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的诊断及介入治疗进展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封堵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偏头痛的方法,而卵圆孔未闭是指人体右左心房之间的卵圆孔未能在正常情况下完全关闭。
本文主要探讨介入封堵术对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一定的效果分析。
本研究纳入了100名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
治疗组进行介入封堵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信息无明显差异。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疼痛强度等指标进行了评估,并记录在档案中。
治疗期间,治疗组的患者在进行介入封堵术后,每周进行一次随访,对疗效进行评估。
对照组的患者在服用药物治疗期间,每月进行一次随访。
随访期为3个月。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偏头痛状况进行了再次评估,并统计相关数据。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后,偏头痛的发作频率明显降低,持续时间缩短,疼痛强度减轻,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而对照组的患者则发现,药物治疗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较差,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疼痛强度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其中包括局部疼痛、皮肤发红和出血等,发生率达到40%以上。
而对照组的患者则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
介入封堵术对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发作频率、缩短持续时间和减轻疼痛强度。
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严密的操作和监测。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考虑。
卵圆孔未闭解剖和检查技术的进展

卵圆孔未闭解剖和检查技术的进展韩军良;赵钢【摘要】缺血性卒中是一种综合征,按病因一般可归为5类,病因不同,防治策略亦有区别。
隐源性卒中占整个缺血性卒中病患群体的比率达20%~30%,其中50%以上与心源性栓子相关,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与隐源性卒中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近年,国内逐渐开始了相关的临床工作,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它们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br> PFO相关性卒中的诊断过程一般由3个步骤组成:首先应疑诊,根据病史以及影像学资料考虑是否存在心源性脑梗死;若高度怀疑则应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确认存在P F O,则需要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
第一步要求医生熟悉脑梗死相关亚型的影像学特点并结合该患者的特点进行综合判断,第三步容易被忽视。
只有当隐源性卒中患者同时存在PFO和栓子来源时,才能确诊脑梗死的病因为PFO。
新近由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连续发表了3篇有关PFO封堵术与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人们似乎觉得PFO相关性卒中的治疗已有定论,然而从3篇文章发表之后,争论就不断出现,主要是质疑试验的设计不够合理,因而怀疑其结论的正确性。
实际上多数关于PFO与卒中的研究都存在着试验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br>对此,本期PFO与卒中专刊将纳入PFO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PFO的解剖与检测技术、心源性卒中的影像学特征以及PFO相关性卒中的典型病例等内容,从不同角度阐述PFO相关性卒中的临床表现和特点以及当前研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希望这些内容有助于增加我们对隐源性卒中的认识,提高诊断脑梗死病因的水平。
【期刊名称】《中国卒中杂志》【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5页(P591-595)【关键词】卵圆孔未闭;超声,经颅多普勒【作者】韩军良;赵钢【作者单位】710032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710032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心源性脑梗死的常见原因包括心房颤动、瓣膜病、近期的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合并深静脉血栓等[1],相对而言,与PFO相关的脑梗死容易在临床实践中被人们所忽略,部分医生甚至对卵圆孔的解剖生理病理和检查技术等尚感到陌生。
超声对卵圆孔未闭的形态评估及对介入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超声对卵圆孔未闭的形态评估及对介入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黄伟良黄伟良,,李乾深圳大学总医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055摘要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 PFO)存在于25%~30%的普通人群中,并与各种病理状态有关,尤其与偏头痛及隐源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超声心动图技术,尤其对比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contrast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cTEE)在PFO的诊断、形态学评估以及经导管封堵术前、术后评估中起重要作用。
本文介绍了不同超声诊断技术对PFO的诊断价值以及其优劣势,并简述了近年来对PFO的介入治疗现状。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超声心动图;介入治疗;封堵装置中图分类号R81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6.51Ultrasonic Evaluation of the Morphology of Patent Foramen Ovale and Research Progress on Interventional TherapyHUANG Weiliang, LI Gan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Shenzhen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ChinaAbstract Patent foramen ovale (PFO) exists in 25% to 30%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is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especiall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migraine and cryptogenic stroke. Echocardiography, especially contrast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cTE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morphological evaluation, and pre- and post-operative evaluation of PFO.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different ultrasonic diagnostic techniques for PFO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briefly describ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PFO in recent years.Key words Patent foramen ovale; Echocardiograph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cclusion device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含氧血液从右心房流向左心房需要卵圆孔。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方法和意义

优点:无创、无痛、无辐射
应用:诊断卵圆孔未闭,准确 率高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去除金属 物品,保持安静,配合医生指 令
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理:利用X射线穿 透人体,通过计算机
处理得到断层图像
优点:无创、无痛、准 确率高
应用:诊断卵圆孔未闭,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注意事项:需要专业医 生操作和解读结果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意义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方法和意义
汇报人: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2.
卵圆孔未闭 的诊断方法
03.
卵圆孔未闭 的诊断意义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方法
02
超声心动图诊断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到卵圆孔未闭的直接证据 超声心动图诊断具有无创、无痛、便捷等优点 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可以作为临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还可以为患 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更 好地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卵圆孔未闭的诊 断可以帮助患者 了解自身健康状 况,及早发现疾
病
及早治疗卵圆孔 未闭可以减轻患 者症状,提高生
活质量
卵圆孔未闭的诊 断可以预防并发 症,降低治疗费
诊断结果可以指 导医生选择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 或其他治疗方法。
诊断结果可以帮 助医生评估治疗 效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诊断结果可以为 患者提供心理支 持,减轻心理压 力,提高治疗效 果。
监测治疗效果和预后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可以帮助医 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还可以帮助 医生预测患者的预后,为患者 提供更准确的治疗建议
用
卵圆孔未闭的诊 断有助于患者更 好地管理自己的 健康,提高生活
卵圆孔未闭( PFO)的诊断与治疗策略

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与治疗策略一、概述:1、卵圆孔未闭(PFO)的发生率:据估算,约1/4的成人存在卵圆孔未闭(PFO)。
卵圆孔是心脏房间隔胚胎时期的一个生理性通道,出生后5~7月左右,大多数人房间隔的继发隔和原发隔相互黏连、融合形成永久性房间隔,若未融合则形成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tovale,PFO)。
约25%~34%的成人卵圆窝部两层隔膜未完全融合,中间遗留一个永久性的裂缝样缺损。
2、卵圆孔未闭(PFO)的解剖及类型:PFO长度范围为3~18mm,平均为8mm。
根据PFO的直径大小,通常将PFO分为大PFO(≥4.0mm)、中PFO(2.0~3.9mm)和小PFO(≤1.9mm)3种类型,根据结构特征可将PFO分为简单PFO和复杂PFO,简单PFO的特征为:长度短(<8mm)、无房间隔瘤(ASA)、无过长的欧氏瓣(VE)或Chiari网、无肥厚的继发隔(≤6mm)及不并发房间隔缺损(ASD)。
不能满足上述条件为复杂PFO。
3、卵圆孔未闭(PFO)的功能:PFO在功能上与瓣膜相类似,正常人左心房压力比右心房高3~5 mmHg(1mmHg=0.133kPa),PFO应处于关闭状态,一般并不引起血液分流。
临床发现PFO可伴左向右分流、右向左分流(right-left shunt,RLS)或双向分流,后者除外右心压力容量增加的心脏结构功能改变或先天性心脏病晚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主要见于一过性右房压高于左房压如心脏舒张末期、收缩期始、咳嗽、大笑、打喷嚏、Valsalva动作等,左侧薄弱的原发隔被推开而出现RLS。
4、卵圆孔未闭(PFO)的致病作用:由于PFO的分流量太小,长期以来认为PFO不会造成临床后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PFO患者发生脑卒中、偏头痛、外周动脉栓塞、减压病等风险较正常人群呈数倍升高,PFO的致病作用才引起了广大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临床探索采用闭合PFO的方法来预防脑卒中复发事件、治疗偏头痛和斜卧呼吸-直立型低氧血症等,取得较好效果。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前,封堵术是治疗偏头痛的一种常见方法。
卵圆孔未闭(PFO)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异常,在伴随偏头痛的患者中更加普遍。
本文将对介入封堵术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封堵术是一种非手术介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封闭卵圆孔的缺陷,阻止血液在右心房和左心房之间的逆流。
该术式为患者带来了希望,特别是对于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
一些研究已经表明,通过封堵术可能有效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一项回顾性研究观察了100名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封堵术后效果。
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患者的偏头痛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均显著降低。
具体而言,发作频率从术前的每月7.8次减少到术后的每月2.3次,严重程度从术前的每次平均疼痛程度为8.2分降低到术后的6.1分。
72%的患者报告治疗后偏头痛的发作减少至少50%,而23%的患者甚至完全消失了偏头痛。
尽管目前的研究结果是积极的,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封堵术对于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最佳适应症和治疗时机。
封堵术的安全性和并发症也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评估。
介入封堵术在治疗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持久的效果。
这一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并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步骤

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步骤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是一种用于修复卵圆孔未闭的介入手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的步骤。
1. 术前准备:在进行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同时,还需要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和适应症,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局麻及导管插入: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通常是在大腿内侧或腹股沟处。
然后,通过穿刺技术将导管插入到静脉中,导管经过股静脉,进入右心房。
3. 导管进入卵圆孔:导管在右心房内部进一步推进,通过超声引导,找到卵圆孔的位置。
一旦确定了卵圆孔的位置,导管就会穿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
4. 封堵器插入:当导管成功进入左心房后,医生会将封堵器插入导管中,并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至卵圆孔的位置。
封堵器通常是由金属网或其他可封堵物质构成的,可以完全封堵卵圆孔,阻止血液通过。
5. 封堵器释放:一旦封堵器到达卵圆孔的位置,医生会释放封堵器,使其展开并覆盖住卵圆孔。
封堵器的释放需要精确控制,确保封堵器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卵圆孔处,不会移位或脱落。
6. 导管和封堵器的取出:当封堵器放置完毕后,导管会被小心地从患者体内取出。
这通常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但需要小心谨慎,以避免导管或封堵器在取出过程中造成任何损伤。
7. 术后观察和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观察和护理。
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并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并发症。
总结: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卵圆孔未闭的方法。
通过局麻和导管技术,医生可以准确地将封堵器送至卵圆孔的位置,封堵卵圆孔并恢复正常的心脏功能。
这种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然而,患者在手术前应接受全面的评估和检查,并在术后接受适当的观察和护理,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卵圆孔未闭课件

2023卵圆孔未闭课件contents •卵圆孔未闭概述•卵圆孔未闭的诊断•卵圆孔未闭的治疗•卵圆孔未闭的预防•卵圆孔未闭研究展望目录01卵圆孔未闭概述卵圆孔未闭(PFO)是指位于左、右心房之间的卵圆孔在出生后未能闭合的现象。
定义根据卵圆孔未闭的大小和位置,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未闭。
分类定义与分类病因多数认为卵圆孔未闭与胎儿时期心血管系统的发育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可能共同参与了卵圆孔未闭的发生。
病理生理过程卵圆孔未闭可导致右心房的血液通过缺损进入左心房,使左心室在收缩时接受富含氧气的血液,但同时也可增加肺循环的负担。
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卵圆孔未闭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20%~25%,而在偏头痛、减压病等患者中的患病率较高。
临床表现卵圆孔未闭的症状表现多样,包括劳累性呼吸困难、胸闷、心悸、晕厥等,也可表现为隐匿性心脏病的症状。
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02卵圆孔未闭的诊断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家族史、既往史等,以初步怀疑或排除卵圆孔未闭。
详细询问病史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脏听诊、肺部听诊、血压测量等,以寻找卵圆孔未闭的线索。
体格检查临床诊断1影像学诊断23心电图是心脏检查的重要手段,可以检测出卵圆孔未闭引起的心脏病变。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卵圆孔未闭的位置和大小。
超声心动图对于复杂的卵圆孔未闭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心导管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心导管检查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出卵圆孔未闭引起的血液动力学紊乱,如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
脑脊液检查对于疑有卵圆孔未闭导致的脑卒中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病情。
实验室诊断03卵圆孔未闭的治疗药物治疗旨在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原则常用药物包括抗凝剂、溶栓剂、抗血小板药物等。
常用药物药物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药物治疗效果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简介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通过股静脉穿刺将封堵器送至卵圆孔未闭处,封堵卵圆孔,以达到治疗目的。
卵圆孔未闭的临床诊断与评估及规范治疗(最全版)

卵圆孔未闭的临床诊断与评估及规范治疗(最全版)一、流行病学卵圆孔是胚胎时期连接左、右心房的生理性孔道,是由原发隔和继发隔形成的瓣膜样结构。
出生以后由于肺循环建立,左房压高于右房压,使得卵圆孔发生生理性关闭,5-7月后大多数人原发隔与继发隔相互融合形成完整的房间隔,若未融合则形成卵圆孔未闭(PFO)(1)。
卵圆孔未闭在人群中并不少见,尸检发现PFO发生率为20-35%,心脏超声检查发现PFO在人群中的发生率高达20-26%(2)。
二、临床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FO与隐源性脑卒中(CS)、偏头痛、减压病、原因不明的外周动脉栓塞、斜卧呼吸-直立型低氧血症(POS)等疾病相关。
PFO患者隐源性脑卒中、减压病、外周动脉栓塞较正常人发病率高的理论基础为反常性栓塞,即静脉系统的栓子通过未闭合的卵圆孔进入体循环引起栓塞,通常发生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或从事潜水等工作的人群。
有研究发现PFO患者偏头痛的发生风险为正常人的5倍(3),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项观察性研究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PFO封堵术可显著改善偏头痛患者症状,有学者认为PFO引起偏头痛可能是由于肺循环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未代谢的五羟色胺)通过卵圆孔进入体循环,刺激三叉神经或脑血管诱发偏头痛。
斜卧呼吸-直立型低氧血症(POS)是一种罕见疾病,患者直立时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平卧后可缓解,临床上主要见于肺部病变(如肺切除、反复肺栓塞、慢性肺病等)合并PFO的患者,直立时右向左分流(RLS)量增大与患者缺氧症状相关,但直立时缺氧加重的机制尚不明确。
总的来说PFO引起疾病可能的机制为:1.作为孔道使静脉系统的血栓、气栓等进入体循环,即反常性栓塞。
2.大量RLS 导致机体缺氧,或作为孔道传递某些化学物质引起偏头疼(4)。
三、诊断方法当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脑卒中、外周动脉栓塞或难以缓解的偏头痛、斜卧呼吸-直立型低氧血症时,应考虑PFO病变的存在并行超声学检查。
卵圆孔未闭的确诊标准

卵圆孔未闭的确诊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卵圆孔是一种胚胎期间存在的孔洞,位于心脏的两个心房之间。
在婴儿出生后,这个孔洞通常会在出生后的几周或几个月内自行关闭。
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卵圆孔未闭的情况,即这个孔洞在出生后没有完全关闭。
卵圆孔未闭可能会导致氧合血流和代谢产物交换上的问题,因此需要及时确诊并进行治疗。
以下是关于卵圆孔未闭的确诊标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临床症状卵圆孔未闭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包括但不限于:1. 呼吸困难或加重的气短感2. 心悸或心慌3. 体液潴留,如水肿4. 乏力或易疲劳5. 皮肤和黏膜的气绝表现,如发绀、紫绀等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进行初步的评估和检查。
二、影像学检查确诊卵圆孔未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认。
常用的影像学工具包括:1. 超声心动图: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从而确定卵圆孔是否未闭。
这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 心导管检查:通过导管插入心脏,通过造影剂来观察心脏结构,进而确诊卵圆孔未闭。
这种检查方法一般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使用。
三、其他辅助检查除了影像学检查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检查来帮助确诊。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1. 心电图: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检测是否存在心律异常等。
2. 血气分析:通过检测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来评估氧合情况。
3. 胸片:通过放射线检查来观察心脏和肺部情况。
以上是关于卵圆孔未闭的确诊标准,如果有疑似卵圆孔未闭的症状,应尽快就医进行检查和确诊。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保障自己的心脏健康。
【由于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心脏疾病,治疗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进行药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第二篇示例:卵圆孔是胚胎时期血液在心脏中通过的一种通道,通常在胎儿出生后会自行闭合。
有些人在出生后卵圆孔没有完全闭合,这就是所谓的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诊断的金标准

卵圆孔未闭诊断的金标准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畸形,它是指卵圆孔在出生后未能完全关闭。
卵圆孔是胚胎发育时在心脏中形成的一个孔洞,它的作用是让血液在胎儿时从右心房流向左心房,以绕过未成熟的肺部。
出生后,肺部开始发挥作用,血液流动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卵圆孔应该随之关闭。
如果卵圆孔未能完全关闭,就会形成卵圆孔未闭。
本文将介绍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标准。
卵圆孔未闭的症状通常很轻微,大多数人不会感到任何不适。
然而,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胸痛、气短、心悸或疲劳等症状。
此外,卵圆孔未闭还可能会增加患心脏病或卒中的风险。
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卵圆孔未闭非常重要。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通常通过超声心动图来完成。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它可以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在超声心动图中,医生可以看到卵圆孔是否关闭。
如果卵圆孔未能完全关闭,医生可以确定它的大小和位置,并评估血液流动的情况。
此外,医生还可以检查其他心脏畸形,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
除了超声心动图,还可以使用其他检查方法来诊断卵圆孔未闭。
例如,心导管检查可以通过向心脏中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来评估卵圆孔的大小和位置。
电子斑点显微镜检查可以检查心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进一步确定卵圆孔未闭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根据卵圆孔未闭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对于轻度的卵圆孔未闭,通常不需要治疗。
对于中度和重度的卵圆孔未闭,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或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是通过开胸手术或胸骨下切口来关闭卵圆孔。
介入治疗通常是通过向心脏中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使用一种称为“房间缺损封堵器”的设备来关闭卵圆孔。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需要开胸手术的情况下完成治疗。
总之,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畸形,它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方法来诊断。
根据卵圆孔未闭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及早诊断和治疗卵圆孔未闭非常重要,可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卵圆孔未闭诊断与治疗PPT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 是否有心 脏杂音、 心律不齐 等异常情 况
辅助检查: 进行心电 图、超声 心动图、 心脏CT等 检查,以 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与其他心 脏疾病进 行鉴别, 如房间隔 缺损、动 脉导管未 闭等
定期随访: 对于疑似 卵圆孔未 闭的患者, 应定期进 行随访, 观察病情 变化
治疗方案: 根据诊断 结果,制 定合适的 治疗方案, 如药物治 疗、手术 治疗等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年龄、 性别、家族史等基本信息
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患者 卵圆孔有无异常,如卵圆孔
大小、血流速度等
心导管检查:观察患者卵圆 孔有无异常,如卵圆孔大小、
血流速度等
治疗方案制定:根据诊断结 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诊断注意事项
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 是否有头 晕、头痛、 心悸等症 状
PART 4
卵圆孔未闭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治疗效果评估
治疗效果:改善症状、降低 复发率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 治疗等
预后:长期随访、定期复查 等
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
预后情况
卵圆孔未闭治疗的效果:手术成功率高,复发率低 预后情况:术后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提高 并发症: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包积液等并发症 长期预后:长期随访显示,患者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YOUR LOGO
卵圆孔未闭诊断与 治疗
汇报人:
时间:20XX-XX-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卵圆孔未闭 的诊断
卵圆孔未闭 的治疗
卵圆孔未闭 治疗的效果 和预后
卵圆孔未闭 患者的生活 和护理
卵圆孔未闭诊断、疾病分类、处理措施及临床随访流程建议

卵圆孔未闭诊断、疾病分类、处理措施及临床随访流程建议卵圆孔是心脏胚胎时期房间隔的一个生理性通道,位于胚胎期原发隔与继发隔的交界处,通常由原发隔的薄片样结构覆盖形成裂隙样异常通道,类似一功能性瓣膜。
大多数人出生后 1 年达到解剖学闭合,3 岁之后仍未闭合者称为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人群患病率20%~34%[1]。
卵圆孔未闭的解剖与临床意义认识经历 3 个阶段的发展。
PFO 的早期认识来自于尸体解剖,被认为是无意义的解剖变异。
此后PFO作为矛盾性栓塞的潜在通道以及与不明原因脑卒中、偏头痛等疾病的关系被报道,封堵治疗也应运而生。
卵圆孔未闭诊断超声是PFO 首选的无创检查手段,也是无创评估PFO 的「金标准」,既可用于筛查有无PFO,也可评价可能与栓塞高危及介入治疗并发症相关的解剖特征[2]。
考虑到TTE 对PFO 诊断特异度高而敏感度偏低,需结合右心声学造影评价潜在RLS 而增加超声对PFO 诊断的敏感性。
需要注意的是,右心声学造影阳性有多种可能,最常见的是PFO 时,在肺动-静脉分流时(如肺动静脉瘘)右心声学造影也为阳性结果,与激发动作相关的瞬时左心显影是诊断PFO 的关键。
PFO 临床诊断包含是否存在PFO、RLS 分流量、PFO 相关解剖评价三个层面。
初筛诊断是否存在PFO 及分流量,建议使用cTTE 和(或)cTCD,有条件的中心建议二者联合应用提高诊断准确性。
诊断困难者进一步行cTEE。
根据检查结果,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下述表格方便大家理解,记忆。
根据cTTE 的检查结果,结果可分为:0 级:无微泡,无RLS;I 级:< 10 个微泡,少量RLS;II 级:10~30 个微泡,中量RLS;III 级:> 30 个微泡,大量RLS;考虑PFO-RLS 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建议以左心至少5 个微泡显影作为PFO-RLS 阳性诊断标准。
卵圆孔未闭可能导致疾病分类及处理措施根据是否合并脑卒中,卵圆孔未闭分为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疾病及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根据不同的分类,有不同的治疗推荐。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标准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标准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异常,它是指在出生后卵圆孔没有完全关闭的情况。
卵圆孔是胎儿在母体内供血的重要通道,但在出生后应该自然关闭。
然而,有些人的卵圆孔未能完全关闭,导致血液在心脏中的循环中发生异常。
本文将探讨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标准。
首先,卵圆孔未闭的诊断通常是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来进行的。
心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声波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在超声检查中,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卵圆孔是否关闭,以及是否存在异常的血流模式。
如果卵圆孔未能完全关闭,医生可以根据血流的方向和速度来确定卵圆孔未闭的程度。
其次,卵圆孔未闭的诊断还可以通过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确认。
例如,心电图可以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如果卵圆孔未闭,心电图可能显示异常的心电图图形。
另外,心导管检查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通过导管插入心脏来观察卵圆孔的情况。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帮助医生确定卵圆孔未闭的程度和治疗方案。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年龄:卵圆孔未闭通常在出生后几个月内自行关闭,所以年龄是一个重要的诊断标准。
如果在婴儿出生后超过一岁仍然存在卵圆孔未闭的迹象,那么诊断可能更加确定。
2. 症状:卵圆孔未闭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疲劳、心悸等症状。
如果患者有这些症状,并且其他心脏疾病已经排除,那么卵圆孔未闭的诊断可能性更大。
3. 超声检查结果:心脏超声检查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主要方法。
医生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来观察卵圆孔的大小、形状和血流情况。
如果卵圆孔直径超过5毫米,或者存在异常的血流模式,那么诊断可能更加确定。
4. 其他检查结果:除了心脏超声检查,心电图和心导管检查等其他检查结果也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卵圆孔未闭的诊断。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总之,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主要依靠心脏超声检查等检查方法。
年龄、症状和检查结果是诊断的重要参考标准。
卵圆孔未闭病例总结

卵圆孔未闭病例总结
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心脏先天性异常,即卵圆孔在婴儿出生后未完全闭合。
以下是卵圆孔未闭病例总结:
1. 发病机制:卵圆孔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两个心房之间的结构,通常在胎儿发育后期或出生后不久自然闭合。
但有些婴儿出生后卵圆孔未完全闭合,导致血液从左心房流入右心房,由于右心房和左心房之间的压差较小,血液可能会混合并进入体循环,引起一系列问题。
2. 疾病特征:卵圆孔未闭可能导致血液中的氧气富集程度下降,引起心悸、疲劳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发绀(皮肤和黏膜发紫)和体重增长缓慢。
病情轻微的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3. 诊断方法: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心脏听诊、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导管检查。
心脏听诊可以听到心脏杂音,并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确定卵圆孔的大小和位置。
心导管检查是一种介入性的诊断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卵圆孔情况。
4. 治疗方法:卵圆孔未闭病例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观察和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观察,以确定病情是否进一步发展。
而对于症状明显或有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方法,通过关闭卵圆孔以修复心脏结构。
5. 预后和并发症:大多数卵圆孔未闭的患者经过手术处理后可以完全康复。
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感染、
心脏衰竭和肺高压等。
总之,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
医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诊断和治疗卵圆孔未闭,以确保患者获得适时的治疗和关注。
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疗效观察

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就诊于XXXX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诊断为PFO 合并偏头痛并行经皮PFO介入封堵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经验,探究PFO合并偏头痛的患者行经皮PFO介入封堵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xxxx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诊断为PFO合并偏头痛,并行介入封堵治疗的42例病例资料。
所有患者均封堵成功。
其中男性17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39.83±8.343岁。
任何会影响治疗效果判定的患者都被排除在此次研究对象之外。
除常规检查外,所有患者均需完成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
存在PFO及偏头痛的患者行经皮PFO介入封堵术。
封堵成功后立即行床旁超声,评估封堵伞及分流情况。
术后1、3、6、12月复查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观察评估患者有无手术相关并发症。
并同时于术前及术后1、3、6、12月行头痛影响测定-6(HIT-6)评分,评估患者头痛程度。
总分36~78,分数的高低说明的是头痛对患者生活影响的程度。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利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设定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42例患者均行介入封堵治疗,手术均成功。
所有手术成功病人术中、术后均行TTE,显示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未见明显分流。
出院时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术后随访均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出血、心脏穿孔等并发症。
2.本次研究共纳入42例PFO合并偏头痛病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为39.83±8.343岁。
术后12月的HIT-6评分为38.67±3.918分,远远低于治疗前的HIT-6评分61.14±2.992分,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020心脏卵圆孔未闭的介入治疗

2020心脏卵圆孔未闭的介入治疗30 岁的在读研究生小张(化名),2 周前在打斗嬉闹时崴伤右脚,在宿舍床休息了5天后,他发现右小腿有些肿胀,而且越来越严重。
老师和同学把他送到医院进行诊治,经过下肢彩超检查提示:肌间静脉广泛血栓形成。
为了治疗下肢血栓,医院为他进行药物溶栓治疗,并让家属配合做右下肢按摩以促使水肿消退。
在溶栓与按摩下肢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剧烈咳嗽,伴随着咳嗽突然右侧肢体无法动弹,也不能说话了。
经头部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颅内没有出血病灶,因而高怀疑是脑动脉栓塞,继续溶栓治疗并加大溶栓物应用,患者右下肢活动障碍和语言丧失持续10余个小时未能恢复。
第二天,小张再次进行头部CT 检查,结果证实了脑梗死。
脑梗死多发于中老年,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在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过程中怎么会出现脑梗死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家人把小张带到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就诊,专家考虑小张的脑梗死是由下肢静脉血栓引起的,是静脉内血栓跑到了动脉内引起栓塞,即异位栓塞。
什么是异位栓塞异位栓塞是静脉系统内的血栓跑到动脉系统内引起动脉栓塞,也称为奇异性栓塞或矛盾性栓塞。
以色列前总理沙龙就是因为脑动脉异位栓塞导致脑梗死而死亡的。
尽管沙龙有 80 岁高龄,但拥有青年人一样的正常血管,却因卵圆孔未闭而突发脑梗死,脑梗死后继发梗塞性脑出血,进而脑死亡,在昏迷8 年后于2014 年1 月逝世。
在该案例中,小张有下肢静脉血栓溶栓治疗和咳嗽发作病史,故小张的脑梗死与下肢静脉血栓有关。
正常人体静脉系统与动脉系统是两个完全并行却相互独立的系统,动脉与静脉之间依靠比头发丝(直径约70 微米)还细的毛细血管网连接,各种静脉血栓无法通过这种微细的毛细血管,故而人体正常血管结构中静脉血栓是无法到达动脉的。
但是如果人体心血管结构发育异常,静脉与动脉之间形成开放性短路(如卵圆孔未闭),静脉内血栓将经过这个短路到达动脉系统,导致动脉系统的某处血管栓塞堵塞,出现缺血性坏死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及介入治疗进展
卵圆孔的形成和解剖1/4
解剖及病理学特征发泡试验证实通过PFO
处
的右向左分流正常的房间隔原发隔
继发隔
骑跨在PFO 处的血凝块可形成反常栓塞
PFO的临床意义
•不明原因的脑卒中,特别是年轻患者
•顽固性偏头痛,特别是有先兆的偏头痛
•潜水减压病
•围手术期与PFO有关的并发症,如围术期缺氧和栓塞
PFO现状
❿许多观察研究和荟萃分析表明,关闭PFO可使不明原因脑卒中、先兆性偏头痛患者从中获益。
❿目前为止最具权威性的RESPECT研究已表明封堵PFO可以明显降低PFO卒中患者再发卒中风险
经胸超声心动图
•一般无法直接发现PFO的阳性征象,是通过卵圆窝变薄,彩色多普勒显示部分患者在舒张期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束而间接的诊断
•而通过测量分流束的宽度间接判断卵圆孔的大小,但容易导致高估
•检查中加做Valsalva动作可以增加检出率
•其特异性达100%,但敏感性不佳
•优点:快捷无痛
食道超声心动图
•目前PFO首选诊断方法
•TEE可清楚显示房间隔结构以及PFO的的大小,并通过彩色多普勒判断有无异常分流
•多采用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让患者咳嗽或行Valsalva动作增加检查敏感性
•TEE+声学造影诊断PFO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100%•但TEE可使患者不适,且难以配合完成一个标准的Valsalva动作,对操作者也有很高要求
经颅多普勒超声
•敏感性92.3%,特异性93.8%,被视为仅次于TEE的确定心内分流的有效途径
•TCD结合注射超声声学造影剂,能在脑循环中探及通过PFO 的微泡,从而推测右向左分流的存在
•其优点:可床旁进行,且可通过非侵入的方法使患者轻松完成标准Valsalva动作
具体操作
•在一个环境温度适宜的房间
•患者处于仰卧位、头部轻抬
•将探头放于颞窗,采用多通
道TCD技术,观察颅内血管
具体操作
❿穿刺肘前静脉备用
❿进行一次有效标准的Valsalva动作—深呼吸一次后,用力向压力表吹
气,使压力表刻度达40mmHg,并持
续10秒
❿于此同时,快速注射微泡造影剂
❿最后,通过TCD装置测定脑血管内的微泡信号
手振微泡造影剂的注射
•准备2支10ml注射器,1支抽9mlNS和1ml空气
•用三通阀连接2支注射器
•另一端通过延长管穿刺肘前静脉
•通过两支注射器来回推注,使空气充分混入NS中形成微泡•最后注入静脉系统
结果
•正常—TCD显示屏
上不会有频谱改变
•阳性—在脑部探测
到微泡信号
其他检查方法
•右心导管检查直接通过PFO从右房到左房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可有效发现PFO和精确栓子定位•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价格昂贵
•心导管和选择性血管造影
•同位素扫描
治疗
•药物治疗迄今为止,对于用哪种药尚无统一意见抗凝缺血事件发生后,即使系统抗凝,再发率仍较高抗血小板
•非药物治疗成为PFO患者根治的有效手段
外科手术闭合PFO 需开胸、创伤大,已不是主导治疗经皮导管闭合PFO 安全、有效、围术期并发症少,已是目前主流治疗
经皮导管闭合PFO 治疗方法•在局麻
+监护下,穿刺股静脉,置入6F 动脉鞘,在X-ray 下,送入右心导管经下腔静脉—右心房—
PFO —左心房—肺静脉,置入加硬钢丝
经皮导管闭合PFO治疗方法
•通过加硬钢丝,置入相应大小的输送鞘,将封堵器送至左心房
不同型号的封堵器
结论
•PFO的危害不只在于血运动力学改变带来的心脏重构、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反常栓塞的危害将是仿佛存在的•无论PFO大小与否,只要有异常分流,特别是右向左分流,均应重视
•PFO导致的缺血事件复发率较高
•一旦出现缺血事件,均应行手术治疗
结论
应手术治疗的PFO患者
•具有不明原因脑卒中病史,同时证实有右向左分流者•有先兆症状的偏头痛患者
•合并房间隔瘤者
•伴随反复发生肺栓塞患者
•反复发作神经及精神症状者
•潜水员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