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血标本接收及处理标准操作程序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和输血前核对制度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和输血前核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b202a0fff00bed5b8f31d15.png)
输血标本采集和输血前核对流程
输血是临床救治危重病人的手段之一,为了受血者得到安全、有效、准确、无误的治疗,标本的正确采集和输血前核对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要求如下:
一、病房护士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后,必须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和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申请单逐项填写完整。
必须在采血管上标注患者的姓名、年龄、科室、床号,本院贴上条形码标签。
二、抽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标本时,必须有二名护士到患者的床边,按照输血申请单共同核对上述信息后方可抽血。
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备血时,必须严格遵守“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应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二名患者的血标本。
护士和标本接收者要在申请单上注明采血日期、时间并签名。
三、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由医护人员或专职人员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申请单与血标本标签内容不符合时,退回申请单,重新采集。
四、配血合格后,由护理人员或专职护工到输血科取血。
五、取血和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血袋号、血液有效期、血液外观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名后方可发出。
六、输血前由二名护士,严格查对输血记录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七、输血时,由二名护士带病历共同到患者旁边核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等,确认与输血记录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观察5~10分钟后方可离开。
八、输血核对内容记录于《护理输血安全记录单》上。
接受血标本及核收输血申请单规程
![接受血标本及核收输血申请单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6669c5f76a20029bc642d71.png)
接受血标本及核收输血申请单规程
i.目的
规范接收标本、审核输血申请单工作,确保血标本、输血申请单符合质量要求。
ii.范围
输血科工作人员。
iii.职责
输血科工作人员负责患者血标本接收和申请单审核。
iv.工作内容
1.临床护士采集血标本后,应及时送至输血科,病房不应保留血标
本。
2.有传送系统的科室,将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一并传送至输血科。
无传送系统的科室由专门人员送至输血科。
3.输血科工作人员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后,认真审核申请
单填写内容并检查血标本,合格后,在输血管理信息系统中记录“血
标本接受时间”并审核(电子申请单)或录入(纸质申请单)中临床
输血申请单信息。
内容包括患者信息、接收时间、申请血液信息及医
师签名等。
4.以下情况者不予接受,并及时电话通知临床,在输血管理信息系
统中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病案号、科室、被通知人姓名、通知时
间、通知人等。
1)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填写不全且无特殊说明者。
2)血标本有溶血、乳糜血、标本量不足、标签粘贴不规范者。
3)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未审核签字盖章者。
4)未填写“临床用血备案表”的申请。
5.血标本检查合格后,应及时离心[2000g,10分钟],离心后分别
按照常规备血、手术备血的要求放在相应标本架中,及时收入标本冰
箱内备用。
v.支持性文件
1.《标本管理》
vi.《血液标本保存管理规程》
vii.质量记录
电子记录。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和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和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2706bc0d1f34693dbef3e0d.png)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一)输血安全制度1. 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 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 接到输血科通知可以取血后,有医务人员携带专用容器到输血科取血,执行《输血核对核查制度》中发血环节。
4. 血液取回到病房后,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再次查对。
5.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①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②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③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④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
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
6. 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核对,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
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7.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
不得自行储血。
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
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
8.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
9.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
临床输血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
![临床输血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f8fd799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8.png)
临床输血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明确临床输血标本采集操作规范,便于临床医护人员掌握临床输血标本采集的步骤及关键要求,正确采集输血标本,避免发生输血标本错误所导致的错误输血。
2.范围本文件的执行部门/科室为临床科室;执行人员主要包括临床医师、护士。
适用于我院临床输血标本的采集工作。
【注:由于《输血科标本采集手册》是输血医学实验室必备的SOP,为避免重复,本范文不提供标本采集手册的详细内容。
本文件仅规定标本采集的流程。
】3.术语、缩略语和定义无。
4.目标无输血标本采集错误发生。
5.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5.1临床医师负责开具采集输血标本医嘱;与护士共同完成患者信息核对和血液标本采集。
5.2护士负责与医师共同完成患者信息核对和血液标本采集。
6.工作程序6.1临床医师提交输血标本采集的相关医嘱(1)在信息系统开具申请单,保存后提交医嘱,打印申请单。
(2)打印条码标签2份,1份竖贴于EDTA-2K抗凝的真空采血试管(5mL,深紫色管),1份贴于申请单对应位置。
6.2护士与医师共同确认试管条码标签信息正确,准备采集血液标本(1)查对医嘱,核对申请单、试管标签的患者信息(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确认试管条码标签信息正确。
(2)持申请单、贴好标签的试管、采血物品至患者床旁。
(3)2人用2种及以上方式核对患者姓名,确认与申请单、试管标签的患者姓名一致,确认患者为申请输血的患者:①请患者自己说出名字(婴幼儿、昏迷、失语等特殊患者由其家属说出名字,无家属者除外);②核对患者腕带信息。
(4)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血型及诊断,无误后方可采血。
6.3血液标本采集(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置小垫枕,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在穿刺点上方6cm处系止血带,消毒皮肤,嘱握拳。
(2)戴手套,按静脉穿刺法穿刺血管,见回血后用胶布固定针翼,接真空采血试管,按标准抽取血量。
(3)当针头出血速度变慢,由线装变为点滴状,即松开止血带,嘱松拳,迅速拔出针头,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5min。
输血科标本接受与拒收标准与流程
![输血科标本接受与拒收标准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c15414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c.png)
输血科标本接受与拒收标准与流程英文回答:Receiving and rejecting criteria and procedures for blood transfusion specimens in the transfusion department are crucial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nsfusion process. When a blood specimen is received, it undergoes a series of checks to determine its suitability for transfusion.Firstly, the specimen is checked for proper labeling, including patient identification, date, and time of collection. This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the blood is matched correctly to the intended recipient. If the specimen is not properly labeled, it is rejected and the collection process must be repeated.Next, the specimen is inspected for any signs of hemolysis, such as a pink or red coloration. Hemolysis can occur during collection or handling of the specimen and mayindicate that the blood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ransfusion. If hemolysis is detected, the specimen is rejected and a new sample must be obtained.In addition, the specimen is checked for clots or fibrin strands. Clots can interfere with the transfusion process and pose a risk to the recipient. If clots or fibrin strands are present, the specimen is rejected and a new sample is required.Furthermor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pecimen is measured upon receipt. Blood specimens should be kept at a specific temperature range to maintain their integrity. If the temperature is outside of the acceptable range, the specimen is rejected and a new sample must be obtained.Finally,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blood specimen with the intended recipient is determined through a series of tests, including blood typing and crossmatching. These tests ensure that the blood is compatible and will not cause adverse reactions when transfused.In summary, the receiving and rejecting criteria for blood transfusion specimens in the transfusion department involve checking for proper labeling, signs of hemolysis, clots or fibrin strands, temperature, and compatibilitywith the intended recipient. These criteria are essential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nsfusion process.中文回答:输血科标本接受与拒收标准与流程对于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输血抽血标本流程
![输血抽血标本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01b702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0.png)
输血抽血标本流程
输血抽血标本流程如下:
1.核对医嘱:双人核对输血记录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2.评估患者: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血型等,评估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询问过敏史。
3.准备用物:治疗盘内备血袋、输血器、生理盐水、一次性采血针、止血带、手套、标本管、锐器盒、消毒液、棉签等。
4.核对解释: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血型等,解释操作目的,告知患者输血时不宜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性休克。
5.抽血:选择合适静脉,扎好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待干,戴手套,再次核对患者姓名、血型等,取下血袋上的输血器,接一次性采血针,排尽空气,将针头刺入静脉,固定好针头,缓慢抽取血样。
6.标本送检:将抽取的血样及时送检,并将输血申请单与血样试管一起送检。
7.整理用物:操作结束,整理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告知患者血液取回后勿擅自调节输血速度,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输血抽血标本流程可能因医院和地区而有所不同,具体流程可能需要根据当地的规定和指南进行。
此外,确保在操作前进行充分的核对和解释,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医院输血科血标本接受与保存制度
![医院输血科血标本接受与保存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e842e2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0.png)
输血科血标本接收与保存制度
一、输血科工作人员在接收血标本前须认真核对输血申请单、血标本信息是否正确无误,检查血样本是否合格,准确无误方可接收,交叉配血样本应及时有效保存。
二、用于检查的血标本一般以三天为限,血标本有污染、溶血等情况除外。
三、每次输血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标本必须密封或盖紧,保存于2~6℃至少7天。
四、输血科工作人员应每日检查、对交叉血标本进行分类放置、清理交叉血标本。
五、血标本应视为感染性物质,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做好生物安全保护。
废弃交叉血标本应按医院废物管理制度处置,由清洁工进行感染性垃圾出科登记,并进行双签后交医院统一处理。
六、输血科工作人员应每日将当天已做交叉配血试验的交叉血标本与供血者样本保存于2-6℃普通冰箱内。
输血护理管理制度采集血样操作流程
![输血护理管理制度采集血样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4b5385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e.png)
输血护理管理制度采集血样操作流程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治疗措施,而采集血样作为输血前的必要步骤更是至关重要。
正确的采集血样操作流程可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下面将介绍输血护理管理制度中的采血操作流程。
1. 术前准备1.1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病历号、姓名、性别等信息。
1.2 检查医嘱:核对医嘱中输血相关信息,确认输血的种类和数量。
1.3 准备工具:准备好采血所需的穿刺针、采血管、消毒纱、胶布、手套等器具。
1.4 告知患者:向患者解释采血的目的和过程,取得患者的同意。
2. 采血操作步骤2.1 洗手:按照手卫生规范洗净双手,并戴上手套。
2.2 定位:选择采血部位,常见的部位有前臂内侧腕静脉和手背掌骨下动脉。
2.3 消毒:用消毒纱蘸取适量的酒精棉球或碘伏,对采血部位进行充分消毒。
2.4 固定:用一手轻轻拉紧采血部位的皮肤,用另一只手拿起穿刺针,角度约30度刺入皮肤,然后固定穿刺针。
2.5 采血管:将采血管插入穿刺针内,待血液自由流出。
2.6 采血:根据医嘱要求采集适量的血样,通常为2ml至5ml。
2.7 拔管:在采完血后,先拔管,再拔针,然后用胶布固定采血部位。
3. 术后处理3.1 转运:将采集的血样标注清晰的信息,并按规定转送至检验科室。
3.2 护理:观察采血部位有无出血、渗血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3 记录:将采血的日期、时间、采样者等信息记录在病历中。
4. 注意事项4.1 在采血前应仔细核对患者身份信息,避免错误输血。
4.2 采血器械应符合无菌要求,操作人员应做好个人保护措施。
4.3 采血后应注意采血部位是否有异常情况,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即是输血护理管理制度中采集血样的操作流程,正确的操作流程可以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保障患者的健康。
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步骤进行,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输血血标本的运送及交接制度
![输血血标本的运送及交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05bc2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f.png)
输血血标本的运送及交接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确保输血血液的安全、准确运送至患者手中,规范输血血标本的运送及交接流程,提高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二、职责和权限:1.送标本的责任人员:根据医嘱信息准备血标本并将其送至输血科;2.接收标本的责任人员:签收血标本并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3.输血操作责任人员:根据医嘱信息进行正确的输血操作;4.监测输血过程的责任人员:负责在输血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输血反应。
三、运送及交接流程:1.送标本的流程:(1)责任人员收到医嘱后,核实患者信息并准备相应的血标本;(2)将被准备好的血标本放置于标本袋中,并确保标本袋密封完好;(3)将患者信息、标本种类和数量写在标本袋上,并在标本袋上签上姓名和日期;(4)将血标本交给输血科的责任人员。
2.接收标本的流程:(1)输血科责任人员接收到血标本后,核对患者信息并签收;(2)确保血标本袋密封完好,并查看标本袋上的患者信息与送标本的责任人员提供的信息是否一致;(3)将血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3.输血操作的流程:(1)实施输血操作前,核对患者信息并与输血科的标本信息核对;(2)根据医嘱要求和输血血液种类准备相应的输血器具;(4)实施输血操作,根据要求设定合适的输血速度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4.监测输血过程的流程:(1)监护责任人员根据医嘱和输血科提供的患者信息核对患者的身份、输血速度和输血血液种类;(2)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3)随时记录并报告任何异常病情变化或可能的输血反应;(4)在输血结束后进行输血结束记录和评估。
四、注意事项:1.运送过程中,血标本袋应放置在专用运输袋中,并妥善固定以防止破损;2.血袋在输血前应进行二次核对,确保患者信息和输血血液种类准确无误;3.输血操作人员应熟悉输血过程中的相关知识,做到娴熟操作,提高输血操作的安全性;5.输血操作和监测期间,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应立即报告相关责任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
输血申请及标本接收工作流程
![输血申请及标本接收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bae14d0172ded630b1cb6a0.png)
输血申请、配送血液的接收、储存、配血、发血管理制度1.确定输血后由医生开出医嘱,护士抽取标本。
此过程临床须做到输血指征明确、患者知情输血、申请单合格、输血前检查完整。
2.标本必须由医护人员或医院专设人员收送,严禁患者家属或实习学生送血样。
血样及申请单送到输血科后由送血人员和输血科工作人员一起核对无误后签字接收。
并在《标本接收登记本》上记录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送血者及标本送达时间等。
对不合格标本与申请单拒收。
3.患者输血后需再次输血时,重新采集血标本再配血。
血制品入库、核对及储存1.取血分类周内每天早上由市中心血站根据预约量送血至医院,由输血科人员取血,双方核对签字,并保留送血清单。
对血液出入库记录及资料至少保存十年。
取回血液,快速按照血型及品种分类。
2.登记入库按型扫描每一代血制品的条码,并分别选填血型、血种、容量、生产日期、有效日期、入库时间、储存条件等。
3.核对库存每日入库完成后核对入库结果,核对结果必须与血液中心出库清单及所送血制品一致,并保存入库结果。
入完库的血制品要按品种和血型立即放入相应的冰箱或冰柜。
4.库存盘点每天下班前,做好血液交接工作,核对实际库存数量、记录数量、电脑储存数量三者是否一致,作好交接记录。
每月底要对血制品的实际库存和计算机库存进行一次全面的清库盘点,检查两者是否相吻合,定期进行系统的全面维护,对出现的问题要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配血、发血及血液出库工作流程5.冰箱要求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天定时作4次冰箱温度记录;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CFU/立方米为合格。
6.血制品保存温度和保存期如下:交叉配血及发血1.凡输注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红细胞类成分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输注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可不做交叉配血试验,但必须同型或相容(特殊情况除外)输注。
血标本收集输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
![血标本收集输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71e85c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f.png)
血标本收集输送、交接管理制度与流程为落实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章“受血者血样收集与送检”有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避免发生过出事故,和便于追踪调查,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于临床输血工作中血标本的收集、标识、运输、交接、检测、保留和销毁等工作环节的管理。
一、血标本收集要求一、人员要求:收集交叉配血、血型血样的护士必需具有有资质并接受过相关的血标本收集的培训,实习或深造护士不得进行。
二、收集血标本时要求采血护士必需认真查对受血者身份,若是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确认患者身份。
只有当《临床输血申请单》与患者腕带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收集血标本,并在采血后将标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测项目的条形码标签贴在采血试管上并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资料仔细查对。
绝对禁止通过床头卡来核实患者身份。
二、血标本的要求:一、ABO及RhD血型鉴定实验血标本推荐用EDTA·K2抗凝,血量很多于2m1;交叉配血、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挑选实验血标本推荐用白盖不含抗凝剂管,血量至少5ml。
二、疑难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送检2管,1管抗凝(推荐EDTA·K2抗凝,另1管不抗凝,血量依照要求。
)3、交叉配血标本收集要求,凡患者上次输注过血制品,再次输血仍须从头抽取交叉配血血标本以避免输血反映的发生。
4、受血者血标本收集(1)血标本收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采血时采血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型鉴定报告认真查对受血者身份,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查对患者身份。
《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收集血标本,二者不一致时不得收集血标本。
(2)收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
(3)一名采血人员不得同时收集两位以上患者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标本。
(4)血标本的标识:血标本收集后,采血人员必需于患者床边在血标本上贴上条码,内容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检测项目及血标本收集时间等信息采血人员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名并注明采血时间。
输血科急诊样品处理程序和临床报告沟通程序
![输血科急诊样品处理程序和临床报告沟通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1d17593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b.png)
输血科急诊样品处理和临床沟通程序
一、目的
为保障输血科急诊检验项目及时、准确进行特制订本程序。
二、范围
1、急诊血型鉴定样本
2、急诊交叉配血样本
3、急诊凝血系列样本
三、正文
1、急诊项目的申请
由各科临床医师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申请,严禁提交虚假急诊项目,浪费急诊资源,占用绿色通道,输血科有权拒收虚假急诊项目的申请。
2急诊样本的采集与接收
护士应优先采集急诊样本并尽快送至输血科。
输血科接到急诊项目申请,审核合格后应尽快进行检验,在我院规定的出报告或发血时间内尽快处理。
3急诊样本处理时限
输血科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急诊检验完成。
急诊血型:30分钟内出结果。
急诊用血:即刻输血<30分钟,限时输血<2小时。
急诊凝血:绿色通道<30分钟,普通急诊<2小时。
4、特殊异常结果的临床报告沟通流程
出现结果异常首先应进行结果复查,(结果如与临床明显不符,可要求临床重新采集标本复查)。
确实为异常结果或特殊结果的,根据危急值报告或特殊情况报告制度及时向临床报告,并做相应记录,登记要求记录时间和联系人姓名。
输血科血标本管理程序
![输血科血标本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13470ca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1.png)
输血科血标本管理程序1.目的为规范对血标本的采集、标识、运送、交接、检测、保存和销毁等工作环节的管理,保证血标本的质量,依据《质量手册》要求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输血工作中血标本的采集、标识、运送、交接、检测、保存和销毁等工作环节的管理。
3.职责3.1护理部门3.1.1负责护士血标本采集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3.1.2血标木采集前环境、设备、材料的准备。
3.1.3血标本采集前对受血者身份的核对、确认。
3.1.4 1.4负责血标本的采集、标识、运送、交接。
3.2输血科3.2.1负责护士血标本采集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3.2.2血标本的核对验收。
3.2.3血标本的检测。
3.2.4特殊血标本的对外送检。
3.2.5检测后血标本的保存和处理。
4.管理程序4.1血标本采集人员要求接收过血标本采集的培训,考核合格。
4.2血标本的要求4.2.1ABO、RhD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选推荐使用EDTAKz抗凝,血量23ml。
4.2.2疑难交叉配血的血标本要求送2管,1管EDTA∙K2抗凝,1管不抗凝,血量均23ml。
4.2.3交叉配血血标本采集时,前次输血在3-14天者,本次血标本应在输血前24h内采集:前次输血在15天以上者,本次血标本应在输血前72h内采集;长期重复性输血者,不要求每天采集血标本,但要每72h检测一次不规则抗体筛选。
4.3受血者血标本的采集4.3.1血标本采集前的核对(1)血标本采集前应取得受血者的知情同意。
(2)采集血标本时,采血护士必须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问患者的亲属确认患者身份,并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
4.3.2血标本的采集采集血标本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
4.3.3血标本的标识血标本采集后,采血护士必须在离开患者床边之前,检查患者的《临床输血申请单》上右下角的标签填写是否完整,标明患者姓名、病案号及血标本采集日期(应强制执行该项规定),后粘贴在血标本上。
输血科血标本接收及处理标准操作程序
![输血科血标本接收及处理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8cd6e7e4f8c75fbfc77db2d0.png)
血标本接收及处理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
保证血液标本信息的正确性,血液标本的标签与申请单内容的一致性。
2、适用范围:
所有送往配发血室的血液标本。
3、适用对象及要求:
3.1所有本室从事本工作的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遵守本SOP。
3.2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4、程序:
4.1由临床支持中心送来的血液标本,必须要有专人负责接收,履行严格地交接手续。
4.2收取血标本时,要与临床支持中心送标本者共同核对申请单、血液标本与瑞美检验系统里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区、床号、住院号、ID号,血型等信息是否一致。
4.3接收血液标本须检查有无漏、损、缺号,未贴条形码,血液标本条形码信息与申请单信息是否一致。
4.4检查血液标本量是否充足,有无溶血、乳糜,确定血标本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核对无误方可在瑞美检验系统中进行签收。
4.5在瑞美检验系统中查询患者信息,了解以往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等项目检查情况。
4.6将所有血液标本离心备用,并进行血型复检、不规则抗体筛查。
4.7不同申请内容、不同日期的血液标本用后应分别放置。
4.8血液标本配血有效期为3天,如一旦用于了配血,则有效期缩短为1天。
4.9病人血标本及献血员的血标本,均置4℃冰箱保存7天。
4.10储存备查期过后,所有高压消毒处理后,作为医疗垃圾处理,以免污染环境,但须进行严格地交接登记手续。
输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制度
![输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8a341f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d.png)
输血标本采集、运送、交接制度L目的明确临床输血标本的采集、运送、交接流程及管理要求,保证临床医护人员正确采集、送检输血标本。
2.范围本文件的执行部门/科室为临床科室和输血科;执行人员主要包括临床医护人员和输血科工作人员。
适用于临床输血标本采集、送检工作。
3.术语、缩略语和定义输血标本:指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试验的患者血液标本。
4.目标输血标本采集、送检正确率100%。
5.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5.1临床医护人员负责按要求正确采集输血标本并及时送检。
5.2输血科工作人员负责核对、接收输血标本。
6.工作程序6.1与输血安全相关、需要采集患者血液标本的情况包括:(1)在本院无血型记录的患者入院后应采集血液标本进行首次血型检测,建立血型记录;(2)患者本次入院后首次申请输血、备血(包括申请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时,需采集血液标本进行首次血型复查和抗体筛查;(3)申请输注红细胞血液制剂,需采集血液标本进行交叉配血;(4)患者为疑难血型、疑难配血、抗体筛查阳性等情况时,需按输血科的具体要求采集血液标本做进一步检测。
说明:①即使患者在本院有既往血型记录,本次入院首次申请输血、备血时进行首次血型复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此为发现冒名顶替患者的重要途经,也是保障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②禁止将首次血型鉴定和首次血型复查的血液标本同时采集,分两次送检。
③对已建立血型记录的患者,若首次申请输血的品种为红细胞制剂,则首次血型复查和交叉配血可为同一管标本。
6.2交叉配血标本应由本院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与值班护士共同采集。
医护人员应参加医院或临床科室组织的输血相关培训。
【注:各医疗机构对于标本采集人员的规定不尽相同,读者应以本院规定为准,但应确保两名医务人员(非特殊、异常紧急情况下)共同采集交叉配血标本】(1)采集输血标本前必须先打印患者信息标签贴于标本试管再至患者床旁采血,禁止携带无患者信息标签试管至患者床旁采血。
(2)2名医护人员持《临床用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床旁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室、病区和床号等信息。
临床输血标本采集要求和流程
![临床输血标本采集要求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b5bf0189e3143323868931c.png)
输血标本采集要求和流程输血是临床救治危重病人的手段之一,为了受血者得到安全、有效、准确、无误的治疗,标本的正确采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对临床各科送检的血型血清学检测标本(定血型、配血、备血)有如下要求:1。
医师确定输血后,病房护士应根据《输血申请单》的信息准备标本采集试管,到床边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并贴上标签。
2。
抽静脉血2—4ml血(用EDTAK抗凝),随即在床旁注入贴有正确无误标签的试管内,不准离开床边后再贴标签。
未查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验的,要同时抽一管不抗凝血,填写输血前检查申请单送检验科。
3.由专门人员(运送队)将受血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一起送到输血科,在标本接收登记本上登记,双方逐项核对后验收并签字。
注意事项:1.标本不能溶血,因溶血会掩盖配血不合的异常反应。
不许抽取胸,腹腔等处积血作配血标本。
严禁从正在输液的输液管内抽取血样。
2。
因右旋糖酐对配血有干扰,故应在病员输注前进行采血。
3.配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超过3天的标本不能代表当前病人的免疫学状态。
特殊情况下(如妊娠、病人血管条件差、采血困难者)也可例外,适当延长到5天。
4。
输血科收到血样应逐项核对,如对血样与病人身份有怀疑,或血样质量不合格,应要求重抽,不允许随意修改错误的标签或错误的《输血申请单》或用不合格血样配血.5.合格血样如不需配血,应按送检时间分别放入4℃冰箱内位置保存,输血标本至少保存7天.不合格标本拒收的条件:血量过少、溶血、非EDTA抗凝的血标本,标签模糊,字迹不清,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信息不符或对患者身份有怀疑等有输血安全隐患的情形。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标本接收及处理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
保证血液标本信息的正确性,血液标本的标签与申请单内容的一致性。
2、适用范围:
所有送往配发血室的血液标本。
3、适用对象及要求:
3.1所有本室从事本工作的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遵守本SOP。
3.2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4、程序:
4.1由临床支持中心送来的血液标本,必须要有专人负责接收,履行严格地交接手续。
4.2收取血标本时,要与临床支持中心送标本者共同核对申请单、血液标本与瑞美检验系统里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病区、床号、住院号、ID号,血型等信息是否一致。
4.3接收血液标本须检查有无漏、损、缺号,未贴条形码,血液标本条形码信息与申请单信息是否一致。
4.4检查血液标本量是否充足,有无溶血、乳糜,确定血标本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核对无误方可在瑞美检验系统中进行签收。
4.5在瑞美检验系统中查询患者信息,了解以往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等项目检查情况。
4.6将所有血液标本离心备用,并进行血型复检、不规则抗体筛查。
4.7不同申请内容、不同日期的血液标本用后应分别放置。
4.8血液标本配血有效期为3天,如一旦用于了配血,则有效期缩短
为1天。
4.9病人血标本及献血员的血标本,均置4℃冰箱保存7天。
4.10储存备查期过后,所有高压消毒处理后,作为医疗垃圾处理,以免污染环境,但须进行严格地交接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