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划线分离法的概念

合集下载

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

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

实验六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一、实验目的1、了解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的基本原理2、练习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的基本操作,掌握无菌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平板划线法是指把杂菌样品通过在平板表面划线稀释而获得单菌落的方法。

一般是将混杂在一起的不同种微生物或同种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通过在分区的平板表面上作多次划线稀释,形成较多的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而繁殖成相互独立的多个单菌落。

通常认为这种单菌落就是某微生物的“纯种”。

实际上同种微生物数个细胞在一起通过繁殖也可形成一个单菌落,故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菌种鉴定等工作中,必须对实验菌种的单菌落进行多次划线分离,才可获得可靠的纯种。

平板划线分离对细菌、酵母菌较为适宜,而霉菌和放线菌的分离多采用稀释分离法进行菌种的分离纯化。

具体的划线形式有多种,这里仅介绍一种经过长期实践并证明可获得良好实验效果的方法:将一个平板分成A、B、C、D4个面积不同的小区进行划线,A区面积最小,作为待分离菌的菌源区,B和C区为经初步划线稀释的过渡区,D区则是关键的单菌落收获区,它的面积最大,出现单菌落的概率也最高。

由此可知,这4个区的面积安排应做到D>C>B>A。

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难以区分的微生物经培养后呈现出明显差别,因而有助于快速鉴别某种微生物。

这样的培养基称之为鉴别培养基。

例如用以检查饮水和乳品中是否含有肠道致病菌的伊红美蓝培养基就是一种常用的鉴别性培养基。

(参考GB4789.38-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计数)其配方中含有乳糖、伊红和美蓝,用以鉴别肠道病原菌及其他杂菌。

伊红、美蓝作为指示剂,伊红系酸性染料,当大肠埃希氏菌或产气肠杆菌分解乳糖产酸时,由于细菌带正电荷,所以被伊红着色。

在大肠埃希氏菌中因为伊红与美蓝结合,所以菌落不呈红色,而是蓝紫黑色,且具有绿色金属光泽;菌落呈棕色者为产气肠杆菌;不分解乳糖的肠道病原菌则不着色,有时因产生碱性物质较多,细菌带负电荷,被美蓝着色后,菌落并不呈蓝色,因美蓝与伊红结合,所以菌落为淡紫色。

《平板划线试验》课件

《平板划线试验》课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接种细菌:用无菌接种环蘸取细菌 培养物,在平板上均匀涂抹
观察结果:培养结束后,观察细菌 的生长情况,记录结果
划线分离
准备平板:选择合 适的平板,如琼脂 平板、培养基平板 等
划线:使用无菌操 作,将菌液或菌落 均匀地涂布在平板 上
干燥:将涂布好的 平板放在干燥箱中 干燥,使菌液或菌 落干燥
划线深度过浅或过深都会影响实验结 果,应保持适中的深度
划线角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实验结 果,应保持适中的角度
划线过程中应避免划破平板,以免影 响实验结果
划线过程中应避免划破平板,以免影 响实验结果
THANK YOU
汇报人:
添加副标题
平板划线试验
汇报人:
目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平板划线试验简介
PART Three
平板划线试验的步 骤
PART Five
平板划线试验的注 意事项
PART Four
平板划线试验的应 用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平板划线试验简介
平板划线试验的定义
平板划线试验是一 种微生物分离和纯 化的方法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 验台和设备,保持实验室整 洁
实验结果应及时分析,包括 菌落形态、生长情况、抗药
性等
实验报告应及时撰写,包括 实验目的、方法、结果、讨
论等
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平板划线试验的准确性受划线速度、 划线深度、划线角度等因素的影响
划线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实验结 果,应保持适中的速度
特性
菌落计数:通 过平板划线试 验,可以计算 细菌的数量和

平板划线分离实验报告

平板划线分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平板划线分离培养法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平板划线分离培养的操作步骤。

3. 学习如何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纯种细菌。

4. 了解无菌操作技术在微生物实验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平板划线分离培养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

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利用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通过划线操作,逐步稀释微生物,最终获得单菌落,从而实现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三、实验器材1. 微生物培养箱2. 无菌操作台3. 玻璃棒、接种环、镊子等无菌操作工具4.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5. 菌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悬液6. 无菌培养皿、酒精灯、记号笔等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融化。

- 将融化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待冷却至约50℃时,均匀涂布于培养皿底部。

- 待培养基凝固后,用记号笔在培养皿底部标记A、B、C、D四个区域,分别代表菌源区、过渡区、过渡区、关键区。

2. 划线操作- 在无菌操作台中,用接种环挑取少量菌种,从A区开始,按无菌操作法划线至B区、C区,最后划线至D区。

- 划线过程中,每次划线前需用火焰灼烧接种环,以避免污染。

3. 培养- 将划线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24小时。

4. 观察与记录- 观察平板上的菌落生长情况,记录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 根据菌落特征,挑选典型单菌落进行进一步鉴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菌落特征- 在平板划线分离培养过程中,观察到A区菌落较多,B、C区菌落数逐渐减少,D区菌落数量明显减少,且多为单菌落。

- 通过观察,挑选出典型单菌落进行进一步鉴定。

2. 结果分析- 平板划线分离培养法是一种有效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通过逐步稀释微生物,最终获得单菌落,从而实现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 在实验过程中,无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任何一次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污染,影响实验结果。

平板划线法与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区别

平板划线法与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区别

平板划线法与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区别
一、平板划线分离法
由接种环以菌操作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如果划线适宜的话,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经培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

用途:一般多用于从菌种的纯化;
优点: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
缺点:不能计数;
二、稀释涂布平板法:
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

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

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此法所计算的菌数是培养基上长出来的菌落数,
故又称活菌计数。

一般用于某些成品检定(如杀虫菌剂等)、生物制品检验、土壤含菌量测定及食品、水源的污染程度的检验。

用途:一般多用于筛选菌株。

一般用于平板培养基的回收率计数。

优点: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

缺点:吸收量较少,较麻烦,平板不干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

如果菌液密度大的话,长不出单菌落。

平板划线法与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区别

平板划线法与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区别

个人收集整理-ZQ
平板划线法与稀释涂布平板法地区别
一、平板划线分离法
由接种环以菌操作沾取少许待分离地材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地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地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如果划线适宜地话,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经培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
用途:一般多用于从菌种地纯化;
优点: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
缺点:不能计数;
二、稀释涂布平板法:
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地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地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地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地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地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地培养基内.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地含菌数.此法所计算地菌数是培养基上长出来地菌落数,故又称活菌计数.一般用于某些成品检定(如杀虫菌剂等)、生物制品检验、土壤含菌量测定及食品、水源地污染程度地检验.
用途:一般多用于筛选菌株.一般用于平板培养基地回收率计数.
优点: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
缺点:吸收量较少,较麻烦,平板不干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如果菌液密度大地话,长不出单菌落.
1 / 1。

平板划线分离_实验六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

平板划线分离_实验六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

实验六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一、实验目的1、了解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的基本原理2、练习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的基本操作,掌握无菌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平板划线法是指把杂菌样品通过在平板表面划线稀释而获得单菌落的方法。

一般是将混杂在一起的不同种微生物或同种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通过在分区的平板表面上作多次划线稀释,形成较多的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而繁殖成相互独立的多个单菌落。

通常认为这种单菌落就是某微生物的“纯种”。

实际上同种微生物数个细胞在一起通过繁殖也可形成一个单菌落,故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菌种鉴定等工作中,必须对实验菌种的单菌落进行多次划线分离,才可获得可靠的纯种。

平板划线分离对细菌、酵母菌较为适宜,而霉菌和放线菌的分离多采用稀释分离法进行菌种的分离纯化。

具体的划线形式有多种,这里仅介绍一种经过长期实践并证明可获得良好实验效果的方法将一个平板分成A、B、C、D4个面积不同的小区进行划线,A区面积最小,作为待分离菌的菌源区,B和C区为经初步划线稀释的过渡区,D区则是关键的单菌落收获区,它的面积最大,出现单菌落的概率也最高。

由此可知,这4个区的面积安排应做到D>C>B>A。

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难以区分的微生物经培养后呈现出明显差别,因而有助于快速鉴别某种微生物。

这样的培养基称之为鉴别培养基。

例如用以检查饮水和乳品中是否含有肠道致病菌的伊红美蓝培养基就是一种常用的鉴别性培养基。

(参考GB47838-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计数)其配方中含有乳糖、伊红和美蓝,用以鉴别肠道病原菌及其他杂菌。

伊红、美蓝作为指示剂,伊红系酸性染料,当大肠埃希氏菌或产气肠杆菌分解乳糖产酸时,由于细菌带正电荷,所以被伊红着色。

在大肠埃希氏菌中因为伊红与美蓝结合,所以菌落不呈红色,而是蓝紫黑色,且具有绿色金属光泽;菌落呈棕色者为产气肠杆菌;不分解乳糖的肠道病原菌则不着色,有时因产生碱性物质较多,细菌带负电荷,被美蓝着色后,菌落并不呈蓝色,因美蓝与伊红结合,所以菌落为淡紫色。

平板井字划线法

平板井字划线法

平板井字划线法概念:平板井字划线法是指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后生长繁殖成单菌落,通常把这种单菌落当作待分离微生物的纯种。

有时这种单菌落并非都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故必须反覆分离多次才可得到纯种。

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的。

步骤:1、融化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放入水浴中加热至融化。

2、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按无菌操作法倒2只平板(每皿约15ml),平置,待凝固。

3、作分区标记在皿底将整个平板划分成A、B、C、D四个面积不等的区域。

各区之间的交角应为120℃左右(平板转动一定角度约60℃),以便充分利用整个平板的面积,而且采用这种分区法可使D区与A区划出的线条相平行,并可避免此两区线条相接触。

4、划线操作。

(1)挑取他含菌样品:选用平整、圆滑的接种环,按无菌操作法挑取少量菌种。

(2)划A区:将平板倒置于煤气(酒精)灯旁,左手拿出皿底并尽量使平板垂直于桌面,有培养基一面向着煤气灯(这时皿盖朝上,仍留在煤气灯旁),右手拿接种环先在A区划3—4条连续的平行线(线条多少应依挑菌量的多少面定)。

划完A区后应立即烧掉环上的残菌,以免因菌过多而影响后面各区的分离效果。

在烧接种环时,左手持皿底并将其覆盖在皿盖上方(不要放入皿盖内),以防止杂菌的污染。

(3)划其他区:将烧去残菌后的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边缘冷却一下,并使B区转到上方,接种环通过A区(菌源区)将菌带到B 区,随即划数条致密的平行线。

再从B区作C区的划线。

最后经C 区作D区的划线,D区的线条应与A区平行,但划D区时切勿重新接触A、B区,以免极该两区中浓密的菌液带到D区,影响单菌落的形成。

随即将皿底放入皿盖中。

烧去接种环上的残菌。

5、恒温培养:将划线平板倒置,于37℃(或28℃)培养,24hr后观察。

平板划线实验报告

平板划线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平板划线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学习从混合微生物群体中分离纯化单一微生物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平板划线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

其原理是将混合微生物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通过接种环在培养基上划线,使微生物在培养基上逐渐稀释,最终形成单个菌落,从而实现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三、实验器材1.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2. 实验器材:无菌培养皿、接种环、酒精灯、无菌棉签、无菌生理盐水、显微镜等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放入水浴中加热至融化。

(2)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按无菌操作法倒2只平板(每皿约15ml),平置,待凝固。

2. 划线分离(1)将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灼烧灭菌,待冷却后,用无菌棉签蘸取待分离的微生物悬液。

(2)在平板培养基上划一条直线,接种环从一侧划到另一侧,划线长度约5cm。

(3)用接种环从划线的一端开始,以螺旋状划线,逐渐减小划线面积,直至在平板上形成单个菌落。

(4)重复以上步骤,分别划线2-3次,使平板上的菌落数量适中。

3. 培养与观察(1)将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48小时。

(2)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记录菌落特征,如菌落大小、形状、颜色等。

4. 鉴定(1)用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新的平板培养基上。

(2)重复培养和观察步骤,直至获得纯化后的微生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平板上的菌落生长情况良好,菌落特征明显。

(2)通过多次划线分离,成功获得纯化后的微生物。

2. 实验分析(1)平板划线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

(2)无菌操作技术的掌握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3)根据菌落特征,可初步判断分离纯化后的微生物种类。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运用平板划线法从混合微生物群体中分离纯化单一微生物。

通过实验,掌握了无菌操作技术,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对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菌种的分离纯化技术平板划线法PPT课件

菌种的分离纯化技术平板划线法PPT课件
划线的形式有多种,可将一个平板分成四个不同面积的小区进行划线, 第一区(A区)面积最小,作为待分离菌的菌源区,第二和第三区(B、C区) 是逐级稀释的过渡区,第四区(D区),则是关键区,使该区出现大量的 单菌落以供挑选纯种用。为了得到较多的典型单菌落,平板上四区面积 的分配应是D>C>B>A。
实验目的
3.划线方法
⑴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挑取悬液一环,先在平板培养基的一边作第 一次平行划线3-4条,再转动培养皿约70°角,并将接种环上剩 余物烧掉,待冷却后通过第一次划线部分作第二次平行划线,再 用同法通过第二次平行划线部分作第三次平行划线和通过第三次 平行划线部分作第四次平行划线A)。划线完毕后,盖上皿盖,倒 置于温室培养。
了解平板划线分离纯种的原理,并熟练 掌握该操作法。
实验器材
菌悬液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无菌培养皿,水浴锅,接种环等。
实验步骤
1.融化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放入水 浴中加热至融化。
2.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按无菌操 作法倒2只平板(每皿约15m1),平置,待凝固。
倒平板的方法
菌苔: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接种线上由母细胞繁 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 的细菌群落,是许多菌落连成一片形成的
细菌在斜面培养基接种线上长成的一片密集的 细菌群落,不同属种细菌的菌苔形态是不同的
实验原理
平板划线分离法是指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 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 的单个细胞,经培养后生长繁殖成单菌落,通常把这种单菌落当作待分 离微生物的纯种。有时这种单菌落并非都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故必 须反复分离多次才可得到纯种。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 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的。

实验六 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

实验六 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

实验六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一、实验目的1、了解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的基本原理2、练习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的基本操作,掌握无菌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平板划线法是指把杂菌样品通过在平板表面划线稀释而获得单菌落的方法。

一般是将混杂在一起的不同种微生物或同种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通过在分区的平板表面上作多次划线稀释,形成较多的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而繁殖成相互独立的多个单菌落。

通常认为这种单菌落就是某微生物的“纯种”。

实际上同种微生物数个细胞在一起通过繁殖也可形成一个单菌落,故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菌种鉴定等工作中,必须对实验菌种的单菌落进行多次划线分离,才可获得可靠的纯种。

平板划线分离对细菌、酵母菌较为适宜,而霉菌和放线菌的分离多采用稀释分离法进行菌种的分离纯化。

具体的划线形式有多种,这里仅介绍一种经过长期实践并证明可获得良好实验效果的方法:将一个平板分成A、B、C、D4个面积不同的小区进行划线,A区面积最小,作为待分离菌的菌源区,B和C区为经初步划线稀释的过渡区,D区则是关键的单菌落收获区,它的面积最大,出现单菌落的概率也最高。

由此可知,这4个区的面积安排应做到D>C>B>A。

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难以区分的微生物经培养后呈现出明显差别,因而有助于快速鉴别某种微生物。

这样的培养基称之为鉴别培养基。

例如用以检查饮水和乳品中是否含有肠道致病菌的伊红美蓝培养基就是一种常用的鉴别性培养基。

(参考GB4789.38-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计数)其配方中含有乳糖、伊红和美蓝,用以鉴别肠道病原菌及其他杂菌。

伊红、美蓝作为指示剂,伊红系酸性染料,当大肠埃希氏菌或产气肠杆菌分解乳糖产酸时,由于细菌带正电荷,所以被伊红着色。

在大肠埃希氏菌中因为伊红与美蓝结合,所以菌落不呈红色,而是蓝紫黑色,且具有绿色金属光泽;菌落呈棕色者为产气肠杆菌;不分解乳糖的肠道病原菌则不着色,有时因产生碱性物质较多,细菌带负电荷,被美蓝着色后,菌落并不呈蓝色,因美蓝与伊红结合,所以菌落为淡紫色。

微生物的纯培养 平板划线法

微生物的纯培养 平板划线法
实验原理
名词解释
1
平板划线分离法是指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 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 个细胞,经培养后生长繁殖成单菌落,通常把这种单菌落当作待分离微生 物的纯种。有时这种单菌落并非都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故必须反复分 离多次才可得到纯种。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 “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的。
划三到五条平行线,盖上皿盖。注意不要划破培养基。 ⑦ 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内划
线,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 划线与第一区相连。 ⑧ 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谢谢!
实验原理
分类
2
划线的形式有多种,可将一个平板分成四个不同面积的小区进行划线 第一区(A区)面积最小,作为待分离菌的菌源区,第二和第三区(B、C区) 是逐级稀释的过渡区,第四区(D区),则是关键区,使该区出现大量的 单菌落以供挑选纯种用。为了得到较多的典型单菌落,平板上四区面积 的分配应是D>C>B>A
操作步骤
融化培养基
1
将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放入水浴中加热至融化。
倒平板
2
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按无菌操作法倒2只平板(每皿约 15mL),平置,待 凝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步骤实施
① 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② 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棉塞 ③ 将试管口通过火焰 ④ 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 ⑤ 将试管通过火焰,并塞上棉花 ⑥ 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

2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与斜面接种培养

2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与斜面接种培养

H.塞管塞 取出接种环,灼烧试管口, 并在火焰旁将管塞旋上。塞棉塞时勿用 试管去迎棉塞,以免试管在移动时纳入 不洁空气。 I.灼烧接种环 放下接种环,再旋紧棉花塞。 (4)培养
双管移植法
双管移植法
五. 注意事项:
1. 划线时,环口与平板间的夹角不宜太大,动作要轻 巧,以防划破平板。 2. 用于划线的平板,在倒平板的时候不能倒得太薄,最 好在使用前一天倒好。为防止平板表面产生冷凝水, 倒平板时,培养基温度不要太高。 3. 分段划线时,在每次划线后,都需将接种环进行灼 烧,待冷却后再进行下一次划线。 4. 接种前,务必核对菌种和菌株名,防止混淆或错接菌 种。 5. 接种环自菌种管移至待接斜面过程中,切莫接触其他 物品,以免斜面接种污染。 6. 接种环在接种前需用酒精灯进行灼烧,灼烧后必须等 接种环完全冷却后,才能进行接种,以防止所接菌种 失活。
E.待接种环冷却 将灼烧过 的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先使 环接触没有长菌的培养基部 分,使其冷却。
F.取菌 接种环冷却后,轻轻 沾取少量菌体或胞子,然后 将接种环移出菌种管,注意 不要使接种环的部分碰到管 壁,取出后不可使带菌接种 环通过火焰。
G.接种 火焰旁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伸 入另一支待接斜面。从斜面培养基底部 向上作“Z”形密集划线,勿划破培养基, 也可用接种针在斜面培养基的中央拉一 条直线作斜面接种,直线接种可观察不 同菌种的生长特点。
b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挑取样品一环先在平板培养基的一边作第一次平行划线34条再转动培养皿约70角并将接种环上剩余物烧掉待冷却后通过第一次划线部分作第二次平行划线再用同法通过第二次平行划线部分作第三次平行划线和通过第三次平行划线部分作第四次平行划线划线完毕后盖上皿盖倒置于适温培养
试验二 平板划线分离菌种与斜面接 种培养

微生物平板划线法

微生物平板划线法

在培养基上划线,使菌种分散成多个单菌落。
划线:在培养基上划线,将菌种分离成单菌落
用接种环在培养基上划线,将菌种分 离成单菌落。
划线时要从培养基的一端开始,逐渐 向另一端划线,避免交叉。
培养:将培养皿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将培养皿放入恒温箱中,在适宜的温 度下培养一定时间。
观察并记录菌落生长情况,进行微生 物计数和鉴定。
培养温度和湿度控制
温度控制
培养温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一般为37℃ 左右。
湿度控制
保持培养环境湿度适中,避免过湿或过干影 响微生物生长。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培养温度和湿度,确保在适宜范围 内。
04
微生物平板划线法的优缺 点
优点: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
分离效果好
平板划线法能够将混合菌种中的不同微生物逐一分离,获得单一纯种微生物,分离效果显著。
的菌种筛选和鉴定。
微生物平板划线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最早的微生物平板划线法由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于1928年发明,用于分离纯化葡 萄球菌。随着技术的发展,平板划线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成为微生物学领域 的基本技术之一。
发展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微生物平板划线法在技 术和应用方面不断有新的突破。例如,通过改进培养基和划线技术,提高微生物 的分离效率和纯度,进一步推动微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工程领域的发展。
微生物平板划线法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X-01-05
目录
• 微生物平板划线法简介 • 微生物平板划线法操作步骤 • 微生物平板划线法注意事项
目录
• 微生物平板划线法的优缺点 • 微生物平板划线法实验结果分析
01
微生物平板划线法简介

菌种的分离纯化技术—平板划线法 PPT

菌种的分离纯化技术—平板划线法 PPT
继续保持安静
了解平板划线分离纯种的原理,并熟练 掌握该操作法。
实验器材
菌悬液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无菌培养皿,水浴锅,接种环等。
实验步骤
1.融化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放入水 浴中加热至融化。
2.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按无菌操 作法线法 PPT
菌落: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 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一定形 态结构等特征的子细胞的群落。
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 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 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倒平板的方法
右手持盛培养基的试管或三角瓶置火焰旁边,用左手 将试管塞或瓶塞轻轻地拨出,试管或瓶口保持对着火焰; 然后用右手手掌边缘或小指与无名指夹住管(瓶)塞(也可 将试管塞或瓶塞放在左手边缘或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夹住。 如果试管内或三角瓶内的培养基一次用完,管塞或瓶塞 则不必夹在手中)。左手拿培养皿并将皿盖在火焰附近打 开一缝,迅速例入培养基约15m1,加盖后轻轻摇动培养 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底部,然后平置于桌面 上,待凝后即为平板。
(2)将挑取有样品的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上作连 续划线(图)。划线完毕后,盖上皿盖,倒置温 室培养。
(3) 其他划线方法
1.斜线法 2.曲线法 3.方格法 4.放射法 5.四格法
1.实验结果
检查每个平板划线分离的结果,并绘制菌苔、菌落分布草图。
2.讨论 针对实验原理、步骤、现象进行讨论。
菌苔:细菌在固体培养基接种线上由母细胞繁 殖长成的一片密集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 的细菌群落,是许多菌落连成一片形成的

三区划线

三区划线

一、平板划线接种法(分离培养法)
原理:通过在平板上划线,将混杂的细菌在琼脂平板表面充分的分散开,使单个细菌能固定在一点上生长繁殖,形成单个菌落,以达到分离纯种的目的。

若需从平板上获取纯种,则挑取一个单个菌落作纯培养。

用途:分离出纯种细菌,以利作纯培养。

操作方法(三区划线法):
1、右手拿接种环,烧灼冷却后,取菌液一环。

2、左手抓握琼脂平板(让皿盖留于桌上),在酒精灯火焰左前上方,使平板面向火焰,以免空中杂菌落入,右手将已沾菌的接种环在琼脂表面密集而不重叠的来回划线,面积约占整个平板的1/5-1/6,此为第一区。

划线时接种环与琼脂呈30-40度角轻轻接触,利用腕力滑动,切忌划破琼脂。

3、接种环上多余的细菌可烧灼(每划完一个区域是否需要烧灼灭菌视标本中含菌量多少而定),待冷后,在划线末端重复2-3根线后,再划下一区域(约占1/4面积),此为第二区。

4、第二区划完后可不烧灼接种环,用同样方法划第三区,划满整个平皿。

5、划线完毕,将平板扣入皿盖并作好标记,置37℃温箱孵育18-24小时观察琼脂表面菌落分布情况,(如大小、
形状、透明度、色素等)。

图4-1 平板分区划线法图4-2 培养后菌落分布情况。

平板划线分离法的概念

平板划线分离法的概念

• 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稳定期的原因? • 由于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和pH等环境变化,逐步 不适宜于细菌生长,导致生长速率降低直至零(即细菌分 裂增加的数量等于细菌死亡数量),结束对数生长期,进 入稳定生长期。 同步培养的概念? 是一种培养方法,它能使群体中不同步的细胞转变成能 同时进行生长或分裂的群体细胞。 连续培养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是在微生物的整个培养期间,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微生物能 以恒定的比生长速率生长并能持续生长下去的一种培养方 法。连续培养的基本原则: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不断的补充 营养物质和以同样的速率移出培养物。 连续培养包括 类型。 恒浊 恒化 连续培养和 连续培养两种
• 微生物的繁殖结构比营养结构抗热性 • 强 强
,老龄菌抗热性比幼龄菌

• • • • • •
微生物对热的耐受力受哪些环境条件的影响,详细说明? 与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有关。 与pH 有关—— pH适宜时不易死亡,pH不适宜时,容易死亡。 与水分有关—— 含水量大时容易死亡,含水量小时不容易死亡。 与含菌量有关 ——含菌量高,抗热性增强,含菌量低,抗热性差。 与热处理时间有关—— 热处理时间长,微生物易死亡。
微生物细胞内的pH值却相当稳定,一般都接近 中性

水分活度的概念? 在相同的温度、压力下,体系中溶液的水的蒸汽压与纯水的蒸汽压之比, 即Aω =p/p0. 干燥抑制微生物生长或造成其死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干燥能引起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的变性和盐类等物质浓度提高,从而 抑制生长或造成微生物死亡。 微生物对干燥的抵抗力与以下因素有关: 温度: 在相同的干燥环境下,温度高,微生物易死亡,而在低温下 不易死亡。 干燥速度:干燥速度快,微生物不易死亡,反之,易死亡。 基质:在不同基质中对干燥的抵抗力不同,含有糖、淀粉、蛋白质等 物质时,不易死亡。 微生物种类及生长时期:产荚膜菌比不产荚膜菌抗性强;小型、厚壁 细胞的微生物比长型、薄壁细胞的微生物抗性强;细菌的芽孢、真菌 的孢子比营养细胞抗干燥性很强;老龄菌比幼龄菌抗性强。

简介平板划线分离法

简介平板划线分离法

简介平板划线分离法平板划线分离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设计技巧,它可以使得页面更加美观、清晰,同时也能提高用户的阅读体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平板划线分离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平板划线分离法平板划线分离法是一种设计技巧,它通过将页面中的文本与线条进行分离来提高页面的可读性和美观度。

具体来说,就是在文字下方或者上方添加一条水平线条,然后将这条线条与文字之间留出一定的距离,从而达到清晰明了的效果。

二、为什么要使用平板划线分离法使用平板划线分离法有以下几个好处:1. 提高可读性:当文字和其他元素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时,很容易让人感到混乱和困惑。

使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可以使得文字更加清晰明了,提高用户的阅读体验。

2. 增强美观度:通过合理地运用颜色和字体等元素,可以使得平板划线分离法更加突出和美观。

3. 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当网页中有大量文字时,用户可能需要快速定位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使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可以帮助用户更快速地找到所需信息。

三、如何使用平板划线分离法1. 选择合适的颜色:平板划线分离法中的线条颜色应该与页面主题相协调,而且不能太过突兀。

2. 控制间距:文字和线条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建议在10px左右。

3. 字体大小和样式:字体大小和样式也是影响平板划线分离法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建议使用较大的字体和清晰易读的字体样式。

4. 合理运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运用。

例如,在标题下方使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可以使得标题更加突出,但在正文中过度使用会让页面显得杂乱无章。

四、平板划线分离法案例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平板划线分离法案例:1. 新闻网站:在新闻网站中,经常会使用平板划线分离法来区分不同分类或者文章之间的界限,从而使得用户更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 产品介绍页面:在产品介绍页面中,可以使用平板划线分离法来区分不同的功能或者特点,从而让用户更加清晰地了解产品。

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分离纯化的原理

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分离纯化的原理

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分离纯化的原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分离纯化的原理导言细菌分离纯化是微生物学领域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之一,它允许研究者从混合细菌群中筛选出单个细菌种类,并使其在培养基上独立生长。

分区划线分离法实验报告

分区划线分离法实验报告

分区划线分离法实验报告菌种的分离纯化技术——平板划线法实验目的了解平板划线分离纯种的原理,并熟练掌握该操作法。

实验内容1.培养基平板的制备。

2.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分离混菌。

实验原理平板划线分离法是指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后生长繁殖成单菌落,通常把这种单菌落当作待分离微生物的纯种。

有时这种单菌落并非都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故必须反复分离多次才可得到纯种。

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的。

划线的形式有多种,可将一个平板分成四个不同面积的小区进行划线,第一区(A区)面积最小,作为待分离菌的菌源区,第二和第三区(B、C区)是逐级稀释的过渡区,第四区(D区),则是关键区,使该区出现大量的单菌落以供挑选纯种用。

为了得到较多的典型单菌落,平板上四区面积的分配应是D>C>B>A。

实验器材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菌悬液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无菌培养皿,水浴锅,接种环等。

实验步骤1.融化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放入水浴中加热至融化。

2.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按无菌操作法倒2只平板(每皿约15m1),平置,待凝固。

倒平板的方法:右手持盛培养基的试管或三角瓶置火焰旁边,用左手将试管塞或瓶塞轻轻地拨出,试管或瓶口保持对着火焰;然后用右手手掌边缘或小指与无名指夹住管(瓶)塞(也可将试管塞或瓶塞放在左手边缘或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夹住。

如果试管内或三角瓶内的培养基一次用完,管塞或瓶塞则不必夹在手中)。

左手拿培养皿并将皿盖在火焰附近打开一缝,迅速例入培养基约15m1,加盖后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底部,然后平置于桌面上,待凝后即为平板。

3.作分区标记在皿底将整个平板划分成A、B、C、D四个面积不等的区域。

各区之间的交角应为120℃左右(平板转动一定角度约60℃),以便充分利用整个平板的面积,而且采用这种分区法可使D区与A区划出的线条相平行,并可避免此两区线条相接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平板划线分离法的概念?
用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平板 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 , 如果划线适宜的话,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经培养后,可在 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
• 个体计数法的四种方法分别是 、 、 • 涂片染色法 计数器(血球计数板)测定法 法 比浊计数法 • 个体计数法的两个缺点是 • 只能用来测定较大的细胞 和 。 比例计数
• •
• • •
• 解释什么是等渗溶液,高渗溶液? 细胞内溶质浓度与胞外溶液的溶质浓度相等时,为等渗溶液,溶液的溶 质浓度高于胞内溶质浓度为高渗溶液。
在等渗、高渗、低渗溶液条件下,微生物各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等渗溶液中,微生物的活动保持正常,细胞外形不变。 在高渗溶液中,细胞易失水,脱水后发生质壁分离,生长受抑制或死亡。 在低渗溶液中,细胞吸水膨胀,甚至导致细胞破裂死亡。 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照射时间:照射时间长,死亡率高。 照射强度:照射强度大,死亡率高。 微生物种类及生长阶段:革兰氏阳性菌比阴性菌抗性强;多倍体比单倍 体抗性强;孢子和芽孢比营养细胞抗性同的类群中变化很大,根据微生物与氧 的关系,可把它们分为五种类型: 、 、 、 和 。 • 好氧菌 微好氧菌 兼性厌氧菌 耐氧厌氧菌 厌氧菌
• 培养好氧、厌氧、兼性厌氧或耐氧微生物时,各需要什么措施保证不 同微生物的生长? • 培养好氧微生物:需震荡或通气,保证充足的氧气。 • 培养专性厌氧微生物:需排除环境中的氧气,同时在培养基中添加还 原剂,降低培养基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势。 • 培养兼性厌氧或耐氧微生物:可深层静止培养。 环境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有哪些? • 影响膜表面电荷的性质及膜的通透性,进而影响对物质的吸收能力。 • 改变酶活、酶促反应的速率及代谢途径。 • 环境pH值还影响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离子化程度,从而影响营养物质 吸收,或有毒物质的毒性。 根据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值,将微生物分为 、 微生物。 嗜碱 耐碱 中性 嗜酸 耐酸 、 、 和
微生物细胞内的pH值却相当稳定,一般都接近 中性

水分活度的概念? 在相同的温度、压力下,体系中溶液的水的蒸汽压与纯水的蒸汽压之比, 即Aω =p/p0. 干燥抑制微生物生长或造成其死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干燥能引起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的变性和盐类等物质浓度提高,从而 抑制生长或造成微生物死亡。 微生物对干燥的抵抗力与以下因素有关: 温度: 在相同的干燥环境下,温度高,微生物易死亡,而在低温下 不易死亡。 干燥速度:干燥速度快,微生物不易死亡,反之,易死亡。 基质:在不同基质中对干燥的抵抗力不同,含有糖、淀粉、蛋白质等 物质时,不易死亡。 微生物种类及生长时期:产荚膜菌比不产荚膜菌抗性强;小型、厚壁 细胞的微生物比长型、薄壁细胞的微生物抗性强;细菌的芽孢、真菌 的孢子比营养细胞抗干燥性很强;老龄菌比幼龄菌抗性强。
恒浊法和恒化法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在实际生产中有什么作用? 恒浊法:培养基流速可变,菌体以最高生长速度生长。 可获得大量菌体或与菌体生长相平衡的某些代谢产物 恒化法:培养基流速不变,直到菌体生长速度与培养基流速相适应。 用于与生长速率相关的研究 灭菌的概念? 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 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
• 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稳定期的原因? • 由于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和pH等环境变化,逐步 不适宜于细菌生长,导致生长速率降低直至零(即细菌分 裂增加的数量等于细菌死亡数量),结束对数生长期,进 入稳定生长期。 同步培养的概念? 是一种培养方法,它能使群体中不同步的细胞转变成能 同时进行生长或分裂的群体细胞。 连续培养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是在微生物的整个培养期间,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微生物能 以恒定的比生长速率生长并能持续生长下去的一种培养方 法。连续培养的基本原则: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不断的补充 营养物质和以同样的速率移出培养物。 连续培养包括 类型。 恒浊 恒化 连续培养和 连续培养两种
• 微生物的繁殖结构比营养结构抗热性 • 强 强
,老龄菌抗热性比幼龄菌

• • • • • •
微生物对热的耐受力受哪些环境条件的影响,详细说明? 与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有关。 与pH 有关—— pH适宜时不易死亡,pH不适宜时,容易死亡。 与水分有关—— 含水量大时容易死亡,含水量小时不容易死亡。 与含菌量有关 ——含菌量高,抗热性增强,含菌量低,抗热性差。 与热处理时间有关—— 热处理时间长,微生物易死亡。
消毒的概念? 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 病原菌,而对被处理物体基本无害的措施,称为消毒。
防腐的概念? 利用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止物品发生 霉腐的措施,称为防腐。
商业灭菌的概念? 就是指食品经过杀菌处理后,按照所规定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在所 检食品中无活的微生物检出,或者仅能检出极少数的非病原微生 物,并且它们在食品保藏过程中,是不可能进行生长繁殖的。 •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影响酶活性,温度变化影响酶促反应速率,最终影响细胞合成。 • 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温度高,流动性大,有利于物质的运输,温度 低,流动性降低,不利于物质运输,因此,温度变化影响营养物质的 吸收与代谢产物的分泌。 • 影响物质的溶解度,对生长有影响。 每种微生物都有自己生长温度三基点,即 最低 最适 最高 、 和 生长温度。

• 薄膜计数法中对样品的要求是 点是 。 • 样品洁净 堵孔、菌太多难以分散
,此方法的缺
• 细菌干重约为湿重的 • 10%~20%

• 什么是细菌的生长曲线? 在不补充营养物质或移去培养物,保持整个培养液体积不 变条件下,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为纵坐标,根据不同 培养时间时细菌数量的变化,可以作出一条反映细菌在整 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
• 嗜冷微生物在低温下生长的机理? • ①它们体内的酶能在低温下有效地催化,在高温下酶活丧失②细胞膜 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低温下也能保持半流动状态,可以进行物 质的传递。 • 微生物在高温下能生长的原因? • ①酶蛋白以及核糖体有较强的抗热性 • ②核酸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核酸中G+C含量高(tRNA),可提供形 成氢键,增加热稳定性 )。 • ③细胞膜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较高温度下能维持正常的状态。 • 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 产物多。 • 不等于 (等于、不等于)发酵速度快、积累代谢
• 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 、 、 • 延滞期 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


• 延滞期的概念、特点?以及一些防止延滞期过长的方法有 哪些? • 将少量菌种接入新鲜培养基后,在开始一段时间内菌数不 立即增加,或增加很少,生长速度接近于零。也称延迟期、 适应期。 • 迟缓期的特点:分裂迟缓、代谢活跃、对环境敏感 • 方法有: • ①通过遗传学方法改变种的遗传特性使迟缓期缩短; • ②利用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作为“种子”; • ③尽量使接种前后所使用的培养基组成不要相差太大; • ④适当扩大接种量等方式缩短迟缓期,克服不良的影响。 (3%-8%)
和 。 不能区分死活细胞
• • • • •

稀释平板计数法的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一步:菌样巧妙稀释 第二步:接种平板 第三步:培养 第四步:计数 注意:作空白及取平行样(2~3组)均值减小误差;一般 计数平板的细菌生长菌落数以30~300个为宜 MPN表中的三位数是如何来的? 取发生变化的管数最多、稀释度又最低的生长管数,为第 一位数字,后面两个稀释度的生长管数为后两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