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最新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动物(包括人)在愿望多次受到挫折和打击以后表现出的绝望和放弃的态度。这个概念源自于美国心理学家、行为矫治专家赛利格曼。20世纪60年代,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他把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无法逃脱且设有电击设备,狗在刚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努力都无法实现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而再把狗放入另一个笼子,中间用隔板隔开,只要轻轻地跳过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但是经过之前痛苦的体验,狗宁愿接受可怕的电击也不去试着逃脱,陷入绝望。随后的很多实验也证明,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也会发生。
儿童在进入小学后,他们会面临学习、交友、处事等一系列胜利或失败的体验,如果经过多次的失败后,老师和家长没有很好的介入和引导,孩子很简捷产生挫败感,从而出现遇事逃避、消极怠慢的行为。关键是孩子的“习得性无助”常常不被家长和老师重视,反而误以为孩子具有懒散的不良品质或是不求上进的心理而横加指责,使得“习得性无助”愈演愈烈。
镜头一、“角落里的孩子”――交友障碍型
(一)现象描述
小覃是一年级新生,是个不爱笑的女孩子。经过一个多月的开学适应期后,
很多孩子在课余都有了玩伴,唯独他没有。她会一个人躲在角落看同学们玩,时不时也有小朋友过来约她一起玩,她不说话也不参与。老师发现了这个“角落里的孩子”,经过了解,小覃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十分内向,妈妈又对她管教很严。幼儿园时每次与小朋友发生不欢愉事件,妈妈都会批评她,说她怯懦怕事。一次与一位小朋友在玩的时候,她不小心推了对方一下,对方的手臂粉碎性骨折,当时妈妈大发雷霆,对她大打出手。几次三番下来,小覃很害怕跟同龄人交往。
(二)现象分析
躲在角落,不与人交往。性格内向是一个原因,主要原因是之前在与伙伴交往过程中的种种不欢愉导致她的退却行为。她在交往过程中,会吃紧会害怕,害怕小朋友欺负自己再挨妈妈骂,也怕玩的时候因为自己不小心造成对方的损害。这种交友的无助感,直接导致她最后躲在角落自己一个人玩。
(三)解决策略
1.改变评价方式
他人评价。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可能由于性格原因,有的孩子比较横蛮,遇事绝对不会吃亏,有的孩子由于性格内向,可能会比较简捷退缩。家长面对退缩的孩子,不要对他的性格进行评定,不要进行负强化,比如你性格就是这么怯懦,懦弱……你总是这样,一点都没有出息……,这些负面评价性的语言会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他会渐渐认为自己就是父母眼中的不那么出色的孩子。
自我评价。正确的自我评价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认识基础上。
这就依靠父母老师平时给予孩子正确的导向,平时对事不对人,事情都有是非对错,存在即合理。能很好的自我评价的孩子,往往比较有自信,遇事会积极面对。
2.纠正错误认知
错误的认知导致错误的行为。躲在角落的她认为是自己不够好,妈妈的责骂让她对自己产生了厌恶情绪。从而认为同学们也可能会讨厌自己,这种错误的认知在心里生根发芽,影响了孩子康健的心理成长。这时候老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小学阶段,在孩子眼中,除了父母老师是她最崇拜的人,老师的正确引导会改变孩子固有的错误认知。
镜头二、“办公室的孩子”――学习困难型
(一)现象描述
小辉是个二年级的小男生。平时没有时间玩,因为他的作业永远来不及完成。每天放学都会留在办公室补作业,而这个时候妈妈都会在办公室边等他边唠叨:你怎么那么笨啊,每次都被留下来,写作业速度总是那么慢,慢死了!
老师评价孩子写字速度是比别的孩子慢,思维也不够快。小辉渐渐对自己没有自信,对学习不敢兴趣,成绩直线下降,语数英三门功课一直在及格上下徘徊。这种学习的挫败感给孩子身心造成了强大的损害,孩子认为是自己没有能力表现好。(二)现象分析
每个班级里都有这么一个“小辉”,可能思维和写字速度都不够快,记忆功能也不是很好。我们要了解的是每个孩子都有他例外的特点,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有例外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小辉的思维速度比较慢,导致他成为了父母老师眼中的学困生,但他肯定有其他方面有待发现的特长和优势。而妈妈一再强调是因为他的笨他的懒导致了他的学习差,这种挫败感会使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变得没有进取心,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最后会变得越来越倒霉。
(三)解决策略
1.目标激励法
学习困难,表现在孩子对于学习的内容感到狐疑,对于老师家长提出的目标,感到遥不可及。可能低年级的孩子都要求各门功课必需是优异,那么对于学困生来说,要依据他的特点,分学习阶段制定小目标。对于功课不及格的小辉来说,通过他的努力,他的成绩考核及格,家长老师就应该肯定他的劳动成果,对他进行进一步的激励。
2.增自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其胜利的体验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的胜利体验越多,他的自信心也就越强。反之,一个人数次努力都不能获得胜利,他就可能怀疑自己的能力,降低自己的自信,往往简捷形成“习得性无助”行为。
小辉的无助的关键人物是他妈妈,妈妈对他非常失望,表现出的都是消极的语言和负面的情绪。与其责骂,不如鼓励。家长也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言语给孩子造成了学习的挫败感,老师应该给家长提出建议,孩子是非常明
锐的,家长的态度改变了,孩子的行为也会改变。在鼓励中,孩子取得的每一次进步都应该被看到并给予肯定,孩子慢慢对学习有了兴趣,对自己能力有了肯定,他的自我系统就慢慢调整,就会变得自信和开朗。
3.体验胜利感
“习得性无助”是由多次失败而导致心里有了挫败感,所以要改变他这种无望的感受,应该多增加他胜利的体验。这个体验是多方面的,可以表现在生活上、学习和交往上。多给他机会参加户外运动,运动能改变解?情绪。在班级的岗位中,安排简单易操作的工作,让他体验到付出劳动完成了岗位工作的喜悦。在课上,一些简捷的问题老师请他回答,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有正确回答的可能,帮助他建立群体认同感。在家里,父母可以让他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经常对他的努力表示肯定。
结语:纵观小学阶段孩子的很多不良行为,其实最初只是在尝试了失败过后,有了挫败的体验,从而产生了消极的情绪,而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最后“习得性无助”的体验衍生了“习得性无助”的行为。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发现孩子的“求救信号”,适时进行疏通和引导,改变他们的评价方式和归因方式,才能很好的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治愈“习得性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