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鱼和潜水艇教案

合集下载

《鱼和潜水艇》教案设计

《鱼和潜水艇》教案设计

《鱼和潜水艇》教案设计第一章:鱼的特点与适应海洋环境1.1 引入话题:介绍鱼类的定义和特点1.2 探究活动:讨论鱼类如何在海洋环境中生存1.3 知识要点:鱼类的适应性特征,如鳞片、鳍、鳃等1.4 实践操作:观察鱼类标本或图片,识别不同种类的鱼第二章:潜水艇的发明与发展2.1 引入话题:介绍潜水艇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2 探究活动:研究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和设计特点2.3 知识要点:潜水艇的发明历史,潜水艇的浮力原理等2.4 实践操作:参观潜水艇或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潜水艇内部结构第三章:鱼与潜水艇的相似之处3.1 引入话题:探讨鱼与潜水艇在设计和功能上的相似之处3.2 探究活动:分析鱼类的适应性特征与潜水艇设计的联系3.3 知识要点:鱼类的适应性特征与潜水艇设计原理的相似性3.4 实践操作:进行小组讨论,比较鱼和潜水艇的特点和功能第四章:鱼与潜水艇的保护与环境影响4.1 引入话题:讨论鱼和潜水艇的保护及其对环境的影响4.2 探究活动:研究保护鱼和潜水艇的重要性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4.3 知识要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潜水艇的技术改进对环境的影响等4.4 实践操作:调查当地海洋环境,了解保护鱼和潜水艇的相关措施第五章:鱼和潜水艇的未来发展5.1 引入话题:探讨鱼和潜水艇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5.2 探究活动:预测鱼和潜水艇的技术革新和应用领域5.3 知识要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如、可持续能源等5.4 实践操作:进行创意设计,绘制鱼或潜水艇的未来形象第六章:鱼类的生态与保护6.1 引入话题:介绍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6.2 探究活动:讨论鱼类的保护及其对环境的影响6.3 知识要点: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如食物链、物种多样性等6.4 实践操作:调查当地海洋环境,了解保护鱼类的相关措施第七章:潜水艇的技术与应用7.1 引入话题:介绍潜水艇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领域7.2 探究活动:研究潜水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军事、科研、救援等7.3 知识要点:潜水艇的技术原理,如浮力、推进系统等,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7.4 实践操作:参观潜水艇或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第八章:鱼与潜水艇的互动关系8.1 引入话题:探讨鱼与潜水艇在海洋环境中的互动关系8.2 探究活动:分析鱼与潜水艇在不同情境下的相互作用8.3 知识要点:鱼与潜水艇在海洋环境中的相互适应,如避险、捕食等8.4 实践操作: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鱼与潜水艇在海洋环境中的互动关系第九章:鱼和潜水艇的教育意义9.1 引入话题:讨论鱼和潜水艇在教育中的价值9.2 探究活动:分析鱼和潜水艇在科普教育、环境教育等方面的作用9.3 知识要点:鱼和潜水艇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如培养兴趣、提高环保意识等9.4 实践操作:设计鱼和潜水艇相关的教育活动,如科普讲座、手工制作等第十章:课程回顾与反思10.2 探究活动: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课程的优点和不足10.3 知识要点: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学习成果,课程改进的方向等10.4 实践操作:填写课程反馈表,对课程进行评价和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鱼类的定义和特点补充和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理解鱼类的定义以及其基本的生物学特点,如鱼类的身体结构、呼吸方式等。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鱼和潜水艇》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鱼和潜水艇》教案、教学设计
4.实践活动,巩固知识
教师设计实践活动,如让学生模拟鱼和潜水艇的动作,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6.多元评价,促进发展、实践活动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关注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鱼和潜水艇》这一主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他们观察、思考鱼和潜水艇的相似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需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2.分步引导,突破重点
(1)生字词学习:教师采用字词卡片、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读、理解生字词,巩固记忆。
(2)课文内容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鱼和潜水艇的相似之处。
3.合作探究,解决难点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鱼和潜水艇的特点,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课文,逐段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鱼和潜水艇的相似之处。
2.针对生字词,教师采用字词卡片、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读、理解生字词。
3.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鱼和潜水艇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的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如:鱼和潜水艇的相似之处、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鱼和潜水艇》教案设计

《鱼和潜水艇》教案设计

《鱼和潜水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鱼类的特征及其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2)了解潜水艇的原理及其与鱼类的相似之处。

(3)学会观察和分析鱼类和潜水艇的异同,提高观察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鱼类和潜水艇的适应性特征。

(2)运用类比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鱼类与潜水艇在原理上的相似之处。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增强学生对国家海洋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鱼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2)潜水艇的原理及其与鱼类的相似之处。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生理和形态特点。

(2)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及其与鱼类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鱼类和潜水艇的相关资料。

(2)制作PPT、教学图示等教学辅助材料。

(3)准备观察鱼类和潜水艇的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鱼类和潜水艇的相关知识。

(2)准备观察鱼类和潜水艇的记录表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鱼类和潜水艇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鱼类和潜水艇有哪些相似之处吗?”2. 探究鱼类特征:(1)引导学生观察鱼类的形态结构特点,如鱼鳍、鱼尾等。

(2)讲解鱼类的生理特点,如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等。

3. 探究潜水艇原理:(1)介绍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如浮力、推进器等。

(2)引导学生发现潜水艇与鱼类的相似之处,如潜水艇的潜行与鱼类的游动等。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鱼类和潜水艇的相似之处及其适应性特征。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鱼类和潜水艇的认识。

(2)强调鱼类和潜水艇在适应性方面的相似之处。

五、作业布置1. 绘制一幅鱼类或潜水艇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其主要特征。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鱼和潜水艇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鱼和潜水艇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鱼和潜水艇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学生的学龄特点,通过针对学生学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2.掌握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符合学生思维思路的教案;3.通过语言启发教学和悟性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探索和发现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意识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形容;2.掌握正确的潜水艇、鱼的发音和书写;3.学习理解语文文本中的部分新词汇。

三、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2.通过引导教学、悟性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课堂情境根据教材P67-68页字词解读的内容,让学生勾画出“鱼和潜水艇”的关系。

教学技巧通过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感知故事情境,更深入了解“鱼和潜水艇”的词义,引导学生在心理上进行对应词汇的理解,并在认识的基础上真正理解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而发展对语文知识的启迪。

教学步骤1.给学生分发本节课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觉翻阅学习;2.教师展示有关“鱼和潜水艇”的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感知“鱼和潜水艇”的关系;3.分组讨论,让学生勾画出“鱼和潜水艇”的关系;4.小组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让全班学生对比不同组的分析结果,并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活动二课堂情境请学生在家里或周边寻找相关雕刻品、图片、等物品,选择其中一个来进行简短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潜水艇和鱼的知识。

教学技巧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加深学生对鱼和潜水艇的印象,并使学生在感知和了解的过程中体会语言能对认知的加强。

教学步骤1.告知学生这个活动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在家里或周边寻找具备鲜明区分特征的雕刻品和图片等物品;2.学生带上自己的物品回到教室进行展示,让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和分享。

活动三课堂情境在思维导图和讲故事的基础上,掌握理解故事情节的能力。

教学技巧以悟性导向的教学方式为主,让学生在情境中看到真知,把规律自己发现出来,在这种背景下,再把字词、语法和语言的技巧作为连贯衔接的因素引进。

《鱼和潜水艇》教案设计

《鱼和潜水艇》教案设计

《鱼和潜水艇》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通过介绍鱼和潜水艇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科技的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鱼类的特点及其与潜水艇的相似之处。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1.2.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3 教学重难点1.3.1 重点:鱼类特点及其与潜水艇的相似之处。

1.3.2 难点: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军事、科研等领域的应用。

第二章:鱼的特点2.1 鱼类的形态特点2.1.1 鱼的身体结构2.1.2 鱼类的鳞片与保护2.1.3 鱼类的鳍与游泳2.2 鱼类的生理特点2.2.1 鱼类的呼吸器官——鳃2.2.2 鱼类的繁殖方式2.2.3 鱼类的适应能力2.3 鱼类与潜水艇的相似之处2.3.1 潜水艇的外形设计2.3.2 潜水艇的推进系统2.3.3 潜水艇的隐身技术第三章:潜水艇的发明与发展3.1 潜水艇的早期探索3.1.1 潜水艇的起源3.1.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潜水艇3.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潜水艇3.2 现代潜水艇的技术特点3.2.1 潜水艇的动力系统3.2.2 潜水艇的导航与通信系统3.2.3 潜水艇的武器系统3.3 潜水艇在我国的发展3.3.1 我国第一艘潜水艇的研制3.3.2 我国现代潜水艇的研制与命名3.3.3 我国潜水艇在海军战斗力中的地位第四章:潜水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4.1 潜水艇的浮力原理4.1.1 潜水艇的排水系统4.1.2 潜水艇的浮沉控制4.1.3 潜水艇的深度控制4.2 潜水艇的动力与推进4.2.1 潜水艇的燃油发动机4.2.2 潜水艇的电动推进器4.2.3 潜水艇的混合动力系统4.3 潜水艇在军事、科研等领域的应用4.3.1 潜水艇在军事领域的应用4.3.2 潜水艇在科研领域的应用4.3.3 潜水艇在未来战争中的角色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掌握鱼的特点、潜水艇的发明与发展、工作原理及应用。

鱼和潜水艇

鱼和潜水艇

42 鱼和潜水艇【教材分析】本文介绍了鱼类能够在水中自由沉浮,是因为它们的肚子里有鳔,通过鳔装满或排放气体,来控制身体的沉浮。

人们受此启发发明了潜水艇。

在潜水艇中有一个特别大的“柜子”,通过柜子装水和排水,来控制潜艇的浮沉。

文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仿生学的知识。

课文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将鱼和潜水艇能够上下沉浮共同之处表述得非常清楚。

潜水艇中特殊的“柜子”相当于鱼鳔。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生字8个“潜、艇、够、助、浮、缩、启、舱”;能正确描写汉字“艇、舱、够、助、浮、启”。

积累词语7个。

2、能比较熟练地用音序查字法查“艇、助、启”等3个汉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注意在读长句子时,做适当的停顿。

4、能仔细观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句话说说自己了解的人类模仿动物或植物进行的发明创造。

5、知道人类模仿生物的特点进行发明创造是一门科学。

【教学重难点】在读文、识字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潜水艇的发明原理,并能展开思路,想想生活当中还有哪些东西是模仿生物制造出来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潜水艇)师:谁能用几句话简单地说说图上的内容?(图片上画了一艘潜水艇)2、根据回答板书:潜水艇3、学习生字:潜、艇、舱(1)潜:潜就是指隐藏,不露在表面,在水面以下活动。

所以它是“三点水”(2)艇: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这儿有个我们要学的偏旁“舟字旁”,看老师写——注意“舟”和“舟字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船有关的字大都是“舟字旁”。

看老师写这个“艇”字——学生书空。

潜水艇指在水面以下活动的军舰。

(3)舱。

4、出示课题。

师:潜水艇能在水底活动,它的发明与鱼有着很大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50 鱼和潜水艇,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看图说话的方式引入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轻松地将孩子引到今天课文中要介绍的两样东西。

出示“艘”是为了规范孩子正确使用形容潜水艇的量词,也可以作为随机识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鱼和潜水艇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鱼和潜水艇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鱼和潜水艇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50、鱼和潜水艇学习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潜、艇、般、够、胀、缩、启、舱、密、柜”等10个生字,认识部首舟”(舟字旁),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汉字航、艇、船、舱、柜、够”;能用音序查字法查启、舱、胀”等3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长句子时,能注意适当的停顿。

3、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潜水艇的发明是受到鱼的启发。

4、能仔细观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句话说说自己了解的人类模仿动物或植物进行的发明创造。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读文、识字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潜水艇的发明原理,并能开拓思路,了解生活当中还有哪些东西是模仿生物制造出来的。

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鱼和潜水艇),谁能用几句话简单说说图上的内容。

2、根据回答出示:一艘潜水艇(1)指名读,读准字音,齐读。

(2)学习艇”的部首舟字旁”,可结合理解艇”的字意。

板书,让学生观察舟字旁”与舟”字有什么不同。

(3)出示课文中另外几个舟字旁”的字:般、舱。

”认识并交流识字方法。

(4)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是舟字旁”的字。

3、出示课题:50鱼和潜水艇指名读,齐读。

4、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潜水艇是什么样子的?鱼和潜水艇有什么关系?)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借助拼音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节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注意适当的停顿。

(2)评价朗读,再指名读,分组读。

(3)读词语(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发现的比较难读的词语)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鱼和潜水艇有什么关系?课文为什么要把这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三、朗读课文,感受内容。

义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鱼和潜水艇》交互式白板信息化表格式教案设计

义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鱼和潜水艇》交互式白板信息化表格式教案设计
装满气胀大
放出气缩小
②知道“胀大”、“缩小”是一对反义词。学习生字:“缩”
③分角色读句子。
④装满气的鳔是——胀大(师写),放出气的鳔是——缩小(生写)
⑤结合板书,轻声说说鳔是怎么帮助鱼浮上来沉下去的。
学生朗读句子。
交流生活中的柜子和潜水艇“柜子”的不同处。
学生观看动画,了解潜水艇上浮下沉的原理。
利用学具的动手操作,进行说话练习。
用视频动态截取功能显示:“胀大”和“缩小”的图片。
利用动态批注功能:师写“胀大”,生写“缩小”。
利用动态批注功能:为长句划停顿符号,帮助学生读好长句——鱼肚子里的鳔/装满空气/能够帮助鱼浮上来,放出空气/能够帮助鱼沉下去。
嵌入flash功能播放:潜水艇上浮下沉的动画,让学生了解“潜水艇里的大“柜子”装满水,潜水艇就沉下去;把水排出去,它就慢慢地浮上来”的奥秘。
利用图片隐藏功能,出示:
潜水艇图和“潜水艇”三个字,学习“潜”“艇”两个生字。
嵌入flash动画效果,学习“艇”的书写笔顺:
田字格“艇”(黑色)、“”显蓝,“提”(红色)“壬”显蓝,“廴”显蓝。)
“艇”字的一笔一笔书写。
利用白板的动态批注功能,师生合作用黄色荧光笔圈出:带有“”旁的字。
利用容器、限制器、旋转属性功能,师生合作玩游戏“快乐大转盘”再次认读——“艘、艇、般、船、航、舱”
课文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仿生学的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的难点:比如文中介绍鱼、潜水艇上浮下沉原理的句子比较长,也比较难读懂。一些专用术语词——鳔、船舱舱口、胀大、缩小等等,学生在理解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因此,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充分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来辅助我的课堂教学,操作后的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鱼和潜水艇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鱼和潜水艇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鱼和潜水艇【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主人公鱼和潜水艇。

2.明确文中“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含义,懂得及时抓住机遇的重要性。

3.结合故事学习“速度”的概念。

4.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1.鱼和潜水艇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了解故事中鱼和潜水艇的运动速度,以及与自己的运动速度对比。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抓住时间机遇。

【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1.唤醒童心,快乐诵读2.复习常识,速度大PK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速度吗?”“你们最快跑多快?最快飞多高?”3.举动脑筋,速度认知教师说:“火车、汽车、自行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有很多,他们的速度大不同,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比一比哪个交通工具速度最快。

”(二)讲示新内容1.引导学生识字义(展示并讲解生词:潜水艇、忽如一夜春风来,夜晚。

)2.朗读故事,激发情感3.分角色演讲分角色小组讨论,让学生练习鱼、潜水艇和旁白的演讲。

(三)合作探究1.了解物体速度教师拿出测速仪,让学生根据速度不同进行排队,实现不同速度之间的比较。

2.思考速度教师问:“为什么说鱼速度很快?”引导学生思考,比较与自己体验的速度,并理解速度概念。

3.速度图像将横坐标标记为时间,纵坐标标记为运动距离,绘制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图像,比如自行车、轮船、高铁、飞机等。

让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哪个速度最快?(2)你认为应该有哪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图像?(3)你为什么这样想?(四)达到教学目标1.夜的含义让学生再读一遍“忽如一夜春风来”,理解夜的含义。

2.抓住时间让学生讨论,如何抓住时间机遇,用它来锻炼自己,以及它对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五)课堂小结1.巩固储备让学生读出本节课学到的生词,自己造句子。

2.思考对话教师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今天,我们的生活与交通工具关怀有哪些联系呢?【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动手操作和互动探索出发,让学生真正了解了速度的概念和比较方法。

一年级语文下册《鱼和潜水艇》教案1 沪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鱼和潜水艇》教案1 沪教版

鱼和潜水艇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8个生字;认识“舟字旁”,积累一些带有“舟字旁”的字。

积累词语:潜水艇、一般、能够、缩小、启发、舱口、门窗、密封、柜子。

2.能在老师指导下书写4个生字。

3.能用音序查字法查“艇、助、舱”三个汉字。

4.初步了解人类发明潜水艇是受到鱼的启发;知道观察事物和动脑筋是学习的好习惯。

5.能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句话说说自己了解的人类模仿动物进行的发明创造。

教学重点与难点: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8个生字;认识“舟字旁”,积累一些带有“舟字旁”的字。

2.能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句话说说自己了解的人类模仿动物进行的发明创造。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1.示图片(鱼和潜水艇),谁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说说图上的内容?2.根据回答出示:一艘(sōu)潜(qián)水艇(tǐng)(1)指名读,读准字音,齐读。

(2)按音序查字法查“艇”,了解意思。

(3)学“艇”的部首“舟字旁”与“舟”字有什么不同。

(4)出示课文中另几个舟字旁的生字“般、舱”。

认读并交流识字方法,你还知道哪些“舟字旁”的字?(5)指导在田字格中描写“舱、艇”。

3.出示课题:42鱼和潜水艇(指名读,齐读)4.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如:鱼和潜水艇有什么关系?潜水艇是怎么样的?)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借助拼音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小节读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注意适当的停顿。

(2)评价朗读,再指名读,分组读。

(3)读词语:(潜水艇,一般,能够,胀大,缩小,启发,舱口,柜子,密封,浮上来,沉下去)(4)认字形:够,启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鱼和潜水艇有什么关系?课题为什么要把这两种东西联系在一起?三、朗读课文,感受内容1.通过上一环节的朗读,回答问题。

(鱼和潜水艇有什么关系)(1)同桌交流。

(2)指名答。

小学一年级语文《鱼和潜水艇》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鱼和潜水艇》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鱼和潜水艇》教案及练习题【#一年级# 导语】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鱼和潜水艇》教案及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鱼和潜水艇》教案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潜、艇、够,胀、缩、舱、柜"等10个生字;认识部首"舟字旁",在一定的语境中辨析"艇、船、舱、航";能用音序查字法查"启、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长句子时,能注意恰当的停顿。

3、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潜水艇的发明是受到鱼的启发。

4、能仔细观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模仿说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

1、出示潜水艇的图。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出示:潜水艇2、师:老师已经请你们回家搜集了有关于“潜水艇”的资料。

请你们来介绍一下潜水艇的样子,它又有什么本领呢?(学生交流)3、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学习伙伴“小海蟹”,他将与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而且他也给我们带来几张潜水艇的图片。

(出示各国潜水艇图片)4、师过渡: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与“潜水艇”有关。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5、师:想想“鱼”和“潜水艇”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6、师:你们你们说得真好。

老师把你们说的内容概括成了一句话。

出示:潜水艇和鱼一样,能在水里上下浮沉,还能在水里行进。

(指名读、齐读)7、学习课题中的生字“潜”、“艇”、“舱”“般”(1)学习“潜”字。

理解“潜水”(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2)学习生字“艇”。

(3)书空“艇”字。

(4)积累“舟”字旁的字。

出示句子:快看,这艘在水里航行的潜水艇有一个密封的船舱。

《鱼和潜水艇》教案设计

《鱼和潜水艇》教案设计

《鱼和潜水艇》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鱼和潜水艇的兴趣。

2.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教学内容:1. 引入话题:讨论鱼和潜水艇的共性和差异。

2. 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鱼和潜水艇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活动:1. 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注意鱼和潜水艇的特征。

2. 学生分享他们对鱼和潜水艇的了解和经验。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第二章:鱼的特征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鱼的主要特征。

2. 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鱼。

教学内容:1. 鱼的特征:介绍鱼的身体结构、呼吸方式、游泳方式等。

2. 鱼的种类:介绍不同种类的鱼,包括海洋鱼和淡水鱼。

教学活动:1. 学生观察鱼的图片或视频,注意鱼的特征。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鱼的特征。

3.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鱼,学生能够识别它们。

第三章:潜水艇的原理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解释潜水艇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理解潜水艇在水中的行为。

教学内容:1. 潜水艇的原理:介绍潜水艇的浮力、推进系统和控制设备。

2. 潜水艇的行为:讨论潜水艇在水中的行为和操作。

教学活动:1. 学生观察潜水艇的图片或视频,注意潜水艇的原理和行为。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潜水艇的工作原理。

3. 教师解释潜水艇的浮力、推进系统和控制设备。

第四章:潜水艇的发展历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潜水艇的发展历程。

2. 学生能够理解潜水艇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潜水艇的起源:介绍潜水艇的早期发展和实验。

2. 潜水艇的军事应用:讨论潜水艇在军事领域的使用和战略。

3. 潜水艇的民用应用:介绍潜水艇在科学研究和旅游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关于潜水艇发展历程的资料或观看相关视频。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潜水艇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3. 教师展示潜水艇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实例。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探索潜水艇的更多知识。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鱼和潜水艇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鱼和潜水艇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鱼和潜水艇教学目标1.了解鱼和潜水艇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2.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的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鱼与潜水艇的特点,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学习认识鱼和潜水艇;3.带领学生分析鱼和潜水艇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1.完成图片观察和简单实验,较难的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2.梳理、理清植物的学习内容,明确重点。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先尝试性地观察和实践,然后归纳总结;2.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3.通过听、说、读、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 5分钟1.老师出示鱼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动物?”2.引导学生回答:“这是一条鱼。

”3.老师继续提问:“鱼有哪些特点?”4.学生回答:“鱼有鳞片、有鳃、能游泳。

”5.老师引导学生认识“潜水艇”,并提问:“潜水艇和鱼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回答:“都能在水里游动。

”学习与操作 20分钟1.老师引领学生阅读课文《鱼和潜水艇》,了解鱼和潜水艇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针对鱼和潜水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出示两个图片,请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列出鱼和潜水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老师请同学上来,在黑板上把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差异画出来。

探究与归纳 20分钟1.老师引导学生把图片和实验材料拿出来,在小组内展示材料,让学生自己组装模型。

2.引导学生自由探究,并在探索中解决问题,比如模型装配完成后,为什么潜水艇能在水底行驶?3.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梳理出潜水艇的基本结构,包括潜水艇主体部分和控制部分,从而向学生介绍简单的物理原理。

练习与运用 25分钟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不同的理解和体验。

2.让同学们就鱼和潜水艇进行一些类比分析,让他们在思考中发现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区别。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鱼和潜水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鱼和潜水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鱼和潜水艇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鱼和潜水艇教案50、鱼和潜水艇学习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潜、艇、般、够、胀、缩、启、舱、密、柜”等10个生字,认识部首“舟”(舟字旁),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汉字“航、艇、船、舱、柜、够”;能用音序查字法查“启、舱、胀”等3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长句子时,能注意适当的停顿。

3、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潜水艇的发明是受到鱼的启发。

4、能仔细观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句话说说自己了解的人类模仿动物或植物进行的发明创造。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读文、识字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潜水艇的发明原理,并能开拓思路,了解生活当中还有哪些东西是模仿生物制造出来的。

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鱼和潜水艇),谁能用几句话简单说说图上的内容。

2、根据回答出示:一艘潜水艇2、出示句子:人们受鱼的启发发明了潜水艇。

3、读这句句子。

过渡:那人们到底是受了鱼的什么启发呢?我们先从了解鱼开始吧。

1、板画:一条鱼在水里游动,一会儿上浮,一会儿下沉。

(也可用多媒体演示)(1)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用上“一会儿……一会儿……”说说。

(2)小鱼为什么能够一会儿浮上来,一会儿沉下去呢?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的第一小节,看谁能读懂课文,能自己解答问题?2、出示句子:原来这个小小的鳔,能够帮助鱼浮上来,也能够帮助鱼沉下去。

(1)读一读句子。

(2)查字典理解什么叫“鳔”。

(3)师引读:鱼肚子里的鳔,能够……也能够……。

(4)指名读,注意读出适当的停顿。

(5)用“能够……能够……”说话。

(6)齐读句子。

过渡:鱼鳔是怎么帮助鱼浮上来,沉下去的呢?让我们去读一读下面的几句话就知道了。

1、学生读后面的几句话。

2、教师板书帮助理解。

(同时配以板画)鳔(胀大,装满了气)——浮上来鳔(缩小,气放出来)——沉下去3、学生看着板画自己说说鱼的上浮和下沉的原理,并配上动作。

《鱼和潜水艇》教学设计

《鱼和潜水艇》教学设计

《鱼和潜水艇》教学设计《鱼和潜水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潜、艇、般、够、胀、缩、启、舱、密、柜”等10个生字;认识部首“舟”(舟字旁);能正确描写汉字“航、艇、船、柜、够”。

几类词语“潜水艇、一般、能够、缩小、启发、舱口、门窗、密封、柜子”。

2、能比较熟练地用音序查字法查“启、舱、胀”等3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注意在读长句子时,作适当的停顿。

4、能仔细观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句话说说自己了解的人类模仿动物或植物进行的发明创造。

5、知道人类模仿生物的特点进行发明创造是一门科学。

教学重点:独立认识本课8个生字。

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仔细看图,用几句话说说自己了解的人类模仿动物或植物精心发明创造。

了解潜水艇的发明原理。

教具准备:幻灯片、投影、录音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1、小朋友,今天在上课前老师先给你们讲个故事。

(鲁班和橹)2、听了这个故事,谁能用我们学过的句式说一说?3、出示:()发明了(),是因为受了()的启发。

4、指名交流。

5、这种模仿生物的某些功能的学问叫仿生学。

6、小朋友,你们在上、书上找到哪些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来交流一下。

7、学生交流8、老师也找了一些有关的资料,谁愿意和老师合作一起来介绍?9、听了这么多的仿生学的知识,我们轻松一下,来猜一个谜语吧。

(鱼)10、板书:鱼11、出示图片(潜水艇)12、出示:一(艘)潜水艇13、学习带有舟字旁的生字:艇、舱、般14、出示课题,齐读。

15、鱼和潜水艇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出示句子:潜水艇和鱼一样,能在水里上下浮沉,还能在水里行进。

16、小组读,齐读17、鱼和潜水艇为什么会上下沉浮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出示学习要求: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2、自学生字3、检查自学情况(1)学习生字(2),了解“潜、艇”的意思。

4、交流识字方法。

描写生字:舱艇航般(1)指名分节读课文,做到不田字,不漏字,注意适当的停顿。

《鱼和潜水艇》教学设计

《鱼和潜水艇》教学设计

《鱼和潜水艇》教学设计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一)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二)教学课时:一课时(三)教学内容:词汇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鱼和潜水艇的相关词汇,如fish, submarine, submerge等。

(二)能力目标:掌握基本的词汇表达能力,能够熟练的使用词汇来表达某一动作,如swim, dive, float等。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鱼和潜水艇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求知欲望,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掌握有关鱼和潜水艇的相关词汇。

四、教学难点正确拼写单词,记忆单词,熟练使用单词。

五、教学准备(一)对教学内容进行复习、整理,为教学做好准备。

(二)准备相关的图片、实物或图片、绘本等教学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 师生问候,自我介绍。

2. 显示说出鱼和潜水艇的图片,让学生用英语说出单词(二)示范1. 出示鱼和潜水艇的图片,提问: What is it?让学生用英文回答。

2. 指导学生正确的拼写回应的单词。

3. 引入今天的单词: fish, submarine, submerge, swim, dive, float等,让学生拼写并记忆单词。

(三)操练1. 教师出示图片,教授 fish, submarine, submerge, swim, dive, float等,让学生抢答词义和识记单词。

2. 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词汇。

3. 分类练习,让学生根据图片,结合出示的词汇,分组进行描述及讨论。

(四)巩固1. 找出本课单词,进行跟读,并正确拼写单词。

2.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运用本课学习的词汇来描述图片。

3. 对学生进行反馈,鼓励学生正确使用词汇。

(五)及时调整根据学生反馈,对学生表达不准确的单词及学生反映出来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布置作业请学生记忆本课学习的内容,并结合实际来运用这些词汇。

鱼和潜水艇说课稿

鱼和潜水艇说课稿

鱼和潜水艇说课稿《鱼和潜水艇》说课《鱼和潜水艇》是语文一年级第二学期的一篇课文,该课文介绍人们观察鱼类通过鳔控制身体沉浮的现象,受到启发而发明了潜水艇。

潜水艇中特殊的“柜子”相当于鱼鳔。

作者试图运用对比的方法将鱼和潜水艇能够上下沉浮共同之处表述清楚。

但文本隐含的仿生学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并运用知识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于是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意图通过图片等资料来弥补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空白,通过教师巧妙的“导”,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积极的求知欲。

教学设计意图:我尽量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这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

首先我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来展示潜水艇中特殊的“柜子”相当于鱼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例如当讲到鱼鳔的时候,有的学生平时缺乏生活常识,对老师所说的“鱼泡泡”并不知情,我就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到鱼肚子被剖开后和鱼泡的图片,展示在孩子们面前,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自然容易多了。

其次我运用信息技术,来拓宽学生的识字空间,利用多媒体识字,可以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方法,解决识字教学中最基础、最难突破、最重要的部分。

为了使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可以利用课件充分显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形声字的特征。

比如在教“艇”字,我同时教了有同样部首的字“舱”,还例举了一些其他舟字旁的一组字,“船、舰”等。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能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学生就很容易的记住这些字,而且记得很深刻,以后也注意区分。

学生逐渐地理解了这一识字方法,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

渐渐的就能自己去识字。

最后我运用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中的每篇课文都充满了童趣,同时又和平时的生活紧密相连,而学生对课文情境的体验是学好课文的基础,但是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景,单靠教师的一张嘴,就显得力不从心。

这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阅读情境,将课文中的一些在平常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一些活动,通过计算机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全部展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一年级语文鱼和潜水艇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潜、艇、般、够、胀、缩、启、舱、密、柜等10个生字,认识部首舟(舟字旁),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汉字航、艇、船、舱、柜、够;能用音序查字法查启、舱、胀等3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长句子时,能注意适当的停顿。

3、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潜水艇的发明是受到鱼的启发。

4、能仔细观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句话说说自己了解的人类模仿动物或植物进行的发明创造。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 7
在读文、识字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潜水艇的发明原理,并能开拓思路,了解生活当中还有哪些东西是模仿生物制造出来的。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鱼和潜水艇),谁能用几句话简单说说图上的内容。

2、根据回答出示:一艘潜水艇
(1)指名读,读准字音,齐读。

(2)学习艇的部首舟字旁,可结合理解艇的字意。

板书,让学生观察舟字旁与舟字有什么不同。

(3)出示课文中另外几个舟字旁的字:般、舱。

认识并交流识字方法。

(4)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是舟字旁的字。

---------------------------------------------------------------范文最新推荐------------------------------------------------------
3、出示课题:50 鱼和潜水艇指名读,齐读。

4、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潜水艇是什么样子的?鱼和潜水艇有什么关系?)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借助拼音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节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注意适当的停顿。

(2)评价朗读,再指名读,分组读。

(3)读词语(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发现的比较难读的词语)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鱼和潜水艇有什么关系?课文为什么要把这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
3 / 7
三、朗读课文,感受内容。

过渡:到底鱼和潜水艇有什么关系呢?
1、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看法。

2、出示句子:人们受鱼的启发发明了潜水艇。

3、读这句句子。

过渡:那人们到底是受了鱼的什么启发呢?我们先从了解鱼开始吧。

1、板画:一条鱼在水里游动,一会儿上浮,一会儿下沉。

(也可用多媒体演示)
(1)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用上一会儿……一会儿……说说。

(2)小鱼为什么能够一会儿浮上来,一会儿沉下去呢?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的第一小节,看谁能读懂课文,能自己解答问题?
---------------------------------------------------------------范文最新推荐------------------------------------------------------
2、出示句子:原来这个小小的鳔,能够帮助鱼浮上来,也能够帮助鱼沉下去。

(1)读一读句子。

(2)查字典理解什么叫鳔。

(3)师引读:鱼肚子里的鳔,能够……也能够……。

(4)指名读,注意读出适当的停顿。

(5)用能够……能够……说话。

(6)齐读句子。

过渡:鱼鳔是怎么帮助鱼浮上来,沉下去的呢?让我们去读一读下面的几句话就知道了。

1、学生读后面的几句话。

5 / 7
2、教师板书帮助理解。

(同时配以板画)
鳔(胀大,装满了气)——浮上来
鳔(缩小,气放出来)——沉下去
3、学生看着板画自己说说鱼的上浮和下沉的原理,并配上动作。

4、师小结:原来鱼是靠鳔的胀大与缩小浮上、沉下的,于是,这个道理——引读第二节。

5、读第三小节,找一找潜水艇哪些地方和鱼有关系?
6、汇报学习结果。

(1)样子像鱼,柜子像是鱼的鳔。

(2)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师生配合读句子。

四、课外拓展。

其实,人类模仿动物或植物造出来的东西不止是潜水艇,还有许
---------------------------------------------------------------范文最新推荐------------------------------------------------------ 多许多的东西呢!你知道哪些东西也是根据动物或植物模仿造出来的吗?(学生自由说说)
1、看课后的图片,知道飞机是模仿小鸟制造出来的,照相机是模仿人类的眼睛制造出来的。

2、教师补充相关的内容。

五、描一描,写一写。

1、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养成学生自己观察字的习惯。

2、学生描,写,教师指导。

7 /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