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目录物理教科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选修3-1第七章第3讲
第3讲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知识排查常见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1.常见电容器(1)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组成。
(2)带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3)电容器的充、放电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
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
(2)定义式:C=Q U。
(3)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4)单位:法拉(F),1 F=106μF=1012 pF3.平行板电容器(1)影响因素: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的正对面积成正比,与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成正比,与极板间距离成反比。
(2)决定式:C=εr S4πkd,k为静电力常量。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1.加速(1)在匀强电场中,W =qEd =qU =12m v 2-12m v 20(2)在非匀强电场中,W =qU =12m v 2-12m v 202.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1)条件:以速度v 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匀强电场,仅受电场力。
(2)运动形式:类平抛运动。
(3)处理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图1 ①沿初速度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t =l v 0②沿电场力方向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F m =qE m =qU md③离开电场时的偏移量y =12at 2=ql 2U 2m v 20d ④离开电场时的偏转角tan θ=v ⊥v 0=qlU m v 20d示波管的构造1.构造(1)电子枪,(2)偏转极板,(3)荧光屏。
(如图2所示)图22.工作原理YY′上加的是待显示的信号电压,XX′上是机器自身产生的锯齿形电压,叫作扫描电压。
小题速练1.关于电容器及其电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行板电容器一板带电+Q,另一板带电-Q,则此电容器不带电B.由公式C=QU可知,电容器的电容随电荷量Q的增加而增大C.对一个电容器来说,电容器的电荷量与两板间的电势差成正比D.如果一个电容器两板间没有电压,就不带电荷,也就没有电容【参考答案】C2.(多选)[教科版选修3-1·P31“实验探究”改编]如图3所示,用静电计可以测量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U,电容器已带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3A.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指针张角变大B.将A板稍微上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C.若将玻璃板插入两板之间,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D.若减小两板间的距离,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解析电势差U变大(小),指针张角变大(小)。
2020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物理 (教科版)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必修1 第一章 第2讲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识排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1.速度—时间关系:v t =v 0+at2.位移—时间关系:x =v 0t +12at 23.速度—位移关系:v 2t -v 20=2ax ――→初速度为零v 0=0⎩⎪⎨⎪⎧v t =atx =12at 2v 2t =2ax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推论(1)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差:Δx =aT 2,x m -x n =(m -n )aT 2 (2)中间时刻速度:v t 2=v 0+v t2=v - (3)位移中点速度v x 2=v 20+v 2t2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重要推论 (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 1∶v 2∶v 3∶…∶v n =1∶2∶3∶…∶n 。
(2)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 x 1∶x 2∶x 3∶…∶x n =12∶22∶32∶…∶n 2。
(3)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 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t 1∶t 2∶t 3∶…∶t n =1∶(2-1)∶(3-2)∶…∶(n -n -1)。
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 t=gt。
(2)位移公式:h=12gt2。
(3)速度位移关系式:v2t=2gh。
竖直上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2.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 t=v0-gt(2)位移公式:h=v0t-12gt2(3)速度位移关系式:v2t-v20=-2gh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伽利略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证明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
()(2)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均匀增加的。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选修3-5第十二章第2讲
第2讲波粒二象性知识排查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现象:在光的照射下金属中的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2.光电效应的四个规律(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
(2)光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3)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
(4)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3.遏止电压与截止频率(1)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U c。
(2)截止频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最小频率叫做该种金属的截止频率(又叫极限频率)。
不同的金属对应着不同的极限频率。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说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的能量子,简称光子,光子的能量ε=hν。
其中h=6.63×10-34J·s。
(称为普朗克常量)2.逸出功W0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
3.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电子吸收光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的动能的最大值。
4.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1)表达式:E k=hν-W0。
(2)物理意义: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 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12m e v 2。
光的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 1.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2)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3)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2.物质波(1)概率波光的干涉现象是大量光子的运动遵守波动规律的表现,亮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暗条纹是光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因此光波又叫概率波。
(2)物质波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λ=h p ,p 为运动物体的动量,h 为普朗克常量。
小题速练1.(多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了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流增大B.减小入射光的强度,光电效应现象消失C.改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D.改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变大解析 增大入射光强度,单位时间内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增加,则光电流将增大,故选项A 正确;光电效应是否发生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而与入射光强度无关,故选项B 错误;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发生光电效应,用频率小于ν的光照射时,若光的频率仍大于极限频率,则仍会发生光电效应,选项C 错误;根据hν-W 逸=12m v 2可知,增大入射光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故选项D 正确。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必修1第三章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
9
知识梳理·双基过关
课堂互动·研透考点
@《创新设计》
2.(多选)小华坐在一列正在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突然看到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 向后滚动,假设桌面是光滑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10
知识梳理·双基过关
课堂互动·研透考点
@《创新设计》
A.小球在水平方向受到了向后的力使它向后运动 B.小球所受的合力为零,以地面为参考系,小球的运动状态并没有改变 C.火车一定是在向前加速 D.以火车为参考系,此时牛顿第一定律已经不能适用 答案 BCD
@《创新设计》
1
知识梳理·双基过关
课堂互动·研透考点
[高考导航]
@《创新设计》
考点内容 要求
高考(全国卷)三年命题情况对照分析
牛顿运动定律及 Ⅱ
其应用
2016
2017
2018
命题分析
超重和失重 单位制
实验四:验证牛顿 运动定律
Ⅰ
高考命题既有选择
Ⅰ 卷Ⅰ·牛顿第
题,又有计算题,命
二定律的理解和
11
知识梳理·双基过关
课堂互动·研透考点
@《创新设计》
3.(多选)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计数时间间隔为0.1 s,测得相邻相等时间间 隔的位移差的平均值Δx=1.2 cm,若还测出小车的质量为500 g,则关于加速度、合外 力的大小及单位,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 A.a=01..122 m/s2=120 m/s2 B.a=1.2×0.1120-2 m/s2=1.2 m/s2 C.F=500×1.2 N=600 N D.F=0.5×1.2 N=0.60 N
长度 、 质量 ,单位时分间别是 、
米 、 千。克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必修1第二章第3讲
第3讲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和应用知识排查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把研究对象(指定物体)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的过程。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1)画出已知力。
(2)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
(3)分析弹力。
(4)分析摩擦力。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即a =0。
2.平衡条件 F 合=0或⎩⎨⎧F x =0F y =0如图甲所示,小球静止不动,如图乙所示,物块匀速运动。
则:小球F 合=0 N sin θ=F 推,N cos θ=mg 。
物块F x =F 1-f =0,F y =F 2+N -mg =0。
平衡条件的推论1.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只能画该物体受到的力,其他物体受到的力不能画在该物体上。
()(2)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的作用。
()(3)加速度等于零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4)速度等于零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5)若三个力F1、F2、F3平衡,若将F1转动90°时,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2F1。
() 答案(1)√(2)×(3)√(4)×(5)√2.(多选)如图1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的斜面与固定挡板MN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此刻所受的外力可能有()图1A.2个B.3个C.4个D.5个解析若斜面体P受到的弹簧弹力F等于其重力mg,则MN对P没有力的作用,如图甲所示,P受到2个力,A项正确;若弹簧弹力大于P的重力,则MN对P有压力N,只有压力N,则P不能平衡,一定存在一个向右的力,只能是MN对P的摩擦力f,P此时受到4个力,如图乙所示,C项正确。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选修3-2第十一章第2讲
第2讲 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知识排查理想变压器1.构造和原理(1)构造:如图1所示,变压器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线圈组成的。
图1(2)原理:电磁感应的互感现象。
2.基本关系式(1)功率关系:P 入=P 出。
(2)电压关系:U 1n 1=U 2n 2。
有多个副线圈时U 1n 1=U 2n 2=U 3n 3=…。
(3)电流关系:只有一个副线圈时I 1I 2=n 2n 1。
由P 入=P 出及P =UI 推出有多个副线圈时,U 1I 1=U 2I 2+U 3I 3+…+U n I n 。
远距离输电图21.电压损失:(1)ΔU =U 2-U 3。
(2)ΔU =I 2R 线。
2.功率损失:(1)ΔP =P 2-P 3。
(2)ΔP =I 22R 线=ΔU2R 线。
3.功率关系:P 1=P 2,P 3=P 4,P 2=P 损+P 3。
4.电压、电流关系:U 1U 2=n 1n 2=I 2I 1,U 3U 4=n 3n 4=I 4I 3,U 2=ΔU +U 3,I 2=I 3=I 线。
5.输电电流:I 线=P 2U 2=P 3U 3=U 2-U 3R 线。
6.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P 损=I 线ΔU =I 2线R 线=⎝ ⎛⎭⎪⎫P 2U 22R 线。
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式中,电压和电流均为有效值。
( ) (2)变压器不但能改变交变电流的电压,还能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
( ) (3)理想变压器能改变交变电压、交变电流,但不改变功率,即输入功率总等于输出功率。
( )(4)高压输电是通过减小输电电流来减少电路的发热功率。
( ) 【参考答案】(1)√ (2)× (3)√ (4)√2.[教科版选修3-2·P 62T 10改编]有些机床为了安全,照明电灯用的电压是36 V ,这个电压是把380 V 的电压降压后得到的。
如果变压器的原线圈是1 140匝,副线圈是( )A.1 081匝B.1 800匝C.108匝D.8 010匝解析 由题意知U 1=380 V ,U 2=36 V ,n 1=1 140,则U 1U 2=n 1n 2得n 2=U 2U 1n 1=108,选项C 正确。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必修1第二章第2讲
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排查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共点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那几个力叫做分力。
(2)关系: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2.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力。
如下图1所示均是共点力。
图13.力的合成(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2)运算法则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如图2甲所示。
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
如图2 乙所示。
图2力的分解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的过程。
2.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分解方法:①按力产生的效果分解;②正交分解。
如图3将结点O 受力进行分解。
图3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求和时按代数法则相加。
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两个分力大小一定时,两分力方向间的夹角θ越大,合力越小。
( ) (2)合力一定时,两等大分力间的夹角θ越大,两分力越大。
( ) (3)力的分解必须按效果进行分解。
( )(4)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和时间都是矢量。
( ) 答案 (1)√ (2)√ (3)× (4)×2.(多选)[教材P64T4改编]两个力F 1和F 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F 1和F 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 就越大B.合力F 总比分力F 1和F 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C.如果夹角θ不变,F 1大小不变,只要F 2增大,合力F 就必然增大D.合力F 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F 1和F 2共同产生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答案 AD3.[教材P65〈讨论交流〉改编]举重运动中保持杠铃的平衡十分重要。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必修1第三章第2讲
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知识排查=ma,加速度由物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合体所受合外力决定,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发生突变时,加速度也随着发生突变,而物体运动的速度不能发生突变。
两类动力学问题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第一类: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第二类: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下超重和失重1.超重(1)定义: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1)定义: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零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
(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
4.对超重和失重的“三点”深度理解(1)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都不变,只是“视重”改变。
(2)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
(3)物体是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而在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2)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力,当力刚作用瞬间,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
()(3)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变大的现象。
()(4)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小于mg。
()(5)加速度等于g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6)根据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可以判断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
()答案(1)√(2)√(3)×(4)×(5)×(6)×2.(多选)(2019·宜宾市一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水平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图1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物体B.有加速度产生,但数值很小,不易觉察C.静摩擦力等于水平推力,所以桌子静止不动D.桌子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所以静止不动答案CD3.(2019·金陵中学模拟)如图2所示,一倾角θ=37°的足够长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选修3-2第十章第2讲
第2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涡流知识排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感应电动势(1)概念: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
(2)产生条件: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与电路是否闭合无关。
(3)方向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断。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2)公式:E=n ΔΦΔt,其中n为线圈匝数。
(3)感应电流与感应电动势的关系:遵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即I=ER+r。
3.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情形(1)若B、l、v相互垂直,则E=Bl v。
(2)v∥B时,E=0。
自感、涡流1.自感现象(1)概念: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称为自感。
(2)自感电动势①定义:在自感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做自感电动势。
②表达式:E=L ΔI Δt。
(3)自感系数L①相关因素:与线圈的大小、形状、匝数以及是否有铁芯有关。
②单位:亨利(H),1 mH=10-3 H,1 μH=10-6 H。
2.涡流(1)涡流:当线圈中电流变化时,附近的任何导体(如金属块)中产生的旋涡状感应电流。
(2)产生原因:金属块内磁通量变化→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
3.电磁阻尼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感应电流会使导体受到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总是阻碍导体的相对运动。
4.电磁驱动如果磁场相对于导体转动,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使导体受到安培力而使导体运动起来。
小题速练1.关于电磁感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过回路的磁通量越大,则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B.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减小,则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变小C.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变化越快,则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D.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变化越大,则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与磁通量大小、磁通量的变化量都没有关系,A、B、D错误,C正确。
【参考答案】C2.如图1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MN在平行金属导轨上以速度v向右匀速滑动,MN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1;若磁感应强度增为2B,其他条件不变,MN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变为E2。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必修1第二章从教材走向高考高考热点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参考答案【迁移深化】
1.B[足球受力如图所示,拉力T=
G
cos α,支持力N=G tan α,当细绳的长度变短时,α
变大,即T、N均增大,所以选项B正确。
]
2.A[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F与T的变化情况如图,由图可知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故选项A正确。
]
3.B[方法一(解析法):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N1=F N1′=
mg
tan θ,F N2=F N2′
=
mg
sin θ,随θ逐渐增大到90°,tan θ、sin θ都增大,F N1、F N2都逐渐减小,所以选项B
正确。
方法二(图解法):如图乙所示,把mg按它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如图,在木板缓慢转动时,F N1的方向不变,mg、F N1、F N2应构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
F N2始终垂直于木板,随木板的转动而转动,由图可知,在木板转动时,F N2变小,则F N1也变小,选项B正确。
]。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选修3-3第3讲
第3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知识排查热力学第一定律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1)做功;(2)热传递。
2.热力学第一定律(1)内容: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2)表达式:ΔU =Q +W 。
(3)ΔU =Q +W 中正、负号法则: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条件性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某一种形式的能是否守恒是有条件的。
3.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1)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2)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或表述为“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2.用熵的概念表示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小。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4.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是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小题速练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外界压缩气体做功20 J,气体的内能可能不变B.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C.科技的进步可以使内燃机成为单一热源的热机D.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将使自然界的能量不断减少,形成能源危机E.一定量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参考答案】ABE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小,斥力增大B.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势能增大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温膨胀,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一定向外界放出热量E.熵的大小可以反映物体内分子运动的无序程度解析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减小,A错误;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B正确,等温膨胀,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体积增大,对外做功。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必修2第四章第3讲
第3讲 圆周运动知识排查匀速圆周运动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相等,就是匀速圆周运动。
2.特点: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加速运动。
3.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
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1.作用效果: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2.大小:F =ma =m v 2r =mω2r =m 4π2T 2r =mωv =4π2mf 2r 。
3.方向:始终沿半径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在改变,即向心力是一个变力。
4.来源:向心力可以由一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还可以由一个力的分力提供。
离心现象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或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加速曲线运动。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是保持不变的。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4)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角速度与转速成正比。
()(5)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物体将沿圆周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1)×(2)×(3)×(4)√(5)√2.(多选)[教科版必修2·P23·T4拓展]如图1所示,自行车的小齿轮A、大齿轮B、后轮C是相互关联的三个转动部分,且半径R B=4R A、R C=8R A。
当自行车正常骑行时,A、B、C三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之比a A∶a B∶a C等于()图1A.1∶1∶8B.4∶1∶4C.4∶1∶32D.1∶2∶4解析小齿轮A和大齿轮B通过链条传动,齿轮边缘线速度相等,即v A=v B,小齿轮A和后轮C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有ωA=ωC。
由a=v2R可得a A∶a B=R B∶R A=4∶1,同时由a=ω2R可得a A∶a C=R A∶R C=1∶8,所以有a A∶a B∶a C=4∶1∶32,选项C 正确。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必修2第五章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5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创新设计》
热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实验原理与基本操作
【例1】 (2017·江苏单科,10)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 的关系。小车的质量为M=200.0 g,钩码的质量为m=10.0 g,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的交流电。源自图16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创新设计》
二、数据处理 1.(1)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计算纸带上选定的点对应的速度 vn=xn+2Txn-1。 (2)测出小车某两计数点的位移,计算拉力在该过程中对小车做的功 W 和小车动能的变化 量 ΔEk。 2.比较各次实验中拉力做的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数值,从而得到外力对物体做的功和物体动 能变化的关系。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热点二 实验拓展创新 用橡皮筋探究动能定理
@《创新设计》
【例2】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3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 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
图3
12
实验基础梳理
实验热点突破
@《创新设计》
(2)实验中,某同学打出的一段纸带如图乙所示,相邻两计时点间距离依次为A-B=3.50 cm、 B-C=3.80 cm、C-D=D-E=E-F=F-G=G-H=4.00 cm,则匀速运动的速度 v=______ m/s。 (3)根据多次测量的数据,画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 W 与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 v 的关系如图丙 所示,根据图线形状猜想,W 与 v 的关系可能为________。 A.W∝ v B.W∝v-1 C.W∝v2 D.W∝v3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必修2第五章第2讲
第2讲 动能定理及应用知识排查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公式:E k =12m v 2。
3.单位:焦耳,1 J =1 N·m =1 kg·m 2/s 2。
4.矢标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
5.状态量:动能是状态量,因为v 是瞬时速度。
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 =12m v 22-12m v 21或W =E k2-E k1。
3.物理意义: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4.适用条件(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3)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间断作用。
5.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的典型问题大致分为两种(1)单一物体的单一过程或者某一过程;(2)单一物体的多个过程。
动能定理由于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比动力学研究方法要简便。
,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动能是机械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 )(2)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3)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4)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变化。
()(5)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答案(1)√(2)√(3)×(4)×(5)×2.(2018·全国卷Ⅱ,14)如图1,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
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图1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解析由动能定理W F-W f=E k-0,可知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小于拉力所做的功,A正确。
答案 A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1.对“外力”的两点理解(1)“外力”指的是合外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它们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不同时作用。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从教材走向高考高考热点应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
vB= 6gl③
6
从教材走向高考
若 P 能沿圆轨道运动到 D 点,其到达 D 点时的向心力不能小于重力,即 P 此时的速度大小 v 应满足mlv2-mg≥0④ 设 P 滑到 D 点时的速度为 vD,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v2B=12mv2D+mg·2l⑤
联立③⑤式得 vD= 2gl⑥ vD 满足④式要求,故 P 能运动到 D 点,并从 D 点以速度 vD 水平射出。设 P 落回到轨道 AB 所需的时间为 t,由运动学公式得 2l=12gt2 ⑦ P 落回到 AB 上的位置与 B 点之间的距离为 s=vDt 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
从教材走向高考
@《创新设计》
(3)小球离开C点后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设 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v⊥,从c点落至水平轨道上所用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 有 v⊥t+12gt2=CD⑩
v⊥=vsin α○11
由⑤⑦⑩○11 式和题给数据得 t=35 5gR○12
@《创新设计》
1
从教材走向高考
@《创新设计》
2
从教材走向高考
@《创新设计》
3
从教材走向高考
@《创新设计》
参考答案
【教材原题】 解析 小球刚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时需满足 mg=mRv高2 ① 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圆形轨道最高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h=12mv2高+ mg·2R② 结合①②得h=2.5R
(2)当 WF 最小时,物块刚好能够通过 C 点,此时 mg=mRvC2 。由 C 到 A 仍做 平抛运动,所以 v2C=g4xR2仍成立。 由以上两式得 x=2R。代入公式可求得 恒力做功的最小值为 WFmin=(0.5+0.5×4×0.252) J=0.625 J。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选修3-4第3讲光的折射全反射
@《创新设计》
10
知识梳理·双基过关
课堂互动·研透考点
@《创新设计》
解析 由于 r<r′,所以折射率 na 小于 nb,由于 n=vc知,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va>vb,由 sin C=n1知,随着 a、b 入射角的逐渐增大,b 先发生全反射,a、b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度都是 c,故 A、D 错误,B、C 正确;当 a、b 入射角为 0°时,光线虽然不偏折,但 仍然发生折射现象,故 E 正确。
图5
14
知识梳理·双基过关
课堂互动·研透考点
@《创新设计》
解析 过D点作AB边的法线NN′,连接OD,则∠ODN=i为O点发出的光线在D点的入射 角;设该光线在D点的折射角为r,如图所示。 根据折射定律有nsin i=sin r① 式中n为三棱镜的折射率。由几何关系可知r=60°② ∠EOF=30°③ 在△OEF中有EF=OEsin ∠EOF ④ 由③④式和题给条件得OE=2 cm ⑤ 根据题给条件可知,△OED为等腰三角形,有i=30°⑥
定义式:_____n__=__ss_iinn__ri____。
(2)物理意义:折射率 n 反映介质的光学特性,不能说 n 与 sin i 成正比,与 sin r 成反比,
n 由介质本身的光学性质和光的___频__率____决定。
3
知识梳理·双基过关
课堂互动·研透考点
全反射 光导纤维 1.光密介质与光疏介质
介质
光密介质
@《创新设计》
光疏介质
折射率 光速 相对性
大
小
小
大
若n甲>n乙,则甲是____光__密____介质 若n甲<n乙,则甲是_____光__疏___介质
4
知识梳理·双基过关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选修3-5第六章第2讲
第2讲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知识排查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1)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2)m1v1+m2v2=m1v1′+m2v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
(3)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增量等大反向。
3.动量守恒的条件(1)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
(2)近似守恒:系统受到的外力矢量和不为零,但当内力远大于外力时,系统的动量可近似看成守恒。
(3)某一方向上守恒:系统在某个方向上所受外力矢量和为零时,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1.碰撞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
2.特点在碰撞现象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可认为相互碰撞的系统动量守恒。
3.分类反冲和爆炸问题1.反冲(1)定义:当物体的一部分以一定的速度离开物体时,剩余部分将获得一个反向冲量,这种现象叫反冲运动。
(2)特点: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系统受到的外力。
实例:发射炮弹、爆竹升空、发射火箭等。
(3)规律:遵从动量守恒定律。
2.爆炸问题爆炸与碰撞类似,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所受的外力,所以系统动量守恒。
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两物体相互作用时若系统不受外力,则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2)动量守恒只适用于宏观低速。
()(3)物体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一定守恒。
()(4)若在光滑水平面上两球相向运动,碰后均变为静止,则两球碰前的动量大小一定相同。
()【参考答案】(1)√(2)×(3)√(4)√2.(多选)[教科版选修3-5·P21·T41改编]如图所示,小车C放在光滑地面上,A、B两人站在车的两端,这两人同时开始相向行走,发现小车向左运动,分析小车运动的原因可能是()A.A、B质量相等,但A比B速率大B.A、B质量相等,但A比B速率小C.A、B速率相等,但A比B的质量大D.A、B速率相等,但A比B的质量小解析两人及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m A v A-m B v B-m C v C=0,得m A v A-m B v B>0。
2020高中物理总复习教师配套课件目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第一节 机械振动(实验: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第二节 机械波 第三节 光的折射 全反射(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第四节 光的波动性 电磁波(实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章末热点集训 章末过关检测(十四) 模块综合检测
第十一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第一节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第二节 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 实验十二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章末热点集训 章末过关检测(十一)
第十二章 近代物理
第一节 光电效应 第二节 原子与原子核 章末热点集训 章末过关检测(十二)
第十三章 热 学
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 内能(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第二节 固体、液体和气体 第三节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章末热点集训 章末过关检测(十三)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一节 功和功率 第二节 动能定理 第三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四节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实验五 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章末热点集训 高考培优讲座5 力学压轴题 章末过关检测(五)
第六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第一节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 第二节 动量守恒定律 碰撞 爆炸 反冲 题型探究课 动量守恒中的力学综合问题 实验七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章末热点集训 章末过关检测(六)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一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题型探究课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章末热点集训 高考培优讲座1 运动图象类问题 章末过关检测(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一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第二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题型探究课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章末热点集训 高考培优讲座2 共点力平衡问题 章末过关检测(二)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必修2第五章第3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创新设计》
6
知识梳理·双基过关
课堂互动·研透考点
@《创新设计》
2.将质量为100 kg的物体从地面提升到10 m 高处,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取g=10 m/s2)( ) A.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1.0×104 J B.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1.0×104 J C.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1.0×104 J D.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1.0×104 J 解析 WG=-mgh=-1.0×104 J,ΔEp=-WG=1.0×104 J,选项C正确。
减小 ;弹力做负功,
4
知识梳理·双基过关
课堂互动·研透考点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
@《创新设计》
1.机械能:___动__能___和__势__能____统称为机械能,其中势能包括_弹__性__势___能___和_重__力__势__能___。
2.机械能守恒定律
(1)内容:在只有_重___力__或__弹__簧__弹__力___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 总的机械能___保___持__不__变____。 (2)表达式:mgh1+12mv21=_m__g_h_2_+__12_m__v_22_。___。 3.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
5
知识梳理·双基过关
课堂互动·研透考点
小题速练 1.思考判断
(1)被举到高处的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不为零。( ) (2)物体在速度增大时,其机械能可能在减小。( ) (3)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 (4)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机械能一定要变化。( ) (5)物体只发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 答案 (1)× (2)√ (3)× (4)× (5)√
2020版创新设计教科版高考总复习高中物理配套课件必修1第三章章末质量检测三)
章末质量检测(三)(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1~4题为单项选择题,5~8题为多项选择题)1.2018年8月的雅加达亚运会中,我国运动员司雅杰勇夺女子十米跳台桂冠。
她从跳台斜向上跳起,一段时间后落入水中,如图1所示。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她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B.她在空中下落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C.她即将入水时的速度为整个跳水过程中的最大速度D.入水过程中,水对她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她对水的作用力大小解析起跳以后的上升过程中她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所以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她斜向上运动,具有水平初速度,所以下落过程不能看做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入水过程中,开始时水对她的作用力大小(浮力和阻力)小于她的重力,所以先向下做一段加速运动,后阶段水对她的作用力大于她的重力,即入水后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入水过程中,水对她的作用力和她对水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D正确。
【参考答案】D2.如图2所示是火箭点火发射的某一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火箭受重力、地面推力、空气阻力作用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C.发动机喷出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等于火箭所受的重力D.发动机喷出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等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解析一对相互作用力时刻等大、反向、共线,选项D正确;火箭点火加速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受到重力、气体反作用力、空气阻力,且气体作用力大于重力,A、B、C均错误。
【参考答案】D3.如图3所示,小球A质量为m,木块B质量为2m,两物体通过竖直轻弹簧连接放置在水平面上静止。
现对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恒力F,使小球A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当弹簧恢复原长时小球A速度恰好最大,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在木块B对地面压力为零时,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图3A.3gB.1.5gC.2gD.2.5g解析根据题意,当弹簧处于原长时A球速度最大,则F=mg,当木块B对地面压力为零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对B受力分析,此时有kx=2mg,对A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kx+mg-F=ma,解得a=2g,C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3-5 第六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第1讲 动量和动量定理 第2讲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突破 力学观点的综合应用 实验七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从教材走向高考 高考热点——弹性正碰模型的拓展
7
目录
CONTENTS
@《创新设计》
选修3-1 第七章 静电场 第1讲 电场的力的性质 第2讲 电场的能的性质 第3讲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专题突破 带电粒子(或带电体)在电场中运动的综合问题 ●从教材走向高考 高考热点——带电体在电场中的平衡与运动问题
第九章 磁场 第1讲 磁场的描述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第2讲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专题突破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从教材走向高考 高考热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10
选修3-2 第十章 电磁感应
目录
CONTENTS
第1讲 电磁感应现像 楞次定律 第2讲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 涡流 专题突破 电磁感应定律的综合应用
《创新设计》2020版 高三一轮总复习实用课件
物理(教科版)
1
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
目录
CONTENTS
@《创新设计》
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专题突破 运动图像 追及相遇问题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从教材走向高考 高考热点——运动图像的理解及应用
@《创新设计》
●从教材走向高考 高考热点——电磁感应中的“导体棒(或金属框)的切割”模型
11
目录
CONTENTS
@《创新设计》
第十一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第1讲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第2讲 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 实验十二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12
目录
CONTENTS
选修3-5 第十二章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波粒二象性 第1讲 原子结构 原子核 第2讲 波粒二象性
@《创新设计》
13
第二部分 选考内容
目录
CONTENTS
@《新设计》
选修3-3 热学 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第2讲 固体、液体和气体 第3讲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
14
目录
CONTENTS
@《创新设计》
选修3-4 机械振动 机械波 光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第1讲 机械振动 第2讲 机械波 第3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 第4讲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电磁波与相对论
8
目录
CONTENTS
@《创新设计》
9
第八章 恒定电流 第1讲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第2讲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实验八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九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十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一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从教材走向高考 高考热点——电学实验
目录
CONTENTS
@《创新设计》
2
目录
CONTENTS
@《创新设计》
3
第二章 力 物体的平衡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第2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3讲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和应用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从教材走向高考 高考热点——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目录
CONTENTS
@《创新设计》
4
15
第五章 机械能和能源
第1讲 功和功率
目录
CONTENTS
第2讲 动能定理及应用 第3讲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突破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实验五 探究动能定理
@《创新设计》
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从教材走向高考
高考热点——应用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综合问题
6
目录
CONTENTS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运动定律 第2讲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专题突破一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专题突破二 动力学中“传送带”和“板块”模型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从教材走向高考 高考热点——动力学中的“滑块——木板”模型
目录
CONTENTS
@《创新设计》
5
必修2 第四章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 第1讲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2讲 抛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第3讲 圆周运动 第4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 专题突破 天体运动中的“三大难点” ●从教材走向高考 高考热点——平抛运动规律及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