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课程变革趋势之研究
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全球教育领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世界各国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吸引优秀人才,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纷纷开展了课程改革,形成了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第一,注重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主张要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核心,提倡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发展需要,构建有序、系统、多样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环境。
全人教育从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来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同时,也注重精神、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的传递,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推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协同发展。
第二,强化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是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受教育,通过实地实践、实验、社会实践、工作实践等方式来获取知识、技能和社会经验。
强化实践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技能,同时也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三,走向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指在个人全部生命周期内,系统地进行教育和培训,以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和职业发展水平。
今天的社会已经呈现出一个高度竞争的态势,无论是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个人整个人生的发展需求了。
因此,世界各国也开始加强终身教育的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个人提升和后续教育等活动,来满足不同群体教育需要。
第四,重视跨学科教学。
跨学科教育是指在多个学科领域之间进行学习、研究和探索的一种教育方式,能够提高学生从多个视角来看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跨学科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科学研究、创新的能力。
第五,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加强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不仅能够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1、教育终身化。
一般认为,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
教育体系一体化是终身教育的中心思想。
具体说有以下含义:(1)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不是在正规学校结束时便结束的,它包括了贯穿于人的一生不同阶段的学前、小学、中学、大学以及成人教育等。
这就要求学校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传授一些现存的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其在走出校门以后,也能自己去获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满足社会需要。
(2)终身教育应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总和。
终身教育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各种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建立全民学习的社会,构建多样化的教育结构。
(3)学校教育系统内部具有互通性。
终身教育提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的构想,其基本特点在于,教育在任何一点上都不中断,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但是教育结构仍然分明。
2、教育民主化。
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延长;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教学的民主化。
3、教育个性化。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就是要使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学生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价值。
包含三层含义:一指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尊重人和人的个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二指教育的个人化和个别化;三指学校的个性特色。
4、教育信息化。
表现方式主要有: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多媒体远程教学。
教育信息化对现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师生角色、教育目标)五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
5、教育国际化。
教师和学生的国际流动;国际教育援助活动;各国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相互交流和影响;国际上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举办国际教育学术会议。
新课程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有效性初探作业是教学五个基本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上课以外的时间进行的学习活动,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之一;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一种形式,是学生深化和巩固数学知识并内化为数学能力的工具,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在培养学生有效识记策略方面形成了许多较具操作性的模式。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冯冬雯摘要:通过比较分析,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在课程政策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趋势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
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
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
然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
”[1]它作为一国课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
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分权、政府──市场、标准化──多元化、学术发展──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
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智能教学系统”或“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 超越了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的限制,表现出新 的生机和活力。 积极吸收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建构 主义),并把“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整合于 自身之口中,从而在某种意义上预示了未来教 学的发展方向。
在基础层面上,教学论建立在多学科如 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 系统动力学、传播学等的基础上
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 发展趋势
第一节 课程研究与课程改革 的发展趋势
1、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
2、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3、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4、中国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
一、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
1、从研究内容看,课程研究正在超越 “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 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
把课程视为“符号表征”,课程研 究的目的是“理解”课程“符号” 所负载的价值观。
整合
泰勒原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提供一种一般性的、普遍性的课程开 发的原理。(八年研究/价值中立)
揭示了量的研究的客观性的假设是虚假的和欺 骗性的,确立了研究者价值参与(主观)的合 理性,尊重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独特性,摧毁 了“多数”对“实在”的专断。
一、(国外)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
(1)理论层面
(2)技术层面
(3)基础层面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 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1、理论层面
教学的 传递客观 学生主动建构知 过程 知识 识 学生的 被动的接 主动的探索者 地位 受者 教师的 知识的传 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 学习的组织者、课程的开 作用 授者 发者、意义建构的合作者、
大众主义: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应当平等 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20世纪中叶后) 全民教育:全体公民平等地接受高质量 教育的权利。(UNESCO自80年代后提出) 卓越教育:谋求平等与高质量兼得的教 育。(美国80年代以来倡导)
211049552_近二十年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热点及未来趋势的研究图谱
近二十年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热点及未来趋势的研究图谱李德明邢玮李蕴礞钱松岭摘要基础教育改革历来是我国教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我国教改的集中关注点。
通过文献梳理对国外基础教育改革进行了探索性的描述研究,采用CiteSpace分析软件基于WOS全球引文数据库绘制了国外在2003-2022年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的研究图谱,并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热点词和聚类分析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热点进行了可视化整理,得出宏观层面、实施层面及结果层面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的三个主要方向并对其聚类进行深度分析。
本研究以基础教育改革在国外相关领域的发展和未来趋势为主要研究目标,希望通过对国外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经验的梳理为国内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和实践提供启示。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改革研究热点发展趋势CiteSpace作者简介李德明,吉林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长春 130117);邢玮,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博士研究生(班吉 43600);李蕴礞,吉林外国语大学(长春130117);钱松岭,吉林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长春 130117)。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96(2023)02-0038-15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21世纪以来,随着人文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由教育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等效益。
基础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和培养社会所需专业人才的奠基性工程,基础教育不仅在个体的整个成长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方面,基础教育是个体接受教育、发展身心的起始环节,个体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养成的学习、生活等习惯对其未来的发展都会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同时,基础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等的不同对个体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另一方面,基础教育作为社会民生涉及的内容,在保证受教育对象、内容及教育设施等公平的前提下实现普惠性、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对社会乃至国家未来的发展近二十年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热点及未来趋势的研究图谱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018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课程研究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1)课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
(2)课程的研究方法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整合。
2、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1)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2)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3)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张力——主体教育观3、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1)国际性与民族性是文化交往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和文化个性。
国际性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持续交往中所形成的民族和文化间性,这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理解的能力。
(2)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又具有内的统一性。
一方面,国际性领事于民族性。
另一方面,民族性又依赖于国际性。
4、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内涵在民族和文化交往中,多元主义价值观意味着基于多元价值标准对待民族和文化个性,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和深入的交往,设身处地地理解异民族与异文化。
5、教育的平等与教育的高质量关系(1)平等与高质量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
(2)平等与高质量又是内在统一的。
6、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关系(1)它们是各有其特殊规定的、两个不同的世界。
科学世界是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的基础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所构成的世界。
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而生动的日常生活构成的世界。
(2)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又是内在统一的。
第一、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第二、在特定条件下,科学世界又能提升生活世界的意义;第三,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是历史地统一的。
7、主体教育观的内涵(1)人是主体,教育应当尊重并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
课程与教学论 第八章
第八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考核点提示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掌握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几个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理解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把握20世纪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领悟中国面向未来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一、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181 1.课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
穴1雪“课程开发”研究:即探究“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的程序。
穴2雪“课程理解研究”:把课程称为“符号表征”,课程研究的目的是“理解”课程符号所负载的价值观。
穴3雪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的关系:①二者是两种不同的课程事件;②二者又是内在的统一;③二者相辅相成。
2.课程研究方法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
穴1雪“量的研究”及其局限性:这种研究是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手段,从大量个别情境中归纳出课程开发的规律及程序,认为这种规律与程序具有普遍性,可广泛运用于一切情境。
量的研究之“客观性”假设的虚假性甚至有欺骗性。
穴2雪“质的研究”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课程理解范式”的兴起,“量的研究”渐次为“质的研究”所取代。
穴3雪“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课程研究的方法论应当是多元化的,使“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互补、整合。
二、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1.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
穴1雪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二者是文化交往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二者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穴2雪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内涵:在民族和文化交往中,多元主义价值观意味着基于多元价值标准对待民族和文化个性,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和深入的交往,设身处地地理解异民族、异文化。
2.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教育民族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
穴1雪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关系:①二者是不同的两种价值追求。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五大趋势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张赐琪一.21世纪课程"从有历史以来,大部分的学者都表现着一个特征:忽视了现实与未来",这是美国未来学会理事席科尼希喜欢说的一句话。
一般的学者,本性上都认为搜集、研究、传扬古代的文化能表现学识的渊博和功力的深浅。
因此,传统教育,尤其是人文科学,每每把注意力放在过去,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对几千年文明的释阐和演绎,而忽视了现实的周遭世界和未来的指向。
迅猛惊人的变化震撼着今天的社会,它迫使课堂内的教师无法回避这样的一个事实:古往今来的一切文化知识,出口之间也许就已过时;那些需要一套解读术(注释)的艰涩的古书和出了学校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去用的冷僻刁钻的数学难题,在徒然耗损着年青人的生命和热情。
面对未来的压力,学生有权利获得在历史变革中求得生存的手段和观念。
还需了解各种未来社会的真实图景,人们需要感到他们力能应变,而起步之处便是学校。
因此,具有未来概念的崭新的课程设置及其相关的教学实践便应运而生。
它旨在帮助学生面向和适应未来。
旨在就变化中的问题,因材施教。
1966年,普里西拉.格里菲思等教师在托夫勒的帮助下,为肯尼迪航天中心技术人员的子女开设了美国中学最早的未来学课程,这一破天荒的尝试,其方法和创见对今天在世界各地进行同类工作的人们有着重要的启示。
根据托夫勒带来的一份课程纲要,未来学课程内含15个单元,每个单元均列有推荐书目,这些读物从杂志文章《1984年的世界》到非小说书籍(阿瑟.克拉克《未来的形象》)到长篇小说(爱德华.贝拉米《回顾》)到当代科学小说(威廉.坦恩《仆佣问题》)等。
当这门课程最后定形时,其单元依次如下:1、未来学入门;2、预测未来;3、战争与暴力;4、种族关系;5、工作与闲暇;6、人与机器;7、智力;8、交流;9、思想的控制;10、明天的政治学;11、人口;12、城市化;13、遗传学;14、平均寿命;15、什么是人。
这些单元都按顺序进行教学,并根据托夫勒的建议,结合上许多相关教学游戏和模拟活动。
近年来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研究
近年来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研究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取向开始超越单纯的教育体制改革,开始关注课程与教学层面的革新,致力于把教育改革的理念落实到课程与教学、课堂与师生活动的微观层面,在学校教育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发展、寻求超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
1.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美国,二战以来的教育改革,都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而推行。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围绕着中小学阶段学生学术素养低下的严峻现实,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加强学生学术素养的课程改革运动,如“学科结构主义课程改革”“回归基础教育运动”“高素质教育运动”等。
这些运动大多是以振兴优等教育、培养天才为目标,有严格的学术标准,重视学术性科目,加强了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语言的教学。
这些高难度学术课程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学生厌学、教师难以胜任教学,又由于美国是一个地方分权体制牢固的国家和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潮极度盛行等因素使得教育质量下降,这次课程改革失败了。
60年代末,美国开始对课程政策作出调整,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提倡课程的多样性以及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在课程结构上扩大选修课的比例,改变结构主义课程式改革,强调学术课程的倾向。
1985年,美国教育促进会在制定的《美国2061计划》中指出:“在下一个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将迅速地变化。
科学、数学和技术是变化的中心,它们引起变化,塑造变化,并对变化作出反应。
所以,科学、数学的技术教育将成为教育今日儿童面对明日世界的基础。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教育具有活动性的特点。
以课题覆盖大纲的策略就是英国数学教学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教师以教学目标的某一项及学习大纲的某个水平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学习活动,这类活动针对性强,内容集中,便于教学组织,能使较多学生达到某个水平的学习要求。
教师也可以提出开放性课题任务,进行开放性教学活动,往往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多个教学目标,涉及多个学习水平。
教师对学习情况进行记录,以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水平。
(三)计算机与数学教育相结合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教与学的研究与实施。
例如,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来发展并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能力。
美国2000年标准明确提出了“技术原则”也反映出这种趋势。
2000标准最大的特点也许是强调科学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强调科学技术与数学教学过程相结合,并提供大量的形象化电子版中的数学例子,使得教师懂得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去运用信息科技。
数学教育的技术化趋势,也成为近年来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引人注目的特点,而且日趋活跃。
各种现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已经出现:结合具体数学内容编制各类软件,借助计算机快速、形象与及时反馈等特点,配合教师教学,使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作用,从ICAI(智能型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融声、图、文于一体的认知环境更趋自然的M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随着数学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数学思考活动。
(四)目标的个性化与差别化目标的差别化和弹性是目前国际小学数学教育设计的一个重要动向。
英国国家数学课程由学习大纲和教学目标两部分组成。
其中教学目标按照五个知识块展开,学习大纲则按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被划分为八个水平。
国家数学课程明确规定每个水平的学习要求。
二十一世纪世界幼儿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_日_美_德_法四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二十一世纪世界幼儿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日、美、德、法四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邓志伟 一、幼儿教育面临未来的挑战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最近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在面向未来的种种挑战时,教育是使人类走向社会正义、自由和和平的根本。
¹在信息化社会里,知识是关键性要素。
社会发展的力量不是固定资本,而是人们共享的信息与知识。
知识的综合价值已经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因此,要使自己的国家具有国际竞争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便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的中心主题之一,而教育要保持其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就必须面向未来、展望未来,重构教育的发展蓝图,为人才的培养承担其神圣的使命。
在前工业社会里,我们的教育主要以传递和积累文化为主,教育是面向过去的,我们的课程均是祖祖辈辈的经验总结;在工业社会里,教育面向现实,缺乏长远的大局观;进入后工业社会后,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二十一世纪需要向未来学习,教育必须迎接未来挑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富尔报告《学会学习》中指出,“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我们必须学会通过对未来的预测来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
“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时,环境的压力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刻苦思考,并在这种思考中构成一幅未来的蓝图。
”º鉴于此,世界各国纷纷加强教育的投入,在各国的政策中,教育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基础教育的改革被提上日程,各国纷纷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同时又把幼儿教育纳入到终身教育制度中。
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向我们表明,幼儿教育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奠基工程,是基础的基础,因为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其它各级各类教育的结构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
《学会生存》中早就指出,幼儿教育是“任何教育政策和文化政策的先决条件”,是“教育策略的主要目标之一。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7年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表明,近三十年来,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事业取得了成倍的增长。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21世纪是世界范围内教育大发展的世纪,也是教育理念发生急剧的转变和变革的时代,教育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从未有过的新特点。
21世纪教育的特点从精英教育到全民教育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
教育不再是少数精英人物或特权阶层所享受的一种权利,而应该是所有社会大众都能享受的一种权利,是一种基本的人权。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世界主要国家的教育改革还仍然是紧密围绕着尖端科技、知识精英和国家实力等展开的,进入90年代以后,各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从传统的精英主义教育理念转变为全民教育的理念,人们已经认识到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并不仅仅取决于少数精英及其所掌握的尖端知识,而是取决于全民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的问题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主题。
1990年3月5日~9日在泰国宗迪恩举行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讨论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要》。
宣言呼吁:“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
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
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
”《宣言》把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提出应该向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提供基础教育。
为实现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必须获得达到和维持必要的学习水平的机会。
要确保女童和妇女的入学机会,改善其教育质量,并消除阻碍她们积极参与的一切障碍。
必须积极消除教育差异,不应使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群体在获得学习机会上受到任何歧视,残疾人的学习需要受到特别的关注,等等。
当代国际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动向及启示
当代国际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动向及启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日常工作和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贯彻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实施先进教育理念的主要场所。
当代中国探索教育改革的一个原点就在于研究课堂,研究课堂的改革理念。
综观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在二十世纪学校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上。
首先就教学理念的变革而言,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又主要是通过关注公民意识的培养、关注个体及关注生命过程的成长、注重结构开放、实施效率监控等等变革途径,来大力推行本国课堂教学的改革,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活力。
上述改革同时又通过行为导向、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创建与实施,进一步推动了课堂教学理论的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与效能。
(一)目标,60、70的开展。
然而在德国的学校,环境教育完全是采用渗透式的方式进行的。
换言之他们没有设置专门的“环保”课程。
这种融环境教育于各科教学,乃至学生日常生活的方式,起到的正是“润物细无声”与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对于青少年来说,这种潜在的方式则更容易被接受,并产生更深的影响。
具体地说,他们采取课题研究的形式,如在兴趣小组开展《水质破坏与莱茵河的疏导》的研究课题;又如通过平时的化学、物,理、生物等科目的学习,在调查与实验中贯穿环保意识;再则是通过劳动,德国中小学每周都举行室内大扫除,其虽由清洁工来做,但师生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干净的环境,比如随时拾起垃圾,保持环境优美等,这种教育方式往往能更加持久、探入地影响学生关注环境的意识形成。
(二)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小班化与分层教学现代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对学习者学习状态的关注。
由于学习者自身条件和学习兴趣的不同,表现在对知识的接受上也是各不相同的。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但是理论归理论,在班级教学中教师真要面对几十位个性迥异的学生,还要同时做到因材施教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教育教学变革的趋势
教育教学变革的趋势在当今社会中,教育教学的变革趋势无处不在。
现代科技的崛起,以及人们的认知水平的提高,促使了教育教学的不断变革。
本文将从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国际化、多元化等方面入手,探讨当今教育教学的变革趋势。
一、教育教学的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的关键词之一。
数字化教育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手段,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数字化教育可以使教学资源的共享、整合和利用实现最大化,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数字化教学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难点和挑战。
如何使数字化教育与传统教育共存并协同发展,如何打造数字化教学的课程体系,以及如何保证数字化教学的质量与安全等问题是我们今后需要持续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二、教育教学的个性化传统教育教学以课堂集体授课为主,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的特点。
而在当今社会,个性化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个性化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得到相应的教育。
个性化教育的实施需要依靠专业的评估工具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同时,个性化教育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更宽泛、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为学习者创造更加多元自由、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三、教育教学的国际化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新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
在国际化背景下,教育国际化的任务是让本国教育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国际趋势,开拓国际化视野,培育国际化人才,提高教育的全球竞争力。
教育国际化需要加强与世界范围内的高水平教育机构合作,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教育国际化还需要学校注重建立与国外高水平院校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培养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
四、教育教学的多元化当今社会中,文化多样性和知识多元性已成为主流。
当代国际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动态(精)
Next
一、国际教学理念的变革
不过近几年来,由于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深感学生学习质量的下滑, 因而也采取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水平的监控。特别是为了提高 公立中小学教育的质量,近20年来,美国各州在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方面进行 了多项有益的改革尝试,并就建立保证教育质量并促进其不断提高的绩效制度 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就前者而言,其主要涉及中小学教学的考试和测验等微观 领域,而后者则触及到学校和学区乃至州的总体教学评估等宏观层面。正是通 过这种双重并举的大范围改革,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开始呈现逐年提高的势头。 在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伴随着州级课程标准的制定,州级评价体 系的建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如州级考试制度已经普遍建立,学业考核 的重点是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测验的对象则涵盖中小学的各个年级,测验的 起始时间亦呈低龄化的趋势。从测试的年级来看,多数州是在小学 3年级以后 才开始对学生进行测试。但近年来,包括阿拉巴马州在内的7个州开始对小学 1、2 年级学生,甚至是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进行测试,其目的是为了尽早诊 断和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而高中阶段的考试也受到了各州的普遍重视。 1996—1997 学年,有18个州要求高中毕业生参加州组织的统一考试,并以此 取得毕业资格。虽然美国开始重视教学质量,但传统的评价方式却开始发生变 化。如在测试中越来越注重开放题和表现作业等非传统的测试方法。
N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往往是封闭的,其不仅表现为空间形式的封闭,而且更 体现为学生心灵的窒息和压抑。因此如何把一个僵化封闭的课堂转变为一个开 放与生动的,同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场所,这也一直是各国教育学界关注 的改革重点。 美国西南教育发展实验室最近所作的一项实验报告显示:当学校、家庭和 社区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时,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更积极,他们愿意呆在学校的 时间更长,而且心情也更好。这个报告是基于10 年来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的一 项综合研究得出的结论。同时,该报告也指出了如下的事实:即无论家庭的收 入和背景如何,只要家长积极参与教学,学生就更有可能得到更好的考试成绩, 并在学校得到更健全的发展。由此美国全国合作学校网提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 六种父母参与教学的手段。 就欧洲而言,长期以来一些国家亦十分重视家长的参与。自上一世纪70年 代以来,不少国家即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课题研究,同 时并还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与法规,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并采取多种手 段和措施,来保障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调动家长关心和支持教育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
1.简述世界各国高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共同趋势和特点。
1. 简述世界各国高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共同趋势和特点。
1、加强道德教育,重视人格培养。
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无论哪一个国家的教育也回避不了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知识是力量,道德更是力量。
2、始终抓住基础,及时更新内容。
中小学的"基础",不仅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还应包括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但是最根本的是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具有最强的稳定性,最长的时效性,最大的迁移性。
在当今和未来社会,无论是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言,还是就个人的全面发展而言,一方面需要更多的在某一领域具有高新水平的人才,另一方面,具有高新水平的人才又同时需要具备更宽厚更扎实的基础。
3、发展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信息社会。
人脑加电脑,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方针。
这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也可称之为教育的四大支柱:(1)学会求知的能力(learing to know),也就是学会学习的能力。
(2)学会做事的能力(learning to do),也就是要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的能力,善于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3)学会共处的能力(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也就是在人类活动中,要学会与他人一起参与。
(4)学会发展的能力(learning to be),也就是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能力。
上述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是教育的四大支柱,缺一不可。
教育如果仅仅局限于教学生以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
2、列出课程改革的五个目标,并就其中某个目标展开讨论。
(一)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宽视野,引导创新和实践 繁、难、偏、旧是高中课程内容的基本描述。
课程内容之所以如此,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在升学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学校为了应付高考,随意拔高教学大纲的要求,使课程内容超出原有国家课程内容的要求。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山东美澳国际学校科研处吕学文随着21世纪的来临,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逐渐向知识经济转变,而且是从朦胧到清晰,如早霞中的朝阳,知识经济终于升起来了。
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也被日益强化;科学教育更趋重要;整个社会都走向自觉地关注、参与教育发展。
这就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三大趋势。
战略地位决定战争全局发展的地位。
教育的战略地位是决定社会全局发展的地方。
自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社会对这一点的认识有一个逐步强化的过程。
1.论证与影响20世纪60年代经合组织国家重新提出教育的地位问题。
1961年,经合组织国家经济学界代表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以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会议。
会上,教育经济学家论证了人民受教育程度与经济繁荣之间的密切关系;高质量的劳动力与高质量的科技产品的关系;受教育的程度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
翔实的数据、严密的分析以及科学的论证,震动了与会的各国代表。
会后立即作出反应的是联邦德国。
1962年,联邦德国召开了各州文化部长会议。
会上部长们认真研究了这次经合组织会议的结论。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题为《经济增长与扩大教育》的报告。
首先提出,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全面发展教育是国家的使命。
此后,德国重点加强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发展经济急需的初级和中级技术人才。
尔后,大批适应生产发展的劳动力迅速生产出质冠全球的科技产品,从而带来了德国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经济腾飞,把战争废墟建成了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可以这么说,双元制是德国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
瑞典地处北极圈上下。
人口800万,面积不及我国的黑龙江省。
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跻身于世界十大富国之一。
每年瑞典政府用于发展教育的经费占其国家总开支的1/4。
法国教育支出占国家总支出的近1/5,连年教育经费高居首位。
另外,芬兰政府的发展教育投资也接近国家总支出的1/5,在其各项预算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
当然,政府的这种决策取决于领导人的清醒。
第十二讲 世界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1982 年美国科学教师协会发表了“科学—技术—社会 (STS ):80年代的科学教育”的报告。该报告指出: 80年代 的科学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使学生能够理解 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对日常 生活和社会中有关问题作出合理决策,既重视科学和技术在社 会中的价值又理解它们的局限性。为此,在科学教育中需要进 行STS课程改革。
20世纪60年代,受首先从美国开始的世界范围内的科学课程改革运 动的影响,英国理科教师协会和理科女教师协会于 1961年共同发表了革新 文法中学理科教育的声明—《科学与教育》,并在纳菲尔德财团的资助下, 开始编制以文法中学GCE的O—Level考试为对象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方 案。1962年,编制出了纳菲尔德普通水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方案。
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面向21世纪制定了“2061计划: 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根据这一计划,1993年和1995年又 分别颁布的“美国科学素养标准”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 准”。这些教育改革运动为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学化学课 程改革勾画出了蓝图。
一、世界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STS教育与化学课程改革
1.2.6 国家科学课程中的化学课程改革 1989年英国在公立中小学开始实施统一的国家课程。在国家课程中, 义务教育被分为 4个阶段:5—7岁为第一阶段,7—11岁为第二阶段,11— 14岁为第三阶段,14—16岁为第四阶段。在当时制定的国家课程中既有综 合理科课程,在中学第四和第五年级以及第六学级同时也有化学分科课程。 课程内容主要根据GCSE和A—level考试的标准来确定。
一、世界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这样,在《国防教育法》的要求下,以要素主义为理论 基础,科南特和布鲁纳等人在美国掀起了重视传授系统科学知 识和学科基本结构的课程改革运动。科南特提出:学生在学校 中要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为此应大力兴建规模大的综合中学, 使学生在中学毕业时能学习到数学、自然科学、外语、历史、 英语等学科的“核心内容”。他提倡天才教育,主张对智力超 常儿童进行特殊教育,以便培养更多的英才。 布鲁纳则对如 何组织课程内容提出了重视“学科结构”的观点。 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化学界组织了两个化 学教学研究会,一个是化学键方法教学研究会( Chemical Bond Approach),简称CBA。另一个是化学教材研究会 (Chemical Education Material Study),简称CHEM Study, 进行了有史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化学课程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课程政策
• (一)课程政策变化的一般趋势 • (二)课程决策权力分配:走向均权化 • (三)校本课程开发
(一)课程政策变化的一般趋势
• 课程政策的变化是为了应对变化中的技术、社会、经 济、政治、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大多数国家 的课程政策强调了社会协同(social cohesion)、经 济振兴和个人发展方面的目标; • 课程政策的变化是为了有效适应国际、国内变化,以 及日益增多的地方需要; • 课程政策的变化是为了开发这样一种课程框架:既确 保核心内容的学习,又为选修学科提供更多机会;
课程政策的变化确认了整体主义的(holistic) 课程取向,这种取向强调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向 度的平衡;课程政策的变化亦强调了儿童中心的、活 动本位的(activity based)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 这种教学方式促进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并鼓励 自我导向学习; 尽管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政策开发与允准依然是中 央集权的,但在课程政策开发中存在尽可能征询多方 面意见的趋势,对课程实施问题的决策制定则倾向于 下移到地方和学校一级。
三、课程内容
• (一)信息技术知识
• (二)体验性知识
(一)信息技术知识
• 信息技术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这门学科是以学习者为 中心的。 • 信息技术还将带来课程理念的变革,它将逐步使整个 课程体系走向信息化。
(二)体验性知识
• 尊重并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 把学习者的“体验性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 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向。 • 信息时代课程内容的独特景观是,一方面重视信息技 术知识,一方面重视体验性知识,这两个方面存在内 在统一性:信息技术知识是学习者中心的,它整合了 体验性知识;体验性知识又是处于“网络化社会” (Networked Society)之中的,它离不开信息技术知 识的支撑。
199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世界特殊 需要教育大会”,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关于特 殊需要教育的原则、方针和实践》和《特殊需要教 育行动纲领》,大会不仅确立起全纳性教育的理念, 而且还提出了儿童中心教育学概念,发展了儿童教 育观。 个性发展的内涵:(1)个性是完整的,创造力、 想象力等品质是个性健全发展的表现;(2)个性 是独立的、具体的、特殊的;(3)个性发展内在 地包含了社会性的发展,每个人的发展必然带来整 个社会的发展;(4)个性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完 善过程。 个性化课程--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课程。
(五)个性发展--谋求个体与社会的 内在统一
• 联合国大会于1989年12月20日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 公约》,《公约》为儿童的生存、发展和保护三项基 本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 1990年9月举行首次“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会议 通过了《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以及 《90年代贯彻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的行 动计划》,这次大会的突出贡献是确立了“儿童至上” 的原则和“一切为了儿童”新道德观。
教育民主新概念的内涵:让所有公民平等享 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在这里,平等与高质量 是内在统一、须臾不可分离的。 新中国教育民主化的进程:1。1949-1966, 较好地处理了平等与高质量的关系;2。1967- 1976,顾及了平等但极端忽视了质量;3。1977 -1986,顾及了高质量,但忽视了平等,即所 谓追求效率、兼顾平等;4。1987-2000,开始 走上平等与高质量兼得的轨道。
(三)回归生活--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 世界的整合
• 20世纪的课程主要是依附于并服务于科学世界的,这 必然导致与生活世界的剥离。 • 《学会生存》首先正确处理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认 为教育总是社会的教育,在社会中进行的教育又可以 通过培养完善的人而批判社会,进而改变和超越社会 现实。 •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自《学会生存》后最 重要的教育报告,该报告确立了面向未来的终身教育 的宗旨是“四种基本学习”(即“四个知识支柱”), 这四个支柱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集中体现了教育、课程回归生活世界的发展取向。
• (五)个性发展--谋求个体与社会的内在统一
(一)教育民主--谋求平等与高质量 兼得
• 二战后,人类教育进入大众主义时代,其标志是联合 国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指出:“人人享 有受教育的权利”。 • 冷战时期,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 以及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教育民主被赋予多种彼此 冲突的涵义,教育民主往往成为不民主教育的遮羞布。 • 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确立了教育民主新概念--全民 教育的理念,其标志是联合国于1990年颁布了《世界 全民教育宣言》。
(二)国际理解--谋求国际性与民族性 的内在统一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颁布的《学会生存》和1974 年颁布的《为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的教育及人权与 基本自由的教育之建议》达到了冷战时期对“国际理 解教育”认识的最高水平,标志着国际理解教育进入 到崭新的历史阶段。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颁布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 会宣言》和《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 领》标志着“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在理论与政策上 的确立,这种价值观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精神。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1)在目标上意味着要 培养在生活世界中会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 人共同生活的人;(2)在内容上意味着要突破狭隘 的科学世界的框束,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 合;(3)在范围上意味着要突破狭隘的学校课程的 疆域,要秉持一种“课程生态学”的视野,寻求学 校课程、家庭课程、社区课程之间的内在整合与相 互作用。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这种课程一反传统课程体 系中人与自然二元对立、人控制和主宰自然的思维方 式,运用整体主义的视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 人是自然的人,自然由于人而使自身的意义得以开显 和丰富,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看护者,人与 自然和谐统一。这是一种生态伦理观、一种关爱伦理 学。这种价值观应成为变革现行课程体系特别是科学 课程的重要精神力量。
小学课程结构:所有国家都设臵了国语和数学课程;大 部分国家设臵了社会、体育、健康、艺术、创造和表演艺 术课程,其中尤其强调基本技能和价值观的教育;不少国 家将外语定为必修课程;多文化、多种族、多语言的国家 还为适应不同的需要提供了选修课程。 初中课程结构:大部分国家将外语定为必修课程;许 多国家把人文学科(如宗教、道德、价值教育)融入其他 学科,而不单独设臵;技术学科在课程体系中的位臵越来 越重要;职前教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不过不同国家差异 较大。 高中课程结构,所有课程越来越具体、深入,跨学科 领域的选修课程越来越多;语言课程至少有两门(国语和 外语);技术课程往往融入普通教育之中;职业教育趋向 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或接受高等教育作好准备,而且和学 术性课程联系更紧密。总之,课程越来越趋向多样化。
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教育领域实现 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其基本要求是:第一,教 育公民尊重所属文化体系;第二,教育公民面对其他文 化能够欣赏自由的价值,能够尊重不同人、不同民族和 文化的尊严和差异,以完全平等的地位与他人、他民族、 他文化展开持续而深入的交往,发展同他人进行交流、 分享和合作的能力;第三,“多元主义”并不是相对主 义,并不牺牲原则和真理。 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对课程变革的具体要求
(二)课程决策权力分配:走向均权化
• 课程决策的均权化本质上是教育民主化进程深入的产 物。就课程变革的三类权力主体--国家、地方和学 校的关系而言,三者既不是彼此对立的,也不是彼此 孤立的。课程变革的过程不是国家对地方和学校施加 控制的过程,也不是国家、地方和学校我行我素的过 程,而是三方面达成共识的的过程,每一方面都是课 程改革的主体,诸方面在交往过程中通过相互理解而 实现课程变革。因此,课程决策的均权化具有历史的 必然性。 • 课程决策的均权化意味着课程变革的过程是一个全员 参与的过程。 • 课程决策的均权化还意味着课程的多元统一性。
(3)1977年第一届部长级的“政府间环境教育大会” 召开, 这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环境教育事业发展高潮的到来,会议指 出环境教育在现有课程体系中是一门新的学科,各类教育应 全方位地唤起所有人对环境现实问题的广泛意识;(4)198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召开了“国际环境教育和 培训会议”,大会通过了《20世纪90年代环境教育和培训领 域国际行动战略》,将1991-2000年定为国际环境教育十年, 确立了20世纪最后十年环境教育的发展规划。 冷战后确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2年召开了历 史上规模最大、与会级别最高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大 会通过了《地球宪章》和《21世纪议程》等著名文件,大会 的突出贡献是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确立了“面向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向”。
(二)课程种类
• 第一类为工具类学科,主要包括数学、国语和外语, 这在许多国家是作为核心课程出现的; • 第二类为社会研究,主要包括历史、地理、公民、经 济、政治等,这类学科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 第三类为科学,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这类 学科在课程体系中占有很大比重; • 第四类为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通讯、电子、机械 等,这类学科特别是信息技术日呈方兴未艾之势;
(四)关爱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可持 续发展
• 《学习--内在的财富》的告诫:要注意计算进步的代 价。 • 冷战时期的四次国际会议:(1)1972年召开了划时代 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大 会正式将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EE) 名称确定下来,指出环境教育是一门跨学科课程;(2) 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了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 环境教育会议“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会议通过的 《贝尔格莱德宪章》成为各国环境教育实践的基本指 针;
四、课程结构
• • • • (一)课程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 (二)课程种类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四)课程综合化
(一)课程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