还发觉了什么?(生:字母)(板书:cm)cm是英文字母,表示厘米,(板书: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今日我们就来相识这个新挚友。

板书(相识)2.相识厘米。

(1)看这把放大的尺,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瞧,(课件演示1厘米长度)这就是1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和米》教案2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和米》教案2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和米》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understanding centimeter and meter in Mathe matics (Volume 1, grade 2, PEP)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和米》教案2篇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认识厘米和米》教案2、篇章2:《认识厘米和米》教案篇章1:《认识厘米和米》教案1、知识与技能:(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教学工具课件、数学课文、铅笔等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几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学习第2页例1.提出问题: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工作测量。

下面每4个人为一组和老师一起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4.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具: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纸条,图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别针,花生。

学具: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绳子,新的铅笔一支,较长的纸条,一角的硬*。

教学过程设计: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1.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提问:你能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你知道你的数学课本有多长吗?(提示:左、右小组分开测量。

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测一测)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1)在刚才的实际测量当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5颗别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4个三角形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2)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测量,这会带来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有那些吗?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1)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察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

)(2)今天我们来学习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3)板书课题。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2)请你刻度尺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3)请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直尺进行长度测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直尺进行长度测量,并能准确读取测量结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厘米和米的换算关系。

2. 使用直尺进行准确测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卷尺、米尺、教学PPT。

2. 学具:直尺、练习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长度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长度测量的重要性,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厘米和米的概念,展示直尺、卷尺、米尺等测量工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长度单位。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测量案例,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实践,学会使用直尺进行长度测量,并掌握厘米和米的换算关系。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6.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厘米和米的应用及测量注意事项。

7.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长度测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2. 板书内容:厘米和米的概念、直尺的使用方法、厘米和米的换算关系、测量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关于长度测量的题目。

2. 实践作业:用直尺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教案与反思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怀辰学校陈海峰组长
2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一课时
教学反思
1. “猜谜”是学生喜欢的非常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

猜信封中装着什么笔,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笔的长度”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猜的过程是思维和空间观念发展的过程。

2. 1厘米是今后学习测量和估测的重要基础,利用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对1厘米实际长度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素材积累】
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

开拓一条怎样的路,装订一本怎样的书,这是一个人生命价值与内涵的体现。

有的人的足迹云烟一样消散无痕,有的人却是一本耐读的厚书,被历史的清风轻轻翻动着,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以深情的启迪与深刻的昭示。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优秀教案(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和米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活动中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难点: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

2、认识厘米,初步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透光直尺、铅笔、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

1、同学们你知道课桌有多长吗?2、估测学生用手比一比,说一说。

3、实际测量刚才同学们用手比划了课桌的长,想想看,还能用其他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吗?(用东西测量)学生选用身边的东西测量课桌。

4、交流讨论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你们是用什么东西来测量课桌,它有多长?(用数学书,它有3本数学书这么长;用铅笔有4个铅笔盒这么长……)5、设疑启思真奇怪了,同样长的桌子,大家量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所以结果就不一样了)6、小结原来每个人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标准也就不一样,所以测量所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要想有一个统一的测量结果,就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最好用什么来测量呢?(尺子)二、认识直尺。

1、观察尺子,尺子上有什么?2、交流汇报:认识刻度线(1)尺子上有许多小道道,这些小道道叫刻度线。

(2)读数字。

问:这些数中,哪个是最小的?“0”可以表示什么?(3)尺子上还有什么?“cm”表示什么?(厘米)用手写一写。

(4)找一找自己的尺子上,有没有“cm”三、认识1厘米。

1、看屏幕,从0到几是1厘米?判断:只有从0到1是1厘米?2、说说:从几到几是1厘米?在尺子上找不同的一厘米。

3、找到刻度3,说说从几到几是1厘米?4、拿出自己的尺子,找一找,从几到几是1厘米。

5、闭眼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哪些物体有1厘米长?(指*宽约1厘米)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的长度。

四、认识几厘米。

《认识厘米、米》(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厘米、米》(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厘米、米》(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厘米、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认识厘米、米》这一章节。

我们将从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开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1厘米和1米的长度,并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2. 培养学生用厘米和米进行长度测量和描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难点:理解1米等于100厘米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测量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厘米和米的标志物、绳子、PPT等。

学具:每人一把直尺、一张白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并用手指测量物品的长度,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长度单位。

2. 讲解长度单位:介绍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讲解1米等于100厘米的概念。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品,用直尺测量物品的长度,并用厘米和米表示。

4. 举例讲解:用PPT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用厘米和米描述图片中物品的长度。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用厘米和米表示给定的长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长度单位:厘米、米1米 = 100厘米七、作业设计1. 请用厘米和米描述家里某个物品的长度,并画出图形。

答案:略2. 请用厘米和米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合作,掌握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测量中。

但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1米等于100厘米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测量家里其他物品的长度,并用厘米和米表示,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认识厘米、米》这一教案中,我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关注和详细说明。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认识厘米和米(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认识厘米和米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厘米和米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直尺进行测量,并能够准确地读取数据。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的概念:长度是用来描述物体的长短的物理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和米。

2. 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等于100厘米。

3. 直尺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确保直尺边缘与被测物体平行,读数时要准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厘米和米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2. 教学难点:正确读取测量数据,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厘米和米的关系。

2. 演示法:展示直尺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长度单位的概念,介绍厘米和米的基本知识,阐述厘米和米的关系。

3. 演示:演示直尺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并模仿。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互相交流测量结果。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正确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和准确读取数据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用厘米和米表示,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2. 课后思考:思考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测量房间的大小、家具的尺寸等。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实践环节,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3. 课后要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4.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课型要素组合方式课时标准课教学环节操作流程看+说+做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提问:你能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你知道你的数学课本有多长吗?(提示:左、右小组分开测量。

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测一测)看+讲+想+做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察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2.: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做+小动+大动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

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

(3)量一量你的手掌宽度是(:::)厘米。

(取整数)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取整数) 1.下课活动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作业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课题:::::认识米、用米量: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和米》教案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厘米和米》教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案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厘米”作单位量较短的物体。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生交流引入教师:同学们,在古代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指生说,然后出示资料: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单位长度。

下面,请同学们用拃认识厘米和米教学设计教案作单位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度。

学生量。

指生说是多少?生:5拃生:3拃让学生谈自己在量的感受。

(有大有小,测量的不准确)教师说明:在测量课桌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同样单位拃,虽然得出了结果,但测量的不准确,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

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还有什么好的方便的工具?生:......师: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这是米尺的一部分。

(实物演示)[设计意图]通过测量在不同位置的两张纸条,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虽然统一了单位长度,但用同一物体作标准摆放时受到限制。

激发学生想用比较方便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1、介绍认识尺子。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尺子?你仔细观察过尺子吗?(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识。

(2)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小结结题:刚才,你们对刻度尺的认识还真不少,今天就让这把尺子帮助我们认识一个测量较短的物体时用到的较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线吗?(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尺子上的这些线叫刻度线。

(课件演示,认识刻度线)指出0刻度线在哪儿?标有5的刻度线在哪儿?师:0刻度线也表示尺子的起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
测量》教案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2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教材第3、第4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能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米”作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实际长度。

教具学具
刻度尺、米尺、图钉、信封、铅笔、蜡笔、粉笔、小纸条、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今天咱们做一个猜谜游戏,老师手里拿的信封中有一支笔,请你猜一猜里面是一支什么笔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猜测,根据学生猜的情况进行互动对话。

•如果学生猜铅笔,教师把一支铅笔放进信封中,铅笔露出来了。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会是铅笔吗
生:不会,铅笔比信封长。

•如果学生猜粉笔或蜡笔,教师分别把粉笔和蜡笔放进信封中,比一比。

师:为什么猜粉笔或蜡笔呢
生1:因为蜡笔比信封短。

生2:粉笔比信封短,装在信封中就看不到。

师:(揭示谜底)看!原来是一支蜡笔,这支蜡笔究竟有多长呢这就需要有统一的工具来进行实际测量才能准确知道。

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生:尺子。

师:对,要用尺子量,我们必须知道尺子上的刻度所表示的实际意义,那就是长度单位,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用厘米和米去测量。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新课教学做准备,同时在轻松的游戏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尺子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0,1,2,3……还有“cm”等。

师: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

1厘米有多长呢从刻度“0”到“1”这一段长度就是1厘米。

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的长度吗
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

如:从刻度“3”到“4”这段长度是1厘米等。

【设计意图:尺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具,通过尺子认识厘米,既直观,又便于学生体会1厘米、几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请同学们找出几种长1厘米的物品。

•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等。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那么2厘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的长度,然后用手比一比。

学生观察尺子,交流。

如尺子上从刻度“0”到“2”的长度是2厘米,从刻度“3”到“5”的长度是2厘米等。

【设计意图:在尺子上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亲身体验1厘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用厘米测量。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做一做”)请仔细观察图中的铅笔长多少,说一说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1:铅笔长8厘米。

生2: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从尺子的0刻度量起,物体的末端对准的刻度是几就说明该物体的长度是几厘米。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尺子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请大家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小纸条,测量一下长度是多少厘米。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师:有没有同学愿意把你测量的方法和结果与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到前面演示,对从“0”开始量的方法给予肯定性评价。

【设计意图:了解用同样的工具测量同一件物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交流,给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的技能】
3.认识1米。

师: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我们用“厘米”作单位。

测量比较长的物体,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测量工具——米尺(出示米尺)。

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米”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1米有多长。

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如学生边用两手比画边说,学生边比画自己的身高边说,学生说出课桌的长是1米,等等,老师要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1米有多少个1厘米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给学生充足的数的时间,再交流。

生1:一个格一个格地数,1米是100厘米。

生2:从1到10之间有10个小格,是10厘米,10厘米、10厘米地数。

师:通过刚才大家数的结果,发现米尺上有100个1厘米,那就是说1米=100厘米。

(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米尺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既直观又简便。

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经历“米”和“厘米”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总结提升
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长度的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大约是一个手指那么宽;认识了长度单位“米”,知道了课桌的长大约是1米。

还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要记住1米=100厘米。

还学会了如何正确测量出物体的长度。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测量
测量较短的物体:厘米cm
测量较长的物体:米
教学反思
1. “猜谜”是学生喜欢的非常有挑战性的游戏活动。

猜信封中装着什么笔,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笔的长度”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猜的过程是思维和空间观念发展的过程。

2. 1厘米是今后学习测量和估测的重要基础,利用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对1
厘米实际长度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量黑
板的长,哪
种量法是
正确的在下面的括号里画“√”。

(考查知识点: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力要求:能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B类
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考查知识点:“厘米”和“米”的认识;能力要求:结合生活实际正确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第2种量法正确
B类:米米米厘米
教材习题
第4页“做一做”
(上面)看一看,铅笔长(8)厘米。

(下面)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