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蜀相阁夜登岳阳楼练习

合集下载

《蜀相》 同步练习(含答案)

《蜀相》 同步练习(含答案)

《蜀相》同步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祠堂之景。

首联一问一答,写出了诸葛亮祠堂的位置和特征。

颔联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

B.“寻”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自春色”“空好音”则以衬托手法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虔诚。

C.后四句写诸葛亮的功绩: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尾联对他的壮志未酬表示出深深的遗憾之情。

D.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出兵伐吴因兵败而死于白帝城。

“身先死”指诸葛亮。

“英雄”指杜甫。

2.《蜀相》颔联中哪两个字最为传神?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史白居易先生晦迹卧山林【1】,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2】,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注释:【1】晦迹:隐居不求知名。

【2】《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蜀相》首联“丞相”和《咏史》首联“先生”的称呼都蕴含了诗人的敬重之情。

B.《蜀相》颈联的“三顾”与《咏史》首联的“三顾”是指刘备曾经三顾茅庐一事。

C.《蜀相》颈联的“老臣心”即《咏史》颈联“托孤”一句中蕴含的忠于汉室之心。

D.《蜀相》尾联的“出师”与《咏史》尾联的“出师”都指诸葛亮出师北伐的史实。

4.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蜀相》首联用设问的修辞表现了探寻丞相祠堂之意。

B.《咏史》首联化用典故表达了对贤臣得遇圣主的称赏。

古代诗歌赏析杜甫《登岳阳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杜甫《登岳阳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个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B.颔联诗人实写洞庭的浩瀚无边。

全诗写景虽只这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C.“亲朋无一字”,诗人自叙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在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D.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

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

13.这首唐诗是即景抒情的代表作,请结合全诗简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历代君王能创业但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3)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洵《六国论》指出“苟以天下之大,,”,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个小题,9分)12.B(“诗人实写洞庭的浩瀚无边”错,颔联写景既是实写,又有想象,是虚实结合的妙笔。

)13.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登岳阳楼相关试题及答案

登岳阳楼相关试题及答案

登岳阳楼相关试题及答案登岳阳楼相关试题及答案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需要用到试题的情况非常的多,借助试题可以为主办方提供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的信息。

你所了解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登岳阳楼相关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8.解释下列词语(4分)坼乾坤戎马轩19.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境况?(2分)20.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18.分裂天地代指战争窗户19.诗人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舟为家,艰难度日。

20.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1、读杜甫的《登岳阳楼》回答问题。

(1)诗中能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比美的句子是什么?找出这两句中的关键词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2)联系诗的后四句,体会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2、(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坼、浮两个字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

(2)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拓展】【诗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出处】唐·杜甫《登岳阳楼》。

【意思】过去听说过洞庭湖,今天登上了岳阳楼。

洞庭水:即洞庭湖。

岳阳楼: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坐落于洞庭湖畔,始建于唐。

现在的楼是1984年整修一新的。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过去只是听说洞庭湖,如今真的来到了洞庭湖,登上了岳阳楼。

[例]总想有一天能站在岳阳楼上饱览那“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壮观。

而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真可谓“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龙志毅《古今多少事——三峡行》)【全诗】《登岳阳楼》。

[唐]。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鉴赏导示】这首诗作于代宗大历三年(768)冬。

蜀香登岳阳楼阁夜默写 DOC 文档

蜀香登岳阳楼阁夜默写 DOC 文档

《蜀相》1.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蜀相》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的句子是?。

2.《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4.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5.《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

”6.《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7.杜甫《蜀相》中的“,。

”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8.《蜀相》结尾两句“,。

”,作者对诸葛亮的思表达了无限的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原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9.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一句与杜甫《蜀相》中的“”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登岳阳楼》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2.《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浩瀚无边的诗句是“,。

”3.《登岳阳楼》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是“,。

”4. 《登岳阳楼》描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诗句是“,。

”5.《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

”6.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

7.《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8.《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9.《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阁夜》1.杜甫的《阁夜》中上句写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创造了一种气象雄浑的意境,被人称赞写得“伟丽”的两句诗句是“,。

杜甫《登岳阳楼》阅读练习及答案汇编

杜甫《登岳阳楼》阅读练习及答案汇编

杜甫《登岳阳楼》阅读练习及答案汇编1、作者登楼会流泪是因为北望关山,战乱频仍,唯有老泪纵横。

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深处对于国家多灾多难的现实感到忧虑和悲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身境遇的不满和无奈。

2、这首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颔联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观的赞叹和感叹,同时也暗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而颈联则通过描写自己的孤苦和凄凉,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命运和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悲痛。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整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1、萧德藻在岳阳楼上俯瞰北方,想到长年战火和百姓的苦难,感到难以抑制涕泪横流。

这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他用“浪荡游”形容自己在湖上的漂泊,表现了他的孤独和无奈。

2、杜甫在岳阳楼上看到洞庭湖的壮阔景象,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他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而“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则表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担忧。

他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3、萧德藻的颔联描绘了洞庭湖水的广阔和无边无际,形象生动。

这给人以意壮美之感。

杜甫的尾联则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但是却又有一种无奈和感慨的情感。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的关注社稷安危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4、甲诗从自己的感受和所见写起,最后点题登楼;乙诗则先写登楼所见,开笔点题,然后展开联想,表现自己的所感所思。

甲诗表现了孤独和无奈,乙诗则表现了无助和担忧。

两诗的情感和表现手法不同,但都表现了诗人对社稷安危和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注。

5、A选项不正确,因为萧德藻的“一柁”指的是船,而不是孤舟;B选项正确,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的远望和感慨;C选项正确,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D选项正确,两首诗的开头和结尾都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登岳阳楼》高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登岳阳楼》高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登岳阳楼》高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登岳阳楼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北宋灭亡,此诗写于1128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写景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阔大的视野中推出岳阳楼。

B. 颔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前后两句语意连贯一致,意境宏伟壮丽,令人振奋。

C. “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实际上蕴含着诗人无限的感伤。

D. 尾联的“老木沧波”,既指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又暗指诗人境遇和社会现实。

16.此诗颇有杜甫的“沉郁顿挫”之风,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3分)B(“意境宏伟壮丽,令人振奋'有误)
16.(6分)
①意境沉雄悲壮。

前两联出句取景开阔,对句苍凉悲壮。

②情感深沉蕴藉。

诗人处境窘迫,心系国家安危,感情深沉。

③行文起伏顿挫。

诗人的漂泊之感、遭际之难、岁月之思和家国之优非喷薄而出,乃曲折而至。

(答出一点给2分,其他答案如从音韵、节奏方面回答,盲之成理亦可。

)。

杜甫《登岳阳楼》阅读练习

杜甫《登岳阳楼》阅读练习

杜甫《登岳阳楼》阅读练习
杜甫《登岳阳楼》阅读练习
(一)阅读杜甫《登岳阳楼》一诗,完成10~11题。

(9分)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0.下列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为律诗。

律诗属近体诗,成熟于唐朝,分五言、七言两种。

B.首联是说久闻洞庭湖大名,今天终于来到。

这与《春夜喜雨》《望岳》开头一样,都是平淡叙述,没有形容,亦没有运用修辞,我们由此能看出杜甫五言律诗的风格。

C.颔联是说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开,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短短十个字,写出了洞庭湖壮丽生动的图景,意境开阔。

D.尾联写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写“我”凭栏眺望之所感。

“凭轩”一句与题目“登楼”遥相呼应,收束全诗,从而使全诗浑然一体。

11.请写出这首诗的.抒情诗句;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6分)
答案:(一)
10.(3分)B
11.(6分)抒情诗句:(2分,每联1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情感:(4分)诗歌后两联写登临之感:战乱不休致使诗人与亲朋之间音讯不通,贫病交加的自己只得生活在一叶孤舟之上,况且北望关山,战乱频仍,唯有老泪纵横。

(2分)这些抒情诗句既抒写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穷愁潦倒、壮志未酬),更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虑)。

(2分)。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6课《登岳阳楼》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6课《登岳阳楼》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登岳阳楼》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登岳阳楼》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登岳阳楼》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6课《登岳阳楼》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杜甫,字,别号少陵,尝自称少陵野老,生活在(朝代),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因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故被后人誉为“”.答案:子美|唐朝|现实主义|诗史解析:根据知识积累直接即可.注意填空前后提示性的词语,如第三空,根据“文学史”一词应从作家作品的风格流派来判断;第四空,根据代表作的提示,应该是从对作品的评价来判断即“诗史”,而不能填写“诗圣”.点评:杜甫与李白齐名,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关于他的知识信息要清楚的掌握。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东南坼.乾坤..戎.马凭轩.涕泗.答案:chè|qián|kūn|róng|xuān|sì解析:注意易错点,“坼"声母是ch不是zh,“坤”“轩”是前鼻韵母,“泗”声母是s不是sh.点评:古诗文中的字音读音,首先要记住课文注释中明确标明的,要注意古今读音的不同。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昔闻.洞庭水②吴楚东南坼.③亲朋无一字.④凭轩涕泗.流答案:听说|分裂|这里代指书信、音讯|鼻涕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结合诗中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字词的含义。

《第9课 登岳阳楼》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9课 登岳阳楼》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

坼:分裂,引申为划分字:文字,指书信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第9课登岳阳楼》课文同步练习(时间:60分钟分值:70分)一、基础达标(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吴楚东南坼B •亲朋无一字C. 老病有孤舟D. 戎马关山北答案C解析老病:年老多病。

2.下列诗句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B. 吴楚东南圻,乾坤日月浮。

C. 亲月无一自,老病有孤舟。

D.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四流。

答案A解析B 项,月——夜;C 项,月——朋,自——字;D 项,四——泗3.下列对《登岳阳楼》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

B. 《登岳阳楼》意境宏大,炼字炼句准确。

C. 《登岳阳楼》中,“昔、今”二字有深刻的含意。

D. 《登岳阳楼》首联形象逼真地描写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

答案A解析作此诗时,作者已五十六岁。

4.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①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②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③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④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A.①中秋②除夕③端午④元宵B.①中秋②元宵③重阳④七夕C.①重阳②七夕③端午④元宵D.①重阳②除夕③元宵④中秋答案C解析这几句诗分别是:①王缙《九日作》②罗隐《七夕》③梅尧臣《五月五日》;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5.古人常通过大雁来传递书信,故后来常用“鸿雁”比喻书信,下列诗歌中的“鸿雁”,不具备此寓意的选项是()A.碧树如烟覆晚波,清秋欲尽客重过。

故园亦有如烟树,鸿雁不来风雨多。

B.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C.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D.—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登岳阳楼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练习

登岳阳楼高中语文高三诗歌专题复习练习

高三复习古代诗歌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B.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画面阔大,意境宏丽。

C.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潦倒无助。

是诗歌意旨所在。

D.尾联笔锋一转,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余韵无穷。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
【译文】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1。

二年级春季《语文》(统编版)登岳阳楼(第一课时)课后作业

二年级春季《语文》(统编版)登岳阳楼(第一课时)课后作业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第一课时课下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2)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1)D 试题解析:古诗词中的对仗要考虑到词性、平仄等因素,A项中“白雪”与“清江”词性相对,颜色“白”对“青”,名词“雪”对“江”。

B项中“诸弟”对“一身”,C项中“供多病”与“答圣朝”动宾结构相对。

D项中“极目”与“萧条”词性不相对,因此选D项。

(2)D 试题解析:首先从题目“野望”思考起,A项中“西山”“南浦”切合题目中的“望”而非“野”字。

B项中“海内”“天涯”是诗人远望后的想象,而不是切合“野望”二字。

C项中的“迟暮”“涓埃”也是作者的感慨语,而非“野望”的内容。

D项中的“出郊”切合“野”,“极目”切合“望”,所以都与“野望”二字切合,因此选D项。

(3)答案示例:首联以景写情,三城边防堡垒白雪皑皑,传达忧国之情,看到送别之地,流露思家之情。

颔联接着第二句,通过写兄弟远隔,自己孤身飘零,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及自己的悲苦之情。

蜀相阁夜登岳阳楼练习(可编辑修改word版)

蜀相阁夜登岳阳楼练习(可编辑修改word版)

咏史怀古诗复习:主要表现的情感:1、歌颂英雄业绩,寄托个人理想抱负;将历史人物事迹与自身际遇相比,抒发深重的人生感慨,借古伤己。

2、借古讽今,讽谏当朝,以史为鉴;3、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抒发昔盛今衰之感。

4、表达作者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思考。

手法: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借古抒怀;借古伤己;用典;对比;借景抒情。

《蜀相》练习1、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2 分)【答案】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追思、仰慕、钦敬诸葛亮。

(1 分)写祠是为了写人,因此题为“蜀相”。

(1 分)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人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哪两个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5 分)【答案】“自”和“空”二字,使怀古思贤的悲怆境界全出。

(1 分)(1)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无人光顾;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无人聆听。

(1 分)(2)这两个字使诗意逆转,突出了祠堂的荒凉。

以乐景衬哀情,(1 分)祠堂内春意盎然,却遗迹荒落;先哲已去,今又逢乱世,却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流露出作者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和自己的寂寞感伤。

(2 分)3、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哪些功业?(3 分)【答案】三件大事: (1)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定天下鼎足三分之大计;(2)辅助刘备开创蜀汉政权;(3)辅佐后主巩固帝业。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谁? (2 分)【答案】“英雄”指那些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

(1 分)也包括诗人自己,从小立志干一番事业,却一生不得志。

(1 分)5、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高中语文【登岳阳楼】练习题

高中语文【登岳阳楼】练习题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背景:大历三年(768)春,杜甫由夔州出峡,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

这年冬天,杜甫从公安到了岳阳,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

是年(769年)诗人已57岁,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乡南白漂泊。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吴楚东南坼坼:分裂,引申为划分B.亲朋无字字:文字,指书信C.老病有孤舟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D.戎马关山北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2.品味赏析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2分)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心情),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虚实交错,(表现手法),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3.颔联哪两个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

(6分)4.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5.情景默写:(6分)①诗中,形象刻画洞庭湖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的句子是,。

②表现诗人到处流浪,没有朋友,只有孤舟相伴的句子:,。

③写诗人在岳阳楼上远眺,想到兵荒马乱的情况下,不禁潸然泪下的句子:,。

6.对比鉴赏,了解杜甫多样性的艺术风格。

《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请从语言、情景关系、表现手法方面分析这首词的艺术风格。

(6分)参考答案:1.解析:c。

老病,年老且生病。

2.喜悦今昔对比3.①坼和浮。

②“坼”意思是“分裂”,这一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湖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来,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语文ⅱ语文版第6课(杜甫诗四首—登岳阳楼)精粹达标练习

语文ⅱ语文版第6课(杜甫诗四首—登岳阳楼)精粹达标练习

语文ⅱ语文版第 6 课( 杜甫诗四首—登岳阳楼) 精髓达标练习第一部分:1、原文填写。

〔 2 分〕⑴诗中描绘洞庭湖浩大无际的澎湃气概的诗句是,。

⑵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前程联系在一同,境界深远的诗句是,。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A、头联虚实交织,今昔对照,进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愉悦,事实上意在抒发从前志向到现在未能实现之情。

用“昔闻” 为“今上” 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绘洞庭湖酝酿氛围。

B、颔联是洞庭的浩大无边。

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涛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这样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颈联写政治生活崎岖,流浪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自叙这样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穷情义。

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

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乱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悲伤。

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

初步“昔闻洞庭水”的“昔”,因此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

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

”“凭轩”与“今上”首尾响应。

3、谈谈以下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 3 分〕⑴吴楚东南坼,乾坤昼夜浮〔坼:〕⑵戎马关山北〔戎马:〕⑶凭轩涕泗流〔凭轩:〕4、杜甫、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你更赏析哪一个?谈谈原由。

〔 2 分〕5、杜甫、范仲淹基本上借景抒怀,但所抒的情有所不一样,请简单加以剖析。

〔2分〕杜诗:范文:6、谈谈你对下边诗句的理解。

〔 2 分〕吴楚东南坼,乾坤昼夜浮。

7、知识拓展:〔 3 分〕读对于岳阳楼的一幅春联,达成练习。

上联 : 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句,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待兴,吕纯阳散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先人,使我怆但是下!下联: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其中有真意,问谁领悟得会来?⑴上联写了四个有名的历史人物与岳阳楼相关的事,四个人物即、、、。

杜甫《登岳阳楼》阅读训练(石家庄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杜甫《登岳阳楼》阅读训练(石家庄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杜甫《登岳阳楼》阅读训练(石家庄市2020-2021学年度高
一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我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昔闻”“今上”对照,扩大了时空领域,道出渴望一见而夙愿终偿的喜悦心情。

B.颔联写自身凄惨境况:亲朋没有消息,自己年老多病,孤独的晚年只有孤舟相伴。

C.诗人写景摒弃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使全诗风格雄浑高昂,成为杜诗五律中的名篇。

D.诗歌以喜登开始,以“涕泗流”做结,情感波澜起伏,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

16.清人黄白山认为这首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5.A
16.“胸襟气象,一等相称”是对本诗意境、襟怀、气度的高度评价。

关山与乾坤、吴楚的广阔境界相当,而且从东南拓到北方,所以说气象相称;凭栏洒泪的诗人与“老病有孤舟”相呼应,诗人“涕泗”是因北方的戎马战乱而流,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所以说胸襟极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史怀古诗复习:
主要表现的情感:
1、歌颂英雄业绩,寄托个人理想抱负;将历史人物事迹与自身际遇相比,抒发深重的人生感慨,借古伤己。

2、借古讽今,讽谏当朝,以史为鉴;
3、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抒发昔盛今衰之感。

4、表达作者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思考。

手法: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借古抒怀;借古伤己;用典;对比;借景抒情。

《蜀相》练习
1、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诸葛祠”,有何深意?(2分)
【答案】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追思、仰慕、钦敬诸葛亮。

(1分)写祠是为了写人,因此题为“蜀相”。

(1分)
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人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哪两个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5
分)
【答案】“自”和“空”二字,使怀古思贤的悲怆境界全出。

(1分)
(1)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无人光顾;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无人聆听。

(1分)(2)这两个字使诗意逆转,突出了祠堂的荒凉。

以乐景衬哀情,(1分)祠堂内春意盎然,却遗迹荒落;先哲已去,今又逢乱世,却没有了像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流露出作者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和自己的寂寞感伤。

(2分)
3、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哪些功业?(3分)
【答案】三件大事: (1)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定天下鼎足三分之大计;(2)辅助刘备开创蜀汉政权;(3)辅佐后主巩固帝业。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谁? (2分)
【答案】“英雄”指那些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英雄人物。

(1分)也包括诗人自己,从小立志干一番事业,却一生不得志。

(1分)
5、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锦官城”
是成都的别称。

“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

“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

“两朝”指东汉和蜀汉。

“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

“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

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

“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

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5、C
6、B
《阁夜》练习
1、杜甫在这首诗中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
了诗人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

(6分)
【答案】(1)五种。

首联上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下句表达了诗人客居天涯的凄寒。

二、三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之情。

尾联上句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下句表达了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一种1分)
(2)诗人对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最为忧伤。

“野哭千家闻战伐”仿佛可以看到诗人也流下了揪心的泪水。

(1分)
3、此诗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上句写悲惨之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之三峡夜景。

诗人将它们放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答案】首句从听觉角度(1分),写出了五更时分军营里的鼓角声响亮,愁人不寐(1)分;后句从视觉角度(1分),星光侧映在峡江中,随着水波动荡摇摆(1分);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萧瑟悲凉,星河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应和鼓角之声,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

(1分)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表达出
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1分)
《登岳阳楼》练习
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B、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

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

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

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

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

”“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
【答案】“坼”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具有动态感,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写出了洞庭湖壮阔的图景。

一“坼”一“浮”,写出了洞庭湖的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