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

合集下载

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①

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①

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①【摘要】现代职业学校的发展需要具备实践经验和教学技能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本文根据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从概念、建设模式、培养机制、团队建设、培训与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探讨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意义、未来发展展望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展示了该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未来,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将面临更多挑战,如如何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问题,需要持续努力和探索。

该研究对于推动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 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培养, 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培训与评价, 创新机制, 教育发展, 挑战与对策。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人才培养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之一。

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在这样的背景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引入行业专家与教育专家相结合的教师团队,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也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概念、建设模式、培养机制创新、教师团队建设以及教师培训与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其意义、未来发展及挑战与对策,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深入探索,以全面了解该模式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研究“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概念、建设模式、培养机制、教师团队建设以及教师培训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提升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笔尖在纸上轻轻跳动,我沉浸在构思这个方案的思绪中。

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一个既熟悉又充满挑战的课题。

让我来试试,用我十年的经验,打造一份实用的方案。

一、队伍建设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一支既能教授专业知识,又能指导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他们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

二、选拔与培养1.选拔标准选拔双师型教师,我们要看重两个关键点: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

他们需要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这是基础。

要有在企业或相关行业工作的经历,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培养途径(1)校内培训校内培训是我们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定期举办教学法研讨会、教学技能培训等活动,让教师们相互学习、交流经验。

(2)企业实习企业实习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关键环节。

我们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文化,掌握行业动态,提高实践能力。

(3)国际交流国际交流是拓宽教师视野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访问国外高校,了解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提升自身素质。

三、激励机制1.薪酬激励薪酬激励是激发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设立双师型教师特殊津贴,根据教师的教学质量、科研成果、企业实习经历等因素,给予相应的薪酬奖励。

2.职称晋升职称晋升是激励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为双师型教师设立专门的职称晋升通道,让他们在专业成长上有所期待。

3.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定期组织双师型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其他同行交流学习。

四、质量保障1.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我们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定期评估,确保教学质量。

2.科研能力提升科研能力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石。

我们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水平,为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

“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破解路径

“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破解路径

“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破解路径摘要:“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我国职业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完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形成命运共同体; 统筹现有资源,开展教学团队培训工作; 注重考核评价,鼓励多元主体参与。

从而打造出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教学创新团队; 教师资格认定“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应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从教师认定标准、校企合作、考核体系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措施与路径。

( 一) 重视源头把关,完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需重视源头把关,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促进团队准入机制的完善。

统一、科学的“双师型”教师内涵是制定教师认定标准的前提,也是影响“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同感的重要因素。

“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多维度的诠释大多存在概念模糊,内涵外延过于宽泛等问题,导致团队在制定遴选成员时标准不一,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进程。

应从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师德师风、综合素质五个维度去界定“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同时在进行内涵界定时注意避免忽视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

可以借鉴德、美、日等国家的成功经验,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认定标准。

第一,要注重科学的认证内容。

注重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思想品行及工匠精神。

第二,认定期限不应过长或过短,设置符合实际情况的有效期限,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动态管理“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三,应注重规范化的认定程序。

第四,还要注重多元化的主体参与,让政府组织、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参与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制定与设计过程,有利于促进“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制定的规范性、公平性、科学性及有效性。

( 二)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形成命运共同体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共同体内涵的外延发展,共同体这一概念被引入教育领域。

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探索与实践1. 背景介绍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是指在高等职业院校从事英语教学与实践的教师。

而双师型教师是指由行业内的专业人才和学校内的教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的培养旨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促进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建设高质量的创新团队成为了教育培养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2. 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创新团队建设对于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团队合作能够汇聚各方力量,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优化,提高教学效果。

另创新团队的建设也需要倡导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够不断地引领英语教学的前沿发展。

3. 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在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领域,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至关重要。

需要倡导开放的思维,鼓励教师们与行业专家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也需要建立起跨学科的团队合作机制,让不同领域的人才能够相互补充,促进创新的发生。

在团队建设的实践中,也需要充分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与理念。

4.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创新团队建设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教育发展的变化。

也需要注重个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让他们在团队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与认同感。

只有这样,团队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英语教学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5.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能够发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教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性。

只有团队合作,教师才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探讨了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创新团队建设这一主题,希望能够为您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探索与实践6. 优化团队建设机制在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团队建设中,优化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双师四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双师四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双师四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1.建设目标与思路实施名师大匠引育计划、双师素质提升计划、核心团队建设计划、师资国际交流计划,实现人才数量与质量的提升。

推进人事制度综合改革,完善各类运行管理、约束激励等制度,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做强教师发展学院,通过分层培养,根据不同类型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各个阶段的需求,开设系列化教师培训项目,构建教师成长阶梯,全面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打造“双师四能”型教师队伍(如图1-7)。

图1-7 “双师四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路2.建设任务与举措(1)聚焦引领能力,实施名师大匠引育计划培育教学名师。

以校级教学名师遴选培养为基础,着力提高教学名师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

每年选派百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职业教育培训活动,参加新技术培训和研发工作,提升职业教育理论素养,拓展教学名师国际视野,掌握企业生产一线前沿技术。

支持教学名师开设公开课、示范课,承担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的教改项目。

支持教学名师在行业院校推广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主持或参与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标准制定工作。

支持校级教学名师参加各级政府、行指委和职教集团举办的名师遴选,培养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或入选省级人才工程27人,其中国家教学名师1人。

引育卓越技术技能大师。

制订教师技术技能培养相关制度,支持教师参加政府、行指委、职教集团或学校举办的技术技能大师竞赛或遴选。

设置技术专家岗位,以校企双聘、项目式柔性聘用等系列措施,实现引进和培养行业杰出技术技能大师20人,建设以大国工匠顾秋亮、江苏工匠李志军等领衔的大师工作室(站)10个。

鼓励和支持具备一定条件的教师到企业兼职,受聘为企业技术顾问或兼职员工,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全面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应用技术水平,实现校企共同培养能够为企业攻克技术难关的“技术技能”型教师。

推进产业教授聘任工作。

聚焦智能制造技术相关的主要技术领域,实施“现代产业导师特聘岗位计划”,每年聘任10名以上智能制造行业龙头企业(施耐德、西门子、汇川、华为等)技术带头人来校兼任产业教授,入选省产业教授人数达20人。

用“四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用“四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用“四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教育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四新”理念,即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来引领教育教学的发展。

教师团队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

“双师型”教师团队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所谓“双师型”教师,即传统教师与信息技术教师相结合的新型教师团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运用“四新”理念来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成为了各大学校和教育机构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不断创新与发展,才能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1.2 问题意义在当前教育领域,教师团队建设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提升和更新。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校的教师团队存在着“老师数量多,但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制约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如何有效地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团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种团队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和拥有新理念、新技术的年轻教师组成,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四新”理念,即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新知识,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还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新形势,推动学校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利用“四新”理念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必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希望能为教育界的教师团队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2. 正文2.1 “四新”理念解读“四新”理念是指新思维、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模式。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教育领域,教师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掌握新的教学技术和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核心任务。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我国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即培养一支既有学科专业素养又具备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

本文将从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和特点、建设目标、实施方案以及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和特点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

他们既熟悉学科知识,又具备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掌握,能够将学科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双师型教师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专业素养:双师型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和广泛的学科知识,能够深入理解学科的本质和内涵。

2. 教育教学能力:双师型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 团队合作精神:双师型教师注重与其他教师的合作,共同研究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培养一支既有学科专业素养又具备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以满足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使其能够深入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和重要内容。

2. 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开展教师培训和教学观摩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水平,使其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和教学团队建设,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合作能力。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为了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需要采取以下实施方案:1. 加强师资培训:建立健全的师资培训机制,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 推行教师轮岗制度:通过实施教师轮岗制度,让教师在不同的学校和年级中交流教学经验,拓宽教学视野,提高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策略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策略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策略【摘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提升教学质量、适应高职院校发展需求、构建实践型教师队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以及建设师资稳定、高效的团队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需要采取策略如加强教师培训和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鼓励学术交流和创新实践等。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还能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推动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为教师队伍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质量、发展需求、实践型、学生素质、师资团队、提升、稳定、高效、必要性、策略。

1. 引言1.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策略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关键。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提升教学质量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目标。

优质的师资力量是高教质量的基础保障,而“双师型”教师既具备学术造诣,又具备实践经验,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适应高职院校发展需求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对教师队伍的要求不仅在于学术研究水平,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能够融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

只有“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推动教育事业长远发展。

在构建实践型教师队伍方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实践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而只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建设起师资稳定、高效的团队,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取得更大成就。

2. 正文2.1 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至关重要。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恒立学院”为例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恒立学院”为例

职业教育M•案例研究•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恒立学院”为例谢宝智,缪小吉(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装备制造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摘要: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实现形式。

基于目前产业学院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教师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恒立学院”为例,提出整合学校和企业的优质人才资源,在“精挑细选,职责明确”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成员稳定,长期培养”三个基本原则下,组建培育教学与社会服务能力优异的产学研“双师型”教师团队。

最后,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双师型”教师团队的两个建议。

关键词:产业学院;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中图分类号:G 717文献标识码:A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在学 界看来,它是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如“订单式”培养、 顶岗实习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学院、现代学徒 制等的升级版,是一种新型的深度校企合作形式[11。

通 过产业学院的建设,将构建一个深层次、立体化、全 方位的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创新链 的有机衔接。

产业学院是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载 体,是培养适应地方高质量发展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 是提高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协同育人和服务产业是产业学院的两个主要功能。

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 引领产业发展,主动解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都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团队。

建设“双师”素养明显, 懂行业和企业、懂专业和职业的教师团队,是办好产 业学院,深化校企合作的关键[@。

_、产业学院师资队f f i i t 设®刷雜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收稿曰期:2020-10-01作者简介:谢宝智,男,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装备制造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高职机械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和教 学改革。

课题项目:2019年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项目(CDGZ 2019027): 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9JSJG 364)。

“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

“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

“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专业要发展关键在于师资。

职业教育决定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根本保证。

因此,必须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总目标是:在3—5年内逐步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训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总体规划在三年内形成由专业带头人和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组合的有专业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专业知识结构、学历、职称规划见下表:1 .所有汽车专业课教师能胜任所有专业理论、实践课教学,40岁以下的专任教师要在3年内完成相关专业技能进修学习,并考取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具备“双师型”素质,能够指导专业技能实训课。

2 .要求每一名教师平均每学年要完成至少一篇专业学术论文或参加教材编写,每三年要参加一项科研项目。

三、实施措施1.通过引进和内部培养,提高师资队伍专业知识结构、学历和职称。

根据专业发展需要,采用从企业引进、高校毕业分配以及内部进修等手段提高教师的知识结构、学历和职称结构。

3 .每年选派1一2位教师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

有针对性的选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先进国家参观、进修。

以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

4 .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省级专业学术研讨年会及其他有关的学术研讨会,加强学术交流,通过交流,了解行业发展状况,把握行业发展动态,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适应能力。

5 .每年定期选派5-8名专业教师下企业参加社会实践,三年内完成所有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轮训工作,整体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6 .外聘生产一线的专家参与教学,提高专业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1. 引言1.1 概述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也日益受到重视。

双师型教师即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教育教学技能的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教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可以有效缓解高职院校教师短缺的问题,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双师型教师的出现也将促进高职院校与产业界、社会的联系,使教学更加贴合实际需求,为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将成为助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

1.2 意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意义在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作为高职院校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

只有通过双师型培养模式,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既能胜任教学任务,又能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的优秀专业人才。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还可以促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

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和提升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字】2. 正文2.1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是指针对高职教育特点,培养具有高职院校特色和职业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旨在打破传统教师培养模式的固化思维,以顺应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为高职院校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强调教师的双重身份,即既要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

这种双重身份的教师更有利于与产业对接,将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效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具有实用性的教学内容。

用“四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用“四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用“四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工作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学校教师团队作为教育的中坚力量,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了“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目标,即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用“四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利用“四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所谓“四新”,即“新知识、新技能、新思维、新精神”。

这四个方面对于教师团队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新知识的获取是教师团队建设的基础。

教育领域的知识和理论不断更新,教师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代保持同步。

新技能的掌握是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们需要学会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新思维的培养是教师团队建设的内在要求。

教师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拥抱创新思维,勇于探索教育教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

新精神的培育是教师团队建设的灵魂所在。

教师们需要培养乐观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懈努力。

要实现“四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作为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对学生要关爱、对学校要忠诚、对教育事业要热爱。

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感染身边的学生和教师,形成浓厚的师德师风氛围。

其次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研究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实现个人价值。

再次是优化教师的队伍结构。

在教师团队中,应该有一批思想活跃、教学水平高的骨干教师,他们可以带动整个团队的发展。

还应该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新的人才,为教师团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是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

教师团队的建设需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来推动。

学校可以通过评优表彰、岗位晋升、薪酬待遇等方式,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团队建设,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果。

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工作计划

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工作计划

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工作计划一、团队背景双师型教师团队是指由一名本地教师和一名外教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

本地教师负责教学内容的衔接和学生管理,外教教师则负责提供地道的语言输入和文化背景介绍。

在这个团队中,两位教师互相支持,相互合作,共同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和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我们团队的成员包括5名本地教师和5名外教教师,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年级和科目进行教学。

我们的团队面临的挑战由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团队的目标是通过团队合作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以下是我们团队的工作计划。

二、团队工作计划1. 团队建设团队成员相互合作,互相鼓励,提倡团队合作。

组织团队建设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和情感交流。

每学期定期进行团队会议,讨论教学方法和资源,分享教学经验,促进团队共同成长。

2. 教学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制学习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

在教学中融入跨文化内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 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开发和积累教学资源,包括教案、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等,为教学提供更多元化的内容和工具支持。

组织教师走进课堂,相互观摩教学,分享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4. 学生管理制定学生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

组织学生参加跨文化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流能力。

5. 团队考核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对教学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通过学生、家长、学校等多方评价,对团队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和改进。

以上是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的工作计划。

团队将以团结合作、创新实践的精神,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

问题与对策: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问题与对策: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问题与对策: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我国职业学校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机构,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

与传统的师范院校不同,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问题。

为了解当前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本报告对该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调查内容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全国各地的职业学校校长、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共计1000人。

2. 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网络和实地的方式进行调查。

3.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和挑战」、「对策建议」等三个方面。

三、调查结果1. 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在受访者中,有超过80%的人认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虽然一些地区和学校加大了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但整体仍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之处。

2. 问题和挑战(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的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中,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师资力量不足以满足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学需要。

(2)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受访者认为现有的双师型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较差,无法满足学校教学需求,缺乏对行业技术和实践经验的了解。

(3)培养机制不完善。

针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尚不够健全,目前培训教师的培训机构和机制相对滞后,导致教师培训效果不佳。

3. 对策建议(1)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

建议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大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引进行业技术能力。

学校可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技能。

(2)完善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

应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薪酬福利体系,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增强其从业积极性。

“双元育人”模式下“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

“双元育人”模式下“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

“双元育人”模式下“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①闵丽平(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陕西西安71001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国家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是实现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

一、师资团队建设的主要问题当前,一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果,“双师型”作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数量和比例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但是在实践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认识标准不统一、培养过程不深入、实践素质不够高等问题。

(一)认识标准不统一各个地方和学校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培养目标,依据本地的认定标准,制订本校的培养方案。

各地“双师型”教师标准不一、差别明显。

2022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公布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基本标准》),对各地职业院校进行“双师型”教师认定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目前,各地职业院校正在《基本标准》的指导下起草各自的认定标准。

(二)“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不深入目前,职业院校教师来源单一,绝大多数来自同行业高校,普遍的问题是学历水平高、实践能力弱。

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如下现象。

1.时间短,难深入。

大多数职业院校因为人员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无法组织教师长时间进行企业实践。

2.企业参观了解,无法参与生产。

多数职业院校教师进企业实践几乎都是以参观设备设施、了解作业流程为主,听取企业师傅的讲解和介绍,无法进行生产操作,没有真实的参与感,效果欠佳。

(三)“双师型”达标比例高,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以企业实践经历为主,学校在审核教师企业实践经历时,主要看教师企业实践的“时长”,而不关注实践的过程和效果,忽视“技能”等方面因素。

二、“双师型”教师标准研究师德师风是“双师型”教师的第一素质。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建设探析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建设探析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建设探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职创新教学改革研究、校企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都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做为中职学校,应该怎样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本文将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标准、建设面临问题、建设路径三方面进行探析。

一、深刻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标准1.“双师型”教师概念内涵的演变。

国家政策中“双师型”教师概念最早提出于1995年《国家教委关于开展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自此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不断演变深化,既有“双重身份”(同时具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双重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双重证书”(“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重职称”(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和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等多种表述。

政策文件的推进促进了“双师型”这一概念的发展和完善,这一概念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的过程。

2022年7月,教育教师司发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对<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函》,基本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为“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具备较强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能够熟悉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历和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能够准确把握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理念,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模式。

能够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参加决策咨询、技术培训、企业诊断、联合研发、专利转化、创新创业指导等,积极为社会服务”。

2.“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

2022年7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对<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函》第一次在国家层面规定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范围、标准要求、组织实施、监督评价,明确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分级认定标准。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情况更加突出,缺乏高水平的教师和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成为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

建设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如何建设符合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的问题,摆到了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议程上。

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教育部的具体要求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几年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从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了定规划、定标准、定政策、定制度等有力措施,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我院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和综合实力,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效果。

2008年学院教师队伍中“双师”素质教师达到80%,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团队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教师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师团队。

一、谋划发展定规划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学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

学院经历50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面对新的发展要求,面对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目标,专职教师总量不足、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紧缺等问题日益凸显。

学院能否在未来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创新发展,能不能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这也是学院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用“四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用“四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用“四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四新”是指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双师型”是指教育专家和行业专家相结合的教师团队。

如何将“四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四新”作为教师团队建设的基础,必须要有新思想、新观念。

教育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师要注重学科知识与工作实践的结合,实行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有较高的创新能力,有宽广的视野,有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

要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就必须要有新方法、新技术。

在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也必然要随之改变。

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比如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智能教学等等,来进行教学。

教师要开发和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远程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教案的制作和展示,可以利用智能教学进行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

“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还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更新。

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同样如此。

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不断吸收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成为时代的需要的一流教师。

教师要注重团队建设,要促进团队内部的交流和合作,要搭建一个团结互助、学习共享的团队平台,要加强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师徒关系,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需要注重管理。

教师团队的建设是需要一个合理的管理体系来支撑的,否则,再好的教师团队也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管理者应该具备现代管理理念,善于团队管理、组织规划、协调安排、激励约束,推动办学组织管理机制体系化、规范化、信息化。

打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组合拳”

打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组合拳”

打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组合拳”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备受关注。

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所谓“双师型”师资队伍,即具备教学和研究能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对于如何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我们需要发挥“组合拳”的综合效应,多方面着手,全方位推进。

教师培养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

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就需要从教师培养入手,培养出一批既有很好的专业能力,又有很好的教学能力的教师。

教师培养机构要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上全面加强培训,让教师能够融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将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终身学习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

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终身学习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更好地发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作用。

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让他们能够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教师的激励机制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

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可以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其教学潜能和热情。

对于“双师型”教师来说,激励机制更要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使教师们能够更加关注学生成长,注重教学效果,而不是简单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标准。

教师团队建设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团结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教师团队。

团队建设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良好的组织环境和合理的资源配置,同时也需要教师们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共同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

资源包括教育设施、教材资料、科研经费等,合理配置资源可以更好地支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2017年,国家针对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要求。

目前,地方民办高校双师型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但是很多民办高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定义模糊、管理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阻碍了双师型教师的发展。

文章对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对策及建议。

标签:民办高校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激励机制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見》(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并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一、民办高校教师双师型队伍的含义目前学界对双师型教师的定义其实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

一些人认为双师型教师是同时有行业资格证书以及教师资格证书的专任教师。

而行业资格证书主要包括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审计师、律师等,即“双证型”。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双师型教师是同时具有非教师职称系列及教师职称系列证书的教师,非教师职称系列指的是高级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等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等。

第三种说法是双师型即教学能力加之行业实践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保持对行业信息的实时把握与更新。

二、民办高校教师双师型队伍建设现状1.无明确的双师型团队建设的评价标准及内涵定义绝大多数高校虽然已经把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提上日程,但是,针对到底什么是双师型团队、如何建设、如何评价,大多数高校没有明确的内涵表述。

仅是对上面我们提到的拥有双证或者双岗等教师定为双师,但是,其中不同的双证含金量不同,双岗的岗位职责也不同,显而易见,这种认知是很不客观不全面的。

因此,在这种错误的定位下,双师型团队建设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现象,即教师拼命考证,或者走形式在企事业单位托关系挂职等。

2.激励机制并不明确在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双师型团队建设仅是在学校的总结报告中的文字体现,对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团队教师应该获得什么样的待遇没有明确的表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初探
摘要: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要切实关注“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本文对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双师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
1578(2011)03-0177-01
针对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规模急剧扩张的现状,《规划纲要》十分注重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关注“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发展夯实资源保障基础。

《规划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调通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来提高质量。

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应通过学校组织的生产性实训,因此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是要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三是要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只有达到上述三个目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性实训。

达到以上三个目的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因素,具有生产能力教师团队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

1 生产性实训教学团队的重要性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能够“工学结合”的教师队伍。

因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专业调整整合、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设计并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都要靠这样的教师队伍去操作完成。

所以,要真正创设“工
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建立起完整的中、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制度,必须下苦功夫建设具有生产能力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2 目前具有生产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不足
当前,中、高职学校专业教师不能完全适应生产型实训教学的任务与要求,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教学水平高却对生产实际无从适应。

要么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却不知如何教学;二是熟悉专业理论的教师不熟悉岗位实践,熟悉专业技术的教师不了解市场、管理、教学等诸多问题。

3 加强具有生产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
所谓具有生产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二要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三要有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具有生产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主要有三大类途径:二是校本培养,立足学校,利用本校教育资源予以实施,如我校通过常规的实训和外加工给教师提供培养生产能力的机会。

同时结合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建设进行培养;二是校外培训,将教师派到国内外培训机构、企业进行学习和训练。

三是校企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3.1校本培养
利用校本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具有生产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教师的专业技能包含了解现代高新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内的某些传统及高新设备操作、维护等技能。

要使教师及时跟进科技进步的步伐,可以采取有计划地安排企业第一线的工程师来校组织专业的培训,使教师对行业最新技术有感性的认识,并利用现有实训场所,使教师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专业技能。

3.2校外培养
鼓励专业教师取得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或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合格证等。

加强本地区中、高职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由教育管理部门进行统筹与规划,建立一系列中、高职培训基地。

定期对现有中、高职教师进行一系列集中的培训。

培训基地要重视培训内容和方式,及时推出有一定市场前景的培训项目。

促使基地教师到学校去,主动了解学校要求,找准师资培训的突破口,将教师培养和学校要求结合起来。

避免基地院校提供的培训与学校教学实际相脱离的现象。

我校每年的寒暑假都安排专业课老师外出培训、学习,使他们拓宽知识,开拓眼界。

这种,通过让专业课教师“走出去”的方法使得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那么受益的不仅是老师更是学生。

3.3校企结合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走出去”是指专业学科带头
人及专业教师经常化、制度化的到企业对口实践,只有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才能获得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利用现有的校企合作资源,由学校统一安排在编专业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同时利用寒暑假开展行业、专业社会调查。

避免因脱离实践时间较长,而使双师素质下降。

“请进来”是指:由专业部、学校教务部门、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出面聘请相关企业、行业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技术讲座,聘请技术人员利用学校现在实训场所,短期带班主讲,专业教师作助手。

4 具有生产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保障措施
派青年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参加学术会议。

同时支持他们以自己的专业和教学过程为研究内容,走出去与行业企业合作,承担相应的科研课题。

对专业课教师进行需求性培养,增强企业经验和实践能力。

将团队中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双师”素质发展趋势的这一部分教师,快速地培养成符合中、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具有生产能力的“双师”型素质教师。

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熟悉生产过程,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等实践内容过程中,搭配青年教师参与,强化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勇,论结构型“双师”教师团队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
育,2007-19.
[2]卢兵,抓住核心内涵建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