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活动中的文化障碍问题

口译活动中的文化障碍问题
口译活动中的文化障碍问题

第32卷第1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 ol.32, No.1 2012年1月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January. 2012, 104~105

口译活动中的文化障碍问题

简 芳,张 健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内容提要]近年来我国媒体上“口译”这个词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这也说明“口译”这个活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本文旨在浅论口译活动中出现的文化障碍问题。本文从四个基本方面:思维方式,价值观,历史文化和文化意象,以及传统习俗,宗教信仰来解释文化障碍问题出现的原因和由此引起的后果,同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来克服这些文化障碍,希望能够帮助译员在实际的口译活动中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促使跨文化交际顺利实现。

[关键词] 口译;文化障碍;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2)01-0104-02

一、口译的实质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准确而又快捷地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进而达到即时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现代社会跨文化,跨民族交往的一种基本沟通方式。表面上看,口译似乎是一种被动的,单一的,机械性的语言传递活动。其实不然,口译是一种积极的,复杂的,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意义再现活动。口译所再现的话语意义不仅仅是简单的言内意义,而且还涉及信息内容所包含的言外含义,话语风格,文化特征,言语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口译是一种集语言信息,语境信息,文化信息,认知信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双语交际活动。其中,“文化”始终贯穿于口译活动当中。“口译者最直接接触不同文化领域的信息,必须能迅速准确地表述不同文化背景交际双方的意图,如果口译者不熟悉文化差异,其口译工作必然会失去文化蕴意而无法达到文化等值。”[1]

二、口译中存在的文化障碍及其起因

王佐良先生指出,“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2]他认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3]中西方民族由于思维方式,价值观,历史文化和文化意象以及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的不同,导致了各民族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所以在口译活动过程中,译员不仅仅需要翻译出原语言的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并能通过语言将其传递给另一方。这要求译员在具备扎实的业务能力的同时,还要求文化知识广泛,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意识。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4]因此,译员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就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任何语言都是特定文化的反映,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缺少对这种文化差异的洞察,就会造成理解障碍。

(一)来自思维方式引起的文化障碍

一般来说,西方文化属于线性的理性思维方式,重逻辑性、层次性和抽象性;而中国文化属于螺旋性思维,重思辨、悟性和情感的意会。西方人往往认为中国人过于含蓄,甚至逻辑混乱。而中国人也可能会认为西方人过于繁琐,有时候还会因为西方人的过于直接的表达感到不适。因而,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不仅要正确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而且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弥补由这种差异所造成的理解障碍。这一差别在语言中表现为:汉语句子明快简练,而英语句子结构紧凑严密,强调成分之间的从属、修饰等关系,多用连词、介词、关系词等把句子连接起来。

中国人素有尊老的传统美德。为了表示礼貌,主人会对来客说“您比我年长,您请上坐”。如果译员按字面意思将其翻译为“You are older than me. You take the upper seat.”西方人听了肯定会心里不舒服,心里想:我有那么老吗?这时候,中文表达的原意已经被歪曲了,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二)来自价值观引起的文化障碍

价值观是文化构成的深层因素,它既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因素在人们心中长期渗透、积淀的结果。中国人讲究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崇尚的是个人主义。中国人侧重群体,突出集体的作用是其价值观的主流,突出自己便有狂妄自大之嫌。英美人倡导个人至上,充分表现自身价值,突出个人贡献。谦虚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是根深蒂固的,它是中国人的一种美德,然而有时候在西方人眼里却不那么的受到欢迎。这种明显的价值观差异不可避免的就会引起文化碰撞。这有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在某聚会上,一外国来宾对某中国女士进行了赞美,赞美她非常美丽,当时中国女士的回答是“哪里,哪里”。在一边的陪同译员却字对字的翻译成“where,where”这就让那位来过来宾感到难以理解。于是无奈回答“from up to toe”,而此时这位中国女士也很是不满意,认为这位外国人士对其不敬。

(三)来自历史文化和文化意象引起的文化障碍

文化意象是不同的民族或社团文化中约定俗成的认知模式。文化意象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中,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

[收稿日期]2011-10-28

第1期简芳,张健:口译活动中的文化障碍问题105

意义。

在中国文化里,用“熊”来形容一个人的时候,表示“愚蠢;胆小”,比如在前段时间很流行的一个电视剧《我是特种兵》里,班长就管新兵们叫“熊人”,意思就是愚蠢,胆小之意。但英文中的“bear”却形容“饥饿的人;坏脾气的人;残忍的人”。“狗”这个字在中文中常常用于贬义,表示“讨厌的;卑鄙的”,“走狗”、“狗奴才”、“狼心狗肺”都表示一种憎恶和鄙视。但在西方人眼中,“dog”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于是就含有“忠诚,友好,可爱”的意思,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再比如说,在中国古代,人们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然而,外国人却无法全理解24节气的翻译。如果不对“Rain Water(雨水)”,“White Dew (白露)”等作出进一步解释,这些译法都没有任何意义。

中文中的歇后语谐音双关,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象,十分生动、幽默,常常会逗得人哈哈大笑。然而,要想在其他语言中找到对等的表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举个例子,“一二三五六——没四(事)”被译为“One two three five six——without four(nothing serious)。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外国人能通过加注了解意思,但事实是在这个翻译中,几乎无“对等”可谈。

(四)来自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引起的文化障碍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传统习俗。中国人过春节时,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然而“春节”在西方国家不存在的,因此他们也不会明白为什么要给压岁钱。相反,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是不存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的,我们对于这些节日的重要性也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的,尽管现在西方节日在中国很盛行。

在口译过程中,由宗教信仰差异导致的文化障碍现象是经常发生的。“sleep with father”是圣经中的一个委婉语,其意思与“go the heaven”,“kick the bucket”的意思相同,但是对于不了解西方宗教的人来说,很可能会误译为“与父亲睡觉”,这就贻笑大方了。

再看下面这个例子:

Joh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如果此句被理解为“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这是因为译员未能理解“eats no fish”和“play the game”的含义。在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激烈,旧教规定斋日只能吃鱼,新教推翻了旧政府后,新教徒拒绝斋日吃鱼,表示忠于新教。所以“to eat no fish”就表“忠诚”之意,“to play the game”表“规规矩矩的比赛”,转义为“举止光明正大”、“为人正直”。所以,其正确含义是“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

三、如何克服文化障碍问题,提高口译质量

以上笔者提出了口译活动当中存在的文化障碍问题,这些文化差异为译员在翻译过程中设置了种种障碍,影响了交际双方正常,正确的交流。一旦译员处理的不够恰当,小则会导致不必要的误会,影响双方情感,大则会影响国际关系,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希望能帮助译员解决在口译过程中碰到的实际困难,提高口译质量。

1.如果遇到由思维方式引起的文化障碍,译者应当注意两种语言的特点,顺其规律,把汉语语篇中的意合反映到英语的语符结构上,而将英语的形合体现在汉语的意思之中。

比如,例:初秋时节的北京,万木葱笼,金风送爽。今

天,第二十二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将在这里隆重开幕。这个句子我们可以如下翻译:

Today we are gathering here for the g rand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22nd Universal Postal Congress at a time when the early golden autumn is embracing the luxuriantly green land o f Beijing,bringing refreshing and pleasant breeze to the capital city.

如果把之前提到的“您比我年长,您请上坐”翻译成"As you are our guests,we would like you to take the upper seats."这样的话就比较符合双方的理解方式,从而避免了尴尬。

2.第二部分说到了外国来宾和中国女士之间发生的矛盾,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旁边的译员未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在翻译过程中忽视了双方的文化差异,导致误会的产生。事实上,译员只需要翻译成“谢谢”,那么误会就不会发生了。说到底还是要求译员要有完整的知识储备,遇到问题的时候便能游刃有余。

3.在实际的口译活动中,译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处理口译中的文化障碍。可以采用两种主要手段,一是填空法,即“利用对象国语言的特点对其进行翻译、解释和意义具体化”,它采取的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异化翻译模式;二是补偿法,即“利用两种语言的相似因素对其进行阐释”。它采取的主要是归化翻译模式。比如上文提到的中国的24个节气的翻译,便是异化翻译模式的表现,我们要将其进行解释和意义具体化。

4.针对宗教上引起的文化障碍问题,译员肯定是不能够字对字的直译,必须要完全了解对方的宗教习俗,才能下手翻译。而且,在头脑中还要进行再一次语言上的创造。举个例子,“the children are in the seventh heaven with their new toys.”在这个句子中,“in the seventh heaven”很有可能被吴译为与“死亡”相关的内容,但是这个短语的真实含义是指“处于季度快乐和兴奋的状态”,译者可以将之翻译为“兴高采烈”,“欢天喜地”。

四、结语

口译是一种跨语言的文化解释行为,也就是我们平常所指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这牵涉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友情的交流,而在这中间充当媒介的就是口译工作者。为了能够让双方的交际顺利进行,译员需要在文化和知识的海洋中排除万难,随机应变,才能将交际双方隐含在语言内的文化因素准确的传达给对方。

口译活动并非易事,文化障碍问题无处不在,译员必须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夯实自己的实力。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搜集足够的背景资料,活动过程当中全神贯注,灵活应变,活动后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译水平,出色的完成翻译任务。

[参考文献]

[1] 陈振东,张珊珊. 释意理论关照下的口译与口译教学[J]. 上海科技翻译,2003,1.

[2] 王佐良. 翻译与文化繁荣[J]. 翻译通讯,1985,1.

[3] 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 Nida E.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2t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82.

[5] 赵军,蒋楠. 论口译者的跨文化意识[J]. 中国科技翻译,1998,2.

[6] 张文. 论口译者的文化差异问题[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校学报,1998,3.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委婉语的跨文化交流及其语用功能 2法律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其翻译 3论奥斯丁女性主义观点在《爱玛》中的体现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5《宠儿》中塞丝的性格特征分析 6《榆树下的欲望》之农场意象--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 7从语境视角浅析《生活大爆炸》中反语的幽默属性 8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9浅谈英语复杂句的翻译 10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11孤独的精神探索者——《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锋》中主人公形象分析 12基于语料库对红楼梦两个英文版本中红色的翻译研究 13Error Analysis on English Writing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14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避免方法 15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 16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17政论文英译的翻译策略研究 18An Analysis of Two Main Characters in Moby Dick 19浅谈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小公主》和《秘密花园》之比较 20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21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网络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2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建构浅析 23从功能翻译理论看中国饮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24 25从《远离尘嚣》看托马斯哈代的生态自然观 26从《京华烟云》探析林语堂的女性观 27论《威尼斯商人》中的宗教思想影响 28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和老子的道家思想对比 29论《吉姆老爷》中的英雄主义 3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1论中西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差异 32论中美日常交际的文化差异 33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34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mpersonal Sentences 35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 36论流行网络词汇的汉英翻译 3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Taboo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3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9从《远离尘嚣》和《无名的裘德》看托马斯?哈代的婚恋观 40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

口译中的逻辑分析指的是对讲话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

Module 2 Logical analysis I Theory and skills 口译中的逻辑分析指的是对讲话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纵向分析是指分清关键信息和辅助信息,即找出逻辑的层次;横向分析则是明确各信息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对比对照、举例说明等。逻辑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透彻地理解原语讲话的内容,对信息的点(具体的信息内容) 、线(各点之间的联系)和面(即整体概念)进行全面的把握,以便于记忆和表达。信息经过分析加工,便能在记忆中留下更深的印象。 逻辑分析练习可分为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练习。纵向分析的训练方法和第一课介绍的概述练习有些类似,但侧重点不一样。纵向分析要求进行逻辑分层训练,即在听完一篇讲话后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讲话的中心内容,这是逻辑的最上层;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讲话人谈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是第二层关系;而每个方面又具体谈了些什么,这是逻辑的下一个层次。例如第一课的练习 1.1 介绍了三种错误的饭后习惯,这三种习惯分别是:饭后立即吃水果、喝茶和散步;针对每一种错误习惯,分析了其原因,提出了正确的做法;在原因里又提到几种原因,分别是……。就这样将信息一层一层地剖析下去,形成一个清晰的逻辑线路图,然后按照逻辑线路对原语讲话进行复述,复述时不必拘泥于原语的顺序和结构。 横向分析的练习则要求我们找出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的信息结构都遵从一定的逻辑关系模式,女口:概括(generalization )、分类(classification )、因果 (cause-effect )、对比对照 (compare & contrast )、按照时间、空间、步骤、重要性的顺序排列 (sequencing )、列举( simple listing )、提出问题 - 解决问题( problem-solution )等。找逻辑关系可以根据线索词汇,如英文里表示概括关系的线索词汇有:to sumup, in summary, in conclusion, in brief, in short, on the whole 等;表示顺序的词汇有:first, second, furthermore, before, preceding, during, when, finally, meanwhile 等;表示对比的词汇有:likewise, as well as, in common with, both, similarly , compared to 等;表示对照的有: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otherwise, instead, still, yet, whereas, differently 等;表示因果的则有: so, since, because,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lead to 等等。逻辑分析要求在听取信息时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在全神贯注地收听的同时,结合自己对口译情境和讲话人背景的了解,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这样才能更好地跟上讲话人的思路,缓解“听”的压力,使口译理解更轻松更准确。 II Skills practice Teaching suggestions: Tell the students to form a mind picture or logic tree while listening, trying to associate main point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ub-points, and then do the retelling to check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logic analysis. Instruction: retell the passag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logic 2.1 有偿搭车 “上班族”借助网络发帖联络搭乘“顺风车”,这种出行方式最近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大中

跨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开题报告

跨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开题报告篇一:跨文化开题报告 XX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研究 学院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 10工商专升本2班 学号103010083 姓名周珊珊 指导教师朱爱武 开题日期XX.11.4 我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现今,我国的民营企业面对的竞争压力,不仅是来自于国内的企业,还来自于跨国公司。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

一些各方面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选择了“跨出国门”,同时也视作企业发展壮大规模,打响自身品牌的必然选择。 但是,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国际化这条道路,并不好走,其需面对的各种风险挑战,以及各方面的融合(如资金、技术、人才、文化、营销等)。本次我的选题是关于跨文化管理这一问题,我认为文化的融合,对于民营企业国际化而言是关键。因为文化本身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东西,扎根于人们的血液中,同时文化又极富个性。在不同文化下,个人或民族所表现出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合作意识、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都是不一样的。 而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又缺少国际化的领导人才,高层管理团队也缺乏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组织管理能力,因而与外籍人员之间无法充分沟通,与国外文化也无法进行到位的融合,于是便涉及到一个跨文化管理的问题,这就要求民营企业,在跻身国际化时,在深入了解本国文化的基础上,也必须深入了解目标国们的文化,并从中找出问题,从而为跨文化管理提供充实可用的依据。 再者,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声誉相对响亮,可是很多发达国家,并不曾真正认识中国,对于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事实上当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他们记忆中那般,这也是我曾经出游过澳大利亚的亲身体会。因此,不仅从企业本

从奈达的五类文化因素谈英汉文化词的对比及翻译_陈琳琳

从奈达的五类文化因素谈英汉文化词的对比及翻译 陈琳琳 (湖北大学外语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2) [摘 要]语言植根于文化中,人们的世界观反映在他们的语言里。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波及词汇层、语言层直到语境层。本文基于奈达的五类文化 因素来谈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文化伴随意义及其翻译问题。笔者认为,在处理文化 因素时,应考虑译作在预期读者中的可接受性,从而实现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文化伴随意义;翻译目的;读者因素 1.语言、文化与翻译 在西方关于“文化”的众多定义中,19世纪最有影响的定义是 人类学家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1871)中提出来的。据《文 化学辞典》(1988),Tylor给文化下的定义为:“Culture i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belief,art,moral,law,custom,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获得的其它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它也受到文化 的制约。正如Juri Lotman 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具体的 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 的。”(Susan Bassnett:2004)而在在洪堡特那里,语言反映世界 观。(潘文国,)语言反映人们的文化认知,也有着传达文化意义的 功能。因此,在翻译中如果不谨慎处理,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困难。 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讲,不能传达文化意义的翻译无法在读者中引 起应有的文化共鸣,这对原作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因此,在处 理翻译中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读者因素,只 有这样才能达到相应的翻译目的,发挥翻译的跨文化交际作用。 例如,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应运而生的“福娃”,这五个可爱 的娃娃,名字分别是“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 妮”,看到他们,中国的民众就会想到“北京欢迎您”,作为吉祥 物的这五个中国小精灵承载了中国公民想要传递给世界人民的“和 平、友谊、进步、和谐”等理念。但是“福娃”最初的译名 “Friendlis”仅有“友好、友谊”的指称意义,并没有传达给外国人 上述所承载的特殊的民族文化特色,不利于我们借助奥运会这一盛 会宣传我国的民族文化。因此可以采用异化翻译的策略,翻译成Fuwa,另外附加注释。这样,外国读者在看到Fuwa时才会具体地把它和那五个可爱的中国吉祥物联系在一起,进而联想到它们的特殊文化意义。Fuwa保留了“福娃”的文化蕴含意义,达到了更好的翻译效果。 翻译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语言本身,针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底 蕴,我们应坚持“文化传真”的翻译基本原则。无论我们采取何种 翻译策略,都应既考虑原文的文化特色,又顾及译作的可读性。 下文在奈达五类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浅谈翻译中如何应对词语 搭配的伴随意义传达问题。笔者认为,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译者可 根据自己的翻译目的和预期读者来选定相应的翻译策略。 2.奈达的五类文化 奈达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可以五类:(1)Ecology生态学;(2)Material Culture物质文化;(3)Social Culture社会文化;(4)Religious Culture宗教文化;(5)Linguistic Culture语言文化。 2.1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包括动植物、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 等。从地理位置上讲,中国是个大陆国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 而英国是个岛国,四面环水,因此在英语中有这样的表:all at sea (不知所措),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sail before the wind (顺风航行)等。而汉语中呢,有“挥金如土”来形容一个人花钱 大手大脚,英语中则说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中形容一个人很 能喝水或喝酒,说他“牛饮”,英语中则说drink like fish. 从生态环境讲,不同民族对动物的喜好各异。汉语里,“狗”总带有贬义,比如汉语里常用“狐朋狗友”来比喻勾结在一起的一帮坏人;用“狼心狗肺”来比喻一个人心肠像狼和狗一个凶恶狠毒。与此相反,英美国家人士却常把狗看作是人类的朋友。英语中关于狗的表达几乎都是褒义的,如“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Barking dog never bite”(会叫的狗不咬人)等。 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话: “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丫头,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 杨宪益、戴乃迭和霍克斯的译本对狗的传译迥然不同: 杨译:“…‘Desperation drives men to rebel and a dog to jump over a wall.’…” 霍译:“…,it will be a case of ‘the desperate dog will jump a wall,the desperate man will hazard all’;…”(转引自:邵志洪,2005) 在这里两种译文看上去差别不大,都有直译的成分。原文中,宝玉的丫鬟将红儿比作狗,应该含有侮辱的涵义。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文针对的国内读者,所以不必大费笔墨去解释“狗急跳墙”的比喻意义,读者应该能明白文字背后隐含的意义。而霍克斯的读者是英文读者,他们无法理解这个习语的意思,但译者添加了desperate 一词,应该能很好地传达原作的意思。 2.2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指的是不同的文化里特有的物质产品,它们都是文化的载体。比如中国的长城,各国独特的食物和衣着等等。比如中国的饺子、混沌、包子、豆腐等等,在英语中都没有对应的表达。因此,现在大家都似乎都能接受它们的音译名了,这样才体现了它们的“中国特色”。 请看一下例句:“人家是醋罐子,他是醋缸,醋瓮!……” 杨译:“…If other women are jealous,she’s a hundred times…” 霍译:“…They call jealous people “vinegar bottles”,don’t they? Well,she’s not just a bottle full of vinegar; she’s a storage jar – a whole cistern – full of it! …”(转引自:邵志洪,2005) 汉语里形容一个人爱嫉妒,叫吃醋。因此,醋缸子、醋瓮还有爱嫉妒的文化伴随意义。杨译采用了意译的手法,保留了原文的文化意义,但丢弃了文化形象,对原文来说是种损失。霍译采取了直译和增译的手法,既保留了原文里文化特色,有成功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笔者认为比杨译更出色。 2.3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包罗万象,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风土人情、传统、社会规则、宗教信仰、道德准则、历史背景、意识形态等等。比如不同的文化有不用的节日和庆祝风俗,不用的打招呼的方式,不同的称呼方式,另外还有人们赋予颜色词不用的含义。不同文化里的人们对颜色的认知是不同的。 在汉语里,红色总是和“吉利”“好运”“喜庆”相连,是个有着褒义词,中国文化把婚丧嫁娶称作“红白喜事”。过年要贴对联,对联写在红纸上。哪家有人娶媳妇嫁女儿都要、贴大红喜字。再比如:“开门红”(to begin well/to make a good start),本命年要穿红色的衣服来避邪等等。但是英语文化里,红色却有着截然不用甚至相反的文化伴随意义。西方文化中,红色总是和革命、激进和血腥联系在一起,带有政治色彩。英语“see red”表示“火冒三丈”或“大发脾气”,“to wave a red flag ”是做“惹人生气的事”。汉语中的“眼红”用来形容一个人有嫉妒心理,而相应的英语表达却是green-eyed。例: (1)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杨译:Her power and red chamber,her youth and beauty wasted. 144

论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

摘要:通过总结现实生活和翻译实践中的种种文化现象,表明跨文化因素在促进双方沟通思想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强调人们在掌握翻译理论的同时应注意了解各地的环境、风俗、宗教和历史文化。 关键词:翻译;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因素 翻译是两种语码之间的转换,旨在使目的语读者能准确的领会原作的精神。在语码转换过程中,我们要依靠很多因素,不仅是词汇的字面意思,而且还有信息发生的环境和情景,等等。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讲,我们可以把翻译理解为这样一种过程:它是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而这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又是靠语际间的转换进行的。所以翻译既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跨文化知识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翻译工作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精通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概括说来,在翻译中出现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指的是所处地域,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跨文化交际学表明,特定的生长环境使人们养成了特定的思维定势,多数人类学者,社会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的地理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化发祥地是黄河流域,气候属温带,这就使中华民族发展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并养成与其相适应的生活习惯。中国古代人有本末之别,“本”指农业,“末”指商业, “重本轻末”根深蒂固。中国人一直尚农轻商,靠土为生, 导致国家家庭化,因此发展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的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及严格的身份制度,以及制约人们行为的价值观念、礼制、礼貌规范等社会规范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了。 西方文化发源于希腊神话,而希腊是个岛国,在海洋国家中最早的发展了商品经济,商人住在城里,发展了与其相适应的与家庭式或家邦式截然相反的社会组织。他们首先建立了较民主的社会契约社会,因为他们活动在海上,养成了好“动”的取向,求变,好奇成为海洋文化的特点,也养成了好“动”的民族性格及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及其他制约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西方文化发源于希腊神话,而希腊是个岛国,在海洋国家中最早的发展了商品经济,商人住在城里,发展了与其相适应的与家庭式或家邦式截然相反的社会组织。他们首先建立了较民主的社会契约社会,因为他们活动在海上,养成了好“动”的取向,求变,好奇成为海洋文化的特点,也养成了好“动”的民族性格及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及其他制约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southeast”。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给人的感觉是“寒冷,令人不愉快”,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相反“西风”为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阿拉伯人生活在西亚、北非的广大地区,长期的沙漠生活铸就了他们独特的沙漠文化。阿语中与沙漠生活有关的词语极其丰富。羊是他们生活所依,阿语中有关羊的名称很多,骆驼的名称更是多得惊人,据统计,阿语中的骆驼及与骆驼有关的事物名称共5644个。 二、风俗文化 无需别人干涉,甚至父母,而且这些私事完全受到法律保护。然而这些属于美国文化隐私范畴的事情,在中国却不同程度上具有“公共性”。他们往往受到社会,他人的关切,人们允许涉足他人的生活领域,不仅不为过,反而天经地义,是关系亲密,互相关心的表示。类似“多大岁数了?” “工资多少?”“天凉了,多穿些衣服”,等等,都是表示对别人的关怀。这种话使人感到温暖,安全,人情味十足,绝无多事之嫌。因为这些言语行为已是群体取向,重关系的中国文化的

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_ 学号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引言 (4) 一、绪论 (6) (一) 文化的概念 (6) (二) 翻译的概念 (6) 二、分论 (6) (一) 文化内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7) 1 宗教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7) 2 历史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8) (二) 生活方式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6) (三) 价值观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0) 三、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文化(culture)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复杂的概念。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核心,也是文化赖以语言传播的物质表达形式。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是信息和思想的交流,是语言表达的艺术再创造,而不是文字上的对译。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不言而喻,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本文在阐述文化和翻译概念的基础上,试从中西文化的相似和差异性,包括不同的文化内涵、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两种语言翻译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 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因素;影响

Culture is a complex conception. Language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 It is the core of culture. Translation is a transfer activity of two languages. It is the exchange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thoughts, but not the direct translation.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e mean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lation and culture. In fact,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tool for us to communicate. This article tries to point out the problem, what cultural factors should be noticed during the translation, will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including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 life-style, outlook on values in foundation of explaining idea of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Key words: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ultural Factor;Effects

口译中的文化差异

口译中的文化差异 摘要:随着当今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日益密切,而口译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交流时必须和必然的手段。口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不仅需要精湛的双语技能,而且也需要丰厚的文化背景知识。本文将从民族习俗、思维模式及文化沉淀等方面浅析口译中的文化差异。 引言:口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口译的过程中,口译员不仅要精通不同的语言,还得在不同的文化方面架起沟通的桥梁。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要想顺利的与外国人交流,口译员必须消除语言与文化双方面的障碍。正如王佐良教授所说:“口译员要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因此口译员必须要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口译的定义和类型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口译就是一项以语言为基础的活。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口译的定义。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认为: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问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1]中国语言文化大学刘和平教授认为:口译同笔译一样,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且是不同语言社团重要的交流形式,是两种思维的转换过程。[2]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张文教授对口译的概念进行了较全面的界定。她认为:口译是在人们跨文化、跨语言的交往活动中,为消除语言障碍,由能运用交流各方所使用的语言的人,采取口语表达方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以别种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 根据时间工作模式,口译被分为交替传译(也称连续口译/传译、即席口译/传译,简称“交传”或“连传”;英文简称CI 。讲话人说一段,译员翻译一段,然后循环往复、交替进行。交替传译常用于新闻发布会、外事会见、商务谈判、户外活动等。)和同声传译(又称同步口译、即时传译(港台用语),简称“同传”;英文简称SI。讲话人的“说”与译员的“译”几乎同时进行。同声传译可分为常规会议同传和耳语同传两种)。根据空间工作模式,口译分为现场口译(当事双方和译员同时在场)和远程口译(当事双方和译员不在一地:电话口译、远程视频口译等。)根据活动主题和场合,口译分为会议口译、陪同口译、外交口译、商务口译、媒体口译、社区口译、导游口译、医学口译、法庭/法律口译和法庭译员等。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口译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口译 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文化,根据文化的定义及其与语言的关系,我们知道文化包含语言,语言反映文化。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是促进中西方交流不可或缺的,在口译中,我们必须加强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这也是消除语言障碍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 近年来,各位学者纷纷就“跨文化交际意识”给出了不同的理解。“文化对语际的有效转换关系极大。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形式(或形态)具有相通的或相近的信息通道;反之,不同的文化形式必然产生文化差异或‘隔膜’阻塞信息通道的畅通。因此,文化因素在语际转换基本作用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刘必庆,1999:72)“跨文化交际意识”广义上指,在交流过程中对文化因素形成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敏感的思维方式;狭义上指,口译员理解文化中的特殊现象,并以可接受的方式传达出这种文化。 二、口译 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口译员的基本职责是从语言文化两个层面为交际双方搭建桥梁,真实、精确地传达信息。(胡嫣茹,2016:47)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流活动,事中-英和英-中双向的语言交流。口头解释起着桥梁的作用,也就是说,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在交际活动过程中,口译员将直接触及文化信息,必须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达双方交往意图。如果口译员对目标语国家文化知之甚少,会导致目标语言不会被不熟悉其文化的另一个交流方理解,更严重的是会造成误会,导致沟通失败。例如,“狗”在英语国家有正面意义,英文中有句话“Every dog has its day” 可以译为“每个人皆有出头之日”。如果读者不熟悉此句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很难对这句话做出合适的翻译。此外,当我们与西方国家的人沟通的时候,会得到对方的赞扬,根据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我们会谦虚地拒绝。经常会说“没什么”,如果译为“It’s nothing. There is still much to improve”,很容易引起歧义。 三、跨文化交际意识与口译的关系 知名学者王佐良(2003:3)提到,“翻译人员要翻译单词,但从根本上说,他/她面临着两大文化。”因此,在口译过程中,口译员必须意识到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对于口译员来说,跨文化意识对于翻译口译过程中的不可译性语言,是尤其有帮助的。口译员具备跨文化意识,会使他们在口译过程中具备是否对目的语做出修改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做出修改的基本的判断能力。 (一)口译员是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承载者 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口译员是传播信息的桥梁,让双方有效、成功的交

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研究(一)

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研究(一) 摘要]通过总结现实生活和翻译实践中的种种文化现象,表明跨文化因素在促进双方沟通思想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强调人们在掌握翻译理论的同时应注意了解各地的环境、风俗、宗教和历史文化。 关键词]翻译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因素 翻译是两种语码之间的转换,旨在使目的语读者能准确的领会原作的精神。在语码转换过程中,我们要依靠很多因素,不仅是词汇的字面意思,而且还有信息发生的环境和情景,等等。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讲,我们可以把翻译理解为这样一种过程:它是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而这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又是靠语际间的转换进行的。所以翻译既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跨文化知识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翻译工作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精通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概括说来,在翻译中出现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环境文化 中国文化发祥地是黄河流域,气候属温带,这就使中华民族发展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并养成与其相适应的生活习惯。中国古代人有本末之别,“本”指农业,“末”指商业,“重本轻末”根深蒂固。中国人一直尚农轻商,靠土为生,导致国家家庭化,因此发展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的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及严格的身份制度,以及制约人们行为的价值观念、礼制、礼貌规范等社会规范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了。 西方文化发源于希腊神话,而希腊是个岛国,在海洋国家中最早的发展了商品经济,商人住在城里,发展了与其相适应的与家庭式或家邦式截然相反的社会组织。他们首先建立了较民主的社会契约社会,因为他们活动在海上,养成了好“动”的取向,求变,好奇成为海洋文化的特点,也养成了好“动”的民族性格及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及其他制约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西方文化发源于希腊神话,而希腊是个岛国,在海洋国家中最早的发展了商品经济,商人住在城里,发展了与其相适应的与家庭式或家邦式截然相反的社会组织。他们首先建立了较民主的社会契约社会,因为他们活动在海上,养成了好“动”的取向,求变,好奇成为海洋文化的特点,也养成了好“动”的民族性格及与其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及其他制约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给人的感觉是“寒冷,令人不愉快”,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相反“西风”为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阿拉伯人生活在西亚、北非的广大地区,长期的沙漠生活铸就了他们独特的沙漠文化。阿语中与沙漠生活有关的词语极其丰富。羊是他们生活所依,阿语中有关羊的名称很多,骆驼的名称更是多得惊人,据统计,阿语中的骆驼及与骆驼有关的事物名称共5644个。 二、风俗文化 风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个人主义取向的美国人非常崇尚“私有”这个词。他们拥有私人汽车,私人医生,私人房间,私人电话,而且与别人交往,在街上行走,排队买东西都有一个私人区域。他们可以完全按自己的意志安排生活,无需别人干涉,甚至父母,而且这些私事完全受到法律保护。然而这些属于美国文化隐私范畴的事情,在中国却不同程度上具有“公共性”。他们往往受到社会,他人的关切,人们允许涉足他人的生活领域,不仅不为过,反而天经地义,是关系亲密,互相关心的表示。类似“多大岁数了?”“工资多少?”“天凉了,多穿些衣服”,等等,都是表示对别人的关怀。这种话使人感到温暖,安全,人情味十足,绝无多事之嫌。因为这些言语行为已是群体取向,重关系的中国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对于美国人就是对他们隐私权的侵犯,难怪他们听了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Contents 1 1.0 Introduction of culture (1) 2.0 Language, Culture & Translation ......................................... .2 2.1 Idioms (2) 2.1.1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sharing the same meanings and cultural images (2) 2.1.2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sharing the similar meanings but different cultural images (3) 2.1.3 Translation of idioms not restricted to only one version (3) 2.2 Communications with peopl 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4) 2.2.1 Communications in a restaurant (4) 2.2.2 An embarrassing answer (4) 2.3 Animals that bear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5) 2.4 Colors that have different cultural bearings (6) 2.4.1 B lue (6) 2.4.2 White (6) 2.4.3 Black (7) 3.0 Conclusion (7)

跨文化意识在英汉口译教学中的培养

跨文化意识在英汉口译教学中的培养 摘要口译不仅是一种即席的双语间的口头转换,也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文章试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英汉口译教学过程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分析影响口译交际的文化因素,以阐明在教学中培养积极的跨文化意识对口译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口译跨文化意识口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Training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nterpreters TANG Hao, LI Chang (Foreign Studies College of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Hu’nan 423000) Abstract Interpretation is not only an impromptu oral conversion between bilingual, but also a verbal communication,but also a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havior.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process, analyze and cultural

论口译与跨文化交际

论口译与跨文化交际 作者:陈慧华时间:2009-3-17 13:07:00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口译文化障碍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 论文摘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口译,分析了语言文化与口译的关系,并举例说明了口译中存在的文化障碍,指出培养译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口译质量。 一、口译与文化 口译是译员运用其双语或多语能力,为处于不同语言文化的人们之间的沟通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口译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译员的语言水平和文化素质。译员不仅要精通原语和译语两种语言,还要了解这两种文化,并具备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否则会直接影响口译的效果。正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佐良先生(1989:18-19)所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全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不是说一个大概的了解,而是要了解使用这一语言的人民的过去与现在,这就包括了历史、动态、风俗习惯、经济基础、情感生活、哲学思想、科技成就、政治和社会组织等等,而且了解得越细致、越深入越好。同样,译者还得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不仅如此,他还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他在寻找与原文相当的‘对等词’的过程中,就要作一番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里的含义、作用、范围、情感色彩、影响等等都相当。” 二、口译中的文化障碍 文化间的共性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但不同语言文化的人们在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则为交流造成了不少障碍。 由于文化的社会和民族属性,为一种文化所独有的风俗习惯或价值观,可能会不被另一文化集团的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这一交流过程中,译员最直接地接触不同文化的信息,必须能迅速准确地表述交际双方的意图,如果口译者不了解文化差异,会导致译语无法为部分不熟知该文化背景的听众所理解,从而使交际双方难以沟通,甚至产生误解,导致交际失败。 一般来说,口译中的文化障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文化意象的差异 文化意象是不同民族或社团文化中约定俗成的认知模式。文化意象不断出现在各民族的语言里,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带有丰富的寓意、深远的联想,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对文化意象的民族差异处理不当,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影响

芊芊浅谈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地影响 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地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地过程[ ].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地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地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地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地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地关键.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地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与思维上地差异对翻译地影响 英汉两种语言在观察与思维上是存在着差异地: 面对同一物体, 用以概括地概念也有出入, 因而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如对颜色地观察和使用,就有不同地概念.英语“ ”在汉语中不叫“黑茶”, 而叫“红茶”;“”是“黑面包”, 而不是“棕色面包”.汉语地“青衣”,“青天”同是一个“青”字, 翻译成英文就只能分别译作“ ”和“ ”.汉语“黑眼睛”, 英语为“”; 英语地“ ”, 汉语为“挨打后出现地黑眼圈”; 汉语“黄色影片”, 英语为“ ”(蓝色风光片) ;汉语地“红眼病”,英语为“ ”.此外,英汉两种语言在逻辑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 英文句子. 若直译为“考试时你不要太细心”.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从句法上看,它是一个双重否定结构, 从思维方式上看, 它是一种逆向思维.其正确译文是: 考试时你要特别细心.因此,对于这一类因思维差异而引起地表达不同地概念, 译者同样要越过表达形式地局限进行意义上地对等翻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信仰地差异对翻译地影响 欧美人信基督教地居多, 认为上帝() 可创造一切,因而有. (上帝帮助自助地人) 地说法.而中国人则信仰佛教,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地一切,与此有关地词语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如果译者缺乏对这种文化个性地深刻了解, 就难以鉴别句子地文化内涵,对译文地准确性产生重大地影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环境地差异对翻译地影响 英汉民族生存环境地差异在语言中地一个表现是习语地运用.习语地产生与人们地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地理方面地差异, 习语承载着不同地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如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道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地生活离不开土地.例如, 形容花钱大手大脚, 英语是,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地习语, 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地对应习语, 如’ (奋力图存) (不知所措) 等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另外, 在汉语地文化氛围中, 中国人心目中地东风是温暖地, 是春天地风, 只有西北风才是寒冷地.而英国地处西半球, 北温带, 海洋性气候, 报告春天消息地却是西风, 看下面地例子: ?(在许多冬日里我

口译中的逻辑分析

口译中的逻辑分析指的是对讲话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纵向分析是指分清关键信息和辅助信息,即找出逻辑的层次;横向分析则是明确各信息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对比对照、举例说明等。逻辑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透彻地理解原语讲话的内容,对信息的点(具体的信息内容)、线(各点之间的联系)和面(即整体概念)进行全面的把握,以便于记忆和表达。信息经过分析加工,便能在记忆中留下更深的印象。 逻辑分析练习可分为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练习。纵向分析的训练方法和概述练习有些类似,但侧重点不一样。纵向分析要求进行逻辑分层训练,即在听完一篇讲话后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讲话的中心内容,这是逻辑的最上层;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讲话人谈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是第二层关系;而每个方面又具体谈了些什么,这是逻辑的下一个层次。将信息一层一层地剖析下去,形成一个清晰的逻辑线路图,然后按照逻辑线路对原语讲话进行复述,复述时不必拘泥于原语的顺序和结构。 横向分析的练习则要求我们找出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的信息结构都遵从一定的逻辑关系模式,如:概括(generaliz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因果(cause-effect)、对比对照(compare & contrast)、按照时间、空间、步骤、重要性的顺序排列(sequencing)、列举(simple listing)、提出问题-解决问题(problem-solution)等。找逻辑关系可以根据线索词汇,如英文里表示概括关系的线索词汇有:to sum up, in summary, in conclusion, in brief, in short, on the whole等;表示顺序的词汇有:first, second, furthermore, before, preceding, during, when, finally, meanwhile 等;表示对比的词汇有:likewise, as well as, in common with, both, similarly,compared to等;表示对照的有: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otherwise, instead, still, yet, whereas, differently等;表示因果的则有:so, since, because,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lead to等等。 逻辑分析要求在听取信息时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在全神贯注地收听的同时,结合自己对口译情境和讲话人背景的了解,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这样才能更好地跟上讲话人的思路,缓解“听”的压力,使口译理解更轻松更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