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氧气第二课时怎样得到氧气教学设计
制取氧气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3 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实验室制氧气的两套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
3、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过程方法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2、通过实验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学生实验的实际操作,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难点】熟练规范地制取气体并验证性质【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归纳,科学实验探究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实验器材【教学过程】【引言】同学们,现在老师桌面上有一瓶无色气体,请大家猜猜可能是什么气体呢?很多同学都说可能是氧气,那怎么去检验它呢?好,现在老师就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哦,木条复燃了,证明它就是氧气。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哪些药品可以来制取它呢?对了,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今天我们继续探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性质。
【板书】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提问】同学们桌面上都有高锰酸钾这一种药品,请大家观察其状态及颜色,直接加热它能否得到氧气呢?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实验,我们用事实来说话。
(请一位同学手持试管夹,把一匙的高锰酸钾放进试管内,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再把带火星的木条放进试管内)。
同学们观察,木条复燃了,说明加热高锰酸钾可以制取氧气。
除了氧气,还有什么物质生成呢?前面我们学习了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反应原理,(点击投影出示两个反应原理)那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看着投影读一遍。
(投影出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提问】制取氧气,有了药品,还需要什么?对了,还要有装置,装置又包括什么装置呢?(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请同学们观察,投影上的这几套属于什么装置?高锰酸钾制氧气选择那一套呢?(第一套)为什么选择第一套?很好,发生装置的选择就是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的条件,高锰酸钾是固体,且需要加热,所以就选择了固体加热型的这一套。
《神奇的氧气》 教学设计
《神奇的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学生能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氧气与碳、硫、磷、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3)学生能够理解氧气的用途以及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氧气性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氧气的制取方法。
2、教学难点(1)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现象观察和分析。
(2)氧气制取实验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集气瓶、燃烧匙、坩埚钳、酒精灯、木条、硫粉、木炭、铁丝、红磷、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等。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有关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重要性的视频,如人类呼吸、金属的燃烧、火箭的发射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神奇的氧气。
(二)讲授新课1、氧气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实验,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和淡蓝色的雪花状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与碳的反应实验: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操作: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然后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现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C + O₂=点燃= CO₂(2)氧气与硫的反应实验:将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教案
课时计划授课备课时间授课时间题目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实验室和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的不同;2、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气体收集及其方案选择;3、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制氧气方案的比较、鉴别,学会选择最佳的原料、条件、原理、装置从而掌握上述三个实验室制取物质的原则;2、在观察制取实验的过程中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2、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探究教学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附案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探究四:如何检验、验满氧气?复习提问:如何检验氧气?如果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怎样验满?教师归纳总结: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木条复燃,则已满;排水法收集时,当水中出现大气泡,说明气体已满;探究五:实验时的注意事项观察教师演示边提问边讲解1、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2、为什么瓶口放一团棉花?3、加热时要注意什么?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5、为什么要先移导管后停止加热?【归纳讲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药固定试管、瓶装水3、给试管加热4、收集气体5、移开导管6、停止加热强调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后先后次序老师好学生回答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验满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中检验思考回答问题仔细观察体会说出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12135复习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及时巩固,加深印象课时计划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附案教学过程实验探究请学生用高锰酸钾制取两瓶氧气(两种收集方法都用,并验满)板书展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归纳与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考虑哪些问题?药品选择考虑哪些因素?装置选择考虑什么?收集方法考虑什么?完成思考题学生分组实验学生注意的回答51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合作意识。
制取氧气_教学设计_第二课时
提出问题
实验室中还有其他方法制取氧气吗?
查阅资料
过氧化氢溶液用途
明确反应药品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
可否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为什么?
分析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归纳总结
确定实验装置
演示实验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总结实验步骤
查→装→收
总结注意事项
对比分析
比较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与过氧化氢制氧气的不同之处
归纳总结一般思路
明确反应原理→确定实验装置→确定实验步骤
2
学以致用 1
分析装置→寻找错误→观看实验→明确步骤
学以致用2
利用提供的仪器药品设计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案
学以致用2
根据药品确定原理→根据装置选择的依据确定改进装置
→观看实验明确步骤
作业见附件练习题。
初中化学神奇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神奇氧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操作。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1. 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实验现象和解释。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导管、集气瓶、水槽等。
2. 实验试剂: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木炭、铁丝等。
3. 教案、PPT、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学生生活中用到氧气的地方,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重要性。
2. 引入新课: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激发学生对氧气的神奇性质的好奇心。
二、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15分钟)1. 观察氧气的色态:学生观察氧气瓶中的氧气,描述其颜色和状态。
2. 测定氧气的密度:学生通过实验测定氧气的密度,并与空气进行比较。
三、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20分钟)1. 木炭燃烧实验:学生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2. 铁丝燃烧实验:学生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3. 过氧化氢分解实验:学生进行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原因。
四、制取氧气(15分钟)1. 介绍制取氧气的方法:学生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包括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制取氧气的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反思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实验表现和总结,强调氧气在生活和科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学生进行氧气面具的制作实验,了解氧气在呼吸中的应用。
2. 学生进行氧气燃料电池的实验,了解氧气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操作。
实验室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实验室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教案标题:实验室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 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操作技巧。
3. 掌握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操作技巧。
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1. 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 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活性炭、高锰酸钾、试管、试管架、橡皮塞、水槽等。
2. 实验记录表格和实验报告模板。
3. PPT演示文稿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PPT演示文稿或相关实验视频,引发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兴趣,提出问题:氧气是如何在实验室中制取的?为什么我们需要制取氧气?Step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包括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解释为什么需要使用高锰酸钾和活性炭,并介绍各自的作用。
Step 3: 实验操作演示(15分钟)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包括如何装置实验装置、控制反应速度和温度、收集氧气等。
同时,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Step 4: 学生实验操作(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并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鼓励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
Step 5: 实验结果讨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并与理论知识进行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活性炭可以吸附氧气?氧气在实验室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Step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强调实验操作中的关键点。
同时,拓展讲解氧气的其他制取方法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提出对实验的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制取氧气 第2课时优秀教案
课题3 制取氧气〔第2课时〕温馨寄语:只要付出,就有收获。
相信你能行。
【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氧气的化学性质2、熟悉连接仪器的根本操作3、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发生装置、操作注意点、收集方法与验满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氧气制取的实验操作步骤。
【一、温故探新】1. 如何检验某气体是氧气?2.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文字表达式: 〔1〕 ; 〔2〕 ; 〔3〕 ;【二、设问导读】[问题一]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装置的选择思考: (1)发生装置假设药品为固态,且反响需要加热,则选择装置图 ,假设药品为固体与液体,不需加热,则选择装置图 。
小结:选择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主要考虑因素a 、b 、 (2)收集装置假设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则可使用图 收集;假设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则可使用图 收集;假设气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响,则可用图 收集。
小结: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主要考虑因素 a 、 b 、[问题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注意哪些?如何操作?ABCD E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O2,归纳步骤,阅读课本45-46页并完成以下问题:[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性;②装药品,药品要试管底部③固定装置a试管口应略_____倾斜;以免试管口的冷凝水倒流,使试管___;b试管口要放一团____,以免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④点燃酒精灯加热,加热前要____以免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假设用排水法收集时,应先把集气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收集时要等气泡_____冒出时,才可收集。
以免收集的氧气________;⑥实验完毕,应先把导管_______再____酒精灯,以免_________。
[小结]: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七个字分别代表哪些步骤?〕【三、自学检测】1、收集氧气的正确方法是〔〕A.排水法,导气管通入试管底B.向上排气法,导气管伸近瓶底C.向下排气法,导气管放到瓶口D.向上排气法,导气管放在瓶口2、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底部B.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瓶口C.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石灰水D.在集气瓶口闻气味3、高锰酸钾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a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将药品装入大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顺序为。
初中化学神奇氧气教案
初中化学神奇氧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应用;2. 掌握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方法;3. 能够分析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氧气的性质和应用;2. 掌握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方法。
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氧气生成装置、氧气收集瓶等;2. 实验材料:氧化锌、高锰酸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引入话题:氧气是一种什么物质?它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二、讲解氧气的性质和应用(15分钟)1. 氧气的性质:气味无色、无味,能使物质燃烧等。
2. 氧气的应用:人体呼吸氧气、物质燃烧、火箭发动机等。
三、实验:制取氧气(20分钟)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制取纯净的氧气。
2. 实验步骤:在氧气生成装置中放入氧化锌,加热分解,氧气从氧气收集瓶中生成。
3. 实验结果:收集到的氧气可以使火苗更旺盛。
四、讲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方法(15分钟)1. 制取氧气的方法:通过分解氧化物、高温高压分解水等方法。
2. 实验方法:通过实验装置制取氧气,并收集观察氧气的性质。
五、总结和检测(5分钟)1. 总结氧气的性质和应用;2. 检测学生对氧气的理解程度。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听讲义,加深对氧气的理解;2.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化学课,学生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和应用,掌握了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方法,增强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氧气的重要性,保护环境,关爱生命。
第二单元 制取氧气 教学案 第二课时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制氧气的原理,知道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
2.认识分解反应。
3.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二、【课前预习】1.叫做分解反应。
2.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作用。
【课堂学习探究】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时,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为什么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宜过长?2.停止制氧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来还是先移去酒精灯?为什么?3.在上述两个反应中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若不加二氧化锰反应能不能发生?产生氧气的总量是否会减少?●附:一些常见的制气装置:【课堂小结】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P43.3~5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A.二氧化锰B.氯酸钾C.空气D.氧化镁3.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C.蜡烛燃烧D.粗盐提纯4.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受热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直通车】1.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
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①采用MnO2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②反应都不需加热③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④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神州六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4.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B.氧化铁+碳铁+二氧化碳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磷+氧气五氧化二磷5.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6.下列有关氯酸钾制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经加热反应才能开始B.少量高锰酸钾加入氯酸钾中,受热时反应速度比原先加大,因此高锰酸钾也是催化剂C.反应后的剩余物中的二氧化锰仍可以做其它化学反应的催化剂D.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二氧化锰是反应的条件7.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神奇的氧气 怎样得到氧气 教案
氧气的制备及性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及合作能力。
2、初步具有对知识进行分析、对比和迁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一般气体制取方法的总结归纳,使学生学会发现并总结事物的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操作方法。
2、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及收集方法的归纳总结性探究。
3、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三、教学流程复习导入→问题探究→多媒体演示→小组探究→归纳总结四、教学过程一、[回忆与再现](分小组竞赛)看谁画得又快又准,画出实验室固固加热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学生活动]写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设计实验装置]分组设计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
学生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所需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设计实验装置,自主选择仪器,对装置进行组装。
[设疑激趣,讨论交流]展示某一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巧设疑问: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选择[练]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我们应选用哪个发生装置,为什么?[师]知道了氧气的制取方法,我们先来练习一下装置组装练习(展示多媒体课件)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来操作。
[学生活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仪器组装练习[师]下面大家开始动手做实验,制取2瓶氧气了,同学先看老师的注意事项,然后动手实验并对我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注意事项]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实验方可进行。
2、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固体受热时放出的水蒸气冷凝成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3、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4、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思考:为什么?),等有大量、均匀、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进行收集。
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提问] 1、如何检验氧气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
满?
思考并操作
知识的内在联 系
培养学生动手 能力和观察能 力
[讲解]验证氧气的性质 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操作,观察现象
1、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
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的气体
明确知识重点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及要求,培养
—→
注意:集气瓶底放一层细沙或放一层水,防止生成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二、教学重点、难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
三、教学模式 探究式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个
文字表达式
MnO2
写出:过氧化氢 ——→ 水+氧气
加热
高锰酸钾 —→
复习旧知 锰酸钾 + 二氧
化锰 + 氧气
观察装置图
[展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见 45—46 页实验活动 1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 学生归纳总结
体
知识的能力
[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 及氧气的性质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入药品,固定在铁架台上 3、加热 4、收集氧气
5、把导管从水槽中拿出 6、停止加热 二、制取氧气注意事项 三、收集氧气的方法:上排空气法、排水法 四、集气瓶验满的方法 五、实验探究氧气的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的装置图
思考并回答
2.2神奇的氧气_教案
2.2神奇的氧气
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反应表达式
(2)观察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实验,记录有关现象。
比较一些物质在空气和纯氧中反应的异同点
(3)会用概念判断氧化反应、氧化物、化合反应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获得观察现象、比较和归纳等基本方法及描述化学反应现象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亲身体验化学实验,获得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用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
(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2)通过对实验改进以及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环保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有氧气参与的化学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
三、教学用品
药品:木炭、硫粉、红磷、细铁丝、澄清石灰水、氧气若干瓶。
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坩埚钳、酒精灯、火柴。
媒体:多媒体电脑、PPT课件。
四、教学案例
四氧化三铁
2。
2.2神奇的氧气_教案
2.2神奇的氧气
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反应表达式
(2)观察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实验,记录有关现象。
比较一些物质在空气和纯氧中反应的异同点
(3)会用概念判断氧化反应、氧化物、化合反应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获得观察现象、比较和归纳等基本方法及描述化学反应现象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亲身体验化学实验,获得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用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
(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2)通过对实验改进以及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环保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有氧气参与的化学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
三、教学用品
药品:木炭、硫粉、红磷、细铁丝、澄清石灰水、氧气若干瓶。
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坩埚钳、酒精灯、火柴。
媒体:多媒体电脑、PPT课件。
四、教学案例
[过渡]探究完了非金属,接下来我们探究
四氧化三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神奇的氧气
第2课时怎样得到氧气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典型的气体制备课。
初中阶段气体制备的所有方法都集中在本节课中,以后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是对本节课的教学成果的运用,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仪器的连接和气密性检查、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的收集方法,并完成“氧气的制备”的实验。
通过氧气制取的学习,初步学会气体制备实验的一般方法,为以后制取和收集其他气体,研究它们的性质打下基础,逐步培养学生设计、比较与选择的能力。
在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引出催化剂、分解反应等化学概念。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操作及氧气的检验方法。
(3)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4)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跟化合反应的区别。
2.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操作方法及氧气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以及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
四、教学用品
药品:氯酸钾、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双氧水。
仪器: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集气瓶、毛玻片、水槽、酒精灯、火柴、木条、铁架
台及铁夹、试管夹、药匙等。
媒体:多媒体电脑、PPT课件。
五、教学案例
1. 教学过程
⑤收:收集气体;
[设问]是不是一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那什么时候能够收集?
(明确:有大量气泡冒出时再收集)
⑥离:导管离开水槽;
⑦熄:熄灭酒精灯
[设问]⑥、⑦两步是否可以对调一下
为什么?
[引导]熄灭酒精灯,温度会降低,气体体积会怎么样?压强会怎么样?
[提示]此时导管还在水槽里,水倒流进试管,会产生什么后果?
[强调]为了防止水倒流进试管,导致试管破裂,一定要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师生合作完成演示实验]制取一瓶氧气回想具体操作。
思考、回答。
讨论并回答。
思考。
体积、压强均减小。
试管破裂。
认真观察。
实验室制氧方法(2)[讲解]实验室除了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
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外,还可以通过加
热高锰酸钾的办法来制取氧气。
(出示高锰酸钾固体)
这个方法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反应式)
[说一说]根据反应原理,你准备用怎样
的发生装置?
[小结]今后凡是碰到用固体加热来制取
气体都可以用这套装置。
知道还有新
的方法。
书写。
选择自己的
发生装置。
明确可用上
面的装置。
进一步认识固
体加热分解制
气体的装置。
培养学生的知
识迁移能力。
巩固所学知
识。
实
验
室
制
氧
方
法(3)[讲解]常用的消毒剂──双氧水在二氧
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常温时就能分解生
成水和氧气。
如果用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能否用刚才的装置?
(出示:双氧水)
[追问]理由?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追问]如果现在要用双氧水来制取氧
气,该用怎样的发生装置?
(出示已经设计好的发生装置,让学生
选择)
汇总各小组的意见,形成共同观点。
[小结]凡是用固体与
液体反应,不需加热
来制取气体,可用右
图装置。
[问题]如果用长颈漏
斗代替分液漏斗应注意什么?
(出示样品)
(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
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追问]要不要做气密性检查
(制取气体一定要做气密性检查)
[追问]怎么做气密性检查?
[演示]气密性检查。
(关闭止水夹,打开
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
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
(同时提醒:导管只需略微伸出橡皮塞)
[设问]该装置有什么优点?
作出判断:不
能。
知道装置选
择的依据。
讨论、设计
对照小组的
设计,选择。
认识固---液
反应,不加热
制取氧气的
装置。
讨论。
知道注意点。
回答:要。
思考。
知道类似装
置气密性检
查的方法。
认识固---液,
不加热制取气
体的发生装
置。
2. 主要板书
六、教学反思
《怎样得到氧气》在教材中所占的篇幅不多,但却是本单元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氯酸钾、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条件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理解不同反应物、不同条件,需要不同的实验装置。
同样,气体的收集装置,也因气体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教学用时紧张是本课教学面临的大问题,是否可以考虑作如下处理:一是将教学与学生实验结合,二是直接通过查阅空气主要成分的沸点或利用教材P49工业制氧流程,引出工业制氧的方法,以节约时间,甚至考虑直接通过录象、投影或网络媒体来让学生了解即可。
但保留工业制氧属于哪种变化的判断,目的是指导学生对以前学过的概念进行复习。
本节课的两个化学概念:催化剂和分解反应,教材上的解释比较平淡,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作好归纳演绎、分析比较以及运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