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钱塘湖春行》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

《钱塘湖春行》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

《钱塘湖春行》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题型:【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B.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

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C.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解析】C 不是暮春,而是初春的景象。

2、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C)A.诗的首联交代了踏青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冬日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颈联诗人用“乱”字勾画了百花竞放、五彩缤纷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这首诗能紧紧抓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选取典型景物,把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解析】C 不是深密,而是浅密。

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唐诗五首》译文赏析及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唐诗五首》译文赏析及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五首》阅读赏析及达标练习《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赏析主题:描写山野秋景,在萧瑟恬静的景色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惆怅孤寂的情怀。

1. 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 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答: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 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 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的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4. 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答: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饮酒(其五)》诗歌鉴赏专项练(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饮酒(其五)》诗歌鉴赏专项练(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饮酒(其五)》诗歌鉴赏专项练(含答案)《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饮酒(其五)》诗歌鉴赏渡荆门送别[唐]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的景象。

2.直接性默写填空。

(1)山随平野尽,___ 。

(2)月下飞天镜,___ 。

3.根据要求填空。

(1)《渡荆门送别》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___,___。

(2)《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描写过荆门入楚地时的壮阔景象,表现喜悦心情、朝气蓬勃的语句是:___,___。

(3)《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___,___。

(4)《渡荆门送别》借与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___,___。

4.下列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紧扣诗题写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交代了此行的地点和事由。

B.颔联中,“随"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生动地展现出来,给人以空间的流动感。

“入”字,写出江水流向远方,水天相接的开阔境界。

C.颈联描摹江上美景,富有画面感:朗月映照下江水澄净明澈,黄昏天边云霞飘飞,犹如海市蜃楼,变幻多姿,让人陶醉。

D.尾联直抒胸臆,写故乡之水不远万里送自己行舟远游,表达了自己尽快到达楚地的急切心情。

5.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6.请对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做简要赏析。

7.诗歌的最后两句写的含蓄而富有情致,请简要赏析。

8.《渡荆门送别》写的是什么场景?9.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道:“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

"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10.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一】孟浩然我行穷水国①,君使入京华②。

《钱塘湖春行》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钱塘湖春行》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钱塘湖春行》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原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抓住早春特点,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2、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3、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4、写出诗人观景的处所,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句子是:二、赏析简答题:1、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2、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好在哪里?4、品读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答案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抓住早春特点,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写出诗人观景的处所,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二、赏析简答题:1、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答: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风的喜爱之情。

《钱塘湖春行》练习题

《钱塘湖春行》练习题

《钱塘湖春行》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一、理解性默写:1、抓住早春特点,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写出诗人观景的处所,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二、选择题:1、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B.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

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C.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解析】C 不是暮春,而是初春的景象。

2、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C)A.诗的首联交代了踏青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冬日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颈联诗人用“乱”字勾画了百花竞放、五彩缤纷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这首诗能紧紧抓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选取典型景物,把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解析】C 不是深密,而是浅密。

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诗词鉴赏《钱塘湖春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诗词鉴赏《钱塘湖春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译: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译: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 【考点预测】 1. 从诗中哪些字词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 答: 2. 请描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答:
3. 请你说说颔联中“争”和“啄”两个动词的表达效果“乱”“浅”的妙处。 答:
5. 对下面古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此诗为诗人任杭州刺史期间所作。诗歌描绘了早春西湖明媚的风光,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B.首联中的“云脚低”应理解为“白云低垂,仿佛与湖水相连”,描绘出西湖静态的美。 C.颈联中的“迷人眼”和“没马蹄”,体现出早春的西湖百花齐放,春草丰茂的特点。 D.尾联中的“行不足”应理解为“走不够”,既写出西湖景色美不胜收,又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 解析: 6.对这首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 态画面。 C.颈联用“乱花”“浅草”写出了西子湖畔繁花似锦,翠绿如茵的美丽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解析:
五、《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写作背景】 白居易,唐代诗人。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 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本诗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 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翻译】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钱塘湖春行》翻译与常见重要考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钱塘湖春行》翻译与常见重要考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钱塘湖春行》翻译与常见重要考题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翻译:走在西湖边。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

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1、《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2、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涨。

3、暖树:向阳的树。

4、不足:不够。

5、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行”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喜悦之情。

6、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赏析?答:漫行于孤山寺的北边,贾公亭的西面,春水初涨,湖面于堤相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

这一联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7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赏析?答:写莺燕,从动物的动态的角度写出了初春给人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觉。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8 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赏析?答:写花草,用“乱花”、“浅草”来写西湖早春的美景。

“渐欲”,渐渐就要;“才能”,刚刚能够,都表现出事物在发展变化之中。

从植物的角度,着重表现诗人面对初春美景的喜悦的心情。

9.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赏析?答:“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留恋忘返,“最爱”直抒胸臆,说明诗人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部编八上《钱塘湖春行》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15题)

部编八上《钱塘湖春行》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15题)

部编八上《钱塘湖春行》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15题)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译文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2.主旨、情感诗人通过对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极有早春特征的动植物的描写,描绘出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早春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本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抒情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赞美之情。

4.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表现的画面。

答:莺是春的歌手,几只早莺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歌唱。

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5.请从炼字角度赏析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的表达效果。

答:“早”“新”用字准确,生动地表明了早春的时令;“争”“啄”两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早春时节的勃勃生机。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的表达效果。

答:运用了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

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争”“啄”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生机蓬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7.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的表达效果。

答:示例一:动态描写,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

“争暖树”“啄春泥”既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又写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的活力,把春的活力、大自然的春意生动地描述出来。

八上05《钱塘湖春行》-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与实训(含答案)-部编版

八上05《钱塘湖春行》-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与实训(含答案)-部编版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词语解释○1孤山:在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山上有孤山寺。

○2贾亭:即贾公亭。

唐贞元年间,贾全在杭州做官时在西湖边建造此亭。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

初,刚刚。

○4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5暖树:向阳的树。

○6白沙堤:指湖面的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

内容描述: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

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是因为绿色杨柳下的白沙堤别有景致。

全诗赏析:诗人紧扣“早春”,描绘西湖明媚春光,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早春景致的细致描绘,体现禽鸟、植物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行不足”,表明诗人余兴未尽,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主旨: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诗人的喜悦心情。

写作特色: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

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第一组题目:(1)【内容筛选】全诗以“行”为线索,从“___________________”起,到“__________________”终。

(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1分)(2)【词语鉴赏】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组题目:(3)【内容筛选】本诗抒发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情。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钱塘湖春行》对比赏析专项练习(word版有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钱塘湖春行》对比赏析专项练习(word版有答案)

《钱塘湖春行》赏析对比专项练习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题。

【甲】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早兴①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③心空思想③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释】①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吏第二年早春所作。

②觉:醒。

③思想:烦恼。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首联第一句点题,交代了游踪;第二句从大处落笔写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云与湖面相接,勾画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乙诗通过对小狗、小鸟这两个对春天极为敏感的动物的传神刻画来写早春气息:冬天过去,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小狗对此敏感而“上阶眠”;一向活泼的小鸟也不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C.乙诗“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诗人昨日饮酒甚多。

春宵佐以美酒,本是人生一大乐事,但作者因思念家乡而开怀大饮,以致大醉,到次日早晨仍有头重脚轻之感。

D.乙诗中,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如“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了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抒发了诗人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2、赏析甲诗颔联,说说它是怎样写早春的。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赏析甲、乙两诗的尾联,分析它们的抒情方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西湖美景古来共谈,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 1-4 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简答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简答题及答案

12.《唐诗五首》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主旨】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赏析简答题: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5、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1、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5、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黄鹤楼唐·崔颢【原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1.首联两句话是仙人骑鹤的传说,令人浮想联翩,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为乡愁情结的抒发做了铺垫。

是虚写。

2.颔联这里也既含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也为这诗增添了一种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3.颈联写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致,却反衬出清冷的思乡之情,是以荣景显伤情。

《钱塘湖春行》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

《钱塘湖春行》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

《钱塘湖春行》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班级:姓名:资料:【原诗】【翻译】【精品习题及答案】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参考答案】《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原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抓住早春特点,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2、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3、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4、写出诗人观景的处所,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句子是:二、选择题:1、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B.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

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C.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2、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诗的首联交代了踏青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冬日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颈联诗人用“乱”字勾画了百花竞放、五彩缤纷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钱塘湖春行》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钱塘湖春行》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钱塘湖春行》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唐代著名诗人。

曾担任太子的老师,做官正直,深手受好评。

晚年隐居洛阳香山寺,因此号香山居士。

他是唐代诗人创作中最多的一个,作品集《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

诗中大胆地批评时政,表现了人民的疾苦。

本诗是他为杭州太守时所作。

【背景】唐穆宗长庆二bai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du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

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主旨】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名句赏析】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诗人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zhi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_________思__乡___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课内阅读
2.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
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你加以描绘。(不超过
100字) 诗人乘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伴随小舟而展开,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阔无际的原野,诗人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心_情__也__喜__悦__开__朗__了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2 唐诗五首 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课内阅读
(一)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____________, 颔联叙、事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
“___绿__杨__阴__里__白___沙__堤___”终。以“_最__爱___湖__东__行__不__足_______”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 味。(请用诗中的原句填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1)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___争___、__啄____。 (2)赏析: _一__个__“__争__”__字__,__运__用__了__拟__人__的__修__辞__手__法__,__让__人__感__到__春__光_ _的__难__得__与__宝__贵__。__一__个__“__啄__”__字__生__动__地__描__绘__出__燕__子__那__忙__碌_ _而__兴__奋__的__神__情__。__这__两__句__使__全__诗__洋__溢__春__天__的__活__力__与__生__机__。_

部编8年级上册13 《唐诗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8年级上册13 《唐诗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8年级上册语文13 《唐诗五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野望》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参考答案:《野望》一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

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

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

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从先贤那里寻找慰藉。

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

二、《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参考答案:《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又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样,神秘莫测。

颔联先写黄鹤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黄鹤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

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三、《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

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参考答案: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首先,它有绘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其次,它有绘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了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最后,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鲜明,落日、大漠、黄河、烽烟,各有色彩,引人想象。

《钱塘湖春行》知识讲解(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钱塘湖春行》知识讲解(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钱塘湖春行》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

原籍太原,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曾官太子少傅。

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

著有《白氏长庆集》71卷。

《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其中尤以“因事立题”的新乐府最有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

他在杭州时,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

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

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的春意盎然,恰到好处,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赞美和热爱的感情。

知识积累1.临:来到,文中指登上的意思。

2.以:连词,来。

(以.观沧海)3.何:副词,多么。

4.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

竦,高;峙,挺立。

5.萧瑟.(sè):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6.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7.若:好像。

8.其:代词,指大海。

9.星汉:银河。

10.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幸,庆幸;至,极点。

11.以:介词,用。

(歌以.咏志)12.阔:宽阔。

13.悬.(xuán):悬挂。

14.生:升起。

15.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16.暖树:向阳的树。

17.乱花:纷繁开放的春花。

18.足:够。

19.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20.碣.石(jié) 21.澹澹..(dàn) 22.哉.(zāi)23.白沙堤.(dī) 24.枯藤.(téng) 25.天涯.(yá)考题例析(2011 湖北十堰)阅读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赏析、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赏析、习题及答案

12.《唐诗五首》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作者】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初诗人。

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

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

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

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

【背景】东皋是王绩隐居乡里时的游玩之地。

诗写秋天傍晚景象,由于诗人独自置身于东皋野外,所以诗中充溢着诗人孤独落寞的感受。

【主旨】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名句赏析】《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

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习题及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二、选择题: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

《钱塘湖春行》练习题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上附答案

《钱塘湖春行》练习题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八上附答案

12<......钱塘湖春行.....>.练习题1..本诗选自.......晚年又叫....__________ ..... ,.字.______ ,......................作者.....__________ ,.._______.......是.___...代大诗人2...<.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的感....... ,.抒发了诗人.....________.........为线索... ,.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情. ..第.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联运用了..... .....______......句和第......句是颔联.... ,______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 ........................... ,.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B..三四两句从莺、燕............................ ,.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的动态中.... ,.把春天的活力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 ............... ,.包括诗人自己...... ..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 ............... ,.在绿杨荫里..... ,.更是美不胜收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是一首.................... ,.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 ..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七言律诗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 ".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 ,.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 ".争〞、...... ,.诗人抓住了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 ,.翠绿如茵.... ,....................... ,.而浅浅的小草...... ,.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 ,.他不禁发出......... ,.让人久久不忍离去.................. ,.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最.|.爱〞这样的赞叹....... ..5..解释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②.最.|.爱湖东行缺乏〔.......〕.参考答案:.....1...<.白氏长庆集......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乐天2..诗人行踪..三.四.颈.对偶....喜悦.....早春3...D.4...C.5..①向阳的树......②不够...14..白杨礼赞........课时训练1...以下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主宰..妙手偶得...锤练.......倦怠..纵横绝...|.荡. B..奔驰C..挺拔...秀颀..傲然耸立........ D..伟岸...晕圈..坚强不曲2...根据括号中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假设不是〔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 ,.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2.〕无边无垠......................... ,.〔平坦得像磨刀石〕......... ,.这时如果不是宛假设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 ,.你会忘........... ..〔.〕....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3.〕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 ,.绝.|.不〔树枝从树干的旁边................ ,.成为一束........... ,.而且紧紧靠拢斜伸出来〕..... ..〔.〕.〔.4.〕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驰骋..........|.国历史的.................. ,.冲杀突击〕..... ,.用血写出新中那种精神和意志....... ..〔.〕.3............ ,.填在横线上..... ....在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是黄.........〔映、扑、闪〕入你的视野的............... ,________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和风吹送................ , .-.-.这时你会真心佩................〔翻、掀、涌〕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 ,________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 ........... ".麦浪〞〔.3.〕这时你... ".伟大〞... ,.... ,.也许是............... ".雄壮〞........〔冒、翻、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________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4.<.. , "......的意..礼赞〞是.. ,.原名...白杨礼赞....>.作者思. ..阅读课文第... ,.完成..5 .-.7.题. .......4 .-.7.自然段5...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表达作用.............. ..那就是白杨树............ !.......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 !.......... ,.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6...阅读第........... .....5.段. ,.从文中选择恰当词语填空①.描写白杨树自然特征的词语有:笔直、.................、挺立...②.表现白杨树拟人特征的词语有:...................、努力...、力争上游7...文中说白杨树是一种..... ?.做简要解释..... ....... ".不平凡〞的树......... ".极普通〞又...... ,.这是否矛盾课时训练答案......1. D.. C...坚强不屈〕........〔.A...纵横决荡.... B...锤炼2...〔.1.〕妙手偶得.....〔.4.〕纵横决荡..........〔.3.〕旁逸斜出.....〔.2.〕坦荡如砥3...〔.1.〕扑....〔.2.〕翻..〔.3.〕涌4...茅盾........尊敬、赞美..沈雁冰5...两个指代词........... ".这〞.....用的很巧妙.......... ,.引出对它的描写;用..... ,.用. ".那〞是白杨树还在远处表示它的形象已经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但. ".那〞所..... ".这〞都指白杨树.................. ..〔. ".那〞指较远...... ,.这两个代词的运用与各自语段的内容相契合................... ..〕.... , "..这〞所指较近6...①向上...不折不挠........②倔强...参天耸立7...不矛盾.............................. ".不平凡〞指它的精... . "..极普通〞是指它的生长环境、普遍性和外形特点;神气质和象征意义....... , "........ ..〔反义词的同时运用......... ,.一般是运用的角度不同.......... ..读文章可知极普通〞是从一些外在因素而言的..................... ,.如生长环境、外形等....是从内在的角......... , "..不平凡〞度而言的................. ,.如它的精神、气质、意志等〕。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唐诗五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目录野望(王绩)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通过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和诗人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每一棵树都顶着一抹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了落日的余晖。

树叶黄了,落到地上,山后的太阳余晖落在山上。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

4.本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答: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了,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运用典故,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隐逸山林的愿望。

6.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句子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塘湖春行》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唐代著名诗人。

曾担任太子的老师,做官正直,深手受好评。

晚年隐居洛阳香山寺,因此号香山居士。

他是唐代诗人创作中最多的一个,作品集《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都很有名。

诗中大胆地批评时政,表现了人民的疾苦。

本诗是他为杭州太守时所作。

【背景】唐穆宗长庆二bai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du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

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历代吟咏西湖的名篇。

【主旨】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名句赏析】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诗人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zhi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

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

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

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

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

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

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

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

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抓住早春特点,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2、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3、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4、写出诗人观景的处所,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句子是:二、选择题:1、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B.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

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C.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2、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诗的首联交代了踏青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冬日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颈联诗人用“乱”字勾画了百花竞放、五彩缤纷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这首诗能紧紧抓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选取典型景物,把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

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5、对《钱塘湖春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B.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C.“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

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

三、赏析简答题:1、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2、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好在哪里?4、品读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答案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抓住早春特点,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的优美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写出诗人观景的处所,写出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二、选择题:1、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B.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

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C.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解析】C 不是暮春,而是初春的景象。

2、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C)A.诗的首联交代了踏青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冬日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颈联诗人用“乱”字勾画了百花竞放、五彩缤纷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这首诗能紧紧抓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选取典型景物,把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解析】C 不是深密,而是浅密。

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

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解析】D 这二句写行经白沙堤所见,是白描,不是详写。

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解析】C 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5、对《钱塘湖春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B.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C.“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

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

【解析】C.表述错误,首先,“白沙堤”是一个景点,并不能体现出季节特点;其次,该诗描写的是西湖早春的景象,而不是晚春。

三、赏析简答题:1、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答: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风的喜爱之情。

2、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答: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