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爱莲说》
初二语文爱莲说翻译及赏析
初二语文爱莲说翻译及赏析初二语文爱莲说翻译及赏析莲说是初二语文的一篇重点文言文,学生要好好掌握这篇文章的翻译及赏析。
店铺为大家力荐了初二语文爱莲说的翻译和相关资讯,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初二语文爱莲说的翻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或注释: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和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初二语文爱莲说的赏析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
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初二语文课文翻译:《爱莲说》译文
初二语文课文翻译:?爱莲说?译文: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初二文言文翻译:?爱莲说?译文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珍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言翻译译文: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得意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欢牡丹。
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穿,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干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欣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珍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
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爱莲说》原文、译文及赏析
《爱莲说》原文、译文及赏析《爱莲说》是我国宋代诗人周敦颐所作,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爱莲说》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爱莲说宋代: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文言知识生字予(yú) 濯(zhuó) 涟(lián) 亵(xiè) 鲜(xiǎn) 蕃(fán)作品断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词多义(1)鲜陶后鲜有闻(少)芳草鲜美(鲜艳)《桃花源记》(2)之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之出淤泥而不染(联词,无实际意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词类活用不蔓不枝(名词“蔓”“枝”用作动词“生蔓”“长枝”)香远益清 (形容词“远”用作动词“远播”)赏析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莲花高洁的形象;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爱莲说文言文朗读翻译
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与牡丹,遭时之变,各得其所,然吾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者,以其不同流合污也。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何也?盖因其性洁也。
水之清者,莲自洁其身;水之浊者,莲亦洁其身。
不以清浊易其性,不以荣枯易其志。
故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之中通外直,何也?盖因其心虚也。
虚则中空,中空则外直。
虚心则可纳万物,纳万物则无滞碍。
故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莲之香远益清,何也?盖因其气清也。
气清则香远,香远则益清。
清者,清其心也。
心清则志高,志高则行远。
故曰:“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莲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何也?盖因其志高也。
志高则不随俗浮沉,不随俗浮沉则独立不倚。
独立不倚,则能远观而不为所动。
故曰:“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噫!莲之君子也,何也?盖因其志洁行廉,不以势利易其志。
势利之徒,虽居高位,不能自拔。
莲之君子,虽处浊世,独守清白。
故曰:“莲,花之君子者也。
”夫君子之学,亦宜如此。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此乃君子之品,吾辈宜效之。
朗读翻译:水中的陆地上的花草树木,可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十分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茎内通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菊花与牡丹,遭遇时世的变迁,各自得到了它们的位置,然而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是因为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它的本性纯洁吧。
初中语文文言文周敦颐《爱莲说》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周敦颐《爱莲说》原文与译文(含赏析)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赏析邓韶玉周敦颐是北宋理学濂洛学派创始人、二程(程颖、程颐)的老师。
他博学力行,品德高尚,为官清廉,不媚权贵,明断狱案,得到人民的赞赏。
北宋中叶,士大夫在封建统治者诱掖下,追求富贵利达,耽于享乐之风盛行。
作者目击时弊,慨然命笔,写成此篇借物咏志的小品,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其懿德高行与美学情趣,在当时具有现实意义,在今天也不失其思想价值。
作者起笔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选用“可爱”二字,包罗群芳,表明托物寄兴,并不刻意求工,极见其立言斟酌之妙。
接着叙说“晋陶渊明独爱菊”。
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解绶归隐后,饮酒赋诗,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逸趣。
“独爱菊”,显示渊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
继写“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据唐人李肇《国史补》卷中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馀年矣。
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
《爱莲说》译文及注释
《爱莲说》译文及注释
《爱莲说》是中国唐代诗人周朴创作的一首诗歌,以下是《爱莲说》的译文及注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日,白天,指白天的时间。
依山尽,指太阳落山。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流经黄土高原,入海口在山东省。
入海流,指黄河的水流入大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想要看尽千里风景。
更上一层楼,登高远望,寻找更广阔的视野。
译文:
白天已经依山而落,黄河的水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遍千里风景,就应该再登上一层楼。
注释:
周朴的《爱莲说》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远方风景的向往和探索的愿望。
诗中以白日落山、黄河入海为景,抒发了诗人对壮阔风景的向往之情。
最后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和抒发了诗人对壮丽风景和远方的向往之情。
希望以上的译文和注释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爱莲说是由唐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原文如下:爱莲说白居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室内有人如在山水之间,即使房屋狭小卑陋,只要有仙人居住其中,它的名声就因此提升;同样,水并不一定很深,只要有龙隐居其中,它就被认为是神灵之所在。
这个房屋虽然简陋,但却有我心灵的馨香。
青苔爬满了门前的石阶,绿草也长进了窗帘的间隙。
在这里可以与贤人谈笑,往来的人没有一个是庸俗之辈。
我可以奏起简朴的琴声,阅读经典之书。
这里没有刺耳的丝竹声,没有繁重的文书劳累。
南阳的诸葛庐,西蜀的子云亭,孔子曾问道:有什么地方是陋室呢?翻译如下:爱莲说山不必高耸,只要有仙人居住其中,这个地方就会名声大噪。
水也不必太深,只要有龙隐居其中,它就会变得灵气十足。
这个房子虽然简陋,但是里面有我优秀的品德散发出来的芬芳。
石阶上的青苔呈现出一片绿意,绿草穿过窗帘扩散出一片青色。
我可以与贤人谈心,没有无知俗人的打扰。
在这里我可以弹奏素雅的琴声、阅读金经。
没有嘈杂的丝竹声音,没有繁琐的文书事务。
像南阳的诸葛庐,像西蜀的子云亭,孔子曾经说过:有什么地方是陋室呢?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山水如画的意境,并通过对于陋室的赞美,表达了“外表虽陋,内心却有优秀品德”的理念。
作者通过借景抒发情怀,曲折描绘了一个宁静、幽雅且有仙人居住的地方,强调了品德人才的重要性。
全诗以平仄对偶的七律形式构成,既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又表达了对于虚实之间、表面与内心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通过以陋室比喻贤人身处世俗寻求真善美的现实情境,突出了唐代文化中的功利和功名冲突。
整首诗情意绵绵、寓意深刻,是一首意境优美、富有哲理的佳作。
《爱莲说》周敦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爱莲说》周敦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爱莲说》周敦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日常过程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莲说》周敦颐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作品简介《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作品原文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1爱者甚蕃2。
晋陶渊明独爱菊3;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4;予5独爱莲之6出淤泥7而不染8,濯9清涟10而不妖11,中通外直12,不蔓不枝13,香远益清14,亭亭净植15,可16远观而不可亵17玩18焉19。
予谓20菊,花之隐逸者21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22者也。
噫23!菊之爱24,陶后鲜25有闻2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8。
词句注释1、可:值得。
2、蕃:通“繁”,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
是著名的隐士。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独,只,唯独。
4、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自,(自)从。
盛,很,十分,一作“甚”。
5、予(yú):我。
6、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7、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8、染:沾染(污秽)。
9、濯(zhuó):洗涤。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注释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注释及翻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陆草木之花,指水边和陆地上各种草木开的花。
可爱者甚蕃,意思是可爱的花很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的陶渊明特别喜爱菊花。
晋,指晋朝;陶渊明,晋代著名诗人,以隐逸著称;独爱,特别喜爱;菊,菊花。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从李唐王朝以来,世上的人特别喜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因唐朝的建立者李渊姓李而得名;世人,世上的人;甚爱,非常喜爱;牡丹,一种美丽的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
予,我;独爱,特别喜爱;莲,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指莲花在污泥中生长却不沾染污秽。
濯清涟而不妖,清洗在清澈的水中却不显得妖艳。
濯,清洗;清涟,清澈的水;而不妖,不显得妖艳。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花茎内部贯通,外部挺直,不横生枝蔓。
中通外直,形容花茎笔直;不蔓不枝,指花茎不生枝蔓。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香气传播更加清香,茎干挺立,洁净地生长。
香远益清,香气传播越远越清;亭亭,形容茎干挺立;净植,洁净地生长。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靠近玩弄。
可远观,可以从远处观赏;不可亵玩,不可以靠近玩弄;焉,句末语气词。
翻译:在水中和陆地上生长的草木开花,可爱的花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特别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特别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清洗在清澈的水中却不显得妖艳,花茎内部贯通,外部挺直,不横生枝蔓,香气传播更加清香,茎干挺立,洁净地生长,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靠近玩弄。
八上《爱莲说》课文带翻译
八上《爱莲说》课文带翻译八上《爱莲说》课文带翻译导语:《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莲自喻,抒写爱莲之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上《爱莲说》课文带翻译,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用。
八上《爱莲说》课文带翻译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水里、陆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代陶渊明只爱菊花。
自从李氏的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都很喜爱牡丹。
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笔直、洁净地挺立水中,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很少有人听到了。
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八上《爱莲说》说课稿一、说教材: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目标:《爱莲说》是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
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二、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疏通全文,了解文学体裁和什么是“托物言志”。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注释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注释1. 简介《爱莲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兼诗人林则徐创作的一篇散文。
该作品以描写莲花的美丽和深刻的哲思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文将为您呈现《爱莲说》的原文翻译及注释,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学作品。
2.《爱莲说》原文翻译我亲爱的朋友们,我非常喜欢莲花。
莲花是我最喜欢的花之一。
它在水中生长,却不被水所染。
它的花瓣洁白如雪,花蕊粉嫩似玛瑙。
莲花的美丽令我心驰神往,仿佛它具有一种超凡的力量。
莲花通常生长在清澈的池塘中。
它在水中生长,却能在污浊的环境中守身如玉。
这种品质使它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喜爱的主题。
它所散发的气质和精神给人以启发和鼓舞。
莲花以其特有的方式生长。
它从泥泞中的淤泥中伸出纤弱的莲茎,朝向水面。
当它到达水面时,它便开始展示它的美丽。
莲花的花瓣如同舞蹈者的轻纱一般,随风摇曳。
它的花蕊则似乎是一颗小小的宝石,闪烁着光芒。
莲花有一种独特的香气,清新而芬芳。
当晨光照射下来,莲花绽放出灿烂的色彩,整个池塘都被其美丽点缀。
看到这样的景象,我不禁产生了一种甘愿沉溺的念头。
3.注释3.1 词语注释•朋友们:指读者,对读者的称呼,用以增强亲切感。
•莲花:指作者喜欢的花卉,用以引出文章的主题。
•染:受到影响或污染。
•洁白如雪:形容莲花花瓣的颜色,表现其纯洁美丽。
•粉嫩似玛瑙:形容莲花花蕊的颜色,突出其娇嫩和珍贵。
•心驰神往:形容内心深深地向往和向慕。
•品质:品性和品德。
•文人墨客:指古代的文学家和书画家。
•气质:指莲花所散发出的独特氛围和精神。
•纤弱:细弱。
•轻纱:幼细和柔软的纱织品。
•闪烁着光芒:形容莲花花蕊的光彩和耀眼。
•甘愿沉溺:心甘情愿地沉浸其中,不愿离开。
3.2 诗意叙述与意象描写该篇散文运用了诗意叙述的手法,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对自然的赞美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文中的意象描写形象鲜明,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莲花的美丽和作者对其的倾慕之情。
作者通过对莲花生长环境的描绘,展示了莲花在污浊环境中保持纯洁的品质和独特的气质。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及翻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蕃: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的诗人。
他很爱菊花,常在诗里写到,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
益,更,越。
亭亭:耸立的样子。
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隐逸者:隐居的人。
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噫(yī):叹词,相当于“唉”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
鲜,少。
宜乎:宜,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是很多的。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
翻译: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
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初二语文课文翻译:《爱莲说》译文
初二语文课文翻译:《爱莲说》译文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初二文言文翻译:《爱莲说》译文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言翻译译文: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专门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专门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然而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穿,外形挺拔,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幽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儿,能够远远地观赏然而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关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专门少听到了。
关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关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因此就专门多了。
初中爱莲说文言文翻译
初中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
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爱莲说文言文翻译,欢迎来参考!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
是著名的隐士。
陶渊明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带拼音全篇逐句翻译
ài lián shuō爱莲说sòng zhōu dūn yí宋· 周敦颐shuǐlùcǎo mùzhīhuākěài zhěshèn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fān jìn táo yuān míng dúài jú zìlǐtáng 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lái shìrén shènài mǔdān yǔdúài lián zhī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欢莲花,chūyūníér bùrǎn zhuó qīng liánér bùyāo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zhōng 中tōng通wài外zhíbùmàn bùzhī直,不蔓不枝xiāng,香yuǎn远yìqīng tíng tíng jìng zhíkěyuǎn guānér bù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kěxièwán yān可亵玩焉。
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yǔwèi jú huāzhīyǐn yìzhěyě mǔ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dān huāzhīfùguìzhěyělián huāzhījūn 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爱莲说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注释:
1. 水陆草木之花:指水生和陆生的各种植物的花朵。
2. 可爱者甚蕃:可爱的事物非常多。
3. 晋陶渊明:晋代诗人陶渊明,字元亮。
4. 独爱菊:特别喜爱菊花。
5. 自李唐来:自从唐朝以来。
6. 世人甚爱牡丹:世上的人都非常喜爱牡丹。
7. 出淤泥而不染:从污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
8. 濯清涟而不妖:经过清澈的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9. 中通外直:中心通明,外表挺直。
10. 不蔓不枝:不蔓延,不生枝节。
11. 香远益清: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
12. 亭亭净植:直立而清洁地生长。
13.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从远处观赏,但不能靠近玩弄。
翻译:
《爱莲说》
在各种水生和陆生的植物中,可爱的花朵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特别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都非常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澈的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中心通明,外表挺直,不蔓延,不生
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直立而清洁地生长,可以从远处观赏,但不能靠近玩弄。
这篇文章通过对比菊花、牡丹和莲花,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独特喜爱。
莲花象征着高洁、纯净的品质,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自己的本色。
周敦颐通过赞美莲花,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这篇文章不仅是对莲花的赞美,也是对高尚人格的颂扬。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整理的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文言文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
是著名的隐士。
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盛:特别,十分。
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通:空。
《爱莲说》全文及翻译
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 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 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 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 啊。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名词“蔓”“枝”用作动词“生蔓”“长枝”。) 香远益清 (形容词“远”用作动词“远播”。)
《莲说》全文及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 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 (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 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鲜 陶后鲜有闻(少) 芳草鲜美(鲜艳)《桃花源记》
(2)之 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联词,无实际意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 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爱莲说》原文:标题:爱莲说作者或出处: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或注释: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和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
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赏析】
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
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
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
即托物言志。
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
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
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枝不蔓”,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
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
同样,“出淤泥而染,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
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已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
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
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
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
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已的一份志节。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众”。
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
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
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
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
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
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
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
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
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
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
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
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予谓菊,花之隐者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
而更
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已比喻为君子。
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
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
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
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净的,有着我这样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
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此文高风亮节,清雅脱俗,精短,锒锒上口,实为古文中难得的精品短篇。
而且一文双解,内容厚实而意境深远。
加上其文近似白话,易读易解,所以成了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品。
在赏析此文的时候,如果能感动于文中的志节,这也就是读此文的最佳所得吧。
【注释】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的诗人。
他很爱菊花,常在诗里写到,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4]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
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8]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
益,更,越。
[9]亭亭:耸立的样子。
[10]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11]隐逸者:隐居的人。
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16]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
鲜,少。
[17]宜乎:宜,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