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涂层球囊概述、临床应用和中国专家共识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应用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应用徐维【摘要】支架内再狭窄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的严重并发症,药物涂层球囊是将球囊成形技术与药物洗脱技术结合,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药物涂层球囊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上有其独有的优势和安全性.药物球囊为治疗冠状血管内再狭窄病变提供新的思路,其或可成为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现就药物涂层球囊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In-stent restenosis(ISR)has been acknowledged as a severe complication post stent implantation.Drug coated balloon (DCB)is the balloon angioplasty combined with drug-eluting technology.Current clin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DCB in the treatment of ISR has provided its unique advantages and security.Due to its innovative therapeutic method,DCB may become the preferred choice for ISR.The paper review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CB in ISR.【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7(038)006【总页数】4页(P735-738)【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药物涂层球囊;冠状动脉【作者】徐维【作者单位】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扬州22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自1977年Gruentzig医师在世界上成功进行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以来,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降低了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42021kf0132)通信作者:蒋学俊,E mail:xjjiang@whu.edu.cn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菲尔凯提·玉山江 蒋学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0)【摘要】药物涂层球囊(DCB)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在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在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少,现结合DCB的作用机制和DCB在CTO病变中应用的相关报道,阐述DCB在CTO病变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药物涂层球囊;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DOI】10 16806/j.cnki.issn.1004 3934 2024 01 016ApplicationofDrug CoatedBallooninInterventionTreatmentofChronicTotalCoronaryOcclusionFeierkaiti·Yushanjiang,JIANGXuejun(DepartmentofCardiology,RenminHospitalofWuhanUniersity;CardiovascularResearchInstitute,WuhanUniversity;HubeiKeyLaboratoryofCardiology,Wuhan430060,Hubei,China)【Abstract】Drug coatedballoon(DCB)hasbecomeoneofthemainmethodsforcoronaryarteryinterventiontherapy,andiswidelyusedinin stentrestenosis,smallvessellesions,andbifurcationlesions.ThereislimitedresearchontheuseofDCBinthetreatmentofchronictotalocclusion(CTO)lesions.Therefore,thisarticlewilldiscussthepotentialroleofDCBinCTOlesionsbycombiningtheirmechanismofactionandrelevantstudiesconductedinCTOpatients.【Keywords】Drug coatedballoon;Chronictotalocclusionlesions;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 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totalocclusion,CTO)病变被认为是介入心脏病学中最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
药物涂层球囊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药物涂层球囊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摘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下肢动脉的狭窄和闭塞。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血管成形术和血管搭桥手术,但这些方法在一些患者中存在局限性和风险。
近年来,药物涂层球囊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逐渐引起了关注。
药物涂层球囊通过在球囊表面涂覆药物,实现药物的定向释放,从而改善动脉狭窄和闭塞的状况。
本综述将探讨药物涂层球囊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以期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药物涂层球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用现状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疾病概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动脉内膜的斑块形成和动脉壁的狭窄或闭塞引起。
这种疾病会导致下肢供血不足,引起疼痛、肌肉无力、步态异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坏疽和截肢【1】。
二、药物涂层球囊的原理与技术药物涂层球囊是一种介入治疗工具,其原理是在传统的扩张球囊的基础上,将药物涂层应用于球囊表面,通过球囊扩张的同时将药物释放到血管壁。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药物的局部输送,直接作用于病变血管壁,以抑制血管再狭窄和促进血管的修复。
药物涂层球囊的制备过程包括球囊表面涂覆药物、药物的固定和控制释放技术等。
通过这种技术,药物可以在球囊扩张时释放,达到局部治疗的效果,从而提高治疗的疗效和可行性【2-3】。
三、药物涂层球囊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一)临床研究和试验药物涂层球囊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已经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和试验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研究和试验旨在评估药物涂层球囊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
研究通常包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涉及不同病变程度和血管大小的患者。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获取更多关于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效果的证据,并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指导【4-5】。
(二)治疗效果评估药物涂层球囊的治疗效果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可以评估球囊在扩张狭窄血管和恢复血流通畅性方面的效果。
SeQuentPlease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在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现代实用医学2021年1月第33卷第丨期• 17 •SeQuentPlease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在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丁敏之【摘要】目的探讨SeQuentPlease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在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98例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3例)。
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血液流变学及血清因子指标变化,并记录术后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NO均有所升高,CRP、ET-1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0.05);观察术后6个月内MACE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 0.05)。
结论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在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炎性反应,降低MACE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血液流变学;心血管不良事件doi:10.3969/j.issn,1671-0800.2021.01.007【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21)01-0017-0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 供应心脏血液的动脉出现血栓及粥样硬 化,致使血管、血液流变学异常,造成动 脉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心肌血供不 足所致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w。
该病以 老年患者居多,病死率、致残率较高,预 后差。
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药物洗脱 支架置入术仍是非药物治疗的主流,但 该技术因金属网格残留及聚合物基质等 特点容易出现晚期血栓形成、支架内再 狭窄等问题,因此也并非完美气随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在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 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在小血管病变中 的应用效果也颇为显著。
药物球囊的临床应用
药物球囊的临床应用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附件1吉林大学继续医学Array教育项目申报表项目名称药物洗脱球囊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所在学科心血管内科(二、三级学科)申报单位(公章)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二部项目负责人徐国良联系电话申报日期 2018/10/22填表说明一、本申报表所列内容必须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不要漏填,表达要简单、明确。
二、申报表填写内容须打印。
三、申报表按规定程序要求填写,经医院主管职能部门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按要求时间上报学校医务处,过期不予受理。
四、若表内填写不完,可用同样大小的纸续写。
五、申报表填写具体要求如下:1.申报表填写思路:⑴体现本申报项目在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上的新颖性;⑵分析本申报项目的培训需求;⑶介绍培训效果的具体评估方法。
2.教学对象须符合该学科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的要求。
3.项目举办方式有: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研讨班、讲习班、学习班等。
4.教学时数为实际授课时数,不包括报到及与教学无关的时间。
5.学分计算方式:参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每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1学分。
按规定半天按3学时计算,1天按6学时计算。
6.吉林大学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说明(1)各医院(单位)代码(2)二级学科分类代码(3)三级学科分类代码(4)项目数字号码注:吉林大学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科分类与代码代码学科名称代码学科名称01—基础形态 04—07 骨外科学01—01—组织胚胎学 04—08—肿瘤外科学01—02—解剖学 04—09—颅脑外科学01—03—遗传学 04—10—整形、器官移植外科学01—04—病理学 04—11—麻醉学01—05—寄生虫学 04—12—皮肤、性病学01—06—微生物学 04—13—外科学其他学科02—基础机能05—妇产科学02—01—生理学 05—01—妇科学02—02—生物化学 05—02—产科学02—03—生物物理学 05—03—妇产科其他学科02—04—药理学 06—儿科学02—05—细胞生物学 06—01—儿科内科学02—06—病生理学 06—02—儿科外科学02—07—免疫学 06—03—新生儿科学02—08—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06—04—儿科学其他学科03—临床内科学 07—眼、耳鼻喉学科03—01—心血管病学 07—01—耳鼻喉科03—02—呼吸病学 07—02—眼科学03—03—胃肠病学 08—口腔医学学科03—04—血液病学 08—01—口腔内科学03—05—肾脏病学 08—02—口腔外科学03—06—内分泌学 08—03—口腔正畸学03—07—神经内科学 08—04—口腔修复学03—08—传染病学 08—05—口腔学其他学科03—09—精神卫生学 09—影像医学学科03—10—内科学其他学科 09—01—放射诊断学04—临床外科学09—02—超声诊断学04—01—普通外科学 09—03—放射肿瘤学04—02—心胸外科学 09—04—影像医学其他学科04—03—烧伤外科学 10—急诊学04—04—神经外科学 11—医学检验04—05—泌尿外科学 12—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04—06—显微外科学 12—01—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代码学科名称代码学科名称12—02—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13—04—药事管理学12—03—少儿卫生与妇幼卫生学 13—05—药学其他学科12—04—卫生毒理学 14—护理学12—05—统计流行病学 14—01—内科护理学12—06—卫生检验学 14—02—外科护理学12—07—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其他 14—03—妇产科护理学学科 14—04—儿科护理学13—药学14—05—护理其他学科13—01—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学 15—医学教育与卫生管理13—02—药剂学 15—01—医学教育13—03—药物分析学 15—02—卫生管理16—全科医学校内各医院及有关单位代码01 第一医院 07 朝阳校区医院02第二医院 08 南湖校区医院03中日联谊医院 09 和平校区医院04口腔医院 10 白求恩医学院05前卫校区医院 11 公共卫生学院06南岭校区医院 12 护理学院。
冠状动脉药物涂层球囊最新研究解读
冠状动脉药物涂层球囊最新研究解读药物涂层支架(drug eluting stent, DES)减少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是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目前DES被广泛地应用于PC I治疗领域,但其降低再狭窄的能力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乐观。
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进展和完善,人们发现基于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 DCB)的新技术可治疗支架内再狭窄,还可能在小血管及分叉病变的治疗中获益,因此逐渐成为冠脉介入治疗领域一个研究热点。
1 药物涂层球囊最新研究DCB有紫杉醇和西罗莫司药物涂层之分,西罗莫司药物涂层球囊的研究相对滞后, 目前国际上开展的几项研究均是围绕紫杉醇涂层球囊(Paclitaxel- coat ed balloon,PCB) 进行的,并且这几项研究多是针对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或分叉病变等特定的病变类型。
1.12006年,Scheller等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发表了PCB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研究(PACCOCATH ISR I)结果,该研究通过对56例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分别给于普通球囊和PCB(3 μg/mm2)进行治疗,结果显示,6个月随访时PCB组的晚期管腔丢失为(0.03±0.48) mm,显著低于普通球囊(0.74±0.86) mm(P=0.002);普通球囊组有10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43%),而PCB组仅有1例发生(5%);12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在普通球囊组为31%,而PCB组为4%(P=0.01),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普通球囊组中有6例需要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
1.22007年经导管心血管介入治疗大会(TCT)上发布了PACCOCATH ISR II研究结果。
PACCOCATH ISR II入选的再狭窄病变血管直径在2.5~3.5 mm,长度<30 mm,管腔直径狭窄>70%,对PACCOCATH ISR I和II随访2年的混合分析显示(n=108):6个月随访时PCB组和普通球囊组的晚期管腔丢失分别为(0.1±0.5) mm和(0.8±0.8) mm(P<0.01);再狭窄率分别为6%和49%;MACE在普通球囊组为46%,而PCB组为11%,并且在2年随访期间未发生支架内血栓事件,P CB显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效果。
总结词
药物涂层球囊的应用可减少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必要性,降低出血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同时,药物涂层球囊的使用也降低了医疗成本,为患者和社会带来了经济效益。
详细描述
总结词:药物涂层球囊在周围血管疾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膝下动脉病变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1
2
3
药物涂层球囊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其安全性主要基于临床试验和长期随访数据。
药物涂层球囊的安全性
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球囊在输送、扩张和释放药物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药物涂层球囊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安全性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成分、球囊材料、病变特征和操作技术等。
药物涂层球囊的安全性影响因素
在肾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研究药物涂层球囊在肾动脉狭窄治疗中的效果,以提高肾动脉狭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
研究药物涂层球囊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治疗效果,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在激光血管成形术后使用药物涂层球囊,以减少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
01
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联合应用
在搭桥手术中使用药物涂层球囊,以减少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02
与生物可降解支架联合应用
利用药物涂层球囊的局部药物释放作用,辅助生物可降解支架的植入,降低并发症风险。
在糖尿病足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探索药物涂层球囊在糖尿病足血管病变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该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汇报人:
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要点近年来,药物涂层球囊(DCB)作为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技术逐渐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及外周介入领域。
DCB的出现为我国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为使这一新技术在我国冠状动脉疾病治疗中得以规范应用,基于多项国内外临床研究,二十多位国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领域知名专家经过循证论证和会议讨论,特拟订《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以下为共识要点。
一、DCB的作用机制及其特点DCB通过局部向冠状动脉血管壁释放抗增殖药物,从而达到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效果。
与药物洗脱支架(DES)相比,DCB无聚合物基质,又无金属网格残留,从而减少内膜炎症反应,大大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并可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间(DCB术后仅需1~3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同时DCB治疗避免了异物置入,为患者保留了必要时的后续治疗机会。
二、DCB的临床适应证多项临床试验均证实了DCB在治疗多种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等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中国,DCB获得了用于治疗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适应证,从而得到中国专家的推荐。
1. ISRISR是DCB的优选适应证,也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的临床适应证。
研究证明,DCB与普通球囊和DES相比,在治疗ISR 时显示出了更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冠状动脉原发病变除ISR之外, DCB在治疗包括小血管病变和分叉病变在内的冠状动脉原发病变时也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且DCB已经被欧盟(CEMark)批准用于治疗小血管病变。
2.2.1小血管病变尽管支架技术平台不断进步,冠状动脉小血管(内径2.25~2.80mm)置入支架后的再狭窄发生率依然很高。
前瞻性PEPCADⅠ研究是DCB治疗高危小血管病变的首个临床研究,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显示,DCB组晚期管腔丢失显著优于DCB+BMS组,DCB组节段内再狭窄率更低;12个月和36个月临床随访显示,DCB组MACE(包括靶病变血运重建、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或死亡)发生率更低,研究提示使用单纯DCB治疗方案处理小血管病变优于DCB+BMS联合治疗。
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第二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给冠心病的治疗带来了跨越式的进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当下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
然而,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是影响支架置入术后长期疗效的主要临床问题之一。
随着支架产品由裸金属支架(bare-metal stent,BMS)开始不断更新迭代,最新一代的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已将再狭窄率下降至10%以下,但随着时间的延长,DES引起的术后再狭窄呈现追赶现象,仍然是临床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能快速、均匀地将抗增殖药物输送到血管壁而不遗留永久置入物,是PCI的另一种有效策略。
DCB已被证实是应对ISR及冠状动脉小血管原发病变(small vessel disease,SVD)的有效措施,而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结果的发表,DCB在多种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有了新的证据,适应证在国际范围内也有所扩展。
基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经过循证论证和会议讨论,在ISR病变充分预处理、冠状动脉原发病变适应证拓展、腔内影像及功能学精准指导DCB治疗等方面,更新了此《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第二版)》。
更新要点1. 阐述了DCB的研发进展,新增介绍了西罗莫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涂层的特点;更新了国内外上市的几种主要DCB产品,继续强调不同DCB之间无类效应。
2. 依据现有循证证据,对DCB适用情况进行了拓展和分类。
在原有ISR、SVD与分叉病变的DCB适应证基础上,增加了DCB在冠状动脉大血管原发病变、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total occlusion,CTO)病变及其他冠状动脉原发病变中应用的客观陈述。
2020版:药物球囊应用国际专家共识解读(全文)
2020版:药物球囊应用国际专家共识解读(全文)目前药物洗脱支架(DES)仍然是冠心病的主流介入治疗方法,但药物球囊(DCB)已成为某些冠脉病变新的治疗措施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其在一些特殊病人群体及特殊部位的病变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除了指南推荐的DCB可用于支架内再狭窄(ISR)外,最近的随机临床研究显示,DCB治疗原位小血管病变和伴高出血风险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对于冠脉其它原位病变可能亦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例如,分叉病变、大血管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
根据最近发布的大量临床试验数据,DCB国际共识小组对DCB使用建议进行了阐述,总结了DCB 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技术建议、可能的适应症和未来前景。
由于在输送球囊的设计、所用药物的剂量、制剂和药物释放动力学之间有非常重要的相关性,因此不同的DCB之间具有“类效应”现象似乎并不存在。
文章于近期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子刊上,以下对共识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及讨论。
该国际共识较既往DCB共识更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不存在DCB 之间的“类效应”:由于球囊的设计、药物种类、药物剂量剂型、药物释放动力学及塑形剂不同,不同DCB之间疗效存在差别;2.DCB使用适应症的拓展:首次提出每例PCI从开始都应该以使用单纯DCB策略为目标,提出了从病变到临床两种适应症范畴,但目前DCB除应用于ISR和小血管原位病变外的其它病变尚需更多的临床证据;3.强调更加充分的病变预处理的重要性:预处理球囊与血管直径比有原来的0.8:1提高到1:1,以达到即刻的最大管腔获得;4.双联抗血小板(DAPT)时程大大缩短: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或仅基于病变因素考虑,术后仅需要1个月DAPT。
对于出血极高危病人或需要近期外科手术患者,可考虑术后即采用单联抗血小板治疗(SAPT);5.雷帕霉素类DCB产品已获欧盟审批上市,但其临床疗效尚待进一步验证。
鉴于DES远期仍有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需要较长的DAPT时程,如能在不使用永久植入物的情况下防止再狭窄,应该是一种最佳的治疗方式。
药物涂层球囊的临床应用展望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已成为临床诊治常规,药 物洗脱支架( DES) 的普遍应用,使冠心病患者冠脉血运得到可 靠的重建治疗,但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及对左主干病变、分叉病 变、小血管病变( < 2. 5 mm) 、静脉桥血管病变及糖尿病患者术后 再狭窄率仍 > 20% 等问题,仍是面临的重要课题。药物涂层球 囊( DEB) 的出现可能为冠状动脉血运再次重建带来新的曙光。
DES 治疗后再狭窄率可达 10% ~ 15% ,人们正在探索其治 疗方法。DEB 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及分叉病变是近 年出现的新理念。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它可有效抑制血管内皮 增殖,因此可能在临床应用中给支架再狭窄后再次血运重建、 小血管病变及分叉病变的非支架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介入导管室 通讯作者: 赵利华( 1954-) ,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血管介入
治疗研究。 第一作者: 王莹莹 ( 1985-) ,女,在 读硕 士,主要 从 事 心 血 管 介 入 治 疗
研究。
2 DEB 的动物实验基础 体外研究表明要实现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取决于抗增殖
药物的剂量〔4〕。紫杉醇具有高亲脂性且能与各种细胞紧密结 合,人类平滑肌细胞与紫杉醇短暂的接触,可有效和持续地抑 制其增殖,且在超过 14 d 内没有反跳及细胞毒作用〔4〕。Cremers 等〔5〕通过猪的模型研究了 DEB 血管扩张时间和药物涂层 剂量及与血管内膜增殖的关系,结果显示无论球囊扩张时间长 短( 10 s、60 s、两次 60 s 扩张) 及药物涂层剂量( 紫杉醇总剂 量≥10 μg / mm2 ) ,DEB 均能有效减少血管内膜的增殖。而且 当药物剂量增加到临床试验剂量 3 倍时未能观察到副作用。 Scheller 等〔6〕进行了 DEB 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动物实验,结果 显示了紫杉醇 DEB 与血管壁接触 1 min 可显著降低支架内再 狭窄率,与普通球囊相比 DEB 组新生内膜面积减少 63% ,支架 骨架附近无炎症证据,对支架内皮化无明显影响,且无支架内 血栓病例; 涂层药物在送入冠脉循环系统扩张前仅丢失 6% ,扩 张后大约 80% 的药物快速从球囊传递至血管壁。Speck 等〔7〕 以猪为模型,BMS 和 DEB 对比试验发现,对内膜增生抑制最强 的为紫杉醇 DEB 组。
药物涂层球囊市场分析报告
药物涂层球囊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药物涂层球囊是一种新型的介入治疗工具,它结合了球囊扩张和药物治疗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
本文将对药物涂层球囊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概况、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以及主要竞争对手分析,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涉及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
在正文部分,将介绍药物涂层球囊市场概况、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以及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在结论部分,将展望市场前景、预测市场发展趋势,并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
文章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药物涂层球囊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概况、规模和增长趋势,以及主要竞争对手的分析。
通过对市场前景展望和发展趋势预测,旨在为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了解市场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同时,本报告也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帮助他们进行投资决策。
通过本报告的分析和结论总结,希望能够为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1.4 总结:通过本报告的研究,我们对药物涂层球囊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市场概况、规模和增长趋势、以及主要竞争对手分析的角度来看,药物涂层球囊市场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随着人们对心血管疾病治疗需求的增加以及技术的不断创新,药物涂层球囊市场将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在市场前景展望和发展趋势预测方面,我们认为药物涂层球囊市场将会继续受到重视,并引领心血管治疗领域的发展方向。
同时,市场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这也将促使行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医疗技术创新,以满足患者和医生的需求。
总的来说,药物涂层球囊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但对于企业来说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竞争。
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扩大市场份额,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应用进展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应用进展杨祖尉;余朝文【摘要】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或支架置入术已被公认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的重要方法,但术后再狭窄的发生限制了其疗效.药物涂层球囊(DCB)含有抗增殖药物,可以抑制新生血管内膜增生,降低再狭窄发生,从而克服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局限性.近年来的临床试验显示,DCB在治疗股腘动脉的初次病变及支架内再狭窄方面,可明显提高一期通畅率(PP),降低晚期管腔损失(LLL),但DCB在膝下动脉(BTK)中的治疗作用仍不明确.本文对DCB在治疗LEASO病变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41)002【总页数】8页(P167-174)【关键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药物涂层球囊;再狭窄【作者】杨祖尉;余朝文【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安徽蚌埠233000;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安徽蚌埠2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LEASO) 是动脉粥样硬化在下肢的主要表现,是外周动脉疾病和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理变化表现为大、中动脉退行性病变。
动脉内膜或中层细胞、纤维间质、脂质和组织碎片的异常沉积,可导致继发性血栓形成[1],临床上可出现间歇性跛行、严重肢体缺血、溃疡和坏疽。
1964 年,Charles Dotter[2]首次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成功治疗1例LEASO患者,标志着治疗外周动脉疾病新时代的到来[3]。
然而,PTA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具有较高的再狭窄率,有报道PTA 治疗后60%以上会出现再狭窄[4]。
药物涂层球囊与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药物涂层球囊与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1. 引言1.1 背景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会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的情况,导致血液流动受阻,进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危险情况。
为了解决此类问题,药物涂层球囊和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作为治疗手段应运而生。
药物涂层球囊通过在球囊表面涂覆药物,使药物得以释放到血管壁内,抑制内膜增生,从而减少再狭窄的发生。
而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相比传统支架更具生物相容性和可塑性,能更好地适应血管形态,减少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性。
目前,药物涂层球囊和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两种治疗手段的优劣仍有待深入研究和对比。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两种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选择,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药物涂层球囊与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治疗方式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劣势。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 系统评估药物涂层球囊和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时的药效特点,分析其在延迟血管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等方面的表现。
3. 探讨药物涂层球囊和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对心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选择。
2. 正文2.1 药物涂层球囊的原理药物涂层球囊是一种具有药物释放功能的球囊导管,可以在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部位释放药物,达到预防再次狭窄的效果。
其原理是通过球囊外层的药物涂层,在球囊膨胀时释放药物,同时通过球囊的压力将药物推送到狭窄部位,以达到药物治疗的效果。
药物涂层球囊可以选择不同的药物涂层,例如沙利度胺、依罗司他和西替利嗪等,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不同功效的药物。
药物涂层球囊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药物的直接释放作用达到阻塞血管内膜增生的效果,减少再次狭窄的可能性;二是通过球囊的压力作用将药物推送至狭窄部位,提高药物在局部的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药物涂层球囊-局部药物输送系统-科室幻灯(notes版)
炎症
紫杉醇涂层球囊导管(SeQuent® Please) 的效果
血管反应百分比
增殖 细胞外基质合成
1
7
30 干预后天数
90
180
紫杉醇单次药物释放即可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超过14天, 治疗后4周内均可抑制血管内膜增生
修订自Nikol et al., Atherosclerotis’ 123: 17-31, 1996
2014年ESC/EACTS心肌血运重建指南中, 关于DCB治疗ISR部分引用的所有文献均是新普力®(SeQuent® Please)的。
尽管缺乏特异性对比研究,不可臆断所有药物涂层球囊具有类别效应。
Eur Heart J. 2014; 35(37): 2541-2619.
PEPCAD China ISR 研究 紫杉醇涂层球囊(新普力®)对比紫杉醇洗脱支架治疗药 物支架再狭窄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12个月和24个月临床结果
纳入220例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患者 分别接受紫杉醇涂层球囊(新普力)血管成形术或药物支架植入术 主要终点:晚期管腔丢失 次要终点: MACE
高润霖, MD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Xu B, Gao R, Wang J, et al. 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14;7(2):204-211. Xu B, Qian J, et al.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16 Jan 17.
球囊表面 基质涂层 内皮
斑块或内膜
中膜
Nat Rev Cardiol. 2014; 11(1): 13-23
——独具PACCOCATH 专利涂层技术的DCB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696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38 (6)eluting balloon,DEB)Paccocath,以剂量为3 μg/mm2 的紫杉醇为抗增殖药物,以碘普罗胺为涂层[3]。
其后,又开发出Paccocath DCB的改进版——SeQuent Please DCB。
目前,已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多以上述2种药物球囊为主。
此外,DiorⅠ和Ⅱ型DCB于2007年上市。
其中,Dior Ⅰ是依靠粗糙球囊表面携带紫杉醇药物[4];DiorⅡ的表面药物是由1:1的紫杉醇和虫胶组成[5]。
另外,DCB In. Pact Falcon涂层为尿素成分的高水溶性物质FreePac。
DCB Pantera Lux将丁酰枸橼酸三正己酯作为涂层,球囊表面的抗增殖药物仍为3 μg/mm2的紫杉醇。
DCB Elutax 没有使用涂层,而是将紫杉醇直接涂在特制球囊表面。
虽然,在处理冠状动脉原发病变时,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植入是最佳策略;但DCB有许多优于DES的特点。
第一,DCB的应用可以避免2层甚至3层金属支架的重叠植入,减少对冠状动脉原有解剖结构的影响[6];第二,DCB能够将药物均匀地涂布到血管壁,可避免由于支架金属杆不均匀分布而造成的内皮化延迟[7];第三,DCB上没有聚合物分子,不会诱发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8];第四,DCB的应用可减少双联抗血小板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同时降低费用;第五,在某些病变中(如小血管病变、扭曲成角病变、严重钙化病变、分叉病变),DES并不一定能够顺利植入,此时DCB可能为更合适的处理方法。
2D CB在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治疗中的相关研究关于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治疗,几乎从不考虑支架的植入。
因为,对于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支架的植入是发生血管再狭窄的强预测因子[9]。
然而,关于DCB,第一,它没有支架金属杆和聚合物涂层,所以不会引起炎症反应;第二,DCB与血管壁接触后,不会改变血管原有的解剖构型,也不会引起血流方式的改变[10]。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ISR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输送系统
SeQuent® PTCA球囊
B. Braun | Vascular Systems | Page
具有紫杉醇 Paclitaxel药物活性成分
基质涂层的药物活性成分 多年来运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通过稳定染色体依附的微管,抑
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B. Braun | Vascular Systems | Page
DES支架的药物在血管壁呈非均一分布。 约85%的血管壁未被支架覆盖,导致药物 在组织中的浓度偏低
Hwang CW,et al., Circulation ,104:600-605, 2001 Scheller B, et al., Circulation;110:810-814, 2004 Scheller B, et al, Heart;93:539-541, 2007
PACCOCATH® ISR I 新普立技术治疗BMS-ISR,显著降低晚期管腔丢失
0.8
0.76
0.7
0.6
0.5
0.4
P=0.003
0.3
0.2
0.09
0.1
0 支架内
0.74
裸球囊 n=26 药物球囊 n=26
P=0.002
0.03
节段内
随机、双盲、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纳入52例支架内再狭窄 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新普立技术和裸球囊治疗。 主要终点:晚期管腔丢失 次要终点:再狭窄率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B. Braun | Vascular Systems | Page
新普立TM比较普通球囊效果更佳
新普立TM PACCOCATH基质涂层药物球囊
普通球囊
VS
新普立TM比较普通球囊, 可使药物更均匀释放,扩大血管接触面积,疗效更佳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回旋支开口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回旋支开口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李惟铭;王乐丰;王红石;徐立;何冀芳;刘宇;倪祝华;夏昆;杨新春【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应用于冠状动脉回旋支开口病变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回旋支开口病变的患者12例,Medina分型O,0,l;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应用药物涂层球囊处理病变,术后即刻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后6个月临床随访和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统计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结果 12例患者PCI成功率为100%,血管最小管腔直径由术前的(0.31±0.12) mm增加至术后的(2.86±O.43)mm(P <0.001).术后6个月内患者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10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造影随访率83.3%,造影随访无再狭窄,管腔直径(2.93±0.39)mm. 结论药物涂层球囊应用于冠状动脉回旋支开口病变安全、有效.【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杂志》【年(卷),期】2018(023)003【总页数】3页(P229-231)【关键词】药物涂层球囊;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作者】李惟铭;王乐丰;王红石;徐立;何冀芳;刘宇;倪祝华;夏昆;杨新春【作者单位】100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100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100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100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100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100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100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100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100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正文语种】中文回旋支开口严重狭窄而左主干至前降支相对正常属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特殊情况,在行介入治疗时很难处理[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CB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编委会
牵头专家:葛均波 霍 勇 执笔专家:陈韵岱 王建安 刘 斌 季福绥 邱春光 乔树宾 编委会成员:(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陈纪言 陈玉国 陈韵岱 杜志民 傅向华 高传玉 葛均波 霍 勇 季福绥 李 保 李占全 刘 斌 刘 寅 吕树铮 马礼坤 乔树宾 邱春光 孙 勇 陶 凌 王建安 吴永健 徐 波 徐亚伟 于 波 张瑞岩 周玉杰
• 首个DCB治疗ISR的临床研究(PACCOCATH-ISR)启动
2004
• PACCOCATH-ISR 结果发布:与POBA相比, 紫杉醇涂层球囊显著降低晚期
2006 管腔丢失(LLL),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TLR)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
2009 • 首款拥有循证证据的DCB 新普力®(SeQuent®Please)上市
DCB治疗冠脉疾病已获得多项指南及共识推荐
2010年9月 ESC/EACTS
2010版 心肌血运重建指南
2010年12月 英国NICE
新普力治疗ISR指导 文件 (社会经济学)
2011年5月 德国共识专家组
DCB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第一稿)
2011年10月 德国心脏病学会
冠脉药物球囊声明 (社会经济学价值)
药物涂层球囊(DCB)发展大事记
• Axel 首次证实单次紫杉醇暴露持续抑制血管SMC的迁移和增殖
1997
2003 • Scheller验证了局部紫杉醇和碘普罗胺给药的疗效
• Scheller 率先报告了DCB 预防猪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与普通球囊相比,
2004 紫杉醇涂层球囊可显著降低ISR发生率
2012
2013
% 支架使用比例
99.7% 743,946 2014
100.0% 80.0% 60.0% 40.0% 20.0% 0.0%
*Data from 2014 NHFPC report
二代支架的并发症仍不容忽视,尤其是ISR
支架血栓
ISR
急性血栓形成
晚期支架失败
Eur Heart J. 2015; 36(47): 3320-3331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
95.9%
2009-2014年全国支架使用量及病人占比%
93.9%
91.4%
99.0%
99.5%
CAGR 2009-2014=18%
317,574 2009
433,439
520,601
608,156
682,871
2010
2011
全年支架使用量(条)
药物涂层球囊概述、临床 应用和中国专家共识
▪ 共识制定背景 ▪ DCB的作用机制及其特点 ▪ DCB的临床适应证及循证研究 ▪ DCB的临床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
中国PCI手术量及冠脉支架植入量逐年增加
▪随着冠脉疾病发病率增高及PCI技术发展,中国PCI手术量迅速增长:2009-2014复合增长率 17%,2015年手术量>56万例
DCB的作用机制及其特点
作用机制
向冠脉血管壁释放抗增殖药物,抑制血管内膜增生 单次释放即可实现:快速吸收及长效抑制效果
特点优势
无异物植入,保留了后续治疗的机会 无聚合物基质、无金属网格残留,减少内膜炎症反应、
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缩短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间(DAPT仅需1-3个月)
已上市的DCB均采用以紫杉醇为基础的 药物涂层
《DCB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制定过程
26位国内知名专家
研读>60篇相关文献
2次集体讨论,6次修改
(2015年1月17日第一次讨论、2015年7月18日第二次讨论)
首个DCB中国专家共识于2016年 在《中国介入心病学杂志》及 《Cardiology Plus》杂志双语发表
▪ 共识制定背景 ▪ DCB的作用机制及其特点 ▪ DCB的临床适应证及循证研究 ▪ DCB的临床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
表1 国内、外部分已上市的冠脉药物涂层球囊 (DCB)
生产企业
商品名
上市时间
B. Braun 贝朗
Eurocor GmbH
Medtronic 美敦力
BMS-ISR De-novo
ISR
小血管病变
口服抗凝药具有高 风险的患者
高出血风险的患者
分支病变患者
内皮功能紊乱或血 管痉挛的患者
BMS-ISR DES-ISR
《DCB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起草背景
PCI治疗领域,尤其是复杂病变的处理仍期待新技术出现,改进治疗结果
药物涂层球囊(DCB)作为一种新的、成熟的介入治疗技术,已在国外被广泛应 用于ISR、SVD、Bifu等病变的处理
首个DCB于2014年在中国上市,PAPCAD China研究证实DCB治疗中国ISR人群 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可靠
DCB临床应用中,病人筛选和使用方法与支架治疗有较大区别,亟需推出针对国 人的使用指导意见
为使DCB新技术尽快应用于我国冠脉疾病治疗,由霍勇教授、葛均波院士牵头组 织国内26位知名专家,根据国际进展、结合目前的循证证据及临床经验,制订本 《共识》
2009-2014全国PCI手术例数
CAGR 2009-2014=17%
228,380
+25%
284,936
+20%
341,069
+14%
388,836
+17%
454,505
+10%
500,946
+13%
567,583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DES成为国内血管成形术的绝对主导方式:截至2014年99.7%的PCI患者使用支架治疗,全年消 耗74万条支架。
2013年8月 德国共识专家组
DCB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更新稿)
2014年9月 ESC/EACTS
2014版 心肌血运重建指南
(IA)
BMS-ISR
BMS-ISR
不能再植入支架
尽可能缩短使用氯 吡格雷疗程的冠脉
狭窄
BMS-ISR 小血管病变
分支病变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1. Eur Heart Cardiothorac Surg. 2010; 38 Suppl: S1-S52 2. https: 3. EuroIntervention. 2011; 7: K125-K128 4. XX 5. Clin Res Cardiol. 2013; 102(11): 785-797 6. Eur Heart J. 2014; 35(37): 2541-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