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一中2015届高考模拟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整理精校版)

合集下载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屯溪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1月月考试卷高三地理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30°N)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甲乙两地为两处风景点,沿虚线L 1坡度为45°,沿虚线L 2坡度为60°,读图完成1—2题。

1.假设太阳直射点每天南北移动的纬度相等,不考虑天气因素,一年内甲地正午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的日期最接近: A.6月上旬 B.9月中旬 C.11月下旬 D.12月中旬2.甲乙两地中,夏季游客应选择的日出观赏点及原因是: A.甲地;夏季日出东北,观日出视线更佳 B.乙地;坡度缓,观日出的视野更开阔 C.乙地;海拔较高,无遮挡,视野开阔 D.甲地;比甲地日出早,观日出效果更佳图2为“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读图回答3—4题。

3.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气温低,是因为吸收的: A.③变小 B.②变小 C.①变大 D.④变大4.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A.②变大,④变小B.②变大,③变小C.⑤变大,④变大D.①变大,②变大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

读我国S 省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其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完成5—6题。

L 1 L 2乙 100m300m甲N图1比较劳动生产率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1 2 3 420101985 1990 1995 1980 2000 2005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S 省区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 图3图25.图4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 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的是:6.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

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B.第一产业→第三产业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读长江口分流沙洲洲头年平均5m 等深线变化图(图5),完成7—8题。

2015年安徽省高考模拟试题_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卷

2015年安徽省高考模拟试题_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卷

2015届屯溪一中高三期中考试英语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1. What will the woman buy for Jane?A. A dress.B. A shirt.C. A sweater.2.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A. Go to Beijing.B. Ask for leave.C. Go to the hospital.3.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doesn’t like that movie at all.B. She will treat some guests in her house.C. She must clean her house this afternoon.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restaurant.B. In a supermarket.C. In a bank.5. When did the woman arrive back home?A. At eight.B. At ten.C. At eleve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和第7题6. How did the man book the room last week?A. In person.B. By email.C. By phone.7. When will the man contact the woman if he needs another night?A. This Thursday afternoon.B. This Friday afternoon.C. Next Thursday afternoon.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和第9题8. Where are the speakers probably right now?A. On a train.B. At a railway station.C. At a bookshop.9.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A. Look after her luggage.B. Buy some magazines for her.C. Exchange his seat with her.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第12题。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其中第1-8题为单项选择,9-12为多项选择,只有全部正确得3分,不全的得1分.将正确答案填到答题卡上相应位置)1.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提出了惯性定律B.伽利略创造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C.开普勒认为,在高山上水平抛出一物体,只要速度足够大就不会再落在地球上D.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2.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6,在拉力F=10N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其速度与位移在国际单位制下满足等式v2=8x,g取10m/s2,则物体的质量为()A.0.5kg B.0.4kg C.0.8kg D.1kg3.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体A斜面的轻弹簧将物块P拴接在挡板B上,在物块P上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P与斜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弹簧的弹力一定沿斜面向下C.地面对斜面体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D.若增大推力,则弹簧弹力一定减小4.如图所示,a、b、c三根轻细绳悬挂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保持静止,细绳a是水平的,现对B球施加一个水平向有的力F,将B缓缓拉到图中虚线位置,A球保持不动,这时三根细绳张力F a、F b、F c的变化情况是()A.都变大B.都不变C.F b不变,F a、F c变大D.F a、F b不变,F c变大5.如图,一不可伸长的光滑轻绳,其左端固定于O点,右端跨过位于O′点的固定光滑轴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OO′段水平,长度为L;绳子上套一可沿绳滑动的轻环.现在轻环上悬挂一钩码,平衡后,物体上升L.则钩码的质量为()A. M B. M C. M D. M6.在竖直墙壁间有质量分别是m和2m的半圆球A和圆球B,其中B球球面光滑,半球A与左侧墙壁之间存在摩擦,两球心之间连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夹角,两球能够一起以加速度a匀加速竖直下滑,已知a<g(g为重力加速度),则半球A与左侧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B.C.D.7.如图,竖直平面内的轨道Ⅰ和Ⅱ都由两段直杆连接而成,两轨道长度相等.用相同的水平恒力将穿在轨道最低点B的静止小球,分别沿Ⅰ和Ⅱ推至最高点A,所需时间分别为t1、t2;动能增量分别为△E k1、△E k2.假定球在经过轨道转折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且球与Ⅰ、Ⅱ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A.△E k1>△E k2;t1>t2B.△E k1=△E k2;t1>t2C.△E k1>△E k2;t1<t2D.△E k1=△E k2;t1<t28.设地球自转周期为T,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R.同一物体在南极和赤道水平面上静止时所受到的支持力之比为()A.B.C.D.9.一小球从A点做自由落体运动,另一小球从B点做平抛运动,两小球恰好同时到达C点,已知AC高为h,两小球在C点相遇前瞬间速度大小相等,方向成60°夹角,g=10m/s2.由以上条件可求()A.两小球在C点所用时间之比为1:2B.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初速度大小为C.A、B两点的高度差为D.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10.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他星球的影响,可将月球和地球看成双星系统,即它们在彼此引力作用下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设想人类能够在月球上生活,为了减轻地球上人口太多的压力,可以不断将人送到月球上居住,假设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及他们的总质量均不变,它们的轨道可看成圆,则在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B.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减小C.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变D.月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不断减小11.高明同学撑一把雨伞站在水平地面上,伞面边缘点所围圆形的半径为R,现将雨伞绕竖直伞杆匀速转动,伞边缘上的水滴落到地面,落点形成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伞边缘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A.雨滴着地时的速度大小为B.雨滴着地时的速度大小为C.雨伞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D.雨伞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12.如图,质量相同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接在同一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两侧,a在水平桌面的上方,b在水平粗糙桌面上.初始时用力压住b使a、b静止,撤去此压力后,a开始运动,在a下降的过程中,b始终未离开桌面.在此过程中()A.a的动能小于b的动能B.两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相等C.a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D.绳的拉力对a所做的功与对b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二、实验题(本题共18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方向(填“水平”或“竖直”).(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静止时,长度记为L;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表:代表符号L L x L1L2L3L4L5L6数值[cm] 25.35 27.35 29.35 31.30 33.4 35.35 37.40 39.30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3)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的差值(填“L”或“L x”).(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2).14.如图1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及小车和砝码的质量对应关系图.钩码的质量为m1,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为m2,重力加速度为g.(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次在小车上加减砝码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B.实验时若用打点计时器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C.本实验m2应远小于m1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图象(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测得F=m1g,作出a﹣F图象,他可能作出图2中(选填“甲”、“乙”、“丙”)图线.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钩码的质量太大 D.所用下车和砝码的质量太大(3)实验时,某同学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若轨道水平,他测量得到的图象,如图3.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钩码的质量m1= .(4)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4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s,其中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15.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轨道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s.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s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已知每根轨道的长度为25.0m,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m,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1)客车运行的速度大小;(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16.如图,一长为10cm的金属棒ab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12V的电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2Ω,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均为0.5cm,闭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0.3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判断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出金属棒的质量.17.如图所示,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如果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斜坡的倾角θ=37°(sin 37°=0.6,cos 37°=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2)若由于场地的限制,水平滑道的最大距离BC为L=20.0m,则人在斜坡上滑下的距离AB 应不超过多少?18.如图所示,倾角为θ=45°的粗糙平直导轨与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轨道相切,切点为B,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轨道上离地面高为h=3R的D处无初速下滑进入圆环轨道,接着小滑块从圆环最高点C水平飞出,恰好击中导轨上与圆心O等高的P 点,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滑块在C点飞出的速率;(2)在圆环最低点时滑块对圆环轨道压力的大小;(3)滑块与斜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015-2016学年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其中第1-8题为单项选择,9-12为多项选择,只有全部正确得3分,不全的得1分.将正确答案填到答题卡上相应位置)1.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提出了惯性定律B.伽利略创造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C.开普勒认为,在高山上水平抛出一物体,只要速度足够大就不会再落在地球上D.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考点】物理学史.【分析】本题是物理学史问题,记住著名物理学家如伽利略、牛顿、卡文迪许的主要贡献即可答题.【解答】解:A、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牛顿提出了惯性定律,故A错误.B、伽利略创造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故B正确.C、牛顿设想了卫星模型,认为:在高山上水平抛出一物体,只要速度足够大就不会再落在地球上,故C错误.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和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牢固掌握,这是小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2.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6,在拉力F=10N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其速度与位移在国际单位制下满足等式v2=8x,g取10m/s2,则物体的质量为()A.0.5kg B.0.4kg C.0.8kg D.1kg【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v2=8x结合v2=2ax求得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质量.【解答】解:根据v2=8x结合v2=2ax得:a=4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解得:m=1kg,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知道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3.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体A斜面的轻弹簧将物块P拴接在挡板B上,在物块P上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P与斜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弹簧的弹力一定沿斜面向下C.地面对斜面体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D.若增大推力,则弹簧弹力一定减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对物体P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考虑摩擦力和弹簧弹力的情况;再对整体受力分析,考虑地面对斜面体A的摩擦力情况.【解答】解:A、对物体P受力分析,受重力、弹簧的弹力(可能有)、推力F和静摩擦力(可能有),讨论:如果推力、重力的下滑分力和弹簧的弹力三力平衡,则没有静摩擦力;如果推力、重力的下滑分力和弹簧的弹力三力不平衡,则有静摩擦力;故A错误;B、弹簧的弹力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支持力,只要推力、重力的下滑分力、弹簧的弹力和静摩擦力四力平衡即可;故B错误;D、如果弹簧的弹力一定沿斜面向下,有:F﹣kx﹣mgsinθ﹣f=0;若增大推力,则弹簧弹力增加;故D错误;C、对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推力F和地面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地面的静摩擦力与推力的水平分力平衡,向左,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分析,注意物体P与斜面体间的静摩擦力、弹簧弹力方向的不确定性,不难.4.如图所示,a、b、c三根轻细绳悬挂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保持静止,细绳a是水平的,现对B球施加一个水平向有的力F,将B缓缓拉到图中虚线位置,A球保持不动,这时三根细绳张力F a、F b、F c的变化情况是()A.都变大B.都不变C.F b不变,F a、F c变大D.F a、F b不变,F c变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以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由分解法作图判断出F c大小的变化;再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判断F a、F b的变化情况.【解答】解:以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将重力分解,由分解法作图如图,由图可以看出,当将B缓缓拉到图中虚线位置过程,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变大,绳子的拉力大小对应图中1、2、3三个位置大小所示,即F c逐渐变大,F逐渐变大;再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设b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则竖直方向有:F b sinα=2mg得:F b=,不变;水平方向:F a=F b cosα+F,F b cosα不变,而F逐渐变大,故F a逐渐变大;故选:C.【点评】当出现两个物体的时候,如果不是求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大小通常采取整体法使问题更简单.5.如图,一不可伸长的光滑轻绳,其左端固定于O点,右端跨过位于O′点的固定光滑轴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OO′段水平,长度为L;绳子上套一可沿绳滑动的轻环.现在轻环上悬挂一钩码,平衡后,物体上升L.则钩码的质量为()A. M B. M C. M D. M【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由几何关系求出环两边绳子的夹角,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钩码的质量.【解答】解:重新平衡后,绳子形状如下图:由几何关系知: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则环两边绳子的夹角为60°,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环两边绳子拉力的合力为Mg,根据平衡条件,则钩码的质量为M.故选:D.【点评】该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对线圈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衡状态条件解决问题.力的计算离不开几何关系和三角函数.6.在竖直墙壁间有质量分别是m和2m的半圆球A和圆球B,其中B球球面光滑,半球A与左侧墙壁之间存在摩擦,两球心之间连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夹角,两球能够一起以加速度a匀加速竖直下滑,已知a<g(g为重力加速度),则半球A与左侧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B.C.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隔离光滑均匀圆球Q,对Q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F N,对两球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隔离光滑均匀圆球Q,对Q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得:F N=FcosθMg﹣Fsinθ=Ma解得:F N=M(g﹣a)cotθ,对两球组成的整体有:(m+M)g﹣μF N=(M+m)a联立解得:μ=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掌握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7.如图,竖直平面内的轨道Ⅰ和Ⅱ都由两段直杆连接而成,两轨道长度相等.用相同的水平恒力将穿在轨道最低点B的静止小球,分别沿Ⅰ和Ⅱ推至最高点A,所需时间分别为t1、t2;动能增量分别为△E k1、△E k2.假定球在经过轨道转折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且球与Ⅰ、Ⅱ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A.△E k1>△E k2;t1>t2B.△E k1=△E k2;t1>t2C.△E k1>△E k2;t1<t2D.△E k1=△E k2;t1<t2【考点】动能定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动能定理比较动能的增加量;通过速度时间图线,抓住路程相等,结合加速度不同,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解答】解:因为摩擦力做功W f=μ(mgcosθ+Fsinθ)•s=μmgx+μFh,可知沿两轨道运动,摩擦力做功相等,根据动能定理得:W F﹣mgh﹣W f=△E k,知两次情况拉力做功相等,摩擦力做功相等,重力做功相等,则动能的变化量相等.作出在两个轨道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由于路程相等,则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等,由图可知,t1>t2.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与运动学的综合,通过动能定理比较动能变化量的关系,难点在于通过速度时间图线比较运动的时间,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8.设地球自转周期为T,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R.同一物体在南极和赤道水平面上静止时所受到的支持力之比为()A.B.C.D.【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在赤道上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与支持力提供向心力可求得支持力,在南极支持力等于万有引力.【解答】解:在赤道上:G,可得①在南极:②由①②式可得: =.故选:A.【点评】考查物体受力分析及圆周运动向心力的表达式,明确在两极物体没有向心力.9.一小球从A点做自由落体运动,另一小球从B点做平抛运动,两小球恰好同时到达C点,已知AC高为h,两小球在C点相遇前瞬间速度大小相等,方向成60°夹角,g=10m/s2.由以上条件可求()A.两小球在C点所用时间之比为1:2B.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初速度大小为C.A、B两点的高度差为D.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考点】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一小球从A点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和时间可以根据运动学公式求解;两小球在C点相遇前瞬间速度大小相等,方向成60°夹角,即知道平抛运动的末速度;可以根据运动的分解与合成求解初速度、运动的时间和竖直分位移.【解答】解:AB、小球从A点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降h过程,时间:t AC=末速度:v=故平抛的末速度为v=,与水平方向成60°夹角;故初速度:v0=vsin60°=竖直分速度:v y=vcos60°=由v y=gt BC,得t BC=,故t AC:t BC=2:1,故A错误,B正确;CD、平抛的竖直分位移:h=故A、B两点的高度差为△h=h﹣.A、B两点的水平距离 x=v0t BC=,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关键是采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然后结合运动学公式和几何关系列式求解.10.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他星球的影响,可将月球和地球看成双星系统,即它们在彼此引力作用下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设想人类能够在月球上生活,为了减轻地球上人口太多的压力,可以不断将人送到月球上居住,假设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及他们的总质量均不变,它们的轨道可看成圆,则在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B.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减小C.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变D.月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不断减小【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表示出地球与月球间万有引力,根据地球和月球质量的变化求出地球与月球间万有引力的变化.研究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表示出周期,再根据已知量找出周期的变化.【解答】解:A、设月球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r,为了减轻地球上人口太多的压力,不断将人送到月球上居住,即M减小,m增大,对于地球有:=Mω2r1,所以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故A正确,B错误;C、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F=,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1 ,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2,则:地月间距离 r=r1 +r2①对于地球有:=Mω2r1②对于月球有:=mω2r2③ω=,由于地月总质量M+m不变,所以地球、月球运动的角速度不变,故C正确;D、将人送到月球上居住,即M减小,m增大,对于月球有:=mω2r1,所以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减小,由v=ωr可知,月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不断减小.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要比较一个物理量大小或变化,我们应该把这个物理量先表示出来,再进行比较.向心力的公式选取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物理量或所求解的物理量选取应用.11.高明同学撑一把雨伞站在水平地面上,伞面边缘点所围圆形的半径为R,现将雨伞绕竖直伞杆匀速转动,伞边缘上的水滴落到地面,落点形成一个半径为r的圆形,伞边缘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A.雨滴着地时的速度大小为B.雨滴着地时的速度大小为C.雨伞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D.雨伞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考点】平抛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雨滴飞出后做平抛运动,根据高度求出运动的时间,根据几何关系根据水滴在地面上形成圆的半径求出平抛的水平位移,从而结合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求出初速度,由v=ωR 即可求出雨伞转动的角速度大小.【解答】解:A、根据h=,解得:t=,根据几何关系得:r=所以:则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为:s=v0t所以: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所以:联立以上方程,得:v=C、根据公式:v0=ωR得:联立得:ω=.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的综合,对数学几何能力要求较高,关键作出雨滴在地面上的平面图.12.如图,质量相同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接在同一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两侧,a在水平桌面的上方,b在水平粗糙桌面上.初始时用力压住b使a、b静止,撤去此压力后,a开始运动,在a下降的过程中,b始终未离开桌面.在此过程中()A.a的动能小于b的动能B.两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相等C.a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D.绳的拉力对a所做的功与对b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考点】功能关系.【分析】b的速度在绳子方向的分速度与a的速度相等,比较出速度大小即可比较动能的大小.【解答】解:A、将b的实际速度进行分解如图:由图可知v a=v b cosθ,即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故a的动能小于b的动能,A正确;B、由于有摩擦力做功,故ab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则二者机械能的变化量不相等,B错误;C、a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与产生的内能之和,故a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大于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C错误;D、在这段时间t内,绳子对a的拉力和对b的拉力大小相等,绳子对a做的功等于﹣F T v a t,绳子对b的功等于拉力与拉力方向上b的位移的乘积,即:F T v b cosθt,又v a=v b cosθ,所以绳的拉力对a所做的功与对b所做的功的绝对值相等,二者代数和为零,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摩擦力作用下的系统功能转化关系,克服摩擦力做功时,系统的机械能减少,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二、实验题(本题共18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

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

屯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班级姓名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1. When can the man see the headmaster?A. At 9:30.B. At 11:45.C. At 12:40.2.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keep the window shut?A. He is ill.B. He wants to open it himself.C. The air inside is fresh enough.3. What is Mike?A. A teacher.B. A student.C. A writer.4. What has made working at home possible?A. Personal computers.B. Communication industry.C. Living far from companies.5. Where is the woman?A. In a soap factory.B. In her house.C. At an information desk.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听第6段对话回答第6至7题。

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At home.B. On a bus.C. In the bank.7. Why do the two speakers want to buy a car?A. They have a lot of money.B.The man lives too far away from his office.C. The woman's office is too far away from her home.听第7段对话回答第8至10题。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Word版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Word版

2014-2015学年度屯溪一中高三期中考试数学试题(理科)第Ⅰ卷(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sin ,P Q y y R θθ=-==∈,则=Q C P R ( ).A.∅B. {}2C. {}1,0-D. {-2.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 A. x x f -=)( B. x x f 1)(=C.3)(x x f -=D. x x x f --=22)( 3.函数lg x y x=的图象大致是( ).4.函数)62sin(3π+-=x y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其中Z k ∈) A. ]3,6[ππππ+---k k B. ]32,342[ππππ--k k C. ]6,32[ππππ--k k D.]3,6[ππππ+-k k 5.已知函数)1ln()(2+=x x f 的值域为{}210,,,则满足这样条件的函数的个数为( ) A.8 B.9 C. 26 D.276.若函数)21(log )(2+-=ax x x f a 有最小值,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10 B.)2,1( C. )2,1()1,0( D.),2(+∞7.若函数)(),(x g x f 分别是定义在实数集R 上的奇函数、偶函数,且满足xe x g xf =-)()((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则有( )A.)0()3()2(g f f <<B.)2()3()0(f f g <<C.)3()2()0(f f g <<D.)3()0()2(f g f <<8.已知21)tan(=-βα,71tan -=β,且),0(πβα∈,,则βα-2的值为( ) A.4π B.4π- C.43π D.43π- 9.方程083492sin sin =-+⋅+⋅a a a x x 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2372318≤≤a B.0>a C.3180≤<a D.80-≤>a a 或 10. 已知函数()|lg |f x x =,0a b >>,()()f a f b =,则22a b a b+-的最小值等于( ). AB. C.2+ D.第Ⅱ卷(满分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历史

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历史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

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

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A.郡县制度的发展B.以“孝道”治天下C.赋役制度的变化D.皇帝制度的形成2.史载:“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丞相所请,靡有不听。

”材料所记载的现象最早出现在A.西汉武帝以后B.西汉初期C.北宋初期D.明朝初期3.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

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

”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4.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宣称:“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

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

”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A.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B.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C.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D.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5.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

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

”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6.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物理

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物理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很多,下列对于物理方法的运用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D.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2、如图所示,平直路面上有固定不动的A、B两块挡板,相距6 m,一物块以8 m/s的初速度从紧靠A板处出发,在A、B两板间做往复匀减速运动.物块每次与A、B板碰撞均以原速被反弹回去,现要求物块最终停在距B板2 m处,已知物块和A挡板只碰撞了一次,则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A.1.2 m/s2或2 m/s2B.1.6 m/s2或1.2 m/s2C.1.6 m/s2或2 m/s2D.2 m/s2或2.4 m/s23、如图,一根轻绳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吊一质量为m的重物,绳绕过两个轻滑轮A、B,A下面吊着质量也为m的重物,现提着滑轮B沿虚线缓慢向上移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AB的角度保持不变B.∠OAB的角度变小C.OAB间的绳长度变短D.OAB间的绳长度变长4、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R=10 cm,折射率为n=,直径AB与屏幕垂直并接触于A点.激光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则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为( )A.B.C.D.5、如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正以4 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下列关于这列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质点a的振动周期为0.5 sB.t=0.25 s时刻,质点a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C.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3 m的障碍物,则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若在x=20 m处放一接收器,接到的波的频率小于1 Hz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小物块在长木板上下滑的运动,先将长木板一端搭在竖直支架的A 点,让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下滑,然后调节木板的倾角,再让小物块从木板与支架的交点B由静止下滑,木板底端位置固定,则在小物块两次下滑到木板底端的过程中(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从A点下滑到木板底端时小木块的动能较大B.从A点下滑因为克服摩擦产生的热量较多C.从A点下滑到木板底端时小物块重力的功率较大D.两次损失的机械能相等7、宇宙中有这样一种三星系统,系统由两个质量为m 的小星体和一个质量为M 的大星体组成,两个小星体围绕大星体在同一圆形轨道上运行,轨道半径为r ,关于该三星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稳定运行情况下,大星体提供两小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B .小星体运行的线速度为C .在稳定运行情况下,大星体应在小星体轨道中心,两小星体在大星体相对的两侧D .小星体运行的周期为)4(223m M G r T +=π 8、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 ,在x 轴上固定着关于O 点对称的等量异号点电荷+Q 和-Q ,C 、D 、E 三点的坐标分别为C(0,a),D(b ,0)和E(b ,a).将一个点电荷+q 从O 移动到D ,电场力对它做功为W1,将这个点电荷从C 移动到E ,电场力对它做功为W 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两次移动电荷电场力都做正功,并且W 1=W 2B .两次移动电荷电场力都做正功,并且W 1>W 2C .两次移动电荷电场力都做负功,并且W 1=W 2D .两次移动电荷电场力都做负功,并且W 1>W 29、狄拉克曾经预言,自然界应该存在只有一个磁极的磁单极子,其周围磁感线呈均匀辐射状分布(如图甲所示),距离它r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k 为常数),其磁场分布与负点电荷Q 的电场(如图乙所示)分布相似.现假设磁单极子S 和负点电荷Q 均分别固定且相距较远,有带电小球分别在S 极和Q 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若小球带正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S 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B .若小球带正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Q 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C .若小球带负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S 的正上方,如图甲所示D .若小球带负电,其运动轨迹平面可在Q 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10、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斜面上恰能以速度v 0匀速下滑,斜面静止不动,若在物块上再施加如图乙所示的作用力F(其中②图中F 竖直向下,③图中F 垂直斜面向下),斜面仍静止不动,则加力后在物块下滑的过程中( )A .四个图中地面对斜面体都有摩擦力B .①、②、④三个图中物块将加速下滑C .②、③两图中物块将仍然匀速下滑D .四个图中地面对斜面体都没有摩擦力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11、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和所受拉力F 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 —F 图线,如图(b)所示.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_____kg ;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12、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准备了下列器材:A.电压表:0~3~15 V,B.电流表:0~0.6~3 A,C.滑动变阻器R1(总电阻20Ω),D.滑动变阻器R2(总电阻1000Ω),以及电键S和导线若干.(1)电压表量程选用______V,电流表量程选用______A;(2)连好实验电路后,合上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合上开关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正常,在逐渐向一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而电压表的示数接近1.5 V且几乎不变,直到当滑动触头滑至临近一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急剧变化,这种情况很难读出电压数值分布均匀的几组不同的电流、电压值,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所示的U—I图像是由改进后实验测得的7组数据标出的点,请你完成图线,并由图线求出E=_______V,r=________Ω.三、计算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13、如图所示,半径为r=0.3 m、质量为M的光滑1/4圆弧槽放在光滑的水平长桌面上,桌面离地面高h=0.8 m.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圆弧最高处由静止释放.若M=2m,g=10m/s2,求:(1)先设法用挡板固定1/4圆弧槽,小物体由静止释放后,小物体的水平射程x;(2)若不固定1/4圆弧槽,小物体的水平射程x0.14、如图为两相互平行且倾斜放置的导轨,导轨平面的倾角为30°,导轨表面光滑,导轨间的距离L=1 m,导轨下端接有电阻R=0.8Ω,导轨电阻不计.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B=1T,质量m=0.5 kg、电阻r=0.2Ω的金属棒ab垂直置于导轨上.现用沿轨道平面向上且垂直于金属棒的力,使金属棒ab沿斜面向上运动,金属棒先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当ab棒滑行1 m后速度保持不变,g取10 m/s2.求:(1)金属棒匀速运动时的拉力F的大小;(2)拉力F的最大功率;(3)金属棒开始运动后前3 s内通过电阻R的电量.15、如图所示,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物体放在高度为h=1.25 m、长度为s=1.25 m的粗糙水平固定桌面的左端A点,以初速度v A=5 m/s向右滑行,离开桌子边缘B做平抛运动,落入光滑竖直圆轨道的缺口C中,速度v C与圆轨道相切,然后在圆轨道中运动,恰好能够经过圆轨道的最高点D.已知物体在D点的速度v D=0.5 v C,半径OC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小物体质量m=1 kg(g取10 m/s2).(1)小物体离开桌子边缘B后经过多长时间落地?(2)小物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3)圆轨道的半径R等于多少?(4)小物体运动到C的对称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大?16、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第四象限内有互相正交的匀强电场E与匀强磁场B1,一质量m=1×10-14kg、电荷量q=1×10-10C的带正电微粒以某一速度v沿与y轴正方向60°角从M点沿直线运动,M点的坐标为(0,-10),E的大小为0.5×103V/m,B1大小为0.5 T;粒子从x轴上的P点进入第一象限内,第一象限的某个矩形区域内,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2,一段时间后,粒子经过y轴上的N点并与y轴正方向成60°角的方向飞出,N点的坐标为(0,30),不计粒子重力......,g 取10m/s2.(1)请分析判断匀强电场E的方向并求出微粒的运动速度v;(2)粒子在磁场B2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多少?运动最长时间情况下的匀强磁场B2的大小是多少?(3)若B2=T,则矩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为多少?参考答案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11、0.5 、0.212、(1) 0~0.3 、0~0.6(2) 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滑动变阻器选用了R2滑动变阻器换用R1(3) 1.5、0.5三、计算题(42分)13、(1)或0.98m ;(2)0.8m 14、(1)4.5N ;(2)11W ;(3)5C15、(1)0.5s ;(2)或0.67;(3)或0.83;(4)45N 16、(1)103 m/s(2)s t 443104.210934104532---⨯=⨯=⨯=ππ 或0.866T (3)或2.89×10-3m 2。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

屯溪一中2015届髙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局部, 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须知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答题卡上2.II卷局部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

第一局部:听力〔共两节,总分为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完毕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一小题1.5分,总分为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优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will Mr.Smith meet the man tomorrow?A.At 10:00B.At 11:00C. At 12:002. Where are the speakers?A.At homeB.In a restaurantC. In a supermarket3.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do?A. Go downtown with herB. Attend a basketball match this fallC. Help train the town’s soccer team4.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A. He just came back from vacationB. He found his pet mouse deadC. He is feeling great now5. Who is the man?A. A driverB. A traffic policemanC. A passer-by第二节〔共15小题;每一小题1.5分,总分为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第I卷(共45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微时代的阅读①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如果没有阅读,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甚至会让思想终止。

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方式,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

②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

“锄带经、牧编简”其实是一种理想和奢望。

难以保存的易碎的莎草纸,携带不便的竹简,成本昂贵的绢帛,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可以随便使用的,人们除了劳动之外,只能坐在那里发呆出神。

因此那个时代不妨称之为“沉思默想的时代”。

印刷术和书籍的普及,是阅读普及的前提,也是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起点。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照相技术、电影技术、现代城市文化等“奇观文化”的兴起,历史进入了“观看猎奇时代”。

中国作为后发达国家,这一时间的出现稍迟,整个20世纪,基本上是一个“阅读写作”和“观看猎奇”交替冲突的时代。

20世纪80年代,电视在中国家庭的普及,使得这种“观看”文化得以凸显,直到新世纪网络文化的普及,这种“观看猎奇时代”才真正显形。

④沉思默想时代的人都是“思想家”,他们心接古今、直抵本质。

即便是一位击壤的老人随便唱一嗓子,也成了千古名言。

阅读写作时代,是将思想家的思想稀释到纸张上和书籍上,通过阅读传播到更多散乱的脑子里。

观看猎奇时代,是思想的整体性碎裂成零星图像的时代,阅读变成了对奇观的欣赏。

人们对思想内容的追求,或许并没有变化,但刺激思维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媒介与其说是思维的中介,不如说变成了思维本身。

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即信息”的观点。

因此,我们不要简单地对待这种“微时代”阅读媒介变化带来的后果。

⑤今天所说的“微时代”,是一个现代高科技传播媒介极度发达的时代。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网络这个大的综合媒介,还有众多附着在其上的小媒介(应用软件,APP)。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第Ⅰ卷(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sin ,P Q y y R θθ=-==∈,则=Q C P R ( ).A.∅B.{}2 C. {}1,0- D. {-2.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 ). A. x x f -=)( B. xx f 1)(=C.3)(x x f -=D. x x x f --=22)( 3.函数lg xy x=的图象大致是( ).4.函数)62sin(3π+-=x y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其中Z k ∈) A. ]3,6[ππππ+---k k B. ]32,342[ππππ--k k C. ]6,32[ππππ--k k D.]3,6[ππππ+-k k 5.已知函数)1ln()(2+=x x f 的值域为{}210,,,则满足这样条件的函数的个数为( ) A.8 B.9 C. 26 D.27 6.若函数)21(log )(2+-=ax x x f a 有最小值,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10B.)2,1(C. )2,1()1,0(D.),2(+∞7.若函数)(),(x g x f 分别是定义在实数集R 上的奇函数、偶函数,且满足xe x g xf =-)()((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则有( )A.)0()3()2(g f f <<B.)2()3()0(f f g <<C.)3()2()0(f f g <<D.)3()0()2(f g f <<8.已知21)tan(=-βα,71tan -=β,且),0(πβα∈,,则βα-2的值为( ) A.4π B.4π- C.43π D.43π-9.方程083492sin sin =-+⋅+⋅a a a x x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2372318≤≤a B.0>a C.3180≤<a D.80-≤>a a 或 10. 已知函数()|lg |f x x =,0a b >>,()()f a f b =,则22a b a b+-的最小值等于( ).AB. C.2 D.第Ⅱ卷(满分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015年安徽省高考模拟试题_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卷

2015年安徽省高考模拟试题_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卷

cos ( ) 2 0 , 则 两 曲 线 交 点 之 间 的 距 离
4

(e
0
1
x
sin x)dx e cos 1
1 4 9 的最小值为 ; 2 a b a x ④若点 (a,9) 在函数 y 3 的图象上,则 tan 的值为 3 ; 3 k ⑤函数 f ( x) 2 sin(2 x ) 1的对称中心为 ( ,0)(k Z ) 3 2 6
x 2 cos ( 为参数) ,在极坐标 y 1 2 sin
系(与直角坐标系 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 o 为极点,以 x 轴正半轴为极轴) 中 , 曲 线 C2 的 方 程 为 为 15.下列几个结论: ①“ x 1 ”是“ x 2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 A.) f ( x) 在 (0, ) 单调递减; (C.) f ( x) 在 (0, ) 单调递增;
6.在 ABC 中,若 b 5 , C

4
5 ( B.) f ( x) 在 ( , ) 单调递减; 4 4 5 ( D.) f ( x) 在 ( , ) 单调递增; 4 4
③已知 a 0 , b 0 , a b 2 ,则 y 其中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本大题 75 分. 16.(本小题 12 分)已知函数 f ( x) 2 cos 2 x sin x 4 cos x 。
P 在 ABC 所在的平面内, NA NB NC 0 , 13. 已知点 O 、 且 OA OB OC , N、
PA PB PB PC PC PA ,则点 O 、 N 、 P 依次 ABC 是的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A、增加、增加、上涨、上涨
B、减少、增加、上涨、上涨
C跌
第二部分 主观题
(请将答案以题号顺序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
31、某校高一(1)班政治学科兴趣小组开展了“农民生活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应关注的重点”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
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货膨胀,又防止通货紧缩,因为两者都会(

①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②导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
③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就业压力增大 ④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在经济生活中使用各种各样的信用卡。信用卡与转账支票的共同点是(
衡价格由点E移到E′(P为价格,Q商品为需求量,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图四幅
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
B
C
D
29、近年来,我国液晶电视的价格大幅下跌,销量大增。这说明(

①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较大
②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A、购买商品或取得服务可直接使用的信用凭证 B、在转账结算中使用的信用信用工具
C、都属于电子货币
D、都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受理
17、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普通纪念币(

①面值由国家规定
②其购买力由国家规定
③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④具有收藏价值,也可以充当商品交换媒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③它是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成分 ④它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5年安徽省高考模拟试题_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卷

2015年安徽省高考模拟试题_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卷

x x x cos( ) cos( ) 4 2 4 2
,此函数的“友好点对”有 C.2 对 D.3 对
二、填空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1. 设 a
1 cos 50 1 3 2 tan 13o c cos 6o sin 6o , b , ,则 a 、 b 、 c 的 2 2 2 1 tan 2 13o
D.
1 10
8.已知 x A.2
1 1 0, y 0, lg 2 x lg 8 y lg 2, 则 的最小值是( x 3y
B.2
2
x
)
C.4
x
D.2 3
9. 若 函 数 f ( x) (k 1)a a
(a 0, a 1) 在 R 上 既 是 奇 函 数 , 又 是 减 函 数 , 则
f [ f ( x 6)], ( x 10)
, 2, ( x 10) 5.设 f ( x)
则 f (5) 的值为( D. 13
A. 10
B. 11
C. 12
6.函数 f ( x) sin(2 x ) 3 cos(2 x ) 为奇函数,且在 [ 以是( A. ) B.
上的单调递增区间和值域; 2
(1)求函数 f ( x) 在区间 0,
(2)在 ABC 中 a , b , 面积 S
c 分别是角 A, B, C 的对边,
f ( A) 1 ,且 b 1 ,ABC 的
3 ,求边 a 的值.
3 2
19. (本小题满分 13 分)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f ( x) ax bx cx 3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 f ( x) 在 0,1 上是减函数,在 1, 上是增函数; ② f ( x ) 是偶函数; ③ f ( x) 在 x 0 处的切线与直线 y x 2 垂直. (1)求函数 y f ( x) 的解析式; (2)设 g ( x) 4ln x m ,若存在 x 1, e ,使 g ( x) f ( x) ,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20. (本小题满分 13 分) 已知函数 f ( x) cos

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地理

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地理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回答1~2题。

1.在下列各组节气中,黄山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A.清明、惊蛰B.立冬、立春C.小雪、小寒D.雨水、处暑2.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日期所处的节气可能A.①小雪或大雪B.②立春或立秋C.③春分或秋分D.④芒种或大雪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

左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4.右图是某同学在④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的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A.5:30B.6:30C.17:30D.18:30右图示意我国某校某日教学大楼日出、日落楼影分布,读图回答5~6題。

5.该日接受日照时间最长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 丁6.该日当地的昼长约为:A.3小时B.15小时C.9小时D.18小时7.下面两幅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状况示意图。

该日M点的昼长为A.10 小时B.12小时C.14小时D.16小时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

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88.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9.形成甲乙两地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B.所属环流形势不同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D.所处海拔高度不同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

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回答10~11题。

10.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B.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C.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D.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11.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A.珠海、南昌B.南昌、广州C.贵阳、厦门D.海口、珠海右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读图回答12〜13题。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屯溪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 语文期中测试卷 1、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II卷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选择题正确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工整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

第一卷 阅读题 (66分) 一、(9分) 唐代的山水诗,和以二谢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呈现出崭新的风貌。

南 朝山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山,主要在东南一隅。

那时的诗人足未涉黄河,身未登岱岳,没有机会领略广袤中原的风光。

他们的山水诗,胸襟、气象、境界都受到很大的局限。

到了唐代,特别是盛唐时期,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为诗人提供了写作山水诗的最好条件。

许多诗人在其创作的准备期或旺盛期都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他们的足迹及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被祖国多姿多彩的山水所培育起来的这一代诗人,他们写起山水诗来,论胸襟、论气象、论境界,就远非南朝人所能相比的了。

南朝的山水诗因为是在希企隐逸的风气中产生的,所以诗里常常流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情趣。

这种传统的隐逸思想在唐代的山水诗里虽然也有所流露,但除此之外,唐代的山水诗里更多了两种感情,这就是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生活的感情。

正是这两种感情构成唐代山水诗思想内容方面的重要特点,使今天的读者讽诵之余仍然激动不已。

洋溢在唐代山水诗里的那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那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仍然是我们的精神营养。

从艺术上看,南朝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追求形似,崇尚工巧,缺乏神韵。

唐代山水诗脱离了对形似的追求,而致力于达到神似。

它们刻画山水,不滞于山容水态,而是力求把握和表现山水的个性。

自然山水成了诗人的朋友,或诗人自己的化身。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人和大自然,情和景,契合交融达到化境。

中国的山水诗到了唐代,才臻于完美、纯熟。

五代以后,山水画渐趋成熟,至宋代遂蔚为大现。

荆浩、关仝、董源、李 成、范宽、米芾等一大批山水画家的涌现,培养了人们探索和欣赏自然美的兴趣,也刺激了用诗歌去再现自然美的欲望。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歙县中学、休宁中学联考2015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歙县中学、休宁中学联考2015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歙县中学、休宁中学联考2015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专题:计算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先化简复数,再得出点的坐标,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i〔1+i〕=﹣1+i,对应复平面上的点为〔﹣1,1〕,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复数的运算,考查复数的几何意义,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2.设U=R,M={x|x2﹣x≤0},函数的定义域为N,则M∩N=〔〕A.D.{1}考点:交集及其运算.分析:先分别计算出集合M,N,再计算M∩N.解答:解:∵M={x|x2﹣x≤0}={x|0≤x≤1},N={x|x<1},∴M∩N=上的两个函数,假设对任意的x∈,都有|f〔x〕﹣g〔x〕|≤1,则称f〔x〕和g〔x〕在上是“密切函数”,称为“密切区间”,设f〔x〕=x2﹣3x+4与g〔x〕=2x﹣3在上是“密切函数”,则它的“密切区间”可以是〔〕A.B.C.D.考点:函数的值域.专题:计算题;压轴题;新定义.分析:根据“密切函数”的定义列出绝对值不等式|x2﹣3x+4﹣〔2x﹣3〕|≤1,求出解集即可得到它的“密切区间”.解答:解:因为f〔x〕与g〔x〕在上是“密切函数”,则|f〔x〕﹣g〔x〕|≤1即|x2﹣3x+4﹣〔2x﹣3〕|≤1即|x2﹣5x+7|≤1,化简得﹣1≤x2﹣5x+7≤1,因为x2﹣5x+7的△<0即与x轴没有交点,由开口向上得到x2﹣5x+7>0>﹣1恒成立;所以由x2﹣5x+7≤1解得2≤x≤3,所以它的“密切区间”是故选B点评:考查学生会根据题中新定义的概念列出不等式得到解集,要求学生会解绝对值不等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11.已知函数f〔x〕的导函数为f′〔x〕,且满足f〔x〕=3x2+2xf′〔2〕,则f′〔5〕=6.考点:导数的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将f′〔2〕看出常数利用导数的运算法则求出f′〔x〕,令x=2求出f′〔2〕代入f′〔x〕,令x=5求出f′〔5〕.解答:解:f′〔x〕=6x+2f′〔2〕令x=2得f′〔2〕=﹣12∴f′〔x〕=6x﹣24∴f′〔5〕=30﹣24=6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考查导数的运算法则、考查通过赋值求出导函数值.12.假设△ABC的面积为,BC=2,C=60°,则边AB的长度等于2.考点:正弦定理.专题:解三角形.分析: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列出关系式,把已知面积,a,sinC的值代入求出b的值,再利用余弦定理求出c的值即可.解答:解:∵△ABC的面积为,BC=a=2,C=60°,∴absinC=,即b=2,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cosC=4+4﹣4=4,则AB=c=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熟练掌握余弦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13.阅读下面的流程图,假设输入a=6,b=1,则输出的结果是2.考点:设计程序框图解决实际问题.专题:操作型.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利用循环计算并输出变量x的值,模拟程序的运行,并将运行过程的各变量的值列表进行分析,不难得到最终输出的结果.解答:解: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各变量的值如下表示:a b x 是否继续循环循环前 6 1∥第一圈∥5 是第二圈 4 6 2 否故输出的结果为:2故答案为:2.点评:根据流程图〔或伪代码〕写程序的运行结果,是算法这一模块最重要的题型,其处理方法是::①分析流程图〔或伪代码〕,从流程图〔或伪代码〕中即要分析出计算的类型,又要分析出参与计算的数据〔如果参与运算的数据比较多,也可使用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②建立数学模型,根据第一步分析的结果,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③解模.14.已知M是曲线y=1nx+上的一点,假设曲线在M处的切线的倾斜角是均不小于的锐角,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2.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直线的倾斜角.专题:计算题;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分析:曲线在M处的切线的倾斜角是均不小于的锐角,则曲线在M点处的切线的不小于1,即曲线在M点处的导函数值不小于1,根据函数的解析式,求出导函数的解析式,构造关于a 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设M〔x,y〕,f〔x〕=1nx+∵f〔x〕=1nx+∴f′〔x〕=+〔1﹣a〕≥3﹣a∵曲线在M处的切线的倾斜角是均不小于的锐角,∴3﹣a≥1∴a≤2故答案为:a≤2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直线的倾斜角,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程,其中利用基本不等式构造关于a的不等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已知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矩形,俯视图为正方形,在该几何体上任意选择4个顶点,它们可能是如下各种几何形体的4个顶点,这些几何形体是〔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①③④⑤.①矩形;②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③有三个面为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四面体;④每个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四面体;⑤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考点:由三视图复原实物图;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是正四棱柱,从正四棱柱中选择四个顶点,不难判断①②③④⑤的正误,顶点正确结果.解答:解:由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底面边长为a,高为b的正四棱柱;这四个顶点的几何形体假设是平行四边形,则其一定是矩形.①正确;②不正确;③有三个面为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四面体;如图中H﹣ABC四点的几何体;④每个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四面体;如图中的EGDB四点就满足题意.⑤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如图中EABC四点的几何体满足题意.故答案为:①③④⑤.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考查正四棱柱的结构特征,基本知识的掌握的熟练程度,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做到心中有图,灵活应用.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或演算步骤.〕16.已知向量〔ω>0〕,函数,且f〔x〕图象上一个最高点的坐标为,与之相邻的一个最低点的坐标为.〔1〕求f〔x〕的解析式;〔2〕在△ABC中,a,b,c是角A、B、C所对的边,且满足a2+c2﹣b2=ac,求角B的大小以及f〔A〕的取值范围.考点:三角函数的最值;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余弦定理.专题:综合题.分析:〔1〕由已知中向量〔ω>0〕,函数,根据向量的数量积公式,结合辅助角公式,我们易将函数的解析式化为正弦型函数的形式,根据f〔x〕图象上一个最高点的坐标为,与之相邻的一个最低点的坐标为.我们求出函数的最值及周期,进而求出A,ω,φ值即可得到f〔x〕的解析式;〔2〕又a2+c2﹣b2=ac由余弦定理及求出B的大小,进而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π确定A的范围,根据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即可求出f〔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向量∴=sinωx+cosωx==.﹣﹣﹣﹣﹣﹣﹣﹣﹣﹣﹣﹣﹣﹣﹣﹣﹣﹣﹣﹣﹣﹣﹣﹣﹣﹣﹣﹣﹣﹣﹣﹣﹣﹣﹣﹣﹣﹣〔2分〕∵f〔x〕图象上一个最高点的坐标为,与之相邻的一个最低点的坐标为.∴,∴T=π,于是.﹣﹣﹣﹣﹣﹣﹣﹣﹣﹣﹣﹣﹣﹣﹣〔5分〕所以.﹣﹣﹣﹣﹣﹣﹣﹣﹣﹣﹣﹣﹣﹣﹣﹣﹣﹣﹣﹣﹣﹣﹣﹣﹣﹣﹣﹣﹣﹣﹣﹣﹣〔6分〕〔2〕∵a2+c2﹣b2=ac,∴﹣﹣﹣﹣﹣﹣﹣﹣﹣﹣﹣﹣﹣﹣﹣﹣﹣﹣﹣﹣﹣﹣﹣﹣﹣﹣﹣﹣﹣﹣﹣﹣﹣﹣﹣7﹣分又0<B<π,∴.∴﹣﹣﹣﹣﹣﹣﹣﹣﹣﹣﹣﹣﹣﹣﹣﹣﹣﹣﹣﹣﹣﹣﹣﹣﹣﹣﹣﹣﹣﹣﹣﹣﹣﹣﹣﹣﹣﹣﹣﹣﹣﹣﹣﹣〔8分〕∵.于是,∴.﹣﹣﹣﹣﹣﹣﹣﹣﹣﹣﹣﹣﹣﹣﹣﹣﹣﹣﹣﹣﹣﹣﹣﹣﹣﹣﹣﹣﹣﹣﹣﹣﹣﹣﹣﹣﹣﹣﹣﹣﹣﹣﹣﹣﹣﹣﹣﹣﹣﹣﹣﹣﹣﹣﹣﹣﹣﹣﹣﹣〔10分〕所以f〔A〕∈.﹣﹣﹣﹣﹣﹣﹣﹣﹣﹣﹣﹣﹣﹣﹣﹣﹣﹣﹣﹣﹣﹣﹣﹣﹣﹣﹣﹣﹣﹣﹣﹣﹣﹣﹣﹣﹣﹣﹣﹣﹣﹣﹣﹣﹣﹣﹣﹣﹣﹣﹣﹣﹣﹣﹣﹣﹣﹣﹣﹣〔12分〕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角函数的最值,正弦型函数解析式确实定,余弦定理,其中〔1〕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函数的最值及周期,进而求出A,ω,φ值,〔2〕的关键是根据已知的形式,选择使用余弦定理做为解答的突破口.17.某校从参加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的学生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将其数学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段后得到如下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的信息,答复以下问题:〔Ⅰ〕求分数在=2n+﹣<2n+.∴2n<c1+c2+…+c n<2n+成立.点评:熟练掌握公式、“错位相减法”、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和“裂项求和”是解题的关键.21.已知f〔x〕=xlnx,g〔x〕=x3+ax2﹣x+2.〔Ⅰ〕如果函数g〔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求函数g〔x〕的解析式;〔Ⅱ〕在〔Ⅰ〕的条件下,求函数y=g〔x〕的图象在点P〔﹣1,1〕处的切线方程;〔Ⅲ〕假设不等式2f〔x〕≤g′〔x〕+2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考点: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I〕求出g〔x〕的导函数,令导函数小于0得到不等式的解集,得到相应方程的两个根,将根代入,求出a的值.〔II〕求出g〔x〕的导数在x=﹣1的值即曲线的切线斜率,利用点斜式求出切线的方程.〔III〕求出不等式,别离出参数A,构造函数h〔x〕,利用导数求出h〔x〕的最大值,令a大于等于最大值,求出a的范围.解答:解:〔I〕g′〔x〕=3x2+2ax﹣1由题意3x2+2ax﹣1<0的解集是即3x2+2ax﹣1=0的两根分别是.将x=1或代入方程3x2+2ax﹣1=0得a=﹣1.∴g〔x〕=x3﹣x2﹣x+2.〔4分〕〔II〕由〔Ⅰ〕知:g′〔x〕=3x2﹣2x﹣1,∴g′〔﹣1〕=4,∴点p〔﹣1,1〕处的切线斜率k=g′〔﹣1〕=4,∴函数y=g〔x〕的图象在点p〔﹣1,1〕处的切线方程为:y﹣1=4〔x+1〕,即4x﹣y+5=0.〔8分〕〔III〕∵2f〔x〕≤g′〔x〕+2即:2xlnx≤3x2+2ax+1对x∈〔0,+∞〕上恒成立可得对x∈〔0,+∞〕上恒成立设,则令h′〔x〕=0,得〔舍〕当0<x<1时,h′〔x〕>0;当x>1时,h′〔x〕<0∴当x=1时,h〔x〕取得最大值﹣2∴a≥﹣2.∴a的取值范围是[﹣2,+∞〕.〔13分〕点评: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别离出参数,构造新函数,求出新函数的最值,得到参数的范围.。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附答案)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附答案)

屯溪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U=R ,集合A={x |2x >1},B={x |x 2+3x-4<0},则A ∩B 等于( ) A.(0,1) B.(1,+∞) C.(一4,1) D.(一∞,一4)2.i 是虚数单位,复数2332iz i+=-+的虚部是( )A .0B .1-C .1D .23. 在ABC ∆中,已知M 是BC 中点,设,,CB a CA b == 则AM =( )A. 12a b -B. 12a b +C. 12a b -D. 12a b +4.已知,,,a b c d 为实数,且c d >. 则“a b >”是“a c b d ->-”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将函数y=sin(2x+3π)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后所得图象关于点(12π-,0)中心 对称( ) A.向右平移12πB .向右平移6π C.向左平移12π D.向左平移6π6. 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3422,a a a =-,则前5项和5S =( )A. 7± B . 7 C. 7+ D. 77.若0,0a b >>,函数32()422f x x ax bx =--+在1x =处有极值,则ab 的最大值为( ) A .2B .3C .6D .98.如图给出的是计算10014121+++ 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则图中判 断框内(1)处和执行框中的(2)处应填的语句是( ) A .1,100+=>n n i B .2,100+=>n n iC .2,50+=>n n iD .2,50+=≤n n i9.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表示甲、乙两人在5次综合测评中的成绩,其中一个数字被污损,则甲的平均成绩超过乙的平均成绩的概率为( ) A.52 B.107C.54D.10910.已知函数2()sin(2),()2cos f x x g x x π=-=,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函数()f x 在区间[,]42ππ上为增函数B .函数()()y f x g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C .函数()()y f x g x =+的图像关于直线8x π=对称D .将函数()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2π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函数()g x 的图像。

【化学】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2•天津)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CaO+CaO2.(3分)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3.(3分)下列反应中,有沉淀产生且不会消失的是()4.(3分)在铁的氧化物和氧化铝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2mol/L硫酸溶液65mL,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Fe2+能被标准状况下112mL氯气氧化.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氯气是5.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固定体积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6.(3分)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n=计算物质的量=7.(3分)下列有关二氧化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8.(3分)将NaClO3和Na2SO3按物质的量比2:1加入烧瓶中,再滴入少量H2SO4溶液并用水溶解、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 为()9.(3分)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分别为X、Y和Z,已知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电子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10.(3分)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9H18O2,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则甲可能结构有()11.(3分)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12.(3分)质量分数为a的某物质的溶液m g与质量分数为b的该物质的溶液n g混合后,蒸发掉p g水.得到的溶液每毫升质量为q g,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溶质的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为()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的公式变形计,c==g/mol=g/mol 13.(3分)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4.(3分)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5.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l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时,总体积基本不变;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CuSO4粉末变色.则原混合气体的成份是()16.(3分)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二、填空题:17.(12分)根据下列框图关系填空,已知反应①、③是我国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反应,X常温下为无色无味透明液体;C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J为红褐色沉淀;D、E常温下为气体,且E能使品红溶液褪色;A固体中仅含两种元素,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6.7%.(1)A的化学式为FeS2;F的化学式为Fe2O3;(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2SO2+O2 2 SO3;(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Fe2O3+6H+═2Fe3++3H2O;(5)已知每生成16g E,放出106.5kJ热量,则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FeS2(s)+O2(g)═Fe2O3(s)+2SO2(g)△H=﹣852 kJ/mol.2 SO22 SO2=3408KJO)═FeO)═18.(10分)(2009•镇江一模)随着人类对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重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225mol/(L•min).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③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C、D.A.升高温度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2)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去除CO2,还要求提供充足的O2.某种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如下转化:2CO2=2CO+O2,CO可用作燃料.已知该反应的阳极反应为:4OH ﹣﹣4e﹣=O↑+2H2O,则阴极反应式为:2CO2+4e﹣+2H2O=2 CO+4OH﹣.2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2C+O2(△H>0、△S<0)来消除CO的污染.请你判断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不可行,该反应是一个焓增、熵减的反应,任何情况下不能自发进行.v=③根据使,;19.(16分)存在于茶叶的有机物A,其分子中所含的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取代基不含支链,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A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F分子中除了2个苯环外,还有一个六元环.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酚羟基、羧基;(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NaHCO3→+H2O+CO2↑;M→N:CH3CH2OH CH2=CH2↑+H2O;(3)A→C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E→F的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4)1mol A可以和3mol Br2反应;(5)某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分子式为C16H14O3)是由A和一种芳香醇R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则R的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不包括R);(6)A→C的过程中还可能有另一种产物C1,请写出C1在NaOH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aOH+NaCl+2H2O.=6,,和度为,,,为,为,分子中含有官能团:+NaHCO→+NaHCO→是是)与溴发生反应时,+3NaOH+NaCl+2H+3NaOH+NaCl+2H20.(14分)将磷肥生产中形成的副产物石膏(CaSO4•2H2O)转化为硫酸钾肥料和氯化钙水合物储热材料,无论从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石膏转化为硫酸钾和氯化钙的工艺流程示意图.(1)本工艺中所用的原料除CaSO4•2H2O、KCl外,还需要CaCO3(或CaO)、NH3、H2O 等原料(2)写出石膏悬浊液中加入碳酸铵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SO4+CO32﹣=CaCO3↓+SO42﹣(3)过滤Ⅰ操作所得固体中,除CaCO3外还含有CaSO4(填化学式)等物质,该固体可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4)过滤Ⅰ操作所得滤液是(NH4)2SO4溶液.检验滤液中含有CO32﹣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还含有CO32﹣,反之则不含有CO32﹣.(5)已知不同温度下K2SO4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量如下表:60℃时K2SO4的饱和溶液591g冷却到0℃,可析出K2SO4晶体54g(6)氯化钙结晶水合物(CaCl2•6H2O)是目前常用的无机储热材料,选择的依据是ad A、熔点较低(29℃熔化)b、能导电c、能制冷d、无毒(7)上述工艺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是:碳酸钙用于制水泥原料、硫酸钙和氯化钾转化为硫酸钾和氯化钙、氨在工艺中循环使用等,原子利用率高,没有有害物质排放到环境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屯溪一中2015届高考模拟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考模拟试卷1105 14:19::屯溪一中2015届高考模拟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游戏是一种新型文化产品并已迅速成为一个产业。

网络游戏当然有经济的属性,而这个产业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它是一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活动。

网络游戏不管是以软件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某种数字化的形式、在线的形式或者其他任何形式出现,载体及传播方式都只具一种技术的属性,改变不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容的本质。

文化产品具有双重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

由于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所以在管理上应当强调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是网络游戏产业所必须牢记和坚持的。

过去网络游戏行业对这一点重视不够,网络游戏的主要属性是文化属性,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

笔者认为,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经常地对照检查,必须照着去做。

既然网络游戏有着文化属性,网络游戏产品就应该按照文化产品来进行管理和规范。

有的人、有些企业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网络世界是虚拟的,网络游戏是虚拟的,网络的虚拟世界是没有规范、没有约束的,是和现实世界完全隔离的。

笔者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虚拟世界是不是只有网络产生以后才有呢?不是。

虚拟世界从古就有。

神话传说就是虚拟的世界,创造了一个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之上的精神世界。

文学艺术都是虚拟的。

在舞台上演的戏,在电影院放的电影,电视里面放的电视剧,这些文艺作品都是虚拟的。

有人说,在网络游戏里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跟文学艺术不一样。

可是,影视剧里面也都有角色,也都有人扮演,一点不比网络游戏差。

只不过网络游戏或者网络的虚拟世界是在数字化和网络化形式的一种虚拟而已,本质上没有不同。

这个虚拟世界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现实社会来的,是现实社会中的公司和人创造的。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精神的东西是物质的东西的反映,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活生生的有着理性经济行为的企业和个人所创造的。

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最后落实到哪里去了?它不可能永远在网上虚拟,它要跟网下的实实在在的人、社会组织打交道,所以这个虚拟世界来自于现实,最后又回归到现实,并且影响现实,因此它要受到现实社会的各种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没有什么与现实社会完全隔绝的虚拟世界。

网络游戏行业之所以出现一些唯利是图的行为,主要原因在于对经济效益的追逐,在于应对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

网络游戏行业的一些从业者存在认识上的错误,没有把自己当作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者,没有承担相应的文化责任。

我国网络公司是在风险资本催生下成长起来的,尤其是上市以后,市场竞争的压力更大,投资者的压力也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企业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资本为本,资本成了一切的推动力,而忘记、忽视了以人为本,忘记了社会责任。

高考资源网在网络已经全方位渗透人类生活的情况下,我们应当明确,现实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绝不能在虚拟世界被颠覆。

游戏应该成为培育、引导、养成人的良好行为规范的载体。

游戏虽然是对生活的模仿,但是有一些东西是不能随意模仿的。

例如婚姻,在网络中进行模拟的所谓“网婚”,笔者认为不能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同,当然对这个问题还可以进一步调查。

如果通过调查研究,大多数人认为不合适,认为有悖于法律,有悖于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那么在游戏规则中就要设臵禁区。

企业必须要做这样的研究,政府管理部门也要做这样的探讨。

企业在经营中的利益追求和商业模式创新应该有一定的底线。

我们鼓励创新,但是创新应该在正确的原则下进行,不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背离。

网络游戏行业应该在这样的原则下,进行网络游戏等文化产品的研发和运营。

1.下列对网络游戏产业“本质属性是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游戏是一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活动。

B.网络游戏不管是以何种形式出现,其载体及传播方式都只具一种技术的属性,改变不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容的本质。

C.网络游戏是一种新型文化产品,既然是文化产品,就应该具有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

D.网络游戏产业在管理上应该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对文化产品管理上应该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是由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决定的。

B.神话传说就是虚拟的世界,网络游戏也是一种虚拟的世界,不同点在于,网络的虚拟世界是在数字化和网络化形式的一种虚拟而已。

C.无论是神话传说中的虚拟世界,还是网络游戏中的虚拟世界,都是从现实社会来的,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D.网络游戏等文化产品的研发和运营不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背离。

3.下列对原文中观点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网络游戏行业的从业者应该承担起承载文化内容的责任,把自己当作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B.认为,网络游戏应当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样才能承担相应的文化责任。

C.在经营中的利益追求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底线,应该是不违背现实社会的各种法律制度。

D.应该以人为本,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网络游戏等文化产品的研发和运营应该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送吴筱轩军门序张裕钊光绪六年,国家以索取伊犁地,再遣使至俄罗斯。

议未决,于是征调劲旅,分布诸边为备,命宿将统之。

而山东登、莱、青诸郡,三面阻海,其燕台尤当番舶往来要隘。

有诏命山东巡抚周公督办山东军务,而以浙江提督吴公副焉。

吴公于时方留防江南,且行,谓裕钊:“吾实驽下,不任是。

又始至,人与地不相习,吾之心实惴惴焉。

吾早夜以思,尽吾力之所能为,其济若否,则听之。

吾以诚自处,而以谦处人,劳则居先,而功则居后,若是义免乎?”裕钊曰:“大哉乎!以实心任事,事无大必济,能下人者,众附顺功集焉。

公诚率是言而允蹈之,奉以终始,宁惟山东,虽以济天下可也。

天下之患,莫大乎任事者好为虚伪,而士大夫喜以智能名位相矜。

自夷务兴,内自京师,外至沿海之地,纷纷藉藉,译语言文字,制火器,修轮舟,筑炮垒,历十有余年,糜帑金数千万,一旦有事,责其效,而茫如捕风。

不实之痼,至于如此。

海外诸国,结盟约,通互市,帆樯错于江海,中外交际,纠纷错杂,国家宿为怀柔包荒,以示广大,虽元臣上公,忍辱含垢,一务屈己。

而公卿将相大臣,彼此之间,上下之际,一语言之违,一酬酢(zuò,朋友间酒食往来)之失,莫肯先下。

臵国之恤,而以胜为贤,挞于市而谇于室,忘其大耻而修其小忿,何其不心竞(以贤德相胜)者欤?国之所以无疆,外侮之所以日至,其不以此欤?今公之所称,故乃一反是,异乎今之君子者矣。

中丞周公,故与裕钊旧也,裕钊夙知之。

其执诚与谦,宜亦与公同。

二公协恭同德,揖志(同心同德)以辑(治理)东土,裕钊挢首而眄成功之有日。

公行矣!公之往,其驻师必于登州。

吾闻登州城闉之上,有蓬莱阁焉,自昔海右雄特胜处也。

异日者公与周公大功告成,海隅清晏,裕钊虽老矣,犹思蹇裳往从二公晏集于斯阁,称述今日之言,而券其信,俾倪东海之上,凭槛而举一觞。

虽二公,其亦韪裕钊为知言乎?其为乐岂有极乎?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济若否济:成功B.命宿将统之宿:住下C.糜帑金数千万糜:消耗,浪费D.一语言之违违:过失,不和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劳则居先,而功则居后 B.人与地不相习北救赵而西却秦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C.能下人者,众附顺功集焉 D.异乎今之君子者矣求人可使报秦者胡为乎惶惶欲何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勉励吴筱轩军门“实心任事”,与同僚“协恭同德”,保卫国防,以使“海隅清晏”,语重心长,极其恳切。

B.对吴筱轩军门“以诚自处,而以谦处人,劳则居先,而功则居后”的处事原则大加赞赏。

C.对洋务运动持否定态度,认为“历十有余年,糜帑金数千万,一旦有事,责其效,而茫如捕风”。

D.描述了日后成功庆贺的愿景:蹇裳往从二公晏集于蓬莱阁,俾倪东海之上,凭槛而举一觞。

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天下之患,莫大乎任事者好为虚伪,而士大夫喜以智能名位相矜。

(5分)(2)置国之恤,而以胜为贤,挞于市而谇于室,忘其大耻而修其小忿,何其不心竞者欤?(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月夜江行权德舆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

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

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8.诗歌的首联中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4分)9.诗人炼字匠心独运,准确传神。

试分析“寂寥寒江深”一句中“深”字的独特内涵。

(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六小题)①,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②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③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④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⑤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⑥,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⑦,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⑧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三、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儿行千里前年,我臵了新居,那套旧房闲下来,便将父母接到城里住,三天两头可以去看看,这样而老满足得不得了。

深秋的一天,我去看母亲,出来的时候穿鞋,发现皮鞋里放了崭新的鞋垫,浅蓝的底色,还印着橘黄色的花纹,很好看。

我知道是母亲放的,抬眼望门外木瘦草枯的园子,才确信已经秋凉了。

周末再去,出门时发现鞋垫换成了青莲色的,先前那双母亲取去换洗了。

也许目不识丁的母亲凭女人天性的悲悯就知道,儿子从母亲身上下来,注定要行千里。

天下母亲都知道这个理,生命中割不断的牵挂一生都拴在心尖上。

儿子的小脚丫逐渐长成大脚板,迟早得走四方,而且免不了有坎坷与磕绊,鞋子得坚实些,母亲就在鞋上下工夫。

母亲年幼生活在豪绅之家,解放后因家世缘故竟连学堂门都没迈过,可苦难的磨练使母亲拥有了一双勤劳的纤手。

我儿时由外婆带着,祖孙的鞋都是由母亲亲手做。

母亲做鞋都在冬季农闲时,秋收后霜还没有降下来就开始做准备,趁阳光好,剪开不穿的旧衣裳,熬一盆糨糊,一层层胶合晒干,用作鞋底芯。

接着就是纳鞋底,这是个浩大的工程,因为老小一大拨人来年冷暖两季的鞋都得提前完工。

所以年前几个月除了忙家务,母亲的闲余时间都用来做鞋,常常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针纳到深夜。

一只鞋底至少要分三次纳。

先是纳鞋芯,是主体部分,用数层胶合的旧布钉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