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金融市场2教学教案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

《金融学基础》课程教案第一章:金融学导论1.1 金融学的定义与范围解释金融学的概念探讨金融学的应用范围1.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介绍金融市场的种类与功能分析金融机构的类型与运作机制1.3 金融学的主要理论与模型介绍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探讨金融学中的主要模型及其应用第二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2.1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解释金融市场的不同类型探讨金融市场对经济体系的影响2.2 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性介绍金融工具的基本类型分析金融工具的风险与收益特性2.3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与行为讨论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分析参与者在金融市场中的行为模式第三章:利率与汇率3.1 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解释利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探讨利率的形成机制与变动因素3.2 利率的作用与功能分析利率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探讨利率对金融市场的影响3.3 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解释汇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探讨汇率形成机制与变动因素第四章: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4.1 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介绍商业银行的职能与组织结构分析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策略4.2 投资银行的业务与运作解释投资银行的概念与职能探讨投资银行的业务运作与风险管理4.3 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与监管机制分析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讨论金融监管机制的运作与作用第五章:金融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5.1 金融资产定价的基本模型介绍金融资产定价的概念与方法探讨金融资产定价的基本模型及其应用5.2 风险管理与金融衍生品分析风险管理的概念与方法探讨金融衍生品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5.3 金融风险的度量与控制解释金融风险的类型与度量方法讨论金融风险的控制策略与方法第六章:宏观金融与货币政策6.1 宏观金融概述解释宏观金融的概念与重要性探讨宏观金融的主要指标与分析方法6.2 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分析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讨论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与影响6.3 货币政策与经济稳定探讨货币政策在经济稳定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影响第七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7.1 金融创新的类型与影响解释金融创新的概念与分类探讨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与经济的影响7.2 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分析金融发展的概念与指标讨论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挑战7.3 金融科技与金融服务创新介绍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影响探讨金融服务创新的方向与趋势第八章:国际金融与金融市场8.1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解释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特点探讨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与运作机制8.2 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机遇分析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类型讨论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机遇与挑战8.3 国际金融管理与合作探讨国际金融管理的机构与机制分析国际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与方式第九章: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9.1 金融伦理的概念与重要性解释金融伦理的含义与特点探讨金融伦理在金融行业中的重要性9.2 金融职业道德的标准与原则分析金融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讨论金融职业道德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挑战9.3 金融伦理问题与案例分析介绍金融伦理常见问题与挑战分析金融伦理案例,探讨解决方案与教训第十章:金融学综合案例分析10.1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分析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影响讨论金融监管在预防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与挑战10.2 金融市场操纵与欺诈解释金融市场操纵与欺诈的概念与类型探讨金融市场操纵与欺诈的后果与防范措施10.3 金融学综合案例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学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金融学导论中的金融学的定义与范围。
《金融学》 教案大纲及习题解答(姜法芹 )

《金融学》教案大纲及习题解答第一章:金融学导论1.1 金融学的定义与意义金融学的概念金融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金融学的重要性1.2 金融市场与金融体系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类型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金融市场与金融体系的关系1.3 金融学的应用领域企业金融个人金融宏观金融第二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2.1 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类型金融市场的定义金融市场的类型与特点金融市场的作用与功能2.2 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定义与分类金融产品的特点与功能金融工具与金融产品的选择与运用2.3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金融市场的主体与客体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与融资者金融市场的服务机构第三章: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3.1 供求关系与价格机制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的作用与影响市场均衡与市场失灵3.2 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与应用金融市场的效率与有效性金融市场的风险与收益金融市场的信息与信号传递3.3 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金融市场的交易机制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与效率第四章: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4.1 金融机构的概念与类型金融机构的定义与特点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比较金融机构的职能与作用4.2 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金融体系的层次结构金融体系的监管与调控机制4.3 金融体系的功能与目标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金融体系的宏观调控目标金融体系的微观审慎监管目标第五章: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5.1 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金融市场的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市场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5.2 金融市场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概念与目标金融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5.3 金融市场与金融稳定性金融稳定性的概念与意义金融市场在金融稳定性维护中的作用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与监管的策略与措施《金融学》教案大纲及习题解答第六章: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银行6.1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与运营模式商业银行的定义与特点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系商业银行的运营模式与业务流程6.2 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创造与信贷扩张存款创造的概念与机制信贷扩张的过程与影响存款货币银行的风险管理与信贷政策6.3 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与产品商业银行的存款与贷款产品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服务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创新第七章:资本市场与证券交易7.1 资本市场的概念与类型资本市场的定义与特点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比较资本市场的功能与作用7.2 证券交易与投资分析证券交易的基本流程投资分析的方法与工具投资者偏好与投资组合的选择7.3 资本市场的效率与有效性资本市场效率的定义与衡量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假说资本市场效率与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第八章:金融衍生品市场8.1 金融衍生品的概念与类型金融衍生品的定义与特点期货、期权和掉期的比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功能与作用8.2 金融衍生品的定价与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品的定价原理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类型与风险管理策略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监管与调控8.3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应用与影响金融衍生品在企业金融中的应用金融衍生品在个人理财中的应用金融衍生品市场对金融体系的影响第九章:国际金融与外汇市场9.1 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类型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与特点国际资本市场与国际外汇市场的比较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与影响9.2 外汇市场的运行机制与交易策略外汇市场的组织结构与交易机制外汇市场的汇率决定与变动外汇市场的交易策略与风险管理9.3 国际金融市场的关系与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国际金融市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识别与应对第十章:金融监管与金融政策10.1 金融监管的概念与目标金融监管的定义与意义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金融监管的机构与体系10.2 金融政策的概念与工具金融政策的定义与类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比较金融政策的工具与传导机制10.3 金融政策的效应与评估金融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金融政策的微观经济效应金融政策的评估方法与指标《金融学》教案大纲及习题解答第十一章:金融创新与金融科技11.1 金融创新的定义与类型金融创新的含义与动力金融创新的产品与服务金融创新的风险与监管11.2 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应用金融科技的概念与特点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金融科技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11.3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影响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挑战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平衡策略第十二章:金融风险与管理12.1 金融风险的定义与类型金融风险的概念与特征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比较金融风险的管理与控制12.2 金融风险评估与度量金融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模型金融风险度量的指标与工具金融风险评估的实践应用12.3 金融风险管理的策略与工具金融风险管理的框架与程序金融风险规避、分散与转移金融风险管理的创新与挑战第十三章:企业金融与公司财务13.1 企业金融的概念与功能企业金融的定义与目标企业金融的资本结构与投资决策企业金融的融资与理财策略13.2 公司财务的理论与实践公司财务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公司财务的财务报表分析与估值公司财务的资本预算与资本结构13.3 企业金融与公司财务的挑战与趋势企业金融与公司财务的国际化企业金融与公司财务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金融与公司财务的创新与发展第十四章:个人金融与理财规划14.1 个人金融的概念与内容个人金融的定义与意义个人资产与个人负债的管理个人金融产品的选择与运用14.2 理财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理财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步骤理财规划的工具与技术理财规划的实际操作与案例分析14.3 个人金融与理财规划的挑战与趋势个人金融市场的变化与趋势理财规划在个人金融中的应用个人金融与理财规划的创新与发展第十五章: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15.1 金融伦理的概念与重要性金融伦理的定义与特点金融伦理在金融行业中的重要性金融伦理的挑战与问题15.2 职业道德的标准与原则职业道德的内涵与要求职业道德的实践与遵守职业道德的监督与教育15.3 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发展趋势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的改进与完善金融行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与方法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的未来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地编写了《金融学》教案大纲及习题解答,涵盖了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金融市场学教案全套

金融市场学教案全套
第一章: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 了解金融市场的定义及其分类。
- 掌握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基本概念和交易方式。
- 了解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及其角色。
第二章:股票交易
- 研究股票市场的组成及其特点。
- 掌握股票投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了解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和技术分析的基本知识。
第三章:债券交易
- 理解债券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 掌握债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 了解债券定价的方法和因素。
第四章:货币市场
- 了解货币市场的组成及其特点。
- 掌握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知识和方法。
- 研究货币市场短期利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第五章:期货与期权市场
- 理解期货和期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掌握期货和期权市场的交易流程和交易策略。
- 了解期货和期权价格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第六章:金融衍生品及其市场
- 研究金融衍生品和市场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 掌握金融衍生品的交易策略和分析方法。
- 了解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风险管理方法。
第七章:金融市场监管与风险管理
- 了解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及其职责。
- 掌握金融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 研究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本教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金融市场学的基本概念、交易方式、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等内容,可作为金融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从业人员的教学用书,也适用于广大投资者的金融学习和参考。
《金融市场基础》—教学教案

《金融市场基础》—教学教案金融市场基础—教学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介绍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金融市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功能;- 掌握金融市场中的主要参与者和产品;- 分析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和影响因素;- 理解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1. 金融市场概述- 什么是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功能和分类- 金融市场的特点和意义2. 金融市场参与者- 金融机构- 投资者- 中介机构3. 金融市场产品- 股票市场- 债券市场- 外汇市场- 金融衍生品市场- 其他金融产品4. 金融市场运作机制- 交易与清算- 价格发现与定价- 市场监管与信息披露5. 金融市场影响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 政策法规- 投资者行为- 技术创新与市场发展6. 金融市场法律法规与监管机构- 监管机构及其职责- 金融市场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 金融市场监管的挑战与改革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加深对金融市场的理解。
-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实际运作情况。
- 小组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个案研究: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特定金融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和报告。
四、评估方法本课程的评估将采用以下方法:-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金融市场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 个案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特定金融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和撰写报告。
- 课堂讨论与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 期末考试:对学生全面掌握金融市场知识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五、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本课程内容,推荐以下参考书目:- 范志勇,金融市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Hull, J. C.,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Pearson- Mishkin, F. S.,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Pearson以上是《金融市场基础》教学教案的所有内容。
金融市场学教案

金融市场学教案关键信息项1、课程名称:金融市场学2、教学目标3、教学内容4、教学方法5、教学资源6、考核方式7、教学进度安排11 课程名称本教案所针对的课程为金融市场学。
111 课程定位金融市场学是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和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金融市场相关问题的能力。
112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既注重金融市场的理论体系构建,又强调对实际金融市场现象的分析和应用。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分类和功能;理解金融市场中各类金融工具的特点和定价原理;熟悉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和监管体系。
1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金融市场理论和方法,分析金融市场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金融投资决策能力和风险管理意识。
12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素养,使其具备良好的金融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13 教学内容131 金融市场概述包括金融市场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发展趋势;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和交易方式。
132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的构成、特点和交易工具;如短期国债、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等。
133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构成、特点和交易工具;如股票、债券、基金等。
134 衍生金融市场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特点和定价原理;如期货、期权、互换等。
135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的基本概念、交易方式和汇率决定理论。
136 黄金市场黄金市场的特点、交易方式和价格形成机制。
137 金融市场监管金融市场监管的目标、原则和体制;金融市场监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4 教学方法141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金融市场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14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金融市场学教案

金融市场学教案《金融市场学教案》引言:金融市场学是一门重要的金融学科,涵盖了金融市场的结构、功能、操作和监管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金融市场学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金融市场的机会,并为他们未来在金融领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金融市场概述- 介绍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分类。
- 解释金融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 分析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参与主体。
第二章:债券市场- 探讨债券市场的定义和特点。
- 讲解债券市场的发展和运作机制。
- 分析债券市场的参与主体和交易流程。
第三章:股票市场- 介绍股票市场的定义和特点。
- 解析股票市场的运作机制和交易方式。
- 分析股票市场的参与主体和交易风险。
第四章:期货市场- 探讨期货市场的定义和特点。
- 讲解期货市场的交易和结算方式。
- 分析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和风险管理。
第五章:衍生品市场- 介绍衍生品市场的定义和分类。
- 解析衍生品的基本特征和交易方式。
- 分析衍生品市场的参与主体和风险管理。
第六章:外汇市场- 探讨外汇市场的定义和特点。
- 讲解外汇市场的交易方式和参与主体。
- 分析外汇市场的风险管理和国际金融体系。
第七章:金融市场监管- 介绍金融市场监管的目的和重要性。
- 解析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和法规制度。
- 分析金融市场监管的难点和挑战。
结语:本教案系统地介绍了金融市场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和参与主体。
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将能够在未来的金融职业中灵活运用金融市场学的知识,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健康运作做出贡献。
同时,本教案还可作为其他相关课程的参考资料,丰富学生的金融学知识体系。
金融市场学教案

金融市场学教案1. 引言金融市场学是一门研究金融市场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运作机制和相关工具。
本教案将介绍金融市场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系统地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教学目标•了解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分类;•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运作机制;•理解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和交易工具;•熟悉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管理与监管机制。
3. 教学内容3.1 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分类• 3.1.1 金融市场的概念• 3.1.2 金融市场的分类3.2 金融市场的基本运作机制• 3.2.1 金融市场的交易方式• 3.2.2 金融市场的定价机制• 3.2.3 金融市场的信息传递与透明度3.3 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 3.3.1 金融市场的行为主体• 3.3.2 金融市场的机构参与者3.4 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 3.4.1 金融市场的股票类交易工具• 3.4.2 金融市场的债券类交易工具• 3.4.3 金融市场的衍生品交易工具3.5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与监管机制• 3.5.1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3.5.2 金融市场的监管机制4.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原理和案例,向学生介绍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和分析金融市场中的问题和挑战;•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观摩法:参观金融市场机构和金融交易现场,让学生了解实际运作情况。
5.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通过提问学生,检测他们对金融市场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作业:布置相关阅读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撰写作业来加深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考试:组织闭卷考试,检验学生对金融市场学的掌握情况。
6. 教学资源•课本:《金融市场学导论》•PowerPoint演示文稿•实际案例和资料7. 参考文献•Fabozzi, F. J., Modigliani, F., & Jones, F. J. (2018). Foundations of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Prentice Hall.•Mishkin, F. S., & Eakins, S. G. (2015).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Pearson Education.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金融市场的定义、分类、运作机制、参与主体、交易工具以及风险管理与监管机制。
金融市场学教案

金融市场学教案一、引言金融市场学是金融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金融市场中的各类交易和金融资产的定价与交易行为。
本教案旨在介绍金融市场学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金融工具和交易策略,以及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二、教学目标1.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了解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工具和交易策略;3.理解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措施;4.能够分析金融市场中的交易行为和资产定价。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功能•金融市场的分类和特点•主要的金融市场概述: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衍生品市场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2. 金融工具和交易策略•各类金融工具的定义和特点:货币、债券、股票、期货、期权等•交易策略的分类和基本原理•金融工具和交易策略的风险与收益评估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3.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措施•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管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和法规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4. 交易行为和资产定价分析•交易行为的理论基础:有效市场假说、市场失效和行为金融学•资产定价理论:CAPM模型、APT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和金融市场数据分析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四、教学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和报告•期末考试五、教学资源•教材:《金融市场学导论》(作者:XXX)•课件:根据教材编制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第二周:金融工具和交易策略•第三周: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措施•第四周:交易行为和资产定价分析七、教学建议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问题解决能力;2.引导学生关注当前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和热点问题,激发兴趣和思考。
3.建议学生积极参与金融市场实践活动,如模拟交易、实地考察等,提升实践能力。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运作机制,掌握金融工具和交易策略的核心内容,了解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措施,以及交易行为和资产定价的分析方法。
金融市场学教案

金融市场学教案一、课程简介金融市场学是一门介绍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课程,它关注的是交易和风险管理。
金融市场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金融市场的功能和它的创新,并且利用这些知识来制定和评估金融决策。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原则和实践,了解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运作方式,风险和收益,以及金融市场的不同变迁。
本课程还将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和调节措施,并通过实例探讨金融市场如何推动经济增长和管理风险。
二、教学计划第一周: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概述- 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类型- 描述和比较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第二周:各类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 描述证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运作- 说明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变化是如何影响市场的第三周:金融工具的价格和收益- 描述金融工具的各种价格和收益- 讨论利率和汇率对金融工具收益的影响第四周:股票,债券和衍生品市场- 了解股票,债券和衍生品市场的基本功能- 描述股票,债券和衍生品的流动性和风险第五周:金融市场的调节措施和监管机构- 描述金融市场的调节措施和监管机构- 解释各种调节和监管措施的价值和弊端第六周:国际金融市场的概述- 了解主要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和运作方式- 描述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特点第七周:国际金融市场的调节措施和监管机构- 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调节措施和监管机构- 解释各种调节和监管措施的价值和弊端第八周:金融市场的案例分析- 回顾本课程学到的知识,以不同类型的投资案例为例分析金融市场的运作和风险管理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教师讲述、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阅读材料等,以便更全面、深入地了解金融市场中的关键问题和实践。
四、考核方式1. 课堂参与和表现:20%2. 小组讨论和策划的投资方案(含书面报告):30%3. 期中考试:25%4. 期末考试:25%五、参考文献教材:1. 杨光远,《金融市场学》,人民出版社,20092. Choudhry, Moorad,《金融市场学》,John Wiley & Sons,2014辅助读物:1. Malkiel, Burton,”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W. W. Norton & Company,20152. The Economist六、教学效果评估本课程将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小组讨论、阅读材料和期中、期末考试的评估,评估教学效果。
大学二年级金融学课教案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大学二年级金融学课教案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大学二年级金融学课教案】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节课旨在通过介绍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让学生对金融系统的运作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知识讲解1.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进行金融交易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
其功能主要有:促进资源配置、提供融资渠道、降低交易成本、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等。
2.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主要特点包括:交易对象为短期金融工具、交易期限较短、交易规模较大等。
学生需要了解的货币市场工具有: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3. 证券市场证券市场是进行证券买卖的场所,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
学生需要了解的证券包括:股票、债券等,以及证券市场的基本交易规则和机构。
4. 衍生品市场衍生品市场是进行衍生品交易的市场,主要包括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市场的基本概念、功能和风险管理方法。
5.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进行金融中介活动的特定组织,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和监管机构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1. 掌握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2. 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功能和特点;3. 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讲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其次,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具体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在实际经济运作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1 介绍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分类;2.2 分别介绍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定义、特点和功能。
3. 案例分析:金融市场的应用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金融市场的应用情况,了解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融资渠道等方面的作用。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全)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等。
2. 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功能,包括资金筹集、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等。
3. 让学生掌握金融机构的种类和功能,包括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
4. 让学生了解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点,包括股票、债券和期货等。
二、教学内容1. 金融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 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功能3. 金融机构的种类和功能4. 金融工具的种类和特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的基本概念、定义、作用、功能、种类和特点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金融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金融基础》2.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图片3. 计算机:用于播放PPT和视频4. 案例和图片:用于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金融知识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金融的基本概念、定义、作用、功能、种类和特点等。
3. 案例分析:分析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金融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金融基础知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提高课堂互动性。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
2. 让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包括交易规则、价格形成和风险管理等。
3. 让学生掌握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投资者、发行者和监管者等。
4. 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和监管制度。
七、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的分类2. 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3. 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4. 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和监管制度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市场的分类、运作机制、参与主体和信息披露等。
[经济学]国际金融教案
![[经济学]国际金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ef103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00.png)
国际金融教案第一章:国际金融市场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及其作用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功能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及其特点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主要参与者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国际金融市场案例,加深学生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理解1.4 教学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或资料,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要求学生分析具体的国际金融市场案例,总结其主要参与者的作用第二章:外汇与汇率2.1 教学目标了解外汇的概念、种类和作用掌握汇率的定义、分类和决定因素了解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及汇率制度2.2 教学内容外汇的概念、种类和作用汇率的定义、分类和决定因素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宏观经济政策、政治因素等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外汇的概念、种类和作用,汇率的定义、分类和决定因素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外汇和汇率案例,加深学生对汇率变动的理解2.4 教学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或资料,了解外汇的概念、种类和作用要求学生分析具体的外汇和汇率案例,总结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及汇率制度第三章:国际金融市场工具3.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工具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各类国际金融市场工具的特点和应用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工具的发展趋势3.2 教学内容国际金融市场工具的定义和分类各类国际金融市场工具的特点和应用:外汇期货、期权、远期合约等国际金融市场工具的发展趋势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国际金融市场工具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金融市场工具案例,加深学生对国际金融市场工具的理解3.4 教学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或资料,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工具的定义和分类要求学生分析具体的金融市场工具案例,总结各类金融市场工具的特点和应用第四章:国际结算4.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结算的定义、方式和工具掌握国际结算中的主要支付工具:信用证、托收、汇票等了解国际结算的风险与管理4.2 教学内容国际结算的定义、方式和工具国际结算中的主要支付工具:信用证、托收、汇票等国际结算的风险与管理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国际结算的定义、方式和工具,国际结算中的主要支付工具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国第四章:国际结算4.1 教学目标了解国际结算的定义、方式和工具掌握国际结算中的主要支付工具:信用证、托收、汇票等了解国际结算的风险与管理4.2 教学内容国际结算的定义、方式和工具国际结算中的主要支付工具:信用证、托收、汇票等国际结算的风险与管理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国际结算的定义、方式和工具,国际结算中的主要支付工具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国际结算案例,加深学生对国际结算的理解4.4 教学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或资料,了解国际结算的定义、方式和工具要求学生分析具体的国际结算案例,总结国际结算的风险与管理第五章:国际金融政策5.1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金融政策的概念和重要性分析不同国家的金融政策工具和目标探讨国际金融政策协调与合作的方式和效果5.2 教学内容国际金融政策的概念和重要性金融政策工具:利率、货币供应、汇率政策等金融政策目标: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平衡国际收支等国际金融政策协调与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的角色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国际金融政策的概念、工具和目标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国际金融政策协调的意义和实际案例5.4 教学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或资料,了解国际金融政策的概念和重要性要求学生分析不同国家的金融政策工具和目标,以及它们对经济的影响第六章:国际金融风险管理6.1 教学目标理解国际金融风险的概念和类型掌握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策略和技术分析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案例,了解最佳实践6.2 教学内容国际金融风险的概念和类型: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管理基本策略: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等风险管理技术:衍生品交易、风险评估模型等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国际金融风险的概念、类型和管理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国际金融风险管理的实际案例6.4 教学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或资料,了解国际金融风险的概念和类型要求学生分析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案例,总结风险管理策略和技术第七章:国际金融市场与全球经济政策7.1 教学目标分析国际金融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探讨全球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及其挑战理解国际金融市场监管的结构和机制7.2 教学内容国际金融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资本流动、货币政策传递等全球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汇率波动、经济周期不同步等全球经济政策协调的挑战:国家利益、政策分歧等国际金融市场监管:国际证监会组织、巴塞尔协议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国际金融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和全球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讨论法:探讨全球经济政策协调的挑战和监管机制7.4 教学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或资料,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要求学生分析全球经济政策协调的挑战和国际金融市场监管的机制第八章:国际金融的未来趋势8.1 教学目标预测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新兴市场在国际金融中的作用和影响探讨科技革新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潜在影响8.2 教学内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全球化的影响、金融创新的推动新兴市场的作用和影响: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科技革新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区块链、、在线支付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新兴市场的作用讨论法:探讨科技革新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潜在影响8.4 教学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或资料,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生分析新兴市场的作用和科技革新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潜在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中,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及其特点,以及主要参与者的作用。
金融市场学教案

《金融市场学》教案课时分配表:主要参考文献:[1]王兆星等主编《金融市场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2]陈共等主编《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代鹏主编《金融市场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徐兆宏主编《中国证券法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5]王维安主编《网络金融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6]黄孝武主编《网络银行》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7]潘清木主编《金融市场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8]王庆先主编《金融市场学》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9]周升业主编《金融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10]胡继之主编《中国股市的演进与制度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章金融市场概论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功能,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的依据和内容,并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几个趋势有所了解重点难点: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功能教学方法:讲述为主,结合案例教学内容:第一节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功能一、金融市场的概念所谓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就是指资金盈余的一方通过金融交易将多余的资金贷借、融通给资金短缺的另一方。
融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以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种有价证券而直接进行的资金融通。
间接融资是指交易双方通过银行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来实现资金融通的。
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s)是指资金融通的场所或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它是以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这个概念包括如下三层含义:一是金融市场是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这个场所可以是有形的,如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也可以是无形的,如外汇交易员们通过电信网络构成的看不见的市场所进行的资金调拨。
二是金融市场反映了金融资产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所形成的供求关系。
金融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金融市场概述》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功能、类型和组成部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金融市场运行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金融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金融市场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金融行业的关注和热爱。
教学重点:1. 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功能。
2. 金融市场的类型和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1. 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
2.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金融市场吗?金融市场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导入1. 介绍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是指货币资金、证券、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场所。
2. 介绍金融市场的功能:资源配置、风险分散、价格发现、信息传递等。
3. 介绍金融市场的类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外汇市场等。
4. 介绍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监管机构等。
三、课堂讲解1. 金融市场概述- 解释金融市场的概念、功能、类型和组成部分。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金融市场运行规律- 介绍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利率、汇率等影响因素。
- 分析金融市场的波动规律,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风险。
四、课堂讨论1. 讨论金融市场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2. 讨论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金融市场的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课堂讲解1. 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析- 介绍金融市场的风险类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
- 分析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提高学生的风险管理意识。
2. 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 介绍金融市场的创新成果,如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
- 分析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金融行业的未来。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一、第一章:引言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对经济学产生初步的认识。
2. 教学内容:a. 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b. 经济学的两大分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c.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d.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经济学家3. 教学活动:a. 课堂讲解b. 学生讨论c. 案例分析4. 课后作业: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著名经济学家的主要贡献。
二、第二章:供需分析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供需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和市场均衡,能够运用供需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a. 需求分析:需求的概念、需求曲线、需求弹性b. 供给分析:供给的概念、供给曲线、供给弹性c. 市场均衡: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d. 市场变动: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3. 教学活动:a. 课堂讲解b. 图形演示c. 学生实验:模拟市场交易4. 课后作业:分析现实生活中供需变动的实际案例,运用供需理论进行解释。
三、第三章: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行为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特点,掌握边际效用理论、生产要素组合原理等。
2. 教学内容:a. 消费者行为: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b. 生产者行为:生产要素、生产可能性、生产要素组合c. 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d. 成本效益分析: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3. 教学活动:a. 课堂讲解b. 图形演示c.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具体案例,运用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4. 课后作业: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不同行业生产要素组合的实例。
四、第四章: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不同市场结构的特点,掌握竞争策略及其应用。
2. 教学内容:a. 完全竞争市场:市场特点、企业行为、市场均衡b. 垄断市场:市场特点、企业行为、价格歧视c. 寡头垄断市场:市场特点、企业行为、竞争策略d. 完全垄断市场:市场特点、企业行为、公共政策3. 教学活动:a. 课堂讲解b. 图形演示c. 学生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竞争策略4. 课后作业: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市场竞争案例,运用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理论。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 教案(全)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
总学时:72
周学时:4
理论学时:72
实践学时:0
课程所属学院:财经学院
专业:投资与理财、互联网金融 年级班级:2020 级
教案设计:
授课教师:
单元课题 项目一金融市场概
(章节名称)
述(一)单元 授课学时2 学时 (第 1-2 学时)
教学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理论课 实践课 其他
教学目的(说明本课程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结构和运作机制,掌握金融市场基本 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结合现实进行最基本的实践操作,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中。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金融 市场各子市场运行机制,金融资产的定价原理、主要金融变量的相互关系、市场 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与业绩评价,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金 融市场的相关问题,达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要 求,在授课时,教师应加强对基本理论的讲解和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通过案例教学、课后 习题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素;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金融市场的结构、分类。
与教学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特征;现货市场与衍生市场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时间分配)
任务一 金融市场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素 一、 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特征 (一) 交易对象是货币形态的资金商品 (二) 交易的实质是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暂时分离或让渡 (三) 金融机构是所有金融工具的创造者和所有金融工具交易的中介 (四) 金融商品交易的非物质化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三、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任务二 金融市场的结构 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二、现货市场与衍生市场 三、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 四、公开市场、议价市场、店头市场和第四市场 五、金融产品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 六、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与买卖关系的总称,是非集中的、非高度 组织化的市场 ,是场内市场的必要补充。
31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 交易大厅和建筑夜景
33
34
1. 证券交易所:
专门的、有组织的进行证券公开、集 中交易的机构。
自身并不参与交易,它的职能是:
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及配套的服务设施; 制定证券上市、交易、清算、交割等方面的规
理?为什么回购协议是我国银行间市场最活跃的交易品种? 5. 债券的要素和主要分类? 6. 理解股票价值的多种表现形式?股东持有普通股可能获得的收益
有哪些? 7. 证券的发行方式和承销方式的种类和含义? 8. 债券发行价格的确定和交易价格的波动有什么特征?为什么? 9. 试简要说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发行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10. 证券交易所交易是高度组织化的、公开的集中交易,有哪些具体
《公司法》第一百二十八条 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 ,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
发行价格的确定是股票发行的关键环节。
《证券法》第三十四条 股票发行采取溢价发行的,其发行 价格由发行人与承销的证券公司协商确定。
对承销商而言,合适的定价,是评判其业务水准的重要标志。
26
一般而言,首先要估测发行价格区间或是发行底价。 估价时,需要综合考虑发行公司的资产和盈利状况、所 处行业特点、股票发行数量、知名度以及同类股票的二级 市场走势等一系列因素。 进行估计测算的常用方法:
则; 审批证券的上市申请,组织、监督证券交易活
动; 提供和管理证券交易的市场信息;等等。
35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深 圳证券交易所也于1991年7月正式开始营业,二 者均实行会员制。
两个交易所开业以来,不断改进市场运作,逐 步实现了交易的电脑化、网络化及证券的无纸化 操作。
目前,在这两个交易所上市的证券品种有股票 (A股、B 股)、国债和国债回购、企业债券、 权证、基金等,其中尤其以股票的交易最为活跃。
36
2. 场内交易的主要特点:
A.有固定的交易中心场所和交易时间。 B.交易采用经纪制方式。
投资者
证券 经纪商
证券 交易所
37
C.交易采用公开竞价、双向拍卖的方式,交 易数量大且集中,具有较高的成交速度和 成交率。
举例: 2006年全球最大的IPO,首家A+H发行 工商银行(601398)的询价公告 A股:发行规模149.5亿股,发行价3.12元/股 H股:发行规模407.0亿股,发行价3.07港元/股
30
四、证券的流通市场
(一)流通市场的结构
场内市场:即证券交易所市场,是高度
组织化的集中市场,也是证券市场的主体 和核心。
44
45
2. 股票的交易价格的经济意义 ➢ 股票持有者:? 买入价 卖出价
➢ 发行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公司 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的评价。
➢ 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交易价格的总体变化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
46
3.股票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
按现值法计算股票的投资价值:
P = Rl/(1+i1 )+ R2/(1+i1 )(1+i2 ) + …… + Rn /(1+i1 )(1+i2 )…(1+in) + F /(1+i1 )(1+i2 )…(1+in)
假定未来各期的预期收益为固定值,市场利率不变,且 持有时间无限长,则有:
P = R / i = 预期股利收入/市场利率
➢ 理论上:一切影响股利和市场利率的因素都会影响股价。 ➢ 现实表现:股票的交易价格处于不断的波动之中,影响因
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47
★ 宏观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政策 ★ 政治因素及自然因素: 对经济环境的影响 ★ 行业因素: 行业生命周期、行业景气变动 ★ 公司自身因素: 经营状况及其发展前景 ★ 社会心理因素:
4、按利率能否调整:固定、浮动、累进 5、按是否记名: 记名和不记名债券
3
评级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
(1)公司的偿债能力; (2)公司的资信; (3)投资者承担的风险。
证券评级机构一般是独立的、非官方的。 各评级机构对信用级别的划分并没有统
一的标准 。
5
二、股票
(一)股份公司与股票
企业的组织形式:独资 → 合伙 → 股份公司
D.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程,交易过程 受到严格监管。
E. 交易对象限于符合一定条件的上市证券。 要求定期的、重大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合格的→特别处
理(改正期)→退市。
39
3. 场内交易的基本流程:
开户
初次入市的投资者首先应在证券
经纪商处开立委托买卖证券的
有关账户—资金帐户和证券 消
帐户
户
委托具体内容(格式化):
债券的要素: ①面值:是债务人还本付息的基本依据; ②票面利率:表示债务人对债权人暂时让渡资金使用权的报酬; ③期限:表明债权债务关系持续的时间; ④债券的市场价格
2
(二)债券的种类
1、按发行主体: 政府、企业、金融 2、按债券的偿还期限: 短期、长期 3、按还本付息方式: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分次还本付息 贴现债券 (短期) 附息债券 (长期)
54
55
56
57
58
复习与思考:
术语解释:
双向拍卖、竞价成交 柜台交易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 贴现债券与附息债券 债券的信用等级评估 普通股与优先股 市盈率 股票价格指数
59
复习思考题:
1. 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有哪些?了解各主体的参与特征? 2. 金融市场按交易对象的分类? 3. 货币市场的特点、作用及主要构成。 4. 同业拆借市场的含义、交易形式和特点?债券回购协议的交易原
第三节 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聚集资本,优化资源配置。
证券市场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聚集中长 期资金,公开发行的债券和股票还可以在流 通市场转手买卖。
1
证券的基本知识:
一、债券
(一)债券及其基本要素
是债务人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向债权人承诺按约定利 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在特定日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
运作的约束机制。
➢ 企业之间还可以通过股票流通市场进行兼并、收购,从而对 资源配置的格局进行调整、优化。
例如:600601 “方正科技” 入主 ”延中实业“
43
1998年5月11日,以北大方正为代表的北京大学所属企业公 告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股票,入主延中实业董事会,成功实 现了由“延中实业”向“方正科技”的转变。 股票代码 600601
委 托 买 卖
买卖方向、证券名称(代码)、
数量、价格等;
证券商对委托要求进行审核, 若无误则接受委托,将委
成 交
托内容报入交易所。
清 算 交 割
40
(二)债券的流通市场
公开发行的债券,可以申请上市流通。
010112的市场走势
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的债券占其发行总量的 比重不大,大部分市场简介
41
(三)股票的流通
1. 股票流通市场的功能
➢ 股票的流通市场为股票持有人提供了变现机会,同时 为新的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基本功能
➢ 为股票发行者创造了有利的筹资环境。 ➢ 股票市价的涨落和股权的转移,表明了投资者对股票价值、
即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判断。 “用脚投票”,与 “用手投票”,共同构成了对股份公司
(一)发行方式
1.按发行对象的不同:
非公开发行(私募) 公开发行 (公募)
2.按是否有中介机构协助
直接发行
间接发行
(二)对证券发行人的资格审核制度
注册制
核准制
12
(三)债券的发行价格
面值发行 溢价发行 折价发行
以附息债券品种为例:
P = ∑ V . r/(1+ i )t + V /(1+ i )n = V (1+ r)n /(1+ i )n
其中:P——债券的现值,
r ——票面利率 , i ——贴现率。
V ——债券面值, n——债券的年限,
24
面值发行: 发行时票 面利率 3.05%,
基本是按当 时的市场 利率来确 定。
25
(四) 股票的发行价格
《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七条 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同 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权利。 同次发行的同种类股票,每股的发行条件和价格应当相同。任何 单位或者个人所认购的股份,每股应当支付相同价额。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给股东,证明其对
公司拥有所有者权益的股权凭证。
(二)股票的要素 股票的价值 股票收益
6
(三) 股票的种类
按股东权益的差别,可以将股票分为
普通股 与 优先股
记名股票与无记名股票
此外,我国企业发行的股票还有一些特殊的分类方法: 因发行和上市地区不同,分为A股、B股、H股等
按持有人身份,分为国有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
现值法 市盈率法 可比公司定价法
27
股票发行时的询价定价:
从2005年起,我国的股票发行开始采用与国际惯例接轨
的询价定价制度。
发行申请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发行人应公告招股意向 书,开始向投资者进行推介和询价。
询价分为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两个阶段。发行人及 其保荐机构应通过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格区间,通过累计 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
与客观因素不一致的主观心理表现
★ 其他因素:
如证券主管部门的限制规定;非法的投机活动等等。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