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知识点汇总
苏州初三语文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州初三语文上册的知识点汇总如下:
一、诗词鉴赏
1. 《沁园春·雪》:理解词中的景、情、志,体会诗人豪放的诗情和伟大的气魄。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体会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和壮志未酬的心情。
二、散文阅读
1. 《我的叔叔于勒》:理解作品主题和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亲情和友情的热爱。
2. 《项链》:分析作品的讽刺意味,理解玛蒂尔德虚荣心的危害。
三、小说阅读
1. 《范进中举》:理解范进中举的喜与悲,体会作者对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批判。
2. 《变色龙》:分析作品中的讽刺意味,理解奥楚蔑洛夫的小人之心。
四、文言文阅读
1. 《岳阳楼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岳阳楼美景的赞美。
2. 《邹忌讽齐王纳谏》: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邹忌的聪明才智和齐王的英明治国。
五、现代文阅读
1. 《草房子》: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草原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 《我的父亲邓拓》: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六、写作技巧
1. 如何写好记叙文:包括选材、构思、开头、结尾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2. 如何写好议论文:包括论点、论据、论证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3. 如何写好应用文:包括书信、通知、广告等文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以上是苏州初三语文上册的知识点汇总,建议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多加练习和巩固,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人教版初三英语上册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英语上册知识点汇总Unit1 The Changing World Topic1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短语和句型归纳】1.have a good summer holiday暑假过得愉快e back from从......回来3.have/has been to去过4.have/has gone to去了5.not...any more再也不...6.take photos照相7.by the way顺便问一下8.take part in参加9.around/all over/throughout the world全世界10.tell sb.something about...告诉某人关于某事11.have/live a happy/hard life过着幸福/艰苦的生活12.describe...in detail详细描述13.give support to支持...14.see...oneself亲眼看见15.keep in touch with与...保持联系16.far away遥远的17.kinds/sorts of各种各样的...18.not only...but also不仅...而且...19.make progress取得进步20.more than/over多于21.develop/improve rapidly迅速发展/改善22.tell sb.(not)to do sth.告诉某人(别)做某事23.ask sb.(not)to do sth.要求某人(别)做某事24.in order to do sth.为了做某事25.have to do sth.不得不做某事26.It s+形容词+for sb.to do sth.对于某人来说做某事是...的27.why not do sth.为什么不做某事28.succeed/be successful in doing sth.成功地做某事29.dream about doing sth.梦想做某事30.see/hear sb.do/doing sth.看见/听见某人做/正在做某事【语法点归纳】现在完成时一.现在完成时的基本结构肯定句:主语+have/has+动词的过去分词+其他否定句:主语+have/has+not+动词的过去分词+其他一般疑问句:Have/Has+主语+动词的过去分词+其他特殊疑问句:特殊疑问词+一般疑问句(have/has+主语+过去分词+其他)二.现在完成时的用法1.现在完成时用来表示过去已经完成的动作对现在造成影响或后果。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化学这门学科充满了神奇和奥秘,对于初三的同学们来说,上册的化学知识是打开化学世界大门的钥匙。
下面咱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初三化学上册的重要知识点。
一、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如铁生锈、燃烧等;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改变,比如水的蒸发、蜡烛的熔化。
3、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包括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用镊子或药匙取用,液体药品倾倒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给物质加热(酒精灯的使用,固体和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仪器的连接和洗涤等。
二、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 78%,氧气约占 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 003%。
2、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
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3、氧气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4、空气的污染和防治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和烟尘。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等。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1、分子和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沪科版
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沪科版
一、整数与分数
1.整数的概念、绝对值、相反数和加减法
2.带分数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
3.分数的概念、化简、加减法和乘除法
4.数轴及其上的整数和分数的表示
二、代数初步
1.代数的基本概念、字母的运算和表示
2.算式计算、正负数的混合运算
3.代数式的概念、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的计算
4.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的概念和解线性方程
三、图形初步
1.基本图形的概念,包括点、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2.平面图形的概念,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和圆
3.平移、旋转和对称的概念
4.直线与平面的关系、直线的倾斜度和对应的斜率
四、数表与数图
1.表格的制作和表示
2.折线图和直方图的制作和表示
3.用折线图和直方图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五、比例与百分数
1.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比例中的四则运算
3.百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换
六、三角形的性质
1.三角形中角的性质
2.三角形中边的性质
3.三角形的合同和相似
4.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七、图形的变换
1.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3.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4.缩放的概念和性质
以上是初三上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涵盖了整数与分数、代数初步、图形初步、数表与数图、比例与百分数、三角形的性质和图形的变换等内容。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学生将会对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三上政治知识点归纳
初三上政治知识点归纳一、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1. 踏上强国之路- 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原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等。
- 走向共同富裕-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我国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改变生活- 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 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 创新永无止境- 我国的科技创新现状: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
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1. 追求民主价值- 民主的足音- 中国民主的发展历程:中国民主在近代经历了艰难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3.铜在空气中受热:4.铝在空气中燃烧: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一氧化碳燃烧:11.甲烷燃烧12.酒精燃烧:13.加热高锰酸钾:(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4.过氧化氢分解:1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16.生石灰溶于水:17.二氧化碳可溶于水:18.镁燃烧:1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0.氢气还原氧化铜21.镁还原氧化铜23.碳充分燃烧:24.木炭还原氧化铜:25.焦炭还原氧化铁:26.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2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2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2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3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3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3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34.锌和稀盐酸35.铁和稀盐酸36.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KClO3、KCl、、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4.硫:淡黄色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7.(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三、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数学初三上册知识点归纳
数学初三上册知识点归纳一、一元二次方程1. 定义-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 一般形式:ax^2+bx + c = 0(a≠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直接开平方法- 对于方程x^2=k(k≥0),解得x=±√(k)。
- 例如方程(x - 3)^2=16,则x - 3=±4,解得x = 7或x=-1。
- 配方法- 步骤:- 把方程化为ax^2+bx + c = 0(a≠0)的形式。
- 移项,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即ax^2+bx=-c。
- 二次项系数化为1,即x^2+(b)/(a)x =-(c)/(a)。
- 配方,在方程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x^2+(b)/(a)x+((b)/(2a))^2=-(c)/(a)+((b)/(2a))^2。
- 化为(x + m)^2=n的形式,然后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 例如用配方法解方程x^2+6x - 7 = 0。
- 移项得x^2+6x = 7。
- 配方:x^2+6x+9 = 7 + 9,即(x + 3)^2=16。
- 解得x = 1或x=-7。
- 公式法-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 + c = 0(a≠0),其求根公式为x=frac{-b±√(b^2)-4ac}{2a}(b^2-4ac≥0)。
- 例如解方程2x^2-5x+3 = 0,其中a = 2,b=-5,c = 3,Δ=b^2-4ac=(-5)^2-4×2×3 = 25 - 24 = 1。
- 则x=(5±√(1))/(4)=(5±1)/(4),解得x = 1或x=(3)/(2)。
- 因式分解法- 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为0,另一边能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时,可用因式分解法求解。
(完整版)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不: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别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XXX、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干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金属活动性、爽朗性、腐蚀性、毒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索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别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结论: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各种常见仪器:(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滑)(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歪(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办法: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别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别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洁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别聚成水滴也别成股流下。
(7)可直截了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别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别尝、手别摸、鼻别闻(闻的办法:扇闻)未讲明药品用量时:液体普通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初三数学上册章节主要知识点归纳
初三数学上册章节主要知识点归纳初三数学上册章节主要知识点归纳第一章实数一、重要概念1.数的分类及概念数系表: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2有标准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
表为:x≥0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
3.倒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1/aa≠±1;B.1/a中,a≠0;C.01;a1时,1/a1;D.积为1。
4.相反数: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0时,a≠-a;B.a与-a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定义及表示:奇数:2n-1偶数:2nn为自然数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代数定义:几何定义:数a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 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实数的运算1. 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2. 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3. 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 ×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三、应用举例略附:典型例题1. 已知:a、b、x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求证:│x-a│+│x-b│=b-a.2.已知:a-b=-2且ab0,a≠0,b≠0,判断a、b的符号。
第二章代数式★重点★代数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代数式的运算☆内容提要☆一、重要概念分类:1.代数式与有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初三上历史期中知识点总结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政治权力由“传贤”变为“传子”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一、中国历史政治专题总结1.中国古代史政治制度(1)夏商周时期: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兵随从天子作战。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嬴政灭掉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中央集权制度始于秦,在中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嬴政自称“始皇帝”,规定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是,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与郡县制相适应,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中央集权的发展: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候,列候归郡统辖。
此举削弱了王国势力,使其无力与中央对抗。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际上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很强的武力,往往会发展成割据势力。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在地方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中央选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地方设置转运使,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初三上历史期中知识点总结(4)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实行行省制度。
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九年级上册义务教育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义务教育知识点九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义务教育的各个知识点,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下面将从学科的角度,对九年级上册义务教育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语文:1.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 文言文阅读:掌握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技巧,理解其中的意思和蕴含的思想。
3. 作文写作:学习不同体裁的写作,如议论文、记叙文等,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数学:1. 代数与函数:理解代数表达式、方程式以及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等数学问题。
2. 几何与变换:学习几何中的基本概念和定理,掌握图形的变换、相似与全等等几何知识。
3. 数据与统计:了解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收集和处理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英语:1. 阅读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理解并熟练运用课文中的语法和词汇。
2. 写作表达:学习写作技巧,包括句型结构、时态和语态的使用,培养写作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3. 听力口语:提高听力理解和口语交流能力,通过练习听力材料和口语对话,提升英语的听说能力。
历史:1. 古代史: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事件、人物和文化,包括夏朝、商朝、周朝等历史时期。
2. 近现代史: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过程,包括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等重要事件。
3. 世界历史:了解世界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文化,如古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化等。
地理:1. 自然地理:学习自然地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结构、自然资源、气候和气象等内容。
2. 人文地理:了解人文地理的概念和内容,包括人口、城市、交通等地理现象和规律。
3. 区域地理:学习国内外各个地区的地理特点,探究地理与经济、人文、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生物:1. 生物基础知识:学习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细胞、基因、遗传等基础知识。
2. 生物进化: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和与环境的适应关系,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初三化学上册笔记-知识点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章1 .导言:介绍一下化学这门学科2 .变化:①物理:只是形状,状态的改变②化学: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会伴随发光发热〔完成习题Pll, P27习题1, 7〕①②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包含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3 .性质:①物理:色,态,味,熔点,沸点,凝固点,导电性,密度,硬度等②化学:发生化学变化时才变现出来的性质4 .实验操作,药剂和仪器使用注意点〔1〕三不原那么:①不用嘴尝②不用手拿③不用鼻子闻〔招手入鼻法〕节约原那么:未说明用量时,按最少量量取,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l-2mL 〔2〕药品的取用a.固体①粉末:钥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竖②块状:镒子一横二放三竖b.液体①大量:直接倾倒②用滴管吸取c.注意点①瓶盖倒放,预防污染试剂②标签对准手掌心,预防腐蚀标签③试剂瓶口紧靠试管口,预防液体洒落〔3〕仪器使用a.滴管:吸取或转移少量液体注意点:①转移时滴管不能碰到容器壁或进去②清洗后橡胶头朝上摆放b.量筒:只能测量液体体积〔唯一用途〕无.刻度读数:①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②假设仰视,那么读数偏大,用时偏少③假设俯视,那么读数偏小,用时偏多C.酒精灯:用来加热的仪器三禁止:①禁止用嘴吹,应用灯帽盖灭②禁止过火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火焰①外焰,温度最高②内焰③焰心酒精最多不超过三分之二,最少不少于三分之一d.天平①精确到• ••②假设枯燥无腐蚀性,垫滤纸称量③假设液体或有腐蚀性,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e.试管加热①假设固体,试管口向下倾斜45°,预防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破裂②假设液体,最多不超过三分之一,试管口向上倾斜d.试管破裂的原因:①未预热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未向下倾斜③试管外壁有水④加热后直接清洗⑤加热后直接放在实验台上⑥试管底部靠在焰芯上e.试管洗干净的标准: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留下5 .实验P3〔1〕碳酸氢筱〔NH4HCO3〕:白色固体〔2〕碳酸氢筱一^氨气+水+二氧化碳〔3〕现象:白色固体逐渐减少,有刺激性气味.管口有小水珠,有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4〕保存:低温密封6 .实验P5现象:铁丝外表出现红色物质,水倒吸结论:①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主〕②酸能除锈③食盐能加快铁生锈④压强减小的方法:减少气体,降温7 .混合物与纯洁物的定义实验P13〔1〕空气: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混合物〔2〕按体积分数:①氧气:21%②氮气:78%③二氧化碳:%④稀有气体:%• ••⑤杂质气体:%〔3〕空气中02体积分数的测定原理:P+ 02—朝二P2O5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结论:①02约占空气的1/5 〔主〕②N2不可燃,不助燃,不溶于水〔4〕误差分析:①塞橡皮塞动作太慢V水>1/5②红磷燃烧时忘夹止水夹>1/5I③未冷却至室温就翻开止水夹V水VI /5④装置漏气V水<1/5⑤红磷量缺乏V水VI / 58 .实验P20 〔完成P25,习题1〕〔1〕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状固体,受热分解俗名:铜绿C U2〔OH〕2CO3—吧►C11O+H2O+CO2现象:绿色逐渐变为黑色,试管壁上出现小水珠,同时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能与盐酸反响现象:液体由无色变成蓝色,同时冒气泡9 .实验P23镁〔Mg〕:银白色固体能燃烧,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Mg+O2—E-MgO第二章一•氧气〔.2〕1.氧气性质物理性质〔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略大于空气〕〔3〕不易溶于水加压_ 加压、〔4〕气态氧隆混「液态氧〔淡蓝色〕降温〞固态氧〔淡蓝,雪花状〕化学性质〔1〕来源:植物的光合作用CO2+H2O 无 A O2+C6Hl2O6〔2〕实验P31a.木炭+氧气一^二氧化碳现象:空气中保持红热状态;纯氧中发出耀眼的白光.都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时石灰水浑浊的气体]b.蜡烛+氧气—笆^二氧化碳+水现象:空气中发出黄光,纯氧中发出白光C.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现象:空气中不燃烧;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注意:①铁丝卷成螺旋状,为了增加受热面积②下端系火柴,为了引燃铁丝③集气瓶底放水或铺细沙,预防产物炸裂瓶底 d.硫+氧气—22L二氧化硫现象:空气中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两者都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2.氧化反响:物质与氧气的反响类型:①剧烈氧化:快,有明显的现象②慢,无明显现象3.氧气的制备〔1〕工厂制氧:别离液态空气除尘加压.空气万广隆涅,液态空气加原?①N2 〔沸点低,先汽化〕②.2〔2〕实验室制氧高锌酸钾法实验P35〔a.药品:高镒酸钾,紫黑色固体,溶于水成紫红色b.原理:高锌酸钾」锌酸钾+二氧化锌+氧气KMnO4—K2MnO4+MnO2+O2c.装置:固固加热型d.收集:①排仄法〔不易溶于水〕优点:纯缺点:不枯燥②瓶口向上排气法〔密度大于空气〕优点:枯燥缺点:不纯 e.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内,假设复燃,那么为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假设复燃,那么已满f.实验顺序:连一一查一一装一一定一一点一一收一一移一一熄g.注意:①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②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④试管中的导管口塞棉花,预防高锌酸钾小颗粒堵塞导管⑤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往返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⑥用排水法集气时,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正放,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部. ⑦川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那么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证实已满⑧停止反响时,应先把撤导管,后移酒精灯〔预防水槽里的水倒流入试管,导致使馆破裂〕⑨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瓶口处要盖上玻璃片〔3〕实验室制氧双氧水法实验P36a.原料:双氧水和二氧化锌b.原理:过氧化氢三空水+氧气H2O2——^H2O+O2C .装置类型:固液不加热型d.催化剂在化学反响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响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响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响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钵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钵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响的催化剂]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响中所起的作用.〔4〕实验室制氧氯酸钾法 a.原料:氯酸钾二氧化镒二家化镒b.原理:氯酸钾FT"氯化钾+氧气MnO,KCIO3 △ KCI+O2C.装置:固固加热型4.氧气用途供应呼吸,助燃二.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性质〔1〕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①呼吸②燃料③尸体腐烂〔3〕二氧化碳的消耗:植物的光合作用〔4〕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55〕 CO?能与取0反响+H20 ------- -H2c03b.H2cO3:①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实验P42②不稳定,易分解〔6〕能与石灰水反响a. CC〕2+Ca〔OH〕2〞— CaCO3+H2.b.现象:石灰水变浑浊C.用途:检验C02或者检验石灰水2 .蜡烛熄灭实验P44〔1〕现象:蜡烛由下而上先后熄灭〔2〕结论:①CO2密度大于空气②CO?不可燃③CO?不助燃〔3〕注意:倾倒C02时速度慢,且要用玻璃片挡住上层火焰〔4〕运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井要做灯火实验3 . CO2的制备工业制取煨烧石灰石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CaC03-^^Ca0+ C02实验室制取a.原料: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b.原理:碳酸钙+盐酸—^氧化钙+水+二氧化碳CaC03+HCl —► CaCl2+H2O+CO2C.装置:固液不加热型d.收集:瓶口向上排空法(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e.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假设熄灭,那么已满f.将该气体通入石灰水,假设变浑浊,那么为二氧化碳g.注意:①不能用纯的碳酸钙,由于反响太快②不用浓盐酸,由于有挥发性,会使收集的CO?不纯③不用硫酸,由于CaS04微溶,阻止反响进行4 .了解化合反响和分解反响的定义¥5 . CO2的运用灭火,人工降雨,人身体健康影响三.水1 .性质水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的液体,4c时密度最大2 .水的电解实验实验P47a.现象:电极上冒气泡,但负极上速度较快b.结论:水电解生成了气体*C.原理:水空上氢气+氧气H2O2 H2+O2d.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能使枯燥的烧杯壁上出现小水珠, 所以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是氧气氢气: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最小,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能使烧杯壁上出现小水珠V(H2):V(O2)=2:1e.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f.注意:①用的是直流电②水中加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加水的导电性3 .水的净化〔1〕水分类①硬水:含较多钙镁物质的水②软水:含较少钙镁物质的水区分:加肥皂水①出现较多泡沫的是软水②出现较少泡沫的硬水加然煮沸转化:硬水蒸谕-软水〔化学变化〕〔2〕蒸发:加热使水变水蒸气的操作〔物理变化〕a.仪器: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b.玻璃棒:搅拌散热c.当出现大局部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水蒸干d.实验结束时,用坨烟钳夹着放在石棉网上〔3〕过滤:除去液体中不溶性杂质的操作实验P50a.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b.一贴:滤纸紧贴漏斗边缘,否那么会减慢过滤速度c.二低:①滤纸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低于滤纸边缘&预防滤液未经过滤,直接进入接收器中d.三靠:①烧杯嘴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①②预防滤液冲破滤纸③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预防液滴飞溅〔4〕水的净化过程〔1〕取水一一沉降一一过滤一一杀菌一一配水a.混凝剂〔明矶〕:吸附水中悬浮性杂质二沉降b.吸附剂〔活性炭〕:吸附异味和色素第三章一.微粒:①分子②原子③离子宏观的物质是由微观的微粒构成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且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实验P63微粒间有空隙,温度越高,空隙越大〔解释热胀冷缩〕实验P63微粒很小二分子1.分子由原子构成2.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但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4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5 .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6 .从分子角度定义为纯洁物和混合物〕①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叫纯洁物②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三原子1 .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①金属:如钙,镁,铁②固态非金属:如硫,磷,硅③稀有气体2 .原子能构成物质和分子3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4 .原子的结构质子〔+ 〕〔不可以没有〕/ 原子核〔+〕<、中子〔不带电〕〔可以没有〕原子〔〔不带电〕、电子〔一〕〔质量最小〕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5 .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四.离子1利类:①阳离子〔+〕②阴离子〔-〕2 .来源:/失电子阳离子原子?得电子阴离子3 .在原子变成离子或离子变成原子的过程中,改变的是核外电子,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变,所以在离子中,原子数=核电荷数土核外电子数4 .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微粒的化学性质,假设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那么化学性质相似.5 .稳定结构①8电子②2电子〔当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层时.〕当最外层为1一一3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当最外层为5——7个电子时,易得电子,变为阴离子五.元素1 .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不能改成粒子〕的总称2 .同种元素的原子可以:①中子数不同②相对原子质量不同③电子数不同3 .元素属于宏观,只论种类,不管个数种类:①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4 .元素符号:①表示该种元素②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③表示该种物质〔金属, 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注意:假设符号前面有数字,那么只具备微观含义• ••5 .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的纯洁物化合物:有多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洁物注意: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6 .总结一下物质:①混合物②纯洁物:①单质:①金属②非金属②化合物:①不含氧②含氧:①氧化物:①金属②非金属②非氧化物六.自然界元素的存在1.含量〔质量分数由高到低〕地壳:O, Si, Al, Fe, Ca空气:N, 0海水:O, H, Cl, Na人体:O,C$人体中最多金属元素:Ca 最多的物质:H20太阳:H, He2.元素与健康人体中微量元素:Co, I, Se, Fe, Cu, Mn, Zn七.物质的组成1.化合价〔1〕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注意:①化合价是元素的②化合物中元素才有化合价③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价钾钠氢氯银铜〔亚铜〕2价氧银镁钙锌铜铁〔亚铁〕3价铝铁4价硅碳5价磷氮〔〔3〕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一种或多种元素的原子组合在一起形成带电的离子,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响化合物的中所有化合价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所有化合价代数和不为0,为原子团的化合价- 1价氢氧根硝酸根高镒酸根碳酸氢根+1价钱根- 2价碳酸根硫酸根- 3价磷酸根〔4〕化合价和电荷的关系aXAbyX:微粒个数y: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a:元素化合价b: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同:正负,数字是一样的¥异:①化合价在头顶,电荷在右上角②化合价符号在前,电荷数字在前③化合价“1〞不能省,电荷“1〞省略2 .化学式〔1〕定义: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纯洁物组成的式子,称为物质的化学式〔2〕书写:①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通常写在左边,负价元素通常写在右边.原子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②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非金属元素一般呈负价;在非金属氧化物中,该非金属元素一般呈正价③根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的原那么,确定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原子数目■3 .简单化合物的命名命名原那么: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两种元素中间用“化〞字连接,如氯化氢〔HCI〕;假设为氧化物,右下角数字读出②化学式中元素的名称从右向左读,与化学式写法刚好相反,如氯化钠〔NaCl〕③元素的原子个数在该元素之前先读出,如五氧化二磷〔P2O5〕④含有原子团的化合物,要根据其特征来称呼,不需读出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 如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⑤H+酸根:称某酸,如碳酸〔H2co3〕4 .纯洁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1〕质量分数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确定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的质量在物质总质量中所占的质量分数,用白分数表示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X100%某元素质量分数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第四章一.燃烧1 .定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变化2 .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与.2接触③温度到达着火点一一物质燃烧需要的最低温度3 .灭火的方法:①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③降温至着火点一下4 .灭火器种类:①液态C02灭火器②干粉灭火器③泡沫灭火器5 .〕6发生火灾时①火势小一一自救②找人帮助,拨打119——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预防燃烧产生的固体颗粒堵塞呼吸道;蹲下身子沿墙匍匐前进6 .影响物质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①与氧气接触面积②氧气的浓度③物质本身性质7 .点火方法:①明火一一适合着火点较低的物质②加热一一适合着火点较高的物质8 .燃烧种类:①完全燃烧:02充足,燃烧快,放热多,产物C0,出0等等I②不完全燃烧:02不充足,燃烧慢,放热少,产物C02, CO, C,CH化合物,H20ps——CO: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只能用排水法搜集:CO有毒, 会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之失去结合02的水平〕.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C0+02-^—C029.爆炸的条件:①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短时间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爆炸.②氧气的浓度较高,或可燃物〔气体,粉尘〕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很大,燃烧面积很大, 燃烧范围广,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膨胀,也会爆炸.爆炸既包括物理变化乂包括化学变化]爆炸实质就是燃烧,要求①空间小②反响快③放热多二.质量守恒定律1 .定义: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 .适用条件:①只适合化学反响②质量必须是参加化学反响的③该定律只能保证质量守恒④假设想看到反响前后质量相等需将反响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3 .成立的原因:①原子的质量不变〔②原子的种类不变③原子的个数不变4 .化学反响后:〔1〕物质:①种类一定变②质量不变〔2〕元素:①种类一定不变②质量一定不变③化合价可能改变〔3〕原子:①个数一定不变②种类一定不变③质量一定不变〔4〕分子:①种类一定改变②个数可能改变三.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响的表示方法1 1〕⑴书写化学方程式:①要正确书写实际参加反响的物质与生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并注明反响需要的条件,反响中如有气体放出,沉淀生成,须用符号标明;②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通过配平使化学方程式两边各种元素的原子数相等.〔3〕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那么: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化学方程式不仅说明了化学变化中的反响物和生成物,还揭示了反响前后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依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方便的计算该反响中反响物,生成物的质量.例:碳酸钙与盐酸反响生成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t假设需制备二氧化碳克,至少需要碳酸钙多少克分析过程〔1〕按题意设未知数〔2〕写出题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找出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4〕建立量和未知量的比例关系〔5〕计算X,并作答解答格式解:设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 t100 44100: 44=x: x=20g 答:至少需碳酸钙的质量为20g.〔2〕依据化学式可以计算一定量的化合物中某种元素的含量.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化学式或者化学方程式确定反响中物质的质量关系,计算有关物质的质量.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1 .金属的物理性质(1),都有金属光泽,大局部为银白色Cu:紫红色Au:金黄色铁粉:黑色铁丝,块,片•:银白色〔2〕纯金属质地柔软〔3〕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其中导电性Au>Ag>Cu>Al〔4〕有较高的熔点,沸点,熔点最低的是Hg〔5〕有良好的延展性,延性最好的是Pt,展性最好的是Au2 .化学性质〔1〕与氧气作用实验P115〔2〕与酸作用实验P116Ps: Fe+CuSO4=FeSO4+Cu此反响称为曾青得铁那么为铜,或者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3〕〜⑷上述〔2〕中反响统称为置换反响: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的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4〕金属活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锡〕Pb 〔铅〕〔H〕 Cu Hg Ag Pt Au ①〔H〕前面的金属能和酸反响生成氢气,后面的不能一一酸特指盐酸,硫酸, 但不指硝酸②前后的金属笔后面的金属活泼③前面的金属可以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溶液中置换出来Ps:①当金属与酸反响时,反响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②当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溶液反响后,溶液质量可能增加可能减少>③同等质量的铁,镁,铝,锌与稀盐酸反响,产氢气的量由高到低是铝〉镁>铁>锌〔当化合价相同时,相对质量越小,得到的H2越多,反之也成立〕④足量的金属和等量的酸反响,生成的氢气的量由高到低是都相等3 .实验室制H2〔1〕药品选择Zn和H2so4原因:①不用Mg和AI,由于反响太快②不用Fe,由于太慢③不用HCI,由于有挥发性,会使H2不纯〔2〕原理:Zn+H2so4=ZnSO4+H2 t〔3〕装置:固液不加热型一一同双氧水制氧,实验室制二氧化碳装置一致〔4〕收集:①排水②瓶口向下〔5〕验纯:用小试管收集,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松开大拇指,锋利的爆鸣声那么不纯;噗一声那么纯4 .合金〔1〕定义: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2〕①合金形成是物理变化②合金是混合物③合金中至少一种金属④合金的优点:硬度大于任一成分,熔点低于任一成分〔3〕常见的合金①黄铜:铜,锌②青铜:铜,锡③不锈钢:铁,铭,银④武德合金:钮,铅,锡,镉.熔点低,制成保险丝⑤生铁:Fe, Co C% = % ,硬,脆⑥钢:Fe, Co C% = % ,硬,柔韧5 .矿石〔1〕在自然界中只有Ag, Pt, Au以单质存在〔2〕金属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以矿物的形式存在:含有矿物的岩石叫矿石〔3〕矿石是混合物〔4〕常见的矿石:①赤铁矿:FezCh②磁铁矿:Fe3O4③孔雀石:Cu2〔OH〕2CO3〔5〕使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叫金属的冶炼6 .实验室冶铁〔1〕原理3CO+Fe2O3B12Fe+3CO2硬质玻璃管中物质由红色变为黑色,石灰水变浑浊〔3〕产物验证能被磁石吸引,遇酸冒气泡〔4〕注意①实验前先通CO,后点酒精灯.目的是赶走空气,预防爆炸②实验后,先熄酒精灯,后停CO.目的是预防生成的铁被O2氧化〔5〕必须要有尾气处理,否那么会污染环境:①收集②点燃7 .工业冶铁〔1〕原料铁矿石,石灰石,焦炭Ps:①炼铁的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硅,所以石灰石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硅等杂质转变为炉渣而除去②焦炭燃烧提供热量和COC+O2 较C02C02 +C 3 2C0〔2〕原理3CO+Fe2O3^B2Fe+3 C024CO+Fe3O4B13Fe+4CO2〔3〕设备:高炉〔4〕产物:生铁8 .炼钢〔1〕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至%〔2〕原料:生铁〔3〕原理:C+02邕螫CO2〔百炼成钢〕〔4〕设备:转炉,电炉,平炉〔1〕原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与水发生缓慢氧化〔2〕条件: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3〕铁锈是混合物,暗红色,主要成分为Fe2O3.铁锈疏松多孔,有了要及时除去.〔4〕酸和氯化钠能加快铁生锈。
初三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三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精华)-初中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前二十号元素、符号及其原子序数: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2、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铵根3、化合价口诀1).常见单质化合价: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铝三、硅四、氧负二、铜有一二、铁二三、单质零价要牢记2).常见原子团化合价:一价铵根、氢氧根、另外还有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只有磷酸根、除了铵根皆为负、常用须记住3)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K、Na、H、Ag、Ca2、Ba2、Mg2、Zn2、Cu2、+1价、+2价、+++NH4、Hg2、亚Fe2、-1价Cl、OH、NO3、---、++++++++++3价Fe3、Al3+、-2价O2、S2、CO32、SO42----、-3价PO43-4、必须熟记的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俗称 | 化学名称 | 化学式 | 用途 |金刚石、石墨、木炭等 | 碳单质 | C | 金刚石做钻头、切割玻璃;石墨做铅笔芯、电极 |水银 | 汞 | Hg | 温度计 |干冰 | 二氧化碳固体 | CO2 | 致冷剂 |水 | 水 | H2O | 最常见溶剂 |双氧水 | 过氧化氢 | H2O2 | 消毒剂 |铁锈 | 氧化铁 | Fe2O3 | 除铁锈 |生石灰 | 氧化钙 | CaO | 熟石灰、消石灰(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 |石灰石 | 碳酸钙 | CaCO3 | 建筑材料、制水泥 |盐酸 | 氢氯酸(氯化氢) | HCl | |天然气、沼气、瓦斯 | 甲烷 | CH4 | 燃料 |酒精 | 乙醇 | C2H5OH | 燃料、乙醇汽油 |5、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2KMnO4 ===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2H2O2→2H2O+O2,第二种是2KClO3→2KCl+3O2,第三种是XXX制取氢气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Zn+H2SO4→ZnSO4+H2,另一种是电解水,2H2O→2H2+O2.湿法炼铜术是通过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初三上道法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上道法知识点归纳总结道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应遵循的道路,是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而道德法则的学习和理解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初三上道法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一、个人道德1.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个人品德的基础。
诚实守信的人言行一致,推行诚信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友善。
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和包容。
3. 礼貌待人礼貌待人是一种基本的社交礼仪,要求我们以友善和和善的态度对待他人,与人为善,增强良好的人际关系。
4. 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公共财物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公共财物,如学校设施、图书馆书籍等。
5. 勤奋向上勤奋向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追求进步,才能实现个人的目标和梦想。
二、社会公德1. 遵守法律法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法律和法规,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2. 爱护公共环境爱护公共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如扔垃圾、保持卫生等,共同营造美好的社会环境。
3. 参与志愿者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是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有效途径。
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可以帮助他人,增强自己的社会参与感。
4. 尊重职业劳动尊重职业劳动是我们对劳动者的基本态度。
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劳动,严禁侮辱和歧视任何职业的人。
5. 关爱弱势群体关爱弱势群体是我们的社会责任。
我们要关心关爱贫困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三、学校纪律1. 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校规校纪是每个学生的基本职责。
我们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维护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秩序。
2. 尊敬师长和同学尊敬师长和同学是学生应有的基本理念。
我们要尊重师长和同学的权威和尊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 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我们要踊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
初三物理上知识点小结
初三物理上知识点小结初三物理上学期的知识点主要涵盖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的基础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简要小结:1. 力学基础-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与形变程度成正比。
2. 运动的描述-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等于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速度运动。
-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加速度运动。
3. 力与运动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压强和浮力- 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 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 浮力: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相等。
5. 简单机械- 杠杆: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的简单机械。
- 轮轴:一种杠杆,可以减少力的消耗。
6. 热学基础-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 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7. 电学基础- 电荷:物质的基本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 电流:电荷的流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 电压:单位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所做的功。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8. 电路的组成和特性-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
- 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元件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9.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初三上学期语文知识点
初三上学期语文知识点:变色龙一、重点字词1.注音。
蜥蜴xī yì 醋栗lì 赫hè 戳chuō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kuíwú魁梧huāngtáng荒唐línglì伶俐3.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不高兴,不振作──无精打采2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异想天开3形容没有任何缘故──无缘无故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1.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2.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作者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热爱生命一、重点字词1.注音。
狼嚎háo 苔藓tái xiǎn 咀嚼jǔ jué 巉chán岩舐shì 鲦tiáo鱼骸hái骨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慢慢地顺着河望去,宽广的河湾蜿蜒在许多光秃秃的小荒山之间,比他往日碰到的任何小山都显得更光秃,更荒凉,更低矮。
2由于身体极端虚弱和僵硬,他极慢极慢地翻一个身。
3敏捷和准确是需要力气的,他没有这种力气。
4现在,他脑子里又开始胡思乱想,又给幻像弄得迷迷糊糊。
3.解释下列词语。
1束手无策: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2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3吹毛求疵:故意挑毛病,找差错。
4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1.生命就是这样吗,呃?真是一种空虚的、转瞬即逝的东西。
只有活着才是痛苦。
死并没有什么难过。
死就等于睡觉。
它意味着结束,休息。
那么,为什么他不肯甘心地死呢?2.他的神经已经变得迟钝麻木,他的脑子里则充满了怪异的幻像和美妙的梦境。
3.这东西并不好吃,就像硬灌到他胃里的铅液,而且是纯粹凭着意志给灌下去的。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热爱生命》的作者是杰克·伦敦,美国的小说家。
初三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组1、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项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1)代入法由一个二次方程和一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通常用代入法来解,这是基本的消元降次方法。
(2)因式分解法在二元二次方程组中,至少有一个方程可以分解时,可采用因式分解法通过消元降次来解。
(3)配方法将一个式子,或一个式子的某一部分通过恒等变形化为完全平方式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
(4)韦达定理法通过韦达定理的逆定理,可以利用两数的和积关系构造一元二次方程。
(5)消常数项法当方程组的两个方程都缺一次项时,可用消去常数项的方法解。
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方法是通过“降次”将它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1、直接开平方法: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其解为x=±m.直接开平方法就是平方的逆运算.通常用根号表示其运算结果.2、配方法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
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配方法,配方的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
(1)转化:将此一元二次方程化为ax^2+bx+c=0的形式(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系数化1: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3)移项: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侧(4)配方:等号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5)变形:将等号左边的代数式写成完全平方形式(6)开方:左右同时开平方(7)求解:整理即可得到原方程的根数学学习方法技巧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深化学习的必由之路在学习新概念、新运算时,老师们总是通过已有知识自然而然过渡到新知识,水到渠成,亦即所谓“温故而知新”。
因此说,数学是一门能自学的学科,自学成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数学家华罗庚。
我们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不光是学习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老师的那种数学思维习惯,逐渐地培养起自己对数学的一种悟性。
我去佛山一中开家长会时,一中校长的一番话使我感触良多。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大总结
初三上册历史知识点大总结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三代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之一,商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朝代,而周朝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乱时期,这一时期受到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发生了很多著名的战争,比如齐桓公和晋文公的相争、百家争鸣等。
3. 秦朝和汉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而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昌盛的王朝,开创了汉武帝时期继续秦朝对外扩张政策的“卫霍法”。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的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乱世,而南北朝时期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成南北两个政权的时期。
5. 隋朝和唐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短命的王朝,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唐朝,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受到了较多的外来文化的影响。
6. 五代十国和宋朝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的时期,而宋朝则是一个相对较为平静的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北宋和南宋两个政权。
7. 元朝和明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王朝,这一时期实行蒙古族的政治制度和汉族的文化制度,而明朝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
8. 清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后期的封建王朝,这一时期受到了满族的制度和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了西方国家的侵略。
二、世界古代史1.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学上的一个时期区分,这一时期主要以原始社会为主,人类主要以打猎和采集为生。
2.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古埃及人通过修建金字塔、雕刻石碑等方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3. 古希腊和古罗马古希腊和古罗马是欧洲历史上两个重要的古代文明,古希腊以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著称,而古罗马则以建造大理石雕像、使用拱门等技术而闻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上)化学知识点汇总一、物质构成的奥秘1、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微观: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如:空气、海水、石油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组成物质的种类多少不同。
(2)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氧气、氢气、铁、铜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含氧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微观: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微观: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态、味、硬度、密度、熔沸点、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活性炭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等。
(3)化学反应的类型①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②氧化还原反应: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3、物质的组成和构成(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讲种类,不讲个数)②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④元素的含量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5种元素:O、Si、Al、Fe、C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前2种元素:N、O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前5种元素:O、C、H、N、Ca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前5种元素:O、H、Cl、Na、Mg(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①相关概念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②分子(或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粒子间有间隔、粒子在不停地运动、同种物质分子(或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或原子)化学性质不同③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注意: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如氢原子)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②物质的构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单质,如等;稀有气体单质,如等。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单质中的等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如等;大多数有机物:酒精、蔗糖等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活泼金属氧化物:如等;一般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氧除外)组成的化合物,如等③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元素最高正价的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低负价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8 。
4、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宏观)、表示一个原子(微观)、某些元素符号还能表示单质(主要是指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及C、P、S等部分非金属元素)(2)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3)离子符号的意义:表示一个离子(4)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水电解为例:)A、表明了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反应物为:水,生成物为:氢气和氧气,反应条件:电解B、表明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水电解反应中,各物质质量比为:36:4:32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C、表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即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水电解反应中,各粒子个数比为:2:2:1②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电解水为例:)A、宏观: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B、微观:2个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C、质量:每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③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配—等—标—查二、身边的化学1、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①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②误差分析: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若测得水面上升大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弹簧夹未加紧②未立即将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内(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3)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烟尘和有害气体两类。
有害气体主要指SO2、CO、NO2,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SO2、CO、NO2、O3、可吸入颗粒物(注:CO2不是有害气体)①空气的污染源:工厂废气、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的燃烧②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主要由C02导致)、酸雨(由SO2、NO2导致)、臭氧层空洞(主要由氟利昂导致)③防止措施:加强空气质量检测、消除污染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更多利用清洁能源;革新技术,使工厂减少废气排放)、多植树造林、种草等,改善环境2、水(1)电解水实验(通直流电):①现象:正负极产生大量气泡,且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体积比约为1:2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②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实验开始一段时间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大于氧气体积的2倍的原因:氧气的溶解性大于氢气;部分氧气与电极发生了反应(2)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3)水源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三废”(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4)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5)水的净化①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取水—加絮凝剂—反应沉淀池—过滤池—活性炭吸附池—清水池—消毒—配水泵—用户其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步骤是:加絮凝剂、消毒,包含物理变化的步骤是: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②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③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较少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检验方法:加肥皂水。
出现大量浮渣少量泡沫的是硬水,出现大量泡沫少量浮渣的是软水硬水的软化:煮沸(生活中)和蒸馏(实验室)3、氧气、氢气、碳和碳的化合物(1)碳单质①金刚石(C):无色透明,质地坚硬(用途:钻头、玻璃刀、装饰品)石墨(C):深灰色、质软、耐高温、有润滑性和良好的导电性(用途:铅笔芯、电极、润滑剂)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用途:防毒面具中过滤毒气、食品加工厂除色素)焦炭:冶炼金属②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
(2)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对比)液态和固态氧气是淡蓝色的。
固体CO2:干冰,易升华,吸热,常做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舞台造景(4)实验室制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①实验室制O2: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理由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加热高锰酸钾制O2时试管口要放棉花,理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进入导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有连续气泡均匀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氧气不纯。
完毕时应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②实验室制CO2不能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有挥发性,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气体不能用稀硫酸的原因: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不能用Na2CO3粉末的原因:反应速度过快,操作不方便。
③气体的制取、收集A、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依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固体之间反应且需要加热,用与加热高锰酸钾制O2相同的发生装置固体与液体之间且不需要加热,用制H2(或用双氧水制氧气)装置B、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排水法: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CO、N2、NO只能用排水法)如:H2、O2、CO、CH4等。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CO2、O2、HCl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NH3、CH4等。
排气法:导管应伸入集气瓶瓶底(目的:排尽集气瓶中的空气)④气体的检验和验满:O2: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看木条是否复燃CO2: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是否熄灭;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是否变浑浊。
4、燃烧与灭火(1)燃烧①概念: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②条件:有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2)灭火①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不能进行②方法: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3)燃料①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其中煤主要由碳元素组成,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制得焦炭、煤焦油和煤气;石油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②甲烷:一种无色无味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可燃性,点燃前应验纯。
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③清洁能源:酒精、氢气、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酒精: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氢气: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无毒,极易燃烧,是最清洁的能源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煤: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SO2、NO2等,其中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汽车:主要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和柴油,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有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烟尘等三、化学实验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A: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1)试管: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收集少量气体③用于装置小型气体发生器(2)烧杯:主要用于①配制溶液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3)烧瓶:常用做①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4)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