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3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实习
![病例对照研究实习](https://img.taocdn.com/s3/m/c8c16db6a45177232e60a2cf.png)
近几十年来,世界上有不少国家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增长,有些工业发达的国家肺癌的死亡率增长更高。
问题1:有人认为这种增加不一定是真的增加,而是老年人口增加或诊断技术标准有所改进所致,你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你能完全摒除这种可能性吗?许多学者针对肺癌死亡率升高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认为与吸烟、吸入污染的空气以及职业性因子有关。
问题2:请考虑如何区分以上因素对肺癌的作用。
作者针对上述问题,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研究了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现将其方法、设计及结果综述如下。
(一)调查研究方法:首先选定病例组,病人要诊断明确有代表性,要设立相应对照组。
在病例与对照组中用同样的方法回顾有无暴露于某因素,以及暴露的程度,然后进行统计处理,以提供可疑病因与疾病联系的线索,从结果探索可能的病因。
1. 选定病人,作者在20家医院选了确诊肺癌的病人。
问题3:请考虑这样做的意义。
在病人入院时即通知派专职调查员前往访视病人,并进行调查。
2. 选择对照,选择同时入同一医院的,非肺癌病人作为对照。
问题4:请考虑此项工作的必要性。
对照者的年龄应与病人在相同的年龄组内(上下在5岁之内),性别与肺癌患者相同。
一个病人配一个对照。
注意不将病因可能相同的疾病作为对照,作者还选择胃癌、肠癌、肝癌等病人作为对照。
问题5:请考虑这样做的意义。
3. 确定研究的病因,拟定调查表:在确定吸烟与肺癌关系时,可能因吸烟习惯有改变而发生困难,如吸烟少的可以变成重度吸烟者,而重度吸烟者又可以减少吸烟或戒烟后可再度吸烟等。
问题6:请拟订一份调查表。
什么叫做一个吸烟者,必须有个定义。
作者所下的定义是:每天(或曾经)吸烟一支以上人,不够此标准的人不当作吸烟者计。
为测验病人回答的可靠性,作者曾随机调查了50个病人(肺癌患者),问了吸烟史两次,期间相隔6个月,比较两次回答的吸烟量(表1),即可知道答案的可靠程度。
表1 两次随访调查结果第一次访问各种吸烟量(支)第二次访问各种吸烟量(支)0 1~ 5~ 15~ 25 ~ 50+ 合计 0 8 1 91~ 4 1 55~ 1 13 3 1715~4911425~130450 +101合计86181350504. 调查询问,收集资料:在调查研究期间(1948年4月一1949年8月)共有肺癌病例1347例。
病例对照研究实习报告
![病例对照研究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9fd259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6.png)
实习报告实习内容:病例对照研究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实习单位:某医院科研部一、实习背景及目的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暴露因素上的差异,探讨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参与病例对照研究,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实施、资料统计分析及结果解释等关键环节,提高自己在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过程及内容1. 研究设计:在本病例对照研究中,我们以医院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就诊的非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
研究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BMI、血糖水平等。
2. 数据收集:通过查阅病历、询问患者及家属等方式,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本信息、暴露因素及疾病相关信息。
3. 数据整理与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
4. 结果解释: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探讨暴露因素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三、实习心得及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病例对照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查阅病历、询问患者及家属,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临床知识。
同时,在团队协作中,我学会了与同事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本次实习使我认识到病例对照研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将更加注重研究设计的合理性、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分析的严谨性,为我国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设计和实施方法,提高了自己在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病例对照实习报告
![病例对照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a459d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1.png)
病例对照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诊疗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为了探讨影响患者诊疗依从性的因素,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我们对一批患者进行了病例对照实习研究。
二、病例选择与分组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心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45-75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就诊时的病情严重程度、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将患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病例组患者病情较重,治疗依从性较差;对照组患者病情较轻,治疗依从性较好。
三、研究方法1.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等。
2.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依从性等。
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
四、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病例组患者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病例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等因素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无显著影响(P>0.05),而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等因素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显著影响(P<0.05)。
五、讨论与建议1.病例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较高,治疗依从性较差。
这可能是因为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对治疗信心不足,以及对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担忧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2.治疗方案对于患者治疗依从性也具有重要影响。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既能保证治疗效果,又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病例对照研究实习报告
![病例对照研究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565a4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4.png)
一、实习背景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比较患有某种疾病(病例组)和未患有该疾病(对照组)的人群在暴露因素上的差异,以探讨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本次实习报告旨在通过参与一项病例对照研究项目,了解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实施过程和数据分析方法,并总结实习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二、实习目的1. 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熟悉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过程;3. 学会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4. 培养科研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研究背景及选题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与吸烟之间的关联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慢性病之一。
吸烟作为一种不良生活习惯,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因此,本研究选择高血压患者作为病例组,非高血压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吸烟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性。
2. 研究对象及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某医院就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100例非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
(2)研究方法①资料收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本信息、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等资料。
②资料整理: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编码。
③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等分析。
3. 实习过程(1)制定研究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
(2)收集资料: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资料。
(3)整理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编码。
(4)数据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等分析。
(5)撰写实习报告:根据实习过程和数据分析结果,撰写实习报告。
四、实习体会1.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重要的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暴露因素上的差异,探讨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病例对照研究实习
![病例对照研究实习](https://img.taocdn.com/s3/m/5277a3fa524de518964b7dc3.png)
对照组
+ -
病例组 + a c - b d
合计对子数
a+b c+d
合计对子数
a+c
b+d
N
显著性检验 检验暴露史是否与疾 病有联系。
(b c) X bc
2 2
当b+c<40时校正公式:
X
2
( b c 1) bc
2
求比值比
c OR b
(11.96/ x2 )
习题4 2001年1月~12月,在西安市某口腔医 院门诊进行了一项关于“吸烟与口腔粘 膜白斑病之间关系”的配比病例对照研 究。对照选自该口腔医院门诊的非口腔 粘膜白斑病就诊者,对照与病例的配比 条件:同性别、年龄相差2岁以内、西 安市居民并近10年来居住在该市。结果: 病例与对照均吸烟者共45对;均不吸烟 者20对,病例吸烟而对照不吸烟25对; 病例不吸烟而对照吸烟10对。请: ① 将以上资料整理成四格表! ② 对资料进行分析 ③ 根据此研究结果,如何下结论?
习题2:一项吸烟与食管癌的病例 对照研究结果:
吸烟与食管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食管癌 吸烟 不吸烟 309 126
对照 208 243
合计 517 369
合计
435
45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86
请对此研究结果进行统计推断和分析, 并简要解释!
习题3
一项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 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70对,病例 与对照均有雌激素暴露史的25对, 病例与对照均无雌激素暴露史的5 对,病例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 露史的30对,请进行推断分析!
素或具备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 态,即为暴露因素,也叫研究变 量。 有害的 有益的
实习三 病例对照研究
![实习三 病例对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74d8ded551810a6f524864e.png)
实习三 病例对照研究一.实习目的1. 学习并掌握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2. 熟悉病例对照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二.复习大课内容 1. 基本原理调查方向: 回顾性比较 人数 暴露c a a+ a 阳性c阴性db b + b 阳性d 阴性 2. 特点A. 在疾病发生后进行,有一批可供选择病例B. 研究对象按发病与否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C. 人群的暴露情况有研究对象回顾得到D. 观察方向“由果推因,”,纵向性回顾性E. 不能检验暴露与疾病因果关联,只能判断二者是否有统计关联F.可收集多种暴露因素G.短时间内完成,较常用3.研究对象选择①基本原则代表性: 病例能代表总体的病例;对照能代表产生病例的总体人群。
可比性: 两组主要特征方面无明显差异。
②来源医院优点为信息可靠,应答率高;缺点为代表性差。
社区优点为代表性好,缺点为信息可靠性差,应答率低。
亲属优点为容易合作,代表性差。
4.资料分析①整理四格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暴露比较病例组对照组合计暴露 a b a+b非暴露 c d c+d合计a+c b+d a+b+c+d② X2检验:X2> 3.84,P < 0.05 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
X2< 3.84,P > 0.05 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关联。
ad③关联强度: OR =bcOR > 1,暴露与疾病间为正关联(危险因素)OR = 1,暴露与疾病间为无关联OR < 1,暴露与疾病间为负关联(保护因素)5.常见偏倚及其控制①选择偏倚:合理设计②信息偏倚:合理设计调查表,培训调查员③混杂偏倚:单因素:分层分析;cox回归,logist回归…三.实习内容(一)课题一1.如何选择病例和对照胃癌标准①诊断标准明确②原发性胃癌③新诊断的胃癌病例(胃癌时间长,并发症多为混杂因素)④在本地居住时间≥ 10年来源①从癌症检测疾病普查中发现胃癌新病例。
②当地各家医院新诊断的胃癌病例。
对照①与病例组同性别②年龄相差±5年(5岁为一个年龄组)③近一年内无胃病史(有疾病转归因素)④在本地居住时间≥10年来源①从当地把一般人群中随机抽样得到②与胃癌病例同一医院同时就诊的非胃癌病例的随机样本3.如何计算样本大小成组比较法: N对≥ N病P1 = 0.2 OR = 2.5β1 = 0.01 Kβ(0.01) = 1.282 N = 132α = 0.05 Kα(0.05) = 1.96(二)课题二1. X 2= ()()()()()d b c a d c b a Nbc ad ++++-2OR = bcadIC = OR 296.11X ±暴露因素 X 2P OR 95%IC 蔬菜 22.78 <0.01 0.35 0.23 ~ 0.54 霉粮 20.2 <0.01 3.03 2.72 ~ 3.37 摄盐量 20.56 <0.01 5.08 2.51 ~ 10.20 家族史 20.86<0.012.951.85 ~ 4.702. OR <1负联系 保护因素 OR =1无联系OR >1正联系 危险因素∴ 新鲜蔬菜为疾病发生的保护因素;摄入霉粮,摄盐量,家族肿瘤史为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实习3 病例对照研究.
![实习3 病例对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6c80d62a32d7375a517803b.png)
实习3 病例对照研究【目的】通过课题资料分析, 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常用指标的计算及资料基本整理分析方法。
【时间】6~9学时。
【内容】第一部分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课题一】1、BackgroundMany countries, especial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reported the annual mortality rate of lung cancer increased year by year since the 1920s. The mortality rate were 1.1/100,000 for male and 0.6/100,000 for female from 1901 to 1920, it increased to 10.6/100,000 for male and 2.5/100,000 for female from 1936-1939.It was raised that the smoking, air pollution and other risk factors were the cause of lung cancer, but it was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increasing lung cancer death rate is due to human longevity, aging of population and/or the improvement of diagnostic methods for lung cancer and so on, the latter resulted in the elevation of detection rate and the level of diagnosis for lung cancer.Question 1: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ng cancer and smoking, what kind of epidemiological study should be performed? How to test the hyposis using the method? How to exclude other factors?2、Study methodAim at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Doll and Hill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oking and lung cancer using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They collected inpatients of lung cancer from 20 hospitals in and around London (added some hospital in other cities later) as investigation subjects from April 1948 to February 1952, interviewers surveyed all the new patients of lung, stomach and colon cancer in those hospitals during those four years.Each survey case of lung cancer matched one case of other cancer who hospitalized over the same period as control. A concise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cause of the disease. Both case and control were surveyed the informations of past and present in detail, filled the uniform questionnaire with the exactly same items (Table 1). Surveys were carried out byinvestigators with four-year investigation experience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control should be detailed and precise as same as case.Question 2:Why did they investigate the gastric and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of during the same period?Questions 3: Can the subjects represent the target population when they were sampled from inpatients of lung cancer? How to make it certain that control group was comparable to lung cancer group when we selected them among inpatients?表1 吸烟与肺癌关系调查表病例对照编号姓名________性别______出生年月__________ 年龄____岁,职业_______ 民族____ 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时迁来_____________年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种(职务)_________从事该工作年限_______年,工作中曾否接触过有毒有害物质:有,无;接触:①铀,②石棉尘,③放射性物质,④水泥,⑤锯末,⑥芥子气,⑦二氧化硫,⑧氯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何时(年),多长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访问开始时间:_____点____分,结束时间:_____点____分,实际访问时间_______分。
病例对照研究范文
![病例对照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b75689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6.png)
病例对照研究范文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流行病学方法,旨在评估潜在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这种研究方法适用于无法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的情况,因为对照组是选取患有相同疾病但没有接触危险因素的个体。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优势和不足之处。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首先选择一组已经患有其中一种疾病的个体作为病例组,然后选择一组没有患有该疾病的个体作为对照组。
研究者然后回顾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历史记录,收集相关的暴露历史和其他相关因素的信息。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具有一些优势。
首先,这种研究方法可以检测罕见疾病和暴露因素之间的关联,因为研究者可以从整个人群中选择病例。
其次,病例对照研究通常需要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数据收集,因为病例已经存在,研究者只需回顾其历史记录。
此外,这种研究方法还能够研究疾病发病机制的早期阶段,因为病例组往往是在疾病发展的早期阶段就被诊断出来的。
然而,病例对照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研究者可能难以确定真实的病例组和对照组。
研究者需要确保选取的病例和对照组具有相似的特征,以减少由于其他因素造成的偏倚。
其次,病例对照研究通常依赖于个体对暴露历史的回忆,这可能受到记忆偏差的影响。
研究者需要尽可能减少这种偏差,并确保收集的信息准确可靠。
最后,病例对照研究无法确定因果关系,只能检测相关性。
因此,研究者需要谨慎解释研究结果,避免过度解读。
病例对照研究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癌症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估和遗传疾病研究等。
例如,在癌症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比较患有其中一种特定癌症的病例与未患有该癌症的对照个体之间的暴露差异,以确定潜在的危险因素。
同样,在药物安全性评估中,研究者可以比较使用其中一种药物的患者与没有使用该药物的对照个体之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总之,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流行病学方法,用于评估潜在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虽然该研究方法具有一些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因此,在设计和实施病例对照研究时,研究者需要注意选择病例组和对照组、减少记忆偏差,并谨慎解释研究结果。
实习 病例对照研究
![实习 病例对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131798dfc4ffe473368abe8.png)
习题
1.一项关于高血压与青光眼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 青光眼病例和对照有高血压者14对,青光眼病例 和对照均无高血压者13对,青光眼病例有高血压, 对照无高压者28对,青光眼病例无高血压,对照 有高血压者8对。请回答: (1)高血压与青光眼的发生有无统计学联系? (2)如果有统计学联系,高血压患者发生青光眼 的危险性是无高血压人的几倍?
习题
2.一项关于放射线照射与白血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 究得知, 白血病患者和对照均有放射线照射者10 对, 白血病患者和对照均无放射线照射者20对, 白 血病患者有放射线照射,对照无放射线照射者15对, 白血病患者无放射线照射,对照有放射线照射者5 对.请计算χ2值、OR值并作解释。
习题
3.在检验雌激素可能对肺癌危险度产生影响的病例 对照研究中,选择了93例肺癌病人和93例对照进 行1∶1配对,在所调查的女性月经和生育史因素 中,初潮年龄与肺癌关2值,判断p值。 (2)求OR值,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
4.戴口罩与SARS感染1:1配对病例对照研 究资料分析
对照
是 否 合计
病例
是
否
43(a)
17(b)
6(c)
5(d)
49(a+c) 22(b+d)
合计 60(a+b) 11(c+d) 70(T)
(1)计算χ2值,判断p值。 (2)求OR值,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
5.一项关于出生体重与新生儿死亡之间的病例对照研究,得
到以下结果。
新生儿死亡与出生体重的关系
新生儿
出生体重
死亡
存活
合计
低出生体重
100
实习3 病例对照研究ppt课件
![实习3 病例对照研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fc1caca0116c175f0e4842.png)
研究方法
study method
Herbst对阴道腺癌危险因素进行探索
7例患者加上另一个医院1例患者作为病例组 每个病人配4个对照,共32个对照者 调查员用调查表对病例、对照与她们的母亲进行 了调查
研究结果
母亲年龄 病 例 25 30 22 33 22 21 30 26 四个 对照 平均 32 30 31 30 27 29 27 28 母亲吸烟 此次怀孕出血 以往流产史
母亲以前流产史(P<0.01)
此次怀孕阴道出血史(P<0.05)
因有后两个因素存在才使用己烯雌酚治疗 做出结论:母亲在妊娠早期服用己烯雌酚 使她们在子宫中的女儿以后发生阴道腺癌
的危险性增加
第二节 研究类型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病例与对照匹配
1 2 3
衍生的研究类型
一、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从设计所规定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分别 抽取一定量的研究对象
对照组人数≥病例组人数
对照组应能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
二、 病例与对照匹配
匹配/配比(matching)
要求 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
目的 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分类 频数匹配 个体匹配
个体匹配
频数匹配
匹配因素所占的比
以病例和对照个体 为单位进行匹配
例在对照组与病例
表 5-2 阴道腺癌病例与对照的母亲主要暴露因素的比较
病 例 号 1 2 3 4 5 6 7 8 合计 平均 2 Χ P OR
病例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否 有 7/8
对照 2/4 3/4 1/4 3/4 3/4 3/4 3/4 3/4 21/32
病例 否 否 有 有 否 有 有 有 3/8
病例对照研究实习
![病例对照研究实习](https://img.taocdn.com/s3/m/a5bfab1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5.png)
病例对照研究实习一、成组匹配资料的分析(一)一般资料分析【课题一】对109例原发性肝癌及109例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中98例HBV阳性,对照中49例阳性。
问题1:根据资料列出表格,计算卡方值、OR、OR的95%CI,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问题2:根据上述资料能否计算ARP和PARP?(二)不分层多暴露水平的资料分析【课题二】某医院一项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结果表2 吸烟量与膀胱癌的关系吸烟量(支/日)0~1~10~20+ 合计病例24 10 22 54 110对照41 20 23 26 110合计65 30 45 80 220问题1:请计算不同暴露水平的OR、卡方、OR的95%CI,总的卡方及趋势卡方检验。
问题2:上述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并对其进行解释。
二、分层资料分析【课题三】Brinton等人1988年对月经因素与乳腺癌的关系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病例2866人,对照3141人,分别调查两组人群患乳腺癌时月经状况,结果如下:表3 月经因素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未绝经绝经合计病例887 1979 2866对照868 2273 3141合计1725 4252 6007问题1:根据上表计算卡方值、OR值及OR95%CI。
问题2:该计算结果能否说明月经因素与乳腺癌之间的真实联系程度?为什么?【课题四】本此调查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分布及各年龄组暴露状况如下表:问题:从上表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组人群的乳腺癌患病和暴露情况有何规律?是否怀疑年龄时该研究的一个混杂因素?如果年龄是该研究的混杂因素,如何在分析时调整其混杂作用?表4 乳腺癌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分布及各年龄组暴露率年龄组病例组% 对照组%未绝经(暴露)病例组暴露率% 对照组暴露率%40~343 12.0 397 12.6 278 81.0 314 79.145~483 16.9 520 16.6 334 69.2 323 62.150~631 22.0 660 21.0 240 38.0 193 29.255以上1409 49.1 1564 49.8 35 2.5 38 2.4合计2866 100.0 3141 100.0 887 31.0 868 27.6【课题五】根据上表给的数据,按照病例与对照在不同年龄组是否绝经得到表5。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87e5a5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4.png)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经典的观察性研究设计,常用于调查病因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
它通过对病人和非病人进行比较,寻找可能的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从而得出某种疾病的相关因素。
本文将从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设计、分析和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研究,它不需要追踪研究对象,而是基于已知的病例和非病例进行分析。
所谓病例,即罹患某种疾病的个体;非病例则是没有患上该疾病的个体。
研究者通常通过医疗记录、问卷调查或其他方式收集病例和非病例的信息,然后分析两组人群的差异。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中,研究者首先选取一组病例,这些病例应当符合研究目的,如某种特定疾病的患者。
然后,从同一人群中选取一组非病例,这些非病例应当与病例组在性别、年龄、地域等因素上尽量匹配。
匹配是为了控制一些可能干扰研究结果的混杂因素,从而有效地从统计学上消除干扰。
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需要收集一系列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病例和非病例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职业等,以及一些可能与疾病相关的因素,如吸烟、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研究者可以对两组人群进行比较,并探讨与疾病相关的因素。
分析是病例对照研究的关键环节。
研究者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计算比率或比例,例如比较病例组和非病例组中某种因素的比例差异。
此外,还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如卡方检验、t检验等,来判断这些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分析,研究者可以得出疾病与某种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病例对照研究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它可以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病例对照研究还可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经验和指导。
然而,病例对照研究也存在一些限制和局限性。
首先,由于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研究,病例和非病例的选择可能存在偏倚。
其次,病例对照研究可以提供相关性的证据,但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步骤
![病例对照研究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eebd9de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9.png)
病例对照研究步骤病例对照研究呢,就像是一场破案之旅。
一、确定研究问题。
这就好比确定要破什么案子。
比如说,想知道为啥某个地方得某种怪病的人变多了。
这时候得把问题明确得像“这个病是不是和吃某种食物有关呀”这种程度。
二、选择病例和对照。
病例就是那些已经得了病的人。
找病例的时候得小心哦,要确定诊断是准确的。
不能把没病的当成有病的,那就乱套啦。
对照呢,就是那些没有得病的人。
对照的选择很重要,要让他们在很多方面和病例相似,除了有没有得这个病。
就像找双胞胎,除了一个生病一个健康,其他都差不多。
比如说年龄、性别、生活的地方这些都要考虑进去。
三、收集信息。
这一步就像是在找线索。
对于病例和对照,都要去了解他们的各种情况。
比如说他们的生活习惯呀,是不是爱抽烟、喝酒,平时吃些啥,有没有接触过什么特别的东西之类的。
可以通过问他们问题,就像聊天一样,或者查看一些记录。
收集的信息越详细越好,说不定哪个小细节就是关键线索呢。
四、分析数据。
把收集来的信息整理好之后,就开始分析啦。
看看病例和对照之间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比如说病例里抽烟的人特别多,对照里抽烟的人少,那就可能说明抽烟和这个病有点关系。
不过要小心,有时候可能只是巧合,所以要通过一些统计方法来确定这种关系是不是真的靠谱。
五、得出结论。
分析完数据就到了出结果的时候啦。
如果发现确实有一些因素在病例和对照之间有很大的差别,那就可以说这个因素可能和这个病有关系。
但是呢,病例对照研究也不是完美的,有时候可能会有误差。
所以得出的结论不能太绝对,就像说“这个因素很可能和这个病有关,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这样。
病例对照研究就是这么个有趣又有点复杂的过程,就像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每一步都很关键呢。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b162d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b.png)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咱今儿个就来说说这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你想想看,这就好比是在一个大谜团里找线索呀!病例对照研究呢,就是先找出那些已经有了某种疾病的人,这就是病例组啦。
然后再找一些没这病的人,组成对照组。
这就好像是警察办案,一边是犯罪嫌疑人,一边是清白的老百姓。
接下来呢,咱就得回过头去,仔细研究他们过去的点点滴滴。
看看病例组和对照组在之前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是饮食习惯呀,还是生活环境呀,或者是某些行为习惯呢?这就像是在一堆乱麻里找线头,找到那个关键的点,说不定就能解开疾病的谜团啦!比如说,咱要研究肺癌。
那就把肺癌患者找来,再找一些健康的人。
然后去问问他们,以前抽不抽烟呀,工作环境有没有污染呀,家里有没有人也得过肺癌呀。
这么一对比,说不定就能发现抽烟可能是导致肺癌的一个重要因素呢!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哟!你说这方法妙不妙?它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找到可能的病因,不用像大海捞针一样盲目地找。
而且呀,它还相对简单,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踪一大群人很多年。
但是呢,这方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呀!比如说,有时候回忆过去的事情可能不太准确,人嘛,总是会有记错的时候。
还有呀,可能有些关键的因素我们没想到,就给漏掉了。
这就好比找东西,有时候那个东西就在眼皮子底下,可就是没看见。
不过没关系呀,办法总比困难多嘛!科学家们会不断改进这个方法,让它变得更准确、更有用。
咱就等着看他们的新成果吧!总之呢,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疾病的大门,让我们更了解那些让人头疼的病是怎么来的。
虽然它有不足的地方,但它的功劳可不能小瞧呀!咱得好好利用这个方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出一份力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流行病学PPT实习3 病例-对照研究课件
![流行病学PPT实习3 病例-对照研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a4dd43bcd126fff7050b89.png)
ARP OR 1 = 0.91 OR
这个结果说明在暴露(HBV感染)的人群中发生原发性肝癌的病人,91%是由HBV 感染引起的。 再由公式可以求出PARP(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
PARP 1 b(c d ) 1 49(11 60) 0.61
d (a b)
60(98 49)
P<0.001,χ2检验结果说明拒绝H0,接受H1。即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有 关。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2)估计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联系强度。
OR ad =10.91 bc
说明感染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有较强的联系,即HBV感染者发生原发性肝 癌的机会是无 HBV感染者的10.9倍。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课题三、某市作吸烟与肺癌关系的调查,采用配对(年龄、民族、职业) 方法,其部分结果如表3。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问题: 1、上述资料可作哪些分析? 2、根据以上资料列出吸烟与否、吸烟深浅与肺癌的关系表格,并计算χ2及OR值。 3、将上述例子的配对资料模拟成组资料分析,将吸烟量分为4个等级(<10、 10~、20~和≥30支),计算吸烟量与肺癌关系的有关指标。
暴露或未暴露
患病或未患病
前两者之一
前瞻性(从因到果) 回顾性(从果推因)
现况
暴露者与未暴露者发 病或死亡情况
发病率或死亡率
病例与对照过去的暴露 情况
暴露百分比
暴露者的患病情况或患病 者的暴露情况
患病率、暴露率
RR,AR、PAR
病因假说检验能力强; 直接获得暴露因素效应; 可以评价暴露因素和多 种疾病的关系;适用于 罕见暴露研究。
取反自然数对数:exp(1.652, 3.108), 即OR的95%可信区间两端的值:ORL = 5.22,ORU = 22.38
病例对照研究范文
![病例对照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ac19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0.png)
病例对照研究范文病例对照研究是通过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病例组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而对照组是与病例组在其他因素上相似但未患病的个体。
研究参与者被邀请回顾过去的暴露情况,例如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环境暴露等,然后通过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病例对照研究具有多项优点。
首先,这种研究设计可以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相关数据,因为研究者只需对已经发生的疾病进行调查,而无需等待疾病的新发生。
其次,病例对照研究通常比其他设计更具费用效益,因为只需对患病和非患病的个体进行调查,无需对整个人群进行随访和监测。
此外,病例对照研究还可以研究罕见疾病的风险因素,因为只需招募相对较少的病例就可以进行研究。
然而,病例对照研究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由于是回顾性的研究设计,存在记忆偏倚的风险。
例如,患病个体可能对暴露因素有更强的记忆,导致结果的偏倚。
其次,病例对照研究无法确定因果关系,只能提供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此外,选择合适的对照组也是病例对照研究中的一个挑战,需要确保对照组与病例组在其他因素上相似,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干扰因素。
为了减小偏倚的影响,病例对照研究通常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使用病例组中患病个体的匹配对照组来确保在年龄、性别、种族等方面的相似性。
此外,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历史也需要在同一时间段进行评估,以减少记忆偏倚。
总的来说,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研究设计,用于探究特定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系。
尽管存在一些限制,但病例对照研究仍然是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性的有效方法。
未来,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方法学的质量,以获得更可靠的研究结果。
实习三 病例对照研究
![实习三 病例对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0bca046c77da26924c5b070.png)
实习三病例对照研究【目的】通过资料分析,掌握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并熟悉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步骤。
【时间】2~4学时【内容】课题一:在医务人员SARS感染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了49种相关因素。
分析口罩类型(棉纱口罩)与SARS感染关系的资料如下表:口罩类型与SARS感染的关系口罩类别病例对照合计≦12层30 206 236≧16层17 226 243合计47 432 479请对此资料:1、作假设检验(计算χ2值,判断P值)2、求OR值3、求OR的95%可信区间4、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课题二:在检验雌激素可能对肺癌危险度产生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了93例肺癌病人和93例对照进行1∶1配对,在所调查的女性月经和生育史因素中,初潮年龄与肺癌关系如下表:初潮年龄与肺癌的关系对照病例合计<17岁≥17岁<17岁55 6 61 ≥17岁26 6 32 合计81 12 93请对此资料:1、作假设检验(计算χ2值,判断P值)2、求OR值3、求OR的95%可信区间4、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课题三:阅读下列文献,写出该文献设计提纲并回答下列问题。
军队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明显升高,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成为继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导致成年人死亡的第四位主要原因。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痴呆中的主要类型,是由多因素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形性疾病,其病因研究国内外已有一些流行病学报告,但有关职业电磁暴露研究的报道比较少,且由于电磁环境暴露的复杂性,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文献报告部分相互矛盾,结论尚不肯定。
本研究旨在以军队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探讨AD的危险因素,并着重探讨早年电磁场暴露对AD的影响。
【对象与方法】1、病例来源和对照选择:选取解放军总医院近10年来确诊的军队男性老年(年龄≥60岁)AD患者为研究对象。
病理诊断按照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标准诊断痴呆,以美国神经病学、语言障碍与卒中-老年性痴呆和相关疾病学会的标准诊断AD。
实习_病例对照研究
![实习_病例对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a4649dab9f3f90f76c61b53.png)
流行病学教研室 蒋曦依
实习目的及要求
1、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2、掌握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及常用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3、熟悉混杂因素的定义。 4、了解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 实习重点: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 本方法。
1195telhaenszel公式计算总的卡方值mantelhaenszel公式估计总or的可信限间mie中老年女性中口服避孕药oc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的关系
课堂练习与解答(40min)
课题一 中老年女性中口服避孕药(OC)与非致死性心肌 梗死(MI)的关系;
2 问题1:计算近期使用OC与从未用过OC者相比的 、 OR及95%CI
问题2:根据资料能否计算ARP与PARP?
问题3:计算不同吸烟量与从未吸烟者相比的OR
问题9:混杂和混杂因素的概念是什么?
无法测定疾病的率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
(1)不匹配(或成组)不分层资料的分析 (2)匹配资料的分析 (3)不匹配分层资料分析 (4)分级资料的分析
资料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 描述性统计 1.研究对象一般特征的描述 年龄、性别、职业等 了解资料的一般情况 2.均衡性检验
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
资料分析的基本思路
答题要点
问题6 ORMH=3.97 分层后除35—岁年龄组的OR值(1.5)比cOR(1.68)稍低外, 其余各年龄组的OR值均明显高于cOR,说明年龄是混杂因素。 问题8:混杂偏倚的控制 a.限制、匹配、随机化; b.标准化、多因素分析
(四)、分级暴露资料 ① 分级资料的整理
分级资料整理表
② 进行卡方检验 ③ 计算各暴露等级的OR
病例对照研究实习教案.docx
![病例对照研究实习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3940c37e009581b6ad9ebb4.png)
济宁医学院教案2010〜2011 学年第2学期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 教研室流行病学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对象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称助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名称流行病学实习教程(段广才主编)2010 年3月15日讲授内容时学2教学目的例方悉解病算熟了重卢■难点教法举要案教具准备教学参考资料教学后记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备注【复习】实习5病例对照研究回答:病病例对照研究是按照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例对照理论课内容精分为病例和对照,分别追溯其既往(发病前)研究的讲,为后续做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推定义基题打基础测疾病与暴霜之间冇无关联及关联强度人小木原理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与特点病例对照研究原理示意图(略)问答式,活跃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课堂气氛,掌1、属于观察性研究握同学理解情2、设立对照(且按是否发病分组)况3、从果到因追溯调查4、比较暴露率和暴露水平,探索、检验病因假说10分实习内容【课题讨论】【课题一】问题1:比较任何吋间曾使用过0C的比例两阅读课发挥主观能动组之间冇无差别题计算ns H性〜2 {ad-be)1 xT -曰【板书】mpngrioOR: (a/c)/(b/d)=ad/bc0%= OR(田96/、,)=(°」3,0.94)1()分互相讨问题2 :论小组重点讲出OR与RR的区别代表回理论上讲,队列研究资料才可以估计ARP及答问题PARP,病例对照研究是得不到的,但是可以由0R估计ARP进一步得到PARPo5分问题3:计算不同吸烟量与从未吸烟者相比的计算10分0R与0R95%的可信区间问题4:计算不同暴露水平的现象趋势F检思考回验,结果是什么?说明什么问题答问题先由同学思考线性趋势是为疾病患病率是否随暴露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问题5-7:根据统计学X2检验的结果证明两组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情况是冇差别的,两组间既往肾病或甲状腺疾病的频率无统计学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3 病例对照研究【目的】通过课题资料分析, 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常用指标的计算及资料基本整理分析方法。
【时间】6~9学时。
【内容】第一部分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课题一】1、BackgroundMany countries, especial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reported the annual mortality rate of lung cancer increased year by year since the 1920s. The mortality rate were 1.1/100,000 for male and 0.6/100,000 for female from 1901 to 1920, it increased to 10.6/100,000 for male and 2.5/100,000 for female from 1936-1939.It was raised that the smoking, air pollution and other risk factors were the cause of lung cancer, but it was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increasing lung cancer death rate is due to human longevity, aging of population and/or the improvement of diagnostic methods for lung cancer and so on, the latter resulted in the elevation of detection rate and the level of diagnosis for lung cancer.Question 1: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ng cancer and smoking, what kind of epidemiological study should be performed? How to test the hyposis using the method? How to exclude other factors?2、Study methodAim at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Doll and Hill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moking and lung cancer using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They collected inpatients of lung cancer from 20 hospitals in and around London (added some hospital in other cities later) as investigation subjects from April 1948 to February 1952, interviewers surveyed all the new patients of lung, stomach and colon cancer in those hospitals during those four years.Each survey case of lung cancer matched one case of other cancer who hospitalized over the same period as control. A concise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cause of the disease. Both case and control were surveyed the informations of past and present in detail, filled the uniform questionnaire with the exactly same items (Table 1). Surveys were carried out byinvestigators with four-year investigation experience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control should be detailed and precise as same as case.Question 2:Why did they investigate the gastric and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of during the same period?Questions 3: Can the subjects represent the target population when they were sampled from inpatients of lung cancer? How to make it certain that control group was comparable to lung cancer group when we selected them among inpatients?表1 吸烟与肺癌关系调查表病例对照编号姓名________性别______出生年月__________ 年龄____岁,职业_______ 民族____ 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时迁来_____________年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种(职务)_________从事该工作年限_______年,工作中曾否接触过有毒有害物质:有,无;接触:①铀,②石棉尘,③放射性物质,④水泥,⑤锯末,⑥芥子气,⑦二氧化硫,⑧氯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何时(年),多长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访问开始时间:_____点____分,结束时间:_____点____分,实际访问时间_______分。
对调查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史及诊断1.曾否患肺癌:有,无,确诊时间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2. 曾否患其他癌症:有,无,患癌部位:___________ 确诊时间:_____年_____月3. 确诊单位:________________ 住院日期:________年_____月,病历号___________4. 确诊依据:①临床②X线③手术④病理5. 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曾否吸过烟:曾,否;吸烟________年现在吸烟:吸,不吸2. 开始经常吸烟后,曾否吸过烟一个月以上,以后又吸:有,无____________________每次戒烟一个月以上总共戒烟多长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次在___________年,有_______月,第四次在__________年,有_________月,第二次在___________年,有_______月,第五次在__________年,有________月,第三次在___________年,有_______月,总计________年。
3. 开始经常吸烟时年龄:______________岁。
4. 曾否吸烟达六个月以上:曾,否;吸烟量的变化:从___________年至____________年,平均每日吸烟________支,共_________年,从___________年至____________年,平均每日吸烟________支,共_________年,从___________年至____________年,平均每日吸烟________支,共_________年。
5. 经常吸:纸烟________________牌,烟叶。
6. 吸烟时是否吸入:吸入(深),不吸入(浅),吸入有____________年。
7. 吸非滤嘴烟:吸,不吸;吸________年。
吸滤嘴烟:吸,不吸;吸________年。
均吸,从___________年开始由吸___________烟改吸_____________烟。
8. 曾否吸过雪茄:吸,不吸;每周吸__________支,吸_____________年。
9. 曾否吸过烟斗烟:吸,不吸;每周吸___________次,吸___________年。
10.你爱人是否吸烟:吸,不吸;吸_________烟,每天平均吸______次。
吸_______年。
调查者__________调查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二部分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一、描述性统计【课题二】肺癌病人大多是经病理组织学/或痰的细胞学检查,少部分病人依据肺部X线检查或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
事先规定75岁以上的病人不作为调查对象,并去除了误诊为肺癌最后订正诊断的病人80例,因故未能调查的肺癌病例408例(包括调查时已出院者189例,病危者116例,死亡者67例,耳聋者24例,不会英语者12例),被调查的肺癌病人大约占当时这些医院里肺癌病人总数的85%,共计1465例。
肺癌组和对照组配对的条件是:⑴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性别相同;⑵居住地区相同;⑶家庭经济条件相似;⑷同期入院并住同一医院;(5)民族、职业、社会基层医治或者相似。
对照可以与肺癌病人同一个医院选择,并注意不将病因可能相同的疾病作为对照。
在资料分析之前或分组以后要测定对比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均衡性,可分层测定,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社会阶层、居住地区等,两组不应有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