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的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卵圆孔未闭的治疗及护理参考课件

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通过未闭的卵圆孔,下
列栓子可进入左心系统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①
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的血栓;②潜水病或减压
病所致生过血栓事件的卵圆孔未闭患
者其再发的危险性依然很高。因此,针对病因治
疗,封闭高危人群的开放的卵圆孔,有望降低患
者的发生率。另外,卵圆孔未闭与减压病、偏头
此通道进入胎儿的左侧心腔,然后分布到
全身,以此提供胎儿发育所需的氧气和营
养物质。孩子出生时,随着第一声啼哭,
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窝瓣被压在卵圆窝
边缘上形成功能性闭合,而解剖上的完全
闭合一般要到出生后5―7个月。若年龄>3
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
3
•
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之间存在
卵圆孔未闭的治疗及护理
辛东洁 2014-7-24
1
红色箭头显示为 动脉血,蓝色箭头为 静脉血,如果卵圆孔 未闭,左心房的动脉 血会分流到右心房, 右心房的静脉血进入 左心房,最终主动脉 输出的血液含氧量降 低,到一定程度,可 以引起身体不适。 •
2
•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左右心室之间的
一个通道,来自母亲的脐静脉血也正是经
10
• 7 术后第二天做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和超 声心电图的检查,观察封堵器的位置及有 无残余分流。
• 8 感染 加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术 后按医嘱使用抗生素3~5天,注意监测体温 的变化。
• 9 出院指导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防 止封堵器脱落,注意保暖,减少上呼吸道 感染。遵医嘱服用抗凝药,定期复查。
11
健康教育
• 介绍卵圆孔未闭的相关知识 • 合理安排患儿饮食,耐心喂养 •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 强调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加强护理,按时预防接
卵圆孔未闭课件演示课件

PFO与不明原因卒中
缺血性卒中约10%-40%的原因不明,推 测与PFO矛盾栓塞有关 Lechat报道<55岁的卒中患者,脑卒中 中PFO检出率54%,原因明确的卒中PFO 占21%,对照人群则为10%。 PICSS研究发现PFO介导的矛盾栓塞是 CS的独立危险因素。口服抗凝和抗血小 板药物是CS二级预防的常规措施,但一 年内复发卒中或TIA风险为3.4%-12%, 抗凝药优于抗血小板药。药物治疗的潜 在缺点:出血风险增加;预防复发疗效 差;依从性差。 经导管封堵PFO预防CS复发更有效。
什么是卵圆孔未闭
正常人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一卵圆型的凹陷, 名卵圆窝,为胚胎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此处 薄弱,是房间隔缺损好发部位,也是右心房进入左 心房心导管穿刺的理想部位 卵圆孔是胎儿发育必需的一个生命通道,来自母 亲的脐静脉血也正是经此通道进入胎儿的左侧心腔, 然后,分布到全身,以提供胎儿发育所需的氧气和 营养物质。孩子出生时,随着第一声啼哭,左心房 压力升高,使左侧的原发隔部分紧贴在右侧的继发 隔上,发生功能性闭合,1年内达到解剖上的闭合。 若年龄>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
鉴别诊断
卵圆孔未闭应与小房间隔缺损相鉴别,主要通过 心脏超声来实现。小房缺是在经胸超声或经食道 超声下显示房间隔上有小的连续中断,房间隔上 的连续中断多半>4 mm
卵圆孔未的治疗方法
以往封闭卵圆孔未闭依靠外科手术。手术治疗的 成功率高,病死率很低,但创伤大,可能会出现 心房颤动、心包积液、术后出血和伤口感染等并 发症,因此,近年来已很少采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心导管技术的发展,相 当一部分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 闭、房室间隔缺损)可经介入治疗根治。 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这一技术永久性关闭开 放的卵圆孔也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卵圆孔未闭演示

分类
定义与分类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卵圆孔未闭患者,后代患病概率增加。
环境因素
孕期感染、药物使用不当、辐射暴露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胎儿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的病因
单纯性卵圆孔未闭
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疲劳、呼吸困难等症状。
复杂性卵圆孔未闭
患者可能出现脑卒中、偏头痛、晕厥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对于较大的卵圆孔未闭,如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或并发其他心脏畸形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经导管封堵术和外科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股静脉穿刺,将封堵器送至心脏缺损部位,以关闭卵圆孔未闭。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及时发现卵圆孔未闭的存在,并监测其发展情况。
定期检查
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以降低卵圆孔未闭的发生和恶化。
控制危险因素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卵圆孔未闭的发生。
健康生活方式
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卵圆孔未闭患者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过度劳累
04
疾病护理与康复
3
利用超声波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心腔大小、室壁厚度、瓣膜功能等。
超声心动图
将探头从食管插入,更接近心脏,能更清晰地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利用三维图像技术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提供更直观的图像。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03
治疗与预防
药物治疗
对于卵圆孔未闭患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如抗凝剂和溶栓剂等,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定义与分类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卵圆孔未闭患者,后代患病概率增加。
环境因素
孕期感染、药物使用不当、辐射暴露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胎儿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的病因
单纯性卵圆孔未闭
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疲劳、呼吸困难等症状。
复杂性卵圆孔未闭
患者可能出现脑卒中、偏头痛、晕厥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对于较大的卵圆孔未闭,如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或并发其他心脏畸形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经导管封堵术和外科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股静脉穿刺,将封堵器送至心脏缺损部位,以关闭卵圆孔未闭。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及时发现卵圆孔未闭的存在,并监测其发展情况。
定期检查
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以降低卵圆孔未闭的发生和恶化。
控制危险因素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卵圆孔未闭的发生。
健康生活方式
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卵圆孔未闭患者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过度劳累
04
疾病护理与康复
3
利用超声波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评估心腔大小、室壁厚度、瓣膜功能等。
超声心动图
将探头从食管插入,更接近心脏,能更清晰地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利用三维图像技术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提供更直观的图像。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03
治疗与预防
药物治疗
对于卵圆孔未闭患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如抗凝剂和溶栓剂等,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卵圆孔封堵介绍 ppt课件

3.心房间的周期性压力差伴随短暂的右向左分流 等均可能引起反常栓塞。
卵圆孔封堵介绍
4
卵圆孔末闭的临床意义 (三)
反常栓塞的意义 脑卒中 高凝状态亦为反常栓塞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一些肺栓塞病例甚至可见右心房血栓穿过未闭
的卵圆孔伸入左心房,成为所谓的“impending反 常栓塞” 患神经型减压病的潜水员中,PFO的发生率高于 末发病者,并且发病的潜伏期缩短 PFO与偏头痛的发作有关,特别是有发作先兆的 偏头痛患者
卵圆孔未闭的封堵治疗
卵圆孔封堵介绍
1
卵圆孔末闭的解剖学
卵圆孔未闭示意图:胎儿 期,为了维持左心的血液 循环,继发房间隔的下缘 和原发房间隔的上缘虽然 互相接触,但并不融合。 原发房间隔如同瓣膜,只 允许血液自右向左转流。 婴儿出生后左心房压力大 于右心房,使卵圆孔的瓣 膜紧贴继发房间隔从而关 闭卵圆孔。但有时闭合并 不完全,即引起PFO,特 殊情况下引起异常的右向 左分流
卵圆孔封堵介绍
2
卵圆孔末闭的临床意义 (一)
反常栓塞的标准 1.患有脑及全身性梗死者,栓子的来源 与左心无关。 2.存在静脉栓塞和肺栓塞。 3.存在心脏的右向左分流。 4.存在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或短暂性的右 心房高压。
卵圆孔封堵介绍
3
卵圆孔末闭的临床意义 (二)
反常栓塞的原因
1.右心房压慢性升高伴随连续的右向左分濒如 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思、肺栓塞)。 2.正性通气压释放后(Valsalva动作、咳嗽、潜水、 喷嚏或举重等引起)短暂的右心房压升高伴随的 右向左分流。
4.具备发生反常栓塞的三联症:PFO、静脉血栓、 右心房压升高
卵圆孔封堵介绍
8
卵圆孔末闭的治疗(二)
内科治疗
卵圆孔封堵介绍
4
卵圆孔末闭的临床意义 (三)
反常栓塞的意义 脑卒中 高凝状态亦为反常栓塞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一些肺栓塞病例甚至可见右心房血栓穿过未闭
的卵圆孔伸入左心房,成为所谓的“impending反 常栓塞” 患神经型减压病的潜水员中,PFO的发生率高于 末发病者,并且发病的潜伏期缩短 PFO与偏头痛的发作有关,特别是有发作先兆的 偏头痛患者
卵圆孔未闭的封堵治疗
卵圆孔封堵介绍
1
卵圆孔末闭的解剖学
卵圆孔未闭示意图:胎儿 期,为了维持左心的血液 循环,继发房间隔的下缘 和原发房间隔的上缘虽然 互相接触,但并不融合。 原发房间隔如同瓣膜,只 允许血液自右向左转流。 婴儿出生后左心房压力大 于右心房,使卵圆孔的瓣 膜紧贴继发房间隔从而关 闭卵圆孔。但有时闭合并 不完全,即引起PFO,特 殊情况下引起异常的右向 左分流
卵圆孔封堵介绍
2
卵圆孔末闭的临床意义 (一)
反常栓塞的标准 1.患有脑及全身性梗死者,栓子的来源 与左心无关。 2.存在静脉栓塞和肺栓塞。 3.存在心脏的右向左分流。 4.存在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或短暂性的右 心房高压。
卵圆孔封堵介绍
3
卵圆孔末闭的临床意义 (二)
反常栓塞的原因
1.右心房压慢性升高伴随连续的右向左分濒如 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思、肺栓塞)。 2.正性通气压释放后(Valsalva动作、咳嗽、潜水、 喷嚏或举重等引起)短暂的右心房压升高伴随的 右向左分流。
4.具备发生反常栓塞的三联症:PFO、静脉血栓、 右心房压升高
卵圆孔封堵介绍
8
卵圆孔末闭的治疗(二)
内科治疗
卵圆孔未闭课件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3/292021/3/292021/3/293/29/2021 11:44:31 AM
•பைடு நூலகம்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3/292021/3/292021/3/29Mar- 2129-M 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3/292021/3/292021/3/29Monday, March 29, 2021
鉴别诊断
卵圆孔未闭应与小房间隔缺损相鉴别,主要通过 心脏超声来实现。小房缺是在经胸超声或经食道 超声下显示房间隔上有小的连续中断,房间隔上 的连续中断多半>4 mm
卵圆孔未的治疗方法
➢以往封闭卵圆孔未闭依靠外科手术。手术治疗的 成功率高,病死率很低,但创伤大,可能会出现 心房颤动、心包积液、术后出血和伤口感染等并 发症,因此,近年来已很少采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心导管技术的发展,相 当一部分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 闭、房室间隔缺损)可经介入治疗根治。 ➢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这一技术永久性关闭开 放的卵圆孔也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PFO与不明原因卒中
➢卵圆孔未闭性卒中在血管造影上通常 表现为单一皮质病变或在椎基底动脉发 生多发小的缺血性病变 ➢卵圆孔未闭性卒中血管再通率显著低 于房颤性卒中(来自韩国首尔大学 Asan 医疗中心的 Bum Joon Kim 博士等人进 行了一项研究)
PFO与不明原因偏头 痛
➢偏头痛患者PFO的发生率为30%-40%,有 先兆偏头痛(MA)患者更达48%-70%,皆 高于正常人群发生率。 ➢MA患者心内右向左分流的患病率显著高于 正常人群,与CS的患病率相当。 ➢PFO致MA机制推测:静脉微血栓矛盾栓塞; 化学物质如5羟色胺等未经肺循环清除,触发 偏头痛。PFO封堵可减少偏头痛发作,
卵圆孔未闭

精选2021版课件
10
PFO封堵术的适应症
➢不明原因脑卒中或TIA,年龄18-60岁(不 包含腔隙性脑梗塞) ➢有先兆偏头痛合并PFO ➢减压病 ➢斜卧位呼吸困难—直立性低氧血症
精选2021版课件
11
卵圆孔未闭和矛盾栓塞
➢矛盾栓塞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房的栓子经过右 向左分流通道,留滞在动脉系统引起相应部位的栓 塞。 ➢PFO为静脉系统的栓子提供了潜在可能的通道, PFO的尺寸、分流量大小、合并房间隔瘤以及右 心压力增高以是矛盾性栓塞的好发因素。ຫໍສະໝຸດ 精选2021版课件13
卵圆孔未闭和矛盾栓塞
1877年cohnheim描述了卵圆孔未闭(PFO)矛盾 栓塞致脑卒中死亡的病例,1885年zahn提出矛盾 栓塞的概念:静脉系统的栓子通过心内解剖通道进 入体循环而造成全身动脉栓塞。近年PFO与不明 原因卒中(CS)及偏头痛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群中PFO的检出率约20%-30%。PFO是造成矛 盾栓塞的病理解剖基础。
精选2021版课件
7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方法
➢超声声学造影能发现潜在的卵圆孔未闭, Valsalva动作或咳嗽试验可使卵圆孔未闭的检测率 高达60%~78%。 ➢对于原因不明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TIA)或原因 不明的脑栓塞的患者尽可能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去发 现卵圆孔未闭。Valsalva动作或咳嗽试验由于可一 过性升高右心房压,此时,注射微泡对比则可提高 卵圆孔未闭的检出率。
精选2021版课件
3
什么是卵圆孔未闭
➢正常人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一卵圆型的凹陷, 名卵圆窝,为胚胎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此处 薄弱,是房间隔缺损好发部位,也是右心房进入左 心房心导管穿刺的理想部位 ➢卵圆孔是胎儿发育必需的一个生命通道,来自母 亲的脐静脉血也正是经此通道进入胎儿的左侧心腔, 然后,分布到全身,以提供胎儿发育所需的氧气和 营养物质。孩子出生时,随着第一声啼哭,左心房 压力升高,使左侧的原发隔部分紧贴在右侧的继发 隔上,发生功能性闭合,1年内达到解剖上的闭合。 若年龄>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的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健康教育
• 介绍卵圆孔未闭的相关知识
• 合理安排患儿饮食,耐心喂养
•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 强调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加强护理,按时预防接
种,按医嘱合理用药)
• 鼓励与正常儿童接触,建立正常社会行为 方式
卵圆孔末闭的治疗
•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制剂 抗凝剂 • 导管介入封堵PFO • 外科手术关闭PFO
介入手术术前护理
•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 供给充足的营养
• 预防感染
• 注意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 • 心理护理 • 健康教育
介入手术术前护理
• 完善术前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像、心脏超声、 全胸片等。 • 向病人及家属、监护人讲解操作方 法、术中配合事项、术后注意要点及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 • 局麻加基础麻醉的患者术前禁食8小 时,禁水4小时,备皮 • 左侧肢体放入留置针。
• 4 术后平卧于床。 • 5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术经静脉进入导 引钢丝,球囊,伞状闭合器等操作,易造 成血管内膜损伤而致血栓形成。另外术后 包扎过紧,时间过长也易导致血栓,所以 要求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的 温度,颜色,感觉等,防止栓塞,供血障 碍而导致坏死。 • 6 .注意排尿时间及数量
•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左右心室之间的 一个通道,来自母亲的脐静脉血也正是经 此通道进入胎儿的左侧心腔,然后分布到 全身,以此提供胎儿发育所需的氧气和营 养物质。孩子出生时,随着第一声啼哭, 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窝瓣被压在卵圆窝 边缘上形成功能性闭合,而解剖上的完全 闭合一般要到出生后5―7个月。若年龄>3岁 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
•
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之间存在 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通过未闭的卵圆孔,下 列栓子可进入左心系统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① 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的血栓;②潜水病或减压 病所致的空气栓子;③手术或外伤后形成的脂肪 栓子。而且对于发生过血栓事件的卵圆孔未闭患 者其再发的危险性依然很高。因此,针对病因治 疗,封闭高危人群的开放的卵圆孔,有望降低患 者的发生率。另外,卵圆孔未闭与减压病、偏头 痛等的发病有关,闭合卵圆孔可能有益于上述患 者。
卵圆孔封堵介绍ppt课件

卵圆孔封堵介绍
卵圆孔末闭的解剖学
卵圆孔未闭示意图:胎儿 期,为了维持左心的血液 循环,继发房间隔的下缘 和原发房间隔的上缘虽然 互相接触,但并不融合。 原发房间隔如同瓣膜,只 允许血液自右向左转流。 婴儿出生后左心房压力大 于右心房,使卵圆孔的瓣 膜紧贴继发房间隔从而关 闭卵圆孔。但有时闭合并 不完全,即引起PFO,特 殊情况下引起异常的右向 左分流
卵圆孔末闭的治疗(一)
PFO或房间隔瘤未并发其他异常没有治疗意义。 但以下情况需要给予治疗: 1.当静脉血栓与右心房压升高同时存在时,通 过PFO的反常血栓就可能发生,井导致卒中和外 周动脉栓塞。 2.PFO并发脑卒中或HIA无其他原因解释缺血性 脑卒中的患者。 3.较大的PFO(>25个微泡)。 4.具备发生反常栓塞的三联症:PFO、静脉血栓、 右心房压升高
卵圆孔末闭的临床意义 (三)
反常栓塞的意义 脑卒中 高凝状态亦为反常栓塞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一些肺栓塞病例甚至可见右心房血栓穿过未闭 的卵圆孔伸入左心房,成为所谓的“impending反 常栓塞” 患神经型减压病的潜水员中,PFO的发生率高于 末发病者,并且发病的潜伏期缩短 PFO与偏头痛的发作有关,特别是有发作先兆的 偏头痛患者
卵圆孔末闭的临床意义 (四)
超声显示一大的血栓(长箭头)横跨PFO 及房间隔瘤(短箭头)
A.短轴观;B.水平长轴观。RA:右心房; LA:左心房;RV:右心室;AO:主动脉; IAS:房间隔
卵圆孔末闭的诊断
右心导管检查 心脏超声 其他检查:的神经影像学特证类同于其他原 因的脑栓塞:①皮质动脉闭塞。②梗死出 现在主干动脉的供血区,往往超过一个脑 叶。②更易影响后循环,出现枕叶及幕下 梗死
卵圆孔末闭的解剖学
卵圆孔未闭示意图:胎儿 期,为了维持左心的血液 循环,继发房间隔的下缘 和原发房间隔的上缘虽然 互相接触,但并不融合。 原发房间隔如同瓣膜,只 允许血液自右向左转流。 婴儿出生后左心房压力大 于右心房,使卵圆孔的瓣 膜紧贴继发房间隔从而关 闭卵圆孔。但有时闭合并 不完全,即引起PFO,特 殊情况下引起异常的右向 左分流
卵圆孔末闭的治疗(一)
PFO或房间隔瘤未并发其他异常没有治疗意义。 但以下情况需要给予治疗: 1.当静脉血栓与右心房压升高同时存在时,通 过PFO的反常血栓就可能发生,井导致卒中和外 周动脉栓塞。 2.PFO并发脑卒中或HIA无其他原因解释缺血性 脑卒中的患者。 3.较大的PFO(>25个微泡)。 4.具备发生反常栓塞的三联症:PFO、静脉血栓、 右心房压升高
卵圆孔末闭的临床意义 (三)
反常栓塞的意义 脑卒中 高凝状态亦为反常栓塞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一些肺栓塞病例甚至可见右心房血栓穿过未闭 的卵圆孔伸入左心房,成为所谓的“impending反 常栓塞” 患神经型减压病的潜水员中,PFO的发生率高于 末发病者,并且发病的潜伏期缩短 PFO与偏头痛的发作有关,特别是有发作先兆的 偏头痛患者
卵圆孔末闭的临床意义 (四)
超声显示一大的血栓(长箭头)横跨PFO 及房间隔瘤(短箭头)
A.短轴观;B.水平长轴观。RA:右心房; LA:左心房;RV:右心室;AO:主动脉; IAS:房间隔
卵圆孔末闭的诊断
右心导管检查 心脏超声 其他检查:的神经影像学特证类同于其他原 因的脑栓塞:①皮质动脉闭塞。②梗死出 现在主干动脉的供血区,往往超过一个脑 叶。②更易影响后循环,出现枕叶及幕下 梗死
一例室缺伴卵圆孔未闭病人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护理措施: ➢指导家长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日常护
理,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预防感染 和其他并发症 ➢定期复查,调整心功能到最佳状态 ➢正确指导家属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 剂量和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第18页/共21页
1.地高辛的用药指导 2.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3.病人的出院指导
第19页/共21页
谢谢观看!
1.疼痛 与手术创伤有关 • 护理措施: ➢转移注意力:听音乐、做游戏、玩玩 具 ➢抚摸安慰陪伴,给予心理支持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止痛药
第12页/共21页
2.体温过高 与外科手术的组 织损伤有关
➢护理措施:
➢ 退热贴退热 ➢ 饮温开水补充水分
保暖 ➢ 卧床休息,散热的同时注意 ➢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哭闹
继发隔粘连、融合而充分闭合卵圆孔,从而 导致心房水平分流的一种畸形。
• 卵圆孔未闭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大多是在 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时发现,因此主要依赖心 脏超声,诊断标准:
(1)卵圆孔瓣与继发隔之间出现裂隙;
(2)CDFI显示卵圆孔瓣与继发隔之间出现 细小的心房水平分流束,且分流束起源于卵 圆孔瓣与继发隔交界的边缘处。
第20页/共21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1页/共21页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第13页/共21页
• 3.气体交换受损 与分泌物过多、粘 稠和呼吸道阻塞有关
• 护理措施:
➢ 氧疗: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
➢ 背部叩击: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手指关节微屈,呈 120度,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由 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有节律地叩击患者背部,促 进痰液排出
➢ 静脉推注:遵医嘱给予沐舒坦进行静脉推注,深入肺 部溶解、稀释、排出痰液,有效缓解咳嗽不适,并防 止新的黏痰产生,保护肺部。
理,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预防感染 和其他并发症 ➢定期复查,调整心功能到最佳状态 ➢正确指导家属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 剂量和患儿用药后的反应
第18页/共21页
1.地高辛的用药指导 2.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3.病人的出院指导
第19页/共21页
谢谢观看!
1.疼痛 与手术创伤有关 • 护理措施: ➢转移注意力:听音乐、做游戏、玩玩 具 ➢抚摸安慰陪伴,给予心理支持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止痛药
第12页/共21页
2.体温过高 与外科手术的组 织损伤有关
➢护理措施:
➢ 退热贴退热 ➢ 饮温开水补充水分
保暖 ➢ 卧床休息,散热的同时注意 ➢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哭闹
继发隔粘连、融合而充分闭合卵圆孔,从而 导致心房水平分流的一种畸形。
• 卵圆孔未闭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大多是在 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时发现,因此主要依赖心 脏超声,诊断标准:
(1)卵圆孔瓣与继发隔之间出现裂隙;
(2)CDFI显示卵圆孔瓣与继发隔之间出现 细小的心房水平分流束,且分流束起源于卵 圆孔瓣与继发隔交界的边缘处。
第20页/共21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1页/共21页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第13页/共21页
• 3.气体交换受损 与分泌物过多、粘 稠和呼吸道阻塞有关
• 护理措施:
➢ 氧疗: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
➢ 背部叩击: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手指关节微屈,呈 120度,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由 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有节律地叩击患者背部,促 进痰液排出
➢ 静脉推注:遵医嘱给予沐舒坦进行静脉推注,深入肺 部溶解、稀释、排出痰液,有效缓解咳嗽不适,并防 止新的黏痰产生,保护肺部。
卵圆孔未闭的治疗及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卵圆孔未闭旳有关知识 • 合理安排患儿饮食,耐心喂养 • 建立合理旳生活制度 • 强调预防感染旳主要性(加强护理,按时预防接
种,按医嘱合理用药)
• 鼓励与正常小朋友接触,建立正常社会行 为方式
谢谢大家
卵圆孔末闭旳治疗
•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制剂 抗凝剂 • 导管介入封堵PFO • 外科手术关闭PFO
介入手术术前护理
• 建立合理旳生活制度 • 供给充分旳营养 • 预防感染 • 注意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发生 • 心理护理 • 健康教育
介入手术术前护理
•
完善术前旳各项检验:如血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像、心脏超声、
全身,以此提供胎儿发育所需旳氧气和营
养物质。孩子出生时,伴随第一声啼哭,
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窝瓣被压在卵圆窝
边沿上形成功能性闭合,而解剖上旳完全
闭合一般要到出生后5―7个月。若年龄>3
岁旳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
•
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之间存在
着亲密旳联络,这是因为经过未闭旳卵圆孔,下
• 7 术后第二天做胸部X线检验,心电图和超 声心电图旳检验,观察封堵器旳位置及有 无残余分流。
• 8 感染 加强感染性心内膜炎旳预防,术 后按医嘱使用抗生素3~5天,注意监测体温 旳变化。
• 9 出院指导术后3个月内防止剧烈活动,预 防封堵器脱落,注意保暖,降低上呼吸道 感染。遵医嘱服用抗凝药,定时复查。
卵圆孔未闭的治疗及 护理
红色箭头显示为 动脉血,蓝色箭头为 静脉血,假如卵圆孔 未闭,左心房旳动脉 血会分流到右心房, 右心房旳静脉血进入 左心房,最终主动脉 输出旳血液含氧量降 低,到一定程度,能 够引起身体不适。 •
卵圆孔未闭课件

鉴别诊断
卵圆孔未闭应与小房间隔缺损相鉴别,主要通过 心脏超声来实现。小房缺是在经胸超声或经食道 超声下显示房间隔上有小的连续中断,房间隔上 的连续中断多半>4 mm
卵圆孔未的治疗方法
➢以往封闭卵圆孔未闭依靠外科手术。手术治疗的 成功率高,病死率很低,但创伤大,可能会出现 心房颤动、心包积液、术后出血和伤口感染等并 发症,因此,近年来已很少采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心导管技术的发展,相 当一部分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 闭、房室间隔缺损)可经介入治疗根治。 ➢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这一技术永久性关闭开 放的卵圆孔也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方法
➢超声声学造影能发现潜在的卵圆孔未闭, Valsalva动作或咳嗽试验可使卵圆孔未闭的检测率 高达60%~78%。 ➢对于原因不明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TIA)或原因 不明的脑栓塞的患者尽可能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去 发现卵圆孔未闭。Valsalva动作或咳嗽试验由于可 一过性升高右心房压,此时,注射微泡对比则可 提高卵圆孔未闭的检出率。 ➢经食道超声对卵圆孔未闭的检出率是经胸超声的 3倍
什么是卵圆孔未闭
➢正常人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一卵圆型的凹陷, 名卵圆窝,为胚胎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此处 薄弱,是房间隔缺损好发部位,也是右心房进入左 心房心导管穿刺的理想部位 ➢卵圆孔是胎儿发育必需的一个生命通道,来自母 亲的脐静脉血也正是经此通道进入胎儿的左侧心腔, 然后,分布到全身,以提供胎儿发育所需的氧气和 营养物质。孩子出生时,随着第一声啼哭,左心房 压力升高,使左侧的原发隔部分紧贴在右侧的继发 隔上,发生功能性闭合,1年内达到解剖上的闭合。 若年龄>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
PFO与不明原因卒中
卵圆孔未闭课件

04
卵圆孔未闭的预防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如辐射、化学品、农药等,以减少卵圆孔未闭的发生。
合理饮食与适量运动
保持低胆固醇、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同时参加适量的运动,控制体重。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以降低卵圆孔未闭的风险。
01
02
03
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针对家族中有卵圆孔未闭病史、年龄大于50岁、长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进行筛查。
体格检查
临床诊断
1
影像学诊断
2
3
心电图是心脏检查的重要手段,可以检测出卵圆孔未闭引起的心脏病变。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卵圆孔未闭的位置和大小。
超声心动图
对于复杂的卵圆孔未闭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心导管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心导管检查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出卵圆孔未闭引起的血液动力学紊乱,如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
信息共享
建立国际信息共享平台,发布研究进展、诊疗指南等信息,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基础研究
研究卵圆孔未闭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探讨其与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关系,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临床研究
研究卵圆孔未闭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探索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
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
诊断技术
研究和发展新的无创和有创诊断技术,提高卵圆孔未闭的早期诊断率和准确性。
介入治疗的优势
介入治疗的适用人群
介入治疗
03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改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控制情绪等,有助于缓解卵圆孔未闭的症状。
卵圆孔未闭课件资料讲解

鉴别诊断
卵圆孔未闭应与小房间隔缺损相鉴别,主要通过 心脏超声来实现。小房缺是在经胸超声或经食道 超声下显示房间隔上有小的连续中断,房间隔上 的连续中断多半>4 mm
卵圆孔未的治疗方法
➢以往封闭卵圆孔未闭依靠外科手术。手术治疗的 成功率高,病死率很低,但创伤大,可能会出现 心房颤动、心包积液、术后出血和伤口感染等并 发症,因此,近年来已很少采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心导管技术的发展,相 当一部分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 闭、房室间隔缺损)可经介入治疗根治。 ➢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这一技术永久性关闭开 放的卵圆孔也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卵圆孔未闭的流行病学情况
➢卵圆孔未闭是目前成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 心脏异常,在正常人群中约4人中即可检出1人 患有此病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卵圆孔未闭一般不引起两 房间的分流,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并无影响, 因而认为“无关紧要”
卵圆孔未闭的流行病学情况
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 因脑卒中患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 通过未闭的卵圆孔,下列栓子可进入左心系统引 起相应的临床症状。①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的 血栓;②潜水病或减压病所致的空气栓子;③手 术或外伤后形成的脂肪栓子。而且对于发生过血 栓事件的卵圆孔未闭患者其再发的危险性依然很 高。因此,针对病因治疗,封闭高危人群的开放 的卵圆孔,有望降低患者的发生率。另外,也发 现卵圆孔未闭与减压病、偏头痛等的发病有关。
PFO封堵术的适应症
➢不明原因脑卒中或TIA,年龄18-60岁(不 包含腔隙性脑梗塞) ➢有先兆偏头痛合并PFO ➢减压病 ➢斜卧位呼吸困难—直立性盾栓塞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房的栓子经过右 向左分流通道,留滞在动脉系统引起相应部位的 栓塞。 ➢PFO为静脉系统的栓子提供了潜在可能的通道, PFO的尺寸、分流量大小、合并房间隔瘤以及右 心压力增高以是矛盾性栓塞的好发因素。 ➢目前可能的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抗血小板,外科 手术以及内科导管封堵,PFO闭合术后可以彻底 预防矛盾栓塞的发生。其中内科封堵以其简便、 创伤小、可以完全替代终生服药治疗而成为首选 的治疗措施。
卵圆孔未闭的治疗及护理

第十一页,共13页。
健康教育
• 介绍卵圆孔未闭的相关知识 • 合理安排患儿饮食,耐心喂养
•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 强调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加强护理,按时预防接种,按
医嘱合理用药)
• 鼓励与正常儿童接触,建立正常社会行为方式
第十二页,共13页。
谢谢
第十三页,共13页。
介入手术术后护理
• 1. 手术结束后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 • 2. 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红肿及感染
等情况,保持伤口干燥,右下肢伸直制动。婴 幼儿全麻到清醒过程中,有躁动者,易造成穿 刺部位再次出血,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 3 局麻加基础麻醉的患儿及神志不清的患儿,应将头
偏向一侧,注意患儿的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吸氧,待
卵圆孔未闭的治疗及护理
第一页,共13页。
红色箭头显示为动 脉血,蓝色箭头为静脉 血,如果卵圆孔未闭, 左心房的动脉血会分流 到右心房,右心房的静 脉血进入左心房,最终 主动脉输出的血液含氧 量降低,到一定程度, 可以引起身体不适。
•
第二页,共13页。
•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左右心室之间的一个通
道,来自母亲的脐静脉血也正是经此通道进入胎
• 健康教育
第七页,共13页。
介入手术术前护理
•
完善术前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
能、电解质、凝血像、心脏超声、全胸片等。
•
向病人及家属、监护人讲解操作方法、术中配
合事项、术后注意要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局麻加基础麻醉的患者术前禁食8小时,
禁水4小时,备皮
•
左侧肢体放入留置针。
第八页,共13页。
儿的左侧心腔,然后分布到全身,以此提供胎儿
发育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孩子出生时,随
健康教育
• 介绍卵圆孔未闭的相关知识 • 合理安排患儿饮食,耐心喂养
•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 强调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加强护理,按时预防接种,按
医嘱合理用药)
• 鼓励与正常儿童接触,建立正常社会行为方式
第十二页,共13页。
谢谢
第十三页,共13页。
介入手术术后护理
• 1. 手术结束后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 • 2. 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红肿及感染
等情况,保持伤口干燥,右下肢伸直制动。婴 幼儿全麻到清醒过程中,有躁动者,易造成穿 刺部位再次出血,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 3 局麻加基础麻醉的患儿及神志不清的患儿,应将头
偏向一侧,注意患儿的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吸氧,待
卵圆孔未闭的治疗及护理
第一页,共13页。
红色箭头显示为动 脉血,蓝色箭头为静脉 血,如果卵圆孔未闭, 左心房的动脉血会分流 到右心房,右心房的静 脉血进入左心房,最终 主动脉输出的血液含氧 量降低,到一定程度, 可以引起身体不适。
•
第二页,共13页。
•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左右心室之间的一个通
道,来自母亲的脐静脉血也正是经此通道进入胎
• 健康教育
第七页,共13页。
介入手术术前护理
•
完善术前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
能、电解质、凝血像、心脏超声、全胸片等。
•
向病人及家属、监护人讲解操作方法、术中配
合事项、术后注意要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局麻加基础麻醉的患者术前禁食8小时,
禁水4小时,备皮
•
左侧肢体放入留置针。
第八页,共13页。
儿的左侧心腔,然后分布到全身,以此提供胎儿
发育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孩子出生时,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圆孔未闭的治疗及护理
红色箭头显示为 动脉血,蓝色箭头为 静脉血,如果卵圆孔 未闭,左心房的动脉 血会分流到右心房, 右心房的静脉血进入 左心房,最终主动脉 输出的血液含氧量降 低,到一定程度,可 以引起身体不适。 •
•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左右心室之间的 一个通道,来自母亲的脐静脉血也正是经 此通道进入胎儿的左侧心腔,然后分布到 全身,以此提供胎儿发育所需的氧气和营 养物质。孩子出生时,随着第一声啼哭, 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窝瓣被压在卵圆窝 边缘上形成功能性闭合,而解剖上的完全 闭合一般要到出生后5―7个月。若年龄>3岁 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
健康教育
• 介绍卵圆孔未闭的相关知识
• 合理安排患儿饮食,耐心喂养
•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 强调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加强护理,按时预防接
种,按医嘱合理用药)
• 鼓励与正常儿童接触,建立正常社会行为 方式
• 7 术后第二天做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和超 声心电图的检查,观察封堵器的位置及有 无残余分流。 • 8 感染 加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术 后按医嘱使用抗生素3~5天,注意监测体温 的变化。 • 9 出院指导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防 止封堵器脱落,注意保暖,减少上呼吸道 感染。遵医嘱服用抗凝药,定期复查。
• 4 术后平卧于床。 • 5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术经静脉进入导 引钢丝,球囊,伞状闭合器等操作,易造 成血管内膜损伤而致血栓形成。另外术后 包扎过紧,时间过长也易导致血栓,所以 要求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的 温度,颜色,感觉等,防止栓塞,供血障 碍而导致坏死。 • 6 .注意排尿时间及数量
•
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之间存在 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通过未闭的卵圆孔,下 列栓子可进入左心系统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① 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的血栓;②潜水病或减压 病所致的空气栓子;③手术或外伤后形成的脂肪 栓子。而且对于发生过血栓事件的卵圆孔未闭患 者其再发的危险性依然很高。因此,针对病因治 疗,封闭高危人群的开放的卵圆孔,有望降低患 者的发生率。另外,卵圆孔未闭与减压病、偏头 痛等的发病有关,闭合卵圆孔可能有益于上述患 者。
卵圆孔末闭的治疗
•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制剂 抗凝剂 • 导管介入封堵PFO • 外科手术关闭PFO
介入手术术前护理
•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 供给充足的营养
• 预防感染
• 注意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 • 心理护理 • 健康教育
介入手术术前护理
• 完善术前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像、心脏超声、 全胸片等。 • 向病人及家属、监护人讲解操作方 法、术中配合事项、术后注意要点及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 • 局麻加基础麻醉的患者术前禁食8小 时,禁水4小时,备皮 • 左侧肢体放入留置针。
介入手术术后护理
• 1. 手术结束后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 • 2. 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红肿及 感染等情况,保持伤口干燥,右下肢伸直 制动。婴幼儿全麻到清醒过程中,有躁动 者,易造成穿刺部位再次出血,按医嘱给 予镇静剂。 • 3 局麻加基础麻醉的患儿及神志不清的患 儿,应将头偏向一侧,注意患儿的呼吸情 况,必要时给予吸氧,待患儿苏醒2h后, 可进食。
PFO封堵术的适应症
• PFO未发现其他异常没有治疗意义。但以 下情况需要给予治疗: 1.当静脉血栓与右心房压升高同时存在 时,通过PFO的反常血栓就可能发生,并 导致卒中和外周动脉栓塞。 2.PFO并发脑卒中或无其他原因解释缺 血性脑卒中的患者。 3.较大的PFO(>25个微泡)。 4.具备发生反常栓塞的三联症:PFO、 静脉血栓、右心房压升高
红色箭头显示为 动脉血,蓝色箭头为 静脉血,如果卵圆孔 未闭,左心房的动脉 血会分流到右心房, 右心房的静脉血进入 左心房,最终主动脉 输出的血液含氧量降 低,到一定程度,可 以引起身体不适。 •
•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左右心室之间的 一个通道,来自母亲的脐静脉血也正是经 此通道进入胎儿的左侧心腔,然后分布到 全身,以此提供胎儿发育所需的氧气和营 养物质。孩子出生时,随着第一声啼哭, 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窝瓣被压在卵圆窝 边缘上形成功能性闭合,而解剖上的完全 闭合一般要到出生后5―7个月。若年龄>3岁 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
健康教育
• 介绍卵圆孔未闭的相关知识
• 合理安排患儿饮食,耐心喂养
•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 强调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加强护理,按时预防接
种,按医嘱合理用药)
• 鼓励与正常儿童接触,建立正常社会行为 方式
• 7 术后第二天做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和超 声心电图的检查,观察封堵器的位置及有 无残余分流。 • 8 感染 加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术 后按医嘱使用抗生素3~5天,注意监测体温 的变化。 • 9 出院指导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防 止封堵器脱落,注意保暖,减少上呼吸道 感染。遵医嘱服用抗凝药,定期复查。
• 4 术后平卧于床。 • 5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术经静脉进入导 引钢丝,球囊,伞状闭合器等操作,易造 成血管内膜损伤而致血栓形成。另外术后 包扎过紧,时间过长也易导致血栓,所以 要求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的 温度,颜色,感觉等,防止栓塞,供血障 碍而导致坏死。 • 6 .注意排尿时间及数量
•
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之间存在 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通过未闭的卵圆孔,下 列栓子可进入左心系统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① 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的血栓;②潜水病或减压 病所致的空气栓子;③手术或外伤后形成的脂肪 栓子。而且对于发生过血栓事件的卵圆孔未闭患 者其再发的危险性依然很高。因此,针对病因治 疗,封闭高危人群的开放的卵圆孔,有望降低患 者的发生率。另外,卵圆孔未闭与减压病、偏头 痛等的发病有关,闭合卵圆孔可能有益于上述患 者。
卵圆孔末闭的治疗
•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制剂 抗凝剂 • 导管介入封堵PFO • 外科手术关闭PFO
介入手术术前护理
•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 供给充足的营养
• 预防感染
• 注意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 • 心理护理 • 健康教育
介入手术术前护理
• 完善术前的各项检查:如血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像、心脏超声、 全胸片等。 • 向病人及家属、监护人讲解操作方 法、术中配合事项、术后注意要点及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 • 局麻加基础麻醉的患者术前禁食8小 时,禁水4小时,备皮 • 左侧肢体放入留置针。
介入手术术后护理
• 1. 手术结束后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 • 2. 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红肿及 感染等情况,保持伤口干燥,右下肢伸直 制动。婴幼儿全麻到清醒过程中,有躁动 者,易造成穿刺部位再次出血,按医嘱给 予镇静剂。 • 3 局麻加基础麻醉的患儿及神志不清的患 儿,应将头偏向一侧,注意患儿的呼吸情 况,必要时给予吸氧,待患儿苏醒2h后, 可进食。
PFO封堵术的适应症
• PFO未发现其他异常没有治疗意义。但以 下情况需要给予治疗: 1.当静脉血栓与右心房压升高同时存在 时,通过PFO的反常血栓就可能发生,并 导致卒中和外周动脉栓塞。 2.PFO并发脑卒中或无其他原因解释缺 血性脑卒中的患者。 3.较大的PFO(>25个微泡)。 4.具备发生反常栓塞的三联症:PFO、 静脉血栓、右心房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